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舉的這三個例子無非也隻是想告訴她想要在資金上給予幫助應該通過別的辦法,三條建議具體是經不起推敲的。
“所以,”崔翕聞笑了,這一次的笑容不帶任何嘲笑意味,反倒是罕見地流露真誠,說:“小餘大夫的理由雖然過於天真理想化,卻是最簡單粗暴並且能快速落實的辦法。”
餘君藥有些愣神,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了自行車把手。
大約是因為第一次見到崔翕聞這樣侃侃而談說了這麽多,又或許僅僅是因為他的這最後一句話。
片刻後,她回過神,有些失望地低下頭,忍不住說:“這位患者不是個例,其實對很多人來說,中藥並不便宜,要是能有一個合理正當的方法來給予他們中的一些人切實有效的援助就好了。”
她素麵朝天,身影就這樣單薄,站在車流逐漸頻繁的路邊,扶著一輛有些破損的共享單車。
崔翕聞抬頭,看見太陽一點點升起,穿透破碎的雲層奔湧出大片大片金色的光,萬物齊齊舒展,驅散了漏夜的寒冷。
作者有話說:
[1]關於藥品援助項目的運營機製部分參考網絡案例。
第16章
“餘君藥。”
崔翕聞重新低頭看她,沒有叫“小餘大夫”:“你好像該去上班了。”
餘君藥聞言抬腕看了看手表,時針偏近七,往常這個時間她已經帶小白狗回家。
她將自行車調轉方向,偏頭和崔翕聞商量:
“要不你繼續帶鈴鐺去散步,我應該得先回去準備。”
崔翕聞看了看蹲在地上望著馬路發呆的鈴鐺,他用腳尖輕輕點了點小白狗的屁股,鈴鐺便用尾巴掃了掃他的褲腿,瞧著也是懶洋洋的。
他淡淡道:“鈴鐺也想回家了。”
餘君藥便不再說什麽,推車與他們同行回蝶山茗府。
崔翕聞目光在藍色的共享單車上停了幾秒,爾後緩緩移開,問:
“以後還遛狗嗎?”
餘君藥不明所以,但如實回答:“遛的,你沒時間的時候仍舊可以把它交給我。”
崔翕聞沒再說什麽。
回到蝶山茗府。
餘君藥先回房間換通勤的衣服。
章阿姨見到崔翕聞和餘君藥一起從外麵回來,有些意外:“先生,我還沒準備您的早餐。”
崔翕聞的起床時間並不規律,有時候會早起遛狗,有時候是根據上班時間,九點左右才起床。
因此如果需要早一些準備早餐,他都會前一晚說明。
崔翕聞脫了外套隨手搭在一張餐椅靠背上,說“沒關係,我出去吃”。
他掃了一眼流理台,今天章阿姨給餘君藥準備的是一碗蝦仁菌菇麵,上麵沃了個水煮的溏心蛋。
等餘君藥換好衣服出來,崔翕聞已經不在餐廳。
她盡量讓自己吃的快些,今天要去的是楓渚鎮,隸屬於a市行政代管的一個縣級市,距離a市市區將近三十五公裏,開車需要超過一個小時。
大約是因為與上班車流逆行的緣故,餘君藥一路暢通無阻,準時到達楓渚鎮衛生院。
衛生院位於鎮上中心地段,對麵是一所小學,餘君藥下車時能聽到童稚書聲琅琅。
靠近圍牆上的籃球場上有幾個爺爺奶奶在練八段錦——學校並不允許非本校人員進入,但籃球場和操場單獨對社會開放。
餘君藥眉眼彎彎,認真看了一會才進衛生院。
醫院麵積不大,老式的低樓結構,牆外白磚上留下經年雨水的痕跡。屋內用的是鐵皮吊頂的傳統雙管燈,照明效果並不好,瞧著昏昏暗暗。
但醫院從操作台到地麵無一處不幹淨清潔,飄散著鮮明的消毒水氣味,上早班的護士們已經有條不紊的開始工作。
餘升允堂的這項“中醫進村落”活動已經持續十餘年,得到了政府大力鼓勵,楓渚鎮也不是第一年參與,早就為他們準備好了診室。
餘君藥自知方向感不佳,找自己的診室也有些費力。
她準備去大廳找一位護士尋求幫助。
卻看到了已經穿上白大褂的林嘉翊在交織的人群中鮮明突出,帶著笑意朝她揮手,用口型說:
“師妹,跟著我走。”
/
崔翕聞簡單衝了個澡,換完衣服在四人群裏難得主動發了條消息:
【起床,去吃早餐。】
甘景譯和儲崢都很快回複。
儲崢是一個ok的手勢,甘景譯則發了兩個字:
【稀奇。】
唯一沒有聲音的沈清澤,恐怕才剛睡著還不到三小時。
崔翕聞用pad瀏覽晨間新聞,原打算用手機來打電話叫醒沈清澤,甘景譯在群裏主動請纓:
【我去叫沈清澤。】
他便關了手機,過了大約二十分鍾後才出門。
吃早餐的地方是儲崢選的,一家蘇式早茶餐廳。
沈清澤最後到,裹著件長款的羽絨服哈欠連天,甫一落座就趴在了桌子上,嘴裏問:
“崔總,儲總,還有甘工,我想一一請問一下你們的公司和設計院,用的是哪個時區的辦公時間啊?北京時間八點都沒到,有什麽早餐值得你們這個點出門?”
儲崢笑著說:“沈總,我一向這個時間醒,習慣了。”
甘景譯:“我隻是恰好要去一趟規劃局。”
沈清澤便朝崔翕聞怒目而視。
明明崔少爺原先和他是一夥的,一個月早起的次數一隻手數得過來,今天卻破天荒叫他們出來吃早餐。
甘景譯和儲崢也看他。
崔翕聞像是渾然未覺,慢條斯理飲了一口茶,才說:
“家裏有人起得早,受她作息影響。”
沈清澤立刻發出不斷地“嘖嘖”聲,大有要把方圓十裏的狗都引來的架勢:
“哪個家裏人啊?姓餘名君藥職業為中醫的那個嗎?”
崔翕聞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對沈清澤的自動縮句感到無語。
沈清澤一骨碌從桌子上爬起來,把腦袋湊到崔翕聞麵前,繼續說:
“崔少爺,我想請問一下你和咱們餘大夫現在是什麽個相處情況啊?上次吃飯我就想問了,一晚上都不舍得關一下門還盯著人家魂不守舍的,還有阮斯若她媽媽,雖然那老太太的確是自討苦吃,但做一個月誌願者這種主意是不是太損了一點?”
崔翕聞放下茶杯,冷聲:“做誌願者有什麽不好?”
“誒你明明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人家前腳去鬧了一場,後腳要去...誒我不說了不說了,我是想說,你這麽護著餘大夫,是個什麽想法?你們不是那什麽,表麵夫妻嗎?”
甘景譯在一旁“咯咯”地笑,說:“表麵夫妻才要把表麵功夫做足啊。”
崔翕聞皺眉:“她是因為跟我結婚才受這無妄之災,難道不應該給她一個合適的處理?”
沈清澤瞪大眼睛,身體後仰,又立刻坐直,去翻手機的日曆:
“不是吧,崔翕聞同誌。你這領證好像還沒一個半月啊。”
怎麽胳膊肘往裏拐得已經這麽明顯。
甘景譯又說:“畢竟人家可是,咱們崔公子自己一眼相中的。當時崔翕聞奶奶說要幫他挑相親對象的時候,哪位有此殊榮?反正我爸幫忙介紹那位千金,他連見都沒見。”
崔翕聞聲音沒什麽起伏,涼涼地問:
“說夠了沒有?”
沈清澤大笑:
“說夠了說夠了,接下來張大嘴巴吃就行。”
崔翕聞踢了一腳他的椅子:“先別吃,反正三個人裏屬你最閑,一會幫我買樣東西。”
沈清澤不滿:“這是你求人辦事的態度嗎?而且我又不是你助理。”
崔翕聞抬眸看他。
沈清澤瞬間妥協:“說吧,什麽東西?”
/
門診的時間在八點半,但由於項目開始第一天,特地前來的患者數目龐大,隊伍裏所有人做好準備就提前開始了。
考慮到中醫消化有餘樞啟親自坐鎮,還有林嘉翊輔助。
餘君藥是和方鸞師叔一起出門診,看婦科。
——患者對婦科中醫需求量大,餘君藥又是女醫生,更方便和患者溝通。
她對婦科的研究並不像消化科那樣深入,不過看一些常見病完全不是問題。
隻不過大約是餘氏中醫第九代傳人的名沒有揚到小小的楓渚鎮,餘君藥過於年輕秀麗的臉龐讓患者對她的信任感極具降低。
衛生院的叫號製度並不嚴格,絕大多數人寧可選擇在方鸞那裏大排長龍,也不願意坐到餘君藥麵前。
起初會有護士幫忙引導,但是後麵隨著門診流量增加,護士們也有更要緊的事要去做。
餘君藥親自出門叫人,也隻有偶爾有患者麵帶失望地進來。
甚至,負責打掃衛生的叔叔進來換下垃圾袋後,特意看了一眼她,轉身出門時就對將要過來的一名患者,用方言說:“去隔壁那個醫生那裏看,那個好,這邊這個不好。”
大約是以為餘君藥聽不懂。
可是同屬吳語方言,地理上又離得這樣近,餘君藥作為a市人就算不會說這裏的本地話,也多少能聽得懂七分。
她微微歎氣,努力揚起聲調對門外說:“進來吧。”
“所以,”崔翕聞笑了,這一次的笑容不帶任何嘲笑意味,反倒是罕見地流露真誠,說:“小餘大夫的理由雖然過於天真理想化,卻是最簡單粗暴並且能快速落實的辦法。”
餘君藥有些愣神,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了自行車把手。
大約是因為第一次見到崔翕聞這樣侃侃而談說了這麽多,又或許僅僅是因為他的這最後一句話。
片刻後,她回過神,有些失望地低下頭,忍不住說:“這位患者不是個例,其實對很多人來說,中藥並不便宜,要是能有一個合理正當的方法來給予他們中的一些人切實有效的援助就好了。”
她素麵朝天,身影就這樣單薄,站在車流逐漸頻繁的路邊,扶著一輛有些破損的共享單車。
崔翕聞抬頭,看見太陽一點點升起,穿透破碎的雲層奔湧出大片大片金色的光,萬物齊齊舒展,驅散了漏夜的寒冷。
作者有話說:
[1]關於藥品援助項目的運營機製部分參考網絡案例。
第16章
“餘君藥。”
崔翕聞重新低頭看她,沒有叫“小餘大夫”:“你好像該去上班了。”
餘君藥聞言抬腕看了看手表,時針偏近七,往常這個時間她已經帶小白狗回家。
她將自行車調轉方向,偏頭和崔翕聞商量:
“要不你繼續帶鈴鐺去散步,我應該得先回去準備。”
崔翕聞看了看蹲在地上望著馬路發呆的鈴鐺,他用腳尖輕輕點了點小白狗的屁股,鈴鐺便用尾巴掃了掃他的褲腿,瞧著也是懶洋洋的。
他淡淡道:“鈴鐺也想回家了。”
餘君藥便不再說什麽,推車與他們同行回蝶山茗府。
崔翕聞目光在藍色的共享單車上停了幾秒,爾後緩緩移開,問:
“以後還遛狗嗎?”
餘君藥不明所以,但如實回答:“遛的,你沒時間的時候仍舊可以把它交給我。”
崔翕聞沒再說什麽。
回到蝶山茗府。
餘君藥先回房間換通勤的衣服。
章阿姨見到崔翕聞和餘君藥一起從外麵回來,有些意外:“先生,我還沒準備您的早餐。”
崔翕聞的起床時間並不規律,有時候會早起遛狗,有時候是根據上班時間,九點左右才起床。
因此如果需要早一些準備早餐,他都會前一晚說明。
崔翕聞脫了外套隨手搭在一張餐椅靠背上,說“沒關係,我出去吃”。
他掃了一眼流理台,今天章阿姨給餘君藥準備的是一碗蝦仁菌菇麵,上麵沃了個水煮的溏心蛋。
等餘君藥換好衣服出來,崔翕聞已經不在餐廳。
她盡量讓自己吃的快些,今天要去的是楓渚鎮,隸屬於a市行政代管的一個縣級市,距離a市市區將近三十五公裏,開車需要超過一個小時。
大約是因為與上班車流逆行的緣故,餘君藥一路暢通無阻,準時到達楓渚鎮衛生院。
衛生院位於鎮上中心地段,對麵是一所小學,餘君藥下車時能聽到童稚書聲琅琅。
靠近圍牆上的籃球場上有幾個爺爺奶奶在練八段錦——學校並不允許非本校人員進入,但籃球場和操場單獨對社會開放。
餘君藥眉眼彎彎,認真看了一會才進衛生院。
醫院麵積不大,老式的低樓結構,牆外白磚上留下經年雨水的痕跡。屋內用的是鐵皮吊頂的傳統雙管燈,照明效果並不好,瞧著昏昏暗暗。
但醫院從操作台到地麵無一處不幹淨清潔,飄散著鮮明的消毒水氣味,上早班的護士們已經有條不紊的開始工作。
餘升允堂的這項“中醫進村落”活動已經持續十餘年,得到了政府大力鼓勵,楓渚鎮也不是第一年參與,早就為他們準備好了診室。
餘君藥自知方向感不佳,找自己的診室也有些費力。
她準備去大廳找一位護士尋求幫助。
卻看到了已經穿上白大褂的林嘉翊在交織的人群中鮮明突出,帶著笑意朝她揮手,用口型說:
“師妹,跟著我走。”
/
崔翕聞簡單衝了個澡,換完衣服在四人群裏難得主動發了條消息:
【起床,去吃早餐。】
甘景譯和儲崢都很快回複。
儲崢是一個ok的手勢,甘景譯則發了兩個字:
【稀奇。】
唯一沒有聲音的沈清澤,恐怕才剛睡著還不到三小時。
崔翕聞用pad瀏覽晨間新聞,原打算用手機來打電話叫醒沈清澤,甘景譯在群裏主動請纓:
【我去叫沈清澤。】
他便關了手機,過了大約二十分鍾後才出門。
吃早餐的地方是儲崢選的,一家蘇式早茶餐廳。
沈清澤最後到,裹著件長款的羽絨服哈欠連天,甫一落座就趴在了桌子上,嘴裏問:
“崔總,儲總,還有甘工,我想一一請問一下你們的公司和設計院,用的是哪個時區的辦公時間啊?北京時間八點都沒到,有什麽早餐值得你們這個點出門?”
儲崢笑著說:“沈總,我一向這個時間醒,習慣了。”
甘景譯:“我隻是恰好要去一趟規劃局。”
沈清澤便朝崔翕聞怒目而視。
明明崔少爺原先和他是一夥的,一個月早起的次數一隻手數得過來,今天卻破天荒叫他們出來吃早餐。
甘景譯和儲崢也看他。
崔翕聞像是渾然未覺,慢條斯理飲了一口茶,才說:
“家裏有人起得早,受她作息影響。”
沈清澤立刻發出不斷地“嘖嘖”聲,大有要把方圓十裏的狗都引來的架勢:
“哪個家裏人啊?姓餘名君藥職業為中醫的那個嗎?”
崔翕聞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對沈清澤的自動縮句感到無語。
沈清澤一骨碌從桌子上爬起來,把腦袋湊到崔翕聞麵前,繼續說:
“崔少爺,我想請問一下你和咱們餘大夫現在是什麽個相處情況啊?上次吃飯我就想問了,一晚上都不舍得關一下門還盯著人家魂不守舍的,還有阮斯若她媽媽,雖然那老太太的確是自討苦吃,但做一個月誌願者這種主意是不是太損了一點?”
崔翕聞放下茶杯,冷聲:“做誌願者有什麽不好?”
“誒你明明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人家前腳去鬧了一場,後腳要去...誒我不說了不說了,我是想說,你這麽護著餘大夫,是個什麽想法?你們不是那什麽,表麵夫妻嗎?”
甘景譯在一旁“咯咯”地笑,說:“表麵夫妻才要把表麵功夫做足啊。”
崔翕聞皺眉:“她是因為跟我結婚才受這無妄之災,難道不應該給她一個合適的處理?”
沈清澤瞪大眼睛,身體後仰,又立刻坐直,去翻手機的日曆:
“不是吧,崔翕聞同誌。你這領證好像還沒一個半月啊。”
怎麽胳膊肘往裏拐得已經這麽明顯。
甘景譯又說:“畢竟人家可是,咱們崔公子自己一眼相中的。當時崔翕聞奶奶說要幫他挑相親對象的時候,哪位有此殊榮?反正我爸幫忙介紹那位千金,他連見都沒見。”
崔翕聞聲音沒什麽起伏,涼涼地問:
“說夠了沒有?”
沈清澤大笑:
“說夠了說夠了,接下來張大嘴巴吃就行。”
崔翕聞踢了一腳他的椅子:“先別吃,反正三個人裏屬你最閑,一會幫我買樣東西。”
沈清澤不滿:“這是你求人辦事的態度嗎?而且我又不是你助理。”
崔翕聞抬眸看他。
沈清澤瞬間妥協:“說吧,什麽東西?”
/
門診的時間在八點半,但由於項目開始第一天,特地前來的患者數目龐大,隊伍裏所有人做好準備就提前開始了。
考慮到中醫消化有餘樞啟親自坐鎮,還有林嘉翊輔助。
餘君藥是和方鸞師叔一起出門診,看婦科。
——患者對婦科中醫需求量大,餘君藥又是女醫生,更方便和患者溝通。
她對婦科的研究並不像消化科那樣深入,不過看一些常見病完全不是問題。
隻不過大約是餘氏中醫第九代傳人的名沒有揚到小小的楓渚鎮,餘君藥過於年輕秀麗的臉龐讓患者對她的信任感極具降低。
衛生院的叫號製度並不嚴格,絕大多數人寧可選擇在方鸞那裏大排長龍,也不願意坐到餘君藥麵前。
起初會有護士幫忙引導,但是後麵隨著門診流量增加,護士們也有更要緊的事要去做。
餘君藥親自出門叫人,也隻有偶爾有患者麵帶失望地進來。
甚至,負責打掃衛生的叔叔進來換下垃圾袋後,特意看了一眼她,轉身出門時就對將要過來的一名患者,用方言說:“去隔壁那個醫生那裏看,那個好,這邊這個不好。”
大約是以為餘君藥聽不懂。
可是同屬吳語方言,地理上又離得這樣近,餘君藥作為a市人就算不會說這裏的本地話,也多少能聽得懂七分。
她微微歎氣,努力揚起聲調對門外說:“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