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無雙說的是預估數目,她自然要往小了說。實際上百姓打理農田盡心盡力,玉米長勢非常好,畝產比去年翻了一倍。


    農民們高興得蹦起來,“太好了。咱們今年能吃飽飯了。”


    孩子們也跟著樂嗬,他們年紀小,不懂太多道理,但也知道吃飽飯有多舒服。


    不少村民們看到秦無雙,爭著搶著要給她跪下,“東家,你是大好人,要不是你的種子,我們全家都得餓肚子。”


    這話得到大家一致讚同。不僅養豬掙到錢,還給他們好種子。沒有東家就沒有他們今天。


    秦無雙聽著村民們一口一句感謝,被他們誇得不好意思,忙把人扶起來,“是你們自己的功勞。要是你們不好好種地,就是再好的種子也白搭。”


    這話也有道理。但是村民們覺得自己的田好好打量是應該的。但是東家從大老遠的地方運種子,才是勞苦功高。


    “走走走!去我家吃飯,我殺一隻雞,您一定要讓我好好犒勞您。”


    現在家家戶戶養雞養豬,今年收成好,他們也有錢請她吃飯了。


    秦無雙被他們裹挾著進了一個村民家裏,那大娘進去就喊兒子殺雞,其他家見被她搶了先,又回家拿了些新鮮菜過來,“這是我家買的豬肉。趕緊給東家炒了。”


    “我從塘裏釣了兩條魚,你給東家紅燒。”


    ……


    秦無雙被請進堂屋,都能聽到外麵村民們大嗓門的聲音。就連村長都過來湊熱鬧,手裏拎了剛從集市賣的牛肉,“這牛肉可不是老牛,而是剛成年的牛,聽說是家裏的棚子塌了,把牛給砸死了,隻能賣了。我剛好看到,就買了兩斤。”


    正是農忙時節,把牛給砸死了,這得多疼。


    秦無雙歎了口氣,讓小華去把那牛給買下來,“我喜歡吃牛肉。鄉下賣不了價,別虧了他。”


    村長將牛肉交給這家村民,當即帶小華去集市。


    秦無雙在村子裏吃了一頓極豐盛的筵席。


    吃飯時,村裏好幾個重磅人物陪同。之前秦無雙讓他們養豬,這些人也高興,但是遠不及糧食讓他們興奮。


    村長更是一迭聲稱讚她,“東家,以後我們一定都聽您的。您指東,我們絕不打西。”


    秦無雙好笑,她又不是土匪,讓他們打什麽人。她讓村長幫忙收糧食,“價錢就按照市價給。你收好了,直接運到養豬場,回頭我跟你結賬。”


    村長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將這事辦妥。


    秦無雙心下滿意,今年王家村總共有3000多畝旱地,一半種玉米,一半種紅薯,除了自己吃,就算隻賣給她1000畝地的苞米,也有60萬斤,再加上張家村,那邊的地少一些,就按照40萬斤,也有100萬斤了。


    喂1000頭豬,一年兩回,也就56萬斤玉米。還能剩下44萬斤。


    她要去1942年,救300萬人,每人每天二兩,吃上一個月,需要1800萬斤糧食。


    從明年開始,其他村也開始種玉米。隻要有40個金銀村都種她的玉米,她兩年就能攢夠糧食。


    這還隻是玉米,要是再加上紅薯,她可能壓根不需要兩年,一年就夠了,她越想越興奮。


    秦無雙吃飯時,外村的村民陸陸續續離開了,村長拿賬本過來,“這些都是外村要買的玉米種,總共要3000斤。”


    每畝地的玉米大約需要3-5斤種子。就按三斤來算,大概是1000畝地,這個數額不算多的。


    “還是有點少。”秦無雙有些驚訝,“今天來的外村人很多啊,怎麽才這麽點兒。”


    村長解釋,“咱們村去年替您養豬,掙了點錢,但是他們可沒有養豬,其他家膽子不夠大,怕種子出問題,您也知道百姓的日子不好過,他們不敢冒險。”


    秦無雙愕然,“他們不是看過了嗎?”


    “看過的人沒問題。但是有許多人根本沒時間過來。”村長指著外麵的土路,“現在路難走著呢。兵荒馬亂的。誰敢到處亂跑。”


    是了,秦無雙倒是忘了這點。民國的土路不僅難走,而且安全也沒保障。百姓又是慣來膽小怕事,沒見過的東西,隻是道聽途說,哪肯相信呢。


    “來村裏的那些人,他們買的種子多嗎?”


    村長點頭,“來的人,他們很多都定了玉米種子,不過他們多數都選擇種玉米,沒人要種紅薯。”


    秦無雙疑惑,“是不是他們沒看到紅薯,所以不放心?那等紅薯長成,你再通知他們過來看看產量。”


    村長卻是搖頭,“不是。我們百姓不愛種紅薯。”


    秦無雙愕然,“啊?為什麽?”


    她一直以為清朝的人口大爆炸是因為紅薯。這時候紅薯的產量也的確高。不用化肥,畝產就能有千斤。這玉米畝產才六百來斤。他們為什麽寧願種產量低的玉米?


    他們這是打算種玉米,然後賣了換紅薯嗎?秦無雙隻能想到這一個念頭。這時候的紅薯非常便宜,而玉米的價格相對要高。這麽說吧,畝產500斤的玉米一定比畝產一千斤的紅薯收益更高。百姓有這樣的想法,正是說明他們腦子還沒壞。


    村長卻打破了她的幻想,“紅薯裏麵都是水啊,而且天冷了,容易壞。玉米不一樣,曬幹了能存很久。四五百斤的玉米比一千斤的紅薯更耐吃。”


    秦無雙無法反駁。也是啊,紅薯近7成都是水。澱粉含量才三成。玉米的澱粉含量卻在七成以上。誰更壓餓,百姓可是會算賬的。


    不過她還是勸道,“其實這紅薯的產量也高。我猜畝產應該能有兩三千斤。你仔細算算,還是很劃算的。”


    現在紅薯還沒有收,這玩意又不像玉米,在外麵就能看清楚,村長也不清楚,聽到有這麽高,他大喜過望,“要是真有這麽高的產量。我估計大家也樂意種紅薯。”


    秦無雙點頭,“那就等紅薯種完,再通知他們過來吧。”


    她問村長紅薯什麽時候能收?


    村長見她沒再追著問,就道,“得等下霜後,那樣紅薯才好吃。”


    秦無雙不懂種地,村長有經驗,自然聽他的,不過她還是督促村長再去外村推銷,“別忘了,我給你不少好處費呢。”


    村長點頭,“今天來的這些人,我跟他們說了,隻要他們幫我賣出一百斤種子,我就給他們五角錢。他們答應幫我推銷。”


    秦無雙愕然,村長居然還會找下線,這麽天才的主意誰給他想的?


    村長見她盯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這個成嗎?”


    秦無雙頷首,“當然成了。”不過她還是提醒他,“我賣種子給他們,收上來的玉米也得賣給我,價錢就按照市價來。”


    村長愕然,“啊?你收那麽多糧食幹什麽?”


    他問完之後,想到那些豬一拍腦門,“你瞧我這豬腦子。問這麽幼稚的問題。”


    秦無雙也沒否認,她不可能一直從現代買糧食。還是得靠這年代的人種糧食。買完後,她囤積到現代的倉庫,後續再跳時間,這樣就不怕糧食放壞了。


    她越想越覺得自己這主意不錯,又給他出了一些推銷方法,村長聽得津津有味。


    回去的時候,秦無雙還帶著那三百來斤的黃牛肉。黃牛已經殺好了,骨肉分離,全都碼放整齊。


    服裝廠的工人們也吃不了那麽多肉,到了鳳凰街,她留了些排骨和牛肉,剩下的一小部分就給了小華,讓他送到福利院,給孩子們補補。


    第72章


    談完這事,村長告訴她另一件事,就是養雞廠雞蛋的問題。


    養雞廠的雞現在可以出欄,每天都能下不少雞蛋。


    秦無雙讓村長把雞蛋用筐子裝好搬到馬車上,她正好帶回縣城去推銷。


    新鮮雞蛋放不了幾天,得要天天送貨,還得簽長期合同。


    秦無雙問他現在每天生產雞蛋的數量是多少?


    “這種洋雞幾乎每天一個蛋,有的還下兩個。8000隻雞,有3000隻是公的。還剩下5000隻雞,每天大概能產蛋300斤。”村長撓撓頭,“這麽多雞蛋都能賣出去嗎?”


    每天都有這麽多,還真不一定能賣掉。要是夏天,雞蛋還容易壞,村長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秦無雙想了想,“我先試著賣吧。”


    民國賣不掉,她就弄到現代。民國的雞蛋銷售價是兩分錢一個,現代洋雞蛋是五角錢一個,有點不劃算。所以還是盡量在民國賣掉。


    很快牛車就被車筐堆滿了,見工人還想往上抬,秦無雙阻止了,“剩下的讓村長小兒子送到我那邊。路上可不能顛散了。”


    村長點頭記下。


    秦無雙特地去了趟張家村,這邊養雞廠的雞也開始下蛋了。秦無雙讓他們將雞蛋送到鳳凰街就告辭離開了。


    回去後她就開始去糧店推銷。


    雞蛋每個一分錢收,每隻雞按照三角錢,但是雞蛋每天隻能收五百個,雞也隻要五隻。


    數量有點少,秦無雙跟對方簽了合約。又讓王虎去租界內的糧店談合作,挨家挨戶推銷。


    小華和小樂有點眼饞,巴巴看著秦無雙,“我們也去吧。店裏沒什麽生意,閑著也是閑著。”


    服裝店的散客不多。陳掌櫃一個人就能應付。


    王虎通常工作都是幫忙搬貨,但那也隻是大客戶來訂單,他才會忙,平時還是很清閑的。


    秦無雙答應了。也不知這麽多雞產的蛋能不能賣出去。


    到了晚上,王虎三人終於回來了。


    小華是個憋不住的性子,一迭聲把他們今天三個的推銷成果告訴了她,“總共去了六家糧店,每家都答應收雞蛋。我寫了數目。”


    他從兜裏掏出一張紙。他現在正在識字,一張紙和一隻鉛筆是常備的。


    秦無雙接過皺巴巴的紙,每家至少要800隻雞蛋,六家加起來有5200隻雞蛋,公雞的話每家都要15隻以上。總共是110隻。


    看來租界內糧店生意要比租界外的糧店好多了。


    洋雞蛋大約是8個左右一斤,每天產蛋300斤,也就是2400個。兩個養雞廠大概是4800個雞蛋。倒是剛好可以應付。說來也是奇葩,這些掌櫃更喜歡洋蛋,拿著雞蛋上門推銷,就沒有不要的,因為它的個頭比土雞蛋個頭更大。


    “東家,我們明天還去推銷嗎?”小華眼巴巴看著她,顯然他還想去外麵跑。


    秦無雙搖頭,“算了,待會兒你們要去送貨,明天先歇息一天。”


    吳媽將下午鄉下送雞蛋過來的事說了,“就堆放在食堂,你們明天往外運的時候要小心些,雞蛋容易碎,趕馬車千萬不能太著急。”


    小華點頭表示記下了。


    小樂順嘴問了一句,“他們送來多少啊?夠不夠數量?”


    “夠的。還有得剩。”秦無雙之前數過,村長說養雞廠每天產蛋300斤,這數據說得有點保守,其實總共有400多斤。她心疼這些工人,就讓食堂做飯時,可以炒點雞蛋。


    吳媽又是一陣心疼,“東家,您真是太好心了。天天吃雞蛋,那得花多少錢啊?”


    秦無雙笑了,“也沒多少錢。讓他們補補身子也好,個個都太瘦了。”


    這些工人掙錢算多的,可能是家家戶戶都有本難念的經,那臉蠟黃,一看就營養不良。秦無雙都擔心她們餓暈了頭。


    吳媽點頭記下了。


    下午三點多鍾,糧店掌櫃跑過來問他們還有沒有雞蛋。


    小華忙不迭迎上來,“有的。還有很多。”


    “那再給我拿500隻。”掌櫃有些著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工廠穿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帶著工廠穿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