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望著心事重重眉眼不得展的皇後娘娘,她也出起神來。
“罷了,不想了,我還是有些累乏,我歇一歇,你們下去吧。”王承柔一想到晚些時候李肅必到,她就提不起精神,隻想躺著。
王承柔這一躺,還真又睡了過去,她做夢了。
夢境繁複且雜亂,王承柔分辨不清很多東西,但唯有一點她是清楚的,那就是眠眠遭遇了危機,有人要害她,作為母親她是唯一傾盡全力要救她的人。
王承柔醒來時一身冷汗,整個人陷在恐慌的情緒裏,她在心跳漸漸正常了後,抹了一把額上的汗,明白之所以會做這樣的夢是因為,無論李肅所言所為如何真誠,她依然做不到信他一分。
在她睡下前,她起了想相信他一次的心思,而內心緊裏最真實的想法通過夢境來告訴她,李肅不可信,但凡她信了,將萬劫不複。而眠眠的安危,就是她最在意的劫。
在夢裏由黑衣人幻化成的妖魔在殺向眠眠時,王承柔在極度絕望的情況下,竟在夢中逃避了這一結果,因為她無法麵對失去眠眠的痛苦,竟讓這個夢奇幻了起來,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出現在了夢中。
眠眠被人從天而降地救走了,不知那是何人,也沒看到她被救到了哪裏去,但是夢告訴她,眠眠是被她親生父親,大江之南的勢力救走的。王承柔也是在這個時候醒的,夢裏她太累了,在她給眠眠安了一個好結局後,她支撐不下去破了夢境,醒了過來。
如果,現實能像夢境一樣被自己所控,如果眠眠當年沒有從馬車上掉下來,而是跟著她祖母與父親去了南邊,那該有多好。
大江之南,那是王承柔不敢渴求的歸途,但是眠眠為什麽不能去呢。王承柔全身一震,是啊,為什麽眠眠不能去呢。她是在李肅機密的監視下,但是她的女兒沒有。
如果當日真是李肅使手段害眠眠跌落,那就說明他對眠眠動了殺心,欲除之後快。真若這樣的話,那眠眠消失了豈不是正合他意。
送眠眠去南邊,這個念頭一起,王承柔就控製不住了,她越來越覺得這個事情可以操作,若是圖謀的好,李肅甚至可以為此事助上一力。
晚些時候,李肅不出意外地出現在元尊殿,他今日來得早,在此用了膳。
席間王承柔盯著一道菜出神,李肅問她怎麽了,她道:“這是眠眠最愛吃的,我還記得她小時候胃弱,我不許她多吃,她就變著法的求我,跟我撒嬌。做娘親的,看著這麽個小軟團子糯糯地開口,哪裏忍得住再管束她,每次都會讓她得逞,比預想的多吃了好幾塊。”
王承柔溫溫柔柔地說著,臉上的表情同樣溫柔,李肅看著她,一方麵覺得她釋放愛意的樣子很美,另一方麵又知道,這份愛意是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散發出的天然母愛,從來都不是因為他,更令人絕望的是,好像以後也不會為他這樣。
李肅頓覺索然無味,本來用飯就跟心情有關,他是特意緊趕慢趕,趕上晚膳時間過來的,想著能與她同坐一桌看著她用膳是何等的舒心與愜意,如今卻被她幾句話毀了。
她此時雖不再喋喋不休那小崽子,卻是嘴角眉眼都帶笑,給李肅的觀感像剛才一樣,真是美麗又刺眼。
王承柔能感覺到李肅的不悅,她拿眠眠來刺激李肅是要講尺度的:“聖上怎麽不吃了?”
李肅:“今日的膳食著實無味了些,我飽了。”
自從李肅登上王位以來,他基本沒在王承柔麵前自稱過“朕”,哪怕現在龍顏不悅,他也沒有拿此來立威,但門裏門外的奴婢們卻是嚇得不輕,聖上對禦膳不滿,親口說出著實無味,這可是有人要掉腦袋的前兆。
一時裏裏外外侍候的都跪了下來,皇權就是這樣的,本主雖然沒發怒,卻隻需一句話,周圍人就可替他盡顯天子之威。
王承柔放下碗筷,道了一句:“都下去吧,這裏不用伺候。”
皇後開了口,皇上沒說話,眾奴婢聽令都退了下去。
王承柔沒有告罪,沒有勸他,隻幽幽道:“我從小生活在父慈母愛下,就連兄長都是個處處對我妥協的好兄長。憑心說,從小到大我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但家人把我當個寶,覺得別家的女兒都比不過自家的。”
李肅不知她要說什麽,但也明白過來,她一反常態與他攀談起來,想來不是沒話找話閑聊天的,她有她的目的,他傾聽的態度認真了幾分。
王承柔見他認真在聽,繼續道:“這就是血緣的奇妙之處,所以在我這裏,有血緣關係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家人就是要對家人好。後來我有了眠眠,自然是有樣學樣,把她當成我的命,這個認知這份感情,於我來說一輩子都不會改,哪怕她有一天忤逆不孝,傷我千萬,我也不能把她如何,唯有拿老話兒女都是冤家來安慰自己。”
“但,”王承柔聲音撥高,“我可以因她受傷,卻絕不能讓她因我而出事,這就是母親對孩子的天然牽絆,私以為也是孝之根本。身為生養他們的長輩,若是連這點犧牲與委屈都不能擔,而隻一味要求子女孝順,我沒有那麽不要臉。”
她轉頭看向李肅:“所以聖上,我們兩世糾葛,你自認很了解我,但你了解的都是沒有做母親的我,我有了孩子就會與以前不一樣的。”
王承柔這篇話無非是想告訴李肅,眠眠對她來說是最重要的人,誰也越不過她女兒去,他再嫌眠眠礙眼,也不能動歪心思,行狠毒之計,因為眠眠還是她的命,動了眠眠就是想要她的命,一個母親為了孩子什麽都做得出來。李肅若是容不下她這個孩子,隻能想別的辦法。
去南邊就是最好的辦法,但她現在還不能露出這個意思。
同時她有些暗語在其中,她不能明著告訴李肅,他沒有慈父慈母沒有孩子,他不會懂這份厚重的親情,但她現在告訴他了,他就必須得懂,要不誰也別想有安生日子。
李肅聽她說了這麽多,忽然開口:“若是我們有一個孩子,你也會這樣對他嗎?”
王承柔驚訝李肅為什麽會反應到這上麵去,有李肅一半血緣的孩子嗎,她不知道,但她撒謊了:“會的。”
李肅的眼裏忽然就有了光,他重新拿起了筷子,剛才桌上的陰沉氣氛不複見。
李肅恢複了好胃口,但一頓飯終有吃完的時候。這一夜,對李肅來說是**苦短,於王承柔卻是長夜漫漫。
待屋外風聲漸輕,屋內也安靜了下來,王承柔背對著李肅,怵眉閉目正想讓自己睡過去之時,就聽李肅在她身後道:“我知道不會的,你不會像對張安眠那樣對我們的孩子的。我私下曾想過,如果生個女兒會不會好一些,她多少會有些她姐姐的影子吧,這樣會不會能多得你些憐惜與青睞。”
無人回答他,王承柔隻是睜開了眼。稍許李肅道:“我知道你不愛聽這個,那我問你,你可還記得我愛吃什麽?”
王承柔不能裝傻兩次,她答道:“不記得了。”
李肅:“你又撒謊,怎麽會不記得,上一世你跟著我做小尾巴時,特意向酒家打聽了我的喜好,還在侯府的廚房裏學著做來著。你不要為了氣我而故意不承認。”
王承柔順著李肅的話想了想,是有這麽回事,但是……
她如實道:“臣妾是記得,但記得的是臣妾確實曾那麽做過,但當初打聽來的結果,以及在廚房裏學了什麽,卻是一點都記不起來了。聖上可能不信,我剛想了很久,連是葷菜還是素菜都記不得了,又如何能記得菜式。”
今夜並無涼意,屋內因剛才的激烈行事而升起的溫度尚留餘溫,可李肅卻感到了蕭索之意,她一再保證自己這次沒有騙他說的是真話,但這個事實更令人心涼。
她把他們以前僅存的那些美好盡數忘卻,隻留他一個人重複著回味一遍又一遍,而這本就不多的美好,隨著王承柔的坦誠又湮滅了一件。
李肅聲音微涼:“是我自尋煩惱了,睡吧。”
再次閉上眼的王承柔,眉頭依然是皺著的,睡意卻散了。為的不是李肅冷下來的態度,而是他那句“你不會像對張安眠那樣對我們的孩子”。
天光大亮,又是新的一天,王承柔沒有功夫想太多,她既然有了想法,有了實施的可能,自然要全力以赴,否則昨夜她說與李肅的那番話豈不是白說了。
第一件事要辦的是出宮,要把眠眠送去南邊,是要與那邊取得聯係的。在聖康殿李肅與她說完那番信任與不信任的話題後,他倒是遵守承諾,繼續允她出宮。
出宮這日,王承柔沒回侯府,而是去了趙陸那裏。在趙陸的茅草屋內,王承柔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趙陸這回連聲音都沒有壓低,因為他知道皇宮裏應該差不多也知道了此事。他說:“南邊出了件大事,草民不確定娘娘是否已知道?”
王承柔也不管趙陸看不看得見,搖頭道:“我不知道。”
趙陸:“那就由草民來說與娘娘聽吧。”
第114章
趙陸說話期間, 王承柔並沒有打斷他,這與趙陸的預想不同,他以為她會有很多問題想問, 為此他還特意放慢了語速, 但王承柔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他不知道,在他看不見的世界裏, 王承柔的臉色從震驚到了然, 最後歸為平靜。此後她就一直安靜地聽著, 連刻畫她內心波瀾起伏的表情都不再展示,真正做到了一個安靜的傾聽者。
在趙陸把所知的、想說的都說完後,王承柔依然沒有言語, 趙陸也不催她。
終於, 他聽王承柔道:“這樣啊, 我那時倒是懷疑過。”
在趙陸這副什麽都看不見的樣子麵前, 讓王承柔忽然有了述說的衝動, 說起來在宮中在李肅身邊生活的日子, 她很久都沒有傾訴的需要, 過的是能少說話就少說話的日子。
此刻, 她忽然想說幾句真話與老友聽:“我, 我當時這樣懷疑的時候是抱著一絲希望的,我並沒走遠,自認聰明地等在了外麵,抱著能當場揭穿他把戲的那份微弱希望等著,但看來他是連這個都料到了,與他義父上演了一出整戲, 親手打破了我最後的希望。原來, 真的不是我多想了。”
趙陸:“娘娘那時辛苦了。不過這總算是個好消息。”
王承柔:“好消息嗎?是啊, 總歸是好消息,那祝賀他了,南邊的局勢算是定了吧。”
趙陸忽略王承柔語氣裏的薄涼:“是的,南方局勢是前所未有的團結與穩定。王尚這個孩子真是無意中立了大功,張憲空,哦,現在不能再這麽叫了,現在是南禹元成帝。若是沒有尚兒的失手,元成帝這個事還真不好找時機公布,自己說出來未免下屬不信,扒衣自證實在有損帝王威儀。”
這話一出口,趙陸就覺自己唐突了,在女子麵前這麽說屬實不合適,於是他閉上了嘴,一時無聲。
但王承柔沒覺出唐突,她還附和道:“南禹這個國號選的很合適,趙湧彥害死哀帝雖無定論,但他繼位後改了國號是個洗不清的汙點,如今李肅改錚為承,自認開國,聖祖,不會再打著大禹的旗號。而張憲,元成帝親手弑殺趙湧彥,重新打起大禹的旗號對他來說是為最好。至於尚兒,那孩子今年也有七歲了吧,聽你所言,元成帝把他當成親生的疼愛,他不隻有了父親祖母,還有了小叔小姑,我雖是他名義上的養母,但也沒養過他幾年,他能過得好,我很心慰。”
明明王承柔是在述說著一件好事,但趙陸卻聽出了哀傷與落寞。趙陸稍稍想了一下就明白了過來,她這是想到了公主殿下吧。
本該是她的親生女兒享有的一切,現在都歸到了養子的身上,再加上眠眠那個孩子的處境,趙陸也是能想到的。李肅那樣的人,是絕不會接受張憲空的孩子的,尤其是那個孩子還是王承柔所出。
趙陸想勸上兩句,卻不知從何處開口,他再次選擇了閉嘴。
趙陸猜想對了,王承柔就是想到了眠眠,是然她養了尚兒幾年,不會沒有感情,她說的也是心裏話,她是真的希望尚兒好,但是,她還是忍不住做比較。
以前兩個孩子都養在她身邊,她盡量一碗水端平,兩個孩子都是幸福快樂的,而現在,一個有了可靠的靠山,一個卻時時處在沙堆之上,隨時有著傾塌覆滅的風險。
這讓王承柔如何能高興的起來,她隻也能唯有心慰。
是以,王承柔更加堅定地想要送眠眠離開。她斂了斂心神,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趙陸。
趙陸本來是反對的,他覺得若想在李肅眼皮底下行此事,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在聽完王承柔對李肅的判斷後,他有點兒被說服了。
趙陸深以為沒有人會比皇後娘娘更知道,她與李肅博弈到何種程度,過程如何。她的話是可信的可聽的,此事又關係到她親生女兒的安危,她若是沒有一定的把握是不會冒然行事的。
趙陸最終答應了下來,表示願意為她牽線。南禹的人在這裏已經很長時間,他們與自己接觸的次數並不少,從他還能見到皇後娘娘以及南禹過來的人全都好好的來看,李肅並沒有發現這撥潛入的南禹人。
但是趙陸始終並不能完全安心,正好可以借此事,在與南禹人接觸的過程中,看一看李肅以及他的人是否真的沒有察覺。
趙陸:“好,此事我會安排的,但需要時間,娘娘不要著急。”
王承柔走出小院的時候,正看到管青山邁步向前。管青山看到皇後娘娘從趙陸的小院中出來,心下鬆了一口氣。
這趟出宮,娘娘在此逗留的時間比以往都長,若是她再不出來,管青山就準備進院查看了。管青山不知陛下為什麽改了聖令,不再讓他嚴密監視娘娘,達到了從來沒有的放手程度。
可管青山也得了另外的命令,要保證娘娘的絕對安全。這還不如以前的嚴密監控呢,人不在眼前,自然不如人在眼皮子底下更利於保護,是以管青山才著急的,若不是娘娘在突破他心理底線的時間內出來了,他可真的要闖進去了。
看到皇後娘娘好好地走了出來,管青山心裏一鬆的同時警惕心再起,這一細看果然讓他看出了點兒不同。
皇後娘娘雖麵色平靜,但還是與來之前有了些許不同,她在看到他之前,明明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本來這也沒什麽,娘娘在宮中也多憂思,難見高興的樣子,但在見到他後馬上變了臉,作此掩蓋狀這就奇怪了。
管青山在心裏標記了這一刻,想著向皇上複命時要將此情況報告上去。
皇宮大殿上,群臣就南禹稱帝的事爭論不休,一方主張主動攻打,一方主張宵小之輩不足為患,說是大江之南,不過是占了兩三個小城鎮而已,扯前前朝大禹的旗幟也無濟於事,逃兵而已,投靠他們的人並不多,人心並不向著他們。
李肅坐在殿上聽著他們的爭論不置一詞,他更感興趣的是前幾日得到的情報,那裏詳細記錄著張憲空為何會突然建立國號,突然稱帝的原因與過程。
雖然此事在李肅看來似鬧劇一般,但還是給他帶來了一些幹擾。這些幹擾產生的原因皆為王承柔所致。他在想,今日出宮,趙陸該是告訴她了吧,那麽,她會作何感想?
李肅發現,無論王承柔作何感想,他都不高興,他不要她再聽到那個人的任何消息,不要她在心裏再想起那個人。
可張憲空是個大活人,李肅沒辦法讓他消失,甚至他都不能讓張憲空消失。他能穩住王承柔在宮中與他共度後半輩子,付出代價就是,明明他此時該發兵南部,一舉殲滅所謂的南禹,把那什麽元成帝的頭顱高高地掛在城牆上,以正他大承的威儀,但他不能,那樣的話他好不容易建立的與王承柔的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碎。
李肅害怕,怕失控的王承柔會做出什麽,怕後果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最怕的是再次失去她。
所以,他忍下了南邊的挑釁。而殿下的臣子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君王在經曆了上一世的孤獨痛苦後,重生而來記起一切的他,早就不把開創王朝坐穩天下為第一要務了,他這一世求的不過是個,餘生與他之所愛雙宿雙飛。
散了朝後,李肅看到管青山等在了聖康殿外。
他令管青山進入殿內,問:“幾時回來的?”
管青山說了時辰,李肅心裏暗道,果然如他想的那般,這一次去的時間是最長的。
“何事?”他又問。
管青山把他覺得不對的地方與李肅說了,李肅聽了沉默了會兒,然後才道:“還有嗎?”
管青山:“沒有了。”
李肅:“你下去吧。”
管青山走後,李肅並沒有做什麽或是下什麽皇令,他的殿內用了午膳,唐九心下不解,明明這幾日皇上與娘娘冰釋前嫌日日相處,怎麽此時娘娘明明已回宮,皇上既不召人過來也不過去,又是一個人用起了飯食。
午膳過後,李肅執筆批改著奏折忙著今日的政務,這一忙就忙到了天色微暗,他這才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
“罷了,不想了,我還是有些累乏,我歇一歇,你們下去吧。”王承柔一想到晚些時候李肅必到,她就提不起精神,隻想躺著。
王承柔這一躺,還真又睡了過去,她做夢了。
夢境繁複且雜亂,王承柔分辨不清很多東西,但唯有一點她是清楚的,那就是眠眠遭遇了危機,有人要害她,作為母親她是唯一傾盡全力要救她的人。
王承柔醒來時一身冷汗,整個人陷在恐慌的情緒裏,她在心跳漸漸正常了後,抹了一把額上的汗,明白之所以會做這樣的夢是因為,無論李肅所言所為如何真誠,她依然做不到信他一分。
在她睡下前,她起了想相信他一次的心思,而內心緊裏最真實的想法通過夢境來告訴她,李肅不可信,但凡她信了,將萬劫不複。而眠眠的安危,就是她最在意的劫。
在夢裏由黑衣人幻化成的妖魔在殺向眠眠時,王承柔在極度絕望的情況下,竟在夢中逃避了這一結果,因為她無法麵對失去眠眠的痛苦,竟讓這個夢奇幻了起來,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出現在了夢中。
眠眠被人從天而降地救走了,不知那是何人,也沒看到她被救到了哪裏去,但是夢告訴她,眠眠是被她親生父親,大江之南的勢力救走的。王承柔也是在這個時候醒的,夢裏她太累了,在她給眠眠安了一個好結局後,她支撐不下去破了夢境,醒了過來。
如果,現實能像夢境一樣被自己所控,如果眠眠當年沒有從馬車上掉下來,而是跟著她祖母與父親去了南邊,那該有多好。
大江之南,那是王承柔不敢渴求的歸途,但是眠眠為什麽不能去呢。王承柔全身一震,是啊,為什麽眠眠不能去呢。她是在李肅機密的監視下,但是她的女兒沒有。
如果當日真是李肅使手段害眠眠跌落,那就說明他對眠眠動了殺心,欲除之後快。真若這樣的話,那眠眠消失了豈不是正合他意。
送眠眠去南邊,這個念頭一起,王承柔就控製不住了,她越來越覺得這個事情可以操作,若是圖謀的好,李肅甚至可以為此事助上一力。
晚些時候,李肅不出意外地出現在元尊殿,他今日來得早,在此用了膳。
席間王承柔盯著一道菜出神,李肅問她怎麽了,她道:“這是眠眠最愛吃的,我還記得她小時候胃弱,我不許她多吃,她就變著法的求我,跟我撒嬌。做娘親的,看著這麽個小軟團子糯糯地開口,哪裏忍得住再管束她,每次都會讓她得逞,比預想的多吃了好幾塊。”
王承柔溫溫柔柔地說著,臉上的表情同樣溫柔,李肅看著她,一方麵覺得她釋放愛意的樣子很美,另一方麵又知道,這份愛意是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散發出的天然母愛,從來都不是因為他,更令人絕望的是,好像以後也不會為他這樣。
李肅頓覺索然無味,本來用飯就跟心情有關,他是特意緊趕慢趕,趕上晚膳時間過來的,想著能與她同坐一桌看著她用膳是何等的舒心與愜意,如今卻被她幾句話毀了。
她此時雖不再喋喋不休那小崽子,卻是嘴角眉眼都帶笑,給李肅的觀感像剛才一樣,真是美麗又刺眼。
王承柔能感覺到李肅的不悅,她拿眠眠來刺激李肅是要講尺度的:“聖上怎麽不吃了?”
李肅:“今日的膳食著實無味了些,我飽了。”
自從李肅登上王位以來,他基本沒在王承柔麵前自稱過“朕”,哪怕現在龍顏不悅,他也沒有拿此來立威,但門裏門外的奴婢們卻是嚇得不輕,聖上對禦膳不滿,親口說出著實無味,這可是有人要掉腦袋的前兆。
一時裏裏外外侍候的都跪了下來,皇權就是這樣的,本主雖然沒發怒,卻隻需一句話,周圍人就可替他盡顯天子之威。
王承柔放下碗筷,道了一句:“都下去吧,這裏不用伺候。”
皇後開了口,皇上沒說話,眾奴婢聽令都退了下去。
王承柔沒有告罪,沒有勸他,隻幽幽道:“我從小生活在父慈母愛下,就連兄長都是個處處對我妥協的好兄長。憑心說,從小到大我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但家人把我當個寶,覺得別家的女兒都比不過自家的。”
李肅不知她要說什麽,但也明白過來,她一反常態與他攀談起來,想來不是沒話找話閑聊天的,她有她的目的,他傾聽的態度認真了幾分。
王承柔見他認真在聽,繼續道:“這就是血緣的奇妙之處,所以在我這裏,有血緣關係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家人就是要對家人好。後來我有了眠眠,自然是有樣學樣,把她當成我的命,這個認知這份感情,於我來說一輩子都不會改,哪怕她有一天忤逆不孝,傷我千萬,我也不能把她如何,唯有拿老話兒女都是冤家來安慰自己。”
“但,”王承柔聲音撥高,“我可以因她受傷,卻絕不能讓她因我而出事,這就是母親對孩子的天然牽絆,私以為也是孝之根本。身為生養他們的長輩,若是連這點犧牲與委屈都不能擔,而隻一味要求子女孝順,我沒有那麽不要臉。”
她轉頭看向李肅:“所以聖上,我們兩世糾葛,你自認很了解我,但你了解的都是沒有做母親的我,我有了孩子就會與以前不一樣的。”
王承柔這篇話無非是想告訴李肅,眠眠對她來說是最重要的人,誰也越不過她女兒去,他再嫌眠眠礙眼,也不能動歪心思,行狠毒之計,因為眠眠還是她的命,動了眠眠就是想要她的命,一個母親為了孩子什麽都做得出來。李肅若是容不下她這個孩子,隻能想別的辦法。
去南邊就是最好的辦法,但她現在還不能露出這個意思。
同時她有些暗語在其中,她不能明著告訴李肅,他沒有慈父慈母沒有孩子,他不會懂這份厚重的親情,但她現在告訴他了,他就必須得懂,要不誰也別想有安生日子。
李肅聽她說了這麽多,忽然開口:“若是我們有一個孩子,你也會這樣對他嗎?”
王承柔驚訝李肅為什麽會反應到這上麵去,有李肅一半血緣的孩子嗎,她不知道,但她撒謊了:“會的。”
李肅的眼裏忽然就有了光,他重新拿起了筷子,剛才桌上的陰沉氣氛不複見。
李肅恢複了好胃口,但一頓飯終有吃完的時候。這一夜,對李肅來說是**苦短,於王承柔卻是長夜漫漫。
待屋外風聲漸輕,屋內也安靜了下來,王承柔背對著李肅,怵眉閉目正想讓自己睡過去之時,就聽李肅在她身後道:“我知道不會的,你不會像對張安眠那樣對我們的孩子的。我私下曾想過,如果生個女兒會不會好一些,她多少會有些她姐姐的影子吧,這樣會不會能多得你些憐惜與青睞。”
無人回答他,王承柔隻是睜開了眼。稍許李肅道:“我知道你不愛聽這個,那我問你,你可還記得我愛吃什麽?”
王承柔不能裝傻兩次,她答道:“不記得了。”
李肅:“你又撒謊,怎麽會不記得,上一世你跟著我做小尾巴時,特意向酒家打聽了我的喜好,還在侯府的廚房裏學著做來著。你不要為了氣我而故意不承認。”
王承柔順著李肅的話想了想,是有這麽回事,但是……
她如實道:“臣妾是記得,但記得的是臣妾確實曾那麽做過,但當初打聽來的結果,以及在廚房裏學了什麽,卻是一點都記不起來了。聖上可能不信,我剛想了很久,連是葷菜還是素菜都記不得了,又如何能記得菜式。”
今夜並無涼意,屋內因剛才的激烈行事而升起的溫度尚留餘溫,可李肅卻感到了蕭索之意,她一再保證自己這次沒有騙他說的是真話,但這個事實更令人心涼。
她把他們以前僅存的那些美好盡數忘卻,隻留他一個人重複著回味一遍又一遍,而這本就不多的美好,隨著王承柔的坦誠又湮滅了一件。
李肅聲音微涼:“是我自尋煩惱了,睡吧。”
再次閉上眼的王承柔,眉頭依然是皺著的,睡意卻散了。為的不是李肅冷下來的態度,而是他那句“你不會像對張安眠那樣對我們的孩子”。
天光大亮,又是新的一天,王承柔沒有功夫想太多,她既然有了想法,有了實施的可能,自然要全力以赴,否則昨夜她說與李肅的那番話豈不是白說了。
第一件事要辦的是出宮,要把眠眠送去南邊,是要與那邊取得聯係的。在聖康殿李肅與她說完那番信任與不信任的話題後,他倒是遵守承諾,繼續允她出宮。
出宮這日,王承柔沒回侯府,而是去了趙陸那裏。在趙陸的茅草屋內,王承柔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趙陸這回連聲音都沒有壓低,因為他知道皇宮裏應該差不多也知道了此事。他說:“南邊出了件大事,草民不確定娘娘是否已知道?”
王承柔也不管趙陸看不看得見,搖頭道:“我不知道。”
趙陸:“那就由草民來說與娘娘聽吧。”
第114章
趙陸說話期間, 王承柔並沒有打斷他,這與趙陸的預想不同,他以為她會有很多問題想問, 為此他還特意放慢了語速, 但王承柔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他不知道,在他看不見的世界裏, 王承柔的臉色從震驚到了然, 最後歸為平靜。此後她就一直安靜地聽著, 連刻畫她內心波瀾起伏的表情都不再展示,真正做到了一個安靜的傾聽者。
在趙陸把所知的、想說的都說完後,王承柔依然沒有言語, 趙陸也不催她。
終於, 他聽王承柔道:“這樣啊, 我那時倒是懷疑過。”
在趙陸這副什麽都看不見的樣子麵前, 讓王承柔忽然有了述說的衝動, 說起來在宮中在李肅身邊生活的日子, 她很久都沒有傾訴的需要, 過的是能少說話就少說話的日子。
此刻, 她忽然想說幾句真話與老友聽:“我, 我當時這樣懷疑的時候是抱著一絲希望的,我並沒走遠,自認聰明地等在了外麵,抱著能當場揭穿他把戲的那份微弱希望等著,但看來他是連這個都料到了,與他義父上演了一出整戲, 親手打破了我最後的希望。原來, 真的不是我多想了。”
趙陸:“娘娘那時辛苦了。不過這總算是個好消息。”
王承柔:“好消息嗎?是啊, 總歸是好消息,那祝賀他了,南邊的局勢算是定了吧。”
趙陸忽略王承柔語氣裏的薄涼:“是的,南方局勢是前所未有的團結與穩定。王尚這個孩子真是無意中立了大功,張憲空,哦,現在不能再這麽叫了,現在是南禹元成帝。若是沒有尚兒的失手,元成帝這個事還真不好找時機公布,自己說出來未免下屬不信,扒衣自證實在有損帝王威儀。”
這話一出口,趙陸就覺自己唐突了,在女子麵前這麽說屬實不合適,於是他閉上了嘴,一時無聲。
但王承柔沒覺出唐突,她還附和道:“南禹這個國號選的很合適,趙湧彥害死哀帝雖無定論,但他繼位後改了國號是個洗不清的汙點,如今李肅改錚為承,自認開國,聖祖,不會再打著大禹的旗號。而張憲,元成帝親手弑殺趙湧彥,重新打起大禹的旗號對他來說是為最好。至於尚兒,那孩子今年也有七歲了吧,聽你所言,元成帝把他當成親生的疼愛,他不隻有了父親祖母,還有了小叔小姑,我雖是他名義上的養母,但也沒養過他幾年,他能過得好,我很心慰。”
明明王承柔是在述說著一件好事,但趙陸卻聽出了哀傷與落寞。趙陸稍稍想了一下就明白了過來,她這是想到了公主殿下吧。
本該是她的親生女兒享有的一切,現在都歸到了養子的身上,再加上眠眠那個孩子的處境,趙陸也是能想到的。李肅那樣的人,是絕不會接受張憲空的孩子的,尤其是那個孩子還是王承柔所出。
趙陸想勸上兩句,卻不知從何處開口,他再次選擇了閉嘴。
趙陸猜想對了,王承柔就是想到了眠眠,是然她養了尚兒幾年,不會沒有感情,她說的也是心裏話,她是真的希望尚兒好,但是,她還是忍不住做比較。
以前兩個孩子都養在她身邊,她盡量一碗水端平,兩個孩子都是幸福快樂的,而現在,一個有了可靠的靠山,一個卻時時處在沙堆之上,隨時有著傾塌覆滅的風險。
這讓王承柔如何能高興的起來,她隻也能唯有心慰。
是以,王承柔更加堅定地想要送眠眠離開。她斂了斂心神,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趙陸。
趙陸本來是反對的,他覺得若想在李肅眼皮底下行此事,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在聽完王承柔對李肅的判斷後,他有點兒被說服了。
趙陸深以為沒有人會比皇後娘娘更知道,她與李肅博弈到何種程度,過程如何。她的話是可信的可聽的,此事又關係到她親生女兒的安危,她若是沒有一定的把握是不會冒然行事的。
趙陸最終答應了下來,表示願意為她牽線。南禹的人在這裏已經很長時間,他們與自己接觸的次數並不少,從他還能見到皇後娘娘以及南禹過來的人全都好好的來看,李肅並沒有發現這撥潛入的南禹人。
但是趙陸始終並不能完全安心,正好可以借此事,在與南禹人接觸的過程中,看一看李肅以及他的人是否真的沒有察覺。
趙陸:“好,此事我會安排的,但需要時間,娘娘不要著急。”
王承柔走出小院的時候,正看到管青山邁步向前。管青山看到皇後娘娘從趙陸的小院中出來,心下鬆了一口氣。
這趟出宮,娘娘在此逗留的時間比以往都長,若是她再不出來,管青山就準備進院查看了。管青山不知陛下為什麽改了聖令,不再讓他嚴密監視娘娘,達到了從來沒有的放手程度。
可管青山也得了另外的命令,要保證娘娘的絕對安全。這還不如以前的嚴密監控呢,人不在眼前,自然不如人在眼皮子底下更利於保護,是以管青山才著急的,若不是娘娘在突破他心理底線的時間內出來了,他可真的要闖進去了。
看到皇後娘娘好好地走了出來,管青山心裏一鬆的同時警惕心再起,這一細看果然讓他看出了點兒不同。
皇後娘娘雖麵色平靜,但還是與來之前有了些許不同,她在看到他之前,明明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本來這也沒什麽,娘娘在宮中也多憂思,難見高興的樣子,但在見到他後馬上變了臉,作此掩蓋狀這就奇怪了。
管青山在心裏標記了這一刻,想著向皇上複命時要將此情況報告上去。
皇宮大殿上,群臣就南禹稱帝的事爭論不休,一方主張主動攻打,一方主張宵小之輩不足為患,說是大江之南,不過是占了兩三個小城鎮而已,扯前前朝大禹的旗幟也無濟於事,逃兵而已,投靠他們的人並不多,人心並不向著他們。
李肅坐在殿上聽著他們的爭論不置一詞,他更感興趣的是前幾日得到的情報,那裏詳細記錄著張憲空為何會突然建立國號,突然稱帝的原因與過程。
雖然此事在李肅看來似鬧劇一般,但還是給他帶來了一些幹擾。這些幹擾產生的原因皆為王承柔所致。他在想,今日出宮,趙陸該是告訴她了吧,那麽,她會作何感想?
李肅發現,無論王承柔作何感想,他都不高興,他不要她再聽到那個人的任何消息,不要她在心裏再想起那個人。
可張憲空是個大活人,李肅沒辦法讓他消失,甚至他都不能讓張憲空消失。他能穩住王承柔在宮中與他共度後半輩子,付出代價就是,明明他此時該發兵南部,一舉殲滅所謂的南禹,把那什麽元成帝的頭顱高高地掛在城牆上,以正他大承的威儀,但他不能,那樣的話他好不容易建立的與王承柔的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碎。
李肅害怕,怕失控的王承柔會做出什麽,怕後果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最怕的是再次失去她。
所以,他忍下了南邊的挑釁。而殿下的臣子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君王在經曆了上一世的孤獨痛苦後,重生而來記起一切的他,早就不把開創王朝坐穩天下為第一要務了,他這一世求的不過是個,餘生與他之所愛雙宿雙飛。
散了朝後,李肅看到管青山等在了聖康殿外。
他令管青山進入殿內,問:“幾時回來的?”
管青山說了時辰,李肅心裏暗道,果然如他想的那般,這一次去的時間是最長的。
“何事?”他又問。
管青山把他覺得不對的地方與李肅說了,李肅聽了沉默了會兒,然後才道:“還有嗎?”
管青山:“沒有了。”
李肅:“你下去吧。”
管青山走後,李肅並沒有做什麽或是下什麽皇令,他的殿內用了午膳,唐九心下不解,明明這幾日皇上與娘娘冰釋前嫌日日相處,怎麽此時娘娘明明已回宮,皇上既不召人過來也不過去,又是一個人用起了飯食。
午膳過後,李肅執筆批改著奏折忙著今日的政務,這一忙就忙到了天色微暗,他這才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