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那亂世裏救人,也殺人,但有一些人不方便明著殺,就會使用一種會延緩發作,不易被發現的毒藥,來自於我們那位江湖好友。”
馮孝安看著謝攬,“你之前說赤鎏金是姚三娘仿製的,並不是,她手裏的赤鎏金,其實是同盟會給她的,我給她的。我們原本就相識,不然我自判流放,為何會選擇去黑水城,還不是因為有熟人,否則你爹也不會輕易接納我。”
這一點謝攬不懷疑。
他還在想那件錯事:“你們常以赤鎏金殺人,殺錯了人,所以對方的子女前來報複?”
給他們的子女下毒,讓他們感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沈邱聽了這話冷冷一笑:“在同盟會解散之前,我從未殺過一個不該死的人。”
謝攬看向馮孝安:“那是?”
馮孝安並未直接回答,仰頭望向夜幕繁星:“我父親一生致力於完善律法,但在我看來用處不大。律法能製裁的向來隻是弱者,真正可恨之人,總有辦法逃脫律法之外,修來修去,修之何用。”
默然片刻,“但後來我不得不承認,他有一句話說得很對。他常勸我凡事不可急於求成,快刀隻能斬亂麻,永遠無法將亂麻捋順。”
可有些才華在身上的年輕人,哪個不是自以為腳踏明月,手握乾坤。
馮孝安從不聽,甚至瞧不起他父親。
身居高位,明明能做的更多,卻選擇明哲保身。
“而我們正是因為太過急功,同盟會發展的過快,超出了我們的掌控。其中最令我們頭疼的是我們的結拜大哥,他是同盟會的盟主,當時在滇南都司任職……”
謝攬原本在認真聽他們講故事,直到聽見“滇南都司”四個字,神色明顯收緊:“難道是我爹?”
“你父親在滇南都司裏隻是一個無名之輩。”沈邱接口,“我們大哥當時是位正四品武官,若還活著,如今至少也是……”
他大歎一口氣,“可惜啊,大哥身邊出現一位奸邪小人,是被大哥收入同盟會的一個狗雜種!”
沈邱提起來仍是滿臉鬱氣,“此人才真是狼子野心,一直利用同盟會斂財牟利,壞事做盡!大哥卻看不清楚,反被他糊弄,與我們漸行漸遠!而且大哥還曾弄丟過腰牌,憑他的腰牌,可以自由進出滇中糧倉。我們至今都在懷疑,當年的滇中糧倉案,會不會是那個狗雜種幹的!”
謝攬同仇敵愾:“他究竟是誰?”
沈邱道:“我們不知道,害怕拔出蘿卜帶出泥,誰收進來的成員誰負責,我們全用代號,隻有大哥這個盟主手上有所有人的名冊。”
馮孝安搖頭:“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太過急功之過,同盟會膨脹的太快,我們根本沒有做好準備,管理上出了大亂子。”
沈邱臉色鐵青著繼續說:“滇南都司上下被徹查之後,大哥丟腰牌的事情竟被揭了過去,逃過一劫,足以證明,他身邊那個狗雜種在京城中是有勢力的,留下大哥,還想繼續利用他,利用同盟會做惡!”
馮孝安拍一下他的肩膀,安撫意味濃厚,大概怕他被氣死了。
沈邱深吸口氣:“而大哥為了保命,儼然已經決定率同盟會投靠那狗雜種背後的勢力,眼看他誤入歧途,越走越遠,千秋同盟會也將徹底落入奸賊手中,淪為走狗……”
他停住話茬,看向馮孝安。
馮孝安起初不語,等眉目間逐漸顯露出落寞之色,才沉沉道:“於是我暗中寫了一封告發信,說了他曾丟過腰牌一事,將信送去禦史台,由言官出麵彈劾。他最終獲罪,被判滿門抄斬。斬的太急,隻救下他一個年僅四歲的小兒子。之後我們將同盟會解散,而我自判流放……”
謝攬想了想:“你們救下來的孩子是裴硯昭?”
馮孝安和沈邱原本正沉浸在悲苦中,聞言齊齊看看向她。
謝攬有一說一:“馮嘉幼告訴我的,她說是沈時行告訴她的,裴硯昭與二叔您有血海深仇,好像還有其他許多事。”
“我家小子說的?”沈邱整個人愣住,“那兔崽子怎麽知道的?”
既然提起來此事,謝攬為馮嘉幼抱不平:“二叔,你可知道沈邱曾經將裴硯昭送進你們府上的事情?”
沈邱先不去想沈時行,解釋道:“此事不能賴我,是馮閣老先找上我的。”
馮孝安失蹤之後,馮閣老鍥而不舍的查了幾年。
他可是查了一輩子案的大理寺卿,哪裏瞞得住?
“老爺子堵在我家門口,氣怒著罵了不知多少句家門不幸,出了這等離經叛道的逆子,將我也罵的狗血淋頭,恨不得當場打死,一副我將他兒子帶壞了的模樣。”
沈邱冤枉得很,他原本老實本分的巡城,馮孝安見他武功不俗,非纏著與他結交,整日裏提著酒蹲在他家門口給他洗腦。
他說自己身份卑微,馮孝安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他說自己是匹夫,馮孝安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沈邱完全是被他拉著上了賊船,一輩子都上不了岸的那種。
“之後馮閣老提議,借選孫婿的名義,將阿昭送去他們府上,他要親自教導。他說他看出阿昭將來絕非等閑,怕這小子將來下死手報複,想先用恩情去感化他。等他十三四歲時,馮閣老似乎覺得差不多夠了,才將他丟回給我。”
沈邱覺得馮閣老是發現阿昭喜歡上了馮嘉幼,認為他不再具有實際的威脅,才會放手。
“阿昭這些年的確有錯,但這仇恨我強行命令他忍著更散不掉,你得知道,他全家都因為那封告密信被斬首,他當時四歲了,記事兒的。”沈邱轉頭對馮孝安說,“我也一直關注著,不會讓他真把你閨女怎麽樣的,他將自己折磨得也夠嗆,這兩年才開始慢慢走出來。”
馮孝安不動聲色,半響隻問:“我依然非常疑惑,你救他回來後,他並不知是我寫的告密信,七歲那年,誰告訴他的?”
沈邱道:“我已經解釋許多遍,不是我說的,我也問過他許多遍,死活不告訴我。我猜是那狗雜種的人,估計大哥的名冊落在了他手中,咱們卻不知道他,實在可氣!”
他求馮閣老將他調入玄影司,就是為了查。
可他從芝麻官混成了指揮使,都快頂天了,還沒查出來那狗雜種究竟是誰。
“這些年我想盡辦法,看這滿京城的高官各個都是他!”沈邱揉揉太陽穴,不斷告訴自己必須冷靜,將自己氣死了劃不來。
“你肯定是接近真相了。”馮孝安道,“他才會開始動用赤鎏金給其他孩子下毒,卻不碰你兒子,目的是想警告你罷手,再敢查他連你兒子也殺。”
謝攬聽到此處,終於明白到底是想害馮嘉幼。
也明白了為何要將義兄推出來。
那賊子想殺馮嘉幼,他忽然出現,寸步不離的跟著。
那人何等精明,豈能不去徹查他?
而且那人當年就喜歡發戰爭財,若讓那人查出自己是十八寨的少寨主,必定會抓著這個身份借機生事。
所以先將義兄推出來,將他洗幹淨,這樣以後那人就無法在拿他的身份大做文章。
謝攬不解的是:“那為什麽告訴了義兄,不提前告訴我?”
“他非要試試你的本事。”馮孝安也頗無奈地指著沈邱,“想看你是否可堪重任。”
謝攬心中雖憤懣,卻也著實鬆懈不少,問沈邱:“稍後你們劫走我義兄,會將他送回北地?”
馮孝安沒答:“你可以回去了,就是告訴你一聲,等會兒劫獄帶著小嘉躲起來不要動手。”
謝攬開始慢慢沉眸,看不出二叔的情緒,立刻移目去看沈邱。
沈邱卻避著他的目光。
謝攬頓覺事情不會那麽簡單,上前一步逼問:“你們該不會將錯就錯,準備借用我的身份做些什麽?”
馮孝安不答。
謝攬不敢相信:“你們是想借我的名號,去向朝廷低頭,接受朝廷詔安?”
“你義兄確實有一些想法,是他提議的。隻不過我也讚同罷了。”
馮孝安打量謝攬臉色,“他說,他去到北地之後,才知道朝廷為何如此忌憚咱們十八寨。認為單是一時頂替不行,在你離開京城之前,他都得替你頂著。希望沈邱上書提議詔安,他個人接受詔安,去往威遠道當人質,朝廷便能放心西北。他與程令紓認識,威遠道不會難為他,而你爹知道他是假的,也不會動怒,彼此相安無事……”
“相安無事?這叫相安無事?”真給謝攬氣笑了,緊緊捏起拳頭,“這是委曲求全吧!”
想都不要想,他絕對不同意。
即使是假的,借用他的名頭向大魏朝廷低頭接受詔安,此乃奇恥大辱,傳回北地他還要不要臉了?
而謝臨溪又會遭受多少委屈,人質是這麽好當的嗎,在那玩什麽自我犧牲?
謝攬根本不需要。
馮孝安勸他:“可是朝廷如今是真的忌憚…… ”
“不是忌憚,是朝廷最遲三年必定攻打你們!”談論此事,沈邱臉上多出幾分威嚴,指著謝攬說道,“這些年不知多少折子遞上去,我都有攔著,因我知道馮孝安在,不會出事。但他命不久矣,我可不放心你!”
尤其試過謝攬之後,沈邱更不敢掉以輕心。
這小子猛的很,萬軍之中取人首級不在話下,絕對有拿下北戎自立為王挑起戰火的本事。
“你最好給我老實點!否則用不了三年……”
“管你幾年。”謝攬自小吃過多少威脅,怕他才怪,“隨便打過來,就像我方才將你逼入死角一樣,來多少我都讓你們有去無回,不信試試。”
沈邱怒極:“你莫不是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
“我說是又如何?若非我二叔攔著,你這十幾萬玄影衛的首領早被我一刀宰了,哪來的臉與我說這話?”
謝攬譏笑一聲,轉身便走,“二叔怕我身份暴露,我走就是,您這樣厲害哪裏用得著我來保護來馮嘉幼?我這就去救出我義兄,帶他回北地。”
“還有沈邱,我在十八寨坐等你們這些狗官打上門。”
“好生狂妄的小子!”沈邱多少年不曾受過這氣,險些喘不上來,伸手就要放出令箭,卻被馮孝安攔住。
馮孝安喊他:“小山,你不是來京城查滇中糧倉案的?如今有線索,你卻不管了?”
謝攬似沒聽到,飛身躍上屋頂,揚長而去。
“不能放他走!”沈邱再次想要放出令箭。
“他隻是個孩子,你何必與他一般見識?你放心,我最了解他的性子,他自己會想通的。”馮孝安死死按住他的手臂不放。
“你這是放虎歸山!”
“他是個紙老虎。”
“屁的紙老虎,你沒見他方才將我按在地上打嗎?”
“也有人能將他按在地上打,隻不過不是你罷了,冷靜,稍安勿躁,聽我的,先放下令箭……”
*
謝攬沒回大理寺,先衝回馮府,去到他從前住的小院:“鬆煙,收拾東西去城外等我,路上機靈點,死了我可不管!”
正打盹的鬆煙嚇了一跳,他這乖張的模樣,和上次提刀去抓二爺時類似,隻不過更恐怖。
“少主,又怎麽了?”
謝攬不搭理他,又走去床鋪前一把掀翻了。
這次是場血戰,他要讓朝廷看看他的實力,要拿最趁手的兵刃:“我的苗刀在哪兒放著?”
鬆煙詫異道:“您說什麽傻話,苗刀不是送給少夫人當聘禮了?”
晴天霹靂,謝攬太久沒碰那柄刀,竟給忘了。
趕緊去往他與馮嘉幼的新房,扒了一圈也沒找到。
*
再說馮嘉幼才和沈時行聊過滇中糧倉的事兒。
馮孝安看著謝攬,“你之前說赤鎏金是姚三娘仿製的,並不是,她手裏的赤鎏金,其實是同盟會給她的,我給她的。我們原本就相識,不然我自判流放,為何會選擇去黑水城,還不是因為有熟人,否則你爹也不會輕易接納我。”
這一點謝攬不懷疑。
他還在想那件錯事:“你們常以赤鎏金殺人,殺錯了人,所以對方的子女前來報複?”
給他們的子女下毒,讓他們感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沈邱聽了這話冷冷一笑:“在同盟會解散之前,我從未殺過一個不該死的人。”
謝攬看向馮孝安:“那是?”
馮孝安並未直接回答,仰頭望向夜幕繁星:“我父親一生致力於完善律法,但在我看來用處不大。律法能製裁的向來隻是弱者,真正可恨之人,總有辦法逃脫律法之外,修來修去,修之何用。”
默然片刻,“但後來我不得不承認,他有一句話說得很對。他常勸我凡事不可急於求成,快刀隻能斬亂麻,永遠無法將亂麻捋順。”
可有些才華在身上的年輕人,哪個不是自以為腳踏明月,手握乾坤。
馮孝安從不聽,甚至瞧不起他父親。
身居高位,明明能做的更多,卻選擇明哲保身。
“而我們正是因為太過急功,同盟會發展的過快,超出了我們的掌控。其中最令我們頭疼的是我們的結拜大哥,他是同盟會的盟主,當時在滇南都司任職……”
謝攬原本在認真聽他們講故事,直到聽見“滇南都司”四個字,神色明顯收緊:“難道是我爹?”
“你父親在滇南都司裏隻是一個無名之輩。”沈邱接口,“我們大哥當時是位正四品武官,若還活著,如今至少也是……”
他大歎一口氣,“可惜啊,大哥身邊出現一位奸邪小人,是被大哥收入同盟會的一個狗雜種!”
沈邱提起來仍是滿臉鬱氣,“此人才真是狼子野心,一直利用同盟會斂財牟利,壞事做盡!大哥卻看不清楚,反被他糊弄,與我們漸行漸遠!而且大哥還曾弄丟過腰牌,憑他的腰牌,可以自由進出滇中糧倉。我們至今都在懷疑,當年的滇中糧倉案,會不會是那個狗雜種幹的!”
謝攬同仇敵愾:“他究竟是誰?”
沈邱道:“我們不知道,害怕拔出蘿卜帶出泥,誰收進來的成員誰負責,我們全用代號,隻有大哥這個盟主手上有所有人的名冊。”
馮孝安搖頭:“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太過急功之過,同盟會膨脹的太快,我們根本沒有做好準備,管理上出了大亂子。”
沈邱臉色鐵青著繼續說:“滇南都司上下被徹查之後,大哥丟腰牌的事情竟被揭了過去,逃過一劫,足以證明,他身邊那個狗雜種在京城中是有勢力的,留下大哥,還想繼續利用他,利用同盟會做惡!”
馮孝安拍一下他的肩膀,安撫意味濃厚,大概怕他被氣死了。
沈邱深吸口氣:“而大哥為了保命,儼然已經決定率同盟會投靠那狗雜種背後的勢力,眼看他誤入歧途,越走越遠,千秋同盟會也將徹底落入奸賊手中,淪為走狗……”
他停住話茬,看向馮孝安。
馮孝安起初不語,等眉目間逐漸顯露出落寞之色,才沉沉道:“於是我暗中寫了一封告發信,說了他曾丟過腰牌一事,將信送去禦史台,由言官出麵彈劾。他最終獲罪,被判滿門抄斬。斬的太急,隻救下他一個年僅四歲的小兒子。之後我們將同盟會解散,而我自判流放……”
謝攬想了想:“你們救下來的孩子是裴硯昭?”
馮孝安和沈邱原本正沉浸在悲苦中,聞言齊齊看看向她。
謝攬有一說一:“馮嘉幼告訴我的,她說是沈時行告訴她的,裴硯昭與二叔您有血海深仇,好像還有其他許多事。”
“我家小子說的?”沈邱整個人愣住,“那兔崽子怎麽知道的?”
既然提起來此事,謝攬為馮嘉幼抱不平:“二叔,你可知道沈邱曾經將裴硯昭送進你們府上的事情?”
沈邱先不去想沈時行,解釋道:“此事不能賴我,是馮閣老先找上我的。”
馮孝安失蹤之後,馮閣老鍥而不舍的查了幾年。
他可是查了一輩子案的大理寺卿,哪裏瞞得住?
“老爺子堵在我家門口,氣怒著罵了不知多少句家門不幸,出了這等離經叛道的逆子,將我也罵的狗血淋頭,恨不得當場打死,一副我將他兒子帶壞了的模樣。”
沈邱冤枉得很,他原本老實本分的巡城,馮孝安見他武功不俗,非纏著與他結交,整日裏提著酒蹲在他家門口給他洗腦。
他說自己身份卑微,馮孝安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他說自己是匹夫,馮孝安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沈邱完全是被他拉著上了賊船,一輩子都上不了岸的那種。
“之後馮閣老提議,借選孫婿的名義,將阿昭送去他們府上,他要親自教導。他說他看出阿昭將來絕非等閑,怕這小子將來下死手報複,想先用恩情去感化他。等他十三四歲時,馮閣老似乎覺得差不多夠了,才將他丟回給我。”
沈邱覺得馮閣老是發現阿昭喜歡上了馮嘉幼,認為他不再具有實際的威脅,才會放手。
“阿昭這些年的確有錯,但這仇恨我強行命令他忍著更散不掉,你得知道,他全家都因為那封告密信被斬首,他當時四歲了,記事兒的。”沈邱轉頭對馮孝安說,“我也一直關注著,不會讓他真把你閨女怎麽樣的,他將自己折磨得也夠嗆,這兩年才開始慢慢走出來。”
馮孝安不動聲色,半響隻問:“我依然非常疑惑,你救他回來後,他並不知是我寫的告密信,七歲那年,誰告訴他的?”
沈邱道:“我已經解釋許多遍,不是我說的,我也問過他許多遍,死活不告訴我。我猜是那狗雜種的人,估計大哥的名冊落在了他手中,咱們卻不知道他,實在可氣!”
他求馮閣老將他調入玄影司,就是為了查。
可他從芝麻官混成了指揮使,都快頂天了,還沒查出來那狗雜種究竟是誰。
“這些年我想盡辦法,看這滿京城的高官各個都是他!”沈邱揉揉太陽穴,不斷告訴自己必須冷靜,將自己氣死了劃不來。
“你肯定是接近真相了。”馮孝安道,“他才會開始動用赤鎏金給其他孩子下毒,卻不碰你兒子,目的是想警告你罷手,再敢查他連你兒子也殺。”
謝攬聽到此處,終於明白到底是想害馮嘉幼。
也明白了為何要將義兄推出來。
那賊子想殺馮嘉幼,他忽然出現,寸步不離的跟著。
那人何等精明,豈能不去徹查他?
而且那人當年就喜歡發戰爭財,若讓那人查出自己是十八寨的少寨主,必定會抓著這個身份借機生事。
所以先將義兄推出來,將他洗幹淨,這樣以後那人就無法在拿他的身份大做文章。
謝攬不解的是:“那為什麽告訴了義兄,不提前告訴我?”
“他非要試試你的本事。”馮孝安也頗無奈地指著沈邱,“想看你是否可堪重任。”
謝攬心中雖憤懣,卻也著實鬆懈不少,問沈邱:“稍後你們劫走我義兄,會將他送回北地?”
馮孝安沒答:“你可以回去了,就是告訴你一聲,等會兒劫獄帶著小嘉躲起來不要動手。”
謝攬開始慢慢沉眸,看不出二叔的情緒,立刻移目去看沈邱。
沈邱卻避著他的目光。
謝攬頓覺事情不會那麽簡單,上前一步逼問:“你們該不會將錯就錯,準備借用我的身份做些什麽?”
馮孝安不答。
謝攬不敢相信:“你們是想借我的名號,去向朝廷低頭,接受朝廷詔安?”
“你義兄確實有一些想法,是他提議的。隻不過我也讚同罷了。”
馮孝安打量謝攬臉色,“他說,他去到北地之後,才知道朝廷為何如此忌憚咱們十八寨。認為單是一時頂替不行,在你離開京城之前,他都得替你頂著。希望沈邱上書提議詔安,他個人接受詔安,去往威遠道當人質,朝廷便能放心西北。他與程令紓認識,威遠道不會難為他,而你爹知道他是假的,也不會動怒,彼此相安無事……”
“相安無事?這叫相安無事?”真給謝攬氣笑了,緊緊捏起拳頭,“這是委曲求全吧!”
想都不要想,他絕對不同意。
即使是假的,借用他的名頭向大魏朝廷低頭接受詔安,此乃奇恥大辱,傳回北地他還要不要臉了?
而謝臨溪又會遭受多少委屈,人質是這麽好當的嗎,在那玩什麽自我犧牲?
謝攬根本不需要。
馮孝安勸他:“可是朝廷如今是真的忌憚…… ”
“不是忌憚,是朝廷最遲三年必定攻打你們!”談論此事,沈邱臉上多出幾分威嚴,指著謝攬說道,“這些年不知多少折子遞上去,我都有攔著,因我知道馮孝安在,不會出事。但他命不久矣,我可不放心你!”
尤其試過謝攬之後,沈邱更不敢掉以輕心。
這小子猛的很,萬軍之中取人首級不在話下,絕對有拿下北戎自立為王挑起戰火的本事。
“你最好給我老實點!否則用不了三年……”
“管你幾年。”謝攬自小吃過多少威脅,怕他才怪,“隨便打過來,就像我方才將你逼入死角一樣,來多少我都讓你們有去無回,不信試試。”
沈邱怒極:“你莫不是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
“我說是又如何?若非我二叔攔著,你這十幾萬玄影衛的首領早被我一刀宰了,哪來的臉與我說這話?”
謝攬譏笑一聲,轉身便走,“二叔怕我身份暴露,我走就是,您這樣厲害哪裏用得著我來保護來馮嘉幼?我這就去救出我義兄,帶他回北地。”
“還有沈邱,我在十八寨坐等你們這些狗官打上門。”
“好生狂妄的小子!”沈邱多少年不曾受過這氣,險些喘不上來,伸手就要放出令箭,卻被馮孝安攔住。
馮孝安喊他:“小山,你不是來京城查滇中糧倉案的?如今有線索,你卻不管了?”
謝攬似沒聽到,飛身躍上屋頂,揚長而去。
“不能放他走!”沈邱再次想要放出令箭。
“他隻是個孩子,你何必與他一般見識?你放心,我最了解他的性子,他自己會想通的。”馮孝安死死按住他的手臂不放。
“你這是放虎歸山!”
“他是個紙老虎。”
“屁的紙老虎,你沒見他方才將我按在地上打嗎?”
“也有人能將他按在地上打,隻不過不是你罷了,冷靜,稍安勿躁,聽我的,先放下令箭……”
*
謝攬沒回大理寺,先衝回馮府,去到他從前住的小院:“鬆煙,收拾東西去城外等我,路上機靈點,死了我可不管!”
正打盹的鬆煙嚇了一跳,他這乖張的模樣,和上次提刀去抓二爺時類似,隻不過更恐怖。
“少主,又怎麽了?”
謝攬不搭理他,又走去床鋪前一把掀翻了。
這次是場血戰,他要讓朝廷看看他的實力,要拿最趁手的兵刃:“我的苗刀在哪兒放著?”
鬆煙詫異道:“您說什麽傻話,苗刀不是送給少夫人當聘禮了?”
晴天霹靂,謝攬太久沒碰那柄刀,竟給忘了。
趕緊去往他與馮嘉幼的新房,扒了一圈也沒找到。
*
再說馮嘉幼才和沈時行聊過滇中糧倉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