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冬天死了夏天熟……這草莓估計是有點叛逆在身上,寧渝親自在屋後開墾了一塊地,竟然還真的被他給種起來了!


    喬茗茗徹底無話可說,在她印象裏草莓這玩意兒明明是冬季水果來著。


    可貴可貴了,紅的白的,各種名字的,共同特點就是貴。


    寧渝是一雪前恥,最近嘚瑟極了,每天都得問喬茗茗:“吃不吃草莓?”


    不過再怎麽精細照顧,草莓也進入最後一波了。紅彤彤的草莓擺放在奶油上,即使酸味有些明顯,但和甜蜜的奶油混合著吃倒是酸甜可口正正好好。


    寧渝做好,又順帶把蕨菜炒了,砂鍋裏還有鴿子湯,他就再炒個香菇炒肉片,午飯就完成。


    衡衡像個炮仗似的衝回來,進門的一瞬間就聞到香味兒。


    “媽媽呀!有蛋糕嗎!啊啊啊,我太幸福了吧!”他激動得要命,小臉兒都紅了。


    喬茗茗切一塊給他:“乖,坐桌子上和妹妹吃,下午我放一塊到小銳哥哥那裏,你餓了就找他。”


    衡衡急忙點頭,端起裝著蛋糕的盤子,迫不及待跑到房間飯桌上坐著。彰彰同樣吃得頭也不抬,臉上沾滿奶油,跟個小花貓似的。


    兄妹兩人吃完,是飯也不吃了,還眼巴巴地瞧著剩下的蛋糕。


    喬茗茗不理他們,吃東西哪能這麽吃呢,直接讓他們睡覺去。


    下午,趁著空閑,寧渝騎著自行車去縣城找於明。


    於明驚訝:“真的有那麽多?”


    寧渝點點頭:“家裏實在放不下了,你要是有門路你拿走。”


    於明咬牙,壓低聲音道:“我確實有,要不就今晚吧,我剛好我有事兒……車開到你們村口成不成,然後我直接拉走。”


    雖然黑燈瞎火,但兩人合作這麽久了,交情在也不必點貨。再說,貨若不夠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的。


    寧渝抿嘴想想,再次點頭:“好,晚上十點半,你就在村口的岔路口等我吧。”


    第119章 清點存款


    寧渝趕回家時已經日落西山, 村中房屋上方炊煙嫋嫋,村民們喊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也在村裏各處響起。


    他沿著小路到家,正好和趕來吃飯的喬小弟碰個照麵。


    喬小弟身後背著畫板,身上還有汗漬, 頭發上更是粘著不知是什麽葉子的枯葉, 一瞧就曉得他這是鑽到山上去畫畫了。


    “嘿, 姐夫你打哪兒回來?”


    寧渝騎著自行車進門:“縣城。”


    “去縣城幹啥呢,該不會是去給衡衡買餅幹吧,他昨兒念叨著鐵盒裏的餅幹沒了。”


    寧渝停好車, 還沒回答,喬茗茗就從廚房出來, 問:“商量好了?”


    他點點頭, “好了。”


    “行,那洗洗手吃飯吧。”說完,就又轉身回廚房去端菜。


    喬小弟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 撓撓頭困惑不已:“你們兩夫妻玩兒什麽啞劇呢這是?”


    寧渝洗洗手, 拍拍他肩膀:“晚上,晚上你就曉得。好好吃飯去吧, 吃飽了才有力氣。”


    ……才有力氣搬鴿子。


    喬小弟滿頭霧水,這對夫妻演啞劇也就算了,現在還跟他打起了啞謎。


    晚飯很簡單,吃的是雜糧飯。


    這時候吃雜糧飯可不是為了減肥, 而是因為家裏雜糧確實多,不吃放在那裏得壞咯。


    村裏不僅有種大米, 還有好些地用來種各種雜糧, 他們家今年也分到了兩百多斤, 有糙米,有薏米,還有各種豆。


    雜糧飯配著蔬菜,再加香菇蒸雞蛋以及土豆炒肉絲,光是聽著就覺得健康。


    吃完晚飯,趁著最後一抹餘暉還未消散,喬茗茗和寧渝開始擼起袖子清點鴿子數目。


    家裏有鴿籠,是竹子編的。他們家自然編不了這麽多鴿籠,所以大多數是找村裏人買來的。


    說是買,其實人家也是半買半送,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給了你。


    大籠子裏裝十隻,小籠子裏裝五隻,清著清著喬小弟也反應過來了,愕然問:“你們這是要把鴿子賣啦?”


    不錯嘛,總算曉得了。


    喬茗茗斜他:“不賣了,這麽多鴿子能吃得完兒?”


    喬小弟忙說:“你、咱們做這事兒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萬一被抓了……我覺得在村裏無論如何都沒關係,可和外頭的人打交道……等等啊,是賣給外麵的人吧?”


    他臉上的表情糾結得要命,五官皺著跟個小老頭兒似的。


    寧渝笑笑:“沒關係,你搬吧。這人是打過幾年交道的熟人。”


    喬小弟咬牙:“搬就搬!”


    心想:你們夫妻都不在意了,我還在意個啥呀。


    喬茗茗歎氣,把鴿籠搬到車板上說:“你也別整天往山裏鑽,多看看報紙,家裏報紙那麽多就從來沒見你翻過。”


    如今形勢明顯有變化,就連項琪都敏銳地察覺出來,甚至偷偷來舊牛棚問他們了,而喬小弟還一無所知。


    在暮色四合,天已完全暗下來,沒有開燈都看不到路的時候,鴿子籠終於清點完畢。


    原本打算搬一半去賣,搬著搬著,喬茗茗和寧渝商量一下幹脆搬走三分之二!剩下的那些足夠他們吃的了,就是不夠,村裏其他人也養了鴿子,他們可以去買。


    鴿子正好湊了六百隻,每隻脫毛去血後估計都有半斤重。當然了,他們並沒有宰殺。養了這麽久的鴿子,喬茗茗曉得多大的鴿子能達到這個重量。


    喬小弟累得滿身是汗,擦擦額頭好奇:“這麽些鴿子能賣多少錢?”


    喬茗茗直喘氣,坐在板凳上:“一斤一塊錢,你自己算。”


    目前的市價老母雞是一塊二一斤,他們這鴿子比不過老母雞,肉就不如母雞多,更別提老母雞身上油水也多。


    鴿子是新鮮些,售賣時目標人群是家裏不差錢的,所以定價稍微高點也能賣出去。


    再說,於明拿去,肯定不是拉到農貿市場和供銷社去,保準是偷偷私底下賣,價格自然要更高了。


    他們這時候一塊一斤賣出去,等於明再賣時怕是能賣到一塊五甚至兩塊一斤!不要肉票嘛,自然會高很多。


    喬小弟眼睛瞪大:“厲害了,這麽說養鴿子養得好也是真能賺錢啊。”一年養下來完全抵得上在工廠裏上班。


    喬茗茗:“是啊,現在想想讓我上班還不如讓我在家養鴿子。”


    寧渝:“……不能這麽算,工廠是鐵飯碗,有退休金。再說還有年節福利,光是票證那些就很有吸引力。”


    這對姐弟都是比較懶散的,幹活能幹,但最愛這種自由度高的活。


    氣溫漸低,喬茗茗去洗澡了,寧渝和喬小弟因為等會兒還要拉著這輛滿載鴿子的板車去岔路口,所以沒敢洗澡。


    喬茗茗洗完澡後就去哄彰彰睡覺,又去陪衡衡讀了幾個故事。


    時間滴答滴答流逝,枕邊手表上的時鍾很快就來到了十點。


    此時夜已深,村子徹底沉睡,早睡的農村人們幾乎都進入了甜美的夢鄉。雞已眠,狗已睡,唯有不知名的昆蟲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快到十點半時,喬茗茗從床上爬起來。她手上拿著兩個手電筒,打開院門,給後頭拉著板車的寧渝和喬小弟照亮前方的路。


    板車吱呀吱呀響,車上的鴿子也在“咕咕咕”個不停。


    喬茗茗邊走邊慶幸:“還好咱們這裏人少,就是楊姨和餘叔聽到了也不會說什麽,要不然這聲音真能把人吵醒。”


    小路凹凸不平,板車還挺難拉的。


    十點半時,板車到達岔路口。


    岔路口中停著一輛貨車,如此大手筆,看來於明對這批鴿子很是期待。


    於明確實滿意,稍微看兩眼,就拉著寧渝說:“不錯不錯,你們這兒……還有嗎?”


    寧渝隻打算做一次生意,於是搖搖頭:“我家反正往後是沒有了。”


    “不準備再繼續?”


    寧渝堅定地搖搖頭:“不準備。”


    於明微微歎氣,可惜道:“好吧。”


    兩個板車肯定拉不完,寧渝和喬小弟又拉了三四趟,才把鴿子全部運來。


    於明相信寧渝,粗粗一數,數量差不離後就掏出錢:“三百整,再給你幾張票。”


    寧渝點點頭,沒數,然後就走了。


    回到家裏,把錢塞給喬茗茗,喬茗茗眼睛瞬間比房頂的電燈泡還要亮:“這錢拿來,再攢攢錢,等過兩年咱們回首都時怕是能再買一套房了吧!”


    寧渝覺得她此刻像是見到食物的貓咪,就連那“貪財”的笑都覺得無比可愛,笑道:“你怎麽知道咱們過兩年能回首都?”


    喬茗茗心裏一突,嘴上迅速道:“報紙嘛,最近這風向……許是都不要兩年呢。我聽說隔壁餘水縣挺多知青都想辦法招工回城了,還聽說西山農場那裏,挺多人都回去了來著。就連楊姨和餘叔,最近天天喜笑開顏,好像好事兒將近。”


    西山農場離他們這裏不遠,不過靠腳走是挺遠的,在山的背後。


    那裏有挺多下放的人,喬茗茗原先還不曉得,是今年年初,有人偷偷接楊姨和餘叔去農場給人看病,她這才曉得他們附近還有這麽一個地方。


    這裏就是風向標啊,要看情況轉沒轉變,隻要看西山農場有沒有人走就行。


    寧渝挑眉:“見微知著嘛!”


    喬茗茗驕傲挺胸,深覺得她就算沒有幾十年後的記憶,也能憑借自己機靈聰慧的腦袋瓜子在這個年代過上好日子。


    寧渝又把票瞧了瞧,說:“有兩張布票,夠做兩身衣服的了。你這幾年都沒做新衣服,你都拿去做了吧。還有三張肉票和十斤的全國糧票,這我可能要用。老師女兒懷孕了,昨天來信中說。老師很高興,他正四處打聽票,咱們最近也不需要用,要不給他?”


    喬茗茗驚訝:“懷孕啦?沒事沒事,給孔老師吧。咱們家不缺糧不缺肉,可比城裏寬鬆多了。”


    寧渝點點頭,又看了看,竟然還有兩張購買劵。這時候購買劵能買收音機,還能買相機電視風扇這些,不過得看商店裏有沒貨。


    他想想說:“這就留著吧,哪天小弟要是想買相機,或者咱們買風扇都能用。”


    又道:“至於房子……咱們家現在有多少錢了?”


    喬茗茗看了看彰彰,見她睡得香,又看了看窗外,小弟還在洗澡。於是把空間裏的一個鐵盒拿出來,小心翼翼打開鐵盒:“數數!”


    也不要數錢,鐵盒裏有賬本。


    “……當年我坑張西華的錢,還剩一百二十八呢。”喬茗茗美滋滋道,坑來的錢確實更令人高興些,“然後就是咱們家原先的,不多,就三百來塊。原先有六百的,來到這後用了好多。”


    當初在首都時他們家花錢就大手大腳的,屬於完全沒有節製,想買啥隻要有票都會去買的那種。所以還能有600多剩下,喬茗茗其實還有點意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丈夫下鄉後[七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鵝踏雪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鵝踏雪泥並收藏丈夫下鄉後[七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