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文伯府早已沒落多年,直到李似修高中二甲第一,入了翰林,才開始稍微有點起色。
如今李似修回京後並沒有自立門戶,依然留在忠文伯府。
沈時行還說自己見過李青晚,一雙眼睛生的特別。
馮嘉幼想起李似修的眼睛,估計與她長得頗像,他出身李家這一處應該挑不出毛病。
……
忠文伯府內。
李駱得知自家外甥遇刺一事,跑來府門外等著。
李似修剛抵達,他連忙迎上去:“敘之啊,你傷的嚴重不嚴重?”
李似修忙斂袖行禮:“無礙,惹舅父擔心了。”
“你我舅甥之間不必如此生分。”李駱迎著他入府,“我已經請了大夫來,你趕緊過去讓他給你瞧瞧。”
李似修為難道:“我想先去拜見母親。”
“也是,妹妹知道遇刺的事兒同樣擔心得很,你快去吧。”
李似修又朝他行禮,才往偏院走去。
李駱見他走遠才鬆了口氣,如今對著自己的外甥,他滿頭的汗。
從前就隱隱覺得他有本事,卻沒料到他這樣有本事,連帶著自己這忠文伯府也突然惹人關注,往常那些趾高氣揚的同僚,如今見了他全都換了一副麵孔。
一群見風使舵的小人。
“你從前沒太苛待他吧?”李駱回去後宅,又問一遍自己的夫人。
李夫人趕緊發誓:“知道你疼妹妹,我哪裏敢啊。”
她真沒苛待過,李似修是跟著李家姓的,從小書讀的不錯,往後考中了功名也都算在李家的頭上,她沒那麽糊塗。
隻恨她還是不夠清醒:“哎,當初媛媛一心想嫁表哥,你也極力促成,我偏不許,不然如今……”
李駱罵她婦人見識短:“如今媛媛一雙兒女都好幾歲了,你知道後悔了?”
李夫人悔得腸子都青了,又拉著自己的丈夫小聲問:“說起來,敘之的親生父親你真不知是誰?”
李駱去捂她的嘴:“敘之如今是什麽身份,你可不敢亂說!”
李夫人立刻噤若寒蟬。
“我是真不知道。”李駱如今也很好奇。
當年他妹妹到了適婚之齡,原本父親正在給她議親,卻發現她已經懷有兩個月的身孕。
父親震怒,怎麽逼問她都不肯說。要她打掉腹中胎兒,她以死相逼非要留下。
父親迫於無奈,最終隻能將一個落魄書生招進李家大門作為掩飾。
……
李似修在偏院暖閣裏見到李青晚,上前去行禮:“娘,孩兒無礙,您莫要擔心。”
李青晚起身拉著他端看半響:“是小傷沒錯,但你的臉色瞧著不太好。”
“與傷勢無關。”李似修沒有解釋。
李青晚問道:“你回京也有一個月,還沒去見你父親?”
李似修扶著她坐下:“孩兒近來被人盯得緊,暫時不太方便,父親也沒找我。”
“但你刻意避開了一場他也在場的宴席,究竟是不方便,還是怕他責怪你提前回京?”李青晚抓住他的手道,“你還不死心?那位馮小姐已經嫁人了……”
“這樁婚事她是被逼迫的。”李似修打斷,“帝師可以換人,她的夫君也可以換人。”
李青晚皺起了眉:“你這孩子,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從前她屢次拒絕你時,我就說她既瞧不上你,交給你父親去想辦法,你非不同意,說婚姻大事不喜歡以權勢強搶,如今你不也一樣要強搶,你還看不慣你父親?”
李似修微微垂眸,不辯神色:“馮小姐與孩兒早已達成默契,謝千戶是搶,孩兒是奪。”
“那隨你高興吧。”李青晚心煩地擺了擺手,“但你還是盡快去見你父親,雖說他答應過我,你的婚事他不過問,可你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因為女人誤事,我不敢保證他不會……”
不說了,他們父子倆的關係近幾年本就緊張,她這話說出口,有百害而無一利。
*
馮嘉幼回家的路上,雨天裏路麵積水多,看不清坑窪地,馬車顛簸的比較厲害。
她正想事情沒留意,突然一個急轉,她的額頭隨著慣性撞在車壁上,痛的她一蹙眉。
聽著外麵的動靜,好像是和另外一輛馬車碰上了。
她還沒緩過神,車廂內忽被扔起來一個人,竟是已陷入昏厥的車夫!
馮嘉幼猛地後縮,剛要驚呼出聲,有人跳上了駕駛位,掀開車簾:“謝夫人,不想我將你打暈的話,希望你保持安靜。”
馮嘉幼捂住嘴,這賊人一副車夫的打扮,披蓑衣戴鬥笠,鬥笠的帽簷壓的極低,看不見他的容貌。
“下車。”他冷冷說。
識時務的馮嘉幼立刻跟著他乖乖下車,上去另一輛樸素簡單的馬車。
而自家那輛馬車,則被人駕駛著繼續出發。
此賊並非一個人,而是一夥人,馬車相碰挑選的位置也選的極佳。
莫說下著雨,便是晴夜裏也不容易被人瞧見她下了車。
可見這樣當街劫人的事兒他們常常幹,並對京城的街道非常熟悉。
“你們這是要帶我去哪兒?”馮嘉幼看這馬車內的車窗是封死的,根本猜不出這是要往哪兒走。
趕車的賊人不說話。
馮嘉幼害怕得很,微顫著聲音繼續問:“你們將我打暈或者迷暈不是更好麽?就不怕路過巡城官時我會喊叫?”
外麵的賊人不太耐煩地恐嚇:“那你不妨試試,看你有沒有出聲的機會!”
被他這樣一罵,馮嘉幼恐懼的心稍安,猜著是有誰想見她,與她聊點什麽,或者談筆買賣。
將她打暈了萬一喊不醒,會浪費他們主子的時間。
馬車在街道上行了很久,馮嘉幼原本聽著外麵的響動,默默在心中記著路。
但這馬車兜了幾個圈子之後,她就再也記不住了。
最後來到一處僻靜處,馬車終於停下來,趕車的賊人扔進來一條黑巾:“蒙上你的眼睛。”
馮嘉幼撿起黑巾很老實的蒙上,摸索著出了車廂。
“謝夫人小心些。”說話的換成一名女子,並且來攙扶她。
馮嘉幼借著她的力下了馬車,被她扶著走。
最後停在一間廳內,周圍變得鴉雀無聲,馮嘉幼聽著他們似乎全都退下了,便將蒙眼的黑巾扯下。
眼睛乍見光明,旋即瞧見廳內上首坐著一個男人。
他高坐太師椅,姿態卻很閑散,穿著打扮像個富貴的員外郎,手中持著一本書卷在看,擋住了他的臉。
馮嘉幼先開口:“您是……?”
他稍稍放下書卷,露出了他的臉。
隻見他麵容陰柔白淨,瞧著還不到四十的年紀,淡淡道:“謝夫人從來也不是什麽深閨女子,莫非從前在京中不曾見過我?”
馮嘉幼當然見過,因此瞳孔緊縮,震驚的難以描述。
被劫來的這一路上,她將無數可疑人物從腦海裏過了一遍又一遍,卻絕對沒有想過是他。
如今朝中唯一能和內閣首輔抗衡之人,司禮監掌印大監,閹黨之首徐宗獻。
第45章
(二更)做我的幕僚,絕對不會虧待你。.
為什麽會是他?
馮嘉幼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 揣測著徐宗獻為何劫她過來。
要知道此人已在宮廷待了二十幾年,從最低等的灑掃太監做起,一路摸爬滾打踩著屍山血海才有今日。
五年前,先帝駕崩前夕, 他早就成為僅次於掌印的秉筆大太監。
而先帝駕崩當晚, 正是他傳的遺詔, 並聯合手握軍權的大都督齊封,力保當時僅有十一個月大的小皇子登基, 擠走了內閣首輔更屬意的二皇子。
其中有沒有貓膩不好說, 因為先帝昏庸無道,整日裏疑神疑鬼, 視自己的兒子為仇敵,一直不曾立下太子。
駕崩前幾年, 倒是非常寵愛小皇子的生母梁貴妃,也正是現如今的梁太後。
而隨著小皇子登基, 徐宗獻也終於爬上了宦官的巔峰, 成為司禮監的掌印。
在大魏, 司禮監原本就是帝王專門用來製約內閣的存在。
內閣想做什麽事兒, 擬定政策呈上去, 他強硬著不給蓋印,這事兒內閣一時之間還真辦不成。
更何況如今皇帝年幼, 徐宗獻等同手握皇權, 可怕得很。
麵對他的問話,馮嘉幼太久沒有言語, 此時從驚怔中反應過來, 也忘了自己穿著男裝, 立刻以女子姿態福身問安:“見過徐督公。”
稱這聲督公, 是因為從前東廠尚未廢除時便是這樣稱呼,如今東廠雖被內閣壓著不得恢複,但徐宗獻手下豢養的勢力與當年東廠無異。
因沒有名目,這群閹人便被統稱為“十二監” ,徐宗獻便是十二監的大督公。
馮嘉幼謹慎問:“不知督公您……”
不等她問完,徐宗獻道:“聽聞謝夫人是崔少卿的幕僚,智計過人,不妨猜猜我今晚為何會請你來。”
“莫非是因為帝師李大人今晚當街遇刺一事?”馮嘉幼隻能想到這一處。
如今此案落在玄影司手裏,謝攬首當其衝。
他調查的方向,或許關係著太後黨與輔政大臣之後誰能稍微占據上風。
“這一點督公大可放心。”馮嘉幼始終垂首而立,“您也知道玄影司從不偏頗任何一方,沈指揮使一貫囂張,誰的賬都不買……”
徐宗獻劫她來,是想試著通過她來操控謝攬?
如今李似修回京後並沒有自立門戶,依然留在忠文伯府。
沈時行還說自己見過李青晚,一雙眼睛生的特別。
馮嘉幼想起李似修的眼睛,估計與她長得頗像,他出身李家這一處應該挑不出毛病。
……
忠文伯府內。
李駱得知自家外甥遇刺一事,跑來府門外等著。
李似修剛抵達,他連忙迎上去:“敘之啊,你傷的嚴重不嚴重?”
李似修忙斂袖行禮:“無礙,惹舅父擔心了。”
“你我舅甥之間不必如此生分。”李駱迎著他入府,“我已經請了大夫來,你趕緊過去讓他給你瞧瞧。”
李似修為難道:“我想先去拜見母親。”
“也是,妹妹知道遇刺的事兒同樣擔心得很,你快去吧。”
李似修又朝他行禮,才往偏院走去。
李駱見他走遠才鬆了口氣,如今對著自己的外甥,他滿頭的汗。
從前就隱隱覺得他有本事,卻沒料到他這樣有本事,連帶著自己這忠文伯府也突然惹人關注,往常那些趾高氣揚的同僚,如今見了他全都換了一副麵孔。
一群見風使舵的小人。
“你從前沒太苛待他吧?”李駱回去後宅,又問一遍自己的夫人。
李夫人趕緊發誓:“知道你疼妹妹,我哪裏敢啊。”
她真沒苛待過,李似修是跟著李家姓的,從小書讀的不錯,往後考中了功名也都算在李家的頭上,她沒那麽糊塗。
隻恨她還是不夠清醒:“哎,當初媛媛一心想嫁表哥,你也極力促成,我偏不許,不然如今……”
李駱罵她婦人見識短:“如今媛媛一雙兒女都好幾歲了,你知道後悔了?”
李夫人悔得腸子都青了,又拉著自己的丈夫小聲問:“說起來,敘之的親生父親你真不知是誰?”
李駱去捂她的嘴:“敘之如今是什麽身份,你可不敢亂說!”
李夫人立刻噤若寒蟬。
“我是真不知道。”李駱如今也很好奇。
當年他妹妹到了適婚之齡,原本父親正在給她議親,卻發現她已經懷有兩個月的身孕。
父親震怒,怎麽逼問她都不肯說。要她打掉腹中胎兒,她以死相逼非要留下。
父親迫於無奈,最終隻能將一個落魄書生招進李家大門作為掩飾。
……
李似修在偏院暖閣裏見到李青晚,上前去行禮:“娘,孩兒無礙,您莫要擔心。”
李青晚起身拉著他端看半響:“是小傷沒錯,但你的臉色瞧著不太好。”
“與傷勢無關。”李似修沒有解釋。
李青晚問道:“你回京也有一個月,還沒去見你父親?”
李似修扶著她坐下:“孩兒近來被人盯得緊,暫時不太方便,父親也沒找我。”
“但你刻意避開了一場他也在場的宴席,究竟是不方便,還是怕他責怪你提前回京?”李青晚抓住他的手道,“你還不死心?那位馮小姐已經嫁人了……”
“這樁婚事她是被逼迫的。”李似修打斷,“帝師可以換人,她的夫君也可以換人。”
李青晚皺起了眉:“你這孩子,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從前她屢次拒絕你時,我就說她既瞧不上你,交給你父親去想辦法,你非不同意,說婚姻大事不喜歡以權勢強搶,如今你不也一樣要強搶,你還看不慣你父親?”
李似修微微垂眸,不辯神色:“馮小姐與孩兒早已達成默契,謝千戶是搶,孩兒是奪。”
“那隨你高興吧。”李青晚心煩地擺了擺手,“但你還是盡快去見你父親,雖說他答應過我,你的婚事他不過問,可你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因為女人誤事,我不敢保證他不會……”
不說了,他們父子倆的關係近幾年本就緊張,她這話說出口,有百害而無一利。
*
馮嘉幼回家的路上,雨天裏路麵積水多,看不清坑窪地,馬車顛簸的比較厲害。
她正想事情沒留意,突然一個急轉,她的額頭隨著慣性撞在車壁上,痛的她一蹙眉。
聽著外麵的動靜,好像是和另外一輛馬車碰上了。
她還沒緩過神,車廂內忽被扔起來一個人,竟是已陷入昏厥的車夫!
馮嘉幼猛地後縮,剛要驚呼出聲,有人跳上了駕駛位,掀開車簾:“謝夫人,不想我將你打暈的話,希望你保持安靜。”
馮嘉幼捂住嘴,這賊人一副車夫的打扮,披蓑衣戴鬥笠,鬥笠的帽簷壓的極低,看不見他的容貌。
“下車。”他冷冷說。
識時務的馮嘉幼立刻跟著他乖乖下車,上去另一輛樸素簡單的馬車。
而自家那輛馬車,則被人駕駛著繼續出發。
此賊並非一個人,而是一夥人,馬車相碰挑選的位置也選的極佳。
莫說下著雨,便是晴夜裏也不容易被人瞧見她下了車。
可見這樣當街劫人的事兒他們常常幹,並對京城的街道非常熟悉。
“你們這是要帶我去哪兒?”馮嘉幼看這馬車內的車窗是封死的,根本猜不出這是要往哪兒走。
趕車的賊人不說話。
馮嘉幼害怕得很,微顫著聲音繼續問:“你們將我打暈或者迷暈不是更好麽?就不怕路過巡城官時我會喊叫?”
外麵的賊人不太耐煩地恐嚇:“那你不妨試試,看你有沒有出聲的機會!”
被他這樣一罵,馮嘉幼恐懼的心稍安,猜著是有誰想見她,與她聊點什麽,或者談筆買賣。
將她打暈了萬一喊不醒,會浪費他們主子的時間。
馬車在街道上行了很久,馮嘉幼原本聽著外麵的響動,默默在心中記著路。
但這馬車兜了幾個圈子之後,她就再也記不住了。
最後來到一處僻靜處,馬車終於停下來,趕車的賊人扔進來一條黑巾:“蒙上你的眼睛。”
馮嘉幼撿起黑巾很老實的蒙上,摸索著出了車廂。
“謝夫人小心些。”說話的換成一名女子,並且來攙扶她。
馮嘉幼借著她的力下了馬車,被她扶著走。
最後停在一間廳內,周圍變得鴉雀無聲,馮嘉幼聽著他們似乎全都退下了,便將蒙眼的黑巾扯下。
眼睛乍見光明,旋即瞧見廳內上首坐著一個男人。
他高坐太師椅,姿態卻很閑散,穿著打扮像個富貴的員外郎,手中持著一本書卷在看,擋住了他的臉。
馮嘉幼先開口:“您是……?”
他稍稍放下書卷,露出了他的臉。
隻見他麵容陰柔白淨,瞧著還不到四十的年紀,淡淡道:“謝夫人從來也不是什麽深閨女子,莫非從前在京中不曾見過我?”
馮嘉幼當然見過,因此瞳孔緊縮,震驚的難以描述。
被劫來的這一路上,她將無數可疑人物從腦海裏過了一遍又一遍,卻絕對沒有想過是他。
如今朝中唯一能和內閣首輔抗衡之人,司禮監掌印大監,閹黨之首徐宗獻。
第45章
(二更)做我的幕僚,絕對不會虧待你。.
為什麽會是他?
馮嘉幼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 揣測著徐宗獻為何劫她過來。
要知道此人已在宮廷待了二十幾年,從最低等的灑掃太監做起,一路摸爬滾打踩著屍山血海才有今日。
五年前,先帝駕崩前夕, 他早就成為僅次於掌印的秉筆大太監。
而先帝駕崩當晚, 正是他傳的遺詔, 並聯合手握軍權的大都督齊封,力保當時僅有十一個月大的小皇子登基, 擠走了內閣首輔更屬意的二皇子。
其中有沒有貓膩不好說, 因為先帝昏庸無道,整日裏疑神疑鬼, 視自己的兒子為仇敵,一直不曾立下太子。
駕崩前幾年, 倒是非常寵愛小皇子的生母梁貴妃,也正是現如今的梁太後。
而隨著小皇子登基, 徐宗獻也終於爬上了宦官的巔峰, 成為司禮監的掌印。
在大魏, 司禮監原本就是帝王專門用來製約內閣的存在。
內閣想做什麽事兒, 擬定政策呈上去, 他強硬著不給蓋印,這事兒內閣一時之間還真辦不成。
更何況如今皇帝年幼, 徐宗獻等同手握皇權, 可怕得很。
麵對他的問話,馮嘉幼太久沒有言語, 此時從驚怔中反應過來, 也忘了自己穿著男裝, 立刻以女子姿態福身問安:“見過徐督公。”
稱這聲督公, 是因為從前東廠尚未廢除時便是這樣稱呼,如今東廠雖被內閣壓著不得恢複,但徐宗獻手下豢養的勢力與當年東廠無異。
因沒有名目,這群閹人便被統稱為“十二監” ,徐宗獻便是十二監的大督公。
馮嘉幼謹慎問:“不知督公您……”
不等她問完,徐宗獻道:“聽聞謝夫人是崔少卿的幕僚,智計過人,不妨猜猜我今晚為何會請你來。”
“莫非是因為帝師李大人今晚當街遇刺一事?”馮嘉幼隻能想到這一處。
如今此案落在玄影司手裏,謝攬首當其衝。
他調查的方向,或許關係著太後黨與輔政大臣之後誰能稍微占據上風。
“這一點督公大可放心。”馮嘉幼始終垂首而立,“您也知道玄影司從不偏頗任何一方,沈指揮使一貫囂張,誰的賬都不買……”
徐宗獻劫她來,是想試著通過她來操控謝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