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等人在這裏人生地不熟,又早已和阿沃熟悉,便同意了。
於是阿沃帶著手下數人離開,剩下兩個兄弟在這守備。
懷遠本是遼國屬地,但這裏卻是女真鴨綠江部的勢力範圍,與隔壁不遠的長白山部是最早歸附完顏部的女真族,更遠一點的東海女真都是他們完顏部的士卒的主力來源。
阿沃的手下中,有兩個人都是從這裏的部族征來,熟悉地形,同時,這裏也是防備高麗偷襲的重地,在七年前女真高麗大戰後,一直有精兵駐守。
於是,在第二天,醒來的馬政被驚恐親隨吵醒,走出營帳之時,便看到自己的營帳被數百名凶悍冷漠的女真鐵騎包圍。
就在眾人惶惶不安時,見那鐵騎緩緩分開,先前那看著有禮、溫和女真青年阿沃,正一身重甲,騎著駿馬,居高臨下地凝視他們。
“重新認識一下,”阿沃用已經不那麽生疏的漢語微笑道,“吾名完顏斡本,是金國國主完顏阿骨打之子,先前一路,多謝諸君照顧。”
在他麵前,一片鴉雀無聲。
看著目瞪口呆的一眾使臣,阿沃卻隻是驅馬來到自己的營帳,接過衛兵遞來的一隻鴿子,伸手咕咕逗弄一下。
唉,這鳥兒帶回去,自家的阿青一定會很生氣,可不能放飛了,否則阿青立刻就能追上去,給自己帶來回一隻死掉的鳥兒貼膘。
他又低頭看了一眼綁在腿上的鐵片,扣在馬鐙上,十分地穩當,包裹在小腿上的牛皮很柔軟,也不勒腿。
這東西並不能讓他如常人那樣行走,但能讓他在馬上騎穩,便足夠了。
……
隨後,一行人快馬加鞭,帶著禮物一路北上,花了大半個月,北上一千多裏,從鴨綠江一直走到達淶流河,這是金國本部所在。
不過他們來得不巧,金主外出征戰,不在本部,隻能停留等待。
這時已是農曆十月,東北早已是天寒地凍,南方人哪見過這種低溫,完全封印,不管他們穿多少皮毛,隻要離開火炕一小時,都會直接變成冰棒子,連入廁都不敢在室外。
哪怕木床下邊煴著火,也沒過兩三天,就燙裂了腳後跟,凍傷了耳朵。
好在出來時,家人便為他們考慮到北方寒冷,凍傷膏潤脂膏他們各自都帶不少,倒是惹得女真人大為驚奇,借用一點後,更是紛紛稱讚,一時間,這東西成為食鹽之外,女真人最喜歡的貨物。
阿沃的母親裴滿氏更是舍不得用來搽裂傷,脂膏全擦在她臉上了,顯得光滑細膩許多,惹得其他幾位妃子都十分羨慕,大家圍在炕頭吃飯時都紛紛問裴滿氏還有沒有多的。
他們一直等到十一月底,終於得來了前方戰線的消息。
遼帝親征時,部下耶律章奴謀反,遼主擔心後方不穩,班師回朝,完顏部趁機追殺,在呼卜圖岡大敗遼軍,可惜中途被一支渤海遼軍伏擊,讓遼軍收拾殘兵,逃走了數萬主力,但卻收獲了大量兵械、軍資、馬牛,國主正在班師回朝。
一時間,整個完顏部都大喜過望,馬政等使臣聽說後,更是加重了結盟談判的心思,在他們看來,遼帝親征都大敗了,將來的事情,那還用說麽?
思及此,他們暗自做下決定,這次盟約,一定要帶好消息回去。
-
趙士程收到消息的時間,比東北的阿沃還快,陳行舟在信裏忍不住抱怨,遼國這攤子太爛了,他根本扶不起,呼卜圖岡一戰,金人根本沒有什麽計謀啊,就是大軍齊出,右軍先戰,打了幾個回合後,左軍合而攻之最後中軍衝陣。
遼國這邊簡直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十萬人被人家三萬人打得丟盔棄甲。特母哥在側翼用火炮轟殺十幾個回合,金人沒有見過這種武器,一時亂了陣腳,正是大好反攻的時候,結果那些遼軍整是整軍了,卻是整軍跑了——甚至沒有救援一下特母哥部的意思,如果不是金人摸不清底細,特母哥那幾門炮火都能直接交代在戰場上。
這次出兵立下這樣的大功,遼帝居然都沒有什麽實質的賞賜,隻說讓耶律雅裏可以自募集兵馬,糧草自籌——這和打欠條有什麽區別啊!可把他氣壞了。
這種廢物,真的要救麽,怕是救不過來啊師尊,徒弟好怕!會不會死在這裏啊,如果真的為國獻身了,您一定要記得徒兒啊……
趙士程看得很是無語,這些事不是早在送他去遼東時,就全部告訴他了麽?他還指天勢日地表示願意去,不去寧願死。
這狗徒弟寫得那麽深情意重,其實換成兩個字,還是要錢。
但他又有什麽辦法呢,自己的徒弟,人家又那麽努力,表現得那麽好,怎麽可以不支持呢?
“小蟬,山水那邊還可以動用多少流水?”趙士程轉頭問自己的秘書。
“公子,山水那邊的錢財都用來儲備硝石了。”小蟬作為秘書,對錢也十分敏感,不由提醒道,“您做的顆粒藥要比粉末威力更大,但做起來更麻煩,培訓匠人也需要不少時間,再給遼東那邊調集物資的話,怕是會影響周轉。”
趙士程摸了摸下巴:“這倒是個麻煩,遼東那攤子,基本就是咱們補貼上去的,燒起錢來也沒個數……”
小蟬默默聽著,不發表意見,心裏逼逼明明是您耳根子軟,哪邊要錢你都給。
“天氣寒冷,女真暫時不會出兵,至少也要等到四月去了,”趙士程按了按太陽穴,“還是多賺點錢給他們吧,但這次阿舟功勞不小,還是要獎勵的……”
獎勵什麽,這是個問題……最後,趙士程好言好語地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舟兒啊,師父這裏沒錢了,打錢得四月去了,你看要換成其他什麽禮物不?
信發出去了,過了約莫七八日,便收到了回信。
趙士程有些愧疚地打開信,仔細閱讀完,一時有些無語。
信裏開始是一些馬屁,說師尊遠在萬裏外,卻還為他殫精竭慮,他特別感動,然後便話峰一轉,說這幾個月不給沒關係,記得回頭補上,然後又表示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夠,王洋那裏招來的十幾個學生欠缺些火候,你看要不然把我後邊這張信紙送給我爹爹,看他是否願意來幫忙。
而後邊的一封信裏,則是以一個兒子的口吻,談起了自己因“意外”落海,由遼人海商所救,流落遼國,被權貴所得,準備在遼國中潛伏,幫故國奪回幽雲,從而回家光宗耀祖,可惜如今雖然已經是升任遼東京留守,卻身染重疾,怕是命不久以,難以達成願望,若父親願意,就來幫忙繼續他的遺誌,也算見兒最後一麵,若不願意,那就兒子不孝順,不能伺候您了,您當沒我這個兒子吧……
趙士程看完啞口無言,發現這舟兒對自己的要求,其實並不是太高的樣子啊。
就是,舟兒他這坑蒙拐騙的本事,是從哪學的啊?
第161章 是你們逼我的
趙士程讓可靠的人手將信傳去江南, 交給了陳瓘,隨後那邊傳來消息,聽說這位十分清瘦高冷老先生看到字的那一瞬間, 就抖了起來,看完全信後,整個人哭得老淚縱橫,仿佛一個百多斤的孩子。
隨後告訴身邊人,想兒子了,想去山東看兒子的墓碑,隨後便不顧家人勸阻,離開了江南,跟著趙士程安排的人手北上了。
全程沒有耽擱一天,走之前還有條不紊地把家中財產分了,和老妻告別,決然之態, 如去赴死。
趙士程則給徒弟去信,告訴他你爹真的過去了, 你可把場麵撐住, 如今北方大局,可離不得你。
徒弟回信說舟兒明白, 謝師尊相助。
趙士程隻能期待那位看未來十分精準的陳瓘別把兒子打死。
就這樣, 1115年在紛飛的大雪裏過去,今年的冬天, 汴京人驚喜地發現,北方送來了許多無煙炭, 價格便宜又好燒, 鬧得炭行調整了普通木炭的定價, 讓許多燒製木炭的家族收入降低了許多。
正月裏,城中市民們穿上新衣,沒有新衣的,也會盡量讓衣著整潔,到處都紮起了彩棚,售賣著奇珍異寶,正是一年最繁華的時候。
趙士程收到了父親和母親從北方寄來的禮物,除了土特產,還有就是老媽親手織的衣服和老爸寫的字畫,他收到嫂嫂的紅包,跟在身邊的小弟收到哥哥代長輩給的壓歲錢,也很快樂。
趙士程回想到到京城這一年的生活,頗有幾分厭煩,因為身為宗室的原因,他的勢力已經到了一個瓶頸,無法再結交大臣,也不能明目張膽地控製軍隊,更不能經營自己的威望。
至於商業,也基本到了頂,如今的羊毛已經成為與麻、絲等同的織物,市場基本飽和,種麻的數量有些減少,農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到開墾新的土地、種更多的豆類來補貼家用。
藥品的產量則受限於原材料和提取工藝,尤其是大蒜素,大蒜的產量感人,在沒有化學合成的情況下,沒辦法就是沒辦法。
倒是治大肚病的酒石銻產量不錯,和酒一起成為南方最暢銷的產品,一瓶十二丸的酒石銻,就能換到一百石的占城稻,那是真的暴利,一盒外賣飯盒那麽多的蒿丸,就能拖走上萬石的稻米。
可惜的這青蒿丸的產量一樣的上不去,工藝太複雜,一年能做上十幾盒都算老天保佑了,這點量,對哪怕在新中國成立時都有三千萬的瘧疾病人的嶺南一帶來說,簡直是少得像買彩票中獎。
按他們的說法,一丸一命,稻米可以種出來,人死了卻不能複生。
如今新鎮的稻米基本都是這麽來的,山水甚至依靠這個在密州、廣州都建立了儲倉,陳行舟那邊花的糧食,都是從這裏出的。
其他的化學品,趙士程雖然腦子裏有完成的製程,卻找不到更多能將他們實現的人手了,因為有機物這東西,很容易出事,沒有相關培訓,隨便招人就是草芥人命了。
真是惱火……他每天在宗學裏學的都是些琴棋書畫,談話也不能沾著軍政。
唯一能讓他開心一點的就是,他最近在京城的算科學校淘寶時,找到了一個叫韓公廉的圖書管理員。
這位真的已經不年輕了,都是快六十的老人了,結果一問,他居然是蘇頌的手下,當年和蘇頌一起,做了一台《水運儀象台》,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有三層樓房高,依靠水力運行的巨大木齒輪鍾表。
這個發現讓趙士程歡欣不已,重金聘請他出來重新研究如何把這個水運儀像台縮小到一人高的樣子,卻被這小老頭無情地拒絕,理由是老了,做不動了,而且做小了,如何運行,動力何來,難道要讓人牛馬那樣隨時推動麽?
但這可難不倒趙士程,他隻提出一個很簡單的構想用“發條”來蓄力。
在千年後,發條可不是什麽新鮮玩意,甚至是小孩子玩具上隨處可見的東西,但這東西對這位親自算完了水運儀機裏一百五十多種機械零件所有繁複的數學測算,還寫出一本《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的數學寶典來證明的大數學家來說,卻是有如天地初開,混沌兩分的巨大震動。
瞬間,他們倆的地位易轉,韓公廉不但對趙士程的要求盡數答應,更是拍著胸脯保證,當年製造水運儀象台的所有工匠,凡是能聯係的,他都會幫著找過來,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水運儀像台上的天文渾儀,因為按大宋律法,不許民間有觀星之術流傳,這是大罪。
至於帶徒弟啊,研究其他機器這些小事,那就更不必說了,隻跟著趙公子說了那麽一小會,他就已經感覺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甚至叨念起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歎息。
趙士程對此非常滿意,給老頭準備了上好實驗室,材料、甚至還虎口拔牙,從太原那些工匠手中調來產量稀少的錳鋼條,給這位大佬做研究。
畢竟,這種數學和工程學都精通的人材,那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他準備等這位完全入坑後把蒸汽機的改進交給他,太原那裏的蒸汽機改進速度太差了,效率不夠,還是隻能用來抽水。
解決了這件事後,趙士程便全心全意沉在機械改造的進度裏。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三月,西北又傳來消息,童貫認為軍中已有利器,可製夏國人死命,於是命令劉法、劉仲武等人率兵深入西夏。
兩人都是反對的,因為天寒地凍,前路難行,被人以逸待勞打了,怕是會成為送寶童子。
但童貫卻是忍不了,強命令兩人出擊,否則便是抗命。
結果兩人各帶兩萬兵馬,一左一右攻擊西夏統安城,劉法卻中了埋伏,身受重傷,劉仲武也遇到阻擊,皆大敗,但好歹是突圍出來了,這兩場大戰裏,火炮基本都沒有派上用場……西夏人已經發現了,火炮在一輪發射後,會停止很久,這對擅長騎射的他們來說,足夠發起下一波攻擊了。
所以他們都提前以前軍引誘宋軍打完第一輪,再以重騎兵衝鋒,如果開始第二輪射擊,便及時退避或者衝入宋軍之中。
更麻煩的是,這次大敗,火炮有三門因為車輛損壞,落到西夏人手中,可把西軍心疼壞了,好在火藥配方在他們的手裏,普通的黑火藥效果十分感人,一時半會,倒也不怕出問題。
這次大敗讓童貫把責任全推到這種新式武器之上,說是兩位將軍依仗利器,擅自出擊,才造成這樣的局麵,反正責任與他無關,並且,這場大敗,沒能遞到皇帝手中,童貫向皇帝報的是“大捷”。
這件事情,嚴重地挫傷了西軍士氣,劉錡在信裏滿滿都是憤恨,童貫這些年越來越囂張自大,西北諸軍明明是百戰精銳,如今卻越來越怯戰,其因都是因為童貫。
不止劉錡,種彥崇也來信趙士程,說這次又是軍機泄漏,當年種家二代裏最有前途的種樸就是遇伏被殺,西夏這些年把大宋滲得如篩子一般,宋軍對西夏卻少有探知,也不知把錢都用到哪去了。
看到這種消息,趙士程心中生起了些許不安——有大宋這套領導班子在,前途真的有麽?
再有錢,他們也能折騰出事情來,這根本不是敵人太厲害,而是我方太無能啊。
在這種擔憂的躊躇的心情維持了許久後,過了一個多月,他又收到了陳行舟的消息。
陳行舟在信裏告訴他,遼國這邊為了對付女真,又在重新整兵準備糧草,而遼東作為前線,被橫征暴斂一樣的加稅加役,凡交不出來的州縣,州軍直接派兵劫掠,如今除了他治下的幾個州縣,其他遼東城池已經出現了大量饑民,正在瘋狂向他治下的州縣湧過來。
按他推斷,至少有十萬饑民在路上,他現在很慌,朝廷的意思是把這些饑民中的青壯都招入軍中,起名“怨軍”,用來對付女真,但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別說十萬人的武器了,這些人連衣服都不夠,嚇死徒兒了。
另外,原來的遼東留守蕭保先直接被匪徒殺了,他陳行舟如今升任了這個遼東最高長官,已經是二品官了,估計也隻有王朝末年才能升官這麽快了,耶律雅裏也很慌,我看他很想逃回中京的樣子。
好在他父親已經到了遼東,知道局麵後,決定大力支持他,如今有父親幫忙,他壓力大減,暫時支持得住,請師尊放心。
……
看到這滿紙的要錢,趙士程一邊揉捏太陽穴,一邊深吸了一口氣,陷入深思。
遼國這麽整,阿舟能做的事情也隻是守住遼東了。
而內地,按如今的局麵,江南山東河南肯定會糜爛,東南是花石綱,山東是西城所,兩邊都已經出現了流民,他需要一隻真正能抗的軍隊,作為將來天下大亂時的骨幹,而不是劉錡這種還要被節製的士卒。
陳行舟那邊太遠,遠水救不了近火,江南他不熟悉,那麽,隻能是山東這裏。
不如,就來一隻盜匪軍吧,宋江這些東西,就給我滾一邊去,也算是提前保護密州那樣有錢的地方,梁山泊那種好地方,他要了。
西城所那些貪官汙吏,為了強占民田無所無用其極,拿來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再好不過了,不就是根據地麽,他相信在那裏,有的是可以動員的群眾。
希望當地的知州懂事一點,不要不識抬舉。
於是阿沃帶著手下數人離開,剩下兩個兄弟在這守備。
懷遠本是遼國屬地,但這裏卻是女真鴨綠江部的勢力範圍,與隔壁不遠的長白山部是最早歸附完顏部的女真族,更遠一點的東海女真都是他們完顏部的士卒的主力來源。
阿沃的手下中,有兩個人都是從這裏的部族征來,熟悉地形,同時,這裏也是防備高麗偷襲的重地,在七年前女真高麗大戰後,一直有精兵駐守。
於是,在第二天,醒來的馬政被驚恐親隨吵醒,走出營帳之時,便看到自己的營帳被數百名凶悍冷漠的女真鐵騎包圍。
就在眾人惶惶不安時,見那鐵騎緩緩分開,先前那看著有禮、溫和女真青年阿沃,正一身重甲,騎著駿馬,居高臨下地凝視他們。
“重新認識一下,”阿沃用已經不那麽生疏的漢語微笑道,“吾名完顏斡本,是金國國主完顏阿骨打之子,先前一路,多謝諸君照顧。”
在他麵前,一片鴉雀無聲。
看著目瞪口呆的一眾使臣,阿沃卻隻是驅馬來到自己的營帳,接過衛兵遞來的一隻鴿子,伸手咕咕逗弄一下。
唉,這鳥兒帶回去,自家的阿青一定會很生氣,可不能放飛了,否則阿青立刻就能追上去,給自己帶來回一隻死掉的鳥兒貼膘。
他又低頭看了一眼綁在腿上的鐵片,扣在馬鐙上,十分地穩當,包裹在小腿上的牛皮很柔軟,也不勒腿。
這東西並不能讓他如常人那樣行走,但能讓他在馬上騎穩,便足夠了。
……
隨後,一行人快馬加鞭,帶著禮物一路北上,花了大半個月,北上一千多裏,從鴨綠江一直走到達淶流河,這是金國本部所在。
不過他們來得不巧,金主外出征戰,不在本部,隻能停留等待。
這時已是農曆十月,東北早已是天寒地凍,南方人哪見過這種低溫,完全封印,不管他們穿多少皮毛,隻要離開火炕一小時,都會直接變成冰棒子,連入廁都不敢在室外。
哪怕木床下邊煴著火,也沒過兩三天,就燙裂了腳後跟,凍傷了耳朵。
好在出來時,家人便為他們考慮到北方寒冷,凍傷膏潤脂膏他們各自都帶不少,倒是惹得女真人大為驚奇,借用一點後,更是紛紛稱讚,一時間,這東西成為食鹽之外,女真人最喜歡的貨物。
阿沃的母親裴滿氏更是舍不得用來搽裂傷,脂膏全擦在她臉上了,顯得光滑細膩許多,惹得其他幾位妃子都十分羨慕,大家圍在炕頭吃飯時都紛紛問裴滿氏還有沒有多的。
他們一直等到十一月底,終於得來了前方戰線的消息。
遼帝親征時,部下耶律章奴謀反,遼主擔心後方不穩,班師回朝,完顏部趁機追殺,在呼卜圖岡大敗遼軍,可惜中途被一支渤海遼軍伏擊,讓遼軍收拾殘兵,逃走了數萬主力,但卻收獲了大量兵械、軍資、馬牛,國主正在班師回朝。
一時間,整個完顏部都大喜過望,馬政等使臣聽說後,更是加重了結盟談判的心思,在他們看來,遼帝親征都大敗了,將來的事情,那還用說麽?
思及此,他們暗自做下決定,這次盟約,一定要帶好消息回去。
-
趙士程收到消息的時間,比東北的阿沃還快,陳行舟在信裏忍不住抱怨,遼國這攤子太爛了,他根本扶不起,呼卜圖岡一戰,金人根本沒有什麽計謀啊,就是大軍齊出,右軍先戰,打了幾個回合後,左軍合而攻之最後中軍衝陣。
遼國這邊簡直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十萬人被人家三萬人打得丟盔棄甲。特母哥在側翼用火炮轟殺十幾個回合,金人沒有見過這種武器,一時亂了陣腳,正是大好反攻的時候,結果那些遼軍整是整軍了,卻是整軍跑了——甚至沒有救援一下特母哥部的意思,如果不是金人摸不清底細,特母哥那幾門炮火都能直接交代在戰場上。
這次出兵立下這樣的大功,遼帝居然都沒有什麽實質的賞賜,隻說讓耶律雅裏可以自募集兵馬,糧草自籌——這和打欠條有什麽區別啊!可把他氣壞了。
這種廢物,真的要救麽,怕是救不過來啊師尊,徒弟好怕!會不會死在這裏啊,如果真的為國獻身了,您一定要記得徒兒啊……
趙士程看得很是無語,這些事不是早在送他去遼東時,就全部告訴他了麽?他還指天勢日地表示願意去,不去寧願死。
這狗徒弟寫得那麽深情意重,其實換成兩個字,還是要錢。
但他又有什麽辦法呢,自己的徒弟,人家又那麽努力,表現得那麽好,怎麽可以不支持呢?
“小蟬,山水那邊還可以動用多少流水?”趙士程轉頭問自己的秘書。
“公子,山水那邊的錢財都用來儲備硝石了。”小蟬作為秘書,對錢也十分敏感,不由提醒道,“您做的顆粒藥要比粉末威力更大,但做起來更麻煩,培訓匠人也需要不少時間,再給遼東那邊調集物資的話,怕是會影響周轉。”
趙士程摸了摸下巴:“這倒是個麻煩,遼東那攤子,基本就是咱們補貼上去的,燒起錢來也沒個數……”
小蟬默默聽著,不發表意見,心裏逼逼明明是您耳根子軟,哪邊要錢你都給。
“天氣寒冷,女真暫時不會出兵,至少也要等到四月去了,”趙士程按了按太陽穴,“還是多賺點錢給他們吧,但這次阿舟功勞不小,還是要獎勵的……”
獎勵什麽,這是個問題……最後,趙士程好言好語地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舟兒啊,師父這裏沒錢了,打錢得四月去了,你看要換成其他什麽禮物不?
信發出去了,過了約莫七八日,便收到了回信。
趙士程有些愧疚地打開信,仔細閱讀完,一時有些無語。
信裏開始是一些馬屁,說師尊遠在萬裏外,卻還為他殫精竭慮,他特別感動,然後便話峰一轉,說這幾個月不給沒關係,記得回頭補上,然後又表示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夠,王洋那裏招來的十幾個學生欠缺些火候,你看要不然把我後邊這張信紙送給我爹爹,看他是否願意來幫忙。
而後邊的一封信裏,則是以一個兒子的口吻,談起了自己因“意外”落海,由遼人海商所救,流落遼國,被權貴所得,準備在遼國中潛伏,幫故國奪回幽雲,從而回家光宗耀祖,可惜如今雖然已經是升任遼東京留守,卻身染重疾,怕是命不久以,難以達成願望,若父親願意,就來幫忙繼續他的遺誌,也算見兒最後一麵,若不願意,那就兒子不孝順,不能伺候您了,您當沒我這個兒子吧……
趙士程看完啞口無言,發現這舟兒對自己的要求,其實並不是太高的樣子啊。
就是,舟兒他這坑蒙拐騙的本事,是從哪學的啊?
第161章 是你們逼我的
趙士程讓可靠的人手將信傳去江南, 交給了陳瓘,隨後那邊傳來消息,聽說這位十分清瘦高冷老先生看到字的那一瞬間, 就抖了起來,看完全信後,整個人哭得老淚縱橫,仿佛一個百多斤的孩子。
隨後告訴身邊人,想兒子了,想去山東看兒子的墓碑,隨後便不顧家人勸阻,離開了江南,跟著趙士程安排的人手北上了。
全程沒有耽擱一天,走之前還有條不紊地把家中財產分了,和老妻告別,決然之態, 如去赴死。
趙士程則給徒弟去信,告訴他你爹真的過去了, 你可把場麵撐住, 如今北方大局,可離不得你。
徒弟回信說舟兒明白, 謝師尊相助。
趙士程隻能期待那位看未來十分精準的陳瓘別把兒子打死。
就這樣, 1115年在紛飛的大雪裏過去,今年的冬天, 汴京人驚喜地發現,北方送來了許多無煙炭, 價格便宜又好燒, 鬧得炭行調整了普通木炭的定價, 讓許多燒製木炭的家族收入降低了許多。
正月裏,城中市民們穿上新衣,沒有新衣的,也會盡量讓衣著整潔,到處都紮起了彩棚,售賣著奇珍異寶,正是一年最繁華的時候。
趙士程收到了父親和母親從北方寄來的禮物,除了土特產,還有就是老媽親手織的衣服和老爸寫的字畫,他收到嫂嫂的紅包,跟在身邊的小弟收到哥哥代長輩給的壓歲錢,也很快樂。
趙士程回想到到京城這一年的生活,頗有幾分厭煩,因為身為宗室的原因,他的勢力已經到了一個瓶頸,無法再結交大臣,也不能明目張膽地控製軍隊,更不能經營自己的威望。
至於商業,也基本到了頂,如今的羊毛已經成為與麻、絲等同的織物,市場基本飽和,種麻的數量有些減少,農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到開墾新的土地、種更多的豆類來補貼家用。
藥品的產量則受限於原材料和提取工藝,尤其是大蒜素,大蒜的產量感人,在沒有化學合成的情況下,沒辦法就是沒辦法。
倒是治大肚病的酒石銻產量不錯,和酒一起成為南方最暢銷的產品,一瓶十二丸的酒石銻,就能換到一百石的占城稻,那是真的暴利,一盒外賣飯盒那麽多的蒿丸,就能拖走上萬石的稻米。
可惜的這青蒿丸的產量一樣的上不去,工藝太複雜,一年能做上十幾盒都算老天保佑了,這點量,對哪怕在新中國成立時都有三千萬的瘧疾病人的嶺南一帶來說,簡直是少得像買彩票中獎。
按他們的說法,一丸一命,稻米可以種出來,人死了卻不能複生。
如今新鎮的稻米基本都是這麽來的,山水甚至依靠這個在密州、廣州都建立了儲倉,陳行舟那邊花的糧食,都是從這裏出的。
其他的化學品,趙士程雖然腦子裏有完成的製程,卻找不到更多能將他們實現的人手了,因為有機物這東西,很容易出事,沒有相關培訓,隨便招人就是草芥人命了。
真是惱火……他每天在宗學裏學的都是些琴棋書畫,談話也不能沾著軍政。
唯一能讓他開心一點的就是,他最近在京城的算科學校淘寶時,找到了一個叫韓公廉的圖書管理員。
這位真的已經不年輕了,都是快六十的老人了,結果一問,他居然是蘇頌的手下,當年和蘇頌一起,做了一台《水運儀象台》,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有三層樓房高,依靠水力運行的巨大木齒輪鍾表。
這個發現讓趙士程歡欣不已,重金聘請他出來重新研究如何把這個水運儀像台縮小到一人高的樣子,卻被這小老頭無情地拒絕,理由是老了,做不動了,而且做小了,如何運行,動力何來,難道要讓人牛馬那樣隨時推動麽?
但這可難不倒趙士程,他隻提出一個很簡單的構想用“發條”來蓄力。
在千年後,發條可不是什麽新鮮玩意,甚至是小孩子玩具上隨處可見的東西,但這東西對這位親自算完了水運儀機裏一百五十多種機械零件所有繁複的數學測算,還寫出一本《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的數學寶典來證明的大數學家來說,卻是有如天地初開,混沌兩分的巨大震動。
瞬間,他們倆的地位易轉,韓公廉不但對趙士程的要求盡數答應,更是拍著胸脯保證,當年製造水運儀象台的所有工匠,凡是能聯係的,他都會幫著找過來,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水運儀像台上的天文渾儀,因為按大宋律法,不許民間有觀星之術流傳,這是大罪。
至於帶徒弟啊,研究其他機器這些小事,那就更不必說了,隻跟著趙公子說了那麽一小會,他就已經感覺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甚至叨念起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歎息。
趙士程對此非常滿意,給老頭準備了上好實驗室,材料、甚至還虎口拔牙,從太原那些工匠手中調來產量稀少的錳鋼條,給這位大佬做研究。
畢竟,這種數學和工程學都精通的人材,那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他準備等這位完全入坑後把蒸汽機的改進交給他,太原那裏的蒸汽機改進速度太差了,效率不夠,還是隻能用來抽水。
解決了這件事後,趙士程便全心全意沉在機械改造的進度裏。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三月,西北又傳來消息,童貫認為軍中已有利器,可製夏國人死命,於是命令劉法、劉仲武等人率兵深入西夏。
兩人都是反對的,因為天寒地凍,前路難行,被人以逸待勞打了,怕是會成為送寶童子。
但童貫卻是忍不了,強命令兩人出擊,否則便是抗命。
結果兩人各帶兩萬兵馬,一左一右攻擊西夏統安城,劉法卻中了埋伏,身受重傷,劉仲武也遇到阻擊,皆大敗,但好歹是突圍出來了,這兩場大戰裏,火炮基本都沒有派上用場……西夏人已經發現了,火炮在一輪發射後,會停止很久,這對擅長騎射的他們來說,足夠發起下一波攻擊了。
所以他們都提前以前軍引誘宋軍打完第一輪,再以重騎兵衝鋒,如果開始第二輪射擊,便及時退避或者衝入宋軍之中。
更麻煩的是,這次大敗,火炮有三門因為車輛損壞,落到西夏人手中,可把西軍心疼壞了,好在火藥配方在他們的手裏,普通的黑火藥效果十分感人,一時半會,倒也不怕出問題。
這次大敗讓童貫把責任全推到這種新式武器之上,說是兩位將軍依仗利器,擅自出擊,才造成這樣的局麵,反正責任與他無關,並且,這場大敗,沒能遞到皇帝手中,童貫向皇帝報的是“大捷”。
這件事情,嚴重地挫傷了西軍士氣,劉錡在信裏滿滿都是憤恨,童貫這些年越來越囂張自大,西北諸軍明明是百戰精銳,如今卻越來越怯戰,其因都是因為童貫。
不止劉錡,種彥崇也來信趙士程,說這次又是軍機泄漏,當年種家二代裏最有前途的種樸就是遇伏被殺,西夏這些年把大宋滲得如篩子一般,宋軍對西夏卻少有探知,也不知把錢都用到哪去了。
看到這種消息,趙士程心中生起了些許不安——有大宋這套領導班子在,前途真的有麽?
再有錢,他們也能折騰出事情來,這根本不是敵人太厲害,而是我方太無能啊。
在這種擔憂的躊躇的心情維持了許久後,過了一個多月,他又收到了陳行舟的消息。
陳行舟在信裏告訴他,遼國這邊為了對付女真,又在重新整兵準備糧草,而遼東作為前線,被橫征暴斂一樣的加稅加役,凡交不出來的州縣,州軍直接派兵劫掠,如今除了他治下的幾個州縣,其他遼東城池已經出現了大量饑民,正在瘋狂向他治下的州縣湧過來。
按他推斷,至少有十萬饑民在路上,他現在很慌,朝廷的意思是把這些饑民中的青壯都招入軍中,起名“怨軍”,用來對付女真,但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別說十萬人的武器了,這些人連衣服都不夠,嚇死徒兒了。
另外,原來的遼東留守蕭保先直接被匪徒殺了,他陳行舟如今升任了這個遼東最高長官,已經是二品官了,估計也隻有王朝末年才能升官這麽快了,耶律雅裏也很慌,我看他很想逃回中京的樣子。
好在他父親已經到了遼東,知道局麵後,決定大力支持他,如今有父親幫忙,他壓力大減,暫時支持得住,請師尊放心。
……
看到這滿紙的要錢,趙士程一邊揉捏太陽穴,一邊深吸了一口氣,陷入深思。
遼國這麽整,阿舟能做的事情也隻是守住遼東了。
而內地,按如今的局麵,江南山東河南肯定會糜爛,東南是花石綱,山東是西城所,兩邊都已經出現了流民,他需要一隻真正能抗的軍隊,作為將來天下大亂時的骨幹,而不是劉錡這種還要被節製的士卒。
陳行舟那邊太遠,遠水救不了近火,江南他不熟悉,那麽,隻能是山東這裏。
不如,就來一隻盜匪軍吧,宋江這些東西,就給我滾一邊去,也算是提前保護密州那樣有錢的地方,梁山泊那種好地方,他要了。
西城所那些貪官汙吏,為了強占民田無所無用其極,拿來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再好不過了,不就是根據地麽,他相信在那裏,有的是可以動員的群眾。
希望當地的知州懂事一點,不要不識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