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哎,你說老莊真夠慘的。之前那小秦沒來的時候,他那生意多好啊,多少有錢人都來找他做西裝。小秦一來,他連單子都接不到。”


    常來買糧食的大娘衝糧店老板小聲嘀咕,顯然是想為老莊打抱不平。這條街都是認識好幾年的老夥計,這大娘跟老莊算是拐著彎的親戚,看到他的生意被搶,也確實挺讓人唏噓。


    糧店老板聽到這話,沒有跟她強,他是個生意人,從來不得罪人,所以隻敷衍地“嗯”了一聲。


    中餐店的老板卻嗤笑一聲,“你知道什麽呀。小秦之前把衣服拿到他那邊賣,他不僅不賣,還把她的衣服當樣衣給客戶試穿,那衣服髒得都沒眼看。小秦一生氣,才自己開店的。你說老莊,這事做得也忒不厚道,你不願賣,你拒絕不就好了?他可倒好。見人家是姑娘,臉皮薄,就欺負人家。現在好了吧?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包子鋪老板也跟著點頭,“就是。誰叫他自己不厚道呢。”


    要說這倆人為什麽會為秦無雙說話呢?不是因為他們心善,而是因為秦無雙開了這成衣批發,來了許多外地客商,都在等貨,住在這邊的旅店,吃飯自然就在這邊解決,給他們帶來不少生意。


    大娘見他們幫著秦無雙嫌棄得直撇嘴,“那她也不該搶人生意。”


    幾位老板麵麵相覷,對她的話不置可否。


    就在這時,有個小孩拿著報紙吆喝,“鳳英成衣廠缺了大德!”


    中餐店老板立刻衝小孩道,“來!給我一份。”


    小孩收了錢,立刻將報紙遞過去。


    幾位湊過去,中餐店老板找了半天,終於找到剛剛小孩說的那則報道。


    大娘不識字,見幾人隻看不說話,連連催促,“你快說呀,她怎麽就缺了大德?”


    中餐店老板念了一遍,大娘壓根聽不懂文言文,跟聽天書似的,“你說明白些,我怎麽聽不懂呢。”


    中餐店老板就用白話文說了一遍,“簡單來說,就是鳳英成衣廠價格便宜,擾亂行情,是社會蛀蟲。”


    大娘聽懂了,“這是有人嫌她賣便宜了,是吧?”


    中餐店老板頷首,“就是這意思。”


    大娘失笑,“哪有這樣的。做生意是憑本事掙錢,他要是嫌別人把衣服賣便宜了,他也可以降價嘛。打不過人家,就說人家缺了大德。這可不對。”


    糧店老板聽她又站在秦無雙這頭,也是好笑。這次她倒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說話了。


    中餐店老板看了眼西裝店緊閉的房門,小心翼翼問,“你們說這事是不是老莊幹的?”


    大娘一聽不樂意了,“不能吧?老莊不是這樣的人。”


    “這有什麽不可能的?他都跑人家門口拉屎了,他有什麽做不出來的。”中餐店老板反駁。


    大娘想反駁,但是這事影響最大的可不就是老莊嗎?他幹出這樣的事好像也不奇怪。


    糧食店老板平時就愛和稀泥,看到這報導,覺得老莊這事做得不地道,“他對小秦不滿意,找她去呀。當麵說清楚,他可倒好,在報紙上罵人家。太丟我們鳳凰街商戶們的臉。”


    其他人也覺得這事挺丟人的。大男人居然在背後捅刀子,還是不是男人。


    大娘也是恨鐵不成鋼,瞪了一眼西裝店的方向,跺了跺腳,挎著籃子走了。


    作為當事人之一的秦無雙可不知道自己被人在報紙上罵了。她核對完賬目後,就去了趟鄉下。


    工人們將養豬場的豬喂養得很好,衛生也按照她的要求打掃了。


    她也沒待多久就騎著自行車回來了。


    剛到店內,陳掌櫃就招呼她過來,“東家,不得了,您被人罵了。”


    秦無雙愣了一下,不怒反笑,“有人罵我?誰啊?這麽舍得花錢。”


    這年頭在報紙上打廣告可不便宜,就說他們在申報上打的廣告,最醒目的位置,一天就要兩百個大洋呢。


    秦無雙沒有讀報的習慣,主要是因為這時候的報紙都是文言文,她文化水平不夠,讀著費腦子,但是陳掌櫃是個老學究,看得懂文言文,自打他來了店裏,秦無雙就讓他沒事看報,回頭再用大白話跟她講,這樣省得她既不用費心讀報,還能知天下事。


    陳掌櫃買報紙的錢都是從賬上出的。今兒報童如約送來報紙,他看到“鳳英成衣”這幾個字,就覺得壞菜,讀完之後就更肯定自己的猜測。


    聽他說完,秦無雙也沒當一回事,“不管他。”


    陳掌櫃卻提醒她,“東家,您是被人給盯上了。這各行各業都有規矩,商會會長找您,您該怎麽說呢?”


    秦無雙一聽就樂了,“還有商會?這是什麽幫會?”


    “商會非常重要,一般商會都會設置一些規矩,不能把價格壓得太低,壞了大多數人的生意。”陳掌櫃又講了些商會的規矩,比如不能以次充好,免得壞了本行的規矩。


    秦無雙聽出來了,就是不能壞所有人的規矩。


    她好奇問,“成衣也有商會嗎?”


    陳掌櫃愣了一下,他還真不知道。主要他就沒見過幾家服裝廠。


    秦無雙擺手,“我估計沒有。我們是成衣廠,做的是裁縫的活計。這裁縫一條街可能也就一個,怎麽可能成立商會。”


    陳掌櫃仔細一想,好像也有道理。


    兩人正說著話呢,一位戴眼鏡的青年走了進來,陳掌櫃立刻上前接街,“請問您是自己買,還是過來批發?”


    青年在兩人身上打量一圈,衝陳掌櫃道,“我是青年報的記者,我想采訪鳳英成衣廠的老板,請問方便嗎?”


    陳掌櫃看向秦無雙。


    秦無雙笑了,“我就是。”她示意青年到會客區坐下,陳掌櫃立刻幫兩位泡茶,坐到空位上。


    青年從包裏取出一份報紙,攤到秦無雙麵前,而後從包裏拿出一個空白的本子準備記錄,“請問您對這篇報導怎麽看?”


    秦無雙看了一眼報導,就是今天早上的報紙,她攤了攤手,“不怎麽看。我開廠做生意一定會損害某些人的利益。”


    青年如實記錄下來,隨後又問,“那您對顧成學者在青年報上批評您的話,有沒有回應?”


    秦無雙沒看過青年報,“什麽話?”


    青年又從包裏掏出一份青年報,遞到她麵前。


    秦無雙看了一眼,這份報紙寫得要比申報上的要有趣。申報上的好像一個失敗者的控訴,而這顧成學者卻是從另一方麵闡述她是手工業的破害者。


    因為她開了成衣廠,導致成千上萬的裁縫失業。肥了她一人的腰包。


    文章寫得有理有據,並不代個人情緒。隻是闡述事實。


    這是秦無雙從來沒想過的問題。因為在21世紀,個人裁縫已經非常少了,大多數都是入廠工作。幹不了這行,還可以改行。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可到了民國,這就是很嚴重的一件事。


    因為大批價格低廉的洋貨進入華國,許多華國手工業者失去了工作。沒有工作就沒有了經濟來源,手工行業被摧毀得相當嚴重。


    她不禁想到以前看過的一則故事。


    讚比亞有一家蚊帳作坊小有起色,為當地百姓提供工作,帶來收入。有位博主旅遊時看到這個國家條件如此艱辛,回去就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寫了一篇報導。於是歐美的非政府組織看到非洲百姓受窮的報導,向這裏提供了一大批免費的蚊帳。


    一篇免費文章衝垮了好不容易成長起來的手工業,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去編防蚊網來賣了。而那些歐美組織送完一波就走了,沒有持續再送,於是後來的讚比亞人既拿不到免費的蚊帳,自己又做不出來,實在受不了,就隻有買進口的(來自新聞)。


    她以為自己是節省了時間,開一家服裝廠為十幾位員工提供工作,也在無形中衝垮無數個裁縫店。


    她撐著下巴,回答記者的問題,“其實這不是我個人的問題。這是工業革命為國家帶來的影響。西洋許多東西湧入我們國家,咱們本地的手工業落後,對他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我開的是成衣廠,本意是想節省大家的時間,買到便宜好穿的衣服。但是也確實摧毀了裁縫店的生意。


    但是你讓我放棄開廠,這又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者更願意要便宜好穿的衣服。但是我覺得裁縫店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們廠的衣服是按不同號碼,並不像裁縫那樣完全合身。一個是手工定做,一個是批量製作,各有優缺點。並不完全能取代手工作坊。


    如果被我的鳳英成衣廠衝垮的裁縫們願意離鄉背景,我願意為他們提供一份工作。至於我的工廠衝垮了他們的店,他們提供的服務,我們也提供不了。就看各人選擇了。”


    記者記下她說的話後,很快離開了成衣店。


    陳掌櫃見東家怏怏不樂,有些納悶,“您沒事吧?”


    秦無雙歎了口氣,“我隻是覺得我好像無形中當了一個壞人。”


    陳掌櫃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於是歎了口氣,“東家,你可是當老板的,如果想的是競爭對手的死活,那生意就沒法做了。”


    在他看來,東家不夠狠。


    秦無雙搖了搖頭,下了一個決定,“咱們把長袍賣完就停止售賣。我打算隻做西式衣服,給這些裁縫留口氣吧。”


    手工業日子過得本來就艱難,她還是別打擊他們了。反正西裝生意也夠服裝廠的工人忙活的。


    陳掌櫃朝她翹了個大拇指,“東家,您真是個善心人。”


    “工業革命對農耕社會真的是毀滅式打擊。”秦無雙摸摸下巴,突然做了一個決定,“上回從青島來的幾位商人,是不是留下了聯係電話?”


    “對。臨走的時候,每人都留了電話。說是下次補貨,直接打電話過來省得跑了。”陳掌櫃點頭。


    秦無雙點點頭,“你給他們打個電話。如果他們能把西服賣到日本,每套西服我可以給他們讓利一元。”


    陳掌櫃愕然,“啊?咱們也沒法確定他們把衣服賣到日本了呀。”


    秦無雙笑他傻,“所有貨物進入日本港口都要交稅。咱們按照他們返還的票據來讓利。這樣就相當於我們給他們交了稅。其實成本價跟國內還是一樣的。要知道日本現在比國內百姓有錢多了。你說他們能不能心動?”


    陳掌櫃懂了,“東家,還是您高!”


    秦無雙歎了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陳掌櫃繼續追問,“咱們一套西裝隻有五個大洋,咱們還有利潤嗎?”


    批發價是6個大洋,西裝店的售價是18大洋。利潤還是很高的。所以許多商人從他們廠拿貨。要是再降,這利就少了。


    秦無雙點頭,“還有的賺,隻不過少了點。好歹是往外開拓市場,咱們不賺白不賺。”


    陳掌櫃放心了,“那行,我來通知他們。”


    **


    雖說秦無雙打算將服裝賣到日本,但是依舊不能將它的利潤最大化。


    民國的市場還是太小了,她回了現代。


    她用的麵料是現代的,車間也是現代的,但依舊有利潤,那就是民國的人工更便宜。


    她給民國工人開的是四個大洋月薪,按照一個大洋換300元,一個月工資相當於1200元。而現代的工人底薪加提成至少也得要4500,還得交保險。光人工成本,她就可以比別的工廠要少。


    一件衣服的成本,麵料裏料配件等的原料成本約占出貨價的45%-50%,而人工成本也占到了35%-40%,稅費及其它費用占到了成本的6%左右,不過稅費時常可以抵扣,因此總成本在出貨價的80%-95%之間浮動。


    打個比方,一套做工優良的西裝出貨價在一百元,而它用民國工人,至少能省二十元。這就是她勝出其他工廠的地方。


    人工成本降低讓秦無雙在麵對其他競爭對手多了幾分信心。


    她開始全麵接單子。以前公司的訂單都是二師姐負責的。


    二師姐嫁到歐洲更方便接單,鳳英服裝廠接的多數都是外貿單子,現在已經解封,秦無雙打算給二師姐打電話,讓對方幫忙接單。沒想到她電話還沒打,二師姐率先打過來。


    她許是從大師姐口中得知這邊解封的事,打電話過來確認。


    秦無雙如實回答後,她表示會幫忙接單,隻管等她的好消息。


    掛上電話,秦無雙沒有一直等,她打算從國內接訂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工廠穿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帶著工廠穿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