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執玉伴蘭時(雙重生) 作者:柏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穆欲追蘇岐鳴而去,卻被身後的衙役按住,再不能往前進半步。
隻有身上的鐐銬枷鎖嘩嘩作響。
“蘇岐鳴!”還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嫁禍到蘇尚書身上的事,竟然一樁樁一件件都反噬到他們家身上了。
他如今,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刑部大牢的牢門打開,門外是撐傘等候許久的沈初霽,“想到你可能心情不好,我告了半天假,陪你走走。”
蘇岐鳴到底是撐住了,沒倒下。
她將吳穆畫押的罪書呈給在沈初霽一側的飛羽衛,“煩請交給太子殿下,請太子殿下還無辜之人清白。”
飛羽衛離去後,蘇岐鳴亦辭別沈初霽,“衙內,從前那婚約,已經取消了,你實在不必愧疚,我能明白,沈相是為長遠計,也無意耽誤衙內姻緣。”
“什麽叫耽誤!你之於我,怎麽會是耽誤!”
在沈初霽將要表明心意的時候,蘇岐鳴搶先道,“我這一生,隻為平反這一件事活,曾經有過一絲那小女兒心事,裝的是北境那一縷風,這風吹過一時,卻能讓我銘記一世。我信他會從淤泥中站起,永遠都是北境軍中的定海神針。”
沈初霽雖然早就做好準備,蘇祁年心裏有那麽一個人,可聽她說出口,還是很難靜下心來。
一顆心全懸在蘇祁年身上,她卻全然不在意,他是多瀟灑的一個人,如今被她這兩句話一次,便潰不成軍了。
沈初霽不死心,還想為自己爭取,“那你更應該明白,他那樣的人,不會動情的。”
一個世事洞若觀火的人,怎麽會為了誰停留呢?
“我知道,風是捉不住的,我也從不期望能有什麽結果,能時常知道他還好好地,這便足夠了。”
她此生並未想過離開朝堂,亦不會成婚生子,她祖父的遺誌,總得有人繼承發揚。
蘭時可為了家人入北境軍,她亦然。
蘇祁年,執仕禮,深深一拜,算是全了他們這一段緣分。
蘇祁年走進雨幕中,走到府衙門口時,雨勢頓收,蘇祁年抬頭,是方才沈初霽的那柄紅傘,有傘麵遮著,她看不見沈初霽的麵容。
“雨大,這傘你撐著,我就不打擾了。”
沈初霽將傘柄朝蘇祁年手裏一塞,頭也不回的跑進雨中。
蘇祁年舉著傘,頗有些無措,目光不自覺地追著沈初霽的目光。
“真是個傻子。”
蘇祁年等他轉在巷口,才不緊不慢地往慈濟院去。
陛下收了這份罪書,立馬密書一封,送往北境。
第二日,將自己收拾幹淨的吳鉤,重新踏上了燕州城門,“北境軍先鋒官薑蘭時麾下副官吳鉤,願為先鋒驅使,鞍前馬後。”
眾人不自覺讓出位置,讓蘭時直麵這個愣頭青。
蘭時毫不客氣,直接下令讓他隨著十三哥去巡城。
既然緩過來了,那倒還不算廢到家了。
交給十三哥練練,或許還能留在軍中擔事。
吳鉤欣然領命。
薑元帥與五日後,收到了這一封密書。
終於是一場帶著蘭時的議事會。
頭一次同兄長們一起議事,她著輕甲,跨橫刀,很是意氣風發。
於是新晉先鋒官率先表態,“我不能去,我還要帶人踏過烏蘇河呢。”
元帥和五郎一齊看她,私下說了多回,讓她稍稍將野心收斂些,總是講得這般直白。
蘭時不以為意,這軍帳裏都是值得信任的人,沒什麽不能說的。
說在前頭才不會押著那阿史那返京。
“聽聞雲韶郡主已經安頓好了宛城,不日要到定州來,我想聽聽她對定州的財收有何高見。”
定州窯是十二看著一手建起來的,他分外上心也實屬正常。
“老夫是個粗人,若是麵聖,恐怕會語無倫次,不成不成。”李老將軍端著茶盞,正尋思著要不要把茶盞捏碎來證明自己的確是個粗人。
蘭時不禁看過去,深覺李將軍實在太過自謙,粗人怎麽知道語無倫次這個詞。
十三準備如法炮製,也說自己說話不過腦子,混過去算了。
結果五郎同薑帥對視一眼,薑帥不等十三蒙混,便一錘定音,“那就承諺去。”
這一場議事,以承諺被安排明白結束。
等人都散光了,十三留在軍帳裏耍無賴,“我不去,我不耐煩同朝廷裏的人打交道。一個人轉出一百個心眼來,累!”
“你若不去,那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蘭時,她好不容易到北境來,這廂要是回去,可不好回來了。”五郎故意誇大,十三卻深以為然。
五郎不慌不忙點他的心事,“你平日裏總是吃味她對別的哥哥比你親厚,你去這一趟下來,不正可以讓蘭時更親厚你?”
作者有話說:
艱難地趕上了,嚶嚶嚶,蘭時要返京一段時間了,太子還不得高興地昏過去感謝在2022-12-03 23:45:59~2022-12-04 23:42: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玻璃渣裏找糖吃 6瓶;可以嗎、輕夏 5瓶;寒天塵 3瓶;姓墨的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7章 返京
北境軍先鋒薑蘭時,見過太子殿下!
承諺裝模作樣地矜持了半刻鍾, 勉為其難地應下了這個提議。
薑元帥這才說,“倒也不用急著去, 陛下並未限期, 可再等等看,突厥如今被重創,八成又要遞書議和了。”
風水輪流轉了, 如今是和是戰, 可由不得他們。
薑元帥配上甲,一捋須竟然露出個堪稱溫柔的笑意來。
薑元帥和善起來的時候, 可與五郎生氣時一較高下。
承諺可不敢惹,斂聲屏氣地縮到五郎身邊去了。
自從拿下燕州城,蘭時的膽子越來越大, 今日出城帶了一小隊人馬去烏蘇河岸邊上巡視。
今日跟在蘭時身邊的是馮副將,馮副將最近這幾日都在烏蘇河岸上,人都要被河水再泡發一層了。
“小先鋒,您先前吩咐的東西,我找了幾個水性好的將士,趁著半夜全到埋進了水裏, 等那群蠻子敢過河, 咱就給他們下餃子!”
蘭時點頭,很是滿意,不枉費兄長去信東南駐軍,借來這兩箱水、雷。
“但如今坐以待斃,也不知他們何時渡河,不然, 添一把火?”
蘭時遙望河對岸的幾乎連綿成片的軍帳, 陷入了沉思。
“人好像是在憤怒時才會失去常性, 做出一些衝動的事來。”
蘭時駕著銜蟬,在烏蘇河岸來回巡視,馮副將聽了蘭時這脫口而出的話,追上去,“小先鋒,屬下想,或可故技重施。”
於是,有百餘名百步穿楊的弓箭手,以同等距離壓在烏蘇河岸,再次給對麵的突厥軍來了個天女散花。
這回箭頭沒尖,綁在箭上的,是他們奉若神祇的阿史那將軍如今的慘狀。
若是看了這個,還能按兵不動,那這突厥主帥,倒是不能小看了,她就想法子摸過河,去殺了突厥如今這主帥。
這花一散完,蘭時組織弓箭手立馬撤離,果然不消一盞茶,對麵也著人回敬了一摞羽箭。
突厥沒有挑釁反擊的經驗,所有羽箭都帶著尖頭,勤儉持家的薑府五子,領著兵全都撿了回來。
準備到時來個以彼之箭攻彼身。
突厥軍,撐到了第三日晚上,還是趁著黑摸過了烏蘇河,想學北境軍,夜半行事,趁機偷襲拿下燕州城,越過半程時,水麵上響起了一陣響過一陣的爆炸聲。
這三天,蘭時一時一刻也不敢放鬆,可算被她等到了,她頭次覺得爆炸聲如此悅耳,如同天籟。
薑元帥於城樓上一聲令下,燕州城牆瞬間燈火通明,照見烏蘇河上慘狀弓箭手列隊,站在城牆後每盞燈籠下,蘭時亦在其間,北境軍團結一心,痛打落水狗。
突厥軍強行渡河,先鋒部隊被北境軍全殲於烏蘇河上。
這一戰,從天黑打到天亮,以無突厥軍再無一人敢往前來宣告勝利。
水性好的士兵下水拆雷,確認無誤才將水麵上的屍首拖了過來。
逐一清點下去,經十二確認,是突厥目前能派遣出來的所有先遣部隊數目。
如今,他們大概除了請求休戰,別無他法了。
蘭時瞧著堆積如山的屍首,開始擔心另一樁事來,轉頭去尋她那耳報神一樣的十二哥,“十二哥,你能不能探到,若是和談,他們會派哪個人前往大涼?”
若是突厥舉旗休戰,和談人數都有嚴格限製的,突厥若是誠心,必定會派最能促成和談的人來。
承許掐指,裝作神機妙算,“這事不用打探,我現下就可以告訴你,突厥一定會派二皇子阿史那賀魯。”
突厥同大涼不同,若是大涼,必定選派能臣前往,可若是突厥,領團必定是皇子,突厥有以大皇子為儲之心,不會讓他涉險,如今和談,必定會派他那同胞兄弟親往。
阿史那賀魯,蘭時臉上浮現殺意,這人的命,無論如何都留不得。
“看來我要回京城一趟了。”蘭時思緒飄出天際,喃喃自語。
就在蘭時旁邊的承許,一字不漏聽得清楚明白,承許表情微微凝固,“阿宛,十二哥胡說的,具體,還得等突厥低頭不是?”
承許亡羊補牢,循循善誘,“就算他們低了頭,也不一定派那賀魯來,是不是?”
這話讓蘭時想岔了,她認真寬慰十二,“十二哥,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要相信自己,料事如神,如同孔明在世。”
蘭時說完,匆匆駕馬回城。
果不出承許所料,十日後,突厥遞交了休戰書,姿態極低。
時過半月,承諺押俘的隊伍也艱難地走到了京郊。
承諺的表情,一日垮過一日,越近京城越痛苦。
自北境往京城走,本該是越走越暖的,可他的心卻越走越涼。
“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究竟拿什麽勸服了那兩位大佛。”承諺領先蘭時一頭,扭著脖子同她說話。
隻有身上的鐐銬枷鎖嘩嘩作響。
“蘇岐鳴!”還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嫁禍到蘇尚書身上的事,竟然一樁樁一件件都反噬到他們家身上了。
他如今,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刑部大牢的牢門打開,門外是撐傘等候許久的沈初霽,“想到你可能心情不好,我告了半天假,陪你走走。”
蘇岐鳴到底是撐住了,沒倒下。
她將吳穆畫押的罪書呈給在沈初霽一側的飛羽衛,“煩請交給太子殿下,請太子殿下還無辜之人清白。”
飛羽衛離去後,蘇岐鳴亦辭別沈初霽,“衙內,從前那婚約,已經取消了,你實在不必愧疚,我能明白,沈相是為長遠計,也無意耽誤衙內姻緣。”
“什麽叫耽誤!你之於我,怎麽會是耽誤!”
在沈初霽將要表明心意的時候,蘇岐鳴搶先道,“我這一生,隻為平反這一件事活,曾經有過一絲那小女兒心事,裝的是北境那一縷風,這風吹過一時,卻能讓我銘記一世。我信他會從淤泥中站起,永遠都是北境軍中的定海神針。”
沈初霽雖然早就做好準備,蘇祁年心裏有那麽一個人,可聽她說出口,還是很難靜下心來。
一顆心全懸在蘇祁年身上,她卻全然不在意,他是多瀟灑的一個人,如今被她這兩句話一次,便潰不成軍了。
沈初霽不死心,還想為自己爭取,“那你更應該明白,他那樣的人,不會動情的。”
一個世事洞若觀火的人,怎麽會為了誰停留呢?
“我知道,風是捉不住的,我也從不期望能有什麽結果,能時常知道他還好好地,這便足夠了。”
她此生並未想過離開朝堂,亦不會成婚生子,她祖父的遺誌,總得有人繼承發揚。
蘭時可為了家人入北境軍,她亦然。
蘇祁年,執仕禮,深深一拜,算是全了他們這一段緣分。
蘇祁年走進雨幕中,走到府衙門口時,雨勢頓收,蘇祁年抬頭,是方才沈初霽的那柄紅傘,有傘麵遮著,她看不見沈初霽的麵容。
“雨大,這傘你撐著,我就不打擾了。”
沈初霽將傘柄朝蘇祁年手裏一塞,頭也不回的跑進雨中。
蘇祁年舉著傘,頗有些無措,目光不自覺地追著沈初霽的目光。
“真是個傻子。”
蘇祁年等他轉在巷口,才不緊不慢地往慈濟院去。
陛下收了這份罪書,立馬密書一封,送往北境。
第二日,將自己收拾幹淨的吳鉤,重新踏上了燕州城門,“北境軍先鋒官薑蘭時麾下副官吳鉤,願為先鋒驅使,鞍前馬後。”
眾人不自覺讓出位置,讓蘭時直麵這個愣頭青。
蘭時毫不客氣,直接下令讓他隨著十三哥去巡城。
既然緩過來了,那倒還不算廢到家了。
交給十三哥練練,或許還能留在軍中擔事。
吳鉤欣然領命。
薑元帥與五日後,收到了這一封密書。
終於是一場帶著蘭時的議事會。
頭一次同兄長們一起議事,她著輕甲,跨橫刀,很是意氣風發。
於是新晉先鋒官率先表態,“我不能去,我還要帶人踏過烏蘇河呢。”
元帥和五郎一齊看她,私下說了多回,讓她稍稍將野心收斂些,總是講得這般直白。
蘭時不以為意,這軍帳裏都是值得信任的人,沒什麽不能說的。
說在前頭才不會押著那阿史那返京。
“聽聞雲韶郡主已經安頓好了宛城,不日要到定州來,我想聽聽她對定州的財收有何高見。”
定州窯是十二看著一手建起來的,他分外上心也實屬正常。
“老夫是個粗人,若是麵聖,恐怕會語無倫次,不成不成。”李老將軍端著茶盞,正尋思著要不要把茶盞捏碎來證明自己的確是個粗人。
蘭時不禁看過去,深覺李將軍實在太過自謙,粗人怎麽知道語無倫次這個詞。
十三準備如法炮製,也說自己說話不過腦子,混過去算了。
結果五郎同薑帥對視一眼,薑帥不等十三蒙混,便一錘定音,“那就承諺去。”
這一場議事,以承諺被安排明白結束。
等人都散光了,十三留在軍帳裏耍無賴,“我不去,我不耐煩同朝廷裏的人打交道。一個人轉出一百個心眼來,累!”
“你若不去,那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蘭時,她好不容易到北境來,這廂要是回去,可不好回來了。”五郎故意誇大,十三卻深以為然。
五郎不慌不忙點他的心事,“你平日裏總是吃味她對別的哥哥比你親厚,你去這一趟下來,不正可以讓蘭時更親厚你?”
作者有話說:
艱難地趕上了,嚶嚶嚶,蘭時要返京一段時間了,太子還不得高興地昏過去感謝在2022-12-03 23:45:59~2022-12-04 23:42: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玻璃渣裏找糖吃 6瓶;可以嗎、輕夏 5瓶;寒天塵 3瓶;姓墨的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7章 返京
北境軍先鋒薑蘭時,見過太子殿下!
承諺裝模作樣地矜持了半刻鍾, 勉為其難地應下了這個提議。
薑元帥這才說,“倒也不用急著去, 陛下並未限期, 可再等等看,突厥如今被重創,八成又要遞書議和了。”
風水輪流轉了, 如今是和是戰, 可由不得他們。
薑元帥配上甲,一捋須竟然露出個堪稱溫柔的笑意來。
薑元帥和善起來的時候, 可與五郎生氣時一較高下。
承諺可不敢惹,斂聲屏氣地縮到五郎身邊去了。
自從拿下燕州城,蘭時的膽子越來越大, 今日出城帶了一小隊人馬去烏蘇河岸邊上巡視。
今日跟在蘭時身邊的是馮副將,馮副將最近這幾日都在烏蘇河岸上,人都要被河水再泡發一層了。
“小先鋒,您先前吩咐的東西,我找了幾個水性好的將士,趁著半夜全到埋進了水裏, 等那群蠻子敢過河, 咱就給他們下餃子!”
蘭時點頭,很是滿意,不枉費兄長去信東南駐軍,借來這兩箱水、雷。
“但如今坐以待斃,也不知他們何時渡河,不然, 添一把火?”
蘭時遙望河對岸的幾乎連綿成片的軍帳, 陷入了沉思。
“人好像是在憤怒時才會失去常性, 做出一些衝動的事來。”
蘭時駕著銜蟬,在烏蘇河岸來回巡視,馮副將聽了蘭時這脫口而出的話,追上去,“小先鋒,屬下想,或可故技重施。”
於是,有百餘名百步穿楊的弓箭手,以同等距離壓在烏蘇河岸,再次給對麵的突厥軍來了個天女散花。
這回箭頭沒尖,綁在箭上的,是他們奉若神祇的阿史那將軍如今的慘狀。
若是看了這個,還能按兵不動,那這突厥主帥,倒是不能小看了,她就想法子摸過河,去殺了突厥如今這主帥。
這花一散完,蘭時組織弓箭手立馬撤離,果然不消一盞茶,對麵也著人回敬了一摞羽箭。
突厥沒有挑釁反擊的經驗,所有羽箭都帶著尖頭,勤儉持家的薑府五子,領著兵全都撿了回來。
準備到時來個以彼之箭攻彼身。
突厥軍,撐到了第三日晚上,還是趁著黑摸過了烏蘇河,想學北境軍,夜半行事,趁機偷襲拿下燕州城,越過半程時,水麵上響起了一陣響過一陣的爆炸聲。
這三天,蘭時一時一刻也不敢放鬆,可算被她等到了,她頭次覺得爆炸聲如此悅耳,如同天籟。
薑元帥於城樓上一聲令下,燕州城牆瞬間燈火通明,照見烏蘇河上慘狀弓箭手列隊,站在城牆後每盞燈籠下,蘭時亦在其間,北境軍團結一心,痛打落水狗。
突厥軍強行渡河,先鋒部隊被北境軍全殲於烏蘇河上。
這一戰,從天黑打到天亮,以無突厥軍再無一人敢往前來宣告勝利。
水性好的士兵下水拆雷,確認無誤才將水麵上的屍首拖了過來。
逐一清點下去,經十二確認,是突厥目前能派遣出來的所有先遣部隊數目。
如今,他們大概除了請求休戰,別無他法了。
蘭時瞧著堆積如山的屍首,開始擔心另一樁事來,轉頭去尋她那耳報神一樣的十二哥,“十二哥,你能不能探到,若是和談,他們會派哪個人前往大涼?”
若是突厥舉旗休戰,和談人數都有嚴格限製的,突厥若是誠心,必定會派最能促成和談的人來。
承許掐指,裝作神機妙算,“這事不用打探,我現下就可以告訴你,突厥一定會派二皇子阿史那賀魯。”
突厥同大涼不同,若是大涼,必定選派能臣前往,可若是突厥,領團必定是皇子,突厥有以大皇子為儲之心,不會讓他涉險,如今和談,必定會派他那同胞兄弟親往。
阿史那賀魯,蘭時臉上浮現殺意,這人的命,無論如何都留不得。
“看來我要回京城一趟了。”蘭時思緒飄出天際,喃喃自語。
就在蘭時旁邊的承許,一字不漏聽得清楚明白,承許表情微微凝固,“阿宛,十二哥胡說的,具體,還得等突厥低頭不是?”
承許亡羊補牢,循循善誘,“就算他們低了頭,也不一定派那賀魯來,是不是?”
這話讓蘭時想岔了,她認真寬慰十二,“十二哥,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要相信自己,料事如神,如同孔明在世。”
蘭時說完,匆匆駕馬回城。
果不出承許所料,十日後,突厥遞交了休戰書,姿態極低。
時過半月,承諺押俘的隊伍也艱難地走到了京郊。
承諺的表情,一日垮過一日,越近京城越痛苦。
自北境往京城走,本該是越走越暖的,可他的心卻越走越涼。
“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究竟拿什麽勸服了那兩位大佛。”承諺領先蘭時一頭,扭著脖子同她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