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全京城都在逼我們成婚 作者:起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比起最開始,熟悉了很多,好開口。
王芸也慢慢地平複了一些,不知道他想談什麽,但想著兩人說著話,總比幹坐來得輕鬆,當下同意道,“好。”
他先談,她向來嘴笨,想先聽聽他說的是什麽,自己懂不懂,能不能搭上話。
這等事,也不好讓一個姑娘先開口,裴安決定先做一個示範,待會兒她照著自己的來就行,主動交代道,“今日那位侯府的蕭娘子,自小同我一塊兒長大,兒時母親曾對其說過一句,將來要她做自己的兒媳婦,不過僅是口頭的一句說辭,並無婚書,也無信物,今日她尋你麻煩,確實是因我沒有提前相告與你,抱歉。”
王芸沒料到他談的是這個。
不過和她之前猜的差不多,點頭道,“沒關係,我也沒吃什麽虧。”她一臉豁達,看得出來,是真心沒有半點介意。
裴安繼續道,“我與她雖然一塊長大,但男女有別,從未有過肢體上的接觸。”他說著看向她,輕聲道,“牽手也沒有。”
王芸見他突然望過來,以為是怕她不相信,趕緊符合地點頭。
其實,牽了手也挺正常......
裴安又緩緩地道,“未曾收過,或是贈過他人物件。”
王芸神色一頓。
這個,她倒是覺得有點玄乎了,他送沒送過旁人東西,她不好斷定,但那一場幾日未消的花香是怎麽來的?
其實收東西,送東西也挺能理解。
既然從小一起長大,這十幾年裏,蕭家娘子,莫非就沒給他送過幾回糕點什麽的,要是沒有,那他也太可憐了。
還有他,活了二十幾年了吧,當真就沒贈過旁人東西?
吃的也該算,他沒有請過旁人飲過酒?
自然是有的。
還有,他那日送給她的玉佩,難道不算物......王芸猛然想了起來,終於抓到了他的一道破綻。
“除了給你的玉佩之外。”裴安在她目光亮起來的瞬間,及時補充道。
王芸:......
那,那她也一樣,照他的思維,她也隻給他一人送過玉佩,至於之前......都已經拿回來了,便算不上贈。
“我也是。”
他拐來拐去說了這半天,就換來了她這麽一句,而且說完後,她竟沒了下文,裴安突然有了一種,難逢敵手的無力感。
安靜了好一陣,他不得不再開口問她,“你呢,有什麽要同我說的。”又道,“你我之前互不認識,我並非氣度狹隘之人,你盡管說,我斷不會去刨根問底。”
王芸覺得,自己所理解的刨根問底,許是和他們這些讀書人理解的不一樣。
他這句話問出來,不就是在刨她的根嗎。
可她也沒什麽根可以刨,他既然問,她便告訴他,這些事,其實多數人都知道,她低聲道,“我父親曾是武將。”
裴安正盯著她身側布簾,目光愣是定了一下神,嘴角肉眼可見的一扯。
“五年前,父親戰死沙場,不巧趕上了朝廷議和,祖母擔心我和母親受到牽連被發配,先將我們關在了院子裏,五年裏,我沒出過院門半步,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如何了,也從未接觸過外麵的人,就連見到的陽光,也是從天井裏卸下來的一塊兒,仿佛徹底與這個世界脫了節,剛出來的那陣,見到人我就害怕,甚至一度不知道該與人如何說話,就這樣的我,再加上父母的出身,邢家來退親,很正常,我也能明白。”
裴安原本覺得索然無味,眼睛都快閉上了,聞言又微微一動,緩緩地睜開。
王芸繼續道,“我也知道,即便我沒有和你生出那樣的流言,可能到最後,我還是會被邢家以其他的理由退婚,那日你找上門來,也是我走投無路之時,同你的這門親事,與我而言,是高攀,是雪中送炭,更是唯一的出路,才因無意中得知你會出事,不顧一切,騎馬趕去尋你,但我並不知,你的遭遇比我也好不到哪兒去。”
“前日在渡口,今日在球場,那些人之所以能如此膽大地為難你,想來不僅是因為你奸臣的身份,還有你背後無人撐腰的緣故,你若當真娶了我,以祖母的見解和處事,王家必然不會因我而同你站在一起,將來你不僅沒有半點依仗可言,仕途可能還會跟著受到影響,這些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考慮過,既然你今日問了,我也不能瞞著不說,你如果覺得介意,也可悔婚,即便關一輩子緊閉,但至少還留了一口氣在。”
她說完,垂頭盯著自己的指甲蓋兒,緊張的模樣,不難看出忐忑。
裴安側目看著她,倒挺意外她的這番言論。
原本擔心她還陷在前未婚夫的背叛之中想不透徹,恐將來成親後,惹出沒必要的麻煩,沒料到,她心如明鏡。
一段話已將眼下的形勢分析出了七七八八,能不顧名節,冒雨趕百裏路,這樣的人,豈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會糊塗地去計較一個已成過往的舊人。
裴安低聲問她,“你想嫁嗎。”
話音鑽入耳朵,心口恍若被撓了一下,塔廟相見那回,兩人也曾說過,可不知怎麽了,再問起來,突然有了幾分張不開口的羞澀在懷,王芸沒去看他,微微埋首,點了頭,“自然是想。”
“那我便娶。”
王芸絞了一下手指頭,輕輕呼出一口氣後,方才察覺,自己的身子不知何時早已緊繃。
第24章
如此,兩人算是談妥了。
一安靜下來,耳邊隻餘車軲轆轉動的聲響,話說開心裏有了底後,芸娘覺得倒比之前安穩了許多,至少他已了解了自己的出身,知道將來會麵臨什麽。
他沒嫌棄她,還能娶她,她很感激,以後她定會在其他方麵多補償他一些,多關心他一些......
她數了一下,今兒場子上,他都得罪了哪些人。
蕭家肯定是首當其衝,那個被他一球砸在地上的公子爺,好像姓劉,還有對他使暗腳的那人,叫範,還是李......
將來這些人若是想要為難他,無論結果如何,她都會站在他這一邊,落難之時的求娶之恩,她不會忘。
想得太認真,芸娘不覺已捏緊拳,僵直著脖子,乍看都像是一副視死如歸。
裴安掃了她一眼,沒忍住,低笑出聲。
王芸一瞬醒了神。
上回在渡口,她也聽到了他的一聲笑,但待她轉過頭時,他臉上已沒了笑意。
這回倒是見了個正著。
隻見剛才他身上的那股嚴肅勁兒全然不見了蹤影,笑意實打實地掛在他臉上,唇角往上揚起,含了笑意的眸子,直勾勾地迎上她呆呆的目光。
很美。
她從來不知,一個男人笑起來,也能用上笑靨如花這樣的辭藻。
心神突然又被攪亂。
愈發想不明白,他這樣的姿容,尚公主都綽綽有餘,手到擒來的榮華富貴躺著都能享受,為何不辭辛苦,不惜背負罵名,去做一名奸臣。
當然真要去尚公主了,也沒她什麽事了。
裴安自然不知她腦袋裏冒出來的荒唐念頭,見她神色呆愣又漲紅了臉,也沒再盯著她瞧,目光落下,安撫道,“沒你想的那麽慘。”
至少接下來的這一段日子,暫時太平。
“你也沒那麽差。”比他最初預想得要好許多。
說完,不待她消化那話的意思,裴安已拂起了邊上的車簾,衝童義吩咐道,“停。”
此處尚在宮中,人少,等出了宮後,人多眼雜,不好換乘。
王芸還沒明白他說的那兩句話是何意,坐下馬車一頓,已穩穩停住。
今日一別,兩人再見麵,估計得到成親當日了,離開之前王芸匆匆對他道了一聲,“裴公子保重,萬事小心一些。”
裴安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點頭應了一聲,“嗯。”
又道,“你也是。”
—
王芸離開後,馬車繼續往前,裴安這才開始去褪自己的鞋襪。
腳後跟一道明顯的刀痕,血液已經凝固。
劉二公子。
行。
什麽氣量大,那都是誆人的,實則他記仇,且有仇必報。腦子裏留存下來的一張一張麵孔,他至今都還記得清清楚楚,他會一一討回來,加倍奉還。
劉家,蕭侯爺的裙帶關係之一。
他還沒想好理由去尋他,他倒是自己送上了門。
馬車回到國公府,已是下午,童義去張羅飯菜,裴安先去了書房,不久後,便收到了禦史台遞過來的消息。
“今日養心殿酒宴結束後,皇上召了林大人進宮。”
從渡口回來,裴安放了禦史台一日假,一人進宮請罪後,林讓的良心便一直處於極度不安,得到皇上的宣召時,並不知道皇上隻罰了裴安一年俸祿的消息,隻覺得鬆了一口氣,到了禦書房,還未等皇上開口,自個兒先磕起了頭,替裴安求情,“陛下,秦閣老一事,實屬意外,並非裴大人一人之過,陛下若要問罪,臣也有罪,實在是前來襲擊的刺客太多,且身手個個賽過禦史台的侍衛,再加之,上遊開閘,渡口突然漲起了水,若非裴大人機智,令大夥兒在渡口多呆一日,此時我等,早已葬身於江河。”
他們這一路遭遇了什麽,皇上自然清楚。
聽到他磕頭的響聲,皇上看著都替他疼,眉目一挑,“真死了?”
林讓不知道他問的這話到底是何意,愣了一下,以為是陛下還心懷僥幸,不敢欺瞞,如實稟報,“請陛下節哀。”
“你親眼見到的?”
林讓再次磕頭,“臣親眼目睹,也是臣親自打撈起了他老人家,臣和陛下一樣,也不願相信秦閣老就這麽去了,竭盡全力施救,可泡,泡的時辰實在太長,無力回天。”
皇上遲遲沒有應,似乎是太難過了,也沒再問他,招手讓他出了宮。
林讓一出來,禦史台那邊便傳來了消息。
皇上多疑,秦閣老之死,自己說了不算,得他親自確認,屍體麵目全非,辨認不出來,便找到作證之人。
意外之中的事,裴安反而安心了不少,確認是真的死了,他才能安心。
奔波了幾日,腳上又有傷,用完飯後,裴安先去沐浴,身上的袍子解下來,冷不丁地便碰到了那枚玉佩。
翠色的祖母綠,成色上佳,從被養出來的綠絲上看,應該是傳承了好幾代。
先前思緒千轉,如今看到這玉,又才回到了最初,今兒他讓她上馬車來,一開始似乎隻是想問問這塊玉佩......
她倒是同自己扯得遠。
童義已經備好了水,等了他半天沒見他進來,出來一瞧,便見他盯著玉佩在看。
他記得,這玉是三娘子給主子的,不由打趣道,“主子,可看出名堂了。”
還能有什麽名堂。
裴安盯了童義一眼,將其放在了一邊,正好有事吩咐,“這幾日騰出空,幫著張羅一下婚事,聘禮早些備好。”
“是,主子放心。”
這事還真不用他愁,老夫人和明嬸子,早就開始忙乎了,剛才他過去了一趟,見那屋子裏堆滿了花樣,綢緞......都沒腳下的地兒了。
王芸也慢慢地平複了一些,不知道他想談什麽,但想著兩人說著話,總比幹坐來得輕鬆,當下同意道,“好。”
他先談,她向來嘴笨,想先聽聽他說的是什麽,自己懂不懂,能不能搭上話。
這等事,也不好讓一個姑娘先開口,裴安決定先做一個示範,待會兒她照著自己的來就行,主動交代道,“今日那位侯府的蕭娘子,自小同我一塊兒長大,兒時母親曾對其說過一句,將來要她做自己的兒媳婦,不過僅是口頭的一句說辭,並無婚書,也無信物,今日她尋你麻煩,確實是因我沒有提前相告與你,抱歉。”
王芸沒料到他談的是這個。
不過和她之前猜的差不多,點頭道,“沒關係,我也沒吃什麽虧。”她一臉豁達,看得出來,是真心沒有半點介意。
裴安繼續道,“我與她雖然一塊長大,但男女有別,從未有過肢體上的接觸。”他說著看向她,輕聲道,“牽手也沒有。”
王芸見他突然望過來,以為是怕她不相信,趕緊符合地點頭。
其實,牽了手也挺正常......
裴安又緩緩地道,“未曾收過,或是贈過他人物件。”
王芸神色一頓。
這個,她倒是覺得有點玄乎了,他送沒送過旁人東西,她不好斷定,但那一場幾日未消的花香是怎麽來的?
其實收東西,送東西也挺能理解。
既然從小一起長大,這十幾年裏,蕭家娘子,莫非就沒給他送過幾回糕點什麽的,要是沒有,那他也太可憐了。
還有他,活了二十幾年了吧,當真就沒贈過旁人東西?
吃的也該算,他沒有請過旁人飲過酒?
自然是有的。
還有,他那日送給她的玉佩,難道不算物......王芸猛然想了起來,終於抓到了他的一道破綻。
“除了給你的玉佩之外。”裴安在她目光亮起來的瞬間,及時補充道。
王芸:......
那,那她也一樣,照他的思維,她也隻給他一人送過玉佩,至於之前......都已經拿回來了,便算不上贈。
“我也是。”
他拐來拐去說了這半天,就換來了她這麽一句,而且說完後,她竟沒了下文,裴安突然有了一種,難逢敵手的無力感。
安靜了好一陣,他不得不再開口問她,“你呢,有什麽要同我說的。”又道,“你我之前互不認識,我並非氣度狹隘之人,你盡管說,我斷不會去刨根問底。”
王芸覺得,自己所理解的刨根問底,許是和他們這些讀書人理解的不一樣。
他這句話問出來,不就是在刨她的根嗎。
可她也沒什麽根可以刨,他既然問,她便告訴他,這些事,其實多數人都知道,她低聲道,“我父親曾是武將。”
裴安正盯著她身側布簾,目光愣是定了一下神,嘴角肉眼可見的一扯。
“五年前,父親戰死沙場,不巧趕上了朝廷議和,祖母擔心我和母親受到牽連被發配,先將我們關在了院子裏,五年裏,我沒出過院門半步,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如何了,也從未接觸過外麵的人,就連見到的陽光,也是從天井裏卸下來的一塊兒,仿佛徹底與這個世界脫了節,剛出來的那陣,見到人我就害怕,甚至一度不知道該與人如何說話,就這樣的我,再加上父母的出身,邢家來退親,很正常,我也能明白。”
裴安原本覺得索然無味,眼睛都快閉上了,聞言又微微一動,緩緩地睜開。
王芸繼續道,“我也知道,即便我沒有和你生出那樣的流言,可能到最後,我還是會被邢家以其他的理由退婚,那日你找上門來,也是我走投無路之時,同你的這門親事,與我而言,是高攀,是雪中送炭,更是唯一的出路,才因無意中得知你會出事,不顧一切,騎馬趕去尋你,但我並不知,你的遭遇比我也好不到哪兒去。”
“前日在渡口,今日在球場,那些人之所以能如此膽大地為難你,想來不僅是因為你奸臣的身份,還有你背後無人撐腰的緣故,你若當真娶了我,以祖母的見解和處事,王家必然不會因我而同你站在一起,將來你不僅沒有半點依仗可言,仕途可能還會跟著受到影響,這些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考慮過,既然你今日問了,我也不能瞞著不說,你如果覺得介意,也可悔婚,即便關一輩子緊閉,但至少還留了一口氣在。”
她說完,垂頭盯著自己的指甲蓋兒,緊張的模樣,不難看出忐忑。
裴安側目看著她,倒挺意外她的這番言論。
原本擔心她還陷在前未婚夫的背叛之中想不透徹,恐將來成親後,惹出沒必要的麻煩,沒料到,她心如明鏡。
一段話已將眼下的形勢分析出了七七八八,能不顧名節,冒雨趕百裏路,這樣的人,豈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會糊塗地去計較一個已成過往的舊人。
裴安低聲問她,“你想嫁嗎。”
話音鑽入耳朵,心口恍若被撓了一下,塔廟相見那回,兩人也曾說過,可不知怎麽了,再問起來,突然有了幾分張不開口的羞澀在懷,王芸沒去看他,微微埋首,點了頭,“自然是想。”
“那我便娶。”
王芸絞了一下手指頭,輕輕呼出一口氣後,方才察覺,自己的身子不知何時早已緊繃。
第24章
如此,兩人算是談妥了。
一安靜下來,耳邊隻餘車軲轆轉動的聲響,話說開心裏有了底後,芸娘覺得倒比之前安穩了許多,至少他已了解了自己的出身,知道將來會麵臨什麽。
他沒嫌棄她,還能娶她,她很感激,以後她定會在其他方麵多補償他一些,多關心他一些......
她數了一下,今兒場子上,他都得罪了哪些人。
蕭家肯定是首當其衝,那個被他一球砸在地上的公子爺,好像姓劉,還有對他使暗腳的那人,叫範,還是李......
將來這些人若是想要為難他,無論結果如何,她都會站在他這一邊,落難之時的求娶之恩,她不會忘。
想得太認真,芸娘不覺已捏緊拳,僵直著脖子,乍看都像是一副視死如歸。
裴安掃了她一眼,沒忍住,低笑出聲。
王芸一瞬醒了神。
上回在渡口,她也聽到了他的一聲笑,但待她轉過頭時,他臉上已沒了笑意。
這回倒是見了個正著。
隻見剛才他身上的那股嚴肅勁兒全然不見了蹤影,笑意實打實地掛在他臉上,唇角往上揚起,含了笑意的眸子,直勾勾地迎上她呆呆的目光。
很美。
她從來不知,一個男人笑起來,也能用上笑靨如花這樣的辭藻。
心神突然又被攪亂。
愈發想不明白,他這樣的姿容,尚公主都綽綽有餘,手到擒來的榮華富貴躺著都能享受,為何不辭辛苦,不惜背負罵名,去做一名奸臣。
當然真要去尚公主了,也沒她什麽事了。
裴安自然不知她腦袋裏冒出來的荒唐念頭,見她神色呆愣又漲紅了臉,也沒再盯著她瞧,目光落下,安撫道,“沒你想的那麽慘。”
至少接下來的這一段日子,暫時太平。
“你也沒那麽差。”比他最初預想得要好許多。
說完,不待她消化那話的意思,裴安已拂起了邊上的車簾,衝童義吩咐道,“停。”
此處尚在宮中,人少,等出了宮後,人多眼雜,不好換乘。
王芸還沒明白他說的那兩句話是何意,坐下馬車一頓,已穩穩停住。
今日一別,兩人再見麵,估計得到成親當日了,離開之前王芸匆匆對他道了一聲,“裴公子保重,萬事小心一些。”
裴安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點頭應了一聲,“嗯。”
又道,“你也是。”
—
王芸離開後,馬車繼續往前,裴安這才開始去褪自己的鞋襪。
腳後跟一道明顯的刀痕,血液已經凝固。
劉二公子。
行。
什麽氣量大,那都是誆人的,實則他記仇,且有仇必報。腦子裏留存下來的一張一張麵孔,他至今都還記得清清楚楚,他會一一討回來,加倍奉還。
劉家,蕭侯爺的裙帶關係之一。
他還沒想好理由去尋他,他倒是自己送上了門。
馬車回到國公府,已是下午,童義去張羅飯菜,裴安先去了書房,不久後,便收到了禦史台遞過來的消息。
“今日養心殿酒宴結束後,皇上召了林大人進宮。”
從渡口回來,裴安放了禦史台一日假,一人進宮請罪後,林讓的良心便一直處於極度不安,得到皇上的宣召時,並不知道皇上隻罰了裴安一年俸祿的消息,隻覺得鬆了一口氣,到了禦書房,還未等皇上開口,自個兒先磕起了頭,替裴安求情,“陛下,秦閣老一事,實屬意外,並非裴大人一人之過,陛下若要問罪,臣也有罪,實在是前來襲擊的刺客太多,且身手個個賽過禦史台的侍衛,再加之,上遊開閘,渡口突然漲起了水,若非裴大人機智,令大夥兒在渡口多呆一日,此時我等,早已葬身於江河。”
他們這一路遭遇了什麽,皇上自然清楚。
聽到他磕頭的響聲,皇上看著都替他疼,眉目一挑,“真死了?”
林讓不知道他問的這話到底是何意,愣了一下,以為是陛下還心懷僥幸,不敢欺瞞,如實稟報,“請陛下節哀。”
“你親眼見到的?”
林讓再次磕頭,“臣親眼目睹,也是臣親自打撈起了他老人家,臣和陛下一樣,也不願相信秦閣老就這麽去了,竭盡全力施救,可泡,泡的時辰實在太長,無力回天。”
皇上遲遲沒有應,似乎是太難過了,也沒再問他,招手讓他出了宮。
林讓一出來,禦史台那邊便傳來了消息。
皇上多疑,秦閣老之死,自己說了不算,得他親自確認,屍體麵目全非,辨認不出來,便找到作證之人。
意外之中的事,裴安反而安心了不少,確認是真的死了,他才能安心。
奔波了幾日,腳上又有傷,用完飯後,裴安先去沐浴,身上的袍子解下來,冷不丁地便碰到了那枚玉佩。
翠色的祖母綠,成色上佳,從被養出來的綠絲上看,應該是傳承了好幾代。
先前思緒千轉,如今看到這玉,又才回到了最初,今兒他讓她上馬車來,一開始似乎隻是想問問這塊玉佩......
她倒是同自己扯得遠。
童義已經備好了水,等了他半天沒見他進來,出來一瞧,便見他盯著玉佩在看。
他記得,這玉是三娘子給主子的,不由打趣道,“主子,可看出名堂了。”
還能有什麽名堂。
裴安盯了童義一眼,將其放在了一邊,正好有事吩咐,“這幾日騰出空,幫著張羅一下婚事,聘禮早些備好。”
“是,主子放心。”
這事還真不用他愁,老夫人和明嬸子,早就開始忙乎了,剛才他過去了一趟,見那屋子裏堆滿了花樣,綢緞......都沒腳下的地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