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她瞧著是認了命,他不認。.
各懷心思的沉默中, 李似修終於再次開口:“對比從前與現在,恩愛甚篤四個字,謝夫人攬鏡自照時先騙過自己,再來騙我不遲。”
馮嘉幼依然是那句話:“但這與您沒有關係。”
李似修置之不理, 朝她進了一步, 恰好站在廊燈下, 麵容比先前明朗許多:“我承認是我過於樂觀,回來晚了, 但還不遲。”
他撂下這句話, 撐起傘轉身往雨裏走。
如今兩人的身份見一麵太不容易,馮嘉幼追上前一步, 直呼他的名字:“李似修!”
他腳步頓下。
馮嘉幼的語氣頗急:“你這人怎麽還是和從前一樣頑固,不論我出嫁的原因, 也不管我們夫妻感情如何,如今我已為他人婦, 且安於現狀不願改變, 你何苦非得追著我死纏爛打?”
李似修轉頭看她怒視自己的模樣, 直到此刻才終於和心上人重疊在一起。
他彎起唇角, 先前的疏遠仿佛冰雪消融:“那你告訴我, 你究竟遭了他什麽脅迫?”
馮嘉幼認真搖頭:“沒有脅迫,我是自願的。”
即使是被欺騙, 也算她自願的。
“以我對你的了解, 絕無可能。”李似修剛要柔和的態度,旋即又收斂起來, “你敢說你在割舍下玄影司那位裴鎮撫之後, 原本更屬意之人不是我?”
不等她回答, 他再度提步離開。
馮嘉幼想和他說清楚, 但遠處有人朝這邊過來,她不得不停住腳步,目望他在雨中漸行漸遠。
她思索著李似修最後一句話,怎麽想都覺著不太對勁兒。
原本她以為是自己那一封忍無可忍的回信,讓他誤以為是一種承諾,如今見她突然低嫁,心中才會不痛快。
可聽他之意,好像她在許久之前就該知道他會有今日這般成就?
她快要熬到雙十年華也不嫁人,是在等著看他的成就?
為何會如此?難道是他曾經寫的那些信?
馮嘉幼從沒看完過,莫非信中暗藏了什麽信息?
……
李似修出了大理寺,上了馬車。
他穩穩坐著,心緒卻久久無法平靜。
尤其是雨打車棚的嘭嘭噪音,吵得他心煩意亂。
遇到馮嘉幼之時,李似修已知自己稍後不得不前往金陵,且多年無法歸來,才會在短短時間內幾次三番的求娶,隻想將她暫時帶離京城這處傷心地,嗬護她渡過難關。
奈何她絲毫不為所動。
之後去到金陵,李似修改變了策略,開始寫信與她交心。
知她有繼承馮閣老遺願改革法製的誌向,他研讀了所有馮閣老關於新律的文書,隻言片語也不放過。
以及馮嘉幼往日裏幫大理寺處理的卷宗,觀其手法,他才發覺她竟有這般大才。
李似修心中不甚歡喜,開始在信中夾雜一些見解,以及隱晦透露出自己有能力助她達成所願。
將那些信連貫起來,幾乎快要將他真正的身家背景交代出來。
原本她始終沒有任何回應,以為她是沒看或是看不懂,她卻突然寫了一封回信給他。
李似修猜她是看懂了,知道他的仕途之路早已被人規劃好,隻要他願意努力,稍後必定成為帝師步入內閣。
因為他前一封信還喊累,抱怨這條內閣之路實在不好走,想偷偷回京城去看望她。
她立刻回信罵他好色之徒沒有前途,說她此生非內閣權臣不嫁。
這不算承諾算什麽?
李似修這才安心留在金陵繼續籌謀。
之後得知她與沈時行的傳聞,因清楚裴硯昭與沈時行其實是兄弟兩個,他大概明白這隻是她的擋箭牌,放心不少。
爾後多年她從不接受任何人的求娶,李似修更確定她是在考量他。
他愈發沉下心做事,反正她年紀還小,不著急。
他將她暫且拋去腦後,隻在她每年生辰時送支雙色木芙蓉過去,期盼著往後與她高處相逢。
結果隻在今年短短半個月內,她忽然嫁人,他連個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又是中毒又是流言,所嫁之人還是初來京城的“小人物”,這其中怎麽可能沒有貓膩兒?
而謝攬此人經他觀察絕對有問題。
馮嘉幼瞧著是認了命,李似修不認。
就像他精心養護的一株蘭花,他日日看,夜夜盼,好不容易才結出了花骨朵。眼見著即將綻放,竟突然殺出一個采花賊,一夜之間連花盆都給他端走了。
絕不能忍。
……
而李似修離開以後,馮嘉幼抱著卷宗背靠廊柱沉吟許久。
若他二人之間真有什麽誤會,那也不是她的錯。
就他寫的那些信,每一封都比老太太的裹腳布還長,馮嘉幼耐著性子看了半天,隻看了一個辭藻華麗卻羅裏吧嗦訴衷情的開篇,直接就扔掉了。
馮嘉幼雖在感情中過分驕縱,但她也專一,當她心中認定一個目標,沒有徹底放棄之前,其他男人再優秀也與她無關,絕對不會分出半點心思去比較。
若非李似修的字跡筆走遊龍實在漂亮,她甚至都不想打開看一眼。
馮嘉幼尋思著需不需要找個機會與他解釋清楚,又擔心說透了之後,指不定他更會惱羞成怒。
畢竟她還摸不準他的性格。
隻知道他往後必定針對謝攬,而謝攬的身份也確實經不起他針對。
馮嘉幼頭痛不已,這可如何是好?
麵對李似修她都招架不住,更何況是謝攬。
不行,她必須得逆轉這個被動的局勢。
……
李似修回家的半路上,他那去往望仙樓報信的護衛薑平回來,貼著車窗低聲道:“大人,謝千戶已經回府去了。”
李似修閉著眼睛問:“如何?”
薑平知他之意:“謝千戶與傳聞無二,容貌氣度都是拔尖的。據屬下觀察,他似乎極不習慣被仆人簇擁,舉止有些局促,倒是符合他的出身。”
這位謝千戶的出身本就查不出問題,他們已經去蜀中查了個底朝天。
就隻有一處疑點,考舉人時他傷了臉,並未依照規矩驗明正身,考官像是被收買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與他們要查的事情無關。
謝千戶從小長這模樣,不可能是假冒的,堵不住悠悠眾口。
“不過您若說他是乍富新貴,也不像,屬下觀他舉手投足之間,偶爾會流露出一股久居上位睥睨眾人的氣勢,總之……”
薑平想不出形容詞,“謝千戶這人極為複雜,難以捉摸。”
“哦?”李似修默默聽罷,輕笑一聲,“看來我果真是遇到對手了。”
……
謝攬餓著肚子出門赴宴,一口水沒喝上,又餓著肚子回來。
他坐在馬車裏,無意中瞧見路邊鋪子裏剛出籠冒熱氣的包子,饞的不輕。
但距離馮府也就還有一刻鍾的路,回去撿馮嘉幼吃剩下的都能撐死他,沒必要浪費銀子。
結果抵達家門口,謝攬才知道馮嘉幼跑去了大理寺,料想她應該快要回來了,沒往裏頭去,就站在馮府大門的匾額下等她。
等了一會兒,沒等到馮嘉幼,倒是等來大理寺的一眾衙役。
謝攬原本倚著門框,見他們身披蓑衣騎著馬衝著馮府而來,頭一個反應是馮嘉幼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兒,立刻站直了。
畢竟曾在大理寺裏待了兩個多月,領頭的衙役他認識。
衙役也認識他,匆匆下馬上前行禮,一聲謝司直險些喊出口:“謝千戶,您在門口剛好,我家崔少卿想請您去趟大理寺。”
“你們這陣勢是‘請’?”謝攬掃一眼他身後帶刀的十幾人,馬背上還綁著鐐銬。
他熟悉大理寺的流程,這分明是抓捕。
以至於附近已有行人駐足圍觀。
衙役為難道:“回謝千戶,方才李大人前去大理寺報案,說自己當街遇襲。根據崔少卿了解,李大人今晚前往望仙樓時純屬臨時起意,就隻有您和掌櫃知道……”
“李大人親自去了大理寺報案?”謝攬都不用動腦子去想,立刻知道他是衝著馮嘉幼去的。
好個李帝師,約他見麵隻是虛晃一槍,目的竟是私見他的夫人!
不要說他忍耐力不行,這放在哪個男人身上能忍?
台階下的衙役頓覺一股重壓迎頭砸下,抬頭一看謝攬恐怖的神色,他渾身汗毛豎起,不自覺的後退一步。
從前在大理寺時,從來不知這位整天被陳寺正欺負的司直大人如此可怕。
“謝千戶,小的們知道的也不多,您跟著咱們走一趟去問崔少卿便是了……”衙役垂著頭。
謝攬本想說不去,有本事你們動手試試看。
但轉念想到馮嘉幼如今還在大理寺內沒回來,形勢若真如此嚴峻,她應該會遞個消息給他?
除非是她給崔少卿出的主意。
“行,我跟你們走一趟。”謝攬又坐上馬車,他今兒一身裝扮都是馮嘉幼精挑細選的,不敢去騎馬淋雨。
大理寺的衙役們鬆了口氣。
等謝攬抵達大理寺,去到二堂見到崔少卿。
少卿一職是四品,千戶是五品,雖相差一級,但文官四品比武官五品高得多。
她瞧著是認了命,他不認。.
各懷心思的沉默中, 李似修終於再次開口:“對比從前與現在,恩愛甚篤四個字,謝夫人攬鏡自照時先騙過自己,再來騙我不遲。”
馮嘉幼依然是那句話:“但這與您沒有關係。”
李似修置之不理, 朝她進了一步, 恰好站在廊燈下, 麵容比先前明朗許多:“我承認是我過於樂觀,回來晚了, 但還不遲。”
他撂下這句話, 撐起傘轉身往雨裏走。
如今兩人的身份見一麵太不容易,馮嘉幼追上前一步, 直呼他的名字:“李似修!”
他腳步頓下。
馮嘉幼的語氣頗急:“你這人怎麽還是和從前一樣頑固,不論我出嫁的原因, 也不管我們夫妻感情如何,如今我已為他人婦, 且安於現狀不願改變, 你何苦非得追著我死纏爛打?”
李似修轉頭看她怒視自己的模樣, 直到此刻才終於和心上人重疊在一起。
他彎起唇角, 先前的疏遠仿佛冰雪消融:“那你告訴我, 你究竟遭了他什麽脅迫?”
馮嘉幼認真搖頭:“沒有脅迫,我是自願的。”
即使是被欺騙, 也算她自願的。
“以我對你的了解, 絕無可能。”李似修剛要柔和的態度,旋即又收斂起來, “你敢說你在割舍下玄影司那位裴鎮撫之後, 原本更屬意之人不是我?”
不等她回答, 他再度提步離開。
馮嘉幼想和他說清楚, 但遠處有人朝這邊過來,她不得不停住腳步,目望他在雨中漸行漸遠。
她思索著李似修最後一句話,怎麽想都覺著不太對勁兒。
原本她以為是自己那一封忍無可忍的回信,讓他誤以為是一種承諾,如今見她突然低嫁,心中才會不痛快。
可聽他之意,好像她在許久之前就該知道他會有今日這般成就?
她快要熬到雙十年華也不嫁人,是在等著看他的成就?
為何會如此?難道是他曾經寫的那些信?
馮嘉幼從沒看完過,莫非信中暗藏了什麽信息?
……
李似修出了大理寺,上了馬車。
他穩穩坐著,心緒卻久久無法平靜。
尤其是雨打車棚的嘭嘭噪音,吵得他心煩意亂。
遇到馮嘉幼之時,李似修已知自己稍後不得不前往金陵,且多年無法歸來,才會在短短時間內幾次三番的求娶,隻想將她暫時帶離京城這處傷心地,嗬護她渡過難關。
奈何她絲毫不為所動。
之後去到金陵,李似修改變了策略,開始寫信與她交心。
知她有繼承馮閣老遺願改革法製的誌向,他研讀了所有馮閣老關於新律的文書,隻言片語也不放過。
以及馮嘉幼往日裏幫大理寺處理的卷宗,觀其手法,他才發覺她竟有這般大才。
李似修心中不甚歡喜,開始在信中夾雜一些見解,以及隱晦透露出自己有能力助她達成所願。
將那些信連貫起來,幾乎快要將他真正的身家背景交代出來。
原本她始終沒有任何回應,以為她是沒看或是看不懂,她卻突然寫了一封回信給他。
李似修猜她是看懂了,知道他的仕途之路早已被人規劃好,隻要他願意努力,稍後必定成為帝師步入內閣。
因為他前一封信還喊累,抱怨這條內閣之路實在不好走,想偷偷回京城去看望她。
她立刻回信罵他好色之徒沒有前途,說她此生非內閣權臣不嫁。
這不算承諾算什麽?
李似修這才安心留在金陵繼續籌謀。
之後得知她與沈時行的傳聞,因清楚裴硯昭與沈時行其實是兄弟兩個,他大概明白這隻是她的擋箭牌,放心不少。
爾後多年她從不接受任何人的求娶,李似修更確定她是在考量他。
他愈發沉下心做事,反正她年紀還小,不著急。
他將她暫且拋去腦後,隻在她每年生辰時送支雙色木芙蓉過去,期盼著往後與她高處相逢。
結果隻在今年短短半個月內,她忽然嫁人,他連個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又是中毒又是流言,所嫁之人還是初來京城的“小人物”,這其中怎麽可能沒有貓膩兒?
而謝攬此人經他觀察絕對有問題。
馮嘉幼瞧著是認了命,李似修不認。
就像他精心養護的一株蘭花,他日日看,夜夜盼,好不容易才結出了花骨朵。眼見著即將綻放,竟突然殺出一個采花賊,一夜之間連花盆都給他端走了。
絕不能忍。
……
而李似修離開以後,馮嘉幼抱著卷宗背靠廊柱沉吟許久。
若他二人之間真有什麽誤會,那也不是她的錯。
就他寫的那些信,每一封都比老太太的裹腳布還長,馮嘉幼耐著性子看了半天,隻看了一個辭藻華麗卻羅裏吧嗦訴衷情的開篇,直接就扔掉了。
馮嘉幼雖在感情中過分驕縱,但她也專一,當她心中認定一個目標,沒有徹底放棄之前,其他男人再優秀也與她無關,絕對不會分出半點心思去比較。
若非李似修的字跡筆走遊龍實在漂亮,她甚至都不想打開看一眼。
馮嘉幼尋思著需不需要找個機會與他解釋清楚,又擔心說透了之後,指不定他更會惱羞成怒。
畢竟她還摸不準他的性格。
隻知道他往後必定針對謝攬,而謝攬的身份也確實經不起他針對。
馮嘉幼頭痛不已,這可如何是好?
麵對李似修她都招架不住,更何況是謝攬。
不行,她必須得逆轉這個被動的局勢。
……
李似修回家的半路上,他那去往望仙樓報信的護衛薑平回來,貼著車窗低聲道:“大人,謝千戶已經回府去了。”
李似修閉著眼睛問:“如何?”
薑平知他之意:“謝千戶與傳聞無二,容貌氣度都是拔尖的。據屬下觀察,他似乎極不習慣被仆人簇擁,舉止有些局促,倒是符合他的出身。”
這位謝千戶的出身本就查不出問題,他們已經去蜀中查了個底朝天。
就隻有一處疑點,考舉人時他傷了臉,並未依照規矩驗明正身,考官像是被收買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與他們要查的事情無關。
謝千戶從小長這模樣,不可能是假冒的,堵不住悠悠眾口。
“不過您若說他是乍富新貴,也不像,屬下觀他舉手投足之間,偶爾會流露出一股久居上位睥睨眾人的氣勢,總之……”
薑平想不出形容詞,“謝千戶這人極為複雜,難以捉摸。”
“哦?”李似修默默聽罷,輕笑一聲,“看來我果真是遇到對手了。”
……
謝攬餓著肚子出門赴宴,一口水沒喝上,又餓著肚子回來。
他坐在馬車裏,無意中瞧見路邊鋪子裏剛出籠冒熱氣的包子,饞的不輕。
但距離馮府也就還有一刻鍾的路,回去撿馮嘉幼吃剩下的都能撐死他,沒必要浪費銀子。
結果抵達家門口,謝攬才知道馮嘉幼跑去了大理寺,料想她應該快要回來了,沒往裏頭去,就站在馮府大門的匾額下等她。
等了一會兒,沒等到馮嘉幼,倒是等來大理寺的一眾衙役。
謝攬原本倚著門框,見他們身披蓑衣騎著馬衝著馮府而來,頭一個反應是馮嘉幼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兒,立刻站直了。
畢竟曾在大理寺裏待了兩個多月,領頭的衙役他認識。
衙役也認識他,匆匆下馬上前行禮,一聲謝司直險些喊出口:“謝千戶,您在門口剛好,我家崔少卿想請您去趟大理寺。”
“你們這陣勢是‘請’?”謝攬掃一眼他身後帶刀的十幾人,馬背上還綁著鐐銬。
他熟悉大理寺的流程,這分明是抓捕。
以至於附近已有行人駐足圍觀。
衙役為難道:“回謝千戶,方才李大人前去大理寺報案,說自己當街遇襲。根據崔少卿了解,李大人今晚前往望仙樓時純屬臨時起意,就隻有您和掌櫃知道……”
“李大人親自去了大理寺報案?”謝攬都不用動腦子去想,立刻知道他是衝著馮嘉幼去的。
好個李帝師,約他見麵隻是虛晃一槍,目的竟是私見他的夫人!
不要說他忍耐力不行,這放在哪個男人身上能忍?
台階下的衙役頓覺一股重壓迎頭砸下,抬頭一看謝攬恐怖的神色,他渾身汗毛豎起,不自覺的後退一步。
從前在大理寺時,從來不知這位整天被陳寺正欺負的司直大人如此可怕。
“謝千戶,小的們知道的也不多,您跟著咱們走一趟去問崔少卿便是了……”衙役垂著頭。
謝攬本想說不去,有本事你們動手試試看。
但轉念想到馮嘉幼如今還在大理寺內沒回來,形勢若真如此嚴峻,她應該會遞個消息給他?
除非是她給崔少卿出的主意。
“行,我跟你們走一趟。”謝攬又坐上馬車,他今兒一身裝扮都是馮嘉幼精挑細選的,不敢去騎馬淋雨。
大理寺的衙役們鬆了口氣。
等謝攬抵達大理寺,去到二堂見到崔少卿。
少卿一職是四品,千戶是五品,雖相差一級,但文官四品比武官五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