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
[綜武俠]帶著遊戲係統穿武俠 作者:千裏江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什麽要找這把刀,其實我在提到它的話裏就已經說明白了。”戚尋一副你怎麽讀不懂潛台詞的神情,讓宋缺頭一次感覺到了何為倒打一耙的憋屈。
他擰著眉頭將戚尋所說的話過了一遍後,試探地問道:“你是說南梁?”
“不錯,就是南梁。南梁覆滅,梁敬帝為陳武帝所廢,北周扶持梁宣帝蕭詧即位,建立西梁,這把由梁武帝蕭衍所收藏的寶刀據我所知也被帶到了西梁。”
宋缺道:“如果隻是如此的話應該沒有讓你專門將它當做一個交換條件的必要吧?”
以獨孤閥的勢力,要想跟名義上還存有國祚,實際上卻是北周附庸的西梁要一把刀,實在不是什麽難事。
“當然不隻是如此,你若是在外麵多打聽一點就會發現,如今在位的梁帝蕭巋,與其說是和北周的關係密切,不如說是跟隋國公楊堅的關係更加密切,有傳聞楊堅有意替自己的二兒子楊廣,選定蕭巋的女兒做正妻,不過是因為楊廣今年才十歲,這才將此安排往後推了推,打算過兩年才定。”
蕭巋之女,就是後來隋煬帝的蕭皇後。
戚尋繼續說了下去,“若是這把刀在蕭巋的手中,獨孤閥找上門來索刀實在算不得是什麽事,其實也起不到什麽替我們掩護的意義,更何況十年前吳明徹進犯江陵,以長江江水灌城之法擊退蕭巋,迫使蕭巋出逃紀南,這就完全斷絕了他會救援吳明徹的可能。”
“可是很不巧,這把刀是先落到蕭岩手裏的,和蕭巋不太一樣,這位是親南陳的。”
這當然是個有些昏聵的決定。
很難說蕭岩的這個投向南陳的舉動,是不是對這位登上了皇位的兄長的不滿,也或許是因為他也跟後來的南陳後主一樣覺得有長江天險的存在,隋兵要想打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但按照狄飛驚離開之前,戚尋專門找他詢問確認過的消息,在兩年之後,也就是隋朝建立的第二年,蕭岩就反叛投向了南陳,又在開皇九年南陳滅亡的時候也一並被清算誅殺。
他的孫子倒是活了下來,倚仗了西梁在巴陵一帶的殘存勢力,借助巴陵幫發家後與香家聯手,買通影子刺客楊虛彥刺殺當時的巴陵幫幫主陸抗手,最終成功上位,又在隋末亂世群雄並起的時候重建蕭梁基業。
“獨孤閥找上蕭岩到底是不是為了我們作為交換條件的寶刀,光看看我們在淨念禪院中的所為,最後被傳成了個什麽樣子就知道了,這其實是不那麽重要的。對長安城中的門閥勢力和宇文贇來說,他們隻需要知道在這件事後,吳明徹被人救走,至於其中關楊堅、蕭巋、蕭岩以及獨孤閥多少事,就看他們出自各自立場的評判了。”
“宋公子,你應該還不想被人蓋棺定論立場吧?”戚尋托腮朝著他看去問道。
“……”說實話,宋缺的確還沒想直接站定南陳的立場,即便南陳是距離他們宋閥最近的勢力也不例外。
戚尋這決斷要他看來甚至還應該說是有些體貼,說不定吳明徹南歸的路上,他們暗中出手解決追兵,都還能維持著一派與他們無關的局外人做派。
畢竟多了這麽多背鍋的人。
但怎麽說呢……
大家都是出來混江湖的,怎麽就你心眼這麽多!
宋缺又不免想到了先前他問及狄飛驚的時候,戚尋所說的對方的權力博弈玩得精彩,但如今看來,這樣的人物也不免落入了她的掌控之中,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他想了想又問道:“那霸刀嶽山呢?”
“你就當我是為了賄賂你,把這個最適合你的對手給帶到你的麵前好了。”戚尋理直氣壯地回道。
這話宋缺一個字都不信。
先前那把寶刀能讓她挖出這麽多背後的因果關係來,輪到霸刀嶽山的時候就成了賄賂他,這話裏的可信度實在是太低了。
但戚尋總不能跟他說,是因為她如今要摸清楚長安城中的武力布局,找到囚禁吳明徹的所在地,屬實是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找上那另外兩個副本boss,比起放棄更重要的事情,隻為了達成擊敗或者擊殺boss的目的而東奔西跑,還不如讓對方送上門來。
至於為什麽不帶上天君席應……
誰讓宋缺現在還沒得到那個天刀的稱號,席應也自然還沒因為那個“天”字犯了宋缺的忌諱。
席應的成名武功紫氣天羅雖然是在他遠遁關外才徹底練成的,但如今也多少有了些名堂在,總歸也是和刀沒什麽關係的。
若是加上了席應,難免會讓尤楚紅多想,進而聯想到這找上西梁的舉動中也別有深意。
不過現在顧不上連帶著這家夥一並解決問題也不大,大不了等宋缺擊敗霸刀嶽山之後再讓他背一次鍋好了。
反正宋少主有此一問顯然很有自知之明,大約這背鍋的事情多背一背也就習慣了。
“算了,這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宋缺決定想開一點。
由獨孤閥送到霸刀手裏的邀戰帖,若是能夠讓這場早在宋缺從嶺南出來的時候便向往已久的交手,提前一些進行,甚至是在長安城這種權力中心地帶進行,以一個刀法名家的立場來說,再沒有更合適的了。
無論是他還是戚尋都不覺得嶽山會對這份邀約視而不見。
若是連一個才滿二十歲不久的年輕人的邀戰都不敢應對了,他這個霸刀的稱呼也趁早可以不必再要了。
至於他收到這份邀戰到底是個什麽心情,反正暫時大概是沒人會管的。
戚尋已經領著宋缺和了空逛街去了。
獨孤閥準備的這個落腳處,在生活用品上是不缺的,但戚尋打著此前沒有機會出門,現在要對這長安城中的民風民俗有更多認知的理由,又跑回了橫門大街這一帶閑逛。
當然在出門之前她也沒忘記給了空丟過去了一件鬥篷。
“了空師父若是不想因為和尚在街上閑逛這種事情再次引來圍觀,最好還是將鬥篷披上的好。”
先前剛入長安城的時候,了空便已經被人投過來不少視線,現在若是再去,即便冬日街頭出行的人比之尋常時候少了不少,大約也不會有什麽例外。
他捏著手中的鬥篷,唇角微微動了動,最後還是沒抗拒她的這個建議,讓自己從頭到上半張臉都藏匿在了披風之下。
宋缺很想吐槽了空如今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麽讓他覺得跟那位狄公子是有點相似的,又覺得人家畢竟是淨念禪院佛法有成的高人,還是不該生發出這種奇奇怪怪的聯想。
而戚尋原本隻是想再用小地圖的功能再多探索一點長安城的奧秘,卻沒想到等他們在這橫門大街上卻看到了個極為特殊的熱鬧戲碼。
身著彩衣,在形貌上有些西域特征的雜耍班子,坐在不知道從何處運送來的鮮花花車之上,在這橫門大街的街頭潑水作樂,並作著一片鼓樂齊鳴。
戚尋剛從店鋪中走出,便看到一道潑散的水光閃過她的麵前,宋缺正想伸手攔一攔,卻看到這道水線陡然調轉了方向落到了地麵上。
他後知後覺地想起,先前在淨念禪院中與四大聖僧交手的時候,戚尋便拿出過一種尤其特殊的水,更有一手控水之法,他實在不必為她擔心才對。
“這就是那位天元皇帝的乞寒胡戲?”戚尋出聲問道,也將宋缺跑偏了一瞬的思緒給拉了回來。
“應當是,隻是不知道為何從原本的殿前戲變成了街頭巡遊……”宋缺覺得先前對這位昏君“荒唐”的評價還屬實是
有些說輕了。
這乞寒胡戲在百官麵前陳演,有些傳聞流到了民間便也罷了。
在隆冬時節卻還不知道輕重地放任這樣的雜耍班子穿街走巷而過……
宋缺看得分明,在這些圍觀的人群中,即便是身量也並未比攤位高出來多少的幼童,在看到眼前這些□□著上身,伴隨花車上的樂音響動而做舞,後麵緊隨著魚龍爛漫之伎的時候,麵上帶著的也並不是一種看到了新奇玩意的興味,而分明是一種說不出的麻木。
宋缺下意識地握緊了身側的佩刀。
“會有轉機的。”戚尋小聲說道,“我們現在所做的,不正是在尋求這個轉機嗎?”
宋缺收回了看向漸行漸遠的鼓樂隊伍的視線,沉默良久後才回道:“你說的對。”
“走吧,再在城裏轉轉。”
這座從漢代開始落成的長安城,由未央宮、長樂宮、明樂宮等宮室組成的皇城部分,幾乎占據了整個長安城三分之二的麵積,要走完剩下的部分,對三人來說實在也算不得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即便是內力被封的了空禪師,想想他這禪宗武功多少也有些涉及到鍛體的部分就知道,隻是在長安城走一走,還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但等到他們重新回到獨孤閥安排的那個住所的時候,在了空一慣維持平靜的麵容上,卻有一種不容錯認的心力交瘁之感。
在長安城中的走動,最大的感受絕不是在這北周王朝的權力中心,數百年間的王朝興替的曆史景象殘存在這座城市的邊角,給人以一種深沉底蘊之感。
而是這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景象,固然因為長安城中的居民在城市的擴張中多有被遷移到城外的,也依然清晰地呈現在了三人的麵前。
而世家門閥會被稱為門閥的確是有道理的。
以戚尋如今的功力造詣,足以在靠近之時察覺到高手的存在,這一路走來,最為明顯的就是這些個在她的感知中格外矚目的人,都分布在獨孤府之類的門閥之中。他們途徑一戶跟前的時候,甚至還見到兩個門客跨門而出,聲稱要去街頭看個熱鬧。
能以此等心態去看宇文贇此舉的人,除了在眼下時局之中的既得利益者,隻怕也沒有旁人了。
“我打算明日往官寺去看看,不過我懷疑吳明徹不會在那裏。”戚尋說道。
她說的明日,就算不多加解釋,宋缺也聽得出來這是明日晚上。
今日算是他們初到長安,難保獨孤閥中的人會不會因為對他們的警戒而在夜半的時候找上門來,若是戚尋並未來得及趕回就有些麻煩了,倒是第二日會是個好選擇。
而她與尤楚紅約定的第一次治療的時間在三日之後。
她用的理由是在此期間希望尤老夫人暫時先停掉她之前所用的那些藥劑,依靠習武之人真元運轉之中對正經奇經的清理,將身體恢複到更加方便於她出手的程度。
當然這三天有和沒有都問題不大,不過是想延長一下治療的時間而已。
這三日中也足夠她再做一些事情。
她這丟出了狄飛驚往相州一行,自己則和宋缺來到長安城的舉動都在她心中盤算的進度當中,即便是換了個地方入住也照樣一夜安眠。
但第二日戚尋卻不難看出,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初到長安的諸般印象侵擾,宋缺和了空都有些沒休息好,她便自己獨個兒去了長安城裏的茶樓,繼續聽了會兒京城裏的八卦。
對這位天元皇帝將政事廢弛,更是讓國庫空虛的舉動的譴責,自然是不會放到台麵上來說的,但總算還有些能說的,在這些個冬寒之日喝杯熱茶暖身的閑人口中被說出了不少。
比如說宇文閥的本姓其實是破野頭這個聽起來很草頭班子的玩意,比如說楊堅的鮮卑小字叫
做那羅延,翻譯成漢話叫做金剛不壞,比如說伴隨著昨日的花車過境,在京城裏傳出的消息是天元皇帝又在國中遴選美人以充實後宮。
光是看即位上任的宇文闡才不過七歲便知道,宇文贇的年齡絕不可能大到哪裏去,但讓戚尋都有點意外的是,他今年也不過才二十一歲而已。
戚尋的耳力絕佳,又聽到最靠近邊角處的兩人小聲交談。
其中一人說的是:“六月的時候已經有過一輪遴選,上柱國大將軍之女被冊封為德妃後,又改了漢趙那位皇帝的四後舊例,多了個天中大皇後,也不知道這次遴選又會弄出個什麽情況來。”
另一人便回:“這話你我私底下說說便也罷了,且小聲些吧。當今巴不得如今的鼓樂聲響亮,我卻瞧著……”
他沒繼續說下去,戚尋也沒再繼續聽下去。
她付了茶錢後回到了落腳處,到了夜半之時才重新掠出了院子。
早將長安城的布局摸了個透的戚尋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到了衙署的所在地,但顯然因為此地所關押的囚徒大多不是什麽重要人物,戚尋甚至覺得此地的守衛空虛得很。
但她也不敢貿然下這種定論,萬一宇文贇的荒唐做派深刻影響到了在他下麵做事的官員,難保不會出現玩忽職守的情況,反而讓她因為思維誤區而走岔了路。
為確保萬一,戚尋貼著官寺的陰影,跟著一隊巡邏的將士下了地牢,將地牢中的囚徒都看了一輪,確定沒有看到與陳頊提供的抽象畫有在特征上對得上的,更確定在登記了囚徒的冊子上也的確沒有看到吳明徹的名字,這才撤離了出去。
她來時沒有驚起一點動靜,離開的時候也是同樣。
又恰逢冬日的月光也顯得比平日裏疏淡,讓人隻覺有一道冷風吹過而已。
她回到屋中,將燭火點燃,在推開窗扇的時候正看到隔著個院子的另外兩處燈火熄滅了下去,不由搖頭失笑,回到桌邊便將長安城的地圖給攤了開來。
以宇文贇的作風大約是不可能將吳明徹這種南陳俘虜放在諸如未央宮這種地方的。
如此看來倒是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放在王室貴族子弟所住的北闕甲第之處,這裏原本的巡衛力量便不少,戚尋今日在長安城中又閑逛了一陣的時候正途徑此地,便留意到了幾道並不弱於門閥門客的氣息,大約便是投效於北周皇室的武林高手。
用這些人做雙倍的功,以戚尋這種典型薅羊毛心態顯然是覺得很合適的。
另一種便是放在門閥的暗牢之中,這種地方比之前者更難闖入。
但這些地方都不像是官寺衙署這樣易於闖入,戚尋也隻能提筆將地圖上劃分出了幾個區域,打算逐個排查過去。
實在可惜的是,陳頊固然將她當做是個天降救星,卻顯然因為隻將能救出吳明徹當做一種可能,反正多說點好話和提供盤纏也算不上支出,以至於南陳勢力並未像是宋閥一樣解鎖,這讓她連個綠名標識都看不出來。
好在笨辦法總算也能達成目標,倒也問題不大。
等再翻過去一日,她便遵循著與尤楚紅的約定再一次進了西寄園。
他擰著眉頭將戚尋所說的話過了一遍後,試探地問道:“你是說南梁?”
“不錯,就是南梁。南梁覆滅,梁敬帝為陳武帝所廢,北周扶持梁宣帝蕭詧即位,建立西梁,這把由梁武帝蕭衍所收藏的寶刀據我所知也被帶到了西梁。”
宋缺道:“如果隻是如此的話應該沒有讓你專門將它當做一個交換條件的必要吧?”
以獨孤閥的勢力,要想跟名義上還存有國祚,實際上卻是北周附庸的西梁要一把刀,實在不是什麽難事。
“當然不隻是如此,你若是在外麵多打聽一點就會發現,如今在位的梁帝蕭巋,與其說是和北周的關係密切,不如說是跟隋國公楊堅的關係更加密切,有傳聞楊堅有意替自己的二兒子楊廣,選定蕭巋的女兒做正妻,不過是因為楊廣今年才十歲,這才將此安排往後推了推,打算過兩年才定。”
蕭巋之女,就是後來隋煬帝的蕭皇後。
戚尋繼續說了下去,“若是這把刀在蕭巋的手中,獨孤閥找上門來索刀實在算不得是什麽事,其實也起不到什麽替我們掩護的意義,更何況十年前吳明徹進犯江陵,以長江江水灌城之法擊退蕭巋,迫使蕭巋出逃紀南,這就完全斷絕了他會救援吳明徹的可能。”
“可是很不巧,這把刀是先落到蕭岩手裏的,和蕭巋不太一樣,這位是親南陳的。”
這當然是個有些昏聵的決定。
很難說蕭岩的這個投向南陳的舉動,是不是對這位登上了皇位的兄長的不滿,也或許是因為他也跟後來的南陳後主一樣覺得有長江天險的存在,隋兵要想打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但按照狄飛驚離開之前,戚尋專門找他詢問確認過的消息,在兩年之後,也就是隋朝建立的第二年,蕭岩就反叛投向了南陳,又在開皇九年南陳滅亡的時候也一並被清算誅殺。
他的孫子倒是活了下來,倚仗了西梁在巴陵一帶的殘存勢力,借助巴陵幫發家後與香家聯手,買通影子刺客楊虛彥刺殺當時的巴陵幫幫主陸抗手,最終成功上位,又在隋末亂世群雄並起的時候重建蕭梁基業。
“獨孤閥找上蕭岩到底是不是為了我們作為交換條件的寶刀,光看看我們在淨念禪院中的所為,最後被傳成了個什麽樣子就知道了,這其實是不那麽重要的。對長安城中的門閥勢力和宇文贇來說,他們隻需要知道在這件事後,吳明徹被人救走,至於其中關楊堅、蕭巋、蕭岩以及獨孤閥多少事,就看他們出自各自立場的評判了。”
“宋公子,你應該還不想被人蓋棺定論立場吧?”戚尋托腮朝著他看去問道。
“……”說實話,宋缺的確還沒想直接站定南陳的立場,即便南陳是距離他們宋閥最近的勢力也不例外。
戚尋這決斷要他看來甚至還應該說是有些體貼,說不定吳明徹南歸的路上,他們暗中出手解決追兵,都還能維持著一派與他們無關的局外人做派。
畢竟多了這麽多背鍋的人。
但怎麽說呢……
大家都是出來混江湖的,怎麽就你心眼這麽多!
宋缺又不免想到了先前他問及狄飛驚的時候,戚尋所說的對方的權力博弈玩得精彩,但如今看來,這樣的人物也不免落入了她的掌控之中,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他想了想又問道:“那霸刀嶽山呢?”
“你就當我是為了賄賂你,把這個最適合你的對手給帶到你的麵前好了。”戚尋理直氣壯地回道。
這話宋缺一個字都不信。
先前那把寶刀能讓她挖出這麽多背後的因果關係來,輪到霸刀嶽山的時候就成了賄賂他,這話裏的可信度實在是太低了。
但戚尋總不能跟他說,是因為她如今要摸清楚長安城中的武力布局,找到囚禁吳明徹的所在地,屬實是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找上那另外兩個副本boss,比起放棄更重要的事情,隻為了達成擊敗或者擊殺boss的目的而東奔西跑,還不如讓對方送上門來。
至於為什麽不帶上天君席應……
誰讓宋缺現在還沒得到那個天刀的稱號,席應也自然還沒因為那個“天”字犯了宋缺的忌諱。
席應的成名武功紫氣天羅雖然是在他遠遁關外才徹底練成的,但如今也多少有了些名堂在,總歸也是和刀沒什麽關係的。
若是加上了席應,難免會讓尤楚紅多想,進而聯想到這找上西梁的舉動中也別有深意。
不過現在顧不上連帶著這家夥一並解決問題也不大,大不了等宋缺擊敗霸刀嶽山之後再讓他背一次鍋好了。
反正宋少主有此一問顯然很有自知之明,大約這背鍋的事情多背一背也就習慣了。
“算了,這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宋缺決定想開一點。
由獨孤閥送到霸刀手裏的邀戰帖,若是能夠讓這場早在宋缺從嶺南出來的時候便向往已久的交手,提前一些進行,甚至是在長安城這種權力中心地帶進行,以一個刀法名家的立場來說,再沒有更合適的了。
無論是他還是戚尋都不覺得嶽山會對這份邀約視而不見。
若是連一個才滿二十歲不久的年輕人的邀戰都不敢應對了,他這個霸刀的稱呼也趁早可以不必再要了。
至於他收到這份邀戰到底是個什麽心情,反正暫時大概是沒人會管的。
戚尋已經領著宋缺和了空逛街去了。
獨孤閥準備的這個落腳處,在生活用品上是不缺的,但戚尋打著此前沒有機會出門,現在要對這長安城中的民風民俗有更多認知的理由,又跑回了橫門大街這一帶閑逛。
當然在出門之前她也沒忘記給了空丟過去了一件鬥篷。
“了空師父若是不想因為和尚在街上閑逛這種事情再次引來圍觀,最好還是將鬥篷披上的好。”
先前剛入長安城的時候,了空便已經被人投過來不少視線,現在若是再去,即便冬日街頭出行的人比之尋常時候少了不少,大約也不會有什麽例外。
他捏著手中的鬥篷,唇角微微動了動,最後還是沒抗拒她的這個建議,讓自己從頭到上半張臉都藏匿在了披風之下。
宋缺很想吐槽了空如今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麽讓他覺得跟那位狄公子是有點相似的,又覺得人家畢竟是淨念禪院佛法有成的高人,還是不該生發出這種奇奇怪怪的聯想。
而戚尋原本隻是想再用小地圖的功能再多探索一點長安城的奧秘,卻沒想到等他們在這橫門大街上卻看到了個極為特殊的熱鬧戲碼。
身著彩衣,在形貌上有些西域特征的雜耍班子,坐在不知道從何處運送來的鮮花花車之上,在這橫門大街的街頭潑水作樂,並作著一片鼓樂齊鳴。
戚尋剛從店鋪中走出,便看到一道潑散的水光閃過她的麵前,宋缺正想伸手攔一攔,卻看到這道水線陡然調轉了方向落到了地麵上。
他後知後覺地想起,先前在淨念禪院中與四大聖僧交手的時候,戚尋便拿出過一種尤其特殊的水,更有一手控水之法,他實在不必為她擔心才對。
“這就是那位天元皇帝的乞寒胡戲?”戚尋出聲問道,也將宋缺跑偏了一瞬的思緒給拉了回來。
“應當是,隻是不知道為何從原本的殿前戲變成了街頭巡遊……”宋缺覺得先前對這位昏君“荒唐”的評價還屬實是
有些說輕了。
這乞寒胡戲在百官麵前陳演,有些傳聞流到了民間便也罷了。
在隆冬時節卻還不知道輕重地放任這樣的雜耍班子穿街走巷而過……
宋缺看得分明,在這些圍觀的人群中,即便是身量也並未比攤位高出來多少的幼童,在看到眼前這些□□著上身,伴隨花車上的樂音響動而做舞,後麵緊隨著魚龍爛漫之伎的時候,麵上帶著的也並不是一種看到了新奇玩意的興味,而分明是一種說不出的麻木。
宋缺下意識地握緊了身側的佩刀。
“會有轉機的。”戚尋小聲說道,“我們現在所做的,不正是在尋求這個轉機嗎?”
宋缺收回了看向漸行漸遠的鼓樂隊伍的視線,沉默良久後才回道:“你說的對。”
“走吧,再在城裏轉轉。”
這座從漢代開始落成的長安城,由未央宮、長樂宮、明樂宮等宮室組成的皇城部分,幾乎占據了整個長安城三分之二的麵積,要走完剩下的部分,對三人來說實在也算不得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即便是內力被封的了空禪師,想想他這禪宗武功多少也有些涉及到鍛體的部分就知道,隻是在長安城走一走,還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但等到他們重新回到獨孤閥安排的那個住所的時候,在了空一慣維持平靜的麵容上,卻有一種不容錯認的心力交瘁之感。
在長安城中的走動,最大的感受絕不是在這北周王朝的權力中心,數百年間的王朝興替的曆史景象殘存在這座城市的邊角,給人以一種深沉底蘊之感。
而是這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景象,固然因為長安城中的居民在城市的擴張中多有被遷移到城外的,也依然清晰地呈現在了三人的麵前。
而世家門閥會被稱為門閥的確是有道理的。
以戚尋如今的功力造詣,足以在靠近之時察覺到高手的存在,這一路走來,最為明顯的就是這些個在她的感知中格外矚目的人,都分布在獨孤府之類的門閥之中。他們途徑一戶跟前的時候,甚至還見到兩個門客跨門而出,聲稱要去街頭看個熱鬧。
能以此等心態去看宇文贇此舉的人,除了在眼下時局之中的既得利益者,隻怕也沒有旁人了。
“我打算明日往官寺去看看,不過我懷疑吳明徹不會在那裏。”戚尋說道。
她說的明日,就算不多加解釋,宋缺也聽得出來這是明日晚上。
今日算是他們初到長安,難保獨孤閥中的人會不會因為對他們的警戒而在夜半的時候找上門來,若是戚尋並未來得及趕回就有些麻煩了,倒是第二日會是個好選擇。
而她與尤楚紅約定的第一次治療的時間在三日之後。
她用的理由是在此期間希望尤老夫人暫時先停掉她之前所用的那些藥劑,依靠習武之人真元運轉之中對正經奇經的清理,將身體恢複到更加方便於她出手的程度。
當然這三天有和沒有都問題不大,不過是想延長一下治療的時間而已。
這三日中也足夠她再做一些事情。
她這丟出了狄飛驚往相州一行,自己則和宋缺來到長安城的舉動都在她心中盤算的進度當中,即便是換了個地方入住也照樣一夜安眠。
但第二日戚尋卻不難看出,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初到長安的諸般印象侵擾,宋缺和了空都有些沒休息好,她便自己獨個兒去了長安城裏的茶樓,繼續聽了會兒京城裏的八卦。
對這位天元皇帝將政事廢弛,更是讓國庫空虛的舉動的譴責,自然是不會放到台麵上來說的,但總算還有些能說的,在這些個冬寒之日喝杯熱茶暖身的閑人口中被說出了不少。
比如說宇文閥的本姓其實是破野頭這個聽起來很草頭班子的玩意,比如說楊堅的鮮卑小字叫
做那羅延,翻譯成漢話叫做金剛不壞,比如說伴隨著昨日的花車過境,在京城裏傳出的消息是天元皇帝又在國中遴選美人以充實後宮。
光是看即位上任的宇文闡才不過七歲便知道,宇文贇的年齡絕不可能大到哪裏去,但讓戚尋都有點意外的是,他今年也不過才二十一歲而已。
戚尋的耳力絕佳,又聽到最靠近邊角處的兩人小聲交談。
其中一人說的是:“六月的時候已經有過一輪遴選,上柱國大將軍之女被冊封為德妃後,又改了漢趙那位皇帝的四後舊例,多了個天中大皇後,也不知道這次遴選又會弄出個什麽情況來。”
另一人便回:“這話你我私底下說說便也罷了,且小聲些吧。當今巴不得如今的鼓樂聲響亮,我卻瞧著……”
他沒繼續說下去,戚尋也沒再繼續聽下去。
她付了茶錢後回到了落腳處,到了夜半之時才重新掠出了院子。
早將長安城的布局摸了個透的戚尋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到了衙署的所在地,但顯然因為此地所關押的囚徒大多不是什麽重要人物,戚尋甚至覺得此地的守衛空虛得很。
但她也不敢貿然下這種定論,萬一宇文贇的荒唐做派深刻影響到了在他下麵做事的官員,難保不會出現玩忽職守的情況,反而讓她因為思維誤區而走岔了路。
為確保萬一,戚尋貼著官寺的陰影,跟著一隊巡邏的將士下了地牢,將地牢中的囚徒都看了一輪,確定沒有看到與陳頊提供的抽象畫有在特征上對得上的,更確定在登記了囚徒的冊子上也的確沒有看到吳明徹的名字,這才撤離了出去。
她來時沒有驚起一點動靜,離開的時候也是同樣。
又恰逢冬日的月光也顯得比平日裏疏淡,讓人隻覺有一道冷風吹過而已。
她回到屋中,將燭火點燃,在推開窗扇的時候正看到隔著個院子的另外兩處燈火熄滅了下去,不由搖頭失笑,回到桌邊便將長安城的地圖給攤了開來。
以宇文贇的作風大約是不可能將吳明徹這種南陳俘虜放在諸如未央宮這種地方的。
如此看來倒是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放在王室貴族子弟所住的北闕甲第之處,這裏原本的巡衛力量便不少,戚尋今日在長安城中又閑逛了一陣的時候正途徑此地,便留意到了幾道並不弱於門閥門客的氣息,大約便是投效於北周皇室的武林高手。
用這些人做雙倍的功,以戚尋這種典型薅羊毛心態顯然是覺得很合適的。
另一種便是放在門閥的暗牢之中,這種地方比之前者更難闖入。
但這些地方都不像是官寺衙署這樣易於闖入,戚尋也隻能提筆將地圖上劃分出了幾個區域,打算逐個排查過去。
實在可惜的是,陳頊固然將她當做是個天降救星,卻顯然因為隻將能救出吳明徹當做一種可能,反正多說點好話和提供盤纏也算不上支出,以至於南陳勢力並未像是宋閥一樣解鎖,這讓她連個綠名標識都看不出來。
好在笨辦法總算也能達成目標,倒也問題不大。
等再翻過去一日,她便遵循著與尤楚紅的約定再一次進了西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