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許多養豬場都喜歡用飼料的主要原因。


    秦無雙表情一言難盡,“你該不會跟我說你買這幾頭豬虧錢吧?”


    周清擺手,“虧錢倒不至於,這麽好的糧食豬我幹了五年還是頭一次遇到,真的很難得,我們自己留著吃。”


    秦無雙懂了,“行。我會注意的。”


    周清再三提醒她,“下次再賣,可沒有加價的好事了。”


    秦無雙頷首,“好。我知道了。”


    秦無雙好奇問,“你們不收牛嗎?”


    “牛暫時不收。”周清看了一眼她的牛,“怎麽這麽瘦?怎麽養的?”


    秦無雙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有個販子指著那兩年的牛道,“這牛一看就是生病了,你看它的牛糞是稀的。”


    秦無雙心裏一個咯噔,這牛可花了她八個大洋。


    如果是病牛,那她不虧本了嗎?


    她走過來一打量,可不是嘛,剛剛吃過白菜,三頭牛都拉了,隻有這頭牛的牛糞是稀的。


    周清掃了一眼,“沒事兒。你找個獸醫打一針就行。病牛賣不出價,還是等它病好了再賣吧。”


    秦無雙點頭道謝。她在網上找了一會兒,終於找到附近有個獸醫診所,讓對方過來幫忙看牛。


    很快就有一位獸醫過來看,“這牛是牛黴菌性拉稀,多數是吃了發黴變質的草料,以後給它的吃的草料一定要新鮮。”


    秦無雙點頭答應。


    “這牛症狀挺嚴重的,平時你要用0.9%食鹽水2500~4000毫升給牛喝,每日兩到三次。”獸醫給牛打了一針,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000~3000毫升、維生素c2~4克。


    打完針後,獸醫建議她以後在飼料中添加澤牧久遠雙效黴殺清,可以幫助除黴脫黴。


    秦無雙不懂這是什麽東西,付了錢,將獸醫送走,秦無雙怕另外兩頭牛也給傳染,她在網上搜索時沒找到附近有牛販子,於是她就開著麵包車去了趟鎮上。


    倒是在鎮上的電線杆子找到牛販子的電話,撥過去,問了價錢。


    現在的黃牛每斤是12元。


    對方記下地址,說是半個小時就能到。


    秦無雙開車回去的路上,看到有農田,她下車找了一戶人家,買了些玉米杆。


    這時候的玉米還很嫩,正是可以煮了吃的時候。


    那戶人家以為她要吃嫩玉米,也沒有多驚訝,賣了她五十棵,每棵五塊錢,上麵結的玉米有兩個,也有三個。


    秦無雙連玉米杆子一塊砍,到了家,將玉米杆直接放到牛麵前,這三頭牛都愛吃,不僅是葉子,還有杆子,吃得津津有味。


    半個小時後,牛販子過來了。


    看到是黃牛,那人也是嫌棄牛太瘦了。


    秦無雙說這牛沒有吃過飼料,牛販子也沒有加價的意思,對他來說,是不是吃飼料根本不重要。


    “有一頭黃牛還老了,起碼四年了。像這種黃牛肉一定要在兩年半至三年吃最好。這時候的牛肉最鮮嫩。”


    秦無雙撓頭,她是知道年輕好吃,但是她不知道具體年齡。


    這牛販子說這些無非是壓價。


    秦無雙不肯降價,牛販子說了半天,自己也覺得跑一趟不容易,給了12元一斤。


    兩頭牛一頭是404斤,一頭是422斤。


    另一頭牛正在生病,牛販子怕砸手裏,說什麽都不要。讓她等牛好了再打電話給他。


    秦無雙隻能繼續養。


    總共9912元,秦無雙將兩頭牛送走,又將十三隻雞拿到菜市場,那邊有賣雞的,土雞的價格是28元一斤。不過收購價肯定給不了這麽高,隻有20元一斤。


    這些雞被她喂過,食堂裏麵還有些散裝米,數量不多,也就幾斤的樣子,她全拿來喂雞了。


    這些雞總共賣了860元。


    接下來的兩天,秦無雙開始專注養牛,清理衛生。


    她每天都到鄉下給牛買草料,她也是從牛販子口中得知,不用喂它玉米杆子,隻要喂玉米葉子就行。於是她就專門去鄉下買玉米葉子。這價格要比玉米杆子便宜多了。


    十塊錢能買一大捆。


    一天三頓地喂,養了兩天,牛的病終於好了。


    她打電話讓牛販子過來,421斤,賣了5052元。


    秦無雙算了下總數,豬和羊總共賣了10812塊4角,雞是860元,三頭牛是14964元,總共26636元4角。


    去的時候是1575元,現在翻了近17倍。


    這條路她可以多複製幾回。她可能沒有那麽好的運氣再遇到上海飯店後廚,不過她可以去租界啊。那裏才是有錢人聚集的地方。


    不過秦無雙不打算一次倒賣這麽多蔬菜水果,有錢人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


    她得再想個別的賺錢路子。她想了一會兒,終於想到一個好主意:用糧食換豬,這種以物易物的方式在鄉下最流行。她可以省了中間商賺差價。


    第10章


    秦無雙當即就給糧販子郝老板打電話。


    服裝廠的糧食都是郝老板送的,以前每月都過來送一回,但這三年隻是斷斷續續送過幾回。


    接到秦無雙的電話,郝老板還有些驚訝,“你們街道解封了?”


    “對。我想問你,你們那邊最便宜的糧食多少錢一斤?”秦無雙手頭錢有限,民國時期,窮人多,蘇北大米這樣的金貴糧食肯定吃不起,反而是越便宜越好。


    郝老板笑了,“玉米啊,現在玉米多賤啊。不過玉米麵不禁放。”


    “那幹玉米呢?”


    “兩塊一。”


    秦無雙經常上網,要不然天天封在家,還不把她憋瘋了,她是知曉玉米的價格的,也是她刷短視頻看到的,聽到對方要她兩塊一,就覺得郝老板這人不實誠,“你也太黑了,我之前看人家給的玉米才一塊二。”


    郝老板一聽這話,在電話裏直喊冤,“那玉米是喂畜生的。可不是給人吃的。”


    “你糊弄我的吧?畜生都吃飼料長大的。誰舍得喂玉米啊。”


    “你還別說,飼料可比玉米貴多了。現在玉米產量高,喂玉米更劃算。”郝老板怕她不信,讓她問問老鄉。


    秦無雙默默道,“那你那裏也有幾毛錢的幹玉米?”


    “有是有,但是你們服裝廠又不是養殖場,買那麽多幹玉米幹啥?”


    秦無雙歎氣,“開不了工,我現在給他們吃玉米就不錯了。”


    郝老板一陣沉默,心裏也是萬分同情。這邊許多廠都停工了,黑心點的老板直接將工人辭了。有良心的老板給發基礎工資。像秦無雙這樣堅持三年,已經算是非常了不起的。


    他也沒有說秦無雙黑心什麽的,而是給她報價一塊兩毛錢,問她要多少?


    秦無雙問他能不能用花唄支付。


    郝老板當即搖頭撥浪鼓,“那怎麽行。我是私人的,用花唄得要收手續費,一塊二給你,我就虧了。”


    秦無雙想了想,“那就給我兩萬五千塊錢的玉米。”


    郝老板爽快答應了,總共是20833斤。


    她去了趟鄉下集市,把剩下的錢全部花光,買了成袋的蔬菜和成箱的水果。


    秦無雙將部分不耐放的蔬菜塞到冰箱,冰箱空間有限,根本放不了這麽多。她隻能剩餘的菜拎到食堂。


    除了這些,她還用花唄和信用卡在網上買了棕櫚油和牛排。花唄和信用卡都可以下個月再付,她完全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差。


    她有兩張信用卡,信譽都很好,一張擁有最高額度五萬塊錢,一張擁有三萬額度,花唄也有兩萬額度。


    她總共買了700箱(15kg一箱)棕櫚油,總共花了九萬,每箱不到130元。因為棕櫚種植條件比較苛刻,國內種植棕櫚油的地方比較少,國內大部分百姓根本不認識。國內的棕櫚油大都是從國外進口,價格比本地油要貴。但是她是從現代買的,棕櫚油的價格是所有油中最便宜的。


    她將棕櫚油弄到民國賣,完全有價格優勢。


    至於牛排,秦無雙買的是原切牛排,跟店主討價還價半天,以10塊錢一袋的價格買了一千份。


    **


    回到民國,秦無雙拿著那一大袋蔬菜和水果出去了。


    這次她沒有在附近賣,而是直接攔了一輛黃包車去了租界。


    這黃包車的車夫黑黢黢的,臉上有一道道褶子,脖子裏有塊黃色的毛巾,明明這麽冷的天,他居然隻穿著一件單衣,秦無雙都替他冷。


    看著對方的背影,她突然道,“你們老板還需不需要這黃包車?如果他打算擴充規模,可以找我購買。我可以給他便宜十塊大洋。”


    她以前看過《駱駝祥子》,記得一輛車好像是一百個大洋。


    車夫回頭看了她一眼,呆滯木訥的表情終於多了一份情緒,“真的?”


    “對。不過我隻接受預定。半個月後交貨。我是國外留學生,有門路弄到這車子。”秦無雙不忘給自己臉上貼金。反正也沒人知曉她的來路,身份來曆還不是隨她怎麽說。


    車夫顯然對她的話深信不疑,“我會將您的話告訴把頭的。”


    很快就到了地方,秦無雙付了對方兩角錢,一角是路費,一角是請他帶話的獎勵,“我住在鳳凰街178號,別忘了。”


    看到這麽多小費,車夫臉上的褶子都比平常多了兩道,“放心吧,一準忘不了。”


    車夫帶她到的地方是個弄堂,早市有不少農人過來賣東西,此時已經過了早市,但依舊有賣魚的小販在吆喝。


    秦無雙將麻袋鋪到地上,將所有菜和水果擺放在上麵,衝著過路人一聲聲吆喝。


    租界有錢人很多,從他們的穿著打扮就能看出來。秦無雙這一吆喝,吸引不少大娘大嬸。


    她們說著上海話,“這年節還有這麽水靈的菜。從哪弄的呀?”


    秦無雙笑道,“這是暖棚裏種的。數量不多,聽說租界裏的人愛吃新鮮的,就想換點錢。”


    有人家裏有錢,就問多少錢?


    秦無雙還是按照之前的價格來叫賣,“芹菜、甘藍、蓮藕、茄子、菠菜、萵苣每斤一角錢。水果也挑當季的,比如石榴、葡萄、柚子、梨、柑桔、火龍果、柿子和桃子每斤一角六分。”


    她這價錢剛報完,就有人直拍大腿,一迭聲喊貴。


    挑剔才是買賣人,秦無雙給他們掰扯暖棚成本,“我這可是種了一冬天的,那暖棚裏的炭不能停,要不然菜就全凍死了。這價真不貴。您自己家養就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工廠穿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帶著工廠穿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