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全京城都在逼我們成婚 作者:起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前擔心王荊的那兩千戶士兵的安置,還曾慫恿他反,定也是猜到了一些什麽,他點頭應道,“嗯,是趙濤那狗賊。”
果然,他是要回臨安弑君謀反。
一個家族連去了五人,怎麽可能是意外,而能讓堂堂國公府幾乎家破人亡的,隻有那麽一人,芸娘之前聽青玉說起來時,便隱隱猜到了其中定有隱情,那時候多半是當故事在聽,即便成了親,也覺得離自己很遠,如今親耳聽他說出來,隻覺一切都清晰了,也離自己更近了,她身在了其中,仇恨已然壓在了自己身子,她胸腔不由也燃起了一股恨意。
恨那個從小讓他失去父母,從天堂墜入地獄之人。
若無此場劫難,他該是臨安城裏鮮衣怒馬的少年郎,身份尊貴,憑他的聰明睿智,如今定是人人心中的少年英雄,卻因背負著血海深仇,忍辱負重,成為了人人口中的’奸臣’。
她也聽青玉說了,當年還是阿舅救了聖上的命,這不就是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
縱然他是聖上又如何,這樣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的君主,實乃昏君,他說的沒錯,此仇不得不報。
果州固然是她心中的夙願,但要她在他為難之際,最需要她的時候離開他,她做不到。
半月前她拉著他,一心想要帶他走出林子,想他活下來,肩膀被樹藤勒破,腳底被磨出了水泡,絕望時她也曾哭過,卻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如今,她同樣不會放棄。
她不會拖他後腿,她可以幫他。
芸娘知道他是不想牽連自己,可她十分願意被他牽連,她反過來,緊緊地握住他的手,“我是郎君三媒六聘娶進門的夫人,是國公府的少奶奶,郎君要造反,我又怎能獨善其中,即便是死,我也要死個明明白白,隻有自己參與了才甘心,到時,無論成功失敗我都認。”
她看著他依舊不為所動的神色,鐵了心地道,“我能騎馬,也能提刀,手中王荊的兩千戶士兵,我都帶上,郎君也不用再勸我去果州了,我同郎君一道回臨安,等替阿舅阿婆、姑姑叔叔們報了仇,我再帶郎君去果州也不遲。”
自從成親之後,她待他一直都是這般善解人意,就因為他們是拜過堂的夫妻,便要拿自己的命,賭上自己的所有嗎。
他前一刻才認為她很聰慧,如今又覺得她太傻了。
傻得讓人心疼,內心也幾乎崩塌得不成樣,恨不得一口答應她,不想讓她這一番真情實意,白白地浪費了。
他的理智被蠱惑了片刻,猛然醒來,仍然搖頭,叫起了她的閨名,“寧寧,相信為夫,不會有事。”
他給她喂起了定心丸,“你放心,我自有成算,沒認識你之前,我便已在籌謀了,朝中的那些臣子,並非白救,時候一到,我都會將恩情一一地討回來,像秦閣老這樣的大儒,名望極高,門下的學生遍布各地,其中不凡有本事大的人,還有兵部尚書,對朝廷糧草的管控,兵器製作等,都有經驗,況且還有明春堂,三十八名副堂主,每一個提出來,都能為將,這兩年,明春堂擴展得很快,堂下已有了一萬多人馬,內有接應,外有兵馬,論實力,我不一定就輸給他趙濤。”
她聽他說得如此具細,內心稍稍地安穩了下來。
他繼續道,“再說我這’奸臣’的身份並非白當,形勢不對,我先取了他人頭,君主都沒了,底下的人還能興起什麽風浪?”
他語氣裏又帶上了熟悉的狂妄,她終於不再慌了,但到底還是擔心,半信半疑地問,“郎君有幾成把握?”
他實話道,”先前有五成,如今有九成。”
先前他若從鄂州出發,不走江陵這一趟,直接回山,帶兵攻下臨安,到了半路,他回京的消息便會傳到皇帝耳中,以他多疑的性子,必然會先做好防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如何也是五萬雄兵,他的勝算隻有五成。
如今不一樣,他腦子裏的衝動被她一番遊山玩水,慢慢地消磨,最終還是按計劃來到了江陵,找到了張治。
有了張治在,皇帝一心對付他,不會對自己生出懷疑,也不會設防。
屆時他回京,繼續做他的禦史台大夫,中秋夜人流大,借此讓人將明春堂的人大批放進臨安,從裏反向進攻,五萬雄兵關在門外,來一招關門打狗,隻需攻破禁軍,取了皇帝的人頭,便一切都結束了。
江山無主,他占取臨安,拿回屬於他裴家的節度使,讓一切回到原地,從頭開始。
他將自己所有的計劃都說給了她,毫無保留。
本以為她總也放心讓自己回去了,她卻眼睛一亮,“郎君有九成把握,那加上我,是不是就有十成了?”
她聽王叔叔說了,兩千戶士兵,是父親留下來的精兵,在戰場上曾所向披靡,殺敵無數,比起明春堂的人更有經驗,要是進了城,定能攻破禁兵。
若有王荊的相助,勝算自然會提高,與他而言如虎添翼,自然樂意。
但那是她父親留給她的唯一依仗,他斷然不能用。
她能如此輕鬆,三番兩次地要將人馬送給他,是因為她還不知道那兩千戶兵馬,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麽。
本想讓她回到果州,留一個驚喜,如今也沒必要了,他告訴了她,“你外祖父還活著。”
她的父母早已替她布下了後路,留下遺願讓她去果州替他外祖父上墳,實則是想讓她早些離開臨安,得到顧老將軍的庇佑。
芸娘一臉驚愕。
父親和母親還在世時,外祖父便走了,因病而去,走的時候,父親正值在戰場上,她年紀尚小,母親一人回的果州,去了一月才回來,回來時整個人瘦了一圈,神色一片哀痛,一瞧就知道是傷心過度,怎麽可能還活著呢。
“郎君怎麽知道。”他莫不是為了哄自己去果州,騙她的?
他看出了她眼裏的質疑,這樣的事他怎會同她玩笑,解釋道,“那日範大人讓我帶你去果州找他,怕你沉不住氣露出端倪,壞了顧老將軍的計劃,一直沒告訴你。”
他這般說,便是真的了。
外祖父還活著……
芸娘愣了愣,顧家自從外祖父去後,整個顧家幾乎也跟著消聲滅跡。
顧家原本有兩個舅舅,大舅舅繼承了顧家的血性,自小喜歡舞刀弄槍,長大後跟著祖父駐守在邊疆,上陣殺敵。可刀槍不長眼,二十歲那年,便在同北國人的一場戰爭中犧牲,隻剩下一個身子單薄,患有腿疾的二舅舅。
母親在的那會兒,二舅舅還會讓人帶信來臨安,告之其近況,母親一走,信也斷了,最近收到的一封信是表哥寄來的,給她留了一處宅子的名兒,邀請她有機會了,回果州去騎馬。
這回她出來,便是打算照著地兒尋過去,去外祖父墳前,了了母親臨走時交代的遺言。
如今既然人沒死,自然也不用再上香。
芸娘緩過神來麵上才開始有了喜悅,本身親人就不多,如今知道還活著一個,自然是高興的。
隻是沒高興多久,神色又生出了幾分悲哀,感歎道,“這活生生的人,愣是一個個被逼得要假死,見不得光,一輩子躲躲藏藏,做不回自己,要說他皇帝沒什麽本事吧,這世上的一草一木,陽光雨露,仿佛都由他做主,他一個不樂意,不準人吸氣兒了,誰就得消失;可要說他厲害,又有這麽多的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以死還魂,活得好好的,還在尋著機會同他報仇呢。我還真想親眼看看,他要得知這些’死’去的人都還活著,會是什麽反應,指不定一氣之下,吐血身亡了,多省事兒……”
她本身不是什麽惡人,可這一刻,是真巴不得不費一兵一卒,皇帝就能斷氣,最好來個橫禍,走路摔個跟頭再也爬不起來,吃飯被噎死,喝水被嗆死雲雲之類,總之不想讓他善終。
但常言道禍害千年,怕是沒那麽容易。
裴安以為告訴了她顧老將軍還活著的消息,她定會興奮,先去果州見人,結果她感歎出這一番話後,神色忽而輕鬆地道,“既然外祖父還活著,我就更不用著急去果州了,郎君也不必再尋旁的裏頭來說服我,我也不是那等子遇事縮頭的人,你要麽一道帶我回去,要麽一同跟著我去果州。”
她也不想同他講那些大道理了,擺出一副死纏難打的態度。
一向乖巧的人胡攪蠻纏起來,還真叫人無法應付,裴安說了這麽半天,一門心思想要她知難而退,誰知又被她繞了出來,還是要跟著他回臨安。
本該頭疼,心底竟莫名生出了隱隱的歡喜來,她是將他記掛在了心裏,才會這般舍不得吧。
他看著她堅定的眼神,突然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話去拒絕她了。
真要帶她回臨安,似乎也不是不無可能,拋去那些理智,不去計較結果,瘋狂一回,也不是不可以。
內心一旦鬆了個口子,先前的一切打算,也跟著瞬間土崩瓦解。
大不了,他再計劃得周全一些,謹慎一些,想個法子不讓她露麵,換個身份,換身衣裳讓她跟在他身邊。
她見他麵上開始鬆動,眼珠子瞪得亮堂堂的,繼續攻破,“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什麽都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來,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麽意義?”
這樣緊張嚴肅的大事,被她提高了一個層麵來說,突然就渺小了起來,如同天地這般大,有人死有人生,再過百來千年,誰還記得如今發生的事情,但兩人的生命有限,分開一日,就會少在一起一日……
他不得不承認,她善會蠱惑人心。
他別過頭,不去看她那雙勾人心智的眼睛,最後掙紮道,“你容我再想想,你要跟著,一切都得重新謀劃。”
“行。”她意願得逞,高興地抱住他胳膊,聲音明朗清脆,“郎君慢慢謀劃,不著急。”
他又才歪頭去看她,那臉上的笑容著實迷人心竅,什麽都想依著她。
要不就這麽算了,他自私一回又如何……
—
芸娘這頭是謀劃好了,知州薑大人那邊已經急得亂竄。
薑夫人坐在榻上,看他走來走去,眼睛都花了,“你能不能坐下來,別晃了。”
“我能坐得住才行!”薑大人一時半會兒真想不出辦法留人,嘴角都快磨起了泡,轉頭看向薑夫人,急病亂投醫,“你想到法子沒?”
薑夫人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才說話,“你在我跟前轉了這半天,終於想起問我了。”
裴安明日就要帶張治走了,薑大人沒功夫聽她賣關子,上前一把奪了她手裏的茶盞,“有辦法你就快些說,你忍心看我急成這樣。”
薑夫人白了他一眼,“你覺得裴安是什麽人?”
皇帝派來的親信,自然是皇帝的人,薑大人起初聽王荊說,裴大人是自己人,讓他大可放心,可如今這一番交手下來,完全不是這麽回事,他眉頭一擰,“那日我已經探過了他的口風,人家安於現狀,無心這天下。”
即便是有私心,也不是同他們一夥的。
他的心在臨安,掀起內鬥。
薑夫人一笑,“你們男人隻想幹大事,從不去揣摩細節,不就是留他兩日,來時他可是晚了足足半月,沿路各個城池,幾乎都光顧過了,你認為以他裴大人的性子,他會賣這麽多麵子?”
薑大人一愣,靈光忽然一閃,眼睛瞬間便亮開了。
“英雄難過美人關,臨安的傳言你也該聽過,兩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公認的才子佳人,就算沒聽過,你長了一雙眼睛也能瞧得出來,裴大人對你是什麽臉色,對芸娘又是什麽臉色,心裏還沒個數?”薑夫人一副得意勁兒,學王婆賣起了瓜,“咱芸娘自小就長得標誌,別說臨安,放眼南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姿色,哪個男子不喜歡。咱們女子喜歡一個男子,多半是靠腦子想,喜歡做夢,而男人要是愛起女人來,命都能不要。”
那日見了一回,她便知道,裴大人早晚要栽在芸娘身上,兩人已是夫妻,芸娘的事,他還能躲得過?
薑大人擔心裴大人帶走張治,薑夫人擔心的卻是裴安帶走芸娘。
她要是回了臨安,自己怎麽同顧娘子和顧老將軍交代。
“裴安一走,你也別指望芸娘能去果州,當年顧娘子為了嫁給王二爺,那勁頭你忘了?”
薑大人怎可能忘,可謂是驚天動地,偷雞摸狗,自己那時還是個毛頭小子,被顧家娘子拖去當過腳蹬爬院牆,非要給王二爺點顏色看看,剛爬上去,便被王夫人帶著人堵在了那,顧娘子嚇破了膽兒,腳下踩空,底下一堆人跟著她倒成一片,他墊在最底下,頭磕到了石頭,長了好大一個包,幾日才消。
但他看王家三娘子溫溫婉婉,完全不像當年的顧娘子。
“張治不能被裴安帶去臨安,芸娘更不能。”薑夫人臉色慢慢地凝重,轉身同身邊的下人吩咐道,“備些江陵的吃食,待會兒我給裴少夫人帶過去。”
—
一個上午,芸娘同裴安都呆在了屋子裏,謀劃著如何拿下臨安,如何弑君。
裴安雖一直沒給她準話,但不拒絕,她就當他是默認了,每一步都將自個兒也計劃在了裏麵,積極地出謀劃策。
夫妻倆一道使起力來,突然沒那麽沉重,一股子的輕鬆勁兒,完全看不出來是在謀逆造反。
下午裴安才出去,安排明日出發的事宜。
裴安前腳走,後腳薑夫人進來,帶了江陵的特色菜肴,故作不知裴安明兒要出發的消息,笑著同芸娘道,“知道滿滿喜歡吃甜食,這些都是江陵有名的小點,你先嚐嚐,不過這包回來的東西,肯定沒現成的好吃,你要是喜歡,明兒我帶你去酒樓再吃。”
“多謝姨母,這些已經夠了。”芸娘想起明兒要走,抬頭打算道別,“姨……”
“姨母明兒還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薑夫人突然湊了過來,神秘地一笑,道,“你還記得閃電不?”
芸娘愣了愣,“閃電?”
薑夫人點頭,“當年你母親和你被關在院子裏,閃電沒人照料,你祖母偷偷地讓人送來了江陵,讓我幫忙養在王家老宅,原本你來就能見到,可惜被你姨夫臨時派出去,接人去了,明兒才能回來……”
閃電當初被祖母收繳,她還以為凶多吉少了,不成想還活著。
那不僅是母親的坐騎,也是她騎過的第一匹馬,陪伴著自己長大,如同親人無異,怎麽也得見上一回。
明兒……明兒再等一日,也來得及。
—
薑夫人去了一趟芸娘那兒回來,當日晚上裴安便知會知府薑大人,明日再停留一日,後日出發。
果然,他是要回臨安弑君謀反。
一個家族連去了五人,怎麽可能是意外,而能讓堂堂國公府幾乎家破人亡的,隻有那麽一人,芸娘之前聽青玉說起來時,便隱隱猜到了其中定有隱情,那時候多半是當故事在聽,即便成了親,也覺得離自己很遠,如今親耳聽他說出來,隻覺一切都清晰了,也離自己更近了,她身在了其中,仇恨已然壓在了自己身子,她胸腔不由也燃起了一股恨意。
恨那個從小讓他失去父母,從天堂墜入地獄之人。
若無此場劫難,他該是臨安城裏鮮衣怒馬的少年郎,身份尊貴,憑他的聰明睿智,如今定是人人心中的少年英雄,卻因背負著血海深仇,忍辱負重,成為了人人口中的’奸臣’。
她也聽青玉說了,當年還是阿舅救了聖上的命,這不就是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
縱然他是聖上又如何,這樣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的君主,實乃昏君,他說的沒錯,此仇不得不報。
果州固然是她心中的夙願,但要她在他為難之際,最需要她的時候離開他,她做不到。
半月前她拉著他,一心想要帶他走出林子,想他活下來,肩膀被樹藤勒破,腳底被磨出了水泡,絕望時她也曾哭過,卻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如今,她同樣不會放棄。
她不會拖他後腿,她可以幫他。
芸娘知道他是不想牽連自己,可她十分願意被他牽連,她反過來,緊緊地握住他的手,“我是郎君三媒六聘娶進門的夫人,是國公府的少奶奶,郎君要造反,我又怎能獨善其中,即便是死,我也要死個明明白白,隻有自己參與了才甘心,到時,無論成功失敗我都認。”
她看著他依舊不為所動的神色,鐵了心地道,“我能騎馬,也能提刀,手中王荊的兩千戶士兵,我都帶上,郎君也不用再勸我去果州了,我同郎君一道回臨安,等替阿舅阿婆、姑姑叔叔們報了仇,我再帶郎君去果州也不遲。”
自從成親之後,她待他一直都是這般善解人意,就因為他們是拜過堂的夫妻,便要拿自己的命,賭上自己的所有嗎。
他前一刻才認為她很聰慧,如今又覺得她太傻了。
傻得讓人心疼,內心也幾乎崩塌得不成樣,恨不得一口答應她,不想讓她這一番真情實意,白白地浪費了。
他的理智被蠱惑了片刻,猛然醒來,仍然搖頭,叫起了她的閨名,“寧寧,相信為夫,不會有事。”
他給她喂起了定心丸,“你放心,我自有成算,沒認識你之前,我便已在籌謀了,朝中的那些臣子,並非白救,時候一到,我都會將恩情一一地討回來,像秦閣老這樣的大儒,名望極高,門下的學生遍布各地,其中不凡有本事大的人,還有兵部尚書,對朝廷糧草的管控,兵器製作等,都有經驗,況且還有明春堂,三十八名副堂主,每一個提出來,都能為將,這兩年,明春堂擴展得很快,堂下已有了一萬多人馬,內有接應,外有兵馬,論實力,我不一定就輸給他趙濤。”
她聽他說得如此具細,內心稍稍地安穩了下來。
他繼續道,“再說我這’奸臣’的身份並非白當,形勢不對,我先取了他人頭,君主都沒了,底下的人還能興起什麽風浪?”
他語氣裏又帶上了熟悉的狂妄,她終於不再慌了,但到底還是擔心,半信半疑地問,“郎君有幾成把握?”
他實話道,”先前有五成,如今有九成。”
先前他若從鄂州出發,不走江陵這一趟,直接回山,帶兵攻下臨安,到了半路,他回京的消息便會傳到皇帝耳中,以他多疑的性子,必然會先做好防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如何也是五萬雄兵,他的勝算隻有五成。
如今不一樣,他腦子裏的衝動被她一番遊山玩水,慢慢地消磨,最終還是按計劃來到了江陵,找到了張治。
有了張治在,皇帝一心對付他,不會對自己生出懷疑,也不會設防。
屆時他回京,繼續做他的禦史台大夫,中秋夜人流大,借此讓人將明春堂的人大批放進臨安,從裏反向進攻,五萬雄兵關在門外,來一招關門打狗,隻需攻破禁軍,取了皇帝的人頭,便一切都結束了。
江山無主,他占取臨安,拿回屬於他裴家的節度使,讓一切回到原地,從頭開始。
他將自己所有的計劃都說給了她,毫無保留。
本以為她總也放心讓自己回去了,她卻眼睛一亮,“郎君有九成把握,那加上我,是不是就有十成了?”
她聽王叔叔說了,兩千戶士兵,是父親留下來的精兵,在戰場上曾所向披靡,殺敵無數,比起明春堂的人更有經驗,要是進了城,定能攻破禁兵。
若有王荊的相助,勝算自然會提高,與他而言如虎添翼,自然樂意。
但那是她父親留給她的唯一依仗,他斷然不能用。
她能如此輕鬆,三番兩次地要將人馬送給他,是因為她還不知道那兩千戶兵馬,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麽。
本想讓她回到果州,留一個驚喜,如今也沒必要了,他告訴了她,“你外祖父還活著。”
她的父母早已替她布下了後路,留下遺願讓她去果州替他外祖父上墳,實則是想讓她早些離開臨安,得到顧老將軍的庇佑。
芸娘一臉驚愕。
父親和母親還在世時,外祖父便走了,因病而去,走的時候,父親正值在戰場上,她年紀尚小,母親一人回的果州,去了一月才回來,回來時整個人瘦了一圈,神色一片哀痛,一瞧就知道是傷心過度,怎麽可能還活著呢。
“郎君怎麽知道。”他莫不是為了哄自己去果州,騙她的?
他看出了她眼裏的質疑,這樣的事他怎會同她玩笑,解釋道,“那日範大人讓我帶你去果州找他,怕你沉不住氣露出端倪,壞了顧老將軍的計劃,一直沒告訴你。”
他這般說,便是真的了。
外祖父還活著……
芸娘愣了愣,顧家自從外祖父去後,整個顧家幾乎也跟著消聲滅跡。
顧家原本有兩個舅舅,大舅舅繼承了顧家的血性,自小喜歡舞刀弄槍,長大後跟著祖父駐守在邊疆,上陣殺敵。可刀槍不長眼,二十歲那年,便在同北國人的一場戰爭中犧牲,隻剩下一個身子單薄,患有腿疾的二舅舅。
母親在的那會兒,二舅舅還會讓人帶信來臨安,告之其近況,母親一走,信也斷了,最近收到的一封信是表哥寄來的,給她留了一處宅子的名兒,邀請她有機會了,回果州去騎馬。
這回她出來,便是打算照著地兒尋過去,去外祖父墳前,了了母親臨走時交代的遺言。
如今既然人沒死,自然也不用再上香。
芸娘緩過神來麵上才開始有了喜悅,本身親人就不多,如今知道還活著一個,自然是高興的。
隻是沒高興多久,神色又生出了幾分悲哀,感歎道,“這活生生的人,愣是一個個被逼得要假死,見不得光,一輩子躲躲藏藏,做不回自己,要說他皇帝沒什麽本事吧,這世上的一草一木,陽光雨露,仿佛都由他做主,他一個不樂意,不準人吸氣兒了,誰就得消失;可要說他厲害,又有這麽多的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以死還魂,活得好好的,還在尋著機會同他報仇呢。我還真想親眼看看,他要得知這些’死’去的人都還活著,會是什麽反應,指不定一氣之下,吐血身亡了,多省事兒……”
她本身不是什麽惡人,可這一刻,是真巴不得不費一兵一卒,皇帝就能斷氣,最好來個橫禍,走路摔個跟頭再也爬不起來,吃飯被噎死,喝水被嗆死雲雲之類,總之不想讓他善終。
但常言道禍害千年,怕是沒那麽容易。
裴安以為告訴了她顧老將軍還活著的消息,她定會興奮,先去果州見人,結果她感歎出這一番話後,神色忽而輕鬆地道,“既然外祖父還活著,我就更不用著急去果州了,郎君也不必再尋旁的裏頭來說服我,我也不是那等子遇事縮頭的人,你要麽一道帶我回去,要麽一同跟著我去果州。”
她也不想同他講那些大道理了,擺出一副死纏難打的態度。
一向乖巧的人胡攪蠻纏起來,還真叫人無法應付,裴安說了這麽半天,一門心思想要她知難而退,誰知又被她繞了出來,還是要跟著他回臨安。
本該頭疼,心底竟莫名生出了隱隱的歡喜來,她是將他記掛在了心裏,才會這般舍不得吧。
他看著她堅定的眼神,突然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話去拒絕她了。
真要帶她回臨安,似乎也不是不無可能,拋去那些理智,不去計較結果,瘋狂一回,也不是不可以。
內心一旦鬆了個口子,先前的一切打算,也跟著瞬間土崩瓦解。
大不了,他再計劃得周全一些,謹慎一些,想個法子不讓她露麵,換個身份,換身衣裳讓她跟在他身邊。
她見他麵上開始鬆動,眼珠子瞪得亮堂堂的,繼續攻破,“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什麽都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來,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麽意義?”
這樣緊張嚴肅的大事,被她提高了一個層麵來說,突然就渺小了起來,如同天地這般大,有人死有人生,再過百來千年,誰還記得如今發生的事情,但兩人的生命有限,分開一日,就會少在一起一日……
他不得不承認,她善會蠱惑人心。
他別過頭,不去看她那雙勾人心智的眼睛,最後掙紮道,“你容我再想想,你要跟著,一切都得重新謀劃。”
“行。”她意願得逞,高興地抱住他胳膊,聲音明朗清脆,“郎君慢慢謀劃,不著急。”
他又才歪頭去看她,那臉上的笑容著實迷人心竅,什麽都想依著她。
要不就這麽算了,他自私一回又如何……
—
芸娘這頭是謀劃好了,知州薑大人那邊已經急得亂竄。
薑夫人坐在榻上,看他走來走去,眼睛都花了,“你能不能坐下來,別晃了。”
“我能坐得住才行!”薑大人一時半會兒真想不出辦法留人,嘴角都快磨起了泡,轉頭看向薑夫人,急病亂投醫,“你想到法子沒?”
薑夫人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才說話,“你在我跟前轉了這半天,終於想起問我了。”
裴安明日就要帶張治走了,薑大人沒功夫聽她賣關子,上前一把奪了她手裏的茶盞,“有辦法你就快些說,你忍心看我急成這樣。”
薑夫人白了他一眼,“你覺得裴安是什麽人?”
皇帝派來的親信,自然是皇帝的人,薑大人起初聽王荊說,裴大人是自己人,讓他大可放心,可如今這一番交手下來,完全不是這麽回事,他眉頭一擰,“那日我已經探過了他的口風,人家安於現狀,無心這天下。”
即便是有私心,也不是同他們一夥的。
他的心在臨安,掀起內鬥。
薑夫人一笑,“你們男人隻想幹大事,從不去揣摩細節,不就是留他兩日,來時他可是晚了足足半月,沿路各個城池,幾乎都光顧過了,你認為以他裴大人的性子,他會賣這麽多麵子?”
薑大人一愣,靈光忽然一閃,眼睛瞬間便亮開了。
“英雄難過美人關,臨安的傳言你也該聽過,兩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公認的才子佳人,就算沒聽過,你長了一雙眼睛也能瞧得出來,裴大人對你是什麽臉色,對芸娘又是什麽臉色,心裏還沒個數?”薑夫人一副得意勁兒,學王婆賣起了瓜,“咱芸娘自小就長得標誌,別說臨安,放眼南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姿色,哪個男子不喜歡。咱們女子喜歡一個男子,多半是靠腦子想,喜歡做夢,而男人要是愛起女人來,命都能不要。”
那日見了一回,她便知道,裴大人早晚要栽在芸娘身上,兩人已是夫妻,芸娘的事,他還能躲得過?
薑大人擔心裴大人帶走張治,薑夫人擔心的卻是裴安帶走芸娘。
她要是回了臨安,自己怎麽同顧娘子和顧老將軍交代。
“裴安一走,你也別指望芸娘能去果州,當年顧娘子為了嫁給王二爺,那勁頭你忘了?”
薑大人怎可能忘,可謂是驚天動地,偷雞摸狗,自己那時還是個毛頭小子,被顧家娘子拖去當過腳蹬爬院牆,非要給王二爺點顏色看看,剛爬上去,便被王夫人帶著人堵在了那,顧娘子嚇破了膽兒,腳下踩空,底下一堆人跟著她倒成一片,他墊在最底下,頭磕到了石頭,長了好大一個包,幾日才消。
但他看王家三娘子溫溫婉婉,完全不像當年的顧娘子。
“張治不能被裴安帶去臨安,芸娘更不能。”薑夫人臉色慢慢地凝重,轉身同身邊的下人吩咐道,“備些江陵的吃食,待會兒我給裴少夫人帶過去。”
—
一個上午,芸娘同裴安都呆在了屋子裏,謀劃著如何拿下臨安,如何弑君。
裴安雖一直沒給她準話,但不拒絕,她就當他是默認了,每一步都將自個兒也計劃在了裏麵,積極地出謀劃策。
夫妻倆一道使起力來,突然沒那麽沉重,一股子的輕鬆勁兒,完全看不出來是在謀逆造反。
下午裴安才出去,安排明日出發的事宜。
裴安前腳走,後腳薑夫人進來,帶了江陵的特色菜肴,故作不知裴安明兒要出發的消息,笑著同芸娘道,“知道滿滿喜歡吃甜食,這些都是江陵有名的小點,你先嚐嚐,不過這包回來的東西,肯定沒現成的好吃,你要是喜歡,明兒我帶你去酒樓再吃。”
“多謝姨母,這些已經夠了。”芸娘想起明兒要走,抬頭打算道別,“姨……”
“姨母明兒還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薑夫人突然湊了過來,神秘地一笑,道,“你還記得閃電不?”
芸娘愣了愣,“閃電?”
薑夫人點頭,“當年你母親和你被關在院子裏,閃電沒人照料,你祖母偷偷地讓人送來了江陵,讓我幫忙養在王家老宅,原本你來就能見到,可惜被你姨夫臨時派出去,接人去了,明兒才能回來……”
閃電當初被祖母收繳,她還以為凶多吉少了,不成想還活著。
那不僅是母親的坐騎,也是她騎過的第一匹馬,陪伴著自己長大,如同親人無異,怎麽也得見上一回。
明兒……明兒再等一日,也來得及。
—
薑夫人去了一趟芸娘那兒回來,當日晚上裴安便知會知府薑大人,明日再停留一日,後日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