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蘅用手試了試溫度,皺眉道:“涼了,再去熱一熱。”
侍女道了聲喏,領命下去了。
薛蘅又拉著趙從道:“官家,頭疼得厲害麽?讓臣妾替您按一按,官家要乖乖的,這樣婉姐姐才會回來看官家。”
趙從紅著眼睛說:“可是朕已經許久未曾夢見過她了。”
薛蘅問:“官家近日有用張天師煉的靈丹嗎?”
“吃了丹藥就能夢見婉娘麽?”趙從點點頭道,“那朕吃,快拿來給朕吃。”
他伸出手心向薛蘅討要,薛蘅笑了笑,握著他的手道:“官家莫心急,丹藥與安神湯藥性相衝,先喝了安神湯再說……”
說著,又哄又勸地拉著趙從去後殿歇息,趙從高高大大一個人,被她牽著,跟在後麵,竟像個長不大的孩童般無助又脆弱,而薛蘅就如一位慈母般,耐心溫柔地哄慰著他。
眾宮人驚險地撿回一條小命,都在暗自撫胸慶幸。
阿寶從地上站起來,揉揉跪疼的膝蓋,聽見有人說:“還好皇後娘娘來了,還是她有辦法,不然我脖子上這顆腦袋可就保不住了。待我回去,定要將娘娘一日三炷香地供著,這可真是活菩薩啊……”
也有內侍啐道:“呸!什麽破梅花,根兒都壞死了,也不知道官家是著了什麽魔,跟個寶貝疙瘩似的護著……”
此話一落地,便有人壓著嗓子叱道:“說什麽呢?嫌命長是不是?趕緊閉嘴!”
阿寶出了福寧殿,立在廊下仰望星空,興許是夜風太大了,吹進眼睛裏澀澀的,有些難受。
生前和趙從吵架的回憶,在腦海裏一幕幕劃過。
她總是容易生氣,趙從在惹惱她後,又不肯先低頭,二人冷戰一段時間,他消了氣,便會派馮益全送來一些小物件,有時是一屜精致的糕點,有時是一隻異瞳獅子貓,因為他說他的婉娘就如一隻小貓,遠了要生氣,近了又奓毛,要人哄著捧著,牙尖又爪利。
他最後送來的求和禮物,便是那一盆臘梅。
送過來的時候,梅枝枯瘦遒勁,黃色的花蕊含苞待放,錯落有致,一見便知是精心修剪過的。
阿寶病中百無聊賴,便將那臘梅花一朵朵地掐了下來,碾落成泥,一碗碗的褐色藥汁傾倒進花盆裏,澆壞了它的根,是怎麽也活不過來了,正如它昔日的主人。
阿寶想起自己死的那日,依稀看見了趙從倉皇朝她奔來的身影,他好像哭了,嘴唇一開一合,似乎是大聲喊著“婉娘”。
是幻覺罷?那時她想,可是真的是幻覺嗎?
如今的阿寶,也不是十分確定了。
“馮都知,您方才可嚇死小人了,怎麽可以對官家直言那盆梅花死……死了呢?還好有皇後娘娘在,不然……”
帶她過來的小黃門站在她身後,一臉的心有餘悸。
“什麽時辰了?”阿寶袖著手問。
“看這天,應該有三更天了罷,都快要上早朝了。”小黃門道。
那沒剩多少時間了,梁元敬撐不了太久。
阿寶轉過身,問:“知道司天監怎麽走嗎?”
小黃門愣了下,點頭:“知道,您這麽晚還要去司天監麽?它就在……”
阿寶打斷他:“帶我去。”
-
約莫交四鼓時分,朝臣們便陸陸續續抵達了宣德樓,他們大多乘馬而來,也有少數人騎青驢,馬頭上挑著一杆素紗燈籠,上以墨書寫各自的姓名,以及擔任的官職,以供守門官勘驗。
因天色未曉,遠遠望去,燈燭如炬,禦街上如一條蜿蜒火龍,故都中人描述為“四更時,朝馬動,朝士至”,因上朝官員大多以燭籠相圍繞聚首,又謂之“火城”。
到五更天,天色蒙蒙亮之時,眾臣從暖和的待漏院爐火前起身走了出來,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右掖門口,一邊等候城門開啟,一邊與同僚討論時政,還談論起方才在待漏院見到的梁元敬。
翰林待詔地位卑下,上朝這種事原本輪不著他,可他卻意外出現在這裏,這樣的情況,隻能是因為有官家傳召。
這位翰林畫師最近聖寵不斷,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是不是代表著一種政治上的風向?
諸臣都在心底暗自地琢磨著。
五更二點,城門正式開啟,守門官核對門籍無誤後,朝臣們魚貫而入,前往紫宸殿上常朝。
阿寶專門挑好時機,恰巧與他們錯過,待出了右掖門,腳步卻一滯。
冬日晝短夜長,這個點天色還未完全亮,隻東邊天際露出一點魚肚白。
她看見了梁元敬。
他沒有待在溫暖的待漏院裏,而是立在屋簷下,默默地望著天空出神,他身形消瘦,呼吸間嗬出的熱氣凝成了白霧,讓他的臉看不太分明,手腕的佛珠摘了,拿在手中一粒粒地撥。
這是在等她罷?
應該是知道她快要出來了,所以才不畏寒冷地站在風中,就為了她出來時,能第一眼看見他麽?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阿寶的腦海裏突然冒出曾經學過的這一句詩,變成了人,她的心髒好像更能切實地體會到那種針刺般的疼。
好呆的梁元敬,他就不知道進去等麽?明明身子那樣差,受不得寒。
她又想,梁元敬一直是這樣麽?
他看上去……竟讓她覺出了孤寂,仔細想想,記憶中,他仿佛也是這樣沉默地站在角落裏,就像一道安靜的影子。
“梁元敬!”阿寶大喊一聲。
簷下的他被喊聲驚到,轉過臉來,見到她的那一瞬間,圍繞在他身上的那股孤寂頓時消散了,唇微微上翹,露出一個溫柔繾綣的笑。
阿寶漸漸奔跑起來,越跑越快,攜著清冷的晨風跳進他的懷裏。
衝力太大,梁元敬被撞得靠上板壁,悶哼一聲,雙手卻下意識牢牢接著阿寶,沒讓她掉下去。
“娘子……”
不等他有機會說完,阿寶便捧著他的臉,深深地吻了下去。
梁元敬睜大眼:“!!!”
一個悠長的吻接完,兩人都是麵色緋紅,阿寶還好一點,梁元敬真跟煮熟了一般,耳尖都通紅。
阿寶餘光瞥見待漏院的一個小卒,正滿臉驚恐地瞪著他們,與她視線交匯後,慌不擇路地一轉身溜了。
阿寶翻個白眼,心道看什麽看,沒見過人家夫妻恩愛的麽?
忽又覺得哪裏不對,低頭時,看清梁元敬眼瞳裏倒映出來的她的樣子,分明是馮益全那張坑坑窪窪的老臉。
“………………”
天爺呀,她方才就是頂著這樣一張臉親梁元敬的麽?
可是……可是他明明很配合啊!
阿寶捂著臉從他身上滑下去,越想越好笑,忍不住撲哧一聲彎腰爆笑。
“哈哈哈哈哈!梁元敬!你信不信,明天……明天滿東京城都會傳,你被馮益全霸王硬上弓親了!哈哈哈哈哈!哎呦……不行,肚子都笑痛了!”
梁元敬將她拉直,又給她揉笑疼的肚子,無奈道:“我還沒來得及提醒你,你就……”
他的臉又紅了。
“就……就怎麽樣?”
阿寶壞心思地逗弄他:“那你還不是親得很來勁?對著這樣一張臉,你也親的下去。官人,是不是奴家誤會了,你其實喜歡的是馮益全罷?”
“我喜歡的是你,”梁元敬認真地看著她說,“不要開這樣的玩笑。”
阿寶摸摸鼻子,不敢逗他了,摸到他的手冰冷沁骨,急忙道:“快快快,進去,凍壞了罷?幹嗎不在屋裏等我?”
她連聲催促,將梁元敬趕到爐火前坐下,正要替他搓手時,忽見之前作畫的桌案上多了一碗餛飩,登時一愣。
“吃嗎?”梁元敬問,“估計你也快要出來了,便為你點了一碗餛飩。”
他用手背碰了碰瓷碗,扭頭對她道:“還是熱的。”
阿寶有一刻很想要流淚,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吸著鼻子說:“吃。”
待漏院會給來不及用早膳的朝臣提供早點,無非是些清粥、炊餅之類的,其中又以餛飩最受諸臣僚歡迎。
這裏的餛飩皮擀得很薄,裹著切得細細的豬肉臊子,湯底墊了豬油膏與花生碎,經滾水一汆,些許油花在湯麵上漂浮開來。
餛飩還溫熱著,因為擔心吃著吃著就會變成鬼魂,阿寶吞咽得很快,還要一邊跟梁元敬講她在司天監調查的結果。
“沒有,”她一口咽下口中餛飩,含糊不清地道,“我翻遍了所有案牘,一個關於我的字都沒有提到。”
梁元敬生怕她被噎到,心驚膽戰地提醒:“慢些吃。”
阿寶端起碗,將湯一口飲盡,隨即放下碗,打了個心滿意足的嗝,摸著飽脹的肚子愜意道:“我怕吃得慢了就變成鬼了嘛,好久沒吃東西了,真香。”
梁元敬猶豫片刻,問道:“阿寶,你想變成人麽?”
“啊?我現在不就是人麽?”
“我是說,”梁元敬趕緊解釋,“變成你原本的樣子。”
“不。”阿寶立刻拒絕。
“還有血……”
梁元敬幹脆撩起袖子給她看,傷口又未愈合,不停地往紗布外滲著血。
阿寶撫摸肚子的動作一頓,本想拉過他的手臂細看,卻又怕自己身上的怨氣傷了他,隻能道:“快把守真大師給你的佛珠戴上!你不要老是摘下來,我已經不像之前那麽怕了。”
這是真話。
阿寶發現五色佛光也沒有那麽可怕了,偶爾在大相國寺見到給弟子講經的守真大師時,還覺得他老人家周身泛著柔和光暈,顯得特別慈祥,佛光就像油燈煥發出的光芒,而她是飛蛾,隻要不飛上去緊緊貼著燈壁,是不會出什麽大事的。
梁元敬未曾聽她的戴上,隻誠懇地說:“不用的話,就浪費了。”
“……”
你會不會也太堅持了點?!
阿寶見他那極力推銷的樣子,心下多了幾分了然,斜眼望過來。
“想那個了?”
“……”
不等梁元敬否認,她已自顧自思索起了這事的可能性:“也是,很久沒那個了。嗯……我想想,來的路上好像看見了條小巷,這個時辰尚早,應該沒什麽人,快些的話,來一次應當夠了……”
“我不是!”
梁元敬激動地站了起來,臉紅的那模樣,都讓阿寶懷疑他兩個耳朵眼能隨時噴出蒸汽了。
“我不是為了……”
侍女道了聲喏,領命下去了。
薛蘅又拉著趙從道:“官家,頭疼得厲害麽?讓臣妾替您按一按,官家要乖乖的,這樣婉姐姐才會回來看官家。”
趙從紅著眼睛說:“可是朕已經許久未曾夢見過她了。”
薛蘅問:“官家近日有用張天師煉的靈丹嗎?”
“吃了丹藥就能夢見婉娘麽?”趙從點點頭道,“那朕吃,快拿來給朕吃。”
他伸出手心向薛蘅討要,薛蘅笑了笑,握著他的手道:“官家莫心急,丹藥與安神湯藥性相衝,先喝了安神湯再說……”
說著,又哄又勸地拉著趙從去後殿歇息,趙從高高大大一個人,被她牽著,跟在後麵,竟像個長不大的孩童般無助又脆弱,而薛蘅就如一位慈母般,耐心溫柔地哄慰著他。
眾宮人驚險地撿回一條小命,都在暗自撫胸慶幸。
阿寶從地上站起來,揉揉跪疼的膝蓋,聽見有人說:“還好皇後娘娘來了,還是她有辦法,不然我脖子上這顆腦袋可就保不住了。待我回去,定要將娘娘一日三炷香地供著,這可真是活菩薩啊……”
也有內侍啐道:“呸!什麽破梅花,根兒都壞死了,也不知道官家是著了什麽魔,跟個寶貝疙瘩似的護著……”
此話一落地,便有人壓著嗓子叱道:“說什麽呢?嫌命長是不是?趕緊閉嘴!”
阿寶出了福寧殿,立在廊下仰望星空,興許是夜風太大了,吹進眼睛裏澀澀的,有些難受。
生前和趙從吵架的回憶,在腦海裏一幕幕劃過。
她總是容易生氣,趙從在惹惱她後,又不肯先低頭,二人冷戰一段時間,他消了氣,便會派馮益全送來一些小物件,有時是一屜精致的糕點,有時是一隻異瞳獅子貓,因為他說他的婉娘就如一隻小貓,遠了要生氣,近了又奓毛,要人哄著捧著,牙尖又爪利。
他最後送來的求和禮物,便是那一盆臘梅。
送過來的時候,梅枝枯瘦遒勁,黃色的花蕊含苞待放,錯落有致,一見便知是精心修剪過的。
阿寶病中百無聊賴,便將那臘梅花一朵朵地掐了下來,碾落成泥,一碗碗的褐色藥汁傾倒進花盆裏,澆壞了它的根,是怎麽也活不過來了,正如它昔日的主人。
阿寶想起自己死的那日,依稀看見了趙從倉皇朝她奔來的身影,他好像哭了,嘴唇一開一合,似乎是大聲喊著“婉娘”。
是幻覺罷?那時她想,可是真的是幻覺嗎?
如今的阿寶,也不是十分確定了。
“馮都知,您方才可嚇死小人了,怎麽可以對官家直言那盆梅花死……死了呢?還好有皇後娘娘在,不然……”
帶她過來的小黃門站在她身後,一臉的心有餘悸。
“什麽時辰了?”阿寶袖著手問。
“看這天,應該有三更天了罷,都快要上早朝了。”小黃門道。
那沒剩多少時間了,梁元敬撐不了太久。
阿寶轉過身,問:“知道司天監怎麽走嗎?”
小黃門愣了下,點頭:“知道,您這麽晚還要去司天監麽?它就在……”
阿寶打斷他:“帶我去。”
-
約莫交四鼓時分,朝臣們便陸陸續續抵達了宣德樓,他們大多乘馬而來,也有少數人騎青驢,馬頭上挑著一杆素紗燈籠,上以墨書寫各自的姓名,以及擔任的官職,以供守門官勘驗。
因天色未曉,遠遠望去,燈燭如炬,禦街上如一條蜿蜒火龍,故都中人描述為“四更時,朝馬動,朝士至”,因上朝官員大多以燭籠相圍繞聚首,又謂之“火城”。
到五更天,天色蒙蒙亮之時,眾臣從暖和的待漏院爐火前起身走了出來,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右掖門口,一邊等候城門開啟,一邊與同僚討論時政,還談論起方才在待漏院見到的梁元敬。
翰林待詔地位卑下,上朝這種事原本輪不著他,可他卻意外出現在這裏,這樣的情況,隻能是因為有官家傳召。
這位翰林畫師最近聖寵不斷,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是不是代表著一種政治上的風向?
諸臣都在心底暗自地琢磨著。
五更二點,城門正式開啟,守門官核對門籍無誤後,朝臣們魚貫而入,前往紫宸殿上常朝。
阿寶專門挑好時機,恰巧與他們錯過,待出了右掖門,腳步卻一滯。
冬日晝短夜長,這個點天色還未完全亮,隻東邊天際露出一點魚肚白。
她看見了梁元敬。
他沒有待在溫暖的待漏院裏,而是立在屋簷下,默默地望著天空出神,他身形消瘦,呼吸間嗬出的熱氣凝成了白霧,讓他的臉看不太分明,手腕的佛珠摘了,拿在手中一粒粒地撥。
這是在等她罷?
應該是知道她快要出來了,所以才不畏寒冷地站在風中,就為了她出來時,能第一眼看見他麽?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阿寶的腦海裏突然冒出曾經學過的這一句詩,變成了人,她的心髒好像更能切實地體會到那種針刺般的疼。
好呆的梁元敬,他就不知道進去等麽?明明身子那樣差,受不得寒。
她又想,梁元敬一直是這樣麽?
他看上去……竟讓她覺出了孤寂,仔細想想,記憶中,他仿佛也是這樣沉默地站在角落裏,就像一道安靜的影子。
“梁元敬!”阿寶大喊一聲。
簷下的他被喊聲驚到,轉過臉來,見到她的那一瞬間,圍繞在他身上的那股孤寂頓時消散了,唇微微上翹,露出一個溫柔繾綣的笑。
阿寶漸漸奔跑起來,越跑越快,攜著清冷的晨風跳進他的懷裏。
衝力太大,梁元敬被撞得靠上板壁,悶哼一聲,雙手卻下意識牢牢接著阿寶,沒讓她掉下去。
“娘子……”
不等他有機會說完,阿寶便捧著他的臉,深深地吻了下去。
梁元敬睜大眼:“!!!”
一個悠長的吻接完,兩人都是麵色緋紅,阿寶還好一點,梁元敬真跟煮熟了一般,耳尖都通紅。
阿寶餘光瞥見待漏院的一個小卒,正滿臉驚恐地瞪著他們,與她視線交匯後,慌不擇路地一轉身溜了。
阿寶翻個白眼,心道看什麽看,沒見過人家夫妻恩愛的麽?
忽又覺得哪裏不對,低頭時,看清梁元敬眼瞳裏倒映出來的她的樣子,分明是馮益全那張坑坑窪窪的老臉。
“………………”
天爺呀,她方才就是頂著這樣一張臉親梁元敬的麽?
可是……可是他明明很配合啊!
阿寶捂著臉從他身上滑下去,越想越好笑,忍不住撲哧一聲彎腰爆笑。
“哈哈哈哈哈!梁元敬!你信不信,明天……明天滿東京城都會傳,你被馮益全霸王硬上弓親了!哈哈哈哈哈!哎呦……不行,肚子都笑痛了!”
梁元敬將她拉直,又給她揉笑疼的肚子,無奈道:“我還沒來得及提醒你,你就……”
他的臉又紅了。
“就……就怎麽樣?”
阿寶壞心思地逗弄他:“那你還不是親得很來勁?對著這樣一張臉,你也親的下去。官人,是不是奴家誤會了,你其實喜歡的是馮益全罷?”
“我喜歡的是你,”梁元敬認真地看著她說,“不要開這樣的玩笑。”
阿寶摸摸鼻子,不敢逗他了,摸到他的手冰冷沁骨,急忙道:“快快快,進去,凍壞了罷?幹嗎不在屋裏等我?”
她連聲催促,將梁元敬趕到爐火前坐下,正要替他搓手時,忽見之前作畫的桌案上多了一碗餛飩,登時一愣。
“吃嗎?”梁元敬問,“估計你也快要出來了,便為你點了一碗餛飩。”
他用手背碰了碰瓷碗,扭頭對她道:“還是熱的。”
阿寶有一刻很想要流淚,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吸著鼻子說:“吃。”
待漏院會給來不及用早膳的朝臣提供早點,無非是些清粥、炊餅之類的,其中又以餛飩最受諸臣僚歡迎。
這裏的餛飩皮擀得很薄,裹著切得細細的豬肉臊子,湯底墊了豬油膏與花生碎,經滾水一汆,些許油花在湯麵上漂浮開來。
餛飩還溫熱著,因為擔心吃著吃著就會變成鬼魂,阿寶吞咽得很快,還要一邊跟梁元敬講她在司天監調查的結果。
“沒有,”她一口咽下口中餛飩,含糊不清地道,“我翻遍了所有案牘,一個關於我的字都沒有提到。”
梁元敬生怕她被噎到,心驚膽戰地提醒:“慢些吃。”
阿寶端起碗,將湯一口飲盡,隨即放下碗,打了個心滿意足的嗝,摸著飽脹的肚子愜意道:“我怕吃得慢了就變成鬼了嘛,好久沒吃東西了,真香。”
梁元敬猶豫片刻,問道:“阿寶,你想變成人麽?”
“啊?我現在不就是人麽?”
“我是說,”梁元敬趕緊解釋,“變成你原本的樣子。”
“不。”阿寶立刻拒絕。
“還有血……”
梁元敬幹脆撩起袖子給她看,傷口又未愈合,不停地往紗布外滲著血。
阿寶撫摸肚子的動作一頓,本想拉過他的手臂細看,卻又怕自己身上的怨氣傷了他,隻能道:“快把守真大師給你的佛珠戴上!你不要老是摘下來,我已經不像之前那麽怕了。”
這是真話。
阿寶發現五色佛光也沒有那麽可怕了,偶爾在大相國寺見到給弟子講經的守真大師時,還覺得他老人家周身泛著柔和光暈,顯得特別慈祥,佛光就像油燈煥發出的光芒,而她是飛蛾,隻要不飛上去緊緊貼著燈壁,是不會出什麽大事的。
梁元敬未曾聽她的戴上,隻誠懇地說:“不用的話,就浪費了。”
“……”
你會不會也太堅持了點?!
阿寶見他那極力推銷的樣子,心下多了幾分了然,斜眼望過來。
“想那個了?”
“……”
不等梁元敬否認,她已自顧自思索起了這事的可能性:“也是,很久沒那個了。嗯……我想想,來的路上好像看見了條小巷,這個時辰尚早,應該沒什麽人,快些的話,來一次應當夠了……”
“我不是!”
梁元敬激動地站了起來,臉紅的那模樣,都讓阿寶懷疑他兩個耳朵眼能隨時噴出蒸汽了。
“我不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