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輝搖了搖頭:“送來可不算完,說不定一會兒還要接走呢。”


    這話又是什麽意思?梁康時和梁銜月正疑惑,就聽見另外一邊有一群人鬧哄哄的過來了。


    這群人看起來像是兩家人,一家老爺子手裏拿著把大掃把,老太太手裏是擀麵杖,那不不知道是兒子和兒媳婦還是女兒和女婿的兩個年輕人也是一臉憤懣,一起推搡著另一家人往這邊走。


    見到彭輝,那被推搡過來的一家人剛要開口,另一家人就搶先道:“你們怎麽好意思報名說在梁家村有親戚呐!這都是什麽八杆子打不著的遠親,我活到六十歲,才見過了你們家老爺子兩次,其他人更是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過來投奔我們,你們也真敢想呀!”


    另一家人囁喏著開口:“那避難所條件太差了,我們想著都是親戚,就在你家暫住兩個月,等天氣暖和了……”


    “誰跟你是親戚!”那邊立刻打斷他,“要照你這麽算,我們家能拎出四位數的親戚來,都跑過來借住,連瓦片上都能站滿!”


    他們看向穿著製服棉大衣的彭輝:“這位警官,這家人不是我們家的親戚,你把他們領回去吧。”


    彭輝一直沒有參與進這場爭吵,臉上已經是一副習以為常的表情。他阻止了兩家人的推推搡搡,招呼那來投奔的一家人:“先上車吧。”


    這樣的事又發生了兩次。梁銜月這才明白彭輝說的“一會兒還要接走”是什麽意思。避難所隻能吃大鍋飯,還得搶活做才能吃飽,又沒有私人空間,不少人不想在裏麵住下去,自己家又冷得住不了人,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些住在農村的遠親身上。


    反正官方統計的時候又沒有精力一個個核實,隻說是在這個村裏有親戚就會把他們送來。至於會不會被趕出來,先碰個運氣再說。


    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少見,彭輝早就習慣。不過他等在這裏,除了要看著車子,等著這些人回來以外,還在等村長過來。


    村長家住的不遠,但是老人家腳程慢,這會兒才慢慢挪過來。


    彭輝這次來還有其他任務,他拿出一張打印好的a4紙,白紙黑字密密麻麻的,底下還有一個紅章。


    “村長,市裏想收購你們去年收的糧食,這是可以換的物資,比例都寫在上頭,你在村裏統計一下,看看有多少人願意賣糧食,到時候我去別的村送人的時候轉過來取統計表,到時候讓他們拉著物資來換糧食。”


    梁銜月也探頭過去看,紙上的字體倒還挺大的,應該是為了照顧這些都已經上了歲數的村長們。能兌換的物資種類也不少,不過有不少後麵都寫著(每戶限量xx)的字眼,也不是想換多少就能換到多少的。


    政府隻收玉米、白菜、土豆。這三種都是梁家村民主要種的農作物。其他的雜糧種的本來就少,如果填進名單裏還要增加和每一種物資兌換的比例,容易把人繞迷糊,也不值得這麽麻煩。


    光是這三種東西,這樣一看就挺讓人迷糊的。每一種都和下邊的物資有不一樣的兌換比例,村長皺著眉頭看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捋清楚。


    “我是看明白了,我怕我說不明白啊!”他一抬頭看見了站在一邊的梁銜月,眼睛亮了,“月月幫著給大家講一下唄!”


    “也行,”梁銜月接過了紙,“我先看看。”


    村長這時候趕緊和彭輝說道:“警官,山上有一群狼下山到村子裏來了,在我們這咬死了一個人,又跑到臨山村咬狗,你看這路都通了,能不能讓人來把這群狼打死。”


    有狼這可是個大事,梁輝一下子站直了,承諾道:“我回去就向上反映,爭取早點來處理。你們先保證自己的安全,不要和狼群有正麵衝突。”


    村長終於解決了這樁讓他提心吊膽一個多月的事,看彭輝這也沒什麽需要他的事,又慢慢騰騰地挪回家去了。臨走前告訴梁銜月:“明天都到我家開會,你給大家講講這物資怎麽換的事。”


    “好。”梁銜月滿口答應。


    第31章 人心


    梁康時又和彭輝聊了會兒天,彭輝說起了他是怎麽得到現在這個崗位的。


    原來那個聽到梁康時建議的張警官,他自己職級雖然不高,但是有個做副局長的叔叔,他把這個建議提出來以後,經過開會討論覺得可行。那段時間各種搶劫案頻發,光是往幾個庇護所運送人員都已經讓現有的警力極為緊張,更別提下一步就要準備把全體市民轉移到地下避難所了。


    這樣一來,彭輝就臨時召集進了警察隊伍,張警官也住在梁銜月家小區附近,不然也不會分到他們小區執勤。他和彭輝經常碰麵,一次交談中偶爾提起這件事,讓彭輝知道了當初提這個建議的正是梁康時。


    “梁大哥,還真要多謝你,現在找個工作太難了。”


    “哪有的事,”梁康時連連擺手,“我可不敢居功,他們遲早都要對外招人的,還有比你這條件更適合的嗎?這都是因為你身體素質好,而且人還勇敢,願意見義勇為,和我沒什麽關係。”


    有了這樣一樁事,原本認識沒多久的兩人關係倒是更密切了起來。梁康時向他打聽情況:“這條從村裏到市裏的路我們也可以開車上路嗎?”


    彭輝表情有些猶豫:“按理來說是可以開,但是我還是勸梁大哥別隨便開車出門。”


    “怎麽說?”梁康時還準備開車送甄麗回家,一聽這話就疑惑起來。


    “氣溫太低了,發動機熄火跟家常便飯一樣。我們這是改裝過的車,這才敢開出來。我可沒少見自己開出來的私家車打不著火,步行跑出來求救,車把路堵上不說,人也被困在路上了,離有人煙的地方近還好說,那種走出好幾裏地都看不見人的路,車熄火了不就完了嗎?”


    彭輝又說:“梁大哥,你是不是在想你大姐怎麽回家的事?這個好說,我過兩天不是還來取物資清單嗎?到時候我把她捎到市裏,她是田家屯的,避難所的車一天不知道往那裏開多少回,找一輛搭車也不麻煩。”


    “這樣也好,麻煩你了。”梁康時十分感謝彭輝。他確實也不敢保證車子會不會在半路熄火,從降溫以後家裏的車也從來沒開上路過,而且油也不太夠。


    見在沒有人從村裏出來,彭輝就要把這些被村民趕出去的人再送去避難所來了。


    “走了,梁大哥。”他坐在駕駛室上招手。


    “路上小心,一路順風。”


    ————


    他們回到家以後,甄麗才知道彭輝已經走了的事。


    她急道:“這可怎麽辦,我是要跟著他的車回去的。”


    梁銜月解釋道:“大姨,你先在我們家住上兩天,等休息好了,彭輝叔叔還會再來梁家村的,到時候你再搭他的車。”


    也沒有別的辦法,甄麗本來想送完了水果和蔬菜就趕緊離開,不要給梁銜月家添麻煩。這下倒是必須在這裏待兩天了,她有點擔心女兒田薇:“不知道他能不能把家裏的大棚收拾好。”


    甄敏安慰她:“薇薇做事仔細又能幹,就這麽兩三天,出不了什麽岔子。”


    她又打聽大姨家裏的情況:“你們這些天吃的怎麽樣,我知道菜是不缺的,但是你們屯子不怎麽養牲畜,還有肉吃嗎?”


    “有的吃!”甄麗笑容滿麵,“我們賣菜給政府,都是能分到物資的。不僅有肉,還有好些大米白麵。要不是我背不動,我都想給你們帶兩袋。”


    梁康時趕緊拒絕:“我們這村裏都是種地的,更不缺糧。每隔兩周村裏都開一次交易市場,我們換了好多糧食,夠吃了。”


    甄麗對他們一家是怎麽從市裏跑到梁家村知道的也不怎麽詳細,而且眼見著家裏的桌子就是曾經市裏客廳裏擺著的那張,還以為他們早就有搬家的打算,東西都提前運回來了,也沒對他們拿什麽東西換的糧食起疑心。她隻看到妹妹麵色紅潤,臉上也沒掉肉,頭發有光澤,就知道他們一家吃的飽,而且也不缺營養。


    大姨在家裏住,梁銜月就不能頻繁的進出海島空間了。不過她要忙著給大家開會講解物資兌換事項,以及統計村民換出糧食的數量等等,還要想辦法給自己家換點物資,也忙的沒什麽時間進海島,一天隻抽空進去幾趟把雞鴨的食槽填滿。


    她一邊吃著又香又甜的大草莓一邊仔細看那張兌換單子,不由得發出感歎:啊!草莓真好吃!


    ————


    梁銜月站在小黑板麵前,手裏拿著彭輝給的關於物資兌換比例的 a4紙,上麵還疊著一張她自己做的備注。


    她清了清嗓子開口:“這些兌換比例我就不跟大家一個個念了,市裏主要說我們的三樣農產品:幹玉米粒、大白菜和土豆。每一種都和下麵有對應的比例,說出來不僅大家記不住,也容易亂套。給大家換算成了更直觀的積分,給大家講一下。”


    村長家的院子裏坐滿了村民,他們都想知道有什麽值得換的好東西。政府要收購他們的糧食,村民們樂意的很。先不說那玉米粒是飼料糧,不好吃。單說每家都有上千斤的玉米,就算硬吃也得吃上好幾年。


    這些玉米雖然儲藏在倉庫裏,但是梁家村村民家裏的簡易倉庫除了防老鼠還有點效果以外,其他的地方並不完善。這些糧食到明年春天就會開始長蟲發黴,不如趕緊換出去。大家都翹首以盼,想換點生活裏需要的物品。


    梁銜月在小黑板最上麵寫上:一斤玉米1積分一斤大白菜2積分一斤土豆1.5積分


    “大家先把自己想要換出去的糧食按照這條計算出積分來,或者你們一會兒看到可以兌換的物資在回頭換算自己需要多少積分,倒推應該拿出多少糧食也可以。另外,如果有不想要物資的,一積分相當於5塊錢,可以直接拿到錢。”


    一斤玉米平常的價格在一塊到一塊五左右,按照一積分5塊錢這個價格算,玉米就是五塊錢一斤,大白菜十塊錢一斤,土豆都可以賣到七塊五,這價格可比往年翻了好幾倍。可是村民並沒有幾個人露出心動的模樣,臉上的表情沒什麽變化。經曆了這個冬天,他們認識到糧食比錢更重要,大雪下個不停、每天數著家裏囤的糧食度日的恐慌深深的壓在眾人心上,讓他們更想緊緊攥住物資,而不是根本花不出去的金錢。


    梁銜月看大家都聽懂了,接著在小黑板上寫到:


    煤炭1斤3積分(每戶限購500斤)


    蔬菜包10斤100積分(每戶限購一份)


    大米1斤三積分(每戶限購500斤)


    白麵1斤3積分(每戶限購500斤)


    調料包(含油鹽糖醋)20斤200積分(每戶限購一份)


    汽油/柴油1升10積分(每戶限購20升)


    ……


    剩下的就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十分零碎,像是太陽能手電筒、蠟燭、衛生紙這些,需要的積分基本都在1-50之間。


    坐在底下的村民們看得十分認真,有些甚至還掏出了兜裏的紙筆計算起來。也有的交頭接耳,商量起互相置換糧食,像有人去年種了蘿卜沒種白菜,蘿卜卻不在收購清單上,就想著用自己家的蘿卜換別人家多餘的白菜。


    梁銜月早就算過好幾遍,自己家想換的有煤炭、調料包和汽油,兌換的優先次序先是汽油,然後是煤炭,調料包能換到更好,換不到了海島空間裏也囤著不少,不是那麽急缺。單隻算這三樣東西,不去換那些暫時可有可無的生活用品,也至少需要1800積分。


    需要的積分算出來了,接下來就該看看家裏有多少積分了。她家有之前在村裏的交易市場上換來的500斤玉米粒,還是打算留著做雞飼料的。除此以外,梁銜月家去年沒有種過地,沒有多餘的土豆和白菜來換積分,隻能先把這些玉米拿出來,雞飼料需要的那部分到時候再慢慢和村裏人置換。


    即使是把500斤玉米全拿出來,也隻有500積分。離目標還差得遠,梁銜月想著這些物資都有限額,一戶人家就算全部換光,也隻能消耗6000積分左右,梁家村裏光是玉米有6000斤以上的就不止二三十家人。要是能和這些糧食富裕的人家交易,換來玉米兌換積分,就可以把自己想要的物資全都收入囊中。


    還有汽油和柴油,每戶人家限購20升,連一次油箱都加不滿。梁銜月猜測政府能拿出汽油和大家交易,可能是以後會收緊汽油的供應,再難買到,而農村種地時的各種農機還有自家的小貨車都會用到柴油和汽油,這都是春耕必須的,所以才開放一點讓村民換購。


    梁銜月想趁這個機會多囤一點汽油。雖然一戶隻能限購20升,但總有那些家裏不需要汽油的人,可以用他們的名額去換。梁銜月再額外給他們一些好處,叫他們幫自己換汽油。


    這樣算下來,她家需要的積分就更多了。


    大部分村民都帶了紙筆來,他們抄錄下梁銜月寫在小黑板上的內容就回家去商量要換什麽、拿什麽去換。院子裏頓時隻剩下小貓兩三隻,梁銜月也要回家想辦法搞積分了。


    “村長,大家什麽時候過來報自己家的需求清單,需要我幫忙嗎?”梁銜月走的時候問村長。


    “你要是願意來就太好了,上報的時間是今天晚上和明天上午,那時候你不來也行,統計的事有杜凱幾個,你要是來幫忙,就明天上午幫忙複核一下這個積分,人太多我怕他們幾個算錯。”村長拄著拐杖笑眯眯的說。


    “行。”梁銜月答應了一聲走了。


    回到家裏,甄敏也在算這個積分,梁銜月和家裏商量過了,最要緊的是汽油,每戶限購的20l太少了,根本不夠用,她想找些不需要汽油的人把他們的名額用掉,除了由她自己出汽油需要的積分以外,再給人家補上五斤大米。


    但是誰家願意幫忙還是要想想。甄敏已經列好了幾個名字,一個是四爺爺家,兩個老人家用不上汽油,又和梁銜月家關係這麽親密,肯定願意幫忙。再一個是梁何,據甄敏所知,他也既沒有車也沒農機。紙上原來還寫了杜凱的名字,後來又被劃掉了。


    “他家是有車的。”甄敏解釋道。汽油限購得這麽緊,哪些家裏有車的村民稍微一想也該知道以後汽油有多珍貴,不可能為了幾斤大米就把這資格讓出去。


    她又列了幾個梁銜月並不熟悉的名字。“這些人家家裏蠻困難的,五斤大米的報酬說不定會心動。”


    單子列好了以後就得快點行動,想到這個辦法的可能不止他們一家,要是被別人搶了先,就是少了20升汽油。


    梁康時現在不在家,雪天路滑,四爺爺和四奶奶年紀都大了,怕摔一跤就出事,就沒去村長家,梁康時去給他們講物資是怎麽個兌換法。


    很快他就回來了,說:“四叔要勻給我一千斤糧食。”


    梁銜月家的玉米不多,四爺爺是知道的。但是四爺爺家今年打的糧食卻不少,梁康時一來到他家,剛講明上麵收玉米的事,四爺爺就要分給梁銜月家一千斤糧食。


    梁康時說不要,四爺爺就講他之前勻給四爺爺幾百斤煤和好幾捆木頭的事。又說自己根本換不了那麽多東西,家裏的糧食還剩太多。


    四爺爺家沒有和其他村民一樣上山砍樹,提前買的煤根本就不夠燒。梁康時主動送過去差不多三四百斤煤,現在也快要燒光了,這批物資裏的煤來的恰到好處。不僅是四爺爺家,就算那些上山砍過樹的人家,今年冬天實在太冷,木材的消耗量也大大超乎他們的預計,現在倉房裏也沒剩下多少木頭可燒。


    現在四爺爺拿出糧食來,這是投桃報李。他還拿出孝道壓梁康實,說他不收下這一千斤糧食就是不孝,想讓他們老兩口天天惦記著他家的人情,晚上都睡不著覺。


    現在梁銜月有1500斤玉米了。


    這些梁康時找人換汽油也更有底氣了,起碼不用擔心人家同意了,他們這邊卻拿不出足夠的積分來。


    他屁股還沒挨到椅子,就重新揣著甄敏寫的那份名單去找人了。


    甄麗也拿著物資清單看,甄敏問她:“你們和政府用蔬菜換東西,也是也是單子上的這些物資嗎?”


    甄麗挨個看過去:“肯定是沒有這個蔬菜包的,你們的蔬菜包說不定還是我們大棚裏種出來的東西。大米白麵調料也是有的,就是沒有這個汽油,也沒有蠟燭,我們屯子是通電的。”


    “通電的?”


    “現在這個溫度,大棚裏想種菜,都得想辦法加溫,有的人家用的是鍋爐,管道一直通到大棚裏。也有的人家鋪設了電熱設備,沒電根本就用不了,也來不及改成別的,一開始是燒煤爐將就著,也不是長久之計,後來就搶修了我們那一段的電路。”甄麗解釋道。


    “那還挺好的。”甄敏也很高興,看來大姐說自己家過得不錯不是寬慰她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挽星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挽星霜並收藏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