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茗茗走到窗戶邊上,這裏有好幾個黑陶小菜缸,裏頭放著各種醃菜。
有程芸芸給的,有隔壁楊大夫給的,也有不少自己做的,而酸菜就是自己做的。
做酸菜的原料是芥菜,芥菜在每年的冬春兩季收獲,而家裏這壇子酸菜就是用春天收獲的芥菜做的。
醃製了大半年,脆酸十足,特別適合用來做酸菜魚。
酸菜拿出來,放入水中清洗,然後切成小段放一旁備用。
喬小弟把魚殺完和清洗完了,緊接著寧渝接過刀,熟練地把魚去骨,然後片成薄片。
喬茗茗起鍋燒油,寧渝就醃製上漿。
喬茗茗炸豆腐泡,寧渝就準備其他的配菜。
夫妻兩人忙碌著,待到暮色四合之時,一大盆的酸菜魚便做好。
酸菜魚用的是近三斤的草魚,裏頭放了滑溜溜的紅薯粉和吸滿湯汁的豆腐泡。
除此之外,還有家裏發的豆芽,楊大夫給的青菜,以及剛從木頭上摘下來的香菇。
一家人大快朵頤,吃得無比滿足。
時間一晃而過,除夕將至。
今年的除夕和去年大為不同,多了喬小弟和彰彰。
彰彰馬上一歲了,鬧騰得厲害,平常要是沒有喬小弟幫忙看著,夫妻兩人有很多事都做不了。
作為知青的喬小弟在這個季節裏應該是最閑的,他不需要上工,也不需要做什麽年貨。
那他平常幹些啥?
“大家都在學習,我實在學不下去,幹脆躲到你們這裏來。”
喬小弟這般道。
喬小弟不愛讀書,還在學校裏上學時就不愛讀。要說成績多差也不至於,他好歹也是上到高中的,還沒有被留級過。
但也沒多好,學校上的是家附近的學校,老師就住在紗廠家屬院裏,平均每個月都得找趙瓊花女士吐槽一遍喬小弟的學習問題。
從小學到高中,每一個老師都是說他腦袋很靈活,但心思卻不用在學習上。
喬茗茗很懷疑這是老師對每個性格跳脫的孩子的統一話術,但家裏的老爹老媽卻堅信不疑,深深認為喬小弟聰明得很,可惜太懶了。
於是喬小弟成了兄弟姐妹中挨打挨得最多的那個,幾乎是從小打到大。
估摸著也就是這麽勤勤挨打,他才能順利地從高中畢業。
喬茗茗算是明白了,這孩子就得讓人拿著鞭子逼著才行。
於是說:“你躲到我這來沒用,也是要看書的。”
喬小弟不信,躺在竹搖椅上,拿著剛炸好的粿片哢嚓哢嚓吃得歡。
他說:“拉倒吧我的二姐,你這裏能有些啥書連環畫嗎?那我會看。”
他們姐弟兩人……就是大哥也別說二哥,成績都差不多。
喬茗茗:“???”
誰跟你差不多?
她突然發覺,自己似乎可以來個“偷偷驚豔所有人”的打臉戲碼。
本來她還在糾結過兩年恢複高考後自己參不參加,如今想想參加也不錯,至少能看到不少令自己舒爽的表情。
喬小弟還優哉遊哉的,喬茗茗走到床邊,再蹲下身手一拉,從床底下拉出一個大箱子。
寧渝正好從磚窯回來,見她拿箱子就問:“幹啥呢?”
喬茗茗擦了擦箱子上的灰:“拿書,喬小弟我告訴你,你的日子沒這麽清閑了。”
喬小弟跳起來:“為啥!”
喬茗茗恨鐵不成鋼:“瞧瞧,你的同伴都在時刻準備著,你怎麽能這麽混吃等死呢!”
喬小弟:“姐啊,我有工作。”
“種田嗎?”喬茗茗看著他說,“你能種來吃嗎?你能吃飽嗎?糧食能賣多少錢?你現在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往後你若是娶妻生子,爸媽又老了,你靠種地頂個屁用。”
喬小弟嘀咕:“那我也沒辦法啊。”
他下鄉了,也隻能種地不是嗎?
喬茗茗打開箱子,露出裏頭的書:“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時刻努力著,等機會來臨時你才能牢牢抓住。如今雖說是取消高考了,可萬一高考哪天恢複了呢?”
喬小弟探頭一看,裏頭竟然都是中學的教材書,甚至還有各冊練習題。
他頓時沒了興趣。
喬茗茗見此,歎聲氣:“哎,小弟啊我知道你也很煩看書,但你歲數小,如果你想做出什麽大事業大成就,千萬別放棄讀書,逆境中也別忘記了學習。反正現在也沒啥事幹,多看點書總是不虧的對不對?”
二姐突然這麽正經的跟他推心置腹,喬小弟微愣住。
她繼續道:“有好學識才有可能有好學曆,到時候你在家裏無論說出多麽離譜的話,無論提出什麽意見,爸媽甚至別人都不會再給你一巴掌讓你閉嘴,而是會好好聽你說話。別人會尊重你,你會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得到更多的機會。”
“就比如我……嗯,你姐夫,他要是沒有大學生的光環,沒有學曆沒有能力,村裏人能信他說的話嗎?程芸芸搞稻田養魚失敗了,為啥他說搞大隊長就又同意讓他搞了?”
“唉,再多的話我也不說了,你自己想想吧。”
喬茗茗說得語重心長,喬小弟不管聽沒聽進去,此時確實是沉默下來。
一旁摘帽子摘圍巾的寧渝:“……”
他手一頓,也沉默了。
不對啊,這是他家茗茗不想看書時,寧願陪著彰彰玩兒也不想看書時,他對她說過的話啊。
幾乎一字未改!
寧渝幽幽看她一眼,喬茗茗眼神心虛地躲躲閃閃不敢直視,隨後又理直氣壯起來。
怎麽了!
用你的話怎麽了!
你至於這麽看著我嗎!
大氣一點好嘛,人家荀子的《勸學》為何能流芳百世,還成了必備課文,因為人家勸的是所有人呢!
第74章 新的主意
除夕。
被喬茗茗壓著讀了三天書的喬小弟今天誓死不肯再看書。
清晨, 他穿著嶄新的衣服,兜裏揣著幾個紅包來到舊牛棚。
他是掐著點來的,來得太早的話他二姐和二姐夫應該還大門緊閉沒起床。
果然,他剛到時, 他二姐夫正在燒水, 還舀了勺澱粉出來準備做漿糊。
喬小弟樂嗬嗬地進門:“姐夫, 你是要貼對聯嗎?”
寧渝也笑了笑,點點頭:“今年春節準備貼兩副對聯。”
喬小弟感慨:“城裏都沒咋貼,城裏連鞭炮都沒什麽人放。我今天都是被鞭炮吵醒的, 咱們這裏的春節看來挺熱鬧。”
寧渝:“這裏的除夕都是這麽熱鬧,你去拜拜沒, 要不然等會兒跟著我們一起去?”
喬小弟震驚:“姐夫, 你信這個?”
這村裏確實有挺多的奇怪的習俗,比如說除夕的時候要去廟裏拜拜。
喬小弟今天早上被鞭炮吵醒的反應就與去年的喬茗茗和寧渝差不多。等他曉得要去上香後,更是驚得合不攏嘴。
真是一村子的人才,膽大得要命。
項琪說:這裏的過年天大地大, 祭拜祖宗和神佛最大。
又把前幾年的事兒跟他說了, 喬小弟瞬間就覺得全村人英勇無比。
不怕死,且武德充沛!
寧渝無語:“拜拜總沒錯, 我奶奶的爸爸也是這裏人。”
喬小弟拍拍腦袋,懊惱道:“我才想到這一茬。”
說話間,喬茗茗也出來了。
喬小弟又把注意力放在姐姐身上:“二姐你沒做新衣服?”
喬茗茗打個哈欠伸個懶腰,靠在門邊說, 上下打量了一下喬小弟:“沒呢,沒找到什麽好布料幹脆不做, 你姐夫也沒做。你這身衣服倒是好看, 自己做的?”
沒看出來啊, 她小弟還有這個手藝。
喬小弟挺直腰板:“花了五毛錢找鳳英嬸子做的!”
喬茗茗:“嗯嗯,挺好。”
確實挺好,鳳英嬸子沒糊弄他,怕這孩子接下來還要繼續長長個兒,所以特意把衣服和褲子都做長了些。
剛擼起袖子準備洗漱,彰彰就醒了,還蹬著腿從自己的小床上爬到喬茗茗的大床上。
她擺了擺手:“小弟你幫我把豬肉放到鍋裏燙燙皮,我去給彰彰換衣服。”
這姑娘小心翼翼地站著,她也曉得自己站在床上摔倒了也不會痛,所以才敢不扶任何東西地站起來。
喬茗茗過去,抱住頭發亂糟糟的她,拍拍她屁股:“小屁孩,怎麽這麽膽小。”
彰彰“啊啊”笑,抱著她的脖子不停地叫著“媽媽”。
喬茗茗心都軟了,親了又親,她才說:“媽媽!吃!”
呃,好吧,這是想吃飯了。
衡衡兩兄妹的衣服都是喬茗茗和寧渝親自做的,彰彰穿的是粉嫩的碎花棉襖,褲子則是綠色褲子,顯得她跟著水蜜桃似的。
喬茗茗再次繃不住了,給她換完後把這小孩兒按在床上,親得她咯咯笑。
衡衡自己會穿衣,爬下床時衣服褲子已經穿好,他愛軍綠色,就給他做了軍綠色,這會兒迫不及待地拿著他的木槍跑出門,不要說也知道他這是跑去找他的小夥伴炫耀了。
有程芸芸給的,有隔壁楊大夫給的,也有不少自己做的,而酸菜就是自己做的。
做酸菜的原料是芥菜,芥菜在每年的冬春兩季收獲,而家裏這壇子酸菜就是用春天收獲的芥菜做的。
醃製了大半年,脆酸十足,特別適合用來做酸菜魚。
酸菜拿出來,放入水中清洗,然後切成小段放一旁備用。
喬小弟把魚殺完和清洗完了,緊接著寧渝接過刀,熟練地把魚去骨,然後片成薄片。
喬茗茗起鍋燒油,寧渝就醃製上漿。
喬茗茗炸豆腐泡,寧渝就準備其他的配菜。
夫妻兩人忙碌著,待到暮色四合之時,一大盆的酸菜魚便做好。
酸菜魚用的是近三斤的草魚,裏頭放了滑溜溜的紅薯粉和吸滿湯汁的豆腐泡。
除此之外,還有家裏發的豆芽,楊大夫給的青菜,以及剛從木頭上摘下來的香菇。
一家人大快朵頤,吃得無比滿足。
時間一晃而過,除夕將至。
今年的除夕和去年大為不同,多了喬小弟和彰彰。
彰彰馬上一歲了,鬧騰得厲害,平常要是沒有喬小弟幫忙看著,夫妻兩人有很多事都做不了。
作為知青的喬小弟在這個季節裏應該是最閑的,他不需要上工,也不需要做什麽年貨。
那他平常幹些啥?
“大家都在學習,我實在學不下去,幹脆躲到你們這裏來。”
喬小弟這般道。
喬小弟不愛讀書,還在學校裏上學時就不愛讀。要說成績多差也不至於,他好歹也是上到高中的,還沒有被留級過。
但也沒多好,學校上的是家附近的學校,老師就住在紗廠家屬院裏,平均每個月都得找趙瓊花女士吐槽一遍喬小弟的學習問題。
從小學到高中,每一個老師都是說他腦袋很靈活,但心思卻不用在學習上。
喬茗茗很懷疑這是老師對每個性格跳脫的孩子的統一話術,但家裏的老爹老媽卻堅信不疑,深深認為喬小弟聰明得很,可惜太懶了。
於是喬小弟成了兄弟姐妹中挨打挨得最多的那個,幾乎是從小打到大。
估摸著也就是這麽勤勤挨打,他才能順利地從高中畢業。
喬茗茗算是明白了,這孩子就得讓人拿著鞭子逼著才行。
於是說:“你躲到我這來沒用,也是要看書的。”
喬小弟不信,躺在竹搖椅上,拿著剛炸好的粿片哢嚓哢嚓吃得歡。
他說:“拉倒吧我的二姐,你這裏能有些啥書連環畫嗎?那我會看。”
他們姐弟兩人……就是大哥也別說二哥,成績都差不多。
喬茗茗:“???”
誰跟你差不多?
她突然發覺,自己似乎可以來個“偷偷驚豔所有人”的打臉戲碼。
本來她還在糾結過兩年恢複高考後自己參不參加,如今想想參加也不錯,至少能看到不少令自己舒爽的表情。
喬小弟還優哉遊哉的,喬茗茗走到床邊,再蹲下身手一拉,從床底下拉出一個大箱子。
寧渝正好從磚窯回來,見她拿箱子就問:“幹啥呢?”
喬茗茗擦了擦箱子上的灰:“拿書,喬小弟我告訴你,你的日子沒這麽清閑了。”
喬小弟跳起來:“為啥!”
喬茗茗恨鐵不成鋼:“瞧瞧,你的同伴都在時刻準備著,你怎麽能這麽混吃等死呢!”
喬小弟:“姐啊,我有工作。”
“種田嗎?”喬茗茗看著他說,“你能種來吃嗎?你能吃飽嗎?糧食能賣多少錢?你現在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往後你若是娶妻生子,爸媽又老了,你靠種地頂個屁用。”
喬小弟嘀咕:“那我也沒辦法啊。”
他下鄉了,也隻能種地不是嗎?
喬茗茗打開箱子,露出裏頭的書:“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時刻努力著,等機會來臨時你才能牢牢抓住。如今雖說是取消高考了,可萬一高考哪天恢複了呢?”
喬小弟探頭一看,裏頭竟然都是中學的教材書,甚至還有各冊練習題。
他頓時沒了興趣。
喬茗茗見此,歎聲氣:“哎,小弟啊我知道你也很煩看書,但你歲數小,如果你想做出什麽大事業大成就,千萬別放棄讀書,逆境中也別忘記了學習。反正現在也沒啥事幹,多看點書總是不虧的對不對?”
二姐突然這麽正經的跟他推心置腹,喬小弟微愣住。
她繼續道:“有好學識才有可能有好學曆,到時候你在家裏無論說出多麽離譜的話,無論提出什麽意見,爸媽甚至別人都不會再給你一巴掌讓你閉嘴,而是會好好聽你說話。別人會尊重你,你會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得到更多的機會。”
“就比如我……嗯,你姐夫,他要是沒有大學生的光環,沒有學曆沒有能力,村裏人能信他說的話嗎?程芸芸搞稻田養魚失敗了,為啥他說搞大隊長就又同意讓他搞了?”
“唉,再多的話我也不說了,你自己想想吧。”
喬茗茗說得語重心長,喬小弟不管聽沒聽進去,此時確實是沉默下來。
一旁摘帽子摘圍巾的寧渝:“……”
他手一頓,也沉默了。
不對啊,這是他家茗茗不想看書時,寧願陪著彰彰玩兒也不想看書時,他對她說過的話啊。
幾乎一字未改!
寧渝幽幽看她一眼,喬茗茗眼神心虛地躲躲閃閃不敢直視,隨後又理直氣壯起來。
怎麽了!
用你的話怎麽了!
你至於這麽看著我嗎!
大氣一點好嘛,人家荀子的《勸學》為何能流芳百世,還成了必備課文,因為人家勸的是所有人呢!
第74章 新的主意
除夕。
被喬茗茗壓著讀了三天書的喬小弟今天誓死不肯再看書。
清晨, 他穿著嶄新的衣服,兜裏揣著幾個紅包來到舊牛棚。
他是掐著點來的,來得太早的話他二姐和二姐夫應該還大門緊閉沒起床。
果然,他剛到時, 他二姐夫正在燒水, 還舀了勺澱粉出來準備做漿糊。
喬小弟樂嗬嗬地進門:“姐夫, 你是要貼對聯嗎?”
寧渝也笑了笑,點點頭:“今年春節準備貼兩副對聯。”
喬小弟感慨:“城裏都沒咋貼,城裏連鞭炮都沒什麽人放。我今天都是被鞭炮吵醒的, 咱們這裏的春節看來挺熱鬧。”
寧渝:“這裏的除夕都是這麽熱鬧,你去拜拜沒, 要不然等會兒跟著我們一起去?”
喬小弟震驚:“姐夫, 你信這個?”
這村裏確實有挺多的奇怪的習俗,比如說除夕的時候要去廟裏拜拜。
喬小弟今天早上被鞭炮吵醒的反應就與去年的喬茗茗和寧渝差不多。等他曉得要去上香後,更是驚得合不攏嘴。
真是一村子的人才,膽大得要命。
項琪說:這裏的過年天大地大, 祭拜祖宗和神佛最大。
又把前幾年的事兒跟他說了, 喬小弟瞬間就覺得全村人英勇無比。
不怕死,且武德充沛!
寧渝無語:“拜拜總沒錯, 我奶奶的爸爸也是這裏人。”
喬小弟拍拍腦袋,懊惱道:“我才想到這一茬。”
說話間,喬茗茗也出來了。
喬小弟又把注意力放在姐姐身上:“二姐你沒做新衣服?”
喬茗茗打個哈欠伸個懶腰,靠在門邊說, 上下打量了一下喬小弟:“沒呢,沒找到什麽好布料幹脆不做, 你姐夫也沒做。你這身衣服倒是好看, 自己做的?”
沒看出來啊, 她小弟還有這個手藝。
喬小弟挺直腰板:“花了五毛錢找鳳英嬸子做的!”
喬茗茗:“嗯嗯,挺好。”
確實挺好,鳳英嬸子沒糊弄他,怕這孩子接下來還要繼續長長個兒,所以特意把衣服和褲子都做長了些。
剛擼起袖子準備洗漱,彰彰就醒了,還蹬著腿從自己的小床上爬到喬茗茗的大床上。
她擺了擺手:“小弟你幫我把豬肉放到鍋裏燙燙皮,我去給彰彰換衣服。”
這姑娘小心翼翼地站著,她也曉得自己站在床上摔倒了也不會痛,所以才敢不扶任何東西地站起來。
喬茗茗過去,抱住頭發亂糟糟的她,拍拍她屁股:“小屁孩,怎麽這麽膽小。”
彰彰“啊啊”笑,抱著她的脖子不停地叫著“媽媽”。
喬茗茗心都軟了,親了又親,她才說:“媽媽!吃!”
呃,好吧,這是想吃飯了。
衡衡兩兄妹的衣服都是喬茗茗和寧渝親自做的,彰彰穿的是粉嫩的碎花棉襖,褲子則是綠色褲子,顯得她跟著水蜜桃似的。
喬茗茗再次繃不住了,給她換完後把這小孩兒按在床上,親得她咯咯笑。
衡衡自己會穿衣,爬下床時衣服褲子已經穿好,他愛軍綠色,就給他做了軍綠色,這會兒迫不及待地拿著他的木槍跑出門,不要說也知道他這是跑去找他的小夥伴炫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