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學過格鬥,我跑步速度快,我還體力好,你不僅沒有學過格鬥,且跑步太慢體力稍弱。”
說著,很是無情地一口氣合下去三根。
“最後,”寧渝看她,“我會爬樹,沒有借助工具我也能爬上筆直的樹,你不行。”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喬茗茗最後一根獨苗苗手指也被他摁了下去。
喬茗茗:“……”
不是啊,明明今天晚上是我來教訓你的,是我抓到了你的小辮子,該是你聽我訓的。
怎麽就又反過來了呢?
喬茗茗抓抓頭發,還未想出個所以然來,寧渝就把她往懷裏緊緊一抱,“別想了,睡吧,明天不是還得早起嗎?結婚要多早起來來著?你答應了周蘋果,要去看她的是吧?”
喬茗茗:“!!!”
是哦,她又往他腰間一捏:“你別想逃了,等我有空了我一定跟你好好掰扯掰扯。”
寧渝“嘶”了一下,按住她的手笑笑:“好吧,等你有空咱們再說。”
月光融融,風聲簌簌。
寧渝就想啊,可是接下來他家茗茗將進入一年之中,對於她而言最忙碌的時候。
氣溫漸低,夫妻倆相擁而眠。
翌日。
喬茗茗清晨六點被寧渝喊醒,她迷迷瞪瞪的,好似夢遊般下床。
直至洗漱,拒絕了寧渝盛來的溫水,把冷冰冰的山泉水往臉上潑時,她才徹底清醒。
喬茗茗幽怨說:“都怪你,要不然昨天我能早點睡的。”
寧渝好脾氣點頭,喬茗茗這會兒坐著細細用護手霜塗手,他就拿起梳子幫她梳頭發:“我聽舅爺說村裏有些人家分了不少棉花,你說咱們家今年還缺不缺棉花,要不要去換些來?”
喬茗茗注意力果然被轉移,想想說:“當然缺呢,怎麽會不缺呢,這玩意兒多多益善。”
寧渝棉衣就挺缺,冬天衣服壓根就沒帶多少來,去年過冬的時候還好有她空間裏的一件棉大襖頂著。
於是他一整個冬天穿的都是那件棉襖,每天都得仔細防著衣服被蹭髒嘍。
喬茗茗覺得有必要再給寧渝做一件。
接著衡衡也需要,衡衡棉衣裏頭的棉花好像有點結塊了,他還說想要個抱枕。
他在首都時就有抱枕,現在也有。不過現在的抱枕是稻草填充的,也虧得這小孩兒不嫌棄,還能抱著它睡了好幾個月。
但衡衡常嚷嚷說抱枕紮人,當然紮人了。
再有就是她和彰彰,彰彰這孩子還行,不缺衣服穿,在她出生沒多久就收到一大波來自首都的包裹。
喬茗茗也……其實不缺。
但是,她缺棉花!
穿越來後最讓喬茗茗痛苦的就是現在國內還沒有衛生巾,隻能用月經帶!
月經帶這玩意兒她上輩子可沒見,再是想不到竟然是這麽不方便這麽麻煩了。
想要方便點,就得墊棉花,然後每個月換一次棉花,其次是衛生紙和草木灰。
不過草木灰的她沒有用過,聽蘋果和芸芸說那裏有些上了年紀,頗為節儉的嬸兒都還在用呢。
喬茗茗簡直不敢想象,衛生紙也就算了,草木灰怎麽能用嘛!
去年是因為懷孕,今年月經可就恢複正常了。喬茗茗如今用著衛生紙,每個月都得難受三四天,今年棉花豐收,寧渝不提她也是想要買一些的。
寧渝說:“那就多換點吧,找棉花多的人家都換點。”
說完,喬茗茗頭上的兩根辮子也紮好了。
喬茗茗有點無語,寧渝特別愛給她紮頭發,然後回回紮的都是辮子。
可想而知,以後她閨女頭上估計也得天天頂著兩根辮子了。
寧渝好笑:“我還會燙頭發,可是現在能燙嗎?”
喬茗茗震驚:“我的天,燙頭發?你從哪裏學來的!”
寧渝:“從老師那裏,老師年輕的時候常給師母燙,後來把這本事交給了女婿,我當時在場就偷學了一手。”
喬茗茗眼睛亮閃閃:“牛,你真牛!往後有機會你千萬得幫我燙。”
寧渝又笑了,心說:你不怕我就敢。
把頭發綁完,喬茗茗吹著清晨的涼風,往周蘋果家走去。
寧渝待在家裏,等閨女兒和兒子都醒了,伺候完這兩個小祖宗後,就抱著彰彰牽著衡衡出門。
經過曬穀場時,打發衡衡去找媽媽,而他呢,先去周誌斌家換棉花。
周誌斌是隊長猜測的下任大隊長,從他的姓和排輩中就能看出他和周隊長屬於同一輩。
兩人大概率還是比較親近的親戚。
確實是,甚至和寧渝都有那麽一絲絲的關係,誌斌叔得管舅爺叫伯伯,便得管他奶奶叫姑。
寧渝家裏的人際關係就比較簡單了,母親獨生女父親是獨生子,所以上陽村同族之間的彎彎繞繞他還真就不怎麽搞得懂,反正見到周隊長這一輩的算叫叔就是了。
在他看來,對比周隊長,誌斌叔明顯是個比較不夠有魄力的人。
他的能力不如周隊長,他的眼界亦是不如周隊長。
但是他穩重,他能聽取意見,他對於不同的意見還不會左右搖擺。
可寧渝覺得,最關鍵的是他特別聽周隊長的話。所以隻要周隊長有魄力,他就同樣能有魄力。
往後誌斌叔大概率還是沿著周隊長定下來的路去走,那麽她家茗茗想把要解決的事通通放在今年解決的這種想法其實也是對的。
周誌斌的家就在程家旁邊,寧渝敲門,是周誌斌的大兒子開的門。
他大兒子憨厚,趕緊讓寧渝進來,然後招呼著三歲的女兒拿出餅幹來陪彰彰玩兒。
寧渝笑笑:“不用不用,這餅幹妞妞留著自己吃吧。”
“沒事兒,拿去磨牙。”說著就塞個到彰彰手裏,然後出門去喊他爹。
誌斌叔估計是通水渠去了,他這個人非常勤勞,平常五六點便會出門做事情。
彰彰抓著小餅幹,很興奮地塞嘴裏,她那力氣大的寧渝掰都很難掰下來。
寧渝無語了:“你這姑娘真是,也沒缺你吃的,怎麽就這麽饞嘴?”
彰彰眼睛笑得像月牙,寧渝沒辦法,隻能看著她不讓她咬,磨一磨就行了。
妞妞懂事,在一旁幫她擦口水,寧渝掏了掏口袋,果真掏出幾顆糖來。
這糖是出門前衡衡塞他口袋裏的,剛剛忘記拿走了,寧渝借了兩顆送給妞妞。
沒一會兒,誌斌叔回來。
寧渝不僅要問他棉花的事兒,更是來問他村裏水渠的事。
隊長說村裏的水渠就是他安排下去,然後誌斌叔帶頭修的。
三四年了,斷斷續續的修到現在,也大約完成了五分之四。
對於一個以種植業和農業為根本的村子,水渠的作用簡直難以想象。
而寧渝就是想瞧瞧水渠圖紙,沒辦法村子比較大,水渠修的也比較多,單是靠走動可沒辦法全麵了解水渠是怎麽樣的。
誌斌叔聽到寧渝的來意,就讓兒子把家裏剩餘的棉花拿出來。
他笑笑說:“放心吧,我家棉花足夠,可以勻給你三斤。”
寧渝忙道:“三斤已經非常足夠了,謝謝誌斌叔。”
接著,誌斌叔又去房間裏,把村裏的水渠圖紙拿了出來。
這個水渠圖紙可不得了,因為它同樣還是上陽村的地圖。
寧渝趕緊把閨女兒換一隻手抱著,拉拉板凳靠近桌子,然後仔細看。
這張地圖上有關於村裏的道路,村裏的山以及村裏的田地,土地,居住地的情況都畫得一清二楚。
寧渝很容易看懂,問:“叔,所以這水渠是村頭外部分還沒修完?”
周誌斌點點頭,歎氣道:“修了有幾年了,一直都是公社撥錢修,這兩年公社修路也就沒多少錢,這才斷斷續續的。”
他是個實在人,滿心滿眼都是村子。
他也閑不下來,所以每到沒事幹時,就自己扛個鋤頭去挖水渠。
村裏人原先不解,後來發現大隊長竟然給他記工分了。雖然不多,但你平常閑著也是閑著,一個工分也是工分啊,於是好些人幹脆也扛把鋤頭跟著去修。
反正後頭沒人催,能修多少就修多少,一天掙兩三個工分也舒坦。
所以公社的錢停發了,但上陽村的水渠修建進度卻沒有停下來,而是以龜速前進。
此時呢,寧渝簡直想把這張地圖刻進腦海裏,心中也升起許多想法來。
他指著一處地方說:“叔,您瞧瞧看,這裏是不是明顯還可以通一條水渠。”
通了後,這片地澆水可就便利了。
甚至,這裏還能做個蓄水池,到時候再也不要去山下挑水。
誌斌叔再次歎氣:“沒錢啊。”
寧渝眉毛微擰,村子還是太窮了。
他想把地圖拿回家謄抄一遍,誌斌叔想想表示同意。
沒關係,隊長那裏還有一張。
寧渝臉上露出笑容,再三感謝後離開。
離開誌斌叔家,又去了其他三家,寧渝一共買到八斤的棉花,他很是滿意。
另一邊,周家。
喬茗茗這會兒正在給周蘋果打扮,她藏在空間裏的口紅,兩支就花了她半個月工資的口紅終於派上用場。
程芸芸又貢獻出眉筆,這眉筆是她哥哥年初那會兒去隔壁省買油茶樹苗時幫她帶的。
說著,很是無情地一口氣合下去三根。
“最後,”寧渝看她,“我會爬樹,沒有借助工具我也能爬上筆直的樹,你不行。”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喬茗茗最後一根獨苗苗手指也被他摁了下去。
喬茗茗:“……”
不是啊,明明今天晚上是我來教訓你的,是我抓到了你的小辮子,該是你聽我訓的。
怎麽就又反過來了呢?
喬茗茗抓抓頭發,還未想出個所以然來,寧渝就把她往懷裏緊緊一抱,“別想了,睡吧,明天不是還得早起嗎?結婚要多早起來來著?你答應了周蘋果,要去看她的是吧?”
喬茗茗:“!!!”
是哦,她又往他腰間一捏:“你別想逃了,等我有空了我一定跟你好好掰扯掰扯。”
寧渝“嘶”了一下,按住她的手笑笑:“好吧,等你有空咱們再說。”
月光融融,風聲簌簌。
寧渝就想啊,可是接下來他家茗茗將進入一年之中,對於她而言最忙碌的時候。
氣溫漸低,夫妻倆相擁而眠。
翌日。
喬茗茗清晨六點被寧渝喊醒,她迷迷瞪瞪的,好似夢遊般下床。
直至洗漱,拒絕了寧渝盛來的溫水,把冷冰冰的山泉水往臉上潑時,她才徹底清醒。
喬茗茗幽怨說:“都怪你,要不然昨天我能早點睡的。”
寧渝好脾氣點頭,喬茗茗這會兒坐著細細用護手霜塗手,他就拿起梳子幫她梳頭發:“我聽舅爺說村裏有些人家分了不少棉花,你說咱們家今年還缺不缺棉花,要不要去換些來?”
喬茗茗注意力果然被轉移,想想說:“當然缺呢,怎麽會不缺呢,這玩意兒多多益善。”
寧渝棉衣就挺缺,冬天衣服壓根就沒帶多少來,去年過冬的時候還好有她空間裏的一件棉大襖頂著。
於是他一整個冬天穿的都是那件棉襖,每天都得仔細防著衣服被蹭髒嘍。
喬茗茗覺得有必要再給寧渝做一件。
接著衡衡也需要,衡衡棉衣裏頭的棉花好像有點結塊了,他還說想要個抱枕。
他在首都時就有抱枕,現在也有。不過現在的抱枕是稻草填充的,也虧得這小孩兒不嫌棄,還能抱著它睡了好幾個月。
但衡衡常嚷嚷說抱枕紮人,當然紮人了。
再有就是她和彰彰,彰彰這孩子還行,不缺衣服穿,在她出生沒多久就收到一大波來自首都的包裹。
喬茗茗也……其實不缺。
但是,她缺棉花!
穿越來後最讓喬茗茗痛苦的就是現在國內還沒有衛生巾,隻能用月經帶!
月經帶這玩意兒她上輩子可沒見,再是想不到竟然是這麽不方便這麽麻煩了。
想要方便點,就得墊棉花,然後每個月換一次棉花,其次是衛生紙和草木灰。
不過草木灰的她沒有用過,聽蘋果和芸芸說那裏有些上了年紀,頗為節儉的嬸兒都還在用呢。
喬茗茗簡直不敢想象,衛生紙也就算了,草木灰怎麽能用嘛!
去年是因為懷孕,今年月經可就恢複正常了。喬茗茗如今用著衛生紙,每個月都得難受三四天,今年棉花豐收,寧渝不提她也是想要買一些的。
寧渝說:“那就多換點吧,找棉花多的人家都換點。”
說完,喬茗茗頭上的兩根辮子也紮好了。
喬茗茗有點無語,寧渝特別愛給她紮頭發,然後回回紮的都是辮子。
可想而知,以後她閨女頭上估計也得天天頂著兩根辮子了。
寧渝好笑:“我還會燙頭發,可是現在能燙嗎?”
喬茗茗震驚:“我的天,燙頭發?你從哪裏學來的!”
寧渝:“從老師那裏,老師年輕的時候常給師母燙,後來把這本事交給了女婿,我當時在場就偷學了一手。”
喬茗茗眼睛亮閃閃:“牛,你真牛!往後有機會你千萬得幫我燙。”
寧渝又笑了,心說:你不怕我就敢。
把頭發綁完,喬茗茗吹著清晨的涼風,往周蘋果家走去。
寧渝待在家裏,等閨女兒和兒子都醒了,伺候完這兩個小祖宗後,就抱著彰彰牽著衡衡出門。
經過曬穀場時,打發衡衡去找媽媽,而他呢,先去周誌斌家換棉花。
周誌斌是隊長猜測的下任大隊長,從他的姓和排輩中就能看出他和周隊長屬於同一輩。
兩人大概率還是比較親近的親戚。
確實是,甚至和寧渝都有那麽一絲絲的關係,誌斌叔得管舅爺叫伯伯,便得管他奶奶叫姑。
寧渝家裏的人際關係就比較簡單了,母親獨生女父親是獨生子,所以上陽村同族之間的彎彎繞繞他還真就不怎麽搞得懂,反正見到周隊長這一輩的算叫叔就是了。
在他看來,對比周隊長,誌斌叔明顯是個比較不夠有魄力的人。
他的能力不如周隊長,他的眼界亦是不如周隊長。
但是他穩重,他能聽取意見,他對於不同的意見還不會左右搖擺。
可寧渝覺得,最關鍵的是他特別聽周隊長的話。所以隻要周隊長有魄力,他就同樣能有魄力。
往後誌斌叔大概率還是沿著周隊長定下來的路去走,那麽她家茗茗想把要解決的事通通放在今年解決的這種想法其實也是對的。
周誌斌的家就在程家旁邊,寧渝敲門,是周誌斌的大兒子開的門。
他大兒子憨厚,趕緊讓寧渝進來,然後招呼著三歲的女兒拿出餅幹來陪彰彰玩兒。
寧渝笑笑:“不用不用,這餅幹妞妞留著自己吃吧。”
“沒事兒,拿去磨牙。”說著就塞個到彰彰手裏,然後出門去喊他爹。
誌斌叔估計是通水渠去了,他這個人非常勤勞,平常五六點便會出門做事情。
彰彰抓著小餅幹,很興奮地塞嘴裏,她那力氣大的寧渝掰都很難掰下來。
寧渝無語了:“你這姑娘真是,也沒缺你吃的,怎麽就這麽饞嘴?”
彰彰眼睛笑得像月牙,寧渝沒辦法,隻能看著她不讓她咬,磨一磨就行了。
妞妞懂事,在一旁幫她擦口水,寧渝掏了掏口袋,果真掏出幾顆糖來。
這糖是出門前衡衡塞他口袋裏的,剛剛忘記拿走了,寧渝借了兩顆送給妞妞。
沒一會兒,誌斌叔回來。
寧渝不僅要問他棉花的事兒,更是來問他村裏水渠的事。
隊長說村裏的水渠就是他安排下去,然後誌斌叔帶頭修的。
三四年了,斷斷續續的修到現在,也大約完成了五分之四。
對於一個以種植業和農業為根本的村子,水渠的作用簡直難以想象。
而寧渝就是想瞧瞧水渠圖紙,沒辦法村子比較大,水渠修的也比較多,單是靠走動可沒辦法全麵了解水渠是怎麽樣的。
誌斌叔聽到寧渝的來意,就讓兒子把家裏剩餘的棉花拿出來。
他笑笑說:“放心吧,我家棉花足夠,可以勻給你三斤。”
寧渝忙道:“三斤已經非常足夠了,謝謝誌斌叔。”
接著,誌斌叔又去房間裏,把村裏的水渠圖紙拿了出來。
這個水渠圖紙可不得了,因為它同樣還是上陽村的地圖。
寧渝趕緊把閨女兒換一隻手抱著,拉拉板凳靠近桌子,然後仔細看。
這張地圖上有關於村裏的道路,村裏的山以及村裏的田地,土地,居住地的情況都畫得一清二楚。
寧渝很容易看懂,問:“叔,所以這水渠是村頭外部分還沒修完?”
周誌斌點點頭,歎氣道:“修了有幾年了,一直都是公社撥錢修,這兩年公社修路也就沒多少錢,這才斷斷續續的。”
他是個實在人,滿心滿眼都是村子。
他也閑不下來,所以每到沒事幹時,就自己扛個鋤頭去挖水渠。
村裏人原先不解,後來發現大隊長竟然給他記工分了。雖然不多,但你平常閑著也是閑著,一個工分也是工分啊,於是好些人幹脆也扛把鋤頭跟著去修。
反正後頭沒人催,能修多少就修多少,一天掙兩三個工分也舒坦。
所以公社的錢停發了,但上陽村的水渠修建進度卻沒有停下來,而是以龜速前進。
此時呢,寧渝簡直想把這張地圖刻進腦海裏,心中也升起許多想法來。
他指著一處地方說:“叔,您瞧瞧看,這裏是不是明顯還可以通一條水渠。”
通了後,這片地澆水可就便利了。
甚至,這裏還能做個蓄水池,到時候再也不要去山下挑水。
誌斌叔再次歎氣:“沒錢啊。”
寧渝眉毛微擰,村子還是太窮了。
他想把地圖拿回家謄抄一遍,誌斌叔想想表示同意。
沒關係,隊長那裏還有一張。
寧渝臉上露出笑容,再三感謝後離開。
離開誌斌叔家,又去了其他三家,寧渝一共買到八斤的棉花,他很是滿意。
另一邊,周家。
喬茗茗這會兒正在給周蘋果打扮,她藏在空間裏的口紅,兩支就花了她半個月工資的口紅終於派上用場。
程芸芸又貢獻出眉筆,這眉筆是她哥哥年初那會兒去隔壁省買油茶樹苗時幫她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