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確單身了三千多年,至今也沒能找到道侶,但有一個桃花旺盛的母君,蒼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自認理論經驗還是極豐富的。
“小燕老祖,你難不成是不敢去見葳蕤姑娘?”蒼黎向他擠了擠眼,語氣很難不透露出一股幸災樂禍的意味。
在燕愁餘波瀾不驚的目光下,蒼黎識趣地收起臉上的笑,故作正經地幹咳兩聲。
“雖然您失去意識的時候,行事不太……”他斟酌了下用詞,謹慎道,“端莊,但隻要葳蕤姑娘喜歡,便沒有太大關係。”
想起自己做過什麽,燕愁餘忍不住將頭埋了起來,無比慶幸自己現在化為了原形,隔著一層鱗片,沒人能知道他的臉紅成什麽樣。
“她既然簪了你送的玉府海棠,想來是喜歡的。”蒼黎總結道。
“沒有。”燕愁餘暗暗用後爪撓了撓地,“她並不知道玉府海棠在龍族是什麽意思。”
以玉府海棠定情是近些年才在玄龍王城之中盛行,在蒼黎開口之前,連燕愁餘也不知道這回事兒。
他居然誤會了?!
蒼黎有些意外,猶豫片刻,他小心翼翼地開口:“所以兩位現在,其實還沒互通心意?”
燕愁餘移開了目光,他既想知道太上葳蕤的心意,又怕知道她的心意。
他怕的,是她隻將自己當做朋友。
燕愁餘還記得太上葳蕤燈會那夜對他說過的話,隻是不明白,她最後那句話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等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的時候,再說吧。’
這是拒絕,還是……
無論燕愁餘多聰明,在這般境況下,也不由生出幾分患得患失的心情。
水麵現出了一道又一道波紋,一條金紅色的錦鯉咬了鉤,蒼黎顧不得再與燕愁餘說什麽,趕緊抬起魚竿。
將這尾吃得膘肥體壯的錦鯉扔在一旁的魚簍中,待了小半日了,可算有隻傻魚上鉤了!
蒼黎有些得意,母君還說她養的這湖錦鯉很是機敏,看來也不過如此,可惜這錦鯉口感很是不佳,可以說是中看不中用,否則今晚便能蒸上一飽口福。
釣上了魚,蒼黎的心情極好,於是語重心長地提醒了一句:“小燕老祖,追道侶這種事,不能猶豫不決,否則很容易被人截胡的。”
葳蕤姑娘生得極好,性情也很得他母君的意,若是小燕老祖沒抓住機會,說不準會被他母君撬了牆腳。
瓊觴能有無數紅顏藍顏知己,討人歡心的本事可是少有人能及。
在蒼黎向燕愁餘傳授經驗之時,城門外,一身玄色深衣的青年背著那把寬逾七寸的重劍走入了玄龍王城之中。
城內一片熱鬧,來來往往的妖族都化為人形,其中有些或許是因年紀不足,不能完全化形,漏出了原形的部分特征,除此之外,其他與凡俗人世好像並無不同。
青年自無數妖族身邊走過,步伐始終保持著不疾不徐的節奏,劍柄上兩枚銅鈴相撞,發出沉悶響聲。
他生得雍容,身上氣度也非常人能有,一路行來,卻不見任何妖族向他投來一瞥,像是全然不曾察覺到青年的存在。
玄龍王城占地廣闊,整個明鏡天都是龍族的疆域,便是將王城修得大些也無可厚非。
青年的腳步明明不快,但不過一時三刻之間,竟然已經到了玄龍宮外。
他停下腳步,抬頭看著上方龍飛鳳舞的字,麵色端肅。
數息之後,宮門口的護衛終於後知後覺地發現了青年的存在,立時執戟相對,神情中透出凝重之色。
他們又不傻,自然知道眼前青年的修為深不可測,自身絕非對手,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叫他輕易闖入玄龍宮中。
收回目光,青年終於開口,其聲如金石相接:“我尋,龍君。”
說罷,不等這些護衛再說什麽,他已經抬步向宮門內走去,並不打算問過他們同不同意。
龍宮護衛圍上前來,青年腳步未停,隻要踏入他身周三丈之內,無論修為如何,身體都不受控製地倒飛了出去。
附近巡守的宮城侍衛也被驚動,快步向此處而來,但當境界差距過多之時,便不是數量能輕易彌補。
“不知閣下來我玄龍宮,意欲何為?”瓊觴的聲音遠遠傳來,響徹整座宮城。
這樣大的動靜,她又不是死了,怎麽可能察覺不過。下一刻,一條黑龍破空而來,身形比之燕愁餘還要龐大上許多。
黑龍落地,化為黑發紅裙的女子,容貌明豔。看在青年未曾傷人的份上,瓊觴便也不打算率先出手。
目光落在青年臉上,她默然一瞬,下意識問道:“不知道友尊姓大名,如今芳齡幾何?”
“天衍宗,明若穀。”青年神情淡淡。
瓊觴聽說過這個名字,聽說,他乃是天衍宗上一輩最出眾的弟子。
沒想到天衍宗的大長老,竟然生得這般好。
明若穀相貌雍容,神情端肅,或許身居天衍宗大長老之位,主理諸事的緣故,積威甚重。
瓊觴看著氣息內斂的明若穀,算來他如今應該不到四百歲,修為已經有合道之境,天資著實出眾。
人族雖生來羸弱,但在修行一道,的確有得天獨厚的長處。
而她龍族修行天賦神通,得血脈之力,盡管生來便有元嬰之上的力量,但之後要再行突破,便要花上幾十上百年不止。
“明長老來玄龍宮,不知是為何事?”瓊觴笑了笑,明知故問道。
明若穀回道:“來尋我宗弟子。”
原來小燕老祖正是明若穀的弟子?瓊觴恍然,她還不知,除了明若穀外,燕愁餘還有六個師父。
等等,小燕老祖的師父……
那不就……
瓊觴有些憂愁,雖然她向來不介意老龍吃嫩草,但這輩分未免也太高了些。
她暫時摒去雜思,對明若穀道:“明長老要見小燕老祖,自是應當,請隨我我來便是。”
當師父的要見弟子,瓊觴自沒有資格攔,這本也不是什麽難辦的事兒。
“老祖?”明若穀的目光終於落在瓊觴身上。
瓊觴點了點頭:“小燕老祖乃是我龍族蓮蕖老祖之子,連息顏老祖都要喚他一聲幼弟,我等小輩,當然要稱一聲老祖。”
她令一眾侍衛退下,明若穀來尋人,自然不會傷人。
帶著他向飛霜殿行去,瓊觴特意放緩了速度,含笑向明若穀說起什麽,舉止間分毫未失龍君的氣度。她一旦正經起來,實在很像一回事。
可惜明若穀惜字如金,並不怎麽答話。
飛霜殿內,太上葳蕤盤坐於軟榻上,閉目修行,天地靈氣湧入體內,又流轉過經脈,匯聚於丹田之中。
兩道強大的氣息靠近,未曾加以掩飾,她睜開眼,身形眨眼間出現在殿門之處。
“太上葳蕤,見過前輩。”太上葳蕤抬手一禮,神情平靜。
合道境界的明若穀,當然值得她這一禮。
“重陽曾言你與小孤山有舊,不必多禮。”明若穀緩緩開口,“愁餘何在。”
太上葳蕤沉默一瞬,兩人目光相接,她心中已然猜出了幾分他的來意。
燕愁餘身上兩重封印已破,天衍宗若是一無所知,才是當真奇怪。
第120章
這麽多年來, 燕愁餘的血脈之力為九重封印禁錮,無論是龍族的力量,還是魔族的力量, 都被壓製,一旦他動用便會產生反噬。
以他的出身, 修行人族功法,更是舍近求遠。
如燕愁餘所言, 他在成年之後才突破封印的桎梏,能將天地靈氣納入體內,其間三百載歲月, 堪稱空耗。
他以人族功法修得的境界,如今隻在元嬰,而僅僅破開兩重封印後所得的血脈之力,已有渡劫之力。
隻是對於天衍宗而言, 或許並不希望燕愁餘如此。
“明長老尋他,是為何事。”太上葳蕤難得問出了一句似乎不該她問的話。
明若穀看著麵前少女,眼中是一片波瀾不驚的沉靜, 他緩緩開口:“帶他回去。”
“所為何事。”太上葳蕤又道。
她並不喜歡多管閑事,但燕愁餘對她而言,一向不在閑事的範疇中。
明若穀默然一瞬,開口道:“他是天衍宗弟子。”
身為天衍宗弟子, 回歸門派,本是理所當然之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 天衍宗能對他生殺予奪。”太上葳蕤冷聲道。
在合道修為,手握天衍宗大權的明若穀麵前,她的氣勢絲毫不落於下風。
氣氛有些沉凝,兩人沒有說話, 遙遙相望,竟有幾分劍拔弩張之態。
最後,還是瓊觴打破了這片沉寂,她笑道:“有什麽話也不必急著站在這裏說,還是進飛霜殿一敘吧。”
走入內殿,感知到燕愁餘不在此處,瓊觴心中不由有些奇怪,
她還不知,燕愁餘因為恢複意識沒臉見人躲了起來。
三人安坐,瓊觴看著自己左右的太上葳蕤和明若穀,珠玉在側,實在賞心悅目。
她親手為兩人斟了一盞茶,口中道:“有什麽事好商量。”
“你將燕愁餘帶回,可是打算修複他身上封印?”太上葳蕤無意浪費時間,徑直問道。
“封印已破,這天下已經沒有人能將之恢複。”明若穀的語氣仍是一派平靜。
他這句話,足夠太上葳蕤確定一件事,燕愁餘身上的封印,並非出自他和天衍宗如今幾位長老之手。
那麽將燕愁餘血脈力量封印的人,究竟是誰?
這些封印在當今修真界不曾流傳過,太上葳蕤隻在小孤山藏書樓一卷上古玉簡中,看到了與其有幾分相似的術法禁製。
“他身上封印,是在洪荒破碎前便已經布下。”太上葳蕤語氣篤定。
明若穀沒有反駁,已是默認了:“在如今的天地法則之下,無人可以重現上古封印。”
洪荒破碎之前,天地靈氣充沛,兩族,上古異獸如龍,鳳,麒麟等都生來強大,各據一方,爭鬥不絕,而人族羸弱,命如草芥,隻能艱難求生。
直到大戰爆發,各族都被牽連其中,天地淪為一片修羅戰場,隨著愈演越烈的戰火開始崩塌,世人將之稱為,洪荒破碎。
洪荒破碎,天地崩塌,星河倒轉,無數生靈湮滅其中,天下淪為一片死地。最後,強大如兩族,也盡數湮滅,身歸混沌,幸存下來的生靈少之又少。
直到天地本源重構世界,各族才得以休養生息,經三萬年,方有如今盛景。
“小燕老祖,你難不成是不敢去見葳蕤姑娘?”蒼黎向他擠了擠眼,語氣很難不透露出一股幸災樂禍的意味。
在燕愁餘波瀾不驚的目光下,蒼黎識趣地收起臉上的笑,故作正經地幹咳兩聲。
“雖然您失去意識的時候,行事不太……”他斟酌了下用詞,謹慎道,“端莊,但隻要葳蕤姑娘喜歡,便沒有太大關係。”
想起自己做過什麽,燕愁餘忍不住將頭埋了起來,無比慶幸自己現在化為了原形,隔著一層鱗片,沒人能知道他的臉紅成什麽樣。
“她既然簪了你送的玉府海棠,想來是喜歡的。”蒼黎總結道。
“沒有。”燕愁餘暗暗用後爪撓了撓地,“她並不知道玉府海棠在龍族是什麽意思。”
以玉府海棠定情是近些年才在玄龍王城之中盛行,在蒼黎開口之前,連燕愁餘也不知道這回事兒。
他居然誤會了?!
蒼黎有些意外,猶豫片刻,他小心翼翼地開口:“所以兩位現在,其實還沒互通心意?”
燕愁餘移開了目光,他既想知道太上葳蕤的心意,又怕知道她的心意。
他怕的,是她隻將自己當做朋友。
燕愁餘還記得太上葳蕤燈會那夜對他說過的話,隻是不明白,她最後那句話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等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的時候,再說吧。’
這是拒絕,還是……
無論燕愁餘多聰明,在這般境況下,也不由生出幾分患得患失的心情。
水麵現出了一道又一道波紋,一條金紅色的錦鯉咬了鉤,蒼黎顧不得再與燕愁餘說什麽,趕緊抬起魚竿。
將這尾吃得膘肥體壯的錦鯉扔在一旁的魚簍中,待了小半日了,可算有隻傻魚上鉤了!
蒼黎有些得意,母君還說她養的這湖錦鯉很是機敏,看來也不過如此,可惜這錦鯉口感很是不佳,可以說是中看不中用,否則今晚便能蒸上一飽口福。
釣上了魚,蒼黎的心情極好,於是語重心長地提醒了一句:“小燕老祖,追道侶這種事,不能猶豫不決,否則很容易被人截胡的。”
葳蕤姑娘生得極好,性情也很得他母君的意,若是小燕老祖沒抓住機會,說不準會被他母君撬了牆腳。
瓊觴能有無數紅顏藍顏知己,討人歡心的本事可是少有人能及。
在蒼黎向燕愁餘傳授經驗之時,城門外,一身玄色深衣的青年背著那把寬逾七寸的重劍走入了玄龍王城之中。
城內一片熱鬧,來來往往的妖族都化為人形,其中有些或許是因年紀不足,不能完全化形,漏出了原形的部分特征,除此之外,其他與凡俗人世好像並無不同。
青年自無數妖族身邊走過,步伐始終保持著不疾不徐的節奏,劍柄上兩枚銅鈴相撞,發出沉悶響聲。
他生得雍容,身上氣度也非常人能有,一路行來,卻不見任何妖族向他投來一瞥,像是全然不曾察覺到青年的存在。
玄龍王城占地廣闊,整個明鏡天都是龍族的疆域,便是將王城修得大些也無可厚非。
青年的腳步明明不快,但不過一時三刻之間,竟然已經到了玄龍宮外。
他停下腳步,抬頭看著上方龍飛鳳舞的字,麵色端肅。
數息之後,宮門口的護衛終於後知後覺地發現了青年的存在,立時執戟相對,神情中透出凝重之色。
他們又不傻,自然知道眼前青年的修為深不可測,自身絕非對手,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叫他輕易闖入玄龍宮中。
收回目光,青年終於開口,其聲如金石相接:“我尋,龍君。”
說罷,不等這些護衛再說什麽,他已經抬步向宮門內走去,並不打算問過他們同不同意。
龍宮護衛圍上前來,青年腳步未停,隻要踏入他身周三丈之內,無論修為如何,身體都不受控製地倒飛了出去。
附近巡守的宮城侍衛也被驚動,快步向此處而來,但當境界差距過多之時,便不是數量能輕易彌補。
“不知閣下來我玄龍宮,意欲何為?”瓊觴的聲音遠遠傳來,響徹整座宮城。
這樣大的動靜,她又不是死了,怎麽可能察覺不過。下一刻,一條黑龍破空而來,身形比之燕愁餘還要龐大上許多。
黑龍落地,化為黑發紅裙的女子,容貌明豔。看在青年未曾傷人的份上,瓊觴便也不打算率先出手。
目光落在青年臉上,她默然一瞬,下意識問道:“不知道友尊姓大名,如今芳齡幾何?”
“天衍宗,明若穀。”青年神情淡淡。
瓊觴聽說過這個名字,聽說,他乃是天衍宗上一輩最出眾的弟子。
沒想到天衍宗的大長老,竟然生得這般好。
明若穀相貌雍容,神情端肅,或許身居天衍宗大長老之位,主理諸事的緣故,積威甚重。
瓊觴看著氣息內斂的明若穀,算來他如今應該不到四百歲,修為已經有合道之境,天資著實出眾。
人族雖生來羸弱,但在修行一道,的確有得天獨厚的長處。
而她龍族修行天賦神通,得血脈之力,盡管生來便有元嬰之上的力量,但之後要再行突破,便要花上幾十上百年不止。
“明長老來玄龍宮,不知是為何事?”瓊觴笑了笑,明知故問道。
明若穀回道:“來尋我宗弟子。”
原來小燕老祖正是明若穀的弟子?瓊觴恍然,她還不知,除了明若穀外,燕愁餘還有六個師父。
等等,小燕老祖的師父……
那不就……
瓊觴有些憂愁,雖然她向來不介意老龍吃嫩草,但這輩分未免也太高了些。
她暫時摒去雜思,對明若穀道:“明長老要見小燕老祖,自是應當,請隨我我來便是。”
當師父的要見弟子,瓊觴自沒有資格攔,這本也不是什麽難辦的事兒。
“老祖?”明若穀的目光終於落在瓊觴身上。
瓊觴點了點頭:“小燕老祖乃是我龍族蓮蕖老祖之子,連息顏老祖都要喚他一聲幼弟,我等小輩,當然要稱一聲老祖。”
她令一眾侍衛退下,明若穀來尋人,自然不會傷人。
帶著他向飛霜殿行去,瓊觴特意放緩了速度,含笑向明若穀說起什麽,舉止間分毫未失龍君的氣度。她一旦正經起來,實在很像一回事。
可惜明若穀惜字如金,並不怎麽答話。
飛霜殿內,太上葳蕤盤坐於軟榻上,閉目修行,天地靈氣湧入體內,又流轉過經脈,匯聚於丹田之中。
兩道強大的氣息靠近,未曾加以掩飾,她睜開眼,身形眨眼間出現在殿門之處。
“太上葳蕤,見過前輩。”太上葳蕤抬手一禮,神情平靜。
合道境界的明若穀,當然值得她這一禮。
“重陽曾言你與小孤山有舊,不必多禮。”明若穀緩緩開口,“愁餘何在。”
太上葳蕤沉默一瞬,兩人目光相接,她心中已然猜出了幾分他的來意。
燕愁餘身上兩重封印已破,天衍宗若是一無所知,才是當真奇怪。
第120章
這麽多年來, 燕愁餘的血脈之力為九重封印禁錮,無論是龍族的力量,還是魔族的力量, 都被壓製,一旦他動用便會產生反噬。
以他的出身, 修行人族功法,更是舍近求遠。
如燕愁餘所言, 他在成年之後才突破封印的桎梏,能將天地靈氣納入體內,其間三百載歲月, 堪稱空耗。
他以人族功法修得的境界,如今隻在元嬰,而僅僅破開兩重封印後所得的血脈之力,已有渡劫之力。
隻是對於天衍宗而言, 或許並不希望燕愁餘如此。
“明長老尋他,是為何事。”太上葳蕤難得問出了一句似乎不該她問的話。
明若穀看著麵前少女,眼中是一片波瀾不驚的沉靜, 他緩緩開口:“帶他回去。”
“所為何事。”太上葳蕤又道。
她並不喜歡多管閑事,但燕愁餘對她而言,一向不在閑事的範疇中。
明若穀默然一瞬,開口道:“他是天衍宗弟子。”
身為天衍宗弟子, 回歸門派,本是理所當然之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 天衍宗能對他生殺予奪。”太上葳蕤冷聲道。
在合道修為,手握天衍宗大權的明若穀麵前,她的氣勢絲毫不落於下風。
氣氛有些沉凝,兩人沒有說話, 遙遙相望,竟有幾分劍拔弩張之態。
最後,還是瓊觴打破了這片沉寂,她笑道:“有什麽話也不必急著站在這裏說,還是進飛霜殿一敘吧。”
走入內殿,感知到燕愁餘不在此處,瓊觴心中不由有些奇怪,
她還不知,燕愁餘因為恢複意識沒臉見人躲了起來。
三人安坐,瓊觴看著自己左右的太上葳蕤和明若穀,珠玉在側,實在賞心悅目。
她親手為兩人斟了一盞茶,口中道:“有什麽事好商量。”
“你將燕愁餘帶回,可是打算修複他身上封印?”太上葳蕤無意浪費時間,徑直問道。
“封印已破,這天下已經沒有人能將之恢複。”明若穀的語氣仍是一派平靜。
他這句話,足夠太上葳蕤確定一件事,燕愁餘身上的封印,並非出自他和天衍宗如今幾位長老之手。
那麽將燕愁餘血脈力量封印的人,究竟是誰?
這些封印在當今修真界不曾流傳過,太上葳蕤隻在小孤山藏書樓一卷上古玉簡中,看到了與其有幾分相似的術法禁製。
“他身上封印,是在洪荒破碎前便已經布下。”太上葳蕤語氣篤定。
明若穀沒有反駁,已是默認了:“在如今的天地法則之下,無人可以重現上古封印。”
洪荒破碎之前,天地靈氣充沛,兩族,上古異獸如龍,鳳,麒麟等都生來強大,各據一方,爭鬥不絕,而人族羸弱,命如草芥,隻能艱難求生。
直到大戰爆發,各族都被牽連其中,天地淪為一片修羅戰場,隨著愈演越烈的戰火開始崩塌,世人將之稱為,洪荒破碎。
洪荒破碎,天地崩塌,星河倒轉,無數生靈湮滅其中,天下淪為一片死地。最後,強大如兩族,也盡數湮滅,身歸混沌,幸存下來的生靈少之又少。
直到天地本源重構世界,各族才得以休養生息,經三萬年,方有如今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