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許久, 許久未曾這樣認真的看過一次天上的雲彩了。
就好像, 她也許久未曾問過自己, 如今這樣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麽?
十六歲的戚白玉傾慕謝塵, 一心想要嫁給他,哪怕使勁手段,也要成為他的妻子。
二十六歲的戚白玉被丈夫厭棄,空守著個妻子的名分, 落了一身傷痛,最後隻剩下滿心的不甘和憎恨。
而戚白歌呢,明明已經擁有了她想要的偏愛, 卻又避之唯恐不及。
與她而言,這比在她麵前炫耀那些寵愛, 更令她覺得被羞辱, 被踐踏。
她抹了一把臉上的涼意,忽然轉過身, 對著身邊的丫鬟道:“走吧, 去莫忘齋。”
·
莫忘齋。
謝塵翻著遼東傳回的信報, 兩封信, 一封是遼東按察使張士奇的回信, 另一封則是來自遼東副總兵鄭況。
這兩人,都是三年前謝塵剛剛接手吏部時就安插到遼東的,這兩人一文一武,一明一暗,是他掌握遼東情報的主要來源,如今才算是派上了大用場。
男人白淨修長的手指擺弄著兩封信,將它們一一鋪開到桌案上,指尖分別落在兩封信中的兩句話上。
“私開互市”
“疑似通敵”
謝塵注視著這兩個詞良久,忽然嘴角勾了勾。
這可真是有意思了。
他原本還在想,就算太後有意與昌王結盟,可照目前的形式來看,太後明顯是還在搖擺不定的,那昌王又憑什麽在越敬澤的事情上給太後這麽大的麵子呢?
一直以來,在這件事中,唯有這個關節謝塵一直沒有想通。
可如今,遼東按察使張世奇已經查到有人在遼東邊境私開互市,且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量向北邊的阿速部販賣私鹽與茶葉。
要知道,因與韃子多年交戰,早從先帝時期起,朝廷就已明令禁止互市的存在,為的就是斷了韃子的鹽茶來源,甚至因此采用了極端的連坐製來管束。
雖然盡管有這麽嚴格的限製,已久會有邊境上的小民冒著生命危險與韃子做交易,但也都是雙方底層人民的小規模交易。
而能讓張士奇如此重視,甚至,折了手下三個探子才查出來的這個互市,這背後必定有遼東當地權勢極大的人在操縱。
隻是幕後之人,張世奇現在隻隱約懷疑,但並無確鑿證據。
而遼東副總兵鄭況的信,則更為簡單的指出,雖然現在朝廷並無大規模對韃子用兵的意圖,可一些小型的百千人規模的局部摩擦一直不斷。
而在這其中,鄭況敏銳的察覺到,韃子對遼東軍隊的整體布置似乎知曉的很清楚,幾次小規模戰役中都占著上風。
因此他推斷,遼東軍中疑似有人通敵。
隻是,具體通敵之人,他也隻能是猜測,而沒有實際的證據。
謝塵看著兩封信,兩位心腹給出的人選並不一致,可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張世奇猜測的幕後之人是遼東鎮守太監吳衡。
而鄭況認為的通敵之人,是在遼東軍中任參將的戚國公嫡子戚長威。
謝塵品了品這兩個名字,終於算是明白了昌王的意圖。
遼東鎮守太監吳衡出身司禮監,是司禮監秉筆陳洪的人,而陳洪是太後的人。
戚長威更不用說,戚國公的嫡子,戚白玉的親哥哥。
這通敵之名是真是假暫且不論,單就是這私開互市,定是陳洪為了給太後撈銀子的行徑。
可於昌王來說,這便是與韃子搭上線的捷徑。
江西地處偏遠,昌王就算軍備齊整,想要起事,這仗沒有個一年半載的肯定是打不下來。
可若是能走陳洪這條路子聯合北邊的韃子,那就要快的多。
昌王從江西出兵占據湖廣攻下金陵,韃子從遼東進攻京城,之後兩方分疆而治,才是眼下局勢對昌王來說的最好解法。
難怪昌王寧肯忍著越敬澤紮在眼皮子底下,也要給太後這個麵子,不得不說,昌王的算計若是真的成了,毫無疑問,會將元康帝打個措手不及。
而太後估計也是意識到了昌王的野心之大,才會兩邊下注,以求周全。
謝塵看著兩封信,思量片刻,在紙上將重要的節點和人物一一寫了下來,還未停筆,外麵便響起李濱的輕喚聲。
“進來說。”
李濱從外麵進來,見謝塵正運筆如飛,他盡量簡潔的道:“三爺,夫人剛剛去見了白歌姑娘,現在正在門外,要見您。”
謝塵的筆停頓了一下,戚字上的一點墨跡就不免重了些。
他“嗯”了一聲,將剩下的幾個名字寫完,才放下筆看向李濱,他深濃幽邃的黑眸中閃過一絲興味,眉梢略微上挑的問道:“你說她剛剛去了韶音閣?”
李濱應道:“是,呆了一會兒,說了什麽就不知道了,翠衣蝶衣兩個都沒在裏麵。”
“讓她進來吧。”
他將沾滿墨跡的雪白新宣擱到一邊晾幹,吩咐道。
戚白玉進來的一瞬間,覺得有些恍惚。
她上一次來謝塵的莫忘齋還是三年前,那時的謝塵剛剛升任吏部左侍郎,正式成為京城權力場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而與之相對的,是作為外戚的戚國公府越來越憂慮惶恐。
那時的她尚且不以為然,自以為謝塵早晚要回頭的,直到在莫忘齋被他冷語羞辱一番後,她便再也不曾踏足這裏。
房間裏燃了香料,是一種熟悉的雪鬆香氣。
熟悉的,她似乎剛剛聞到過。
是了,剛剛韶音閣中,燃的便也是這個味道的香。
戚白玉站在門口,望著桌案前的謝塵,他正微低著頭擺弄著手中的紙箋,那張清俊的輪廓被夕陽餘暉鍍上一層淡金的光芒。
她在門口打量了一會兒,謝塵卻始終沒有抬頭,仿佛是不知道她的存在一般。
他對她總是這樣,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依舊如此。
戚白玉胸口燃著一團火走進去,來到他的桌案前。
“謝塵,你到底想怎麽樣?”
她壓抑著洶湧而來的情緒,盡量冷靜的問了一句。
謝塵懶怠的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語氣中透著漫不經心:“你指什麽?”
戚白玉指著韶音閣的方向,語調又快又急:“你把她留在府裏是想做什麽,是打算等孩子出生了,就納了她做妾室——咳咳”
可能是情緒太激動,她說到一半便咳了起來,半天才停下。
謝塵靜靜看著她,直到她緩過一口氣,才道:“你將她帶到謝府來的本意不就是送給我嗎?”
他的語氣淡漠中透著涼意:“你在氣什麽?”
戚白玉捂著唇的手緊握成全,微微顫著。
“哦,你本來不過是想讓她生個孩子罷了,卻不想她有名分,被外界嘲笑你戚國公府的大小姐還要姐妹共侍一夫。”
謝塵神色淡淡的說著,又緊接著問了一句:“可我憑什麽任你操縱呢?”
戚白玉卻忽然紅著眼睛道:“你是我的夫君,為什麽,為什麽你就不能顧念我一點,哪怕隻有一次。”
謝塵麵色不變的看著她,仿佛她的情緒全沒有在他眼中。
“既然怕被人嘲諷,那隻要你不是謝侍郎的夫人,自然就全沒這個煩惱。”
“我姑且顧念了你這一次,如何?”
戚白玉的心仿佛被重重的錘了一下,她的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你這是在背棄與戚國公府的約定,你當真不怕太後現在就對你發難麽?”她聲音顫抖著說。
謝塵輕笑一聲,語調有些嘲諷:“戚白玉,戚國公府能代表你,你卻代表不了戚國公府。”
戚白玉再沒有說話。
直到她的腳步聲消失,謝塵才提筆在那張紙箋上圈了一個名字,戚長威。
·
白歌等了一晚上,盼著戚白玉能把謝塵說通,讓她回國公府。
可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沒有她期待的好消息傳來。
小招端了安胎藥,看著她喝完,輕聲道:“姑娘,我聽說昨晚大姑娘的院裏又叫大夫了。”
白歌一怔,接著便是沉默。
一直等到午間,翠衣進來道:“姑娘,您的姨娘來看您了。”
蘇姨娘一進韶音閣,便頓覺涼意沁身,暑熱氣全消,舒爽無比。
她忍不住在心中感歎,這謝侍郎對自己這閨女還真是大方,那國公夫人薛氏的屋子裏也沒有這麽涼快的。
“姨娘。”
白歌看見蘇姨娘,兩步迎上去,心中有許多話想說,卻又吐不出來。
蘇姨娘握住她的手,打量她,用帕子抹了兩下眼角:“瘦了,是不是受了什麽委屈。”
白歌看著與蘇姨娘交握的手,最後還是隻說了一句:“姨娘先進來吧。”
母女二人坐下來,蘇姨娘關切的問了一大堆的話,白歌卻隻是簡單的答了都好。
她心中的委屈再多,與姨娘說也無用,何苦讓她跟著擔心。
蘇姨娘便又是交代了一堆孕期要注意的事項,接著問道:“我聽你大伯母說,本來是要接你回去的,怎的現在又在這住下了?”
白歌抿抿唇,道:“我也不知道,都是聽大人的安排。”
蘇姨娘拍拍她的手,欣慰道:“也好,我瞧著這謝大人對你也不錯,吃穿用度都比國公府還強呢,若是能做了他的妾室,總好過沒名沒分。”
白歌心頭一梗,不經意的將手抽出來,放在膝上。
她實在不想聽這些,便轉移了話題:“家裏怎麽樣,軒哥也開蒙了吧。”
一提到軒哥兒,蘇姨娘頓時神色飛揚道:“開蒙了,夫子還誇軒哥兒有天賦呢!”
白歌心頭酸澀,但依舊為弟弟高興,笑著道:“那就好,軒哥兒可是在戚家的族學念書呢?”
蘇姨娘神色微妙的頓了一瞬,道:“沒有,是你父親托了你大伯額外找的夫子。”
就好像, 她也許久未曾問過自己, 如今這樣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麽?
十六歲的戚白玉傾慕謝塵, 一心想要嫁給他,哪怕使勁手段,也要成為他的妻子。
二十六歲的戚白玉被丈夫厭棄,空守著個妻子的名分, 落了一身傷痛,最後隻剩下滿心的不甘和憎恨。
而戚白歌呢,明明已經擁有了她想要的偏愛, 卻又避之唯恐不及。
與她而言,這比在她麵前炫耀那些寵愛, 更令她覺得被羞辱, 被踐踏。
她抹了一把臉上的涼意,忽然轉過身, 對著身邊的丫鬟道:“走吧, 去莫忘齋。”
·
莫忘齋。
謝塵翻著遼東傳回的信報, 兩封信, 一封是遼東按察使張士奇的回信, 另一封則是來自遼東副總兵鄭況。
這兩人,都是三年前謝塵剛剛接手吏部時就安插到遼東的,這兩人一文一武,一明一暗,是他掌握遼東情報的主要來源,如今才算是派上了大用場。
男人白淨修長的手指擺弄著兩封信,將它們一一鋪開到桌案上,指尖分別落在兩封信中的兩句話上。
“私開互市”
“疑似通敵”
謝塵注視著這兩個詞良久,忽然嘴角勾了勾。
這可真是有意思了。
他原本還在想,就算太後有意與昌王結盟,可照目前的形式來看,太後明顯是還在搖擺不定的,那昌王又憑什麽在越敬澤的事情上給太後這麽大的麵子呢?
一直以來,在這件事中,唯有這個關節謝塵一直沒有想通。
可如今,遼東按察使張世奇已經查到有人在遼東邊境私開互市,且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量向北邊的阿速部販賣私鹽與茶葉。
要知道,因與韃子多年交戰,早從先帝時期起,朝廷就已明令禁止互市的存在,為的就是斷了韃子的鹽茶來源,甚至因此采用了極端的連坐製來管束。
雖然盡管有這麽嚴格的限製,已久會有邊境上的小民冒著生命危險與韃子做交易,但也都是雙方底層人民的小規模交易。
而能讓張士奇如此重視,甚至,折了手下三個探子才查出來的這個互市,這背後必定有遼東當地權勢極大的人在操縱。
隻是幕後之人,張世奇現在隻隱約懷疑,但並無確鑿證據。
而遼東副總兵鄭況的信,則更為簡單的指出,雖然現在朝廷並無大規模對韃子用兵的意圖,可一些小型的百千人規模的局部摩擦一直不斷。
而在這其中,鄭況敏銳的察覺到,韃子對遼東軍隊的整體布置似乎知曉的很清楚,幾次小規模戰役中都占著上風。
因此他推斷,遼東軍中疑似有人通敵。
隻是,具體通敵之人,他也隻能是猜測,而沒有實際的證據。
謝塵看著兩封信,兩位心腹給出的人選並不一致,可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張世奇猜測的幕後之人是遼東鎮守太監吳衡。
而鄭況認為的通敵之人,是在遼東軍中任參將的戚國公嫡子戚長威。
謝塵品了品這兩個名字,終於算是明白了昌王的意圖。
遼東鎮守太監吳衡出身司禮監,是司禮監秉筆陳洪的人,而陳洪是太後的人。
戚長威更不用說,戚國公的嫡子,戚白玉的親哥哥。
這通敵之名是真是假暫且不論,單就是這私開互市,定是陳洪為了給太後撈銀子的行徑。
可於昌王來說,這便是與韃子搭上線的捷徑。
江西地處偏遠,昌王就算軍備齊整,想要起事,這仗沒有個一年半載的肯定是打不下來。
可若是能走陳洪這條路子聯合北邊的韃子,那就要快的多。
昌王從江西出兵占據湖廣攻下金陵,韃子從遼東進攻京城,之後兩方分疆而治,才是眼下局勢對昌王來說的最好解法。
難怪昌王寧肯忍著越敬澤紮在眼皮子底下,也要給太後這個麵子,不得不說,昌王的算計若是真的成了,毫無疑問,會將元康帝打個措手不及。
而太後估計也是意識到了昌王的野心之大,才會兩邊下注,以求周全。
謝塵看著兩封信,思量片刻,在紙上將重要的節點和人物一一寫了下來,還未停筆,外麵便響起李濱的輕喚聲。
“進來說。”
李濱從外麵進來,見謝塵正運筆如飛,他盡量簡潔的道:“三爺,夫人剛剛去見了白歌姑娘,現在正在門外,要見您。”
謝塵的筆停頓了一下,戚字上的一點墨跡就不免重了些。
他“嗯”了一聲,將剩下的幾個名字寫完,才放下筆看向李濱,他深濃幽邃的黑眸中閃過一絲興味,眉梢略微上挑的問道:“你說她剛剛去了韶音閣?”
李濱應道:“是,呆了一會兒,說了什麽就不知道了,翠衣蝶衣兩個都沒在裏麵。”
“讓她進來吧。”
他將沾滿墨跡的雪白新宣擱到一邊晾幹,吩咐道。
戚白玉進來的一瞬間,覺得有些恍惚。
她上一次來謝塵的莫忘齋還是三年前,那時的謝塵剛剛升任吏部左侍郎,正式成為京城權力場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而與之相對的,是作為外戚的戚國公府越來越憂慮惶恐。
那時的她尚且不以為然,自以為謝塵早晚要回頭的,直到在莫忘齋被他冷語羞辱一番後,她便再也不曾踏足這裏。
房間裏燃了香料,是一種熟悉的雪鬆香氣。
熟悉的,她似乎剛剛聞到過。
是了,剛剛韶音閣中,燃的便也是這個味道的香。
戚白玉站在門口,望著桌案前的謝塵,他正微低著頭擺弄著手中的紙箋,那張清俊的輪廓被夕陽餘暉鍍上一層淡金的光芒。
她在門口打量了一會兒,謝塵卻始終沒有抬頭,仿佛是不知道她的存在一般。
他對她總是這樣,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依舊如此。
戚白玉胸口燃著一團火走進去,來到他的桌案前。
“謝塵,你到底想怎麽樣?”
她壓抑著洶湧而來的情緒,盡量冷靜的問了一句。
謝塵懶怠的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語氣中透著漫不經心:“你指什麽?”
戚白玉指著韶音閣的方向,語調又快又急:“你把她留在府裏是想做什麽,是打算等孩子出生了,就納了她做妾室——咳咳”
可能是情緒太激動,她說到一半便咳了起來,半天才停下。
謝塵靜靜看著她,直到她緩過一口氣,才道:“你將她帶到謝府來的本意不就是送給我嗎?”
他的語氣淡漠中透著涼意:“你在氣什麽?”
戚白玉捂著唇的手緊握成全,微微顫著。
“哦,你本來不過是想讓她生個孩子罷了,卻不想她有名分,被外界嘲笑你戚國公府的大小姐還要姐妹共侍一夫。”
謝塵神色淡淡的說著,又緊接著問了一句:“可我憑什麽任你操縱呢?”
戚白玉卻忽然紅著眼睛道:“你是我的夫君,為什麽,為什麽你就不能顧念我一點,哪怕隻有一次。”
謝塵麵色不變的看著她,仿佛她的情緒全沒有在他眼中。
“既然怕被人嘲諷,那隻要你不是謝侍郎的夫人,自然就全沒這個煩惱。”
“我姑且顧念了你這一次,如何?”
戚白玉的心仿佛被重重的錘了一下,她的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你這是在背棄與戚國公府的約定,你當真不怕太後現在就對你發難麽?”她聲音顫抖著說。
謝塵輕笑一聲,語調有些嘲諷:“戚白玉,戚國公府能代表你,你卻代表不了戚國公府。”
戚白玉再沒有說話。
直到她的腳步聲消失,謝塵才提筆在那張紙箋上圈了一個名字,戚長威。
·
白歌等了一晚上,盼著戚白玉能把謝塵說通,讓她回國公府。
可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沒有她期待的好消息傳來。
小招端了安胎藥,看著她喝完,輕聲道:“姑娘,我聽說昨晚大姑娘的院裏又叫大夫了。”
白歌一怔,接著便是沉默。
一直等到午間,翠衣進來道:“姑娘,您的姨娘來看您了。”
蘇姨娘一進韶音閣,便頓覺涼意沁身,暑熱氣全消,舒爽無比。
她忍不住在心中感歎,這謝侍郎對自己這閨女還真是大方,那國公夫人薛氏的屋子裏也沒有這麽涼快的。
“姨娘。”
白歌看見蘇姨娘,兩步迎上去,心中有許多話想說,卻又吐不出來。
蘇姨娘握住她的手,打量她,用帕子抹了兩下眼角:“瘦了,是不是受了什麽委屈。”
白歌看著與蘇姨娘交握的手,最後還是隻說了一句:“姨娘先進來吧。”
母女二人坐下來,蘇姨娘關切的問了一大堆的話,白歌卻隻是簡單的答了都好。
她心中的委屈再多,與姨娘說也無用,何苦讓她跟著擔心。
蘇姨娘便又是交代了一堆孕期要注意的事項,接著問道:“我聽你大伯母說,本來是要接你回去的,怎的現在又在這住下了?”
白歌抿抿唇,道:“我也不知道,都是聽大人的安排。”
蘇姨娘拍拍她的手,欣慰道:“也好,我瞧著這謝大人對你也不錯,吃穿用度都比國公府還強呢,若是能做了他的妾室,總好過沒名沒分。”
白歌心頭一梗,不經意的將手抽出來,放在膝上。
她實在不想聽這些,便轉移了話題:“家裏怎麽樣,軒哥也開蒙了吧。”
一提到軒哥兒,蘇姨娘頓時神色飛揚道:“開蒙了,夫子還誇軒哥兒有天賦呢!”
白歌心頭酸澀,但依舊為弟弟高興,笑著道:“那就好,軒哥兒可是在戚家的族學念書呢?”
蘇姨娘神色微妙的頓了一瞬,道:“沒有,是你父親托了你大伯額外找的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