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民把兩個人往他家地裏引,腳步都有些踉蹌。要知道他剛發現玉米地裏生了蟲時,見到整片田裏的玉米葉上都爬著灰色的長條蟲,把葉片吃的隻剩中間細細一條,邊緣都是參差不齊的咬洞,當時就一股熱氣直衝腦門,差點栽倒在田裏。


    “你們看看,這可怎麽辦啊!”趙衛民攤著手站在農田邊,急得腦袋冒汗。


    今年陽光毒,又不下雨,玉米苗長勢緩慢,還被曬死了很多。他們這些農民想辦法借了水管水泵和發電機來,費了好幾天的功夫,總算把地澆過一遍,玉米這才長了起來,現在才剛長到腰的位置,穗還沒結,就被蟲子給啃咬的沒剩幾片葉子,這還怎麽結玉米棒子!


    老楊捏起一個蟲子在手心看:“這是玉米粘蟲,玉米作物的常見害蟲。”他回憶了一下玉米粘蟲的習性,想說出口的話在肚子裏轉了兩圈,最後變成一句感歎,“這不對勁啊!”


    看到這是玉米粘蟲,王晨正是對書本知識記得牢的時候,在一邊背誦道:“玉米粘蟲,鱗翅目,夜蛾科,是跨區域遷飛的害蟲。”


    他拉過一片玉米葉,看上麵玉米粘蟲的顏色。“地裏灰褐色的幼蟲比較多,應該在2-3齡左右,4齡的黑色幼蟲也有不少。玉米粘蟲一旦達到3齡,就會食量暴增,如果防治不及時,農田大量減產甚至絕收都有可能。”


    趙衛民一聽這話就急了:“咋個防治方法啊?我們前天發現有蟲,連夜就打了農藥,你看這效果也不大,蟲子還是活蹦亂跳的,而且以前也打過藥了,就是防治玉米粘蟲和螟蟲的,這都打過了怎麽還是生蟲?”


    老楊又問起打了什麽農藥,趙為民一五一十的說了。老楊的眉頭皺的更深,打的農藥確實是有效針對玉米粘蟲的藥劑,怎麽效果不好呢?


    他和王晨商量道:“我覺得這批玉米粘蟲不對勁。你還記得玉米粘蟲喜歡什麽樣的環境?降水多、土壤空氣濕度大。35c以上的高溫會極大地抑製幼蟲的成活,你看看現在這條件符合嗎?而且農藥防治效果差,說明這些玉米粘蟲有了耐藥性。”


    王晨也說:“咱們這邊冬天冷,成蟲過不了冬,往年都是從南方遷飛過來的。”他說到這裏頓住了,這麽說,這次的受災範圍可能相當廣泛。“可是……去年南方的冬天也沒暖和到哪裏吧?”


    老楊表情嚴肅:“也就是說,耐寒性也增加了。”


    他表情凝重地看著一片狼藉的田地,重重地歎了口氣。“看來要針對玉米粘蟲的新特性改進農藥,南方一定比咱們這裏爆發玉米粘蟲的時間早,不知道有沒有研究成果出來。”


    老楊突然發現一邊的趙衛民很久沒有說話,一抬頭,看到趙衛民滿臉淚水。


    趙衛民今年61歲,冬天凍的四肢僵硬,風裏像是在刮刀子的時候 沒哭過,夏天熱的渾身是汗,走兩步身上就像著了火的時候也沒哭,可是麵對著被粘蟲糟蹋的農田,他老淚縱橫,渾濁的淚水大滴大滴的落在黃褐色的土地裏。


    “趙大叔,你先別急,我們會想辦法防治粘蟲的。”老楊趕緊說道。


    趙衛民頹然的坐到田埂上:“冷也不要緊,熱也不要緊,隻要地裏還能種出東西來,人就能堅持下去。但是現在這個樣子,這是老天不給我們留活路啊!”


    王晨忙蹲下來,解釋起他和老楊剛才的對話:“我倆的意思是,農藥需要改進沒關係,不能用化學防治的方法,還有農業防治,用黑光燈、誘殺盆等等都能起到降低田間蟲口密度的作用。”


    趙衛民不抱希望地抬起頭:“真的?”


    王晨保證道:“我們把這個情況向上反應,一定給你們爭取到幫扶。”


    趙衛民心裏雖然憂愁,但是也不能放任玉米粘蟲在田裏肆虐,今年的玉米大量減產已成定局,可還要考慮以後,要是放任不管,玉米粘蟲大量繁衍,明年這片地還是種不了玉米。


    他拍了拍沾滿泥土的褲腿站了起來,勉強撐著說道:“那辛苦你們兩個了,太陽升起來了,咱們回去吧。”說著,趙衛民就把頭扭過去,好像一眼都不想看那些被粘蟲啃噬的玉米一樣,就像那些粘蟲咬的不是葉片,是他的心肝。


    ————


    四爺爺的女兒梁靜到梁銜月家來,說他們家的玉米也遭了蟲,今年怕是難有收成。之前答應種梁銜月家那幾塊地給的地租,恐怕要換成土豆。


    甄敏搶先說道:“這個時候就別說什麽地租了,沒收成哪還有租子。玉米生蟲了,兩個老人在家裏沒上火吧?”


    梁靜勉強的笑了笑:“我沒敢讓他們去地裏看。我自己站在山坡上往下望,見到大家田裏斑斑駁駁的模樣,都覺得觸目驚心,哪敢讓我爸媽看。”


    梁康時也勸慰她:“玉米雖然不成了,那不還種了土豆,土豆產量高,也餓不著肚子,年景不好也沒辦法,你也別太念著這事,到頭來把自己壓垮了。”


    “家裏種了半畝地的土豆,怎麽也得收個一千多斤,家裏的細糧也不少,去年冬天才和政府用玉米粒換了大米和麵粉,吃到明年這個時候也足夠了。我擔心的就是收成不好,將來沒有足夠的糧食換煤,那冬天就不好過了。”梁靜說著自己的擔憂。


    這倒也是個問題。還沒等梁康時夫妻倆說話,梁靜也發覺自己說了太多的抱怨,趕忙說道:“現在想這些還太早了!農業站的工作人員說已經在開會討論,盡量采取措施減少大家的損失。”


    梁靜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梁銜月又拿出了他放在角落裏積灰的小收音機,他一忙起來就無暇顧及外界的信息,收音機很久沒打開了。這次是聽說變異的玉米粘蟲大爆發,又查到玉米粘蟲是可以長距離遷飛的害蟲,梁銜月覺得其他省市很有可能也在遭災,玉米減產可能發生在全國範圍內,那明後年的糧食危機可就加劇了。


    她調著頻道,聽到收音機裏傳來消息。


    【在異常的高熱中,南北極的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麵上升是否已不可逆轉?請聽本台特約專家為我們帶來的分析……】


    【x省開展防治水稻害蟲專項工作,針對耐藥性增加的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采取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措施……】


    【……努力發展抗旱農業,利用道路、場院等天然集流場地,修建蓄水窖……】


    越聽越讓人心慌。


    甄敏在旁邊聽了幾句,最關心的還是莊稼遭蟲災的問題:“水稻也有蟲了?也是耐藥性增加?我們還沒適應這鬼氣候,它們反倒這麽快就進化了?”


    梁銜月點了點頭:“去年冬天那麽冷,正常的蟲卵早就凍死了,今年本該是害蟲更少的年份,現在倒是反過來了。”


    梁康時在一邊很久沒說話,最後感歎道:“玉米出了問題,好在還有土豆,土豆可別再出什麽幺蛾子了。”


    ————


    很快,農業站的工作人員再次下鄉,為大家解讀了農業局下發的幾個文件。


    第一個要點就是治蟲,在能對玉米粘蟲造成有效殺傷力的新農藥問世前,隻能再使用一些農業防治手段降低玉米粘蟲的密度。


    這部分分為誘殺成蟲和誘卵采卵兩個方向,玉米粘蟲的成蟲是一種飛蛾,具有趨光性和趨化性,可以利用這種特質使用黑光燈或者製成糖醋汁誘殺盆誘殺成蟲。


    誘卵采卵是指用紮起的草把吸引成蟲在上麵產卵,然後定時收集起來焚燒。通過這些方法,再佐以人工捕捉,盡量控製玉米粘蟲的數量。


    對於已經可以預見的玉米大規模減產,以及因為天氣幹旱到造成的其他農作物減產,文件中主要提到的是以菜補糧的方法。


    老楊拿著大喇叭為大家解釋:“很快我們就會給大家發下一批種子,主要是南瓜和冬瓜,就像以前的洋芋和絲瓜種子一樣,這些都是免費發放的改良種子,耐旱性大大提高,在現在這種天氣也能成活,而且產量高。


    南瓜和冬瓜放在地窖裏妥善保存,都能有三個月甚至以上的保質期,大家種了這兩種蔬菜,將來也能和政府進行物資交易。


    等到玉米粘蟲的防治有了效果,大家可以在田裏補種南瓜,適當的減輕損失。”


    村民們擠在小超市門口的遮陽網下聽了老楊的政策解讀,這些天因為玉米粘蟲爆發的焦灼稍稍褪去了些。


    損失既然已經發生,那隻能盡力補救。


    梁家村重現了春耕時期的熱鬧,隻是這熱鬧主要集中在淩晨三四點鍾,一天裏隻有這個時候活動還勉強可以忍受,剩下的時間在地裏幹活,那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農業站的工作人員帶著發電機和黑光燈來到受災最重的農田裏,使用黑光燈誘殺害蟲。黑光燈看起來就像是普通的白熾燈泡,但其實是一種特製的氣體放電燈,會釋放出特殊波長的光線吸引趨光性昆蟲,將其殺死。黑光燈下麵有一個袋子,用來裝被殺死的害蟲屍體,一晚上就能從裏麵倒出一小攤來。


    一束束紮好的草把樹在了玉米地裏,每隔幾天就更換一批,村民們把原來的草把聚集起來集中焚燒。有人在旁邊拿著大喇叭提醒:“天氣幹燥,注意用火安全!”


    防治玉米粘蟲還有個笨辦法,就是人工捕捉。村民們做了老楊說的所有比較有效率的防治措施以後,幹脆叫上一家老小一大早到玉米地裏捉蟲子,每個人都提個小桶,捏起蟲子就往裏丟。每天幹上一兩個小時,也能抓到不少。


    這玉米粘蟲一兩厘米長,長條形,因為吃了大量的玉米葉,肥嘟嘟的,雞鴨最是愛吃這蟲子。可惜村裏不是家家戶戶都能買到雞苗。不過小超市的交易展板有人收玉米粘蟲,用受精的雞蛋來換!


    有人向黃一峰打聽是誰在換玉米粘蟲,黃一峰隻是笑笑不說話,無論別人怎麽問,他都咬緊了牙關不開口。大家隻能猜測是附近村哪個養雞大戶,用雞蛋換了玉米粘蟲給雞加餐。


    這買賣劃算,換了受精蛋回來,不管是借個老母雞來孵蛋,還是自己想辦法孵,也有雞仔養了不是?不然家裏沒有牲畜,玉米粘蟲捉來也沒有用處,還得想辦法弄死。


    這個神秘的養雞大戶不是別人,正是梁銜月。


    他在海島養的雞鴨飼料十分單一,冬天的時候還有發酵的豆渣可喂,現在連玉米麵都沒剩下多少,前幾天還在交易展板上掛了幾單大米換玉米麵的交易。


    鴨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得不夠好,到現在已經養到六個多月還沒有下蛋,母雞倒是一直下蛋,隻是除了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能下一個蛋,現在三天能下兩個蛋就不錯了,有時下的蛋還特別小,這也是因為缺營養的緣故。


    交易展板上受精蛋換玉米粘蟲的單子掛出去第一天,梁銜月就成功用20個受精蛋換了五斤玉米粘蟲。


    第47章 啤酒(三千營養液加更)


    黃一峰把裝著玉米粘蟲的桶遞給梁銜月時,嫌棄地把胳膊伸的遠遠的,還在桶上蓋了個蓋子。那小小一隻蟲子看著沒什麽,弄來一桶裝在一起,看一眼裏麵成千上萬隻蟲子翻滾攀爬的模樣,午飯都吃不下去了。


    梁銜月告訴黃一峰自己是幫鄰村認識的一戶養雞的人家收粘蟲,在裏麵賺點抽成。還說能弄來小雞仔,問黃一峰家要不要養雞。


    黃一峰斷然搖頭:“我和易君哪會養雞,我看那些以前年年都養雞的人家,今年養的雞也是又瘦又禿,還中暑死了好幾隻,天氣這麽熱,雞也受影響,我還是到時候在村裏收幾隻養好的雞宰來吃。”


    梁銜月說:“行,黃叔,那你別忘了繼續幫我收粘蟲。”


    梁銜月把這些粘蟲帶到空間裏喂雞鴨,她帶著長筒手套,做好了心理準備,一把把桶上的蓋子掀開,先把蓋子在柵欄上敲了敲,上麵附著的玉米粘蟲就紛紛掉落,雞群一擁而上,眨眼睛就把蓋子上掉落的蟲子吃的一幹二淨。還爭先恐後的把頭伸出柵欄,想去啄柵欄外的桶。


    梁銜月眯著眼睛往桶裏看了一眼,五斤的粘蟲才裝了個桶底,五六公分高的模樣,隻不過桶邊也爬著不少。她提起桶掂了掂,把桶壁上的玉米粘蟲震下去,然後拿了一個長柄的大勺進去舀了一勺,也沒怎麽看清楚,直接倒進雞食盆裏了。


    她幹脆利落地把蓋子蓋上,雞就喂完了,剩下的是鴨子,鴨子同樣喜歡這種肥肥的蟲子,爭搶起來都恨不得踩在前麵鴨子的頭上,嘎嘎叫個不停。


    梁銜月估計著收來的這五斤玉米粘蟲就算省著點吃,也隻夠家裏的雞鴨吃上一個星期的。主要是雞吃得多,現在的雞群數量比原來翻了一倍,有新孵出來的十七隻小雞,還有原本的八隻母雞和三隻公雞。


    小雞現在還分不出公母來,為了每天獲得足夠數量的受精蛋拿出去換玉米粘蟲,三隻公雞也不敢輕易殺了吃肉,就這麽養起來了。


    甄敏聽說梁銜月收了不少玉米粘蟲給雞鴨補營養,又不知道該收多少,怕收多了不好處理,幫梁銜月出主意:“新鮮的不好存放,就曬成幹,雖然肯定沒有活著的營養價值高,但是能放很久,將來也能拿出來給雞鴨加餐。”


    梁銜月被提醒了,趕緊去數家裏這幾天存了幾個受精蛋,數來數去隻有九個,這還是兩天才攢下來的。


    按照這個受精蛋積攢的速度,也來不及換多少粘蟲,除非人家願意賒賬。梁銜月正著急呢,從黃一峰那裏又傳來一個壞消息,在他這裏收玉米粘蟲的人又多了幾個,而且是拿小雞仔換。


    這應該是真正的養雞大戶來了,給雞喂蟲子能增加產量,這也不是什麽難想到的事。


    還有些零零散散的村民,也是家裏養了雞,想收些蟲給雞吃,粘蟲不再是梁銜月一人在收,價格也上去不少。


    人家要麽付了報酬,讓黃一峰做中間人,要麽在交易展板上寫明了自己家的地址,讓捉了粘蟲的人直接到家裏交易,黃一峰也不能在中間搗亂,不讓其他人收玉米粘蟲。


    “唉,價格高點就高點吧,也能給受災嚴重的人家彌補些損失了。”梁銜月感歎到。隻是收粘蟲的人多了,就更沒人願意接受自己賒賬。她得找些別的東西來換才行。


    她跑到海島的儲藏室裏,先去了地下一層,這裏糧食比較多,壘成牆的米磚和麵磚、用麻袋裝著的紅薯和土豆,還有各種雜糧。


    這些東西比起別人拿出的雞仔,好像吸引力不夠大。她又跑到上麵一層的儲藏室,在貨架上翻找起來。


    甄敏正在一旁踩縫紉機,梁銜月給她換的真絲布料他很喜歡,顏色和花紋雅致,觸手生涼,正準備把布料做成一件睡裙。她腳下的縫紉機也很有年頭,比梁銜月的年紀還大,是甄敏的嫁妝,那個年代的物件就是結實耐用,到現在還能正常工作,就是笨重了點兒,所以被放在了儲藏室裏。


    “月月,你跑來跑去找什麽呢?”


    梁銜月站住腳步,苦惱道:“我也不知道在找什麽,有人拿出小雞仔換玉米粘蟲,我怕拿出來的東西不好收不到蟲子,又不知道該拿什麽出來。樓下都是米麵和紅薯土豆,米麵換平常的東西還行,換粘蟲就差點,紅薯和土豆都是上個月收的,別說它還不如米麵,就算有人要我也不敢拿出來,村裏人種地這麽多年,一眼就能看出這些東西剛成熟不久,到時候沒法解釋。”


    “那你說起紅薯,我想起來了,過幾天記得和你爸做紅薯澱粉和紅薯粉條,不要留那麽多紅薯放在儲藏室裏,會發芽的。”甄敏麵前的縫紉機咯噠咯噠,發出有節奏的響聲。


    “媽,你別想著那紅薯了,幫我想想拿什麽去換粘蟲好。”


    縫紉機停下來了,甄敏琢磨了一下:“把你爸偷藏的那兩箱啤酒拿出去吧,這麽熱的天,去地裏幹完了活,回來喝口在井裏冰鎮過的啤酒多舒服。就算村裏那些漢子不舍得把所有抓來的粘蟲都拿來換啤酒,也忍不住要換一瓶嚐嚐的,你讓老黃辛苦點,一瓶一瓶的換出去,積少成多,也能換不少蟲子。”


    這個主意好。梁銜月眼睛一亮,她衝到貨架邊,拿了些薯片軟糖火腿腸辣條這些零食,這都是當初甄敏假借開小超市的名義向供貨商訂購的,梁銜月吃了一些,但是沒吃完,還剩下不少。甄敏前幾天還催他多吃點,省的東西放著過期。


    “你拿這些出去,誰能跟你換?”甄敏有些不解。


    “小孩子啊,”梁銜月信誓旦旦,“你不要小看了老人心疼孩子的心。”


    ————


    “奶奶,我要吃薯片。”


    王秀蓮正在做飯,飯菜很簡單,早上煮的白粥熱一熱,焯一把青菜蘸醬吃,再把冬天醃好的蘿卜切一盤做涼菜。天氣熱,她也不愛做飯,家裏人也不愛吃,這幾天都是這麽糊弄著過去的。


    她被鍋裏的熱氣蒸得滿臉是汗,小孫子又來纏她,弄的王秀蓮十分煩躁。“去,哪熱往哪湊,不怕中暑啊?家裏哪有薯片給你吃。”


    小孫子站遠了點,又說:“小超市有賣薯片的,圓圓上午就吃到了,我也想吃。”


    王秀蓮本來想發火,地裏的玉米被蟲吃的沒幾棵好的,今年冬天怎麽過還不知道,全家人每天半夜就起來,天蒙蒙亮就出現在田裏捉粘蟲,孫子一點不體諒不說,還和人家攀比起吃的。


    可是一抬頭看見孫子渴望的眼神,不住抿著嘴唇仿佛自己已經把薯片吃到嘴裏,看到自己不善的眼神,還怯懦地往後躲了躲,王秀蓮的氣又消了。


    天災不斷,可憐的就是這些孩子。他們這些老家夥好歹過了幾十年的太平日子,可這些孩子才剛記事沒幾年,就跟著大人吃糠咽菜,現在連學也上不了,能不讓人心疼嗎?


    雖然這麽想著,可王秀蓮還是板著一張臉:“現在換薯片吃,這個月就沒有冰糖水喝,你要是想好了,就去找你爸帶著米去小超市。”


    小孫子皺著臉,煩惱要失去甜甜的冰糖水。可是再一想,圓圓吃的薯片也不是用大米換的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挽星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挽星霜並收藏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