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威州,”多訛補充了一句,“西夏國。離鹽州不遠的威州。”
“怎麽到的這裏?”
“今年草原上遭白災了!”多訛比劃著,“九月、九月就下大雪了,家裏帶著牲口轉場,遇到了鐵鷂子,牲口都被搶去了,阿爸去擋,讓他們留下兩隻母羊,就被砍了頭,挑在槍上。我和阿媽被捆著送去了鹽池,中途遇到鹽工鬧事,阿媽讓我逃,逃去宋人那裏。”
“家人有一起麽?”
“沒有,”少年淚水滾落下來,“我找不到阿媽和妹妹了,鐵鷂子殺過來,我被踩在下邊,爬起來就找不到阿媽了,宋人說逃人太多了,城裏裝不下了,讓我要麽上船,要麽回去。”
“好,遼東現在缺人,你去遼東吧。”
“我能在這等等麽,他們說我阿媽或許上了女船,也來了這裏。”少年小聲地問。
“不能,”那個一邊問一邊寫字的男人冷淡道,“這裏沒有太多糧食,隻有遼東養得起你們,拿上這個,它以後就是你的憑證,人丟了它也不能丟,否則你便是別人奴隸,懂麽?”
說著,他從手上書本上撕下半張寫字的紙,遞給他。
多訛接過紙,小心地放在兜裏,失望地低下頭,按對方的要求,繞過他,從後門出去了。
他回過頭,看著巨大的院子裏,擺了二十多張小桌,後方正排著密密麻麻的人群。
“這些都是西夏逃來的人,”旁邊一名光著腦袋的中年人歎息道,“這金國,真是造孽啊。”
“什麽金國?”多訛有些茫然地看著他,“是鐵鷂子瘋了,胡亂殺人搶貨啊?”
“鐵鷂子是平夏部的精銳,沒事怎麽胡亂殺自己人,”那中年漢子冷笑道,“是金國要找西夏索要草料和糧食,否則便要攻打興慶府,李乾順想引金國與大宋火拚,征了西夏各部的糧食,各部為了過冬,便去收割其它的小部族,篪浪、富兒、大斌、埋慶族男人都被殺得差不多了……”
多訛如被雷擊:“你、你胡說,篪浪人、篪浪人都是頂天立地的漢子,不會的。”
他的族人,他的族人怎麽會……
“草原上,殺掉男人,搶走女人和孩子,又不是什麽大事,”那中年人憐憫地看了他一眼,“行了,大宋這邊,至少給了我們一條活路,隻是因著擔心奸細,一般不會審問,便直接送來這裏。”
“他們,他們為什麽要這般做?”多訛淚水滾落在地上,“我們每年都獻上牲口和女人,征兵時,也都自家帶著鎧甲和馬匹,我的爺爺就死在永樂城,我們那麽忠心……”
曾經有很長時間,他都夢想成為一名鐵鷂子,穿著最厚重的鎧甲,騎著戰馬,在戰場上所向無敵。
“因為養鐵鷂子,”中年人無奈地解釋,“鐵鷂了是大夏的根,再怎麽樣,都要保住這三千鐵鷂子。你們家的人和牲口,都被用來喂養它們了。”
多訛咬著牙,擦幹眼淚:“總有一天,我要打回威州,把所有鐵鷂子掛在槍頭上!”
少年帶著恨意離去。
又告訴了一名西夏人真相!
中年人看著他走遠,拿著寫著“大宋皇城司辦”的定製鐵水壺喝水潤喉。
這時,又有人在不遠處悵然地看著這密集的人群。他調整下自己那已經學得十分純熟的西夏語,熟練地走過去,長歎一聲道:“這些都是西夏逃來的人……這金國,真是造孽啊!”
……
第350章 小小的日常
隨著冬季到來, 大宋堅壁清野的戰術漸漸顯示了威力。
大宋與西夏相爭多年,經驗豐富,就算有一時的戰敗, 但也能很快穩住戰線, 把西夏犯邊的軍隊擋在國門之外。
西夏卻沒這樣好的局麵了,這一整個冬季, 他們都在為糧草困擾, 河西走廊本身就是貧瘠之地,因著氣候變遷, 降水線南移之後, 吐蕃與大唐一起衰落,西夏國的土地便支持不起太多的人口。
完顏婁室的大軍從前的補給大多是鎮壓西北各族而來,但這次大定府被占據後,金國的糧草便斷掉了,各地部族紛紛隱入草原深處,婁室沒有時間, 也沒有精力去一一催收。
那便隻能找逃不走的西夏索要了。
西夏自然是不願意的,但是先前他們已經領教過金軍的厲害, 三萬大軍戰敗, 加上婁室承諾,等他度過今年, 便會還回河套之地,包括曾被蕭幹占據的東勝州,也會一起交給西夏, 這才換回了西夏的支持。
可是, 大軍在戰場上, 消耗的糧食草料太多了!
加上這幾年來, 天氣異常,尤其是去歲,大雪從十一月一直下到了三月,凍死了無數牲口,西夏花了許多錢從大宋收購糧食,如今國庫幾乎都已空了。
完顏婁室其實也明白,如今他已經占據東河套,可以暫時休整,不與大宋爭鬥,以免把西夏推到敵方陣營。
但奈何蕭幹逃亡入宋時,將土地上所有糧草帶走,帶不走的,也就地焚毀,他手下三萬鐵騎,近六萬馬匹、十多萬民夫都不事生產,每天消耗的糧食都是巨大的數字,如果不找西夏就食,他將被迫減少戰馬的數量。
他非常清楚,這些戰士才是他的根本,如果為了節約糧草而去削減士卒,那他就很難有在西北堅持下來的機會。
於是,當婁室再一次向西夏索要糧草時,李乾順召集大臣,在一一番商議後,決定施展西夏祖傳左右橫跳的技能——他們嚴詞拒絕了婁室的要求,並且告訴婁室,這已經是西夏的底線了,若再索要,夏國便隻能請大宋相助了。
而婁室的反應也很簡單,他沒有去找大宋的堅固關口找不自在,而是派兵順著黃河奔襲七百裏,將沿途牧民村落一番掠劫,打到了接近賀蘭山下的土地,這才退去。
賀蘭山擋住西北風沙,黃河從山腳穿過,灌溉出大片良田,讓這裏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同時也是西夏國都興慶府的所在之地。李乾順中途有派兵馬阻擋,但他的士卒在金軍麵前,就像是紙糊的一般,被輕易撕開,讓金軍順暢地打到了國都麵前。
這就是金軍的威脅,他不需要進攻城高池深的興慶府,隻需在周圍搶掠,一樣能得到你們西夏的糧草。
西夏無奈,隻能在國內強行催收糧草,當然,他們黨項的本族是不能承擔這個損失的,於是,各地的蕃部便遭了大災。牲口和糧食,是部族的根本,他們雖小,卻也是武德充沛,豈有束手等死之理?
一時間,從河湟到有些張掖,到處血流成河,有些部族舉兵反叛,有些逃到了吐蕃境內,更多的則拖家帶口去了大宋。
……
西北戰報如雪花一樣飛來,西軍在出兵受挫後,紛紛堅守不出,依托城寨開始防備金軍。
東京城裏,雪花飛揚。
溫暖的宮殿裏,趙士程正低下頭,修長的指尖輕輕劃過北方防線上一個個關口。
他很清楚,如今金軍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重新奪回大定府,打通東西兩地金軍的聯絡,婁室的大軍一旦敗亡,金國將會失去一半精銳,那樣,他們建國根基就被挖掉了大半。
他們損失不起這樣巨大的代價。
所以,等到開年時,金國必然會卷土重來,東北的女真人會拚死進攻大定府,而西北的婁室部也會合圍大定府,試圖將局麵挽回。
現在壓力給到大宋這邊。
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婁室部必須被困在西北,東邊的嶽飛部與李彥仙部也必須擋住金國的進攻守住大定府。
“那官家,下一步應如何?”宗澤等著大宋皇帝安排下一個目標。
“等著便好。”趙士程收回手,不徐不疾道,“金國所在,皆苦寒之地,以前能以戰養戰,但不能勝,他們養不起這般大軍,我們大宋,則正好相反。”
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與金國拚國力。
失去大定府、大同府、沒有燕雲十六州,光憑借哈爾濱周圍那些隻開墾幾千頃的濕地草甸子,就供養幾十萬大軍?
沒可能的!
隻要時間一長,金國內部自己就會垮塌,當軍隊不能帶來勝利時,巨大的開支就是純成本,沒有收益,反而會拖垮他們自己的部族。
“甚至,”趙士程微笑道,“在大宋這裏得不到收益,他們會拚命去壓榨其它異族,比如高麗、室韋、西夏,或許咱們還能有旁的收益。”
宗澤點頭稱是。
趙士程指尖點在秦鳳路的北方,輕聲道:“告訴西軍裏的一些人,可以和西夏交易一點糧食,但需要拿住對方把柄,讓他們把境內消息,及時交給我。”
宗澤點頭稱是。
趙士程不悅:“老宗,你這是對我意見麽?以前你可沒這般唯唯諾諾。”
宗澤無奈道:“官家啊,難得您體貼老臣,願意親自謀劃,老臣感激都還來不及,豈會出言反對。”
趙士程輕咳一聲:“老宗你辦事素來周全,多管些事也是應當,若覺得受不住了,大可交些給王洋,聽說你已經大半年沒有休息了對吧,放心,等忙完這段時間,我一定給你放上一旬沐休假,讓你好好歇息一番。”
宗澤心說你上次也是差不多的說辭,但麵上還是感激到:“謝官家體諒,但還是要以國事為重,臣還是要盯著些,才能安心。”
趙士程滿意地誇獎對方不愧為國家棟梁,將來不給你個文正都對不起你的付出。
聽到“文正”之名,宗澤有些渾濁的眼眸裏頓時閃出光芒,十分感動,稱能官家是千古名君,能遇到是他的福氣,但文正這有些太高了,他當不起啊!
趙士程自然說你跟我這麽久,一起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不比範文正公差,當得起當得起。
兩人三請三讓,最後宗澤無奈地接受了,表示請官家放心,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趙士程於是滿意地送走了被他打了雞血的老宗。
文忠而已嘛,老宗本身就值得,他還有好多諡號給手下準備著呢,像嶽飛的武穆,有他在身後名一個都不會缺的。
想到這,他還準備給遠在遼東的陳行舟聊一聊這事,讓舟兒也有一點期待感,否則回到他身邊時,豈不是顯得生分了?
-
冬季就這樣緩緩過去,這個冬天對於北地邊民來說,又是一個極寒的冬天,大雪讓無數牲口凍斃,也篩去了老弱,隻留下最強健的青壯,以待來年。
西北的烽火並未影響大宋蓬勃興盛的經濟。
年前時,廣州有消息傳來,官家提拔的那位叫阿勒的土司,為廉州編戶近一千人,上報土地十餘頃,並且以一部分土地為抵押,購買了大量廉價土布,雇傭了數千生俚,然後,統一了廉州的大小俚人部族。
在大宋朝廷的支持下,她已經是坐擁一萬餘俚人,數百頃土地的新秀,冼家很看好她,她正在聯絡欽州的俚人部族,準備以欽州大山裏巨木做為本錢,帶領俚人開墾土地種植甘蔗和水稻。
她的事跡在西南的大山裏瘋狂流傳,聽說已經成為一個俚族女子傳奇的愛情故事——抓去為奴的女子,被買去了東京城,在城中意外救了大宋皇帝,兩人互許終身,但因為身份相差太大,且國主後宮如雲(俚人許多是母係氏族),女子黯然離開,國主日夜思念,將其封為官,希望她能回心轉意。
這個流言產生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西南夷許多見過世麵的大部族都獻上美女,希望也能得一個土司職位。
趙士程沒想到還能有這後果,接見了這些夷人族長後,寬慰表示了一番,說大宋暫時沒那麽遠的開發計劃,你們先等等。
夷人族長們十分失望地走了,好在皇帝沒讓他們白來,每族送了一張百貫麵額的城鈔,讓他們可以買些東西帶回家,以開發西南方的市場。
雖然西南也在趙士程的攻略列表裏,但那是最後一位——就算是在後世的新中國,西南的開發也是在西北、東北之後,因為難度太大了,地形太複雜,種族太多,沒有個二十萬人長年駐紮,根本不要多想。
他現在的目標還是以東北為先,西夏其次,至於西南,先放幾顆閑棋就好……
新的一年來臨,東京城熱鬧地過完這個新年,商丘運河的事情已經提上議程,北方的鄴城又要疏浚衛河——拖船極大增加了南北的運力,水道的做用越加明顯,南北各地如今都在拚命掙搶水利工程的預算,大臣們甚至在新年大朝會對著同僚重拳出擊。
趙士程也很無奈,因為北方烽火,國庫預算被占去很大一部分,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水可真不好端啊!
而且這些人的運河計劃一個比一個離譜,什麽把珠水與元河相連,讓大軍可以從珠水一路去到的南越國!
什麽打穿山東半島,讓海船可以直接從青島走運河入渤海……
都是些什麽奇觀!
趙士程為此專門把河工獨立出來,成立了水利司,以後大宋的水利工程,都交給他們勘探。
這個年過得特別忙,以至於他連出門的時間都沒有,失去了唯一的快樂……
第351章 一個機會
新的一年, 東京城的春節,極其熱鬧。
因為三月時,三年一次的春闈便要舉行, 在這一年正月,天南海北的各省舉子雲集京城, 各種文會、宴請、謝師, 幾乎占光了京城的大小旅店,帶動一波極為龐大的消費。
“怎麽到的這裏?”
“今年草原上遭白災了!”多訛比劃著,“九月、九月就下大雪了,家裏帶著牲口轉場,遇到了鐵鷂子,牲口都被搶去了,阿爸去擋,讓他們留下兩隻母羊,就被砍了頭,挑在槍上。我和阿媽被捆著送去了鹽池,中途遇到鹽工鬧事,阿媽讓我逃,逃去宋人那裏。”
“家人有一起麽?”
“沒有,”少年淚水滾落下來,“我找不到阿媽和妹妹了,鐵鷂子殺過來,我被踩在下邊,爬起來就找不到阿媽了,宋人說逃人太多了,城裏裝不下了,讓我要麽上船,要麽回去。”
“好,遼東現在缺人,你去遼東吧。”
“我能在這等等麽,他們說我阿媽或許上了女船,也來了這裏。”少年小聲地問。
“不能,”那個一邊問一邊寫字的男人冷淡道,“這裏沒有太多糧食,隻有遼東養得起你們,拿上這個,它以後就是你的憑證,人丟了它也不能丟,否則你便是別人奴隸,懂麽?”
說著,他從手上書本上撕下半張寫字的紙,遞給他。
多訛接過紙,小心地放在兜裏,失望地低下頭,按對方的要求,繞過他,從後門出去了。
他回過頭,看著巨大的院子裏,擺了二十多張小桌,後方正排著密密麻麻的人群。
“這些都是西夏逃來的人,”旁邊一名光著腦袋的中年人歎息道,“這金國,真是造孽啊。”
“什麽金國?”多訛有些茫然地看著他,“是鐵鷂子瘋了,胡亂殺人搶貨啊?”
“鐵鷂子是平夏部的精銳,沒事怎麽胡亂殺自己人,”那中年漢子冷笑道,“是金國要找西夏索要草料和糧食,否則便要攻打興慶府,李乾順想引金國與大宋火拚,征了西夏各部的糧食,各部為了過冬,便去收割其它的小部族,篪浪、富兒、大斌、埋慶族男人都被殺得差不多了……”
多訛如被雷擊:“你、你胡說,篪浪人、篪浪人都是頂天立地的漢子,不會的。”
他的族人,他的族人怎麽會……
“草原上,殺掉男人,搶走女人和孩子,又不是什麽大事,”那中年人憐憫地看了他一眼,“行了,大宋這邊,至少給了我們一條活路,隻是因著擔心奸細,一般不會審問,便直接送來這裏。”
“他們,他們為什麽要這般做?”多訛淚水滾落在地上,“我們每年都獻上牲口和女人,征兵時,也都自家帶著鎧甲和馬匹,我的爺爺就死在永樂城,我們那麽忠心……”
曾經有很長時間,他都夢想成為一名鐵鷂子,穿著最厚重的鎧甲,騎著戰馬,在戰場上所向無敵。
“因為養鐵鷂子,”中年人無奈地解釋,“鐵鷂了是大夏的根,再怎麽樣,都要保住這三千鐵鷂子。你們家的人和牲口,都被用來喂養它們了。”
多訛咬著牙,擦幹眼淚:“總有一天,我要打回威州,把所有鐵鷂子掛在槍頭上!”
少年帶著恨意離去。
又告訴了一名西夏人真相!
中年人看著他走遠,拿著寫著“大宋皇城司辦”的定製鐵水壺喝水潤喉。
這時,又有人在不遠處悵然地看著這密集的人群。他調整下自己那已經學得十分純熟的西夏語,熟練地走過去,長歎一聲道:“這些都是西夏逃來的人……這金國,真是造孽啊!”
……
第350章 小小的日常
隨著冬季到來, 大宋堅壁清野的戰術漸漸顯示了威力。
大宋與西夏相爭多年,經驗豐富,就算有一時的戰敗, 但也能很快穩住戰線, 把西夏犯邊的軍隊擋在國門之外。
西夏卻沒這樣好的局麵了,這一整個冬季, 他們都在為糧草困擾, 河西走廊本身就是貧瘠之地,因著氣候變遷, 降水線南移之後, 吐蕃與大唐一起衰落,西夏國的土地便支持不起太多的人口。
完顏婁室的大軍從前的補給大多是鎮壓西北各族而來,但這次大定府被占據後,金國的糧草便斷掉了,各地部族紛紛隱入草原深處,婁室沒有時間, 也沒有精力去一一催收。
那便隻能找逃不走的西夏索要了。
西夏自然是不願意的,但是先前他們已經領教過金軍的厲害, 三萬大軍戰敗, 加上婁室承諾,等他度過今年, 便會還回河套之地,包括曾被蕭幹占據的東勝州,也會一起交給西夏, 這才換回了西夏的支持。
可是, 大軍在戰場上, 消耗的糧食草料太多了!
加上這幾年來, 天氣異常,尤其是去歲,大雪從十一月一直下到了三月,凍死了無數牲口,西夏花了許多錢從大宋收購糧食,如今國庫幾乎都已空了。
完顏婁室其實也明白,如今他已經占據東河套,可以暫時休整,不與大宋爭鬥,以免把西夏推到敵方陣營。
但奈何蕭幹逃亡入宋時,將土地上所有糧草帶走,帶不走的,也就地焚毀,他手下三萬鐵騎,近六萬馬匹、十多萬民夫都不事生產,每天消耗的糧食都是巨大的數字,如果不找西夏就食,他將被迫減少戰馬的數量。
他非常清楚,這些戰士才是他的根本,如果為了節約糧草而去削減士卒,那他就很難有在西北堅持下來的機會。
於是,當婁室再一次向西夏索要糧草時,李乾順召集大臣,在一一番商議後,決定施展西夏祖傳左右橫跳的技能——他們嚴詞拒絕了婁室的要求,並且告訴婁室,這已經是西夏的底線了,若再索要,夏國便隻能請大宋相助了。
而婁室的反應也很簡單,他沒有去找大宋的堅固關口找不自在,而是派兵順著黃河奔襲七百裏,將沿途牧民村落一番掠劫,打到了接近賀蘭山下的土地,這才退去。
賀蘭山擋住西北風沙,黃河從山腳穿過,灌溉出大片良田,讓這裏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同時也是西夏國都興慶府的所在之地。李乾順中途有派兵馬阻擋,但他的士卒在金軍麵前,就像是紙糊的一般,被輕易撕開,讓金軍順暢地打到了國都麵前。
這就是金軍的威脅,他不需要進攻城高池深的興慶府,隻需在周圍搶掠,一樣能得到你們西夏的糧草。
西夏無奈,隻能在國內強行催收糧草,當然,他們黨項的本族是不能承擔這個損失的,於是,各地的蕃部便遭了大災。牲口和糧食,是部族的根本,他們雖小,卻也是武德充沛,豈有束手等死之理?
一時間,從河湟到有些張掖,到處血流成河,有些部族舉兵反叛,有些逃到了吐蕃境內,更多的則拖家帶口去了大宋。
……
西北戰報如雪花一樣飛來,西軍在出兵受挫後,紛紛堅守不出,依托城寨開始防備金軍。
東京城裏,雪花飛揚。
溫暖的宮殿裏,趙士程正低下頭,修長的指尖輕輕劃過北方防線上一個個關口。
他很清楚,如今金軍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重新奪回大定府,打通東西兩地金軍的聯絡,婁室的大軍一旦敗亡,金國將會失去一半精銳,那樣,他們建國根基就被挖掉了大半。
他們損失不起這樣巨大的代價。
所以,等到開年時,金國必然會卷土重來,東北的女真人會拚死進攻大定府,而西北的婁室部也會合圍大定府,試圖將局麵挽回。
現在壓力給到大宋這邊。
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婁室部必須被困在西北,東邊的嶽飛部與李彥仙部也必須擋住金國的進攻守住大定府。
“那官家,下一步應如何?”宗澤等著大宋皇帝安排下一個目標。
“等著便好。”趙士程收回手,不徐不疾道,“金國所在,皆苦寒之地,以前能以戰養戰,但不能勝,他們養不起這般大軍,我們大宋,則正好相反。”
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與金國拚國力。
失去大定府、大同府、沒有燕雲十六州,光憑借哈爾濱周圍那些隻開墾幾千頃的濕地草甸子,就供養幾十萬大軍?
沒可能的!
隻要時間一長,金國內部自己就會垮塌,當軍隊不能帶來勝利時,巨大的開支就是純成本,沒有收益,反而會拖垮他們自己的部族。
“甚至,”趙士程微笑道,“在大宋這裏得不到收益,他們會拚命去壓榨其它異族,比如高麗、室韋、西夏,或許咱們還能有旁的收益。”
宗澤點頭稱是。
趙士程指尖點在秦鳳路的北方,輕聲道:“告訴西軍裏的一些人,可以和西夏交易一點糧食,但需要拿住對方把柄,讓他們把境內消息,及時交給我。”
宗澤點頭稱是。
趙士程不悅:“老宗,你這是對我意見麽?以前你可沒這般唯唯諾諾。”
宗澤無奈道:“官家啊,難得您體貼老臣,願意親自謀劃,老臣感激都還來不及,豈會出言反對。”
趙士程輕咳一聲:“老宗你辦事素來周全,多管些事也是應當,若覺得受不住了,大可交些給王洋,聽說你已經大半年沒有休息了對吧,放心,等忙完這段時間,我一定給你放上一旬沐休假,讓你好好歇息一番。”
宗澤心說你上次也是差不多的說辭,但麵上還是感激到:“謝官家體諒,但還是要以國事為重,臣還是要盯著些,才能安心。”
趙士程滿意地誇獎對方不愧為國家棟梁,將來不給你個文正都對不起你的付出。
聽到“文正”之名,宗澤有些渾濁的眼眸裏頓時閃出光芒,十分感動,稱能官家是千古名君,能遇到是他的福氣,但文正這有些太高了,他當不起啊!
趙士程自然說你跟我這麽久,一起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不比範文正公差,當得起當得起。
兩人三請三讓,最後宗澤無奈地接受了,表示請官家放心,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趙士程於是滿意地送走了被他打了雞血的老宗。
文忠而已嘛,老宗本身就值得,他還有好多諡號給手下準備著呢,像嶽飛的武穆,有他在身後名一個都不會缺的。
想到這,他還準備給遠在遼東的陳行舟聊一聊這事,讓舟兒也有一點期待感,否則回到他身邊時,豈不是顯得生分了?
-
冬季就這樣緩緩過去,這個冬天對於北地邊民來說,又是一個極寒的冬天,大雪讓無數牲口凍斃,也篩去了老弱,隻留下最強健的青壯,以待來年。
西北的烽火並未影響大宋蓬勃興盛的經濟。
年前時,廣州有消息傳來,官家提拔的那位叫阿勒的土司,為廉州編戶近一千人,上報土地十餘頃,並且以一部分土地為抵押,購買了大量廉價土布,雇傭了數千生俚,然後,統一了廉州的大小俚人部族。
在大宋朝廷的支持下,她已經是坐擁一萬餘俚人,數百頃土地的新秀,冼家很看好她,她正在聯絡欽州的俚人部族,準備以欽州大山裏巨木做為本錢,帶領俚人開墾土地種植甘蔗和水稻。
她的事跡在西南的大山裏瘋狂流傳,聽說已經成為一個俚族女子傳奇的愛情故事——抓去為奴的女子,被買去了東京城,在城中意外救了大宋皇帝,兩人互許終身,但因為身份相差太大,且國主後宮如雲(俚人許多是母係氏族),女子黯然離開,國主日夜思念,將其封為官,希望她能回心轉意。
這個流言產生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西南夷許多見過世麵的大部族都獻上美女,希望也能得一個土司職位。
趙士程沒想到還能有這後果,接見了這些夷人族長後,寬慰表示了一番,說大宋暫時沒那麽遠的開發計劃,你們先等等。
夷人族長們十分失望地走了,好在皇帝沒讓他們白來,每族送了一張百貫麵額的城鈔,讓他們可以買些東西帶回家,以開發西南方的市場。
雖然西南也在趙士程的攻略列表裏,但那是最後一位——就算是在後世的新中國,西南的開發也是在西北、東北之後,因為難度太大了,地形太複雜,種族太多,沒有個二十萬人長年駐紮,根本不要多想。
他現在的目標還是以東北為先,西夏其次,至於西南,先放幾顆閑棋就好……
新的一年來臨,東京城熱鬧地過完這個新年,商丘運河的事情已經提上議程,北方的鄴城又要疏浚衛河——拖船極大增加了南北的運力,水道的做用越加明顯,南北各地如今都在拚命掙搶水利工程的預算,大臣們甚至在新年大朝會對著同僚重拳出擊。
趙士程也很無奈,因為北方烽火,國庫預算被占去很大一部分,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水可真不好端啊!
而且這些人的運河計劃一個比一個離譜,什麽把珠水與元河相連,讓大軍可以從珠水一路去到的南越國!
什麽打穿山東半島,讓海船可以直接從青島走運河入渤海……
都是些什麽奇觀!
趙士程為此專門把河工獨立出來,成立了水利司,以後大宋的水利工程,都交給他們勘探。
這個年過得特別忙,以至於他連出門的時間都沒有,失去了唯一的快樂……
第351章 一個機會
新的一年, 東京城的春節,極其熱鬧。
因為三月時,三年一次的春闈便要舉行, 在這一年正月,天南海北的各省舉子雲集京城, 各種文會、宴請、謝師, 幾乎占光了京城的大小旅店,帶動一波極為龐大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