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是之握住江稚魚的手又收緊了些,轉過身便拉起她大步走去。
劉元霜當下深感到他此舉之中的挑釁意味,盯著兩人的背影就朝身後禁軍揮了下手。
禁軍當即得令,追趕而去將兩人團團圍住,同時搭起弓箭,銳寒箭頭直指向江稚魚。
違抗帝令者,是可以先斬後奏的。
江稚魚在簡是之身後,瞧不見他的神情,隻覺那一瞬間他的掌心熱得燙人,觸之竟如觸焰火。
為首幾位禁軍撞上他的眸子,那一方幽深之中已有星星烈火跳動,似要將麵前一切都焚化。
簡是之依舊向前走著,絲毫不理會那些阻攔。
似皆被他的模樣嚇住,隨著他的移動,禁軍竟不由自主向後退去,足走出幾步,為首那幾位才終於沉定下來,一咬牙,便直愣愣攔在了簡是之麵前,將那弓箭越過簡是之直直指向江稚魚的喉嚨。
簡是之強壓下胸中噴薄怒火,啞著聲音道了一聲。
“誰敢?!”
他是真的生氣了,麵前禁軍聽得他這話,霎時驚出了一身冷汗,連搭弓的手都不由自主抖起來。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而此刻的齊王殿下,竟似比天子震怒還要更可懼幾分,活像一個來自幽冥之地的閻羅,好似隻一個眼神,便能瞬間穿心。
但帝令又怎能違,他們隻得強忍著定下心神,再不給簡是之和江稚魚讓路。
簡是之沉沉呼出一口氣,指向江稚魚那數支箭頭的寒光刺入他的眼,一瞬間心頭怒意再抑製不住。
“她是本王的人,誰敢動她?!”簡是之沙啞著嗓音怒道,言辭之間竟似伏□□醒,發出危險的低鳴。
望見簡是之已然猩紅的眼眸,滿堂禁軍無一敢言,手中弓箭也不自覺放了下去。
簡是之便拉著江稚魚沿著他們讓出的一條路大步離去。
轉過宮路,繞過軒榭,就直往東華門而去。
臨近宮門時,簡是之才終於停下腳步,轉過身垂目深深瞧向江稚魚,眼神中有說不出的情緒。
“芝芝……”他幽幽念了一句,聲音已嘶啞暗沉,早不似從前般泠泠清越。
“你快走,去哪都好,離開上京,永遠也別回來。”
江稚魚怔怔聽他說著,能看到有水霧氤氳在他眼眶中。
“若是上天垂憐,你我此生,大抵還會有再相見的時候……”他的聲音裏已帶了些微的哽咽。
饒是他如此說,江稚魚又如何不知曉,他今日違抗聖意私自放她出宮,該是要擔下天大的罪愆,日後若是能躲得過朝廷的追查,保下一條命已是萬幸,哪裏還能奢求再相見。
今此一別,便是永生,他們都知曉的。
簡是之回身望了眼宮門,扯下腰間懸著的玉牌,此為象征齊王殿下身份之物,他抬起江稚魚的手,將其輕輕擱在她掌心中。
“快走吧。”他催促了一聲,帶著無盡的不舍與無望。
淚水早已朦朧了視線,江稚魚垂目看向掌心那枚溫涼玉牌,忽而輕笑了笑,抬起手抹掉了垂下的淚珠。
他要保住她性命,不顧一切要她逃。
可她為何要逃?
江稚魚將玉牌還給簡是之,神情凜然瞧著他,沉聲道:“我不走,我要入朝麵聖。”
此話一出,簡是之先是驚了一下,旋即輕輕歎息一聲,竟也扯起唇角笑了笑。
他又如何不知曉江稚魚,依她的性情,絕沒有如喪家之犬般落魄而逃的選擇。
她是有氣節的,更是要體麵的。
他懂她,自也尊重她。
他拚盡所有想保全她,可這樣的結果若並非她所願,那前路無論多少險阻,他也要伴著她一道同往。
簡是之回身望了一眼被他們拋在身後的無邊宮牆殿宇,重新扯過她的手。
“走吧,我陪你。”他對她微微一笑道。
一路寒風奔走,早已將江稚魚頭上的赤色束發吹落,此刻一頭及腰烏發隨意散著,下麵是赤紅色的長袍翻飛,江稚魚眼尾泛著紅,卻神情堅毅決絕,遠山眉微微蹙起,恰如高野之花般,妖美有力。
前路無盡回廊曲折,宮院深深不見出路,隻是攜著風霜一步步邁入深淵之時,她頓生出無邊心安。
一盞茶後,江稚魚與簡是之一左一右踏入殿內。
劉元霜早回了殿,再觀皇帝麵色,應當已是知曉了簡是之的無法無天之舉。
江稚魚跪於大殿前中,向皇帝叩首行禮。
皇帝投下目光瞧她,一頭鬆散烏發隨意垂在腦後,再配上這一身的灼目赤紅,正映得她容顏姣好,雖是身著男裝,但仔細去看,又如何瞧不出她眉眼之間的嬌柔顏色,就是與媚姿女子相比,都要更多上幾分熱烈美好。
隻是他從前從未這樣注意過她,也從未察覺她玉骨之中透出的獨屬於女子的柔婉風姿。
倒也再無需請人驗身,方才簡是之的違令之行已說明了一切。
皇帝揉捏著眉心,眉梢上掛了幾點愁緒,自那日突生變亂開始,他便已對江稚魚高看了一眼,一朝越階連升六級,正正是想要信用依靠她的時候。
可誰知……
沉默半晌,皇帝終於開口,話音不自覺低沉下來:“江稚魚,亭序侯府世子,實為……女子?”
江稚魚聞言微揚起頭,未停頓一刻,答道:“臣是女子。”
得到她回答後,皇帝蹙眉斂目一瞬,隨後怒目看向她,揚聲道:“你可知,欺君之罪,當即刻斬殺,獲罪九族?”
“臣知曉。”江稚魚麵色依舊絲毫未變,隻沉聲答著。
旁人若是聽了這樣的罪罰,早便涕泗橫流連連求饒了,她卻全然不同,出奇的凜然冷靜,且她明明得簡是之護佑能夠逃出京城,卻還是回來了,如此這般,卻是令皇帝生出幾分不滿。
“你是在,挑釁朕?”皇帝緊緊瞧著她,語氣中已帶了不悅之意。
“臣不敢。”江稚魚旋即答道,忽而抬眸回望向皇帝,說道:“陛下如何處置臣,臣都無話可說,隻是……”
“隻是什麽?”皇帝反問她,不悅之意更盛。
江稚魚沒有一絲動搖,挺直背脊麵向皇帝,一字一言緩緩道:“臣心內不服。”
第54章 、重獲新生
此話一出, 朝上眾人皆驚抬起眸,不自覺將目光移向她, 單是聽得這幾個字, 雖事不關己,卻暗自出了一身冷汗,似已料到了下一瞬的龍顏震怒。
皇帝此刻神色陰沉到了極點, 隻是還不待他開口,就聽得江稚魚又叩首道:“臣有幸蒙陛下賞識,入宮為官已一年有餘……”
殿內靜得出奇, 外間寒風也已歇止, 此間之內, 唯一可聞的,隻有江稚魚沉緩的話音, 一字一句, 無比清晰地落入每個人耳中。
“臣自認在官之時謀論處政, 從未有過片刻失職,憂君為民之心也從不敢鬆懈一瞬,黃河水患, 江南蝗災,北境大旱……臣承上的一篇篇策論,皆是臣經年所學, 臣伴作男裝, 由是才有資格與旁的王公一道入國子監讀書, 而後所有詩詞酒會、賽馬圍獵, 也都是因著臣一身男裝, 才能夠入場……”
話及此處, 字字錐心, 不由就激蕩起情緒,隻是這番言論,古往今來無數人也都高呼過,卻總也無能為力,大抵這樣的境遇,落在那些男子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她拚盡所有換取到的,不過是他們唾手便可得,由是這樣的心念,如何能得旁人感同身受。
江稚魚沉下心緒,知曉並沒人能真正理解她這一路的血淚艱辛,甚至對於那個妄想衝破成規的人,抱有無盡的不屑與輕蔑。
“臣從未做錯什麽,也從未有過後悔,今日過後,滿殿臣卿皆可對臣口誅筆伐,將臣冠以千古汙名,而這一切,不過僅因著臣為女子……”
她頓了頓,眸底銳光更透出幾分寒意:“然而烏雲蔽日、大廈將傾之時,陛下旁日裏親信之人、列位國之重臣,竟如鼠蟻之輩爭相逃竄,敵軍迫近禁城之時,臨危受命的是臣,舍命護君的亦是臣,臣對於陛下,對於大梁,自問心無愧,臣雖有不解,卻從無畏懼,千百年後青史上提一筆,說臣是欺君罪人,臣也沒什麽怨念。”
“臣今日鏗鏘之言,不為任何,隻欲讓滿殿臣卿知曉,亦是讓天下人知曉,女子也有為官之才德,舉托社稷之能力,舍身為忠義之胸襟。”
一字一言,字句珠璣,話音落下時,似有千斤般砸在殿內每個人的心口,讓人都不由得蹙起眉頭,斂下神色沉思。
無人不會承認,自己確實看輕了這個身形瘦弱單薄的女子。
江稚魚又向皇帝俯首道:“此番言辭,皆為臣肺腑之論,臣無意為自己開脫,臣自知罪孽深重,全憑陛下裁決,臣絕無二言。”
方才毅然轉身回返之時,她便早已抱定了必死的念頭。
聽她這番話語,簡是之早已眼尾泛紅,這時急欲上前來為她求情,卻被身旁的簡昀之一下拉住,凝重著神色朝他輕輕搖了搖頭。
簡是之知曉他的意思,當朝天子最忌諱之事便是君臣勾結,方才他冒死違令要護江稚魚出宮,已是觸怒龍顏,這時若再出言,倒更是雪上加霜。
然後大殿之內急欲為她求情的,卻不隻簡是之一人。
江稚魚從前雖隻是微末小官,隻在東宮內行走,並無參知朝會扆崋的資格,但她手書篇篇策論,引得無數有識之士賞識,且但凡與她有過交往之人都清楚,她為人真誠正直,是此世間少有的頗有古人之風的人,今朝她獲罪如此,又如何不替她扼腕惋惜。
戶部尚書陳岡,是頂頂的性情中人,雖從未見過江稚魚,但她手書論道,他都一一翻讀過,每每都暗自稱讚這位後輩,早便想尋個時機與她一見了。
卻不想,這第一麵,是這樣的情形。
陳岡當下也無顧陛下難看至極的麵色,毅然上前,在江稚魚身側兩三步遠跪下,俯首道:“臣鬥膽為江大人求情,臣以為,女子為官,雖前所未有,卻又如何不可自今朝始,就破這一新規?因陳守舊,隻會故步自封,江大人乃是大梁不可多得之重器,天降英才,原是大梁之幸,陛下今日若是殺之,臣,心內不憤。”
陳岡實是千古少有的舍生取義之輩,又向來不善婉轉用詞,急火上心時,這番話出口,很有些大逆不道的意味,似是逼迫天子。
隻是皇帝並沒發作,仍舊沉著目光,麵色凝重,不知在思索什麽。
隨後,天章閣學士南相旬微掀起官袍下擺,便跪在了陳岡身後:“陛下,臣附議陳尚書所言,說句出格之言,江大人也算是整個大梁的恩人……其欺君罪愆雖是事實,但這一功一過相抵,實在罪不至死啊。”
南相旬已過了耳順之年,須發半百的老者一頭重重磕了下去,他疼惜江稚魚的才能,此事無關乎年齡,無關乎家世,甚至無關乎交情,隻是一個文臣的惜才之心。
無論世道如何變更,曆朝曆代便也總有那麽幾個人,將有些東西看重更比性命,後世之人稱其為風骨。
半晌後,又有了四五位臣子為江稚魚跪伏求情。
這些人,江稚魚都未見過,更想不到他們會如此做。
殿內眾人都將目光齊齊投向上位,等待著皇帝最後的決斷。
默然半晌後,皇帝抬手揉捏眉心,將視線聚到江稚魚身上。
簡是之頓時一驚,手心汗濕了一片。
當下腦中隻留一個念頭,若是江稚魚當真就這般殞命,那餘下這荒蕪的半生,他該如何挨過。
所有人都肅起神色,萬分緊張地豎起耳朵等候皇帝的開口。
足過了許久,又或許其實沒有那麽長時間,不過這種時刻,連喘息的瞬息都好似被拉長了。
“江稚魚……”皇帝輕聲開口,語氣中沒有什麽異樣,隻是好似帶了稍稍的歎息。
江稚魚依舊低垂著頭,隻俯得更低了些,算作回應。
“樞密院主官江稚魚,扮作男裝入宮,欺君罪名為實,依照大梁律令,當即刻斬殺,獲罪九族……”
皇帝低低幽幽說著,簡是之眼眶中登時蓄滿了水霧,好似有一塊千斤重石壓於心口,直逼得他要窒息死去。
劉元霜當下深感到他此舉之中的挑釁意味,盯著兩人的背影就朝身後禁軍揮了下手。
禁軍當即得令,追趕而去將兩人團團圍住,同時搭起弓箭,銳寒箭頭直指向江稚魚。
違抗帝令者,是可以先斬後奏的。
江稚魚在簡是之身後,瞧不見他的神情,隻覺那一瞬間他的掌心熱得燙人,觸之竟如觸焰火。
為首幾位禁軍撞上他的眸子,那一方幽深之中已有星星烈火跳動,似要將麵前一切都焚化。
簡是之依舊向前走著,絲毫不理會那些阻攔。
似皆被他的模樣嚇住,隨著他的移動,禁軍竟不由自主向後退去,足走出幾步,為首那幾位才終於沉定下來,一咬牙,便直愣愣攔在了簡是之麵前,將那弓箭越過簡是之直直指向江稚魚的喉嚨。
簡是之強壓下胸中噴薄怒火,啞著聲音道了一聲。
“誰敢?!”
他是真的生氣了,麵前禁軍聽得他這話,霎時驚出了一身冷汗,連搭弓的手都不由自主抖起來。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而此刻的齊王殿下,竟似比天子震怒還要更可懼幾分,活像一個來自幽冥之地的閻羅,好似隻一個眼神,便能瞬間穿心。
但帝令又怎能違,他們隻得強忍著定下心神,再不給簡是之和江稚魚讓路。
簡是之沉沉呼出一口氣,指向江稚魚那數支箭頭的寒光刺入他的眼,一瞬間心頭怒意再抑製不住。
“她是本王的人,誰敢動她?!”簡是之沙啞著嗓音怒道,言辭之間竟似伏□□醒,發出危險的低鳴。
望見簡是之已然猩紅的眼眸,滿堂禁軍無一敢言,手中弓箭也不自覺放了下去。
簡是之便拉著江稚魚沿著他們讓出的一條路大步離去。
轉過宮路,繞過軒榭,就直往東華門而去。
臨近宮門時,簡是之才終於停下腳步,轉過身垂目深深瞧向江稚魚,眼神中有說不出的情緒。
“芝芝……”他幽幽念了一句,聲音已嘶啞暗沉,早不似從前般泠泠清越。
“你快走,去哪都好,離開上京,永遠也別回來。”
江稚魚怔怔聽他說著,能看到有水霧氤氳在他眼眶中。
“若是上天垂憐,你我此生,大抵還會有再相見的時候……”他的聲音裏已帶了些微的哽咽。
饒是他如此說,江稚魚又如何不知曉,他今日違抗聖意私自放她出宮,該是要擔下天大的罪愆,日後若是能躲得過朝廷的追查,保下一條命已是萬幸,哪裏還能奢求再相見。
今此一別,便是永生,他們都知曉的。
簡是之回身望了眼宮門,扯下腰間懸著的玉牌,此為象征齊王殿下身份之物,他抬起江稚魚的手,將其輕輕擱在她掌心中。
“快走吧。”他催促了一聲,帶著無盡的不舍與無望。
淚水早已朦朧了視線,江稚魚垂目看向掌心那枚溫涼玉牌,忽而輕笑了笑,抬起手抹掉了垂下的淚珠。
他要保住她性命,不顧一切要她逃。
可她為何要逃?
江稚魚將玉牌還給簡是之,神情凜然瞧著他,沉聲道:“我不走,我要入朝麵聖。”
此話一出,簡是之先是驚了一下,旋即輕輕歎息一聲,竟也扯起唇角笑了笑。
他又如何不知曉江稚魚,依她的性情,絕沒有如喪家之犬般落魄而逃的選擇。
她是有氣節的,更是要體麵的。
他懂她,自也尊重她。
他拚盡所有想保全她,可這樣的結果若並非她所願,那前路無論多少險阻,他也要伴著她一道同往。
簡是之回身望了一眼被他們拋在身後的無邊宮牆殿宇,重新扯過她的手。
“走吧,我陪你。”他對她微微一笑道。
一路寒風奔走,早已將江稚魚頭上的赤色束發吹落,此刻一頭及腰烏發隨意散著,下麵是赤紅色的長袍翻飛,江稚魚眼尾泛著紅,卻神情堅毅決絕,遠山眉微微蹙起,恰如高野之花般,妖美有力。
前路無盡回廊曲折,宮院深深不見出路,隻是攜著風霜一步步邁入深淵之時,她頓生出無邊心安。
一盞茶後,江稚魚與簡是之一左一右踏入殿內。
劉元霜早回了殿,再觀皇帝麵色,應當已是知曉了簡是之的無法無天之舉。
江稚魚跪於大殿前中,向皇帝叩首行禮。
皇帝投下目光瞧她,一頭鬆散烏發隨意垂在腦後,再配上這一身的灼目赤紅,正映得她容顏姣好,雖是身著男裝,但仔細去看,又如何瞧不出她眉眼之間的嬌柔顏色,就是與媚姿女子相比,都要更多上幾分熱烈美好。
隻是他從前從未這樣注意過她,也從未察覺她玉骨之中透出的獨屬於女子的柔婉風姿。
倒也再無需請人驗身,方才簡是之的違令之行已說明了一切。
皇帝揉捏著眉心,眉梢上掛了幾點愁緒,自那日突生變亂開始,他便已對江稚魚高看了一眼,一朝越階連升六級,正正是想要信用依靠她的時候。
可誰知……
沉默半晌,皇帝終於開口,話音不自覺低沉下來:“江稚魚,亭序侯府世子,實為……女子?”
江稚魚聞言微揚起頭,未停頓一刻,答道:“臣是女子。”
得到她回答後,皇帝蹙眉斂目一瞬,隨後怒目看向她,揚聲道:“你可知,欺君之罪,當即刻斬殺,獲罪九族?”
“臣知曉。”江稚魚麵色依舊絲毫未變,隻沉聲答著。
旁人若是聽了這樣的罪罰,早便涕泗橫流連連求饒了,她卻全然不同,出奇的凜然冷靜,且她明明得簡是之護佑能夠逃出京城,卻還是回來了,如此這般,卻是令皇帝生出幾分不滿。
“你是在,挑釁朕?”皇帝緊緊瞧著她,語氣中已帶了不悅之意。
“臣不敢。”江稚魚旋即答道,忽而抬眸回望向皇帝,說道:“陛下如何處置臣,臣都無話可說,隻是……”
“隻是什麽?”皇帝反問她,不悅之意更盛。
江稚魚沒有一絲動搖,挺直背脊麵向皇帝,一字一言緩緩道:“臣心內不服。”
第54章 、重獲新生
此話一出, 朝上眾人皆驚抬起眸,不自覺將目光移向她, 單是聽得這幾個字, 雖事不關己,卻暗自出了一身冷汗,似已料到了下一瞬的龍顏震怒。
皇帝此刻神色陰沉到了極點, 隻是還不待他開口,就聽得江稚魚又叩首道:“臣有幸蒙陛下賞識,入宮為官已一年有餘……”
殿內靜得出奇, 外間寒風也已歇止, 此間之內, 唯一可聞的,隻有江稚魚沉緩的話音, 一字一句, 無比清晰地落入每個人耳中。
“臣自認在官之時謀論處政, 從未有過片刻失職,憂君為民之心也從不敢鬆懈一瞬,黃河水患, 江南蝗災,北境大旱……臣承上的一篇篇策論,皆是臣經年所學, 臣伴作男裝, 由是才有資格與旁的王公一道入國子監讀書, 而後所有詩詞酒會、賽馬圍獵, 也都是因著臣一身男裝, 才能夠入場……”
話及此處, 字字錐心, 不由就激蕩起情緒,隻是這番言論,古往今來無數人也都高呼過,卻總也無能為力,大抵這樣的境遇,落在那些男子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她拚盡所有換取到的,不過是他們唾手便可得,由是這樣的心念,如何能得旁人感同身受。
江稚魚沉下心緒,知曉並沒人能真正理解她這一路的血淚艱辛,甚至對於那個妄想衝破成規的人,抱有無盡的不屑與輕蔑。
“臣從未做錯什麽,也從未有過後悔,今日過後,滿殿臣卿皆可對臣口誅筆伐,將臣冠以千古汙名,而這一切,不過僅因著臣為女子……”
她頓了頓,眸底銳光更透出幾分寒意:“然而烏雲蔽日、大廈將傾之時,陛下旁日裏親信之人、列位國之重臣,竟如鼠蟻之輩爭相逃竄,敵軍迫近禁城之時,臨危受命的是臣,舍命護君的亦是臣,臣對於陛下,對於大梁,自問心無愧,臣雖有不解,卻從無畏懼,千百年後青史上提一筆,說臣是欺君罪人,臣也沒什麽怨念。”
“臣今日鏗鏘之言,不為任何,隻欲讓滿殿臣卿知曉,亦是讓天下人知曉,女子也有為官之才德,舉托社稷之能力,舍身為忠義之胸襟。”
一字一言,字句珠璣,話音落下時,似有千斤般砸在殿內每個人的心口,讓人都不由得蹙起眉頭,斂下神色沉思。
無人不會承認,自己確實看輕了這個身形瘦弱單薄的女子。
江稚魚又向皇帝俯首道:“此番言辭,皆為臣肺腑之論,臣無意為自己開脫,臣自知罪孽深重,全憑陛下裁決,臣絕無二言。”
方才毅然轉身回返之時,她便早已抱定了必死的念頭。
聽她這番話語,簡是之早已眼尾泛紅,這時急欲上前來為她求情,卻被身旁的簡昀之一下拉住,凝重著神色朝他輕輕搖了搖頭。
簡是之知曉他的意思,當朝天子最忌諱之事便是君臣勾結,方才他冒死違令要護江稚魚出宮,已是觸怒龍顏,這時若再出言,倒更是雪上加霜。
然後大殿之內急欲為她求情的,卻不隻簡是之一人。
江稚魚從前雖隻是微末小官,隻在東宮內行走,並無參知朝會扆崋的資格,但她手書篇篇策論,引得無數有識之士賞識,且但凡與她有過交往之人都清楚,她為人真誠正直,是此世間少有的頗有古人之風的人,今朝她獲罪如此,又如何不替她扼腕惋惜。
戶部尚書陳岡,是頂頂的性情中人,雖從未見過江稚魚,但她手書論道,他都一一翻讀過,每每都暗自稱讚這位後輩,早便想尋個時機與她一見了。
卻不想,這第一麵,是這樣的情形。
陳岡當下也無顧陛下難看至極的麵色,毅然上前,在江稚魚身側兩三步遠跪下,俯首道:“臣鬥膽為江大人求情,臣以為,女子為官,雖前所未有,卻又如何不可自今朝始,就破這一新規?因陳守舊,隻會故步自封,江大人乃是大梁不可多得之重器,天降英才,原是大梁之幸,陛下今日若是殺之,臣,心內不憤。”
陳岡實是千古少有的舍生取義之輩,又向來不善婉轉用詞,急火上心時,這番話出口,很有些大逆不道的意味,似是逼迫天子。
隻是皇帝並沒發作,仍舊沉著目光,麵色凝重,不知在思索什麽。
隨後,天章閣學士南相旬微掀起官袍下擺,便跪在了陳岡身後:“陛下,臣附議陳尚書所言,說句出格之言,江大人也算是整個大梁的恩人……其欺君罪愆雖是事實,但這一功一過相抵,實在罪不至死啊。”
南相旬已過了耳順之年,須發半百的老者一頭重重磕了下去,他疼惜江稚魚的才能,此事無關乎年齡,無關乎家世,甚至無關乎交情,隻是一個文臣的惜才之心。
無論世道如何變更,曆朝曆代便也總有那麽幾個人,將有些東西看重更比性命,後世之人稱其為風骨。
半晌後,又有了四五位臣子為江稚魚跪伏求情。
這些人,江稚魚都未見過,更想不到他們會如此做。
殿內眾人都將目光齊齊投向上位,等待著皇帝最後的決斷。
默然半晌後,皇帝抬手揉捏眉心,將視線聚到江稚魚身上。
簡是之頓時一驚,手心汗濕了一片。
當下腦中隻留一個念頭,若是江稚魚當真就這般殞命,那餘下這荒蕪的半生,他該如何挨過。
所有人都肅起神色,萬分緊張地豎起耳朵等候皇帝的開口。
足過了許久,又或許其實沒有那麽長時間,不過這種時刻,連喘息的瞬息都好似被拉長了。
“江稚魚……”皇帝輕聲開口,語氣中沒有什麽異樣,隻是好似帶了稍稍的歎息。
江稚魚依舊低垂著頭,隻俯得更低了些,算作回應。
“樞密院主官江稚魚,扮作男裝入宮,欺君罪名為實,依照大梁律令,當即刻斬殺,獲罪九族……”
皇帝低低幽幽說著,簡是之眼眶中登時蓄滿了水霧,好似有一塊千斤重石壓於心口,直逼得他要窒息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