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綜武俠]帶著遊戲係統穿武俠 作者:千裏江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兩人默契地下了馬車下了驢。
陪同在方歌吟身邊前來京城的弟子
高小上,在師父的眼神示意下將這匹驢子牽到了一邊,他側過頭來就看到狄飛驚將這輛沉重的馬車牽到了一邊。
這位昔日在江湖上享譽盛名的低首神龍,現在像是個何其稱職的車夫,讓他越發覺得師父來見的屬實是個怪人。
當然事實上,高小上在得知方應看死訊的時候就已經覺得對方好本事。
方應看是什麽樣的人,高小上絕不會不知道。
他這人靠著實誠的功夫長進,一步步穩健提升,明明在方歌吟的門下得了個笨小高的名字,卻在方應看這裏贏了一次,更是被方歌吟作為再三叮囑方應看莫要小看任何人的典型案例。
方應看也從此再也沒在高小上這裏輸過任何一次。
但仔細算起來,高小上並不是個笨人,論起如何在方歌吟的麵前當一個沉潛隱忍之人,高小上說不定還要比方應看專業。
可他也很清楚,論起心狠手辣,躋身上位的本事,他是遠不如方應看的。
這人更是生了一張好麵皮,有著一對好義父義母,這讓人毫不懷疑若幹年後執掌江湖風雲的是不是便是這位了。
然而高小上得到的竟然不是方應看這神通侯之名名聞天下,而是他在汴京城中以聽起來荒唐可笑的方式死去。
但此刻,當朔風呼嘯之中這一白一藍的兩道身影以掌風相對的時候,高小上暫時可顧不上思考什麽有關於方應看的事情了。
凜冽的掌風掀起比之朔風還要森寒的冷意,也更是自打高小上跟在方歌吟的身邊以來,見到的他發出的最為強勢的一掌!
更讓高小上覺得可怕的是,這藍衣少女甚至沒在這一掌中落入下風!
這實在是與她的年紀截然不同的表現。
此地並無滔滔江水和汪洋海潮,能讓戚尋發揮出天水神功的奧妙之處,可她勢如浪湧的【澎湃如潮】掌法,伴隨著明玉功九層的寒霜之氣,像是霜雪呼嘯迎麵,正中方歌吟這一氣貫日月的掌勢。
戚尋絕不會用任何討巧的功夫來應戰。
這種花招放在方歌吟的麵前沒有任何的意義。
她更拚不過方歌吟的底蘊。
在雙掌交擊的一瞬間,饒是戚尋在第一時間已經發覺方歌吟留了手,依然感覺到胸腔肺腑之中一種被驚人的內勁所震蕩攪動的翻湧感。
而她頓足支撐住身體的這一腳壓地,幾乎深陷入這官道的地麵之中,隻是靠著足下的太極發力回旋這才瓦解了這種力道。
可戚尋覺得不舒坦,方歌吟也未必真就舒坦到哪裏去。
他是來試探考驗又不是來殺人,以他在江湖上如今正是個前輩高人的狀態也絕沒有這個必要將小輩這麽當街打死。
在他收攏了幾分力道的掌風中,與之相對的掌風裏層疊浪湧之勢,因為這溫度極低的發力,與其說是驚天海潮,不如說更像是一種覆壓而來的霜結凝冰。
戚尋若是覺得自己撞上的是一堵鐵壁,那麽他拍上的就是一道冰牆。
這凝固得像是足有三丈之厚堅不可摧的冰牆上,更是傳來了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將他逸散在外的氣勁盡數吞沒了下去。
若非明玉功突破到了第九層,戚尋絕不敢出這樣的一掌。
明玉功九層體內的真氣化為漩渦,除了嫁衣神功這種破而後立,堅韌到異乎尋常的內功之外,其他的幾乎都不可避免地要被這真氣漩渦卷帶而去。
她又有第七層的天水神功助力,讓這種漩渦傾覆吸引之勢更重。
即便他是方歌吟,以如此深厚的內功足以在察覺到這點異樣的時候固守真元,以免內勁從掌心流逝而去,他也必須承認,在並未反應過來的第一時間,他的確是受到了影響的!
他更是萬沒料到戚尋化解掌力的速度無比
之快,還在掌中漩渦倒卷的同時,另一隻手折曲而來,用的分明是另一種內力,另一種功法。
那正是以神照經驅動之下的天佛降魔掌!
方歌吟一掌振出的餘力試圖將她擊退,卻發覺這年輕後生實在不知道何為退讓。
神照經驚人的恢複力和明玉功特殊的化敵方之力為己用,足以支撐她在此時搶攻而上,掌中迸濺的劍氣化作一道曜日白虹。
有那麽一瞬間方歌吟甚至覺得自己在麵對的並不是一個對手,而是兩個人!
天羽奇劍是他何其熟悉的劍法,在對方掌出拔劍之勢的瞬間他便看出,那正是長江大海一式,可在她看似搶攻的發招之下,這一劍來勢其實絕慢。
劍氣未出,那種特殊內力凝結的水勢先到,讓他原本可以憑著熟識破招拆招的打算先落了個空。
但她的另一手掌劍驚雷卻快速拆招,甚至在她適應了這種尤在她之上的內力打擊的時候,倏爾拍出了一掌九弧震日。
方歌吟並非應付不來這一招。
他以純然深厚的內力足以一掌扼斷戚尋的震蕩攻勢,然而戚尋卻已經靠著另一隻手變掌極快地轉掌劍為三指彈出。
這倒並非是白愁飛偷盜萬古長空幫奪取的長空神指,更不是他化用而來的三指彈天,若是如此,以方歌吟與夫人桑小娥朝夕相對,對這種指法再熟悉也沒有了,這實則是彈指神通和倒掛金簾並作的劍氣,正從方歌吟扼斷九弧震日的縫隙中穿出,直指——
商曲,神封,靈虛!
方歌吟都得誇她一句有膽識!
但凡是換個人處在戚尋的位置上,隻怕都得在這種武道頂尖的前輩出手之時露怯,她卻招招出手篤定。
方歌吟這會兒格外理解為何他在先行寄信給了諸葛神侯問詢之後,會從諸葛神侯這裏得到一個對方心性實非常人,所做更非尋常之事的評價。
他周身真氣蟄伏不發,倒是不怕戚尋以指代劍打出的三道劍氣。
他命門更並非她所指向的位置,靠著內勁真氣流轉便足以讓這三道看似迅猛的劍光傷不到他分毫。
然而正當他做出了這個應對的時候,卻發覺他鉗製住了戚尋的那隻手忽然像是受到了什麽牽引一般轉向了別處,在這一瞬間誘發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一指反扣點出,直擊他的手腕要穴,還真讓她在這須臾之間得了手。
等方歌吟以內勁衝開手腕上的穴位的時候,這一擊得手的藍衣少女又已然一改方才的進退迅疾,仗著自己輕身功法絕佳已經退了出去。
方歌吟都要被她這個“點到即止”給逗樂了,但他本就不是來仗勢欺人的,現在一方已經擺出了結束戰鬥的意圖,他這個當前輩的若是還咄咄逼人,說出去都是個笑話。
“你方才那最後一招叫什麽?”
被戚尋擺了一道,方歌吟的臉上倒也並未露出任何慍怒之色,隻是問到了她方才用出的最後一招決斷勝負的招數。
“移花接玉。”戚尋答道。
移花接玉作為移花宮聲望商店中尊敬檔次的東西,其實更接近於一種發招的秘訣,而不該定義成一種武功,所以戚尋要掌握它並不難。
但在備注說明裏也說得很是明白,若是摸不透對手的內功運轉方式,移花接玉的引導作用也便不複存在了。
邀月的武學眼界足以讓她在對手出招之前看出這個為求破招而出現的功力運轉路線。
可到了方歌吟這個境界,他舉手投足之間都自成一種特殊的武道氣韻,更不必說看出他要如何出招。
移花接玉本應該是對他無效的。
然而他退讓在先,戚尋以雙手互博發出的三道劍氣打穴在後,方歌吟既然不躲,他的功力運轉路徑便好估量得多了。
但
凡方歌吟知道戚尋手裏還有一門這樣的武功,都不該用出這樣的應對方式來,這可實打實是個連環的挖坑套路。
他現在倒是知道了,奈何戚尋已經算是達成了從他手中搶過先機的成就,更是在此時拱手作禮以示給前輩拜個山門,他除了就此休戰,將此事翻篇,大概也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方歌吟搖了搖頭,不覺歎了口氣。
要不是戚尋的內力還差了些,武道的積累更差了火候,今日到底是誰勝誰負隻怕還未有定論。
他平生所見的少年英才之中實在無有超過她的。
“諸葛小花跟我說起過你,”方歌吟說道,“他說你專擅劍走偏鋒,我原本還覺得這個詞不太適合作為一個褒獎,但現在看來倒是未必如此。你的劍走偏鋒還挺有想法。”
“前輩此來不隻是隻為說這句評價的吧?”戚尋笑了笑。
方歌吟沒帶著溫小白和雷純一道來,更沒上來就質問方應看的死因,從他話中的信息更是透露出,他已經提前跟諸葛神侯通過了信,說不準連如今皇位上換了個人這種事情,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那這話便談得起來。
方歌吟對著高小上招了招手,那憨厚的年輕人將他騎乘的驢子重新送到他的身邊,方歌吟翻身坐了上去,朝著汴京城指了指,便是示意戚尋在路上說的意思。
而他作為回應的第一句便是,“我當然不是為了來看劍走偏鋒到底有多偏門的,我是想看看,若是你所修煉的功法當真和龍門神功相似,我是不是有機會替這門武功找一個傳承之人。”
方歌吟的弟子不少,身為血河派和天羽劍派的掌門,他所接觸到的習武的年輕後生更不在少數,可時至今日他還沒能找到一個適合於龍門神功的傳人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衛悲回天縱其才,方歌吟學習天羽奇劍甚至不要一個月,同樣悟性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龍門神功對傳承之人的天賦要求絲毫不在明玉功和天水神功之下,可實在不是個難以理解的情況。
戚尋:“方巨俠,我對龍門神功的確有些興趣,但我既已有師承,就不打算另投別派。”
方歌吟擺了擺手,“這事無妨,你就當是我打輸了你從我這裏搶走的好了。”
“……”怎麽說呢,這話說出來別說戚尋覺得有點無語,就連一向熟知方歌吟脾氣的高小上都沉默了。
方巨俠您這順坡下驢的技術倒是真的很有前輩風範。
該說不說,方歌吟和戚尋前腳還在劍拔弩張地敵對,甚至差點沒打出生死相搏的氣勢,後腳就一道朝著汴京行去,實在是驚掉了一眾圍觀群眾的下巴。
他這人是沒什麽巨俠的架子的,
懸空寺一役,殺上無頭穀,殺上惡人林的一場場武林名宿齊聚的戰役,無疑是讓他成就了不世英名,尤其是懸空寺斷崖飛躍,等同於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在他身上有這種曠達豪邁之氣是一點也不奇怪。
他的脾性又不免受到了一點他的授業恩師祝幽的影響,多少是會有那麽一點溫吞。
遠遁江湖風雲遊遨山水已久,又讓他身上多了點隱遁世外的氣質。
這便成了戚尋如今看到的樣子。
背著個褡褳的徒弟和騎著毛驢的師父,誰看了都覺得他像是個行遊的窮酸書生,而不是位巨俠。
也不知道這樣的人到底為什麽會教出方應看這種義子,就這點上來說,除了遺傳基因太過強大之外,戚尋也實在沒什麽可說的了。
她現在重新坐在了馬車的一側,朝向騎驢慢行的方歌吟的方向,聽著他用仿佛閑聊一般的口吻提及他發動了人手如何在戚尋和狄飛驚現身的第一時間找到了他們的蹤跡,又是因何而來的。
方歌吟說道:“我聽說你在京城裏做的事了,諸葛神侯此前跟我有些觀點不太一樣,我與他爭論過一番,但總的來說要破解當前的局麵不能直接殺趙佶是我們一致同意的認知,你倒是有本事。若非這件事,加上你算是替我查出了長空幫血案的真凶,也讓他落了個慘死的下場,就照著你這在京城裏一聲不吭就頂著我的名頭做事還殺了……的情況,我是該給你個教訓的。”
而不是一上門就開門見山地問對方有沒有見見龍門神功的想法,又在對方通過了他的考驗之後甚至盤算著將龍門神功的傳承給送出去。
戚尋:“方巨俠這話說的就不太對。”
高小上聽得清楚這姑娘在說出這話的事情,語氣要多悠閑有多悠閑,實在該說是個能人,但方歌吟都看起來對此適應得很是良好,高小上也沒什麽可說的。
不過聽到後半句的時候他又忍不住變了變臉色,戚尋說的是,“您但凡將用來找我行蹤的這種神通廣大的本事放在看看方應看在京城裏做了什麽上,可怎麽著都不該放任他到這個地步。”
這年頭的年輕人怎麽都這麽勇的……高小上心裏泛起了嘀咕。
他更是留意起了方歌吟的臉色,生怕這兩人又打起來,還是從剛才的切磋變成真打。
卻發覺或許他對自己師父的認知或許還比不上戚尋在方才的交手中試探出來的那一點。
因為方歌吟並沒生氣。
他的確不是那種會因為被人踩著臉質疑他的舉動,就讓自己跳腳,靠著武力值碾壓,讓這種消失的聲音就此不見的行事作風。
甚至要他看來,戚尋這種年輕人的仗義直言的天性還更對他的胃口了一點。
說起來這事方歌吟也理虧,他確實沒想到,頂替了他來到京城,接下神通侯位置的方應看會變成這個樣子。
陪同在方歌吟身邊前來京城的弟子
高小上,在師父的眼神示意下將這匹驢子牽到了一邊,他側過頭來就看到狄飛驚將這輛沉重的馬車牽到了一邊。
這位昔日在江湖上享譽盛名的低首神龍,現在像是個何其稱職的車夫,讓他越發覺得師父來見的屬實是個怪人。
當然事實上,高小上在得知方應看死訊的時候就已經覺得對方好本事。
方應看是什麽樣的人,高小上絕不會不知道。
他這人靠著實誠的功夫長進,一步步穩健提升,明明在方歌吟的門下得了個笨小高的名字,卻在方應看這裏贏了一次,更是被方歌吟作為再三叮囑方應看莫要小看任何人的典型案例。
方應看也從此再也沒在高小上這裏輸過任何一次。
但仔細算起來,高小上並不是個笨人,論起如何在方歌吟的麵前當一個沉潛隱忍之人,高小上說不定還要比方應看專業。
可他也很清楚,論起心狠手辣,躋身上位的本事,他是遠不如方應看的。
這人更是生了一張好麵皮,有著一對好義父義母,這讓人毫不懷疑若幹年後執掌江湖風雲的是不是便是這位了。
然而高小上得到的竟然不是方應看這神通侯之名名聞天下,而是他在汴京城中以聽起來荒唐可笑的方式死去。
但此刻,當朔風呼嘯之中這一白一藍的兩道身影以掌風相對的時候,高小上暫時可顧不上思考什麽有關於方應看的事情了。
凜冽的掌風掀起比之朔風還要森寒的冷意,也更是自打高小上跟在方歌吟的身邊以來,見到的他發出的最為強勢的一掌!
更讓高小上覺得可怕的是,這藍衣少女甚至沒在這一掌中落入下風!
這實在是與她的年紀截然不同的表現。
此地並無滔滔江水和汪洋海潮,能讓戚尋發揮出天水神功的奧妙之處,可她勢如浪湧的【澎湃如潮】掌法,伴隨著明玉功九層的寒霜之氣,像是霜雪呼嘯迎麵,正中方歌吟這一氣貫日月的掌勢。
戚尋絕不會用任何討巧的功夫來應戰。
這種花招放在方歌吟的麵前沒有任何的意義。
她更拚不過方歌吟的底蘊。
在雙掌交擊的一瞬間,饒是戚尋在第一時間已經發覺方歌吟留了手,依然感覺到胸腔肺腑之中一種被驚人的內勁所震蕩攪動的翻湧感。
而她頓足支撐住身體的這一腳壓地,幾乎深陷入這官道的地麵之中,隻是靠著足下的太極發力回旋這才瓦解了這種力道。
可戚尋覺得不舒坦,方歌吟也未必真就舒坦到哪裏去。
他是來試探考驗又不是來殺人,以他在江湖上如今正是個前輩高人的狀態也絕沒有這個必要將小輩這麽當街打死。
在他收攏了幾分力道的掌風中,與之相對的掌風裏層疊浪湧之勢,因為這溫度極低的發力,與其說是驚天海潮,不如說更像是一種覆壓而來的霜結凝冰。
戚尋若是覺得自己撞上的是一堵鐵壁,那麽他拍上的就是一道冰牆。
這凝固得像是足有三丈之厚堅不可摧的冰牆上,更是傳來了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將他逸散在外的氣勁盡數吞沒了下去。
若非明玉功突破到了第九層,戚尋絕不敢出這樣的一掌。
明玉功九層體內的真氣化為漩渦,除了嫁衣神功這種破而後立,堅韌到異乎尋常的內功之外,其他的幾乎都不可避免地要被這真氣漩渦卷帶而去。
她又有第七層的天水神功助力,讓這種漩渦傾覆吸引之勢更重。
即便他是方歌吟,以如此深厚的內功足以在察覺到這點異樣的時候固守真元,以免內勁從掌心流逝而去,他也必須承認,在並未反應過來的第一時間,他的確是受到了影響的!
他更是萬沒料到戚尋化解掌力的速度無比
之快,還在掌中漩渦倒卷的同時,另一隻手折曲而來,用的分明是另一種內力,另一種功法。
那正是以神照經驅動之下的天佛降魔掌!
方歌吟一掌振出的餘力試圖將她擊退,卻發覺這年輕後生實在不知道何為退讓。
神照經驚人的恢複力和明玉功特殊的化敵方之力為己用,足以支撐她在此時搶攻而上,掌中迸濺的劍氣化作一道曜日白虹。
有那麽一瞬間方歌吟甚至覺得自己在麵對的並不是一個對手,而是兩個人!
天羽奇劍是他何其熟悉的劍法,在對方掌出拔劍之勢的瞬間他便看出,那正是長江大海一式,可在她看似搶攻的發招之下,這一劍來勢其實絕慢。
劍氣未出,那種特殊內力凝結的水勢先到,讓他原本可以憑著熟識破招拆招的打算先落了個空。
但她的另一手掌劍驚雷卻快速拆招,甚至在她適應了這種尤在她之上的內力打擊的時候,倏爾拍出了一掌九弧震日。
方歌吟並非應付不來這一招。
他以純然深厚的內力足以一掌扼斷戚尋的震蕩攻勢,然而戚尋卻已經靠著另一隻手變掌極快地轉掌劍為三指彈出。
這倒並非是白愁飛偷盜萬古長空幫奪取的長空神指,更不是他化用而來的三指彈天,若是如此,以方歌吟與夫人桑小娥朝夕相對,對這種指法再熟悉也沒有了,這實則是彈指神通和倒掛金簾並作的劍氣,正從方歌吟扼斷九弧震日的縫隙中穿出,直指——
商曲,神封,靈虛!
方歌吟都得誇她一句有膽識!
但凡是換個人處在戚尋的位置上,隻怕都得在這種武道頂尖的前輩出手之時露怯,她卻招招出手篤定。
方歌吟這會兒格外理解為何他在先行寄信給了諸葛神侯問詢之後,會從諸葛神侯這裏得到一個對方心性實非常人,所做更非尋常之事的評價。
他周身真氣蟄伏不發,倒是不怕戚尋以指代劍打出的三道劍氣。
他命門更並非她所指向的位置,靠著內勁真氣流轉便足以讓這三道看似迅猛的劍光傷不到他分毫。
然而正當他做出了這個應對的時候,卻發覺他鉗製住了戚尋的那隻手忽然像是受到了什麽牽引一般轉向了別處,在這一瞬間誘發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一指反扣點出,直擊他的手腕要穴,還真讓她在這須臾之間得了手。
等方歌吟以內勁衝開手腕上的穴位的時候,這一擊得手的藍衣少女又已然一改方才的進退迅疾,仗著自己輕身功法絕佳已經退了出去。
方歌吟都要被她這個“點到即止”給逗樂了,但他本就不是來仗勢欺人的,現在一方已經擺出了結束戰鬥的意圖,他這個當前輩的若是還咄咄逼人,說出去都是個笑話。
“你方才那最後一招叫什麽?”
被戚尋擺了一道,方歌吟的臉上倒也並未露出任何慍怒之色,隻是問到了她方才用出的最後一招決斷勝負的招數。
“移花接玉。”戚尋答道。
移花接玉作為移花宮聲望商店中尊敬檔次的東西,其實更接近於一種發招的秘訣,而不該定義成一種武功,所以戚尋要掌握它並不難。
但在備注說明裏也說得很是明白,若是摸不透對手的內功運轉方式,移花接玉的引導作用也便不複存在了。
邀月的武學眼界足以讓她在對手出招之前看出這個為求破招而出現的功力運轉路線。
可到了方歌吟這個境界,他舉手投足之間都自成一種特殊的武道氣韻,更不必說看出他要如何出招。
移花接玉本應該是對他無效的。
然而他退讓在先,戚尋以雙手互博發出的三道劍氣打穴在後,方歌吟既然不躲,他的功力運轉路徑便好估量得多了。
但
凡方歌吟知道戚尋手裏還有一門這樣的武功,都不該用出這樣的應對方式來,這可實打實是個連環的挖坑套路。
他現在倒是知道了,奈何戚尋已經算是達成了從他手中搶過先機的成就,更是在此時拱手作禮以示給前輩拜個山門,他除了就此休戰,將此事翻篇,大概也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方歌吟搖了搖頭,不覺歎了口氣。
要不是戚尋的內力還差了些,武道的積累更差了火候,今日到底是誰勝誰負隻怕還未有定論。
他平生所見的少年英才之中實在無有超過她的。
“諸葛小花跟我說起過你,”方歌吟說道,“他說你專擅劍走偏鋒,我原本還覺得這個詞不太適合作為一個褒獎,但現在看來倒是未必如此。你的劍走偏鋒還挺有想法。”
“前輩此來不隻是隻為說這句評價的吧?”戚尋笑了笑。
方歌吟沒帶著溫小白和雷純一道來,更沒上來就質問方應看的死因,從他話中的信息更是透露出,他已經提前跟諸葛神侯通過了信,說不準連如今皇位上換了個人這種事情,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那這話便談得起來。
方歌吟對著高小上招了招手,那憨厚的年輕人將他騎乘的驢子重新送到他的身邊,方歌吟翻身坐了上去,朝著汴京城指了指,便是示意戚尋在路上說的意思。
而他作為回應的第一句便是,“我當然不是為了來看劍走偏鋒到底有多偏門的,我是想看看,若是你所修煉的功法當真和龍門神功相似,我是不是有機會替這門武功找一個傳承之人。”
方歌吟的弟子不少,身為血河派和天羽劍派的掌門,他所接觸到的習武的年輕後生更不在少數,可時至今日他還沒能找到一個適合於龍門神功的傳人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衛悲回天縱其才,方歌吟學習天羽奇劍甚至不要一個月,同樣悟性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龍門神功對傳承之人的天賦要求絲毫不在明玉功和天水神功之下,可實在不是個難以理解的情況。
戚尋:“方巨俠,我對龍門神功的確有些興趣,但我既已有師承,就不打算另投別派。”
方歌吟擺了擺手,“這事無妨,你就當是我打輸了你從我這裏搶走的好了。”
“……”怎麽說呢,這話說出來別說戚尋覺得有點無語,就連一向熟知方歌吟脾氣的高小上都沉默了。
方巨俠您這順坡下驢的技術倒是真的很有前輩風範。
該說不說,方歌吟和戚尋前腳還在劍拔弩張地敵對,甚至差點沒打出生死相搏的氣勢,後腳就一道朝著汴京行去,實在是驚掉了一眾圍觀群眾的下巴。
他這人是沒什麽巨俠的架子的,
懸空寺一役,殺上無頭穀,殺上惡人林的一場場武林名宿齊聚的戰役,無疑是讓他成就了不世英名,尤其是懸空寺斷崖飛躍,等同於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在他身上有這種曠達豪邁之氣是一點也不奇怪。
他的脾性又不免受到了一點他的授業恩師祝幽的影響,多少是會有那麽一點溫吞。
遠遁江湖風雲遊遨山水已久,又讓他身上多了點隱遁世外的氣質。
這便成了戚尋如今看到的樣子。
背著個褡褳的徒弟和騎著毛驢的師父,誰看了都覺得他像是個行遊的窮酸書生,而不是位巨俠。
也不知道這樣的人到底為什麽會教出方應看這種義子,就這點上來說,除了遺傳基因太過強大之外,戚尋也實在沒什麽可說的了。
她現在重新坐在了馬車的一側,朝向騎驢慢行的方歌吟的方向,聽著他用仿佛閑聊一般的口吻提及他發動了人手如何在戚尋和狄飛驚現身的第一時間找到了他們的蹤跡,又是因何而來的。
方歌吟說道:“我聽說你在京城裏做的事了,諸葛神侯此前跟我有些觀點不太一樣,我與他爭論過一番,但總的來說要破解當前的局麵不能直接殺趙佶是我們一致同意的認知,你倒是有本事。若非這件事,加上你算是替我查出了長空幫血案的真凶,也讓他落了個慘死的下場,就照著你這在京城裏一聲不吭就頂著我的名頭做事還殺了……的情況,我是該給你個教訓的。”
而不是一上門就開門見山地問對方有沒有見見龍門神功的想法,又在對方通過了他的考驗之後甚至盤算著將龍門神功的傳承給送出去。
戚尋:“方巨俠這話說的就不太對。”
高小上聽得清楚這姑娘在說出這話的事情,語氣要多悠閑有多悠閑,實在該說是個能人,但方歌吟都看起來對此適應得很是良好,高小上也沒什麽可說的。
不過聽到後半句的時候他又忍不住變了變臉色,戚尋說的是,“您但凡將用來找我行蹤的這種神通廣大的本事放在看看方應看在京城裏做了什麽上,可怎麽著都不該放任他到這個地步。”
這年頭的年輕人怎麽都這麽勇的……高小上心裏泛起了嘀咕。
他更是留意起了方歌吟的臉色,生怕這兩人又打起來,還是從剛才的切磋變成真打。
卻發覺或許他對自己師父的認知或許還比不上戚尋在方才的交手中試探出來的那一點。
因為方歌吟並沒生氣。
他的確不是那種會因為被人踩著臉質疑他的舉動,就讓自己跳腳,靠著武力值碾壓,讓這種消失的聲音就此不見的行事作風。
甚至要他看來,戚尋這種年輕人的仗義直言的天性還更對他的胃口了一點。
說起來這事方歌吟也理虧,他確實沒想到,頂替了他來到京城,接下神通侯位置的方應看會變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