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妖尊雖與中域無甚交集,不過有一樁事,便是她不關心太上皇族也曾聽說過。身為慶王的太上非白,最後是死在了自己親兒子手中,那個被他當做命俑的親兒子。
也是那一日,世人才知,過去許多年間門,被太上非白當做命俑的,還是數名太上一族天資卓絕的小輩。
於是太上葳蕤選在今日,選在太上非白壽宴之時,當著一眾太上族人的麵,揭開這個秘密。
她要的從來不止是太上非白的命。
第240章
“敢問諸位族老, 為謀己利,戕害同族,當處何罪名?”顧少雍嘴邊噙著笑, 不疾不徐地反問道。
無數道屬於太上一族族人的視線沉默地落在太上非白身上, 其中壓抑著深沉怒意。
有顧少雍這番話,過往許多年間, 太上一族中因各種意外夭折的天才身上,似乎蒙上了重重迷霧。
他們的死, 究竟是意外,還是……
這其中,或許就有在場族老曾經看重的小輩, 讓他們再無法置身事外, 視若無睹。
有中年人赤紅著雙目站起身來,高聲對太上非白質問道:“我家七子天資卓然,卻於曆練中失蹤,敢問慶王, 可是有你手筆?!”
“我兄長性情謹慎, 當年卻因在秋獵中深入山林, 為凶獸所食, 這是不是也與慶王府有關!”
“還有我那不過十四歲的孫兒,他是在慶王府那場比武中隕落,連屍首也未能尋回, 這其中果然是有內情的啊!”
……
麵對眾多質問的目光, 太上非白陰沉著臉, 這些隻配在他麵前低頭請安的人,如今也敢用這般態度與他說話!
他並不覺得自己有錯,太上非白這樣的人, 永遠隻會看見自身利益。
“這不過是他一麵之詞,毫無證據之事,你們也敢質問本王!”
“隻要殺了我,不就可以驗證命俑一事真假。”顧少雍再次開口,臉上始終掛著幾分笑意,生死之事在他口中頗為隨意,好像自己這條命,根本算不得什麽。
不等旁人說什麽,太上非白已然高聲阻攔:“不可!”
若是顧少雍死了,在未準備好下一具命俑的情況下,他會立時受到反噬,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而他如此反應,正是坐實了顧少雍所言。
太上一族一位向來性情剛直的族老已然拍案而起,疾言厲色道:“太上非白,你敢以同族為命俑續命,當真是悖逆天命,罔顧人倫!依照族規,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太上非白臉上蒙上濃濃陰翳,
“族老此言不妥。”一道低沉嗓音響起,合道境的威壓傾瀉而下,令人不由悚然而驚。
在話音落下之時,容貌俊朗的青年便出現在席間。他身著玄衣,眉目冷峻,依稀能看出與太上非白有幾分相似。
“景帝陛下?!”有人失聲驚呼道。
為尋求修為突破,這麽多年來,太上非玦大都在閉關修行,少有現於人前,不想今日會出現在此。
太上葳蕤回過身,青年長身玉立,緩緩自後方行來,氣度雍容。
太上非玦看上去實在不像太上殷的父親,但若想想他的修為,一切便也合理了。合道修士的壽命太長,哪怕幾百年過去,他也仍處於盛年,容貌未曾變化。
見他前來,席間眾人無論如何身份,紛紛起身,抬手拜下,口中道:“見過陛下。”
哪怕並非出身中域的修士,此時麵對太上非玦,亦是俯身行禮,尊敬有加。
場中唯一沒有動作的人便是太上葳蕤了,她冷淡地看著迎麵走來的太上非玦,神情不見絲毫波動。目光相對,太上非玦審視著她,麵色冷凝,讓人難以窺得心思如何。
不知為何,眼前少女讓他想起了一個人。
一個已經離開了三百多年的人。
對於太上葳蕤不曾行禮之事,太上非玦似乎無意計較,他停在太上非白身邊,對席間族老一禮,口中卻並不客氣:“隻憑一麵之詞,毫無佐證便要定下罪來,豈非太過兒戲。”
太上非玦會出現在這裏,並不在太上葳蕤意料之外。
慶王府炸成無數煙火,這樣大的動靜,太上非玦若是毫無所覺,那才是真的奇怪了。況且他一向袒護這個弟弟,那今日必定會出現在這裏。
太上葳蕤眼神微深,太上非玦來了,她最後一份禮,才好奉上。
“兄長……”見太上非玦出現,太上非白頓時有了底氣。
原本開口質問太上非白的人,在合道境的太上非玦麵前,都收斂下聲息。這天下強者為尊,許多時候,是非黑白比不過實力二字。
而太上非玦方才態度,已然表明,他是一定要保下太上非白的。
“非白或有行事不端,但也罪不至死。”太上非玦看向席間手握實權的太上一族族老,沉聲又道,“今後孤自會嚴加管教,不叫事有反複,還望諸位族老容他有改過的機會。”
幾名族老對視一眼,已然領會了他後半句話的意思。為了保下太上非白,太上非玦會讓出足夠令他們滿意的利益。
而比起懲治太上非白,當然是實打實的利益更動人心。逝者已矣,他們總該為生者考慮……
看著這一幕,顧少雍不免覺得有些諷刺。
太上非白這一輩子做得最對的事,大約就是投了一個好胎,雖然父母早逝,卻有一個能給他無上權勢,為他不斷收拾爛攤子的兄長。
命俑之事隻牽涉太上一族,要遮掩下來,並非沒有可能。
但……
顧少雍看向太上葳蕤,忽地一笑,不過景帝想將事情就這樣揭過,她大約是不會答應的。
太上葳蕤看著向太上一族族老施壓的太上非玦,抬眸望向天邊,如今,也到時候了。
嗵——嗵——嗵——
有沉悶鼓聲響起,自宮門始,逐漸傳遍了整座上京。
這是……登聞鼓?!慶王府內眾人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目中看出驚駭之色。
太上葳蕤唇邊勾著淺淡笑意,這便是她為太上非白準備的,第三份禮。
登聞鼓乃是當年太上霄雲所設,凡有冤情無處可訴者,可至上京宮城外敲響登聞鼓,屆時將由太上一族與二十八氏族一同審理所訴之事。
自五百年前立下登聞鼓至今,這登聞鼓也不過響過兩次,均是牽涉無數人命的要案。
今日,是登聞鼓第三次響起。
登聞鼓下,風塵仆仆的少女敲響眼前鼓麵,手中一下重過一下,似乎借此在發泄著什麽。
在她身旁,女子輕紗覆麵,那道狹長傷痕橫亙在臉上,從麵紗中隱隱透出痕跡。
“花月護法一路辛苦。”濮陽鸞抬手,含笑向女子一禮。
花月回過身,隻見衣裙上染著斑斑血跡,根本不及來換,足以證明,她來上京這一路頗為不太平。
“尊上吩咐,不敢言辛苦。”她眼波流轉,勾起一抹笑,曼聲道。
北域妖族征無妄海一戰,花月賭錯了,如今自然要做些什麽來證明自己。
擊鼓的少女終於停住手,她仰起頭,眼中噙淚,對著巍峨宮城高聲開口:“中域蓬萊州方唐門弟子方靈犀,今日在此狀告當朝慶王太上非白!”
有靈力傳音,這句話頓時傳遍了整座上京城,這一刻,無論權貴還是百姓,都放下手中事,盡數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登聞鼓已經有百年不曾響過了吧?上一次,好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慶王……這是有人敲響登聞鼓,狀告慶王?!”
“蓬萊州方唐門……我好像聽說過……”
“我想起來了,前些時日不是說蓬萊州發生地動,這方唐門便於其中覆滅,還有不少朝臣因為救災不及受了申飭,如今看來,這事背後另有隱情啊!”
“她狀告的是慶王,那這一切大約是與慶王脫不了關係了……”
慶王府內,眾人俱都將目光投向太上非白,能敲登聞鼓的,絕不會是小事。蓬萊州地動,背後可是牽扯了成千上萬條人命!
登聞鼓一響,無論所涉之事大小,皆會由當今帝王與二十八選帝侯共審,事情始末更要公告皇朝上下。
因此倘若所告虛假,狀告的人便也要承擔相應罪責,否則登聞鼓便失了權威。這敲響登聞鼓的人手中,必定是有足夠指認太上非白的證據。
而登聞鼓響,就算是太上非玦,也無法將事情壓下了。
蓬萊州方唐門……
太上非白咬緊了牙,眼中是濃濃陰翳。
該死的人,不是都該死得幹幹淨淨了麽,為何還會有漏網之魚?!
太上非玦聽完響徹上京的那句話,臉上喜怒難辨,但一身氣勢眼見沉了許多。
“是你——”太上非白看向太上葳蕤,從牙縫中擠出這幾個字,雙目赤紅。
今日種種,分明都是她一手導演!
許多目光就此落在太上葳蕤身上,這一切,難道真是眼前少女所為?
太上葳蕤緩緩笑了起來,她沒有否認,反問道:“我備下的禮,慶王可還歡喜?”
命俑一事,是要他見棄於太上一族,而方唐門之事,則是要他見棄於天下人。
第241章
聽了這句話, 太上非白徹底失去了理智,狀若瘋狂地向她撲了來。
他已然完全忘了,自己體內無一絲修為, 絕無可能是太上葳蕤的對手。
她反手振袖, 太上非白便倒飛了出去,還是慶王府幾名護衛及時出手將人接住, 免了他摔一個四腳朝天。
太上非玦看了過來,目光沉沉, 太上葳蕤方才一番話,無疑是承認今日種種都出自她手筆。
南域滄瀾門弟子蕭滄流,太上一族血脈, 覺醒霜紋墜, 於天武衛祭典上拔出地闕,餘者不詳。
自天武衛祭典之後,便有無數人在暗中探聽太上葳蕤的來曆,卻都是一無所獲。
南域大小仙門多如牛毛, 想找出一個從來名不見經傳的小仙門, 難度可想而知。何況滄瀾門本就是太上葳蕤隨口取的名字, 或許這世上的確有個滄瀾門, 但卻與她是沒什麽關係的。
“陛下,方才她話中提及蕭無塵,似與其頗有淵源。”慶王府老仆上前, 在太上非玦耳邊低聲回稟。
蕭無塵——
這個名字, 太上非玦已然許多年沒有聽說過了。
無論如何驚才絕豔的天才, 死後也隻是一抔黃土,盛名功業皆作塵煙。
也是那一日,世人才知,過去許多年間門,被太上非白當做命俑的,還是數名太上一族天資卓絕的小輩。
於是太上葳蕤選在今日,選在太上非白壽宴之時,當著一眾太上族人的麵,揭開這個秘密。
她要的從來不止是太上非白的命。
第240章
“敢問諸位族老, 為謀己利,戕害同族,當處何罪名?”顧少雍嘴邊噙著笑, 不疾不徐地反問道。
無數道屬於太上一族族人的視線沉默地落在太上非白身上, 其中壓抑著深沉怒意。
有顧少雍這番話,過往許多年間, 太上一族中因各種意外夭折的天才身上,似乎蒙上了重重迷霧。
他們的死, 究竟是意外,還是……
這其中,或許就有在場族老曾經看重的小輩, 讓他們再無法置身事外, 視若無睹。
有中年人赤紅著雙目站起身來,高聲對太上非白質問道:“我家七子天資卓然,卻於曆練中失蹤,敢問慶王, 可是有你手筆?!”
“我兄長性情謹慎, 當年卻因在秋獵中深入山林, 為凶獸所食, 這是不是也與慶王府有關!”
“還有我那不過十四歲的孫兒,他是在慶王府那場比武中隕落,連屍首也未能尋回, 這其中果然是有內情的啊!”
……
麵對眾多質問的目光, 太上非白陰沉著臉, 這些隻配在他麵前低頭請安的人,如今也敢用這般態度與他說話!
他並不覺得自己有錯,太上非白這樣的人, 永遠隻會看見自身利益。
“這不過是他一麵之詞,毫無證據之事,你們也敢質問本王!”
“隻要殺了我,不就可以驗證命俑一事真假。”顧少雍再次開口,臉上始終掛著幾分笑意,生死之事在他口中頗為隨意,好像自己這條命,根本算不得什麽。
不等旁人說什麽,太上非白已然高聲阻攔:“不可!”
若是顧少雍死了,在未準備好下一具命俑的情況下,他會立時受到反噬,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而他如此反應,正是坐實了顧少雍所言。
太上一族一位向來性情剛直的族老已然拍案而起,疾言厲色道:“太上非白,你敢以同族為命俑續命,當真是悖逆天命,罔顧人倫!依照族規,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太上非白臉上蒙上濃濃陰翳,
“族老此言不妥。”一道低沉嗓音響起,合道境的威壓傾瀉而下,令人不由悚然而驚。
在話音落下之時,容貌俊朗的青年便出現在席間。他身著玄衣,眉目冷峻,依稀能看出與太上非白有幾分相似。
“景帝陛下?!”有人失聲驚呼道。
為尋求修為突破,這麽多年來,太上非玦大都在閉關修行,少有現於人前,不想今日會出現在此。
太上葳蕤回過身,青年長身玉立,緩緩自後方行來,氣度雍容。
太上非玦看上去實在不像太上殷的父親,但若想想他的修為,一切便也合理了。合道修士的壽命太長,哪怕幾百年過去,他也仍處於盛年,容貌未曾變化。
見他前來,席間眾人無論如何身份,紛紛起身,抬手拜下,口中道:“見過陛下。”
哪怕並非出身中域的修士,此時麵對太上非玦,亦是俯身行禮,尊敬有加。
場中唯一沒有動作的人便是太上葳蕤了,她冷淡地看著迎麵走來的太上非玦,神情不見絲毫波動。目光相對,太上非玦審視著她,麵色冷凝,讓人難以窺得心思如何。
不知為何,眼前少女讓他想起了一個人。
一個已經離開了三百多年的人。
對於太上葳蕤不曾行禮之事,太上非玦似乎無意計較,他停在太上非白身邊,對席間族老一禮,口中卻並不客氣:“隻憑一麵之詞,毫無佐證便要定下罪來,豈非太過兒戲。”
太上非玦會出現在這裏,並不在太上葳蕤意料之外。
慶王府炸成無數煙火,這樣大的動靜,太上非玦若是毫無所覺,那才是真的奇怪了。況且他一向袒護這個弟弟,那今日必定會出現在這裏。
太上葳蕤眼神微深,太上非玦來了,她最後一份禮,才好奉上。
“兄長……”見太上非玦出現,太上非白頓時有了底氣。
原本開口質問太上非白的人,在合道境的太上非玦麵前,都收斂下聲息。這天下強者為尊,許多時候,是非黑白比不過實力二字。
而太上非玦方才態度,已然表明,他是一定要保下太上非白的。
“非白或有行事不端,但也罪不至死。”太上非玦看向席間手握實權的太上一族族老,沉聲又道,“今後孤自會嚴加管教,不叫事有反複,還望諸位族老容他有改過的機會。”
幾名族老對視一眼,已然領會了他後半句話的意思。為了保下太上非白,太上非玦會讓出足夠令他們滿意的利益。
而比起懲治太上非白,當然是實打實的利益更動人心。逝者已矣,他們總該為生者考慮……
看著這一幕,顧少雍不免覺得有些諷刺。
太上非白這一輩子做得最對的事,大約就是投了一個好胎,雖然父母早逝,卻有一個能給他無上權勢,為他不斷收拾爛攤子的兄長。
命俑之事隻牽涉太上一族,要遮掩下來,並非沒有可能。
但……
顧少雍看向太上葳蕤,忽地一笑,不過景帝想將事情就這樣揭過,她大約是不會答應的。
太上葳蕤看著向太上一族族老施壓的太上非玦,抬眸望向天邊,如今,也到時候了。
嗵——嗵——嗵——
有沉悶鼓聲響起,自宮門始,逐漸傳遍了整座上京。
這是……登聞鼓?!慶王府內眾人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目中看出驚駭之色。
太上葳蕤唇邊勾著淺淡笑意,這便是她為太上非白準備的,第三份禮。
登聞鼓乃是當年太上霄雲所設,凡有冤情無處可訴者,可至上京宮城外敲響登聞鼓,屆時將由太上一族與二十八氏族一同審理所訴之事。
自五百年前立下登聞鼓至今,這登聞鼓也不過響過兩次,均是牽涉無數人命的要案。
今日,是登聞鼓第三次響起。
登聞鼓下,風塵仆仆的少女敲響眼前鼓麵,手中一下重過一下,似乎借此在發泄著什麽。
在她身旁,女子輕紗覆麵,那道狹長傷痕橫亙在臉上,從麵紗中隱隱透出痕跡。
“花月護法一路辛苦。”濮陽鸞抬手,含笑向女子一禮。
花月回過身,隻見衣裙上染著斑斑血跡,根本不及來換,足以證明,她來上京這一路頗為不太平。
“尊上吩咐,不敢言辛苦。”她眼波流轉,勾起一抹笑,曼聲道。
北域妖族征無妄海一戰,花月賭錯了,如今自然要做些什麽來證明自己。
擊鼓的少女終於停住手,她仰起頭,眼中噙淚,對著巍峨宮城高聲開口:“中域蓬萊州方唐門弟子方靈犀,今日在此狀告當朝慶王太上非白!”
有靈力傳音,這句話頓時傳遍了整座上京城,這一刻,無論權貴還是百姓,都放下手中事,盡數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登聞鼓已經有百年不曾響過了吧?上一次,好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慶王……這是有人敲響登聞鼓,狀告慶王?!”
“蓬萊州方唐門……我好像聽說過……”
“我想起來了,前些時日不是說蓬萊州發生地動,這方唐門便於其中覆滅,還有不少朝臣因為救災不及受了申飭,如今看來,這事背後另有隱情啊!”
“她狀告的是慶王,那這一切大約是與慶王脫不了關係了……”
慶王府內,眾人俱都將目光投向太上非白,能敲登聞鼓的,絕不會是小事。蓬萊州地動,背後可是牽扯了成千上萬條人命!
登聞鼓一響,無論所涉之事大小,皆會由當今帝王與二十八選帝侯共審,事情始末更要公告皇朝上下。
因此倘若所告虛假,狀告的人便也要承擔相應罪責,否則登聞鼓便失了權威。這敲響登聞鼓的人手中,必定是有足夠指認太上非白的證據。
而登聞鼓響,就算是太上非玦,也無法將事情壓下了。
蓬萊州方唐門……
太上非白咬緊了牙,眼中是濃濃陰翳。
該死的人,不是都該死得幹幹淨淨了麽,為何還會有漏網之魚?!
太上非玦聽完響徹上京的那句話,臉上喜怒難辨,但一身氣勢眼見沉了許多。
“是你——”太上非白看向太上葳蕤,從牙縫中擠出這幾個字,雙目赤紅。
今日種種,分明都是她一手導演!
許多目光就此落在太上葳蕤身上,這一切,難道真是眼前少女所為?
太上葳蕤緩緩笑了起來,她沒有否認,反問道:“我備下的禮,慶王可還歡喜?”
命俑一事,是要他見棄於太上一族,而方唐門之事,則是要他見棄於天下人。
第241章
聽了這句話, 太上非白徹底失去了理智,狀若瘋狂地向她撲了來。
他已然完全忘了,自己體內無一絲修為, 絕無可能是太上葳蕤的對手。
她反手振袖, 太上非白便倒飛了出去,還是慶王府幾名護衛及時出手將人接住, 免了他摔一個四腳朝天。
太上非玦看了過來,目光沉沉, 太上葳蕤方才一番話,無疑是承認今日種種都出自她手筆。
南域滄瀾門弟子蕭滄流,太上一族血脈, 覺醒霜紋墜, 於天武衛祭典上拔出地闕,餘者不詳。
自天武衛祭典之後,便有無數人在暗中探聽太上葳蕤的來曆,卻都是一無所獲。
南域大小仙門多如牛毛, 想找出一個從來名不見經傳的小仙門, 難度可想而知。何況滄瀾門本就是太上葳蕤隨口取的名字, 或許這世上的確有個滄瀾門, 但卻與她是沒什麽關係的。
“陛下,方才她話中提及蕭無塵,似與其頗有淵源。”慶王府老仆上前, 在太上非玦耳邊低聲回稟。
蕭無塵——
這個名字, 太上非玦已然許多年沒有聽說過了。
無論如何驚才絕豔的天才, 死後也隻是一抔黃土,盛名功業皆作塵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