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 作者:挽星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一峰點頭:“對嘍!要麽怎麽說清理垃圾這種活現在都榜上有名,人人爭著去做,因為隻有這幾種職位是長期的,可能是髒點累點,但是穩定一些。除此以外,每天還會有很多雜活放出來,像是之前想在避難所裏建一個蔬菜房,就找人去地麵挖開雪層掘土,像這些工作都隻做上三五天就結束,不趕緊找到下一個活做可能就斷炊了。”
黃一峰又說了些在避難所裏生活的細節,艱苦是不必說的,很多人連床都沒有,來的時候隻收拾了兩床被子,鋪在地上勉強打個地鋪。好在避難所裏有供暖,至少不用擔心在睡夢中被凍死。
很多人一邊忍受著各種不方便,一邊在心裏安慰自己,隻要撐過這個冬天,等到天氣轉暖,他們就可以再回到自己家裏。到時候一切就能回歸正常,現在吃點苦才有將來。
大家一陣唏噓。梁康時使勁拍了拍黃一峰的後背:“你和易君還挺好的吧?”
梁康時知道黃一峰沒去避難所住的,之前給他打過幾個電話,黃一峰就透露自己買了不少木柴,他家裏還有發電機,不至於過得太差。更何況人要是真住在避難所那種集體宿舍一樣的地方,肯定會休息不好,那種憔悴勁兒是看得出來的。
反觀黃一峰,從市區裏一路騎著雪地摩托過來,凍得不行,但是坐在火爐邊不多時就恢複過來,雖然臉上隱約能看出愁緒,說起話來依舊神采奕奕。
“都挺好。你也挺好的吧?還是住在農村方便,不說自己能生爐子燒地暖,左鄰右舍都沾親帶故,晚上睡覺也睡得安心。”黃一峰眼神裏帶著一絲羨慕。
梁銜月有些奇怪,黃一峰住著別墅,家裏有壁爐和發電機,門前就是自己家的院子,又住在市中心,消息靈通,種種比起農村都好上不止一星半點,怎麽看起來倒並不開心。
梁康時明顯也看出來了,他追問道:“怎麽說?有人找你事兒了?”
黃一峰這個體格,單打獨鬥沒在怕的,他這麽說可能不隻是和鄰居相處不睦,而是有更大的麻煩。
黃一峰也不知從何說起,他眉頭深鎖,好一會兒才說道:“我們小區供暖了。”
供暖這不是好事嗎?連木柴都不用自己燒了。梁銜月一家都是一愣,不明白黃一峰為什麽愁成這樣。
“我能不愁嗎?供暖不是為我供的,我卻跟著沾了光。這就像是在路邊撿了十萬塊錢,不是我的富貴,讓我撿了,到最後隻有麻煩。”黃一峰慢慢道來,梁銜月終於聽懂了。
黃一峰和易君沒打算要孩子,也沒什麽燒錢的愛好,掙了幾個錢也沒處花。再說他發跡的時候也四十歲了,自認為苦了大半輩子,覺得不能再虧待自己,在安城均價最高的別墅區置了房。安城房價低,7位數就能在市中心買一個相當不錯的三層別墅。
住進去以後也確實舒服,小區的治安、物業都沒得說。隨著住的時間越來越久,黃一峰也知道了當時那些地段更好,而且明明沒人住,卻在物業裏顯示出已售出的房源是預留給誰的。這些人不能用非富即貴來形容,他們是既富且貴。
他這種隻占了一樣的暴發戶,明顯是不能讓地產商百般討好的。不過花錢買房,該有的有就足夠了,他是來做業主的,不是來當皇帝的,那些不該有的待遇,黃一峰根本不去想。
本來這麽多年也過的好好的,直到今年,梁銜月一家離開市裏沒幾天,他們小區突然開始供暖了。還沒高興上幾天,接著,就是黃一峰在小區裏唯一熟識的一批人——和他自己一樣沒什麽底蘊,有幸掙了幾個錢的商人,他們紛紛搬走了。
小區供暖,不用再自己燒燃料取暖,也不用擔心去條件更差的避難所人擠人,可在這個時候,這幾個人竟然都搬走了?!這也太奇怪了!
“你猜他們是受了什麽暗示或者威脅?”甄敏的危險雷達立刻響了起來。
黃一峰臉色沉靜:“他們搬走以後,別墅裏立刻就搬來了新住戶。我知道很快也會輪到我們家,終於有一天,有人上門了。”
梁銜月的呼吸都放輕了。
沒想到黃一峰卻說:“他們要給我和易君介紹工作,都是報酬很優厚的工作。他們知道我有雪地摩托,讓我去給幾個停車場改建的小型避難所運送物資,一天跑不上兩趟,給我的汽油也遠超消耗。易君以前在藥房做過藥師,所以可以去庇護所幫忙開藥,給孩子們看個頭疼腦熱的毛病。”
“更奇怪的是,易君明明說過不需要,可還是給她分配了宿舍,庇護所的工作人員很多,宿舍很緊張,但是易君的宿舍是單人間,比她上頭的領導還寬敞。”
黃一峰話說到這,所有人都清楚了。
黃一峰住的這個別墅,怕是保不住。
他是有點小錢,可現在這個世道,錢又有什麽用呢?黃一峰是孔武有力,可是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他還有妻子,做不到跟人家魚死網破。而且對麵也明顯不想把事情做絕,雖然帶著種高高在上的傲慢,但至少給他們一家安排了個後路。
對麵的人也挺聰明的,要是真的仗著權勢徑直把人趕出去。黃一峰也不是沒血性的,說不定就一時衝動蹲守在別墅附近讓這些人好看。他又高又壯,還對自己家別墅附近的地形一清二楚,就算那些想占了他家別墅的人真的敢搬來,心裏也要後怕。
可現在人家半句不提,等黃一峰串聯了各種線索得出結論的時候,血氣確實瞬間上湧,可是隻那麽一會,他就冷靜下來了。跟人家鬥也討不了什麽好,光是看對方給自己加兩個人安排的工作就知道了,暴雪封路,安城與世隔絕,在這麽一個小城裏,對方真的稱得上是一句手眼通天。
“所以峰子,你打算怎麽辦?”梁康時憂心忡忡。
黃一峰站起來,走向放在地上的兩個包裹。這是他進門的時候一起帶進來的,剩下還有不少東西,都被放在他的雪地摩托車上,梁康時當時說要幫他搬進來,他卻說不要緊,就放在外麵。
他拉來一個口袋,裏麵是有封口的塑料大桶。
“這是我省下來的汽油,先放在你們家。”他轉身去打開另一個包裹,“這些是蘑菇,避難所裏種的,當工資給我發下來了,我和易君吃不完這麽多,想讓你在村裏用這些蘑菇給我們換一些耐放的糧食。”
梁銜月明白了,黃一峰這是在為自己家將來做打算。
那些蘑菇大部分是平菇,有二十幾斤重,梁家村村民家裏即使有蘑菇,也都是些曬幹的香菇和山上采的蘑菇。新鮮的平菇能為大家的餐桌添些調劑,一定不會缺人願意拿糧食來換。
“車上放的那些是凍肉,還有油鹽醬醋這些調料,我和易君把一些不好帶的東西換成調料了,村裏不缺別的,調料應該還是容易出手的。”黃一峰這次來做了充分的準備。
黃一峰本來還想著,梁康時一家匆忙回村,要是過得不好,缺衣少食的,他就把自己帶來的東西一半分給梁康時,現在看他們一家人都麵色紅潤,給他下了那麽一大碗餃子神情裏一點兒也看不出為難,可見過得還不錯,這些話也不必再提。他和梁康時相交這麽多年,早就免去了那些虛的。
“還有個事,”黃一峰看向梁康時,“康子,你幫我留意一下,村裏有沒有什麽空著的房子願意出租的。”
梁康時倒是不覺得意外,黃一峰要是按照想占他們別墅那些人的心意和易君住了庇護所的宿舍,那就一輩子受人掣肘了,這個工作可以來得輕易,也可以沒的輕易。而且還要時刻提防著,不如住回村裏省心。
“等我給你打聽一下。那你們知不知道,大概是……什麽時候呢?”
黃一峰猜測道:“那些人到現在也沒露麵,隻是托中間人搞的這些動作,我也問過幾句,他說什麽……春暖花開?”
看來是明年春天,難怪黃一峰在家裏一直住著,到現在也沒看有人催促。
作者有話說:
海島是法外之地,大家就把它當成生存遊戲打怪會掉落材料那種模式,動物都看作數據合成。(晉江不是法外之地,所以高亮提醒,大家不要學主角,島上的動物都是牢底坐穿獸)
第27章 火鍋
黃一峰是早上出發的,騎了快兩個小時的雪地摩托到達梁家村。
他交代完了事情本來想立刻返程,被甄敏和梁康時攔下來吃午飯。中午梁銜月全家人和黃一峰一起吃了火鍋。沒有電不要緊,家裏有火盆和銅鍋,火盆裏放上炭,就是最原始的火鍋配置。
別看現在到處都買不到菜,光是在村裏能湊齊的食材就能放上滿滿一桌子。嫩黃的白菜心、切的薄薄的豬肉片、黃一峰帶來的平菇、梁銜月家前幾天剛做的凍豆腐,泡好的幹海帶,再加上蘿卜片、土豆片、玉米段和土豆粉絲,火鍋食材擺滿了桌子。
梁康時還現揉了些手擀麵。這頓飯不僅是黃一峰大呼豐盛,梁銜月一家這些日子到處忙活,也沒像今天這樣吃上一頓火鍋。
黃一峰最盛讚的就是他們剛做好的凍豆腐,豆腐的切麵滿是孔洞,在火鍋裏煮一會兒就吸滿了汁水,尤其入味。
他們吃完了飯,稍微休息了會兒,黃一峰就提出要出發,過了下午三點以後氣溫降得更低,騎雪地摩托時帶起的風就能把人凍僵。
甄敏和梁康時一起為黃一峰收拾了不少東西,市裏蔬菜少,村裏人卻是大白菜吃到吐。先給他綁上五棵大白菜,蘿卜和土豆也不能少。梁銜月家裏還有大姨在暴雪前送的水果罐頭,黃桃的最多,給黃一峰拿上兩個,藍莓罐頭和櫻桃罐頭也各帶一罐嚐嚐。這些都怕凍,梁銜月找出條厚實的舊棉被把這些東西包起來。甄敏又裝了一袋凍豆腐。
這可讓黃一峰直呼太多了,讓他們留著自己吃。
甄敏一邊說著“家裏還有,夠吃了”一邊和梁康時一起把這些東西結結實實的綁在車子上。
最後黃一峰滿載而來,滿載而歸。梁銜月一家人到馬路上送他,看見雪地摩托在雪麵上穩健的行駛,速度雖然不是太快,但是比靠兩條腿好用的多。
至於黃一峰帶來的那些東西,凍肉梁銜月家正愁不夠吃,當時囤糧的時候買了三個人能吃十年的米麵,米麵就算密封起來也保存不了這麽久的時間,其實就是想著給親近的人一起囤一點。黃一峰這個樣子明顯將來也是要常到梁家村來交換物資的,他放心的把東西全交給梁銜月家,也沒有個記錄。
梁銜月拿了個小本子,從種類到重量一一寫明。還記上了兌換來的糧食數量,像是黃一峰帶來的凍肉,就記上換得大米xx斤,到時候直接從空間裏拿給他。這個比例是按正常情況下盡可能高的情況記賬的,再多黃一峰就要起疑心了。
二十幾斤平菇他們家一時倒是消耗不完這麽多,梁康時是準備帶到幾個熟悉的人家裏問問願不願意用糧食來換,順便打聽一下村裏有沒有空房出租,最好離他們家近一些,兩家人將來也好有個照應。
————
二十斤平菇梁銜月家留了三斤,剩下的拿到了四爺爺、杜凱、萬翠家,他們看到新鮮平菇都很高興,梁康時講了這些是黃一峰從市裏帶過來的,想換一些耐放的糧食,幾家人都拿出各種糧食讓梁康時選。
大米梁銜月家多的是,這次就給黃一峰選了些五穀雜糧。綠豆、花生、大豆樣樣都有,最多的是玉米麵,這已經成了梁家村的流通貨幣,家家都種了不少玉米。
玉米麵也有三六九等,產量最少的黏玉米最受歡迎,其次是普通黃玉米,最近幾年村裏大範圍推廣的白玉米粒大穗滿,就是味道不咋地,磨出來的玉米麵發白,熬的粥也不香甜。
萬翠拿出來的都是上好的黏玉米麵,梁康時向她打聽:“家裏的老房子,你大哥搬過去住沒有?”
萬翠冷哼一聲:“哪有這樣的好事?他家窗戶壞了就能搬到我家房子裏,我和梁何要是沒地方住了找上他,他這個大哥不拿著棒子把我們趕出去就不錯了。
我不讓他來住,他還要偷偷搬過去,要不是我發現的早,一大家子都登堂入室了!我跟他說了,他要是不趕緊搬過來的東西拿出去,我就一把火把老房子燒了,反正我燒的是我自己家的房子。
梁興現在到處跟人說我是個瘋婆子,我還真就瘋了!”
梁康時知道萬翠是記恨梁興把梁何落在山上那件事。這是人家的家事,他不好多說什麽。他也沒提黃一峰想在梁家村租房子住的事,春天還早著,這中間變數太大,不必這麽早定下。
他先打聽一下村裏都有幾處空房子,心裏有個數就行。
梁何在院子裏劈柴,從山上砍下來的樹是濕木頭,劈開了放一放裏麵的水分,等到煤燒完的時候可以接著燒木頭。
梁何抱著一大捆木柴要送給梁康時,梁康時趕緊擺手拒絕:“家裏的煤還夠少,木頭也有一些。”
他扭頭問萬翠:“最近還上山砍樹嗎?”他看見梁何家放柴火的小倉房都堆到天花板上了。
“我們再砍兩天就不砍了,估摸著也夠燒了。村裏人砍了這麽多天樹,外邊好砍的樹都沒了,得往山裏走,太遠了,我和梁何就不想跟著去。按照往年的情況看,家裏這些柴火燒一個冬天綽綽有餘,就是今年10月份就下雪,就怕冬天太長,三月份也暖和不起來,多囤點柴火心裏安心。大哥,你家裏的柴火要是不夠燒,隻管到我們家來拿。”萬翠這麽說,梁何就在一邊連連點頭。
他們這是記著梁銜月在山上幫著找到梁何的恩情。梁康時又說了幾句:“夠燒了,夠燒了。真要不夠燒,我第一個到你們家借。”
萬翠和梁何這才滿意。
梁康時又去了四爺爺家,黃一峰雖然沒有帶來斌市的消息,但是把地下商場改成避難所這種方法應該是各個城市都通用的。他多講講市裏救助民眾的消息,兩個老人家也能寬心一點。
四爺爺聽了以後,神情果然放鬆了些。“我就知道政府不會不管大家的,這麽快就全都搬進避難所了,斌市肯定也是一樣的。”
四奶奶麵上終於帶了點笑意。“這不是一點消息沒有我才總胡思亂想嘛,避難所條件不好,等到雪化了,就讓嘉豪和靜靜都回來,我給他們補一補。”
又嘮了幾句家常,梁康時突然提起來:“四叔,村裏有誰家的房子是空著的嗎?要寬敞點,最好有院子。”
四爺爺疑惑道:“誰要租房子?”
梁康時略提了幾句黃一峰家的事。
四爺爺靠在椅背上,眼睛盯著麵前的牆麵,腦海裏一一捋過村民家裏的情況。
“像他這樣想春天來的,就不能做那些家裏親戚多的人的房客。明年也不知道是什麽光景,現在看來,農村是比城市舒服一點,就怕到時候路一通,住在城裏的親戚都往村裏跑,想把你那個兄弟攆出去還不是幾句話的事。就得找那種人守信可靠,家裏親戚又少的人家,租他們的房子。”
四爺爺說了幾個人名,梁康時一一記下。
四奶奶靜靜聽著,提醒道:“梁何家的房子不是空著嗎?他爹媽留下來那間,還離你們家近,就在後一條街上。”
梁康時才剛從梁何家回來,他嘖了一聲:“那個房子哪樣都好,就是梁何他大哥,是個麻煩人,怕他以後再去鬧,才想著找找別的房子。”
四奶奶也附和道:“這倒也是,前幾天你三姑還和幾個人來看我,我們一起嘮嗑,他們就說起來梁何和梁興的事,說是有人去看了,梁興家的窗戶是壞了,也沒他到處說的那麽嚴重,就是一個屋的窗戶裂了。
也不是沒辦法住,家裏倉房還放著以前替換下來的窗戶,雖說保暖效果沒那麽好,就先將就著用唄。實在不行,就把那個屋封死,這個冬天不進人。叫他說的好像家裏四麵漏風,全家人都要凍死了一樣,我看就是想找了個由頭搬進他爹媽的老房子,住著住著不就成他自己的了。”
梁興的算盤四爺爺一眼就能看穿:“他兒子要娶媳婦,梁興沒錢給買市裏的樓房,也蓋不上新房,就想著自己兩口子搬到爹媽的房子,把現在住的騰給兒子。”
“所以說嘛,我得打聽下別的房子。”梁康時搖了搖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尤其是這一間間房子背後,牽扯可太多了。”
————
騎了兩個小時的雪地摩托,黃一峰終於到了小區門口。本來用不了這麽多的時間,路上碰巧有一條馬路正在走物資車,私人車輛暫時不允許通行,所以耽誤了差不多20分鍾。
把車開進自家院子,黃一峰剛把頭盔推上去,還沒下車。易君就從屋裏走出來了。
黃一峰趕緊下來:“你就別出來了,外麵冷。”
易君裹緊了外套,她本來就瘦,這段時間各種事接二連三,晚上也睡不著覺,現在眼底一片青黑,人又清減了不少。
“這一路還順利嗎?”易君問道。
黃一峰不答,催促她回家。“進屋再細說,我先把後麵的東西解下來。”
他解開繩子,掀起棉被,露出了梁家人給他帶的大包小裹。
易君走過來:“我也幫你拿一點。”
黃一峰又說了些在避難所裏生活的細節,艱苦是不必說的,很多人連床都沒有,來的時候隻收拾了兩床被子,鋪在地上勉強打個地鋪。好在避難所裏有供暖,至少不用擔心在睡夢中被凍死。
很多人一邊忍受著各種不方便,一邊在心裏安慰自己,隻要撐過這個冬天,等到天氣轉暖,他們就可以再回到自己家裏。到時候一切就能回歸正常,現在吃點苦才有將來。
大家一陣唏噓。梁康時使勁拍了拍黃一峰的後背:“你和易君還挺好的吧?”
梁康時知道黃一峰沒去避難所住的,之前給他打過幾個電話,黃一峰就透露自己買了不少木柴,他家裏還有發電機,不至於過得太差。更何況人要是真住在避難所那種集體宿舍一樣的地方,肯定會休息不好,那種憔悴勁兒是看得出來的。
反觀黃一峰,從市區裏一路騎著雪地摩托過來,凍得不行,但是坐在火爐邊不多時就恢複過來,雖然臉上隱約能看出愁緒,說起話來依舊神采奕奕。
“都挺好。你也挺好的吧?還是住在農村方便,不說自己能生爐子燒地暖,左鄰右舍都沾親帶故,晚上睡覺也睡得安心。”黃一峰眼神裏帶著一絲羨慕。
梁銜月有些奇怪,黃一峰住著別墅,家裏有壁爐和發電機,門前就是自己家的院子,又住在市中心,消息靈通,種種比起農村都好上不止一星半點,怎麽看起來倒並不開心。
梁康時明顯也看出來了,他追問道:“怎麽說?有人找你事兒了?”
黃一峰這個體格,單打獨鬥沒在怕的,他這麽說可能不隻是和鄰居相處不睦,而是有更大的麻煩。
黃一峰也不知從何說起,他眉頭深鎖,好一會兒才說道:“我們小區供暖了。”
供暖這不是好事嗎?連木柴都不用自己燒了。梁銜月一家都是一愣,不明白黃一峰為什麽愁成這樣。
“我能不愁嗎?供暖不是為我供的,我卻跟著沾了光。這就像是在路邊撿了十萬塊錢,不是我的富貴,讓我撿了,到最後隻有麻煩。”黃一峰慢慢道來,梁銜月終於聽懂了。
黃一峰和易君沒打算要孩子,也沒什麽燒錢的愛好,掙了幾個錢也沒處花。再說他發跡的時候也四十歲了,自認為苦了大半輩子,覺得不能再虧待自己,在安城均價最高的別墅區置了房。安城房價低,7位數就能在市中心買一個相當不錯的三層別墅。
住進去以後也確實舒服,小區的治安、物業都沒得說。隨著住的時間越來越久,黃一峰也知道了當時那些地段更好,而且明明沒人住,卻在物業裏顯示出已售出的房源是預留給誰的。這些人不能用非富即貴來形容,他們是既富且貴。
他這種隻占了一樣的暴發戶,明顯是不能讓地產商百般討好的。不過花錢買房,該有的有就足夠了,他是來做業主的,不是來當皇帝的,那些不該有的待遇,黃一峰根本不去想。
本來這麽多年也過的好好的,直到今年,梁銜月一家離開市裏沒幾天,他們小區突然開始供暖了。還沒高興上幾天,接著,就是黃一峰在小區裏唯一熟識的一批人——和他自己一樣沒什麽底蘊,有幸掙了幾個錢的商人,他們紛紛搬走了。
小區供暖,不用再自己燒燃料取暖,也不用擔心去條件更差的避難所人擠人,可在這個時候,這幾個人竟然都搬走了?!這也太奇怪了!
“你猜他們是受了什麽暗示或者威脅?”甄敏的危險雷達立刻響了起來。
黃一峰臉色沉靜:“他們搬走以後,別墅裏立刻就搬來了新住戶。我知道很快也會輪到我們家,終於有一天,有人上門了。”
梁銜月的呼吸都放輕了。
沒想到黃一峰卻說:“他們要給我和易君介紹工作,都是報酬很優厚的工作。他們知道我有雪地摩托,讓我去給幾個停車場改建的小型避難所運送物資,一天跑不上兩趟,給我的汽油也遠超消耗。易君以前在藥房做過藥師,所以可以去庇護所幫忙開藥,給孩子們看個頭疼腦熱的毛病。”
“更奇怪的是,易君明明說過不需要,可還是給她分配了宿舍,庇護所的工作人員很多,宿舍很緊張,但是易君的宿舍是單人間,比她上頭的領導還寬敞。”
黃一峰話說到這,所有人都清楚了。
黃一峰住的這個別墅,怕是保不住。
他是有點小錢,可現在這個世道,錢又有什麽用呢?黃一峰是孔武有力,可是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他還有妻子,做不到跟人家魚死網破。而且對麵也明顯不想把事情做絕,雖然帶著種高高在上的傲慢,但至少給他們一家安排了個後路。
對麵的人也挺聰明的,要是真的仗著權勢徑直把人趕出去。黃一峰也不是沒血性的,說不定就一時衝動蹲守在別墅附近讓這些人好看。他又高又壯,還對自己家別墅附近的地形一清二楚,就算那些想占了他家別墅的人真的敢搬來,心裏也要後怕。
可現在人家半句不提,等黃一峰串聯了各種線索得出結論的時候,血氣確實瞬間上湧,可是隻那麽一會,他就冷靜下來了。跟人家鬥也討不了什麽好,光是看對方給自己加兩個人安排的工作就知道了,暴雪封路,安城與世隔絕,在這麽一個小城裏,對方真的稱得上是一句手眼通天。
“所以峰子,你打算怎麽辦?”梁康時憂心忡忡。
黃一峰站起來,走向放在地上的兩個包裹。這是他進門的時候一起帶進來的,剩下還有不少東西,都被放在他的雪地摩托車上,梁康時當時說要幫他搬進來,他卻說不要緊,就放在外麵。
他拉來一個口袋,裏麵是有封口的塑料大桶。
“這是我省下來的汽油,先放在你們家。”他轉身去打開另一個包裹,“這些是蘑菇,避難所裏種的,當工資給我發下來了,我和易君吃不完這麽多,想讓你在村裏用這些蘑菇給我們換一些耐放的糧食。”
梁銜月明白了,黃一峰這是在為自己家將來做打算。
那些蘑菇大部分是平菇,有二十幾斤重,梁家村村民家裏即使有蘑菇,也都是些曬幹的香菇和山上采的蘑菇。新鮮的平菇能為大家的餐桌添些調劑,一定不會缺人願意拿糧食來換。
“車上放的那些是凍肉,還有油鹽醬醋這些調料,我和易君把一些不好帶的東西換成調料了,村裏不缺別的,調料應該還是容易出手的。”黃一峰這次來做了充分的準備。
黃一峰本來還想著,梁康時一家匆忙回村,要是過得不好,缺衣少食的,他就把自己帶來的東西一半分給梁康時,現在看他們一家人都麵色紅潤,給他下了那麽一大碗餃子神情裏一點兒也看不出為難,可見過得還不錯,這些話也不必再提。他和梁康時相交這麽多年,早就免去了那些虛的。
“還有個事,”黃一峰看向梁康時,“康子,你幫我留意一下,村裏有沒有什麽空著的房子願意出租的。”
梁康時倒是不覺得意外,黃一峰要是按照想占他們別墅那些人的心意和易君住了庇護所的宿舍,那就一輩子受人掣肘了,這個工作可以來得輕易,也可以沒的輕易。而且還要時刻提防著,不如住回村裏省心。
“等我給你打聽一下。那你們知不知道,大概是……什麽時候呢?”
黃一峰猜測道:“那些人到現在也沒露麵,隻是托中間人搞的這些動作,我也問過幾句,他說什麽……春暖花開?”
看來是明年春天,難怪黃一峰在家裏一直住著,到現在也沒看有人催促。
作者有話說:
海島是法外之地,大家就把它當成生存遊戲打怪會掉落材料那種模式,動物都看作數據合成。(晉江不是法外之地,所以高亮提醒,大家不要學主角,島上的動物都是牢底坐穿獸)
第27章 火鍋
黃一峰是早上出發的,騎了快兩個小時的雪地摩托到達梁家村。
他交代完了事情本來想立刻返程,被甄敏和梁康時攔下來吃午飯。中午梁銜月全家人和黃一峰一起吃了火鍋。沒有電不要緊,家裏有火盆和銅鍋,火盆裏放上炭,就是最原始的火鍋配置。
別看現在到處都買不到菜,光是在村裏能湊齊的食材就能放上滿滿一桌子。嫩黃的白菜心、切的薄薄的豬肉片、黃一峰帶來的平菇、梁銜月家前幾天剛做的凍豆腐,泡好的幹海帶,再加上蘿卜片、土豆片、玉米段和土豆粉絲,火鍋食材擺滿了桌子。
梁康時還現揉了些手擀麵。這頓飯不僅是黃一峰大呼豐盛,梁銜月一家這些日子到處忙活,也沒像今天這樣吃上一頓火鍋。
黃一峰最盛讚的就是他們剛做好的凍豆腐,豆腐的切麵滿是孔洞,在火鍋裏煮一會兒就吸滿了汁水,尤其入味。
他們吃完了飯,稍微休息了會兒,黃一峰就提出要出發,過了下午三點以後氣溫降得更低,騎雪地摩托時帶起的風就能把人凍僵。
甄敏和梁康時一起為黃一峰收拾了不少東西,市裏蔬菜少,村裏人卻是大白菜吃到吐。先給他綁上五棵大白菜,蘿卜和土豆也不能少。梁銜月家裏還有大姨在暴雪前送的水果罐頭,黃桃的最多,給黃一峰拿上兩個,藍莓罐頭和櫻桃罐頭也各帶一罐嚐嚐。這些都怕凍,梁銜月找出條厚實的舊棉被把這些東西包起來。甄敏又裝了一袋凍豆腐。
這可讓黃一峰直呼太多了,讓他們留著自己吃。
甄敏一邊說著“家裏還有,夠吃了”一邊和梁康時一起把這些東西結結實實的綁在車子上。
最後黃一峰滿載而來,滿載而歸。梁銜月一家人到馬路上送他,看見雪地摩托在雪麵上穩健的行駛,速度雖然不是太快,但是比靠兩條腿好用的多。
至於黃一峰帶來的那些東西,凍肉梁銜月家正愁不夠吃,當時囤糧的時候買了三個人能吃十年的米麵,米麵就算密封起來也保存不了這麽久的時間,其實就是想著給親近的人一起囤一點。黃一峰這個樣子明顯將來也是要常到梁家村來交換物資的,他放心的把東西全交給梁銜月家,也沒有個記錄。
梁銜月拿了個小本子,從種類到重量一一寫明。還記上了兌換來的糧食數量,像是黃一峰帶來的凍肉,就記上換得大米xx斤,到時候直接從空間裏拿給他。這個比例是按正常情況下盡可能高的情況記賬的,再多黃一峰就要起疑心了。
二十幾斤平菇他們家一時倒是消耗不完這麽多,梁康時是準備帶到幾個熟悉的人家裏問問願不願意用糧食來換,順便打聽一下村裏有沒有空房出租,最好離他們家近一些,兩家人將來也好有個照應。
————
二十斤平菇梁銜月家留了三斤,剩下的拿到了四爺爺、杜凱、萬翠家,他們看到新鮮平菇都很高興,梁康時講了這些是黃一峰從市裏帶過來的,想換一些耐放的糧食,幾家人都拿出各種糧食讓梁康時選。
大米梁銜月家多的是,這次就給黃一峰選了些五穀雜糧。綠豆、花生、大豆樣樣都有,最多的是玉米麵,這已經成了梁家村的流通貨幣,家家都種了不少玉米。
玉米麵也有三六九等,產量最少的黏玉米最受歡迎,其次是普通黃玉米,最近幾年村裏大範圍推廣的白玉米粒大穗滿,就是味道不咋地,磨出來的玉米麵發白,熬的粥也不香甜。
萬翠拿出來的都是上好的黏玉米麵,梁康時向她打聽:“家裏的老房子,你大哥搬過去住沒有?”
萬翠冷哼一聲:“哪有這樣的好事?他家窗戶壞了就能搬到我家房子裏,我和梁何要是沒地方住了找上他,他這個大哥不拿著棒子把我們趕出去就不錯了。
我不讓他來住,他還要偷偷搬過去,要不是我發現的早,一大家子都登堂入室了!我跟他說了,他要是不趕緊搬過來的東西拿出去,我就一把火把老房子燒了,反正我燒的是我自己家的房子。
梁興現在到處跟人說我是個瘋婆子,我還真就瘋了!”
梁康時知道萬翠是記恨梁興把梁何落在山上那件事。這是人家的家事,他不好多說什麽。他也沒提黃一峰想在梁家村租房子住的事,春天還早著,這中間變數太大,不必這麽早定下。
他先打聽一下村裏都有幾處空房子,心裏有個數就行。
梁何在院子裏劈柴,從山上砍下來的樹是濕木頭,劈開了放一放裏麵的水分,等到煤燒完的時候可以接著燒木頭。
梁何抱著一大捆木柴要送給梁康時,梁康時趕緊擺手拒絕:“家裏的煤還夠少,木頭也有一些。”
他扭頭問萬翠:“最近還上山砍樹嗎?”他看見梁何家放柴火的小倉房都堆到天花板上了。
“我們再砍兩天就不砍了,估摸著也夠燒了。村裏人砍了這麽多天樹,外邊好砍的樹都沒了,得往山裏走,太遠了,我和梁何就不想跟著去。按照往年的情況看,家裏這些柴火燒一個冬天綽綽有餘,就是今年10月份就下雪,就怕冬天太長,三月份也暖和不起來,多囤點柴火心裏安心。大哥,你家裏的柴火要是不夠燒,隻管到我們家來拿。”萬翠這麽說,梁何就在一邊連連點頭。
他們這是記著梁銜月在山上幫著找到梁何的恩情。梁康時又說了幾句:“夠燒了,夠燒了。真要不夠燒,我第一個到你們家借。”
萬翠和梁何這才滿意。
梁康時又去了四爺爺家,黃一峰雖然沒有帶來斌市的消息,但是把地下商場改成避難所這種方法應該是各個城市都通用的。他多講講市裏救助民眾的消息,兩個老人家也能寬心一點。
四爺爺聽了以後,神情果然放鬆了些。“我就知道政府不會不管大家的,這麽快就全都搬進避難所了,斌市肯定也是一樣的。”
四奶奶麵上終於帶了點笑意。“這不是一點消息沒有我才總胡思亂想嘛,避難所條件不好,等到雪化了,就讓嘉豪和靜靜都回來,我給他們補一補。”
又嘮了幾句家常,梁康時突然提起來:“四叔,村裏有誰家的房子是空著的嗎?要寬敞點,最好有院子。”
四爺爺疑惑道:“誰要租房子?”
梁康時略提了幾句黃一峰家的事。
四爺爺靠在椅背上,眼睛盯著麵前的牆麵,腦海裏一一捋過村民家裏的情況。
“像他這樣想春天來的,就不能做那些家裏親戚多的人的房客。明年也不知道是什麽光景,現在看來,農村是比城市舒服一點,就怕到時候路一通,住在城裏的親戚都往村裏跑,想把你那個兄弟攆出去還不是幾句話的事。就得找那種人守信可靠,家裏親戚又少的人家,租他們的房子。”
四爺爺說了幾個人名,梁康時一一記下。
四奶奶靜靜聽著,提醒道:“梁何家的房子不是空著嗎?他爹媽留下來那間,還離你們家近,就在後一條街上。”
梁康時才剛從梁何家回來,他嘖了一聲:“那個房子哪樣都好,就是梁何他大哥,是個麻煩人,怕他以後再去鬧,才想著找找別的房子。”
四奶奶也附和道:“這倒也是,前幾天你三姑還和幾個人來看我,我們一起嘮嗑,他們就說起來梁何和梁興的事,說是有人去看了,梁興家的窗戶是壞了,也沒他到處說的那麽嚴重,就是一個屋的窗戶裂了。
也不是沒辦法住,家裏倉房還放著以前替換下來的窗戶,雖說保暖效果沒那麽好,就先將就著用唄。實在不行,就把那個屋封死,這個冬天不進人。叫他說的好像家裏四麵漏風,全家人都要凍死了一樣,我看就是想找了個由頭搬進他爹媽的老房子,住著住著不就成他自己的了。”
梁興的算盤四爺爺一眼就能看穿:“他兒子要娶媳婦,梁興沒錢給買市裏的樓房,也蓋不上新房,就想著自己兩口子搬到爹媽的房子,把現在住的騰給兒子。”
“所以說嘛,我得打聽下別的房子。”梁康時搖了搖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尤其是這一間間房子背後,牽扯可太多了。”
————
騎了兩個小時的雪地摩托,黃一峰終於到了小區門口。本來用不了這麽多的時間,路上碰巧有一條馬路正在走物資車,私人車輛暫時不允許通行,所以耽誤了差不多20分鍾。
把車開進自家院子,黃一峰剛把頭盔推上去,還沒下車。易君就從屋裏走出來了。
黃一峰趕緊下來:“你就別出來了,外麵冷。”
易君裹緊了外套,她本來就瘦,這段時間各種事接二連三,晚上也睡不著覺,現在眼底一片青黑,人又清減了不少。
“這一路還順利嗎?”易君問道。
黃一峰不答,催促她回家。“進屋再細說,我先把後麵的東西解下來。”
他解開繩子,掀起棉被,露出了梁家人給他帶的大包小裹。
易君走過來:“我也幫你拿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