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同時,在隨著方臘起事越鬧越大,朝廷也終於反應過來,尤其是杭州失守,這麽大的事情,朝廷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畫宗震驚,因為他收到消息時,東南已經有十二州五十六縣失守了。
江南是朝廷的錢袋子,畫宗驚怒之餘,終於開始轉動他那已經許久沒用過的腦子,開始處理江南的起義軍,這事可比遼國南下嚴重多了,遼國至少不會滅了大宋,這叛軍若勝,他趙家的天下可就真的沒有了。
在這種情況下,畫宗立刻下旨,停了東南花石綱,並下了一封罪己詔,稱自己這些年昏聵,沉迷享樂,被小人所誤,對東南造成的傷害十分痛心,如今他已經免了朱勔的官職,請江南的子民們再給朕一次機會……
同時,他下詔讓童貫領軍,率領西軍,下江南平叛。
但這時,西軍才剛剛休整完畢,很多士卒都是新補充的,要調動十分耗費時間,隻能先坐視東南叛亂越演越烈。
三個月的時間裏,方臘軍又攻下了湖州、宣州,開始與廣德軍交戰。
直到十月,童貫、譚稹為宣撫製置使,率禁軍及秦、晉二地的蕃兵、漢兵共十五萬前往東南平叛。
……
在烽火連天的江南,杭州就像是暴風眼一樣,反而有一種詭異的平靜。
土地分配說得容易,但實際上並不容易,農人並不相信平等之詞,他們遵循著古老的生存智慧,以不變應萬變,溫順勤勞,但卻同樣拒絕任何的新思想,新生活。
畢竟,自王安石後,大宋的變法就沒停過,三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可卻是變著法兒從他們身上掏錢,他們便是驢子,挨過這麽多次打,也學乖了。
他們不願意輕易去占大族的地,隻敢守著自己那小塊的土地,以求謀生,他們更不敢指責宗族大戶,因為宗族雖然也欺壓他們,卻也保護過他們不被其它大姓宗族欺壓。
他們不害怕家中的老父偏心兄弟,卻害怕分家後要按獨戶來承擔徭役,對他們來說,保持原樣,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王洋在和趙士程商量後,決定先一個鄉一個鄉地來試。
不要急著推行四方,於是在反複挑選後,他們選了一個叫西興鎮的地方開始試點,這裏的土地都是蔡京一族的——對了方臘占領杭州後,已經把蔡京的祖墳挖開,拋屍荒野,東南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這裏如今已經沒有主戶,有的,都是佃農。
他們不是不想要土地,是害怕宋軍若是打回來,他們這些占了土地的,都會惹上大麻煩。
王洋從百忙之中親自下鄉,告訴他們,土地被收回他們永樂朝,你們就當是官田,為官田種地好了,他會給他們補發種子,同時,你們的地要上交多少稅,剩下的便都是你們的。
既然不是強買強賣,這裏的佃戶便安心了,隻是換個主戶嘛,嚇死他們了。
王洋又讓他們挑選的自己想種的土地。
這下可不得了,整個小鎮的佃戶立刻爆發出激烈的爭吵,甚至開始上演起全武行。
王洋皺起眉頭,深吸一口氣,知道正戲開始了。
第194章 自知之明
西興鎮裏, 王洋親自主持召開了一個村子的分地會議。
這村子裏有七百多畝地,其中一百二十多畝是桑田,四百多畝是水田, 剩下的都是旱地。
村子裏有一百多戶人家,四個比較大的姓, 其中有的男丁多, 有的女丁多,原本整個莊子都是蔡氏一家的族田,如今這些管事已經都跑了, 莊子裏不但有房子、土地,還有耕牛、鐵犁, 各種農具、種子、而這些土地之外的東西, 都在亂起來時, 被四個大點的宗族悄悄瓜分藏匿起來。
所以,這些要不要分, 要怎麽分,都是一個大的問題。
有的田離河溝近, 有太近很容易被水淹, 有的離水太遠, 常常幹旱,桑田有的在山上要走好幾裏地, 有的就在村邊,隻走一盞茶的時間,有的田是大桑樹,有的隻是小桑苗剛剛種下去……
在他們吵得天翻地覆後, 王洋讓他們閉嘴, 然後提出一個問題, 讓徒弟做下記錄。
首先是記錄他們每家每戶有多少成年的壯勞動力,然後把土地按遠近水源分了等級,願意拿遠點地,那麽,就可以補償一部分桑田,把願意退一步的家庭先剝離出去。
然後是好地好田,看有哪些人想要,這種就抽簽來定,全看運氣,還有一些剩下的牛羊、農具,這些不能分,但王洋做過類似的事情,把這些東西的價格計算一下,平均分給每家每戶同等的價格券,讓他們相互交易商討,這個券可以轉讓,至於他們私下裏怎麽補償,是他們的事情,等哪個家庭湊夠了足夠的券,就能去買看上的東西,誰先湊齊,就誰來買。
他這樣的辦法,不說不絕對公平,但也算是維護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這個會議雖然很吵很熱鬧,但卻也沒有開得劍拔弩張。總得來說,還算和平,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簽約新的田契,把農具和牛羊分發下去,然後去下一村子。
王洋身邊的徒弟們都學得很認真,並且在隨行的途中提出了很多建議。
這些年,王洋收了許多貧家子弟當弟子,這些人有的看到更大的天地後離開去找其它門路讀書科舉,但卻有更多的人因為各種理由留在王洋身邊,跟著他學新治世之法。
而這招來的人,除了這些貧家子外,還有一些慕名而來投奔的人,他們看到朝廷虛弱腐敗,苦思救國,專程來投,這其中,有三個人甚至學考取過太學生。
這個年代,有奸臣誤國,但同樣的,也有無數人想要尋找其他救國之法。
……
王洋的土地分配暫時還看不到效果,畢竟如今已經臨近冬季,這一年又要過去了,東南大亂這半年來,江南百姓的新年,並不會太好過。
而方臘的擴張也遇到了麻煩,畢竟是烏合之眾,一開始,能靠著朝廷腐敗,各地措手不及而生事,但隨著大量貪官逃亡,畏戰棄軍的軍官被正法,軍隊中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將士,便開始嶄頭露角。
加上方臘的軍隊極速擴張後,軍紀越加敗壞,東南民眾畏懼如虎,先前的群起響應發現他們比官軍還不如後,果斷開始組織民眾,誓守鄉土。
比如在杭州東南邊的台州,和杭州一樣,聽說有人攻來了,知府通判都一起上船跑了,而台州三把手滕膺掌握大權後,先是找城中百姓們陳痛厲害,隨後便備武器、糧糗、兵馬,日夜巡視,親上城牆鼓舞士氣,以至於呂師囊的數萬大軍打了快四個月,還是沒打進去,隻能無奈退兵,去打旁邊兩個縣城,但因為有台州城的優良示範,這兩個縣城如今到現在還是沒打下來。
同樣的,另外一位將領洪載帶著數萬大軍,也攻不下越州的幾個大村子,溫州的俞道安,三萬人打了快兩個月,除了剛開始時拿下樂清小鎮,到現在都沒攻下一個叫瑞安的小縣城。
江南人民平時唯唯諾諾,但在真的身家性命威脅下,終於重拳出擊,讓方臘發現自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說穿了,他們發展的過於快,哪怕王洋暫時控製住了杭州一帶的局麵,但大將領兵馬在外,又有多少人會約束手下,不去燒殺搶掠呢?
這種情況下,方臘手下們豁然發現,對麵的縣城仿佛進化了一般,哪怕啃下一兩個,也要廢掉自己幾顆牙,怎麽打都不好打。
好在杭州這個後方還穩定,方臘便起了心思,想要在杭州征發百姓,補充前線損失。
這個舉動立刻被王洋勸阻了,他苦口婆心地告訴方臘:“聖公,如今咱們需要的不是士卒,各位大將手下,哪裏的兵丁不是三萬五萬,可皆是普通黎民,甚至沒有武器,隻能棍棒攻敵,這樣的大軍,便是征發了民夫,也難以使用。”
方臘起義做的很缺德,很多將領為了拉人從軍,直接將別人的財產搶去,房屋燒毀,以此脅迫良民入軍,這樣的士兵人數當然會顯得多,但又有幾個會真心戰鬥,順風搶錢能維持士氣,隻要稍微受挫,便要做鳥獸散了。
“那你說,應如何?”方臘也這些日子也有些焦慮,本來,按一開始起義軍的聲勢,如今應該是能打到江西去了,可是如今卻是處處受挫,讓他劃江而治的夢想開始動搖。
王洋緩緩道:“草民看來,當然應收攏兵力,將無用的老弱清退軍中,然後北上,拿下兩鎮,阻了北方來援的大軍,同時,約束軍紀……聖公莫要怪吾多言,這攻城之後搶掠,古已有之,我不言,但攻後焚城,以此聚眾,實在是有些過了,會失民心啊。”
方臘當然也知道這一點,但輕歎一聲:“我已經傳令諸軍,嚴管軍紀,隻是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且再等等吧。”
等個鬼,王洋心中不屑,行禮後告辭,回到海船上,把這些事情告訴趙士程。
趙士程歎息一聲:“果然是有局限啊,行了,你繼續主持杭州土地之事,方臘這群廢物,暫時還要用來當擋箭牌,不過,很快局麵就會教他做人,差不多是時候,開展咱們的計劃了。”
王洋期待地看著師尊。
“等張榮過來,一起說。”趙士程微笑著應他。
王洋立刻起身:“他最近沉迷火槍,來匯報都特別晚,我去找他過來。”
說完就一陣小跑,消失在大船上。
趙士程不由地搖頭:“這麽大人了,怎麽如此沒有城府。”
他又有些悵然,十多年了,王洋都已經從二十五歲的小年輕長到三十幾的中年人了,這日子過得可真快了。
胡思亂想之中,沒到半個時辰,王洋已經帶著一頭汗水,把張榮拖了過來。
“師尊,您、您可以說了。”王洋上氣不接下氣地坐下,給自己倒了水。
趙士程等他把氣喘勻了,這才微笑對坐著的哼哈二將道:“接下來的日子,必然是方臘處處慘敗的消息,咱們要做好準備。”
對麵的兩位手下目光閃閃發光,來這快一年了,終於要來大戲了麽?
“朝廷的大軍已經開始圍剿方臘手下,”趙士程也不賣關子,直截了當道,“咱們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北伐。”
“北伐?”張榮疑惑道,“當初他們士氣正盛時,都不願意北伐,隻想劃江而治,如今遭遇挫折,如何還會再北上呢?”
趙士程給他們添上茶水,緩緩道:“正因為沒有退路,才要孤注一擲。你們看,隻要等大軍圍攻杭州時,堵住他們南下的路,在危機之時,他們便隻能退去湖州,到時,你們再提議北上。”
“他們必然也不會理解,但你們可以告訴他,如今大宋已經將能派遣的官兵都南下大河,隻要派出一隻百戰精銳老兵,渡過長江,然後就可以借著漕運大船,大半個月,就能從揚州直上開封,圍困東京。”
當年太平軍北伐就是這樣的搞的事情,一個月從南京打到河南,如今皇帝特怕被圍困,隻要有一點開封被圍的苗頭,必然是要立刻逃跑的。
隻要他出了京城,趙士程有一百種辦法,把皇帝禦駕拖住,補上他命定的旅遊團。
“而東京一旦被圍,江南宋軍必然返回京城勤王,至此,江南之圍立解。”趙士程挑眉道,“然後,你們要重點強調:這次北伐,必然有去無回!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為何要如此說?”王洋麵露不解,“如此,他們怎麽還會北伐啊?”
“方臘手下方七佛,方百花等人皆是教眾,願為教而死,”趙士程笑道,“而且,他們手下還有從洞源鄉起事的老兵,他們身經百戰,信仰堅定而狂熱,這樣的老兵被殺了太過可惜,不如發揮一把,物盡其用。”
這種狂信徒要是不處理,將來放在江南,必然會起大麻煩。
“再者,方臘雖然差了些,卻也是有決斷之人,除非他們願意認輸,否則,我指的這條路,是他們唯一可以翻盤的辦法。說出結果,反而能讓他們下定決心,破釜沉舟。”
“可是……”王洋小聲地問道,“若是他們還是不去怎麽辦?”
趙士程笑道:“那更容易,這次小舅舅種彥崇也過來了,你和他勾結一下,把杭州和方臘都打出去唄,算是給他升官發財。”
王洋心悅誠服,點頭。
趙士程則想著,若他們還是不去,東京城裏那位,就隻能另外想辦法了,希望他們識趣一點,死得英勇些,別給他添麻煩。
隨後又有些無奈,他如今,可越來越像幕後黑手了。
第195章 按你說的辦
臘月將至, 天氣漸冷,往常這時節,江南百姓早就家家戶戶收拾起來,開始準備新年。
但今年的冬天, 在江南之地, 無論是貧民還是起義軍, 這個年都過得十分艱難。
因為方臘軍的戰線太分散了!
北到長江, 南近福建, 到處攻城略地,而大軍沒有個統一安排,在各地鄉民奮起抵抗後, 戰線受阻,而朝廷的援軍已至,開始分而擊之。
西軍打遼人固然水平低劣, 對於這些隻能打順風仗的農民軍那簡直是一拳一個小朋友,不到一個月,各地便紛紛傳來告急的聲音, 大軍的攻勢漸漸轉為守勢。
童貫等人先是帶大軍渡江, 隨後便繞道池州, 將攻勢最盛的方七佛軍截斷後路, 隨後一番大戰, 方七佛不敵,狼狽退守秀州。
在這大大小小的戰爭中, 曆史上有名的將領如王稟、韓世忠、張俊等小兵紛紛嶄露頭角,立下大功, 整個江南大地, 殺得是人頭滾滾。
各路的告急文書如雪花一樣飛來。
而在杭州城裏, 方臘和一眾手下正在齋堂裏做禱告。
齋堂是摩尼教聚會中心。是抄西方教的教堂而來,他們以前在所居的鄉村都會建一個這樣的齋堂,每年抽時間,取一個隱秘時間,帶著虔誠的教徒做禱告,晚上聚集,等天亮了再散去。
這麽多年,如今雖然不用躲躲藏藏了,但這種儀式習慣還是保持了下來。
這是摩尼教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正大光明地做齋祭。
王洋也混在其中,畢竟這個摩尼教很排外,他取其教材雖然隻是為了研究,但在其它首領看來,這就是入教了,缺的隻是一些小小的儀式而已。
做完禱告,方臘和眾人商討起如今的局麵,應如何應對。
而同時,在隨著方臘起事越鬧越大,朝廷也終於反應過來,尤其是杭州失守,這麽大的事情,朝廷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畫宗震驚,因為他收到消息時,東南已經有十二州五十六縣失守了。
江南是朝廷的錢袋子,畫宗驚怒之餘,終於開始轉動他那已經許久沒用過的腦子,開始處理江南的起義軍,這事可比遼國南下嚴重多了,遼國至少不會滅了大宋,這叛軍若勝,他趙家的天下可就真的沒有了。
在這種情況下,畫宗立刻下旨,停了東南花石綱,並下了一封罪己詔,稱自己這些年昏聵,沉迷享樂,被小人所誤,對東南造成的傷害十分痛心,如今他已經免了朱勔的官職,請江南的子民們再給朕一次機會……
同時,他下詔讓童貫領軍,率領西軍,下江南平叛。
但這時,西軍才剛剛休整完畢,很多士卒都是新補充的,要調動十分耗費時間,隻能先坐視東南叛亂越演越烈。
三個月的時間裏,方臘軍又攻下了湖州、宣州,開始與廣德軍交戰。
直到十月,童貫、譚稹為宣撫製置使,率禁軍及秦、晉二地的蕃兵、漢兵共十五萬前往東南平叛。
……
在烽火連天的江南,杭州就像是暴風眼一樣,反而有一種詭異的平靜。
土地分配說得容易,但實際上並不容易,農人並不相信平等之詞,他們遵循著古老的生存智慧,以不變應萬變,溫順勤勞,但卻同樣拒絕任何的新思想,新生活。
畢竟,自王安石後,大宋的變法就沒停過,三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可卻是變著法兒從他們身上掏錢,他們便是驢子,挨過這麽多次打,也學乖了。
他們不願意輕易去占大族的地,隻敢守著自己那小塊的土地,以求謀生,他們更不敢指責宗族大戶,因為宗族雖然也欺壓他們,卻也保護過他們不被其它大姓宗族欺壓。
他們不害怕家中的老父偏心兄弟,卻害怕分家後要按獨戶來承擔徭役,對他們來說,保持原樣,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王洋在和趙士程商量後,決定先一個鄉一個鄉地來試。
不要急著推行四方,於是在反複挑選後,他們選了一個叫西興鎮的地方開始試點,這裏的土地都是蔡京一族的——對了方臘占領杭州後,已經把蔡京的祖墳挖開,拋屍荒野,東南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這裏如今已經沒有主戶,有的,都是佃農。
他們不是不想要土地,是害怕宋軍若是打回來,他們這些占了土地的,都會惹上大麻煩。
王洋從百忙之中親自下鄉,告訴他們,土地被收回他們永樂朝,你們就當是官田,為官田種地好了,他會給他們補發種子,同時,你們的地要上交多少稅,剩下的便都是你們的。
既然不是強買強賣,這裏的佃戶便安心了,隻是換個主戶嘛,嚇死他們了。
王洋又讓他們挑選的自己想種的土地。
這下可不得了,整個小鎮的佃戶立刻爆發出激烈的爭吵,甚至開始上演起全武行。
王洋皺起眉頭,深吸一口氣,知道正戲開始了。
第194章 自知之明
西興鎮裏, 王洋親自主持召開了一個村子的分地會議。
這村子裏有七百多畝地,其中一百二十多畝是桑田,四百多畝是水田, 剩下的都是旱地。
村子裏有一百多戶人家,四個比較大的姓, 其中有的男丁多, 有的女丁多,原本整個莊子都是蔡氏一家的族田,如今這些管事已經都跑了, 莊子裏不但有房子、土地,還有耕牛、鐵犁, 各種農具、種子、而這些土地之外的東西, 都在亂起來時, 被四個大點的宗族悄悄瓜分藏匿起來。
所以,這些要不要分, 要怎麽分,都是一個大的問題。
有的田離河溝近, 有太近很容易被水淹, 有的離水太遠, 常常幹旱,桑田有的在山上要走好幾裏地, 有的就在村邊,隻走一盞茶的時間,有的田是大桑樹,有的隻是小桑苗剛剛種下去……
在他們吵得天翻地覆後, 王洋讓他們閉嘴, 然後提出一個問題, 讓徒弟做下記錄。
首先是記錄他們每家每戶有多少成年的壯勞動力,然後把土地按遠近水源分了等級,願意拿遠點地,那麽,就可以補償一部分桑田,把願意退一步的家庭先剝離出去。
然後是好地好田,看有哪些人想要,這種就抽簽來定,全看運氣,還有一些剩下的牛羊、農具,這些不能分,但王洋做過類似的事情,把這些東西的價格計算一下,平均分給每家每戶同等的價格券,讓他們相互交易商討,這個券可以轉讓,至於他們私下裏怎麽補償,是他們的事情,等哪個家庭湊夠了足夠的券,就能去買看上的東西,誰先湊齊,就誰來買。
他這樣的辦法,不說不絕對公平,但也算是維護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這個會議雖然很吵很熱鬧,但卻也沒有開得劍拔弩張。總得來說,還算和平,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簽約新的田契,把農具和牛羊分發下去,然後去下一村子。
王洋身邊的徒弟們都學得很認真,並且在隨行的途中提出了很多建議。
這些年,王洋收了許多貧家子弟當弟子,這些人有的看到更大的天地後離開去找其它門路讀書科舉,但卻有更多的人因為各種理由留在王洋身邊,跟著他學新治世之法。
而這招來的人,除了這些貧家子外,還有一些慕名而來投奔的人,他們看到朝廷虛弱腐敗,苦思救國,專程來投,這其中,有三個人甚至學考取過太學生。
這個年代,有奸臣誤國,但同樣的,也有無數人想要尋找其他救國之法。
……
王洋的土地分配暫時還看不到效果,畢竟如今已經臨近冬季,這一年又要過去了,東南大亂這半年來,江南百姓的新年,並不會太好過。
而方臘的擴張也遇到了麻煩,畢竟是烏合之眾,一開始,能靠著朝廷腐敗,各地措手不及而生事,但隨著大量貪官逃亡,畏戰棄軍的軍官被正法,軍隊中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將士,便開始嶄頭露角。
加上方臘的軍隊極速擴張後,軍紀越加敗壞,東南民眾畏懼如虎,先前的群起響應發現他們比官軍還不如後,果斷開始組織民眾,誓守鄉土。
比如在杭州東南邊的台州,和杭州一樣,聽說有人攻來了,知府通判都一起上船跑了,而台州三把手滕膺掌握大權後,先是找城中百姓們陳痛厲害,隨後便備武器、糧糗、兵馬,日夜巡視,親上城牆鼓舞士氣,以至於呂師囊的數萬大軍打了快四個月,還是沒打進去,隻能無奈退兵,去打旁邊兩個縣城,但因為有台州城的優良示範,這兩個縣城如今到現在還是沒打下來。
同樣的,另外一位將領洪載帶著數萬大軍,也攻不下越州的幾個大村子,溫州的俞道安,三萬人打了快兩個月,除了剛開始時拿下樂清小鎮,到現在都沒攻下一個叫瑞安的小縣城。
江南人民平時唯唯諾諾,但在真的身家性命威脅下,終於重拳出擊,讓方臘發現自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說穿了,他們發展的過於快,哪怕王洋暫時控製住了杭州一帶的局麵,但大將領兵馬在外,又有多少人會約束手下,不去燒殺搶掠呢?
這種情況下,方臘手下們豁然發現,對麵的縣城仿佛進化了一般,哪怕啃下一兩個,也要廢掉自己幾顆牙,怎麽打都不好打。
好在杭州這個後方還穩定,方臘便起了心思,想要在杭州征發百姓,補充前線損失。
這個舉動立刻被王洋勸阻了,他苦口婆心地告訴方臘:“聖公,如今咱們需要的不是士卒,各位大將手下,哪裏的兵丁不是三萬五萬,可皆是普通黎民,甚至沒有武器,隻能棍棒攻敵,這樣的大軍,便是征發了民夫,也難以使用。”
方臘起義做的很缺德,很多將領為了拉人從軍,直接將別人的財產搶去,房屋燒毀,以此脅迫良民入軍,這樣的士兵人數當然會顯得多,但又有幾個會真心戰鬥,順風搶錢能維持士氣,隻要稍微受挫,便要做鳥獸散了。
“那你說,應如何?”方臘也這些日子也有些焦慮,本來,按一開始起義軍的聲勢,如今應該是能打到江西去了,可是如今卻是處處受挫,讓他劃江而治的夢想開始動搖。
王洋緩緩道:“草民看來,當然應收攏兵力,將無用的老弱清退軍中,然後北上,拿下兩鎮,阻了北方來援的大軍,同時,約束軍紀……聖公莫要怪吾多言,這攻城之後搶掠,古已有之,我不言,但攻後焚城,以此聚眾,實在是有些過了,會失民心啊。”
方臘當然也知道這一點,但輕歎一聲:“我已經傳令諸軍,嚴管軍紀,隻是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且再等等吧。”
等個鬼,王洋心中不屑,行禮後告辭,回到海船上,把這些事情告訴趙士程。
趙士程歎息一聲:“果然是有局限啊,行了,你繼續主持杭州土地之事,方臘這群廢物,暫時還要用來當擋箭牌,不過,很快局麵就會教他做人,差不多是時候,開展咱們的計劃了。”
王洋期待地看著師尊。
“等張榮過來,一起說。”趙士程微笑著應他。
王洋立刻起身:“他最近沉迷火槍,來匯報都特別晚,我去找他過來。”
說完就一陣小跑,消失在大船上。
趙士程不由地搖頭:“這麽大人了,怎麽如此沒有城府。”
他又有些悵然,十多年了,王洋都已經從二十五歲的小年輕長到三十幾的中年人了,這日子過得可真快了。
胡思亂想之中,沒到半個時辰,王洋已經帶著一頭汗水,把張榮拖了過來。
“師尊,您、您可以說了。”王洋上氣不接下氣地坐下,給自己倒了水。
趙士程等他把氣喘勻了,這才微笑對坐著的哼哈二將道:“接下來的日子,必然是方臘處處慘敗的消息,咱們要做好準備。”
對麵的兩位手下目光閃閃發光,來這快一年了,終於要來大戲了麽?
“朝廷的大軍已經開始圍剿方臘手下,”趙士程也不賣關子,直截了當道,“咱們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北伐。”
“北伐?”張榮疑惑道,“當初他們士氣正盛時,都不願意北伐,隻想劃江而治,如今遭遇挫折,如何還會再北上呢?”
趙士程給他們添上茶水,緩緩道:“正因為沒有退路,才要孤注一擲。你們看,隻要等大軍圍攻杭州時,堵住他們南下的路,在危機之時,他們便隻能退去湖州,到時,你們再提議北上。”
“他們必然也不會理解,但你們可以告訴他,如今大宋已經將能派遣的官兵都南下大河,隻要派出一隻百戰精銳老兵,渡過長江,然後就可以借著漕運大船,大半個月,就能從揚州直上開封,圍困東京。”
當年太平軍北伐就是這樣的搞的事情,一個月從南京打到河南,如今皇帝特怕被圍困,隻要有一點開封被圍的苗頭,必然是要立刻逃跑的。
隻要他出了京城,趙士程有一百種辦法,把皇帝禦駕拖住,補上他命定的旅遊團。
“而東京一旦被圍,江南宋軍必然返回京城勤王,至此,江南之圍立解。”趙士程挑眉道,“然後,你們要重點強調:這次北伐,必然有去無回!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為何要如此說?”王洋麵露不解,“如此,他們怎麽還會北伐啊?”
“方臘手下方七佛,方百花等人皆是教眾,願為教而死,”趙士程笑道,“而且,他們手下還有從洞源鄉起事的老兵,他們身經百戰,信仰堅定而狂熱,這樣的老兵被殺了太過可惜,不如發揮一把,物盡其用。”
這種狂信徒要是不處理,將來放在江南,必然會起大麻煩。
“再者,方臘雖然差了些,卻也是有決斷之人,除非他們願意認輸,否則,我指的這條路,是他們唯一可以翻盤的辦法。說出結果,反而能讓他們下定決心,破釜沉舟。”
“可是……”王洋小聲地問道,“若是他們還是不去怎麽辦?”
趙士程笑道:“那更容易,這次小舅舅種彥崇也過來了,你和他勾結一下,把杭州和方臘都打出去唄,算是給他升官發財。”
王洋心悅誠服,點頭。
趙士程則想著,若他們還是不去,東京城裏那位,就隻能另外想辦法了,希望他們識趣一點,死得英勇些,別給他添麻煩。
隨後又有些無奈,他如今,可越來越像幕後黑手了。
第195章 按你說的辦
臘月將至, 天氣漸冷,往常這時節,江南百姓早就家家戶戶收拾起來,開始準備新年。
但今年的冬天, 在江南之地, 無論是貧民還是起義軍, 這個年都過得十分艱難。
因為方臘軍的戰線太分散了!
北到長江, 南近福建, 到處攻城略地,而大軍沒有個統一安排,在各地鄉民奮起抵抗後, 戰線受阻,而朝廷的援軍已至,開始分而擊之。
西軍打遼人固然水平低劣, 對於這些隻能打順風仗的農民軍那簡直是一拳一個小朋友,不到一個月,各地便紛紛傳來告急的聲音, 大軍的攻勢漸漸轉為守勢。
童貫等人先是帶大軍渡江, 隨後便繞道池州, 將攻勢最盛的方七佛軍截斷後路, 隨後一番大戰, 方七佛不敵,狼狽退守秀州。
在這大大小小的戰爭中, 曆史上有名的將領如王稟、韓世忠、張俊等小兵紛紛嶄露頭角,立下大功, 整個江南大地, 殺得是人頭滾滾。
各路的告急文書如雪花一樣飛來。
而在杭州城裏, 方臘和一眾手下正在齋堂裏做禱告。
齋堂是摩尼教聚會中心。是抄西方教的教堂而來,他們以前在所居的鄉村都會建一個這樣的齋堂,每年抽時間,取一個隱秘時間,帶著虔誠的教徒做禱告,晚上聚集,等天亮了再散去。
這麽多年,如今雖然不用躲躲藏藏了,但這種儀式習慣還是保持了下來。
這是摩尼教這麽多年來,第一次正大光明地做齋祭。
王洋也混在其中,畢竟這個摩尼教很排外,他取其教材雖然隻是為了研究,但在其它首領看來,這就是入教了,缺的隻是一些小小的儀式而已。
做完禱告,方臘和眾人商討起如今的局麵,應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