“梁公子在家嗎?”敲門的人在問了。


    阿寶立即說:“還不快去開門,興許是來找你畫像的。”


    梁元敬有時會給一些老百姓畫像,起初是因為一個商戶人家的小兒子跑丟了,開封府貼的告示畫得又實在粗製濫造,跟真人差的十萬八千裏。苦主懇求開封府老爺換個人來畫,府尹官司纏身,壓根沒空管他這等小事,便讓他有本事自己找去。


    彼時民間畫手大多水平低劣,畫院中雖人才濟濟,但大多恃才傲物,倚仗自己有個官身,並不屑於跟商人來往。


    苦主求告無門,聽鄰居說翰林院梁待詔擅人物像,便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找上門來。


    梁元敬聞言二話不說,讓他口述自己小兒子的長相,取來筆墨揮毫潑墨。


    片刻後畫成,商人取來一看,果真和小兒子如出一轍。


    後來靠著這畫像,他的小兒子成功找到,商人自然千恩萬謝,要重金報答梁元敬恩情。


    梁元敬分文不取,商人便苦苦哀求,兩相推脫之下,梁元敬最後隻拿了他一貫錢。


    這事後來經商人的宣揚大肆傳播開來,以至於民間有了“梁一貫”的美譽。


    梁元敬在畫院的同僚知道了,未免在私底下笑話他“上不得台麵”、“沽名釣譽之徒”,亦或是“敗壞畫壇風氣”,且不論這些是真心之語,還是出於嫉妒的詆毀,梁元敬也許不是畫院最有才華之人,但一定是民間最有口碑的畫師。


    此後越來越多的人登門找他求畫,包括但不限於兩家說親,找他給新嫁娘畫像的、年節到了,找他畫年畫娃娃的、畫鍾馗像辟邪的、寺廟道觀請他畫壁畫的,像商人這般,找他給走失孩子畫像的也有,甚至連妓.女也上門找他畫像。


    隻要是真心相求,梁元敬幾乎來者必應,無論高低貴賤,報酬同樣隻收一貫錢。


    因擔心真的是有人來登門索畫,梁元敬放下刻刀,走出了書房。


    阿寶見他這些天來,終於出了一次房門,非常興奮,扒在牆頭看了眼訪客,飄回來給他報信:“是個老婆婆。”


    梁元敬腳步一頓:“腮旁有一顆痣?”


    這個阿寶沒有注意,於是飄過去看了看,又飄回來道:“是,好大一顆黑痣。”


    “……”


    梁元敬站著不動了。


    阿寶奇道:“怎麽了?”


    “家裏有人在嗎?”敲門聲又響起了。


    “不去開門麽?”阿寶問。


    梁元敬神色緊張,開始左右張望。


    怎麽了?是催債的來了嗎?


    阿寶善意提醒:“你可以先爬上棗樹去躲著。”


    “……”


    梁元敬在院子裏六神無主地轉來轉去,阿寶也就跟在他身後轉來轉去。


    門後傳來對話聲——


    “王媽媽,你怎麽來了?”


    “餘老,剛買菜回來啊?”


    “是啊,怎麽不進去?”


    “我敲了,沒人開門,梁公子是不是不在家?”


    “奇怪,”餘老嘟囔道,“我出門的時候還在的啊。”


    門外響起窸窣聲,似乎是二人準備推門進來了。


    阿寶十分同情地看向梁元敬:“要不你還是考慮一下爬樹罷。”


    梁元敬遲疑一瞬,轉身抱著樹幹,預備往上爬。


    這時吱吖一聲,院門開了。


    買菜回來的餘老提著一兜菜,一簍魚,和腮上生著黑痣的老婦人站在一起,滿臉震驚地看著抱著樹的梁元敬,幾片落葉掃過,三人一鬼麵麵相覷。


    餘老:“……”


    婦人:“………”


    梁元敬:“………………”


    阿寶摸摸鼻子,道:“好尷尬啊。”


    作者有話說:


    “媽媽”——宋代對老年婦女的敬稱。


    另: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裏梁元敬的畫隻值一貫錢與前麵所寫的“千金難求”不符。


    關於這點,我是這麽想的,梁元敬從來沒有高價賣過他的畫,而是經人哄抬,才抬得這麽高,而那些達官貴人喜歡的畫,也是符合時下富麗工巧之風的院體畫。


    有人會想,既然你梁元敬的畫這麽值錢,那我出一貫錢買下來,再高價轉讓行不行呢?


    當然也是不行的,隻有是真心上門求畫的,梁元敬才會畫給他,不過梁元敬這人天真好騙,也是上過幾次當的,這裏與正文無關,就不寫進去了。


    再說一點,文中“民間畫手大多水平低劣”這句絕對不符合史實,事實上許多繪畫名家都來自民間,甚至賣了一輩子畫,到老才被朝廷看中。


    我這裏是特意設定成這樣,可以理解成繪畫在當時是一項高雅活動,非家中富貴不能培養,水平高的畫師也隻有家底豐厚的人才請的起,而梁元敬是一位畫技精湛、也難得不擺架子的宮廷畫師。


    第9章 說親


    “我們家公子,平時有這個……爬樹鍛煉體魄的習慣。”餘老嗬嗬笑著說。


    “我懂,我平日在家也是……”王氏幹笑著附和。


    “爬樹?”餘老詫異地問。


    “是……”王氏汗如雨下。


    梁元敬臉色慘不忍睹。


    阿寶捂著臉道:“快別說了,我都替你們尷尬。”


    餘老道:“我去做飯。”


    說完就迫不及待地鑽進了廚房,徒留梁元敬與王氏站在原地。


    阿寶看著耳根紅透的梁元敬,好心安慰他:“沒事的,你看開一點,一輩子很快會過去的,先別傻站著,快請客人進去喝杯茶罷。”


    “進來喝杯茶罷。”梁元敬輕咳一聲,紅著臉道。


    “好……好的。”


    王氏手足無措地跟他進了書房,心想梁公子大概不會殺人滅口罷。


    半個時辰後,王氏說明了來意,她竟然是來給梁元敬說親的。


    阿寶終於明白他方才為什麽跟見了鬼差來索命似的了,哈哈哈哈,原來是怕媒婆。


    阿寶抱著肚子,笑得打滾。


    梁元敬無奈地瞪她一眼,她卻不加收斂,反而越笑越過分。


    “別笑了。”梁元敬不得已說。


    “我沒笑啊。”王氏一臉莫名。


    “不……我不是說您,”梁元敬竭力想解釋,卻又不知如何解釋,隻能挫敗地垂下頭,“算了。”


    王氏雖莫名其妙,但沒有深究,向他大力遊說起娶一門妻子的好處:“梁公子呀,你已經三十歲了……”


    “什麽?”阿寶震驚,看向梁元敬,“你都這麽老了?”


    梁元敬:“……”


    王氏:“古人說三十而立,你也該成個家了,娶個妻子在家,一能替你操持家務,縫補漿洗,二能替你張羅吃穿,你若有個頭疼腦熱,她還能衣不解帶地照顧你……”


    “這些餘老也能做。”梁元敬小聲反駁道。


    王氏滿不讚同:“餘老能給你暖床嗎?能給你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嗎?梁公子呀,你不能一輩子守著個老仆過啊,這樣如何對你爹娘交代?”


    梁元敬:“……”


    阿寶捧著肚子,已經笑得不行了。


    王氏接著介紹了幾個她屬意的人選,什麽田教頭家的妹子,什麽鄉紳柳員外家的娘子,還有某富商家的閨女,阿寶卻越聽越不對。


    “這姓田的教頭在禁軍之中是出了名的刺頭兒,還吃醉酒打死過人,連我在宮裏都聽說過,讓你去娶他的妹子,你夠人家幾拳揍的?”


    “什麽?孀居還有個兒子?這樣的人也給你介紹,嫁過來就可以當後爹了……什麽兒孫福氣,這福氣給你你要不要啊?”


    “這富商家的娘子都二十八歲了還待字閨中,說不定有什麽隱疾,不要不要。”


    “年紀大了的不要,長得醜的不要,脾氣凶惡的不要,臉上長了胎記的更不要。唉……這都介紹的什麽歪瓜裂棗,送客送客!”


    阿寶聽得一團火氣,這媒婆也太亂來了。


    相比起她,梁元敬倒沒有什麽大的反應,耐心聽王氏絮叨了半個時辰,才起身送客。


    他送完人回來,就看見阿寶坐在他的椅子上發脾氣:“以後不準這人上門了,來了也不開!真是的,給你介紹的都什麽人呐……”


    梁元敬微微笑著,拿過桌上的刻刀,繼續刻那方尚未完工的雞血石印。


    阿寶忽又問他:“不過,你為何這個年紀還不成婚?”


    大陳以仁孝治國,早婚是習俗,男子過了十五便可娶妻,女子十三即可出嫁,像阿寶當年十七歲嫁給趙從時,已算是晚婚,而梁元敬竟年至三十還孤身一人,連個姬妾也沒納過,實在是奇事一樁。


    梁元敬握刀的手頓了頓,垂著眼道:“不為什麽。”


    阿寶想起箱子底那幅畫,忍不住問道:“你是不是有心上人?”


    梁元敬驀地抬起眼,驚愕地看著她,一副被人說中心事的模樣。


    原來還真的有啊。


    阿寶不知怎麽心中湧出一點不舒服,就好像自己家喂了許久的狗突然跟著別人跑了似的。


    “是誰家的小娘子啊?你箱子裏的那幅畫上畫的就是她嗎?”


    梁元敬愕然道:“你知道那幅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後阿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上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上漂並收藏廢後阿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