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固國公府祠堂裏的火已被滅掉,因撲滅的及時,除了祠堂沒有波及到別的院子。但李氏家族屹立在此的百年祠堂,就這樣被燒毀了。
李夫人秦氏趕來後,看到這副光景,當時就站不住了,開始哭喊道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剛剛過世的夫君,沒享幾日供奉,卻在新喪期間就遭此橫禍,可謂是拿錐子在錐她的心啊。
李肅望著眼前的狼藉,對母親道:“母親莫要太過傷心,還請保重身體。”
然後扭頭又對管家說:“交給你了,弄好。”
說完他帶上管青山大步朝外走去。為了跟王承柔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光,李肅特意支開了管青山,沒有叫他跟在自己身邊。所以出事的時候,他才分,。身乏術,讓王承柔跑了。
一路疾行到府門口,問清確實有一年輕女子從此出去,李肅讓管青山點人與他兵分兩路,一隊去往保帝候府,一隊去往容靜居。
李肅隻想了一下,就選擇帶隊去往容靜居。王承柔現在應該已想清楚,她惹禍了,她惹到他了。所以,她應該不會回候府,她很怕連累爹娘,她能回的隻有容靜居。
宮中的萬壽節因為宮婢來報,固國公府失火的消息而失了原先喜慶的氛圍,很多與固國公府住在一條街的人家,都揪起了心來。
太後、皇上、與宮中眾人都等不來後續消息,直至有人鼻子靈,說是聞到了燒焦的味道,今日刮南風,這風可不就是從固國公府的方向刮過來的。
第一個坐不住的就是太後了,那可是生她養她甚至將來長眠的地方,已屹立在大禹的百年老宅,難道要隨著大禹的消失而遭受損毀嗎?
趙湧彥見眾人都在擔心,坐安難安的,於是開口終止了壽宴。下令道:“太後娘娘莫急,眾卿也莫慌,擺駕南正大街,不放心就都跟去瞧一瞧。”
張憲空正在當值,當他聽到固國公府起火,宮中宴席已中止的消息後,他看了眼時辰,差不多是他可以離開的時間,於是張憲空交待了一番後,提前離開了。他的心有些亂,他忽然好想見到王承柔,以確定她的安全。
張憲空隱了身形往聚福殿去,等在王承柔出殿一定會路過的地方。可他看到宴席散後,很多的女眷依次走出來,卻一直沒見他家承承的身影。
待公主都回了,張憲空去到內宮門處,這裏已經不剩幾輛馬車了,但他家的馬車卻還在。問了清香與清心,說是沒見她們姑娘出來。她們也在擔心呢,從裏麵走出來的女眷們越來越少,已經不剩什麽了。
此時,內宮門這裏,已能在高處看到從固國公府裏冒出的濃煙,張憲空心裏起急,慌亂的思緒中就是覺得這把火燒得蹊蹺。
他又問清心清香:“李肅的馬車還在嗎?”
清心與清香道:“不在了,但並沒有見到李大人出來,而是李家的馬夫自己駕著馬車離開了。”
張憲空聽後轉身就走,騎上馬匹直奔容靜居而去。
王承柔從小爬樹下水,體質算是不錯。但此時她跑得有些力不從心,可又不敢停下來,沒到跑進家門的那一刻,她隨時都有被李肅追上的可能。
雖不敢停,但王承柔奔跑的速度明顯地慢了下來。她聽到不是自己腳下發出的聲音,那是馬蹄聲。
她心下慌了,重又快速地奔跑起來,可惜兩條腿怎敵四條腿的大馬,馬蹄聲越來越近,王承柔忍不住回頭去看,騎在最前麵的果然是李肅。
他裹挾焦煙味與火氣而來,王承柔不可能不怕,她可是把他家的祠堂燒了,不管她本意是不是要燒了那裏,她反抗的後果是這場大火的主因。
王承柔扭回頭來,心裏雖清楚她跑不掉了,但腳下步子未停,也就是在這時,她聽到自己身前似也傳來馬蹄聲,難道李肅讓人在前麵夾擊她?
待那聲音越來越近,王承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方向她奔來的竟是張憲空,是她的夫君。
她一下子有了動力,好像這一世她一直在做這樣的事,逃離身後的黑暗,追逐前方吸引她的光明。
張憲空與李肅自然也看到了對方,接理說張憲空不該出現在這裏,但他來了,李肅竟一點都不意外。趙湧彥前幾日與他說過一句話,那個蠢物竟能說出那樣一句讓他耿耿於懷的話,李肅當時不知該做何想。
趙湧彥說,王承柔之所以會選擇張憲空,有著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張憲空與他是同一種人,至少在能力上是相當的,張憲空隻不過命沒有他好,沒有出生在一個權貴之家。
他還說,若張憲空生在他趙家,如今的皇帝還不定是誰當呢,李肅恐怕也不會生出謀逆之心。
李肅當時隻當他胡說,雖不想放在心上,但當時還是往心裏去了。趙湧彥若隻說張憲空的能力、投胎問題,李肅自然可以嗤之以鼻,但任何事情隻要與王承柔沾上關係,那李肅不想放心裏也會往心裏去。
尤其趙湧彥一開口就是,王承柔為什麽會選張憲空這樣的內容,李肅更不可能聽過放一邊。
最後是李肅懊惱地主動地停止糾結這個問題,他一方麵覺得如真按趙湧彥所說,王承柔選張憲空,是因為二人之間有相似之處,那是不是說明,王承柔至始至終喜歡的都是他,張憲空隻不過是個替代品。
另一方麵,李肅又不願這樣想,因為就算二人有相似之處,在他主動提親,意願十足地表達了想要娶王承柔的意思後,她堅定且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張憲空,又一次舍棄了他。
此刻,看著忽然趕到的張憲空,看著早已無力的王承柔忽然充滿動力,全力朝前方奔去,他們二人在李肅麵前上演了一場雙向奔赴。
李肅大力揮了一鞭,身下的銀龍感受到了主人的意圖,把奔跑的速度加到了極限。然而他還是慢了一步,張憲空騎馬的速度也是極速,在李肅快要觸到王承柔的前一刻,他伸手把王承柔撈了起來。
王承柔在觸到張憲空手臂的那一刻,如溺水之人在水中抓到了樹根一樣,死死地抱在了懷裏。
李肅手上抓空,與張憲空錯馬的時候,他回手就是一鞭。張憲空本可以躲過這一鞭的,但他身前是王承柔,若是他躲了,這一鞭很可能會打到她身上。所以,張憲空深吸一口氣,硬生生地抗下了這一鞭。
李肅這根馬鞭是特製的,為了在極端情況下也能保證馬兒奔跑的速度,鞭子內裏大有玄機。
卡扣開關不按下,就是一般的馬鞭,在平常的時候使用就好。若是按下,就會像現在這樣,骨皮外翻,露出裏麵的鋼刺來,這個時候若是朝馬屁股上來這麽一下,滋血的同時,馬兒也會因巨痛而拚命奔跑。用在逃跑或是追擊的時候,十分好用。
李肅這一鞭雖如他所願抽到了張憲空身上,但他還是後悔使用晚了,應該一開始就用在銀龍身上,那樣的話,他就不會差這一步而抓空,讓王承柔跑到別人的懷裏。
張憲空心裏暗罵,李肅可真缺德,暗地裏使的五花八門的東西可真多,比走江湖之輩陰招還多,哪裏有貴公子以及朝廷重臣的樣子。
他忍著疼,在前方稍微卸了些馬速,然後一個轉身,朝南正大街奔去。李肅沒有放棄,繼續追擊。
張憲空一邊駕馬狂奔,一邊問懷中妻子:“那火與你有關?”
王承柔點點頭,又想他可能看不到,小聲言:“是我打翻了他家祠堂的長明燈,油火燒著了蒲墊,點燃了整個祠堂。我是不是惹禍了。”
“沒事,燒的好,他拐你到那裏去,你就是把他整個固國公府都燒了也是應該的,李肅欺你,你憑什麽不能反抗。再堅持一會兒,聖上的龍輦就在前麵。”
王承柔又抱緊張憲空一些,他什麽都沒有問,隻問了是不是她放的火,語氣更是輕鬆到能聽出一絲逗弄之意。
聽他這意思,趙湧彥出宮查探火情來了,人應是在前方。雖然這個皇上如李肅所說,是他的傀儡,但大庭廣眾之下,李肅與他手中木偶的戲還要唱下去,聽眾眾多,就算她燒了李家祠堂,想來李肅也給不出她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的理由。
所以,隻要見到皇上與眾人,今日之事可先告一段落,至於李肅,根本就沒必要再擔心是否得罪於他,他早就化身為咬住她不放的惡狼。
王承柔能感受到身下的大馬慢慢降了速度,張憲空這才有功夫把她扶起,讓她坐好在他身前。
王承柔人不再紮在夫君懷中,能看到前方的景像,不光皇帝在,太後、一些近臣及其家眷也在。她還看到了朝這裏奔來的父兄,終於可以不再恐懼,李肅再瘋,也不會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行荒唐之舉話荒唐之言。
身下的馬兒停了下來,張憲空把王承柔抱了下來。眾人疑惑地看著他二人,以及追在他們身後的李肅等人。
張憲空與皇上行禮,王承柔與他一起,趙湧彥眉頭不展的樣子,讓他們起了身。李肅下馬後,把鞭子朝身後一扔,同樣跪下與聖上行禮。
趙湧彥先問李肅:“李大人,你府上的火勢如何了?”
李肅:“托皇上的福,已被滅掉。臣既感念今逢萬壽節,才可遇難成祥,又愧疚於在聖上的好日子上出了這樣之事。臣有罪。”
趙湧彥:“李大人快起吧,水火乃天災,不必過於自責。”
李肅沒起,卻道:“並不是天災,我李家祠堂起火乃是**。”
他這話一出,眾人嘩然,太後厲聲問道:“是誰?難不成有人縱火?!”
李肅轉向太後,行了一禮後道:“縱火之人就是臣剛才一直在追趕之人。”
他這樣說,自然大家的目光都投到張都督與他夫人的身上。
張憲空正要說話,王承柔悄悄拉了他一下,張憲空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把說話的機會讓給了王承柔。但他沒想到的是王承柔一聲沒言語,像是沒事人一樣,依然站在他旁邊,無視周圍人打量的目光。
張憲空暗道一句,我娘子的內心真穩。也因著王承柔的這份沉穩,張憲空也放鬆了下來,竟還能在這種緊要關頭,想到自己何其幸運,能娶到渾身上下,從裏到外,都讓他沉迷深陷的女子。
李肅盯著王承柔看,他都要氣笑了,平常見到他就是一副老鼠見貓的樣子,這會兒怎麽倒是一點都不知道怕了,那事不關己的樣子,讓他剛才所言像個笑話一樣。
是因為有人給她撐腰了嗎,就這個張憲空?李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他從來都是行動派,隻做不說,也不做什麽提前的心理建設,但此刻,他在心裏發著狠誓,張,憲,空,你可要好好地活著,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生不如死,好好地給他活受著。
李肅站了起來,朝王承柔的方向走了兩步,張憲空反應很快,沒等李肅再多進一步,他就擋在了王承柔的前麵。
王承柔這時才看到他後背的傷,他的官服從肩膀處一直破到了腰的位置,最裏麵一層白內襯已被染成了紅色。他這是什麽時候受的傷?!王承柔竟一點都沒有察覺到。稍微想一想也就知道了,該是護著她往這裏狂奔,被李肅追的時候。
李肅!這個隻會使用暴力的惡人,她上輩子不該自己跳下宮牆,應該抱著他一塊跳下去,是不是隻有那樣,她才能獲得永遠的解脫。
可是,如果她真那麽做了,是不是這一世就遇不上這麽好的張憲空了?可他越是這樣好,王承柔就越愧疚,會總不自覺地想象,如果張憲空沒有被扯進她這些爛事裏來,會不會比現在要幸福快樂的多。
忍下心痛,她還有李肅要對付,王承柔輕輕拽了下張憲空的袖擺,她道:“夫君沒事的,李大人像是有什麽誤會,還是讓他把話說清楚的好,正好大家都在,也可評判一二。“
李肅確實隻走了兩步,沒有再靠前,張憲空退回到王承柔旁邊,就聽李肅道:“王承柔,你承不承認,我李家祠堂的火是你放的?”
王承柔雙目瞪得大大的,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來,她道:“李大人,此話怎講?我怎麽會跑到你家去放火,不說別的,就說你固國公府的門庭有多少人把守,是我想進就能隨便進去的嗎?再說我去你家幹什麽,你是不是眼花看錯了。”
嘴上這樣說著,王承柔心裏想的是,他果然是個瘋的 ,難道要把掠她進府的事當眾講出來嗎?
第53章
此刻, 太後怒視王承柔,王霜與王亭真則朝張憲空王承柔那裏移了步,默默地站在了他們身後。
李肅聽王承柔這樣說後, 剛才的那點氣反而消了。李肅得承認, 他喜歡這樣的王承柔,理直氣壯地耍賴,性格裏自帶的狡黠讓她看上去是如此的靈動,他所認識的王承柔本該就是這個樣子的, 但後來這樣的王承柔他就看不到了, 直至失了這些特質的她, 最終選擇了自我毀滅。
所以,哪怕現在王承柔用這些特質來對付他, 李肅也是願意的, 甚至有些享受眼下這一刻。他目光十分專注,不放過王承柔臉上的任何一絲細微表情。
這種目光在張憲空看來,堪稱冒犯,同為男人, 他看懂了李肅眼中的意味,可在心裏這樣肖想別人的妻子,著實可惡。
李肅猛地一回神, 迷情在眼中散去,那雙眼重新銳利清明起來,他道:“那就奇了, 我府上不少人皆見起火後, 你從我府中跑出去, 否則我也不會在你身後追逐。還有, 就算你不在我府上, 這個時候就算還沒有出宮,也該在太後皇上身旁才對,怎麽會從南正大街跑過來?”
李肅目光向下,果然見她雙手開始握拳,有些習慣,就算經曆了兩世也是改不了的,王承柔一緊張就會如此。
也許自己不該這樣逼她,他與她之間的糾纏才剛剛開始,並不急在這一時。但,她燒了李家祠堂是真,哪怕她能騙了別人也騙不了他,當時的情形,王承柔是懷了狠意的,她不光是想借亂逃走,她還是成心引燃祠堂的。
李肅知王承柔性格有潑辣霸道的一麵,但她從來不是個狠人,上一世她常常對喻哲兒說著最狠的話,行的事卻根本傷不到對方多少,真正讓喻哲兒恨上她的,是他背後做的一些手腳。
如此說來,上一世她做的最狠的事就是對她自己了,她親手了結了一切。現在,重生而來,她做的最狠的一件事竟是對他。這樣成心放火燒祠堂的事,李肅怎麽也想不到會是王承柔做出來的。
以前隻會呲牙的小東西,現在也學會咬人了。第一口咬的就是他,不痛,但卻讓人恨得牙癢癢。
王承柔一時停頓未言,王霜剛邁步上前,就聽他的小女兒道:“說在固國公府看到我的,都是李家的奴仆,此話並不可信。至於李大人提出的疑問,誰說我不是從宮中出來的,我一直在公主那裏,李大人可找公主求證,哦對了,聖上也有在公主那處看到我的,聖上可為我作證。”
說著王承柔轉身看向趙湧彥,李肅說過,他都安排好了,不會讓人發現她不在壽宴上,那麽他的安排肯定有皇上的參與,而最有可能被他們利用的就是慶端公主。她故意把話說得模棱兩可,隻提“公主那裏公主那處”,卻並不提具體是哪裏,也好後麵再找補。
所以,王承柔賭了一把,她把賭注下在了公主那裏,並拉趙湧彥一起下場參賭。
李肅根本沒等趙湧彥開口,就知道這一關被她闖過去了,不用再問為什麽她會與張憲空從南正大街的方向跑來,隻要趙湧彥開口,沒有人會再提出質疑,包括他。而趙湧彥一定會順著她應下,這一局已定,王承柔險勝。
就聽坐在龍輦上的皇帝道:“朕想起來了,確實在公主那裏見過都督夫人。公主誤食果酒,臉上起了疹子,是都督夫人一直在屏風後照看,朕還未謝過夫人呢。”
聖上這樣說,眾人才明白,為何今日不見公主真顏,反而給太後與公主落座的地方安上了屏風,原來是公主麵貌有損,不宜見人,又怕隻公主擋了屏風會被人猜疑,故太後那裏也擋了屏風。而王承柔與公主的關係之好,眾人皆知,她在後麵照顧理所當然。
同時明白的還有王承柔,原來他們是找了這樣一個借口。趙湧彥特意提出來,是在提醒她,拉他下場可以,但不要說漏了嘴。
有了趙湧彥的提醒,這詞兒就好對了,王承柔衝皇上行禮道:“聖上言重了,侍候公主是臣婦的本分。”
這時,張憲空握住了王承柔的手,然後對李肅道:“李大人,內子已說清楚,你還有什麽疑問嗎?”
李肅:“王二姑娘所言有理有據,在下沒有疑問了。”
他又在稱呼承承為王二姑娘,這一次張憲空不打算放過,他道:“李大人慎言,王二姑娘已嫁與張某,你該按禮稱她為張夫人。”
李肅目光一冷:“在張都督還為兵馬司效力時,我與王二姑娘就已相識,一時叫習慣改不了口了。”
張憲空又道:“此事隻是大人你失禮,但剛才你不問青紅皂白,聽從府上奴仆妄言,策馬追擊於我夫妻,還出手傷人,如今我背上的傷,就是大人剛才扔給護衛的,暗藏機關陰毒至極的馬鞭所致。”
他說著,轉向聖上道:“請聖上為我夫妻二人做主,李肅一來冤枉內子放火,二來私下動武,傷及朝廷命官,請聖上裁奪。”
張憲空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對付李肅是皇上登上寶座前親口答應他的,擇日不如撞日,就借此對李肅發難吧。
李肅對張憲空的行為嗤之以鼻,“李肅”?姓張的算個什麽東西,也敢對他直呼其名了。
李夫人秦氏趕來後,看到這副光景,當時就站不住了,開始哭喊道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剛剛過世的夫君,沒享幾日供奉,卻在新喪期間就遭此橫禍,可謂是拿錐子在錐她的心啊。
李肅望著眼前的狼藉,對母親道:“母親莫要太過傷心,還請保重身體。”
然後扭頭又對管家說:“交給你了,弄好。”
說完他帶上管青山大步朝外走去。為了跟王承柔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光,李肅特意支開了管青山,沒有叫他跟在自己身邊。所以出事的時候,他才分,。身乏術,讓王承柔跑了。
一路疾行到府門口,問清確實有一年輕女子從此出去,李肅讓管青山點人與他兵分兩路,一隊去往保帝候府,一隊去往容靜居。
李肅隻想了一下,就選擇帶隊去往容靜居。王承柔現在應該已想清楚,她惹禍了,她惹到他了。所以,她應該不會回候府,她很怕連累爹娘,她能回的隻有容靜居。
宮中的萬壽節因為宮婢來報,固國公府失火的消息而失了原先喜慶的氛圍,很多與固國公府住在一條街的人家,都揪起了心來。
太後、皇上、與宮中眾人都等不來後續消息,直至有人鼻子靈,說是聞到了燒焦的味道,今日刮南風,這風可不就是從固國公府的方向刮過來的。
第一個坐不住的就是太後了,那可是生她養她甚至將來長眠的地方,已屹立在大禹的百年老宅,難道要隨著大禹的消失而遭受損毀嗎?
趙湧彥見眾人都在擔心,坐安難安的,於是開口終止了壽宴。下令道:“太後娘娘莫急,眾卿也莫慌,擺駕南正大街,不放心就都跟去瞧一瞧。”
張憲空正在當值,當他聽到固國公府起火,宮中宴席已中止的消息後,他看了眼時辰,差不多是他可以離開的時間,於是張憲空交待了一番後,提前離開了。他的心有些亂,他忽然好想見到王承柔,以確定她的安全。
張憲空隱了身形往聚福殿去,等在王承柔出殿一定會路過的地方。可他看到宴席散後,很多的女眷依次走出來,卻一直沒見他家承承的身影。
待公主都回了,張憲空去到內宮門處,這裏已經不剩幾輛馬車了,但他家的馬車卻還在。問了清香與清心,說是沒見她們姑娘出來。她們也在擔心呢,從裏麵走出來的女眷們越來越少,已經不剩什麽了。
此時,內宮門這裏,已能在高處看到從固國公府裏冒出的濃煙,張憲空心裏起急,慌亂的思緒中就是覺得這把火燒得蹊蹺。
他又問清心清香:“李肅的馬車還在嗎?”
清心與清香道:“不在了,但並沒有見到李大人出來,而是李家的馬夫自己駕著馬車離開了。”
張憲空聽後轉身就走,騎上馬匹直奔容靜居而去。
王承柔從小爬樹下水,體質算是不錯。但此時她跑得有些力不從心,可又不敢停下來,沒到跑進家門的那一刻,她隨時都有被李肅追上的可能。
雖不敢停,但王承柔奔跑的速度明顯地慢了下來。她聽到不是自己腳下發出的聲音,那是馬蹄聲。
她心下慌了,重又快速地奔跑起來,可惜兩條腿怎敵四條腿的大馬,馬蹄聲越來越近,王承柔忍不住回頭去看,騎在最前麵的果然是李肅。
他裹挾焦煙味與火氣而來,王承柔不可能不怕,她可是把他家的祠堂燒了,不管她本意是不是要燒了那裏,她反抗的後果是這場大火的主因。
王承柔扭回頭來,心裏雖清楚她跑不掉了,但腳下步子未停,也就是在這時,她聽到自己身前似也傳來馬蹄聲,難道李肅讓人在前麵夾擊她?
待那聲音越來越近,王承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方向她奔來的竟是張憲空,是她的夫君。
她一下子有了動力,好像這一世她一直在做這樣的事,逃離身後的黑暗,追逐前方吸引她的光明。
張憲空與李肅自然也看到了對方,接理說張憲空不該出現在這裏,但他來了,李肅竟一點都不意外。趙湧彥前幾日與他說過一句話,那個蠢物竟能說出那樣一句讓他耿耿於懷的話,李肅當時不知該做何想。
趙湧彥說,王承柔之所以會選擇張憲空,有著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張憲空與他是同一種人,至少在能力上是相當的,張憲空隻不過命沒有他好,沒有出生在一個權貴之家。
他還說,若張憲空生在他趙家,如今的皇帝還不定是誰當呢,李肅恐怕也不會生出謀逆之心。
李肅當時隻當他胡說,雖不想放在心上,但當時還是往心裏去了。趙湧彥若隻說張憲空的能力、投胎問題,李肅自然可以嗤之以鼻,但任何事情隻要與王承柔沾上關係,那李肅不想放心裏也會往心裏去。
尤其趙湧彥一開口就是,王承柔為什麽會選張憲空這樣的內容,李肅更不可能聽過放一邊。
最後是李肅懊惱地主動地停止糾結這個問題,他一方麵覺得如真按趙湧彥所說,王承柔選張憲空,是因為二人之間有相似之處,那是不是說明,王承柔至始至終喜歡的都是他,張憲空隻不過是個替代品。
另一方麵,李肅又不願這樣想,因為就算二人有相似之處,在他主動提親,意願十足地表達了想要娶王承柔的意思後,她堅定且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張憲空,又一次舍棄了他。
此刻,看著忽然趕到的張憲空,看著早已無力的王承柔忽然充滿動力,全力朝前方奔去,他們二人在李肅麵前上演了一場雙向奔赴。
李肅大力揮了一鞭,身下的銀龍感受到了主人的意圖,把奔跑的速度加到了極限。然而他還是慢了一步,張憲空騎馬的速度也是極速,在李肅快要觸到王承柔的前一刻,他伸手把王承柔撈了起來。
王承柔在觸到張憲空手臂的那一刻,如溺水之人在水中抓到了樹根一樣,死死地抱在了懷裏。
李肅手上抓空,與張憲空錯馬的時候,他回手就是一鞭。張憲空本可以躲過這一鞭的,但他身前是王承柔,若是他躲了,這一鞭很可能會打到她身上。所以,張憲空深吸一口氣,硬生生地抗下了這一鞭。
李肅這根馬鞭是特製的,為了在極端情況下也能保證馬兒奔跑的速度,鞭子內裏大有玄機。
卡扣開關不按下,就是一般的馬鞭,在平常的時候使用就好。若是按下,就會像現在這樣,骨皮外翻,露出裏麵的鋼刺來,這個時候若是朝馬屁股上來這麽一下,滋血的同時,馬兒也會因巨痛而拚命奔跑。用在逃跑或是追擊的時候,十分好用。
李肅這一鞭雖如他所願抽到了張憲空身上,但他還是後悔使用晚了,應該一開始就用在銀龍身上,那樣的話,他就不會差這一步而抓空,讓王承柔跑到別人的懷裏。
張憲空心裏暗罵,李肅可真缺德,暗地裏使的五花八門的東西可真多,比走江湖之輩陰招還多,哪裏有貴公子以及朝廷重臣的樣子。
他忍著疼,在前方稍微卸了些馬速,然後一個轉身,朝南正大街奔去。李肅沒有放棄,繼續追擊。
張憲空一邊駕馬狂奔,一邊問懷中妻子:“那火與你有關?”
王承柔點點頭,又想他可能看不到,小聲言:“是我打翻了他家祠堂的長明燈,油火燒著了蒲墊,點燃了整個祠堂。我是不是惹禍了。”
“沒事,燒的好,他拐你到那裏去,你就是把他整個固國公府都燒了也是應該的,李肅欺你,你憑什麽不能反抗。再堅持一會兒,聖上的龍輦就在前麵。”
王承柔又抱緊張憲空一些,他什麽都沒有問,隻問了是不是她放的火,語氣更是輕鬆到能聽出一絲逗弄之意。
聽他這意思,趙湧彥出宮查探火情來了,人應是在前方。雖然這個皇上如李肅所說,是他的傀儡,但大庭廣眾之下,李肅與他手中木偶的戲還要唱下去,聽眾眾多,就算她燒了李家祠堂,想來李肅也給不出她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的理由。
所以,隻要見到皇上與眾人,今日之事可先告一段落,至於李肅,根本就沒必要再擔心是否得罪於他,他早就化身為咬住她不放的惡狼。
王承柔能感受到身下的大馬慢慢降了速度,張憲空這才有功夫把她扶起,讓她坐好在他身前。
王承柔人不再紮在夫君懷中,能看到前方的景像,不光皇帝在,太後、一些近臣及其家眷也在。她還看到了朝這裏奔來的父兄,終於可以不再恐懼,李肅再瘋,也不會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行荒唐之舉話荒唐之言。
身下的馬兒停了下來,張憲空把王承柔抱了下來。眾人疑惑地看著他二人,以及追在他們身後的李肅等人。
張憲空與皇上行禮,王承柔與他一起,趙湧彥眉頭不展的樣子,讓他們起了身。李肅下馬後,把鞭子朝身後一扔,同樣跪下與聖上行禮。
趙湧彥先問李肅:“李大人,你府上的火勢如何了?”
李肅:“托皇上的福,已被滅掉。臣既感念今逢萬壽節,才可遇難成祥,又愧疚於在聖上的好日子上出了這樣之事。臣有罪。”
趙湧彥:“李大人快起吧,水火乃天災,不必過於自責。”
李肅沒起,卻道:“並不是天災,我李家祠堂起火乃是**。”
他這話一出,眾人嘩然,太後厲聲問道:“是誰?難不成有人縱火?!”
李肅轉向太後,行了一禮後道:“縱火之人就是臣剛才一直在追趕之人。”
他這樣說,自然大家的目光都投到張都督與他夫人的身上。
張憲空正要說話,王承柔悄悄拉了他一下,張憲空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把說話的機會讓給了王承柔。但他沒想到的是王承柔一聲沒言語,像是沒事人一樣,依然站在他旁邊,無視周圍人打量的目光。
張憲空暗道一句,我娘子的內心真穩。也因著王承柔的這份沉穩,張憲空也放鬆了下來,竟還能在這種緊要關頭,想到自己何其幸運,能娶到渾身上下,從裏到外,都讓他沉迷深陷的女子。
李肅盯著王承柔看,他都要氣笑了,平常見到他就是一副老鼠見貓的樣子,這會兒怎麽倒是一點都不知道怕了,那事不關己的樣子,讓他剛才所言像個笑話一樣。
是因為有人給她撐腰了嗎,就這個張憲空?李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他從來都是行動派,隻做不說,也不做什麽提前的心理建設,但此刻,他在心裏發著狠誓,張,憲,空,你可要好好地活著,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生不如死,好好地給他活受著。
李肅站了起來,朝王承柔的方向走了兩步,張憲空反應很快,沒等李肅再多進一步,他就擋在了王承柔的前麵。
王承柔這時才看到他後背的傷,他的官服從肩膀處一直破到了腰的位置,最裏麵一層白內襯已被染成了紅色。他這是什麽時候受的傷?!王承柔竟一點都沒有察覺到。稍微想一想也就知道了,該是護著她往這裏狂奔,被李肅追的時候。
李肅!這個隻會使用暴力的惡人,她上輩子不該自己跳下宮牆,應該抱著他一塊跳下去,是不是隻有那樣,她才能獲得永遠的解脫。
可是,如果她真那麽做了,是不是這一世就遇不上這麽好的張憲空了?可他越是這樣好,王承柔就越愧疚,會總不自覺地想象,如果張憲空沒有被扯進她這些爛事裏來,會不會比現在要幸福快樂的多。
忍下心痛,她還有李肅要對付,王承柔輕輕拽了下張憲空的袖擺,她道:“夫君沒事的,李大人像是有什麽誤會,還是讓他把話說清楚的好,正好大家都在,也可評判一二。“
李肅確實隻走了兩步,沒有再靠前,張憲空退回到王承柔旁邊,就聽李肅道:“王承柔,你承不承認,我李家祠堂的火是你放的?”
王承柔雙目瞪得大大的,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來,她道:“李大人,此話怎講?我怎麽會跑到你家去放火,不說別的,就說你固國公府的門庭有多少人把守,是我想進就能隨便進去的嗎?再說我去你家幹什麽,你是不是眼花看錯了。”
嘴上這樣說著,王承柔心裏想的是,他果然是個瘋的 ,難道要把掠她進府的事當眾講出來嗎?
第53章
此刻, 太後怒視王承柔,王霜與王亭真則朝張憲空王承柔那裏移了步,默默地站在了他們身後。
李肅聽王承柔這樣說後, 剛才的那點氣反而消了。李肅得承認, 他喜歡這樣的王承柔,理直氣壯地耍賴,性格裏自帶的狡黠讓她看上去是如此的靈動,他所認識的王承柔本該就是這個樣子的, 但後來這樣的王承柔他就看不到了, 直至失了這些特質的她, 最終選擇了自我毀滅。
所以,哪怕現在王承柔用這些特質來對付他, 李肅也是願意的, 甚至有些享受眼下這一刻。他目光十分專注,不放過王承柔臉上的任何一絲細微表情。
這種目光在張憲空看來,堪稱冒犯,同為男人, 他看懂了李肅眼中的意味,可在心裏這樣肖想別人的妻子,著實可惡。
李肅猛地一回神, 迷情在眼中散去,那雙眼重新銳利清明起來,他道:“那就奇了, 我府上不少人皆見起火後, 你從我府中跑出去, 否則我也不會在你身後追逐。還有, 就算你不在我府上, 這個時候就算還沒有出宮,也該在太後皇上身旁才對,怎麽會從南正大街跑過來?”
李肅目光向下,果然見她雙手開始握拳,有些習慣,就算經曆了兩世也是改不了的,王承柔一緊張就會如此。
也許自己不該這樣逼她,他與她之間的糾纏才剛剛開始,並不急在這一時。但,她燒了李家祠堂是真,哪怕她能騙了別人也騙不了他,當時的情形,王承柔是懷了狠意的,她不光是想借亂逃走,她還是成心引燃祠堂的。
李肅知王承柔性格有潑辣霸道的一麵,但她從來不是個狠人,上一世她常常對喻哲兒說著最狠的話,行的事卻根本傷不到對方多少,真正讓喻哲兒恨上她的,是他背後做的一些手腳。
如此說來,上一世她做的最狠的事就是對她自己了,她親手了結了一切。現在,重生而來,她做的最狠的一件事竟是對他。這樣成心放火燒祠堂的事,李肅怎麽也想不到會是王承柔做出來的。
以前隻會呲牙的小東西,現在也學會咬人了。第一口咬的就是他,不痛,但卻讓人恨得牙癢癢。
王承柔一時停頓未言,王霜剛邁步上前,就聽他的小女兒道:“說在固國公府看到我的,都是李家的奴仆,此話並不可信。至於李大人提出的疑問,誰說我不是從宮中出來的,我一直在公主那裏,李大人可找公主求證,哦對了,聖上也有在公主那處看到我的,聖上可為我作證。”
說著王承柔轉身看向趙湧彥,李肅說過,他都安排好了,不會讓人發現她不在壽宴上,那麽他的安排肯定有皇上的參與,而最有可能被他們利用的就是慶端公主。她故意把話說得模棱兩可,隻提“公主那裏公主那處”,卻並不提具體是哪裏,也好後麵再找補。
所以,王承柔賭了一把,她把賭注下在了公主那裏,並拉趙湧彥一起下場參賭。
李肅根本沒等趙湧彥開口,就知道這一關被她闖過去了,不用再問為什麽她會與張憲空從南正大街的方向跑來,隻要趙湧彥開口,沒有人會再提出質疑,包括他。而趙湧彥一定會順著她應下,這一局已定,王承柔險勝。
就聽坐在龍輦上的皇帝道:“朕想起來了,確實在公主那裏見過都督夫人。公主誤食果酒,臉上起了疹子,是都督夫人一直在屏風後照看,朕還未謝過夫人呢。”
聖上這樣說,眾人才明白,為何今日不見公主真顏,反而給太後與公主落座的地方安上了屏風,原來是公主麵貌有損,不宜見人,又怕隻公主擋了屏風會被人猜疑,故太後那裏也擋了屏風。而王承柔與公主的關係之好,眾人皆知,她在後麵照顧理所當然。
同時明白的還有王承柔,原來他們是找了這樣一個借口。趙湧彥特意提出來,是在提醒她,拉他下場可以,但不要說漏了嘴。
有了趙湧彥的提醒,這詞兒就好對了,王承柔衝皇上行禮道:“聖上言重了,侍候公主是臣婦的本分。”
這時,張憲空握住了王承柔的手,然後對李肅道:“李大人,內子已說清楚,你還有什麽疑問嗎?”
李肅:“王二姑娘所言有理有據,在下沒有疑問了。”
他又在稱呼承承為王二姑娘,這一次張憲空不打算放過,他道:“李大人慎言,王二姑娘已嫁與張某,你該按禮稱她為張夫人。”
李肅目光一冷:“在張都督還為兵馬司效力時,我與王二姑娘就已相識,一時叫習慣改不了口了。”
張憲空又道:“此事隻是大人你失禮,但剛才你不問青紅皂白,聽從府上奴仆妄言,策馬追擊於我夫妻,還出手傷人,如今我背上的傷,就是大人剛才扔給護衛的,暗藏機關陰毒至極的馬鞭所致。”
他說著,轉向聖上道:“請聖上為我夫妻二人做主,李肅一來冤枉內子放火,二來私下動武,傷及朝廷命官,請聖上裁奪。”
張憲空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對付李肅是皇上登上寶座前親口答應他的,擇日不如撞日,就借此對李肅發難吧。
李肅對張憲空的行為嗤之以鼻,“李肅”?姓張的算個什麽東西,也敢對他直呼其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