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完惦記著蓋房子的兒子,喬茗茗湊到寧渝的耳邊,羞答答的說:“我有個事情想聽取一下你的意見。”
寧渝:“……生三胎?”
喬茗茗頓時虎目一瞪:“討厭,誰要跟你生三胎!”
寧渝心說真不是他多想,去年五月他還沒出事的時候,他家茗茗的一個同事生的女兒滿周歲了,於是抱到供銷社來上班。
那小姑娘賊漂亮,烏黑的頭發,還帶著自然卷。眼睛大得跟葡萄似的,皮膚還白嫩,惹得茗茗那段時間總是拉著他的衣角,說特想要個妹妹。
當時的表情,和現在一模一樣。
羞答答的,怯生生的,眼睛潤得能出水。
喬茗茗翻個白眼,踢了鞋子把腿盤起來:“不可能有三胎,這輩子都不可能有!”
寧渝拿起水杯:“我也沒說要三胎,話說回來,你是想跟我說什麽?”
喬茗茗“啪”一下拍個大腿,昂首挺胸目光灼灼道:“我想寫書!”
“噗”
“噗”
一個是嘴裏噴水,一個是憋不住笑出聲。
寧渝口中的水噴到地上,“咳咳咳咳”頓時間咳的撕心裂肺,臉蛋憋得通紅。
而門外呢?
喬小弟正好進來,聽到二姐的這一番豪情壯誌的話,當場笑出聲,笑得差點摔倒在門檻上。
“不是啊,二姐你要寫書?”
喬小弟大驚,捂著肚子身子都笑軟了,靠在門框邊起都起不來。
喬茗茗拳頭握緊。
猛地站起身,把寧渝推倒在床,又轉身把門口的小弟踢翻在地。
“笑什麽笑!”
“我寫書有什麽不可以的嗎?”
她梗著脖子,狠狠地看著兩人。
兩人趕緊閉緊嘴巴,可眼中的笑意卻不可抑製地流了出來,直點頭。
怎麽不可以,當然可以!
寧渝想了想,他家茗茗好像剛工作那會兒,工作報告都是他幫忙給寫的。
而喬小弟則在回憶,回憶他二姐語文考了全班倒數第三,然後被學校老師找上家門的那件事兒。
那會兒,他還小。
但二姐挨揍,他記憶猶新。
十月中旬。
收獲的季節又來臨,縣裏的學校在這段時間會放假,就是為了讓學生回家去幫忙。
村裏的也會,倒不至於還要把小孩兒拉來田裏,而是老師需要下地。
可見秋收期間,想躲是躲不掉的。因為今年的活要多許多,所以人人都得比以往忙。
今日,喬茗茗自告奮勇,決定去田裏體驗體驗這次秋收。
出門時,寧渝再次叮囑:“你要是堅持不下去了千萬要停下,不能硬撐。”
喬茗茗幽幽看他:“啥叫堅持不下,我在你心裏是這點小事兒都堅持不下的人嗎?”
寧渝歎聲氣:“好吧,那我換個說法。你千萬別硬撐,堅持不了咱就休息休息。”
別為了和他們慪氣而死撐。
喬茗茗:“……你要是不會說廢話,就不要說廢話。”
寧渝也不跟這個沒下過田的人爭辯了,心說遲早有你無法嘴硬喊累的時候。
他幫她掰正寬簷稻草帽,又仔細將白毛巾掛在她的脖子上。
細細檢查一遍衣服袖子會不會太薄,因為太薄了很容易被紮。
他家茗茗還算仔細,知道穿長袖,還知道在衣服上套個袖套。
再看看手套帶了沒,喬茗茗從兜裏掏出付勞保手套來:“帶了,新的呢。”
最後看看褲子,嗯,有彈性不會緊繃。
檢查完畢,寧渝拍了拍她肩膀,抿抿嘴唇把笑意壓下去,輕咳兩聲道:“其實你想寫書,不一定非得親自體驗秋收,這一部分我可以給你完整敘述我的感受,你要是願意我甚至可以代筆。”
喬茗茗踢他一腳:“不相信我,還看不起我,閉嘴吧你,你和小弟都閉嘴!”
寧渝心笑,你這一周憋不出一段開頭,如今紙上隻有七個字,你讓我怎麽相信你。
第55章 小喬割稻
喬茗茗自覺這次不是三分鍾熱度, 她是真想寫啊,可惜自己好像在文學一道上沒多大天賦。
她從自己看過的不少文學著作中發現,偉大的作品往往在開頭就十分震撼人心!
比如說馬爾克斯,他的那本要對上人物關係圖才能看懂的巨作《百年孤獨》, 開場就特別有吸引力。
這位大佬還有另外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 開頭那句話簡直是定向吸引了她上輩子那為愛瘋狂的姐妹, 曾被她寫在書簽上。
再比如狄更斯的《雙城記》,他的開場使得好多人震聾發聵心潮激蕩,有段時間刷爆短視頻。
以及杜拉斯的《情人》,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當然了
可悲的是以上這些書她通通沒看完!
喬茗茗這種沒甚文學素養之人,大多就跟風買了一套, 看幾頁後便被拿去墊鍋壓泡麵。
沒辦法, 看國外小說時,她本就對這方麵不太靈活的腦瓜子嗡嗡疼,唯一能刷好多遍的隻有《魯濱孫漂流記》,她深深懷疑除了種田文的劇情精彩外, 沒多少人物, 她能不把姓名與人物對錯號也是能讓她看下去的一個點。
要說令她記憶深刻的名著也不是沒有,反正時隔多年她還是能記得沈從文的“一條官路, 一個地方,有一小溪,一戶單獨人家,人家隻一個老人, 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更記得古龍的“人就在天涯, 天涯怎麽會遠”……
嗯, 還記得張愛玲的《小團圓》與《金鎖記》……
說來慚愧, 她就愛這種調調。
深受文學著作開篇影響(沒辦法,好多書隻看過開篇)的喬茗茗,立誌要把自己的處女作開篇寫得震撼人心!
七天寫七個字很羞恥嗎?
當然不羞恥!
這都是在積累,在積澱,在蟄伏,在等待一場大爆發,等她想出絕世好句子後寫得就可順可順了呢!
喬茗茗本來寫書的欲望還沒那麽強烈,被寧渝和喬小弟輪番笑一次後,她忍無可忍,勢必要讓他們對自己刮目相看!
於是一日複一日,思考多日,她終於在某天夜深人靜之時找到了書的定位。
“是什麽?”寧渝當時問。
喬茗茗擲地有聲:“鄉土文學!”
單單是記錄生活還不夠,這不就是她寫的生活月記嗎?正所謂揚長避短,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夠,那就用質樸的語言打動人心吧!
黑暗中,寧渝死死咬住嘴唇憋笑:“鄉土…文學啊。行,我覺得你可以。”
他決定鼓勵鼓勵,不過難道沒人告訴過他家茗茗,越是質樸的語言越是要有文學功底。鄉土文學粗獷與細膩並存,絕非隻要描寫鄉村風光和習俗就是鄉土文學。
喬茗茗轉個身,用著懷疑的眼神打量他:“真的?”
寧渝重重點頭:“真的,不過在此之前我推薦沈德鴻先生的書。”
喬茗茗想半天:“這又是誰?”
寧渝:“……筆名茅盾。”
喬茗茗恍然大悟,哦,茅盾他老人家啊。
隨後她氣得要跳腳:“你故意的,說茅盾就茅盾,好端端的提人家本名幹啥?”
誰會記得大佬他本名啊!
喬茗茗又哼一聲:“別當我沒看過他的書,人家的《子夜》我還是讀過的。”
寧渝攬著她:“就看過這一本吧?”
“……”
“那看看《春蠶》《秋收》和《殘冬》吧,看完了你再思考思考寫不寫鄉土文學。”
“……”
冒昧了,這三本她聽都沒聽過。
當然了,如今也沒處找它們看。
寧渝花了整整五個晚上的時間,嘴巴都說得起皮了,才把這三本農村三部曲給她大致說完。
最終喬茗茗顧名思義,《秋收》啊,她們村兒也馬上要秋收了啊。
這不是大好機會嗎!
秉承著沒實踐決不輕言放棄的原則,喬茗茗選擇去地裏嚐試一把子秋收!
寧渝摸了摸幹巴了的嘴唇,真就徹底無言以對了。
試吧試吧,估計試完一場秋收下來,她也就沒心思去寫了。
—
秋高氣爽,萬裏無雲。
今年秋收開始時,村子裏的小學就成了托兒所。不過,主要針對的是三歲以下的孩子。
寧渝:“……生三胎?”
喬茗茗頓時虎目一瞪:“討厭,誰要跟你生三胎!”
寧渝心說真不是他多想,去年五月他還沒出事的時候,他家茗茗的一個同事生的女兒滿周歲了,於是抱到供銷社來上班。
那小姑娘賊漂亮,烏黑的頭發,還帶著自然卷。眼睛大得跟葡萄似的,皮膚還白嫩,惹得茗茗那段時間總是拉著他的衣角,說特想要個妹妹。
當時的表情,和現在一模一樣。
羞答答的,怯生生的,眼睛潤得能出水。
喬茗茗翻個白眼,踢了鞋子把腿盤起來:“不可能有三胎,這輩子都不可能有!”
寧渝拿起水杯:“我也沒說要三胎,話說回來,你是想跟我說什麽?”
喬茗茗“啪”一下拍個大腿,昂首挺胸目光灼灼道:“我想寫書!”
“噗”
“噗”
一個是嘴裏噴水,一個是憋不住笑出聲。
寧渝口中的水噴到地上,“咳咳咳咳”頓時間咳的撕心裂肺,臉蛋憋得通紅。
而門外呢?
喬小弟正好進來,聽到二姐的這一番豪情壯誌的話,當場笑出聲,笑得差點摔倒在門檻上。
“不是啊,二姐你要寫書?”
喬小弟大驚,捂著肚子身子都笑軟了,靠在門框邊起都起不來。
喬茗茗拳頭握緊。
猛地站起身,把寧渝推倒在床,又轉身把門口的小弟踢翻在地。
“笑什麽笑!”
“我寫書有什麽不可以的嗎?”
她梗著脖子,狠狠地看著兩人。
兩人趕緊閉緊嘴巴,可眼中的笑意卻不可抑製地流了出來,直點頭。
怎麽不可以,當然可以!
寧渝想了想,他家茗茗好像剛工作那會兒,工作報告都是他幫忙給寫的。
而喬小弟則在回憶,回憶他二姐語文考了全班倒數第三,然後被學校老師找上家門的那件事兒。
那會兒,他還小。
但二姐挨揍,他記憶猶新。
十月中旬。
收獲的季節又來臨,縣裏的學校在這段時間會放假,就是為了讓學生回家去幫忙。
村裏的也會,倒不至於還要把小孩兒拉來田裏,而是老師需要下地。
可見秋收期間,想躲是躲不掉的。因為今年的活要多許多,所以人人都得比以往忙。
今日,喬茗茗自告奮勇,決定去田裏體驗體驗這次秋收。
出門時,寧渝再次叮囑:“你要是堅持不下去了千萬要停下,不能硬撐。”
喬茗茗幽幽看他:“啥叫堅持不下,我在你心裏是這點小事兒都堅持不下的人嗎?”
寧渝歎聲氣:“好吧,那我換個說法。你千萬別硬撐,堅持不了咱就休息休息。”
別為了和他們慪氣而死撐。
喬茗茗:“……你要是不會說廢話,就不要說廢話。”
寧渝也不跟這個沒下過田的人爭辯了,心說遲早有你無法嘴硬喊累的時候。
他幫她掰正寬簷稻草帽,又仔細將白毛巾掛在她的脖子上。
細細檢查一遍衣服袖子會不會太薄,因為太薄了很容易被紮。
他家茗茗還算仔細,知道穿長袖,還知道在衣服上套個袖套。
再看看手套帶了沒,喬茗茗從兜裏掏出付勞保手套來:“帶了,新的呢。”
最後看看褲子,嗯,有彈性不會緊繃。
檢查完畢,寧渝拍了拍她肩膀,抿抿嘴唇把笑意壓下去,輕咳兩聲道:“其實你想寫書,不一定非得親自體驗秋收,這一部分我可以給你完整敘述我的感受,你要是願意我甚至可以代筆。”
喬茗茗踢他一腳:“不相信我,還看不起我,閉嘴吧你,你和小弟都閉嘴!”
寧渝心笑,你這一周憋不出一段開頭,如今紙上隻有七個字,你讓我怎麽相信你。
第55章 小喬割稻
喬茗茗自覺這次不是三分鍾熱度, 她是真想寫啊,可惜自己好像在文學一道上沒多大天賦。
她從自己看過的不少文學著作中發現,偉大的作品往往在開頭就十分震撼人心!
比如說馬爾克斯,他的那本要對上人物關係圖才能看懂的巨作《百年孤獨》, 開場就特別有吸引力。
這位大佬還有另外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 開頭那句話簡直是定向吸引了她上輩子那為愛瘋狂的姐妹, 曾被她寫在書簽上。
再比如狄更斯的《雙城記》,他的開場使得好多人震聾發聵心潮激蕩,有段時間刷爆短視頻。
以及杜拉斯的《情人》,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當然了
可悲的是以上這些書她通通沒看完!
喬茗茗這種沒甚文學素養之人,大多就跟風買了一套, 看幾頁後便被拿去墊鍋壓泡麵。
沒辦法, 看國外小說時,她本就對這方麵不太靈活的腦瓜子嗡嗡疼,唯一能刷好多遍的隻有《魯濱孫漂流記》,她深深懷疑除了種田文的劇情精彩外, 沒多少人物, 她能不把姓名與人物對錯號也是能讓她看下去的一個點。
要說令她記憶深刻的名著也不是沒有,反正時隔多年她還是能記得沈從文的“一條官路, 一個地方,有一小溪,一戶單獨人家,人家隻一個老人, 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更記得古龍的“人就在天涯, 天涯怎麽會遠”……
嗯, 還記得張愛玲的《小團圓》與《金鎖記》……
說來慚愧, 她就愛這種調調。
深受文學著作開篇影響(沒辦法,好多書隻看過開篇)的喬茗茗,立誌要把自己的處女作開篇寫得震撼人心!
七天寫七個字很羞恥嗎?
當然不羞恥!
這都是在積累,在積澱,在蟄伏,在等待一場大爆發,等她想出絕世好句子後寫得就可順可順了呢!
喬茗茗本來寫書的欲望還沒那麽強烈,被寧渝和喬小弟輪番笑一次後,她忍無可忍,勢必要讓他們對自己刮目相看!
於是一日複一日,思考多日,她終於在某天夜深人靜之時找到了書的定位。
“是什麽?”寧渝當時問。
喬茗茗擲地有聲:“鄉土文學!”
單單是記錄生活還不夠,這不就是她寫的生活月記嗎?正所謂揚長避短,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夠,那就用質樸的語言打動人心吧!
黑暗中,寧渝死死咬住嘴唇憋笑:“鄉土…文學啊。行,我覺得你可以。”
他決定鼓勵鼓勵,不過難道沒人告訴過他家茗茗,越是質樸的語言越是要有文學功底。鄉土文學粗獷與細膩並存,絕非隻要描寫鄉村風光和習俗就是鄉土文學。
喬茗茗轉個身,用著懷疑的眼神打量他:“真的?”
寧渝重重點頭:“真的,不過在此之前我推薦沈德鴻先生的書。”
喬茗茗想半天:“這又是誰?”
寧渝:“……筆名茅盾。”
喬茗茗恍然大悟,哦,茅盾他老人家啊。
隨後她氣得要跳腳:“你故意的,說茅盾就茅盾,好端端的提人家本名幹啥?”
誰會記得大佬他本名啊!
喬茗茗又哼一聲:“別當我沒看過他的書,人家的《子夜》我還是讀過的。”
寧渝攬著她:“就看過這一本吧?”
“……”
“那看看《春蠶》《秋收》和《殘冬》吧,看完了你再思考思考寫不寫鄉土文學。”
“……”
冒昧了,這三本她聽都沒聽過。
當然了,如今也沒處找它們看。
寧渝花了整整五個晚上的時間,嘴巴都說得起皮了,才把這三本農村三部曲給她大致說完。
最終喬茗茗顧名思義,《秋收》啊,她們村兒也馬上要秋收了啊。
這不是大好機會嗎!
秉承著沒實踐決不輕言放棄的原則,喬茗茗選擇去地裏嚐試一把子秋收!
寧渝摸了摸幹巴了的嘴唇,真就徹底無言以對了。
試吧試吧,估計試完一場秋收下來,她也就沒心思去寫了。
—
秋高氣爽,萬裏無雲。
今年秋收開始時,村子裏的小學就成了托兒所。不過,主要針對的是三歲以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