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既然是全憑自願, 我們意思一下, 送三五個過去,就算交代了。


    啥,金國諸王要來一個進入大宋朝廷, 參與治理東北??


    還有這種好事?


    宗幹你是攝政王, 不能離開, 主脈不能把什麽便宜都占了,希尹薩滿您都五十多了,別折騰了,其它人你們認識漢字麽?


    合賴?你才十二歲!你是金國皇帝,怎麽能去大宋!


    別鬧了!這事合該我完顏宗憲去!


    ……


    在趙士程的授意下,金國與大宋和談非常順利,雖然金國諸王都能看出,大宋這是想用安撫和利誘來同化他們的族人,但他們信心充足,覺得隻要過了這個坎,等回頭女真部休養生息後,必然還能積蓄出一波人力,再爭天下。


    這個時候,大宋既然送來好處,他們自然便大方地收下了。


    當然,金國也不是沒有做出反製手段,比如完顏希尹在十年前就已經創出金國文字,並且和宗憲製定了法度、修訂了史冊,規劃好了諸部土地,維持了一個國家應該有的樣子。


    他們在會寧府按著大宋的模樣建設了學府,設了榷場,東北諸部都要在這裏與大宋交易,收獲的關稅可以補充國庫,鍛造鎧甲,私下儲備購買火藥。


    在他們看來,以大宋與東北的貿易額,過不了多少年,就能恢複元氣。


    -


    金國的這些小伎倆被匯集到趙士程桌上。


    “官家何故發笑?”宗澤自然也看過這些情報,對於女真這種狼一樣的部族抱著很深的介意,所以十分慎重地送來。


    “當年是看到有趣的事,”趙士程微笑著將手中的奏書放下,給自家的丞相解釋道,“女真部族當初是在遼國的壓迫下,才抱團取暖。如今在我治下,想要故伎重施,怕是將我看得太輕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在他手下也能獲得的土地、錢餉,東北諸部為什麽要讓金國當這個中介賺錢?總不能因為他們天生忠心於女真部麽?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起嶽飛這張神卡了,在宋金和談開始之後,他便將東北諸路的榷場、軍卒、還有新征兵卒等事暫時交給他。


    這位名將一開始對這些雜事還有些生疏,但很快便進入狀態,尤其有一點讓他滿意,就是這位在清廉這件事情上,做得極好。


    要知道,東北部族無數,他們並不是一團和氣,一個處理不好,積蓄的矛盾很容易誕生各種叛亂。


    若普通將領使用那種拉攏一派打壓一派做法,他便會將其調回來,讓陳行舟繼續主管東北事務——遼國當年就是這樣做的,然後養大了女真,讓整個東京道的部族離心。


    但嶽飛不同,他做事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公平,他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平定草原各部,讓他們臣服於大宋,然後約定諸盟,劃分草場。


    隻要做好這一事,就足夠他成為北方元帥,在東北諸盟中服眾。


    隻要嶽飛在北方站穩了,他就差不多便可以把阿舟調回中樞。


    想到這,趙士程微笑著看了一眼老宗。


    “……官家?”宗澤正稱讚陛下英明,被皇帝似乎蘊含深意的目光一看,心中一緊,險些忘了詞。


    “我隻是在想,能遇到你這般的能臣,是我大宋之幸啊。”趙士程笑眯眯地誇獎著自家丞相。


    老宗七十三了,如今精力已經有些不濟,再幹兩年,怕就幹不動了。


    得換年輕的阿舟來。


    ……


    與金國的和談在十月底正式結束,由金國的攝政王完顏宗幹親自前來大宋,於東京城,雙方簽訂了新的和議。


    宗幹已經是個三十四五的中年人,看到趙士程時,似乎有很多話想說,但最後卻是什麽從前也未提起。


    仿佛他們從前認識的那段短暫歲月,已經被他埋藏在記憶深處。


    趙士程也沒與他回憶往昔,雙方公事公辦簽好和議,一方接受了另外一方的稱臣。


    事後,宗憲私下裏問宗幹,不是與大宋皇帝是舊識麽,為什麽不拉攏一下關係。


    宗幹則悄悄告訴宗憲,大宋皇帝心思複雜,一個不小心被他盯上,便要吃大虧,還是不要在他麵前反複提醒從前的好,他就不是個念舊的。


    宗憲點頭表示記住了。


    至此,金國的事情基本告於段落,剩下的事情,趙士程隻需要按時盯著就行,他相信嶽飛能處理好東北諸盟,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劃分好各部的土地,隻要穩定下來,以開墾東北耗費的大量的錢糧,足夠讓這些草原部族不需要南下,也能過上湊合的生活。


    至於草原上沒有戰亂必然會爆發的人口——開墾東北諸路不正缺人缺的嗷嗷叫麽,那是最好的消耗地啊。


    當東北的農民數量遠超過牧民後,那裏便是沒有爭議的大宋國土,稅收和錢糧都能支持朝廷治理,還能將邊疆再向北方蔓延。


    等局麵沒有問題,就可以調動韓世忠等部一起平定西域。


    北方大概能就此安穩。


    如今國內的事情,便是蒸汽機,蒸汽機初出之時,大多用在拖船上,如今大宋器械產量正在提高,拖船也飽和了,這些器械便要開始在其它的地方開拓市場了。


    比如各地的磨坊、積機、礦山。


    至於鐵路,暫時沒這個錢,先放放。


    等下一個十年大宋的市場再擴大一些,就可以用在北方了,修一些短的,礦區用的簡易鐵路,方便使用。


    大宋的局麵便差不多穩定了。


    這是如今能統治的最大範圍,再多了,也控製不了。


    電磁知識他早就還給老師了,否則要是有個電報機就完全不同了……


    若說還有什麽美中不足,便是藏區和大理國那塊,大理國在地圖上緊挨著大宋和南越國,但事實上,卻並不和兩國接壤。


    中間隔著川西、廣西西部、貴州西南間無數的夷人部落,這些部落名義上在大宋治下,其實都不歸大宋管轄,想要拿下,還得把這些部落都改土歸流才行。


    需要時間。


    至於藏區,正在四分五裂中,真要統一,許多羌人都是願意當先遣部隊的,隻是那邊太遠,治理起來要耗費大價錢,需要等消化了東北之地都能有那麽多錢可以花,得緩緩。


    盤算到這裏,趙士程豁然發現,大宋周圍的敵國,好像都處理得差不多了呢。


    他站起身,走到已經不知修改過多少版本的萬國輿圖前,在東北的方向,提起朱筆,畫出新的疆界。


    第375章 你的妻子


    深宅大院, 奇花異草。


    大宋時,雖無太大的男女之防,但深宅的小姐們還是要注意男女之防, 內院的姑娘與外宅的涇渭分明便是其一。


    不過, 如今上在位後,大坊織戶喜歡雇女子為工, 這民間女子多了,風氣便日益開放。


    如今的大宋, 女子出門踏青訪友,去澤園購物,上瓦子看戲,已經是尋常之事, 年輕姑娘出門,已經沒有那麽多麻煩,給父母稟明一聲去處,家人便不阻止了。


    三月楊花柳絮飛揚,正是出門好時節,一名少女卻拒絕了姐妹的邀請,不願意一起去看澤園新出的戲《白蛇永鎮雷峰塔》。


    “去嘛!”表妹扯著少女的衣衫,“成天在家裏玩那些瓶瓶罐罐的, 有什麽意思?”


    “你不懂, ”林淑英敷衍著把表妹送走, “這好玩是真好玩,我算到關鍵時候了,走不掉, 你去就是。對了, 回來記得給我帶杯奶茶, 枇杷味的,要多加冰沙!”


    “哼!最後一次,下次你再不去,我可不給你帶了!”


    “知道了知道了!”少女把妹妹送走,關上房門,回到自己的桌案前。


    她的桌上有許多瓶瓶罐罐,都是最貴的無色玻璃器皿,光是這一套器具,便價值不菲。


    坐到桌案前,她提筆寫信。


    “阿青,上次給你提議的用冰醋酸製作乙酰水楊酸的改進辦法,我已經基本實現,如果能在商業上成功,那麽將會大大降低乙酰水楊酸的價格,但是新建大藥坊,重新申報製法專利,都需要一大筆錢……”


    她在信裏抱怨了一番純淨藥劑如今價格上漲的可厲害了,她家裏一點也不支持她當一名科學家,已經責備她許多次了,所以希望朋友幫她想想辦法,她不但需要投資,還需要人力物力。


    寫完信後,她將自己新摸索出來的製法封入信中,投稿給了如今《科學與真理》報紙。


    她的好朋友是這份報紙的一位編輯,筆名叫阿青,她最開始隻是科學真理報的一名普通讀者,但在打開科學世界的大門後,各種奇幻藥劑與數學的嚴謹之美深深地吸引了她。


    然後,她便多了一個愛好,雖然因為家裏的反對,她沒有進神霄學院係統的學習,可市麵上已經有許多數學化學之類的書籍,以她的家世,想要找幾個這樣的老師再容易不過了。


    學習之後,她便發現自己好像就是為此而生的,別人難以理解的化學配平、置換,對她來說,就非常好懂,還有那數學方程,都不用去打稿紙,她看兩眼,就能很快心算出來。


    最讓她歡喜的,便是認識了科學與真理的編輯,在這位阿青編輯的指引下,她已經寫了很多實驗時的科學小故事,在報紙上有了自己的專欄,賺的錢雖然比不過她每月的零花錢,但這種快樂是父母給再多錢都替代不了的。


    水楊酸是一種使用範圍很廣的藥物,可以直接從柳樹皮中提取,但這種物質是有一定毒性的,直接食用會頭暈嘔吐腹瀉,如果將它用化學的辦法處理,做成乙酰水楊酸,就會大大緩解副作用,但因為製法複雜,市麵上銷量最多的還是水楊酸,乙酰水楊酸的價格是前者的十倍有餘。


    林淑英知道這藥品的市場非常大,所以她願意大方地把方子送給阿青,一起開發。


    倒不是她不願意送給家裏,實在是家裏最近準備為她議親了,如果她想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玩科學,那就得有自己的錢。


    親自將信送出,林淑英長歎了一口氣,回到房裏,拿出那本已經被翻過無數次的《化學中的萬物》。


    這是一本科普書,算是她愛好的入門,書上除了一些好玩的反應,還有各種猜想,比如世界到底有多少種物質,為什麽蘋果往地下掉而不是往上掉,地球是不是圓的,一樣的物質到底可以有多少作用……


    她躺在床上,看著窗外,覺得這個世界太奇妙了。


    ……


    過了三天,她被要求一起出席薛夫人家的賞花會,薛夫人的夫君王洋是皇帝近臣,這次的宴會是為了給她的兒子相看妻子,所以就算不想去,林淑英也知道自己跑不掉。


    隻能略做打扮,跟著舅母前去。


    王府之中,京城有些頭麵的夫人都來了,上層的圈子不大,見她進來,便有人竊竊私語。


    “那便是林家姑娘麽?生得真是一副好相貌。”


    “林氏當年一門四進士,林希大人官至二品同知樞密院,可是好生厲害。”


    “厲害又如何,林家一門四進士都是百年的事了,如今家道衰落,母親去世,隻能寄住在外祖家,沒個娘家依靠。”


    “他父親為了求官,居然主動請去南洋路為官,可惜苦了那劉家妹子,去了不到一年,就得了急症,拋下幼女去了。”


    “聽說這姑娘魔怔了,不學女紅管家,成天就想著做什麽不死藥,唉,也算孝心一片吧……”


    “夫人這麽誇她,不如娶回家去?”


    “那哪行,這樣的姑娘,可不怎麽宜室宜家!”


    夫人們拿著團扇,半遮著唇角,竊竊私語。


    林淑英不用聽也知道她們在嘀咕什麽,麵上卻是落落大方,她的表妹略急道:“我的林姐姐啊,你都二十了,再這麽下去,怕是要低嫁了,你怎麽一點不為前程著急啊!”


    林淑英微微一笑,她當年知道自己是什麽名聲,什麽少有教養、不願應酬、小家子氣、不擅管家、愛好怪異、克母之類。


    好在神醫程夫人言女子十八嫁人更宜子嗣後,京城貴女們的出嫁時日都晚了一兩歲,否則她的處境會更艱難。


    這場聚會自然是沒什麽結果。沒幾個夫人對她有興趣,對她有興趣的,多半都是家裏兒郎也有問題的。


    回到外祖家中,林淑英收到了阿青回信,信裏,阿青表示這些條件不過分,他都可以答應,什麽時候有空見麵商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化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州月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州月下並收藏化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