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全京城都在逼我們成婚 作者:起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是哪一樁,都能亂了裴安心智,心生猶豫。
裴安不可能無動於衷,他也恨,若非陰差陽錯,他此時也不會出現在這兒,要說他是為了趙濤,為了百姓在作戰,非也。
他恨不得將趙濤千刀萬剮。
可他如今的局麵,確實也如北國太子所說,並不樂觀,這也是他最初早就想到,無論薑大人如何勸說,他遲遲不為所動的原因。
這天下如何,與他何幹,他隻想要趙濤的狗命。
就算北國太子不挑撥,他心頭的恐懼也一直都在。
怕到頭來,自己不但沒有報成仇,還走了父親的老路,替他趙濤做了嫁衣,如此,他就算是死了,靈魂也不會安寧。
如果不走這條路,那便是另一條路。
讓北人攻入南國,霸占領土,搶奪財物,掠殺百姓,從襄州一路直下,再攻入裴家世代守護的臨安,將父親拱手相讓,寧願忍受妻子被辱,寧願自盡,也要保住其平安的臨安變成人間地獄,民不聊生......
他無法選,太難抉擇。
可在兩條路之間,突然多了一個牽動著他心思的人,讓這一場抉擇失了平衡,傾向了後者。
她告訴他,“覆巢之下無完卵,當真到了那一步了,郎君去哪兒,我便去哪兒,就算最後這山河千瘡百孔,無地可落腳,九幽之地,她也要同他一塊兒隨行。”
要她經曆戰火的吞噬,跟著自己顛簸流離,他做不到。叢蘆葦叢走出來的那一刻,他就暗自發了誓,不會讓她再經曆苦難。
心中堅定了下來,先前的刺激於他而言,也沒了用處,眸子裏的煞氣褪去,重新被清冷覆蓋,淡然地問,“太子殿下知道的倒是挺多,不知太子這番挑撥離間,為何意?”
北國太子說了這一大堆,自有他的目的,“我北國君主,深明大義,善待臣民,從不苛待將士百姓,裴大人何不棄暗投明,待攻下南國,孤答應你,臨安給你,封你裴大人為王侯,功名雙收,享幾輩子的榮華富貴。”
旁邊的趙炎一聽,忙提醒道,“裴兄,可莫要著了他的奸計,北人生性殘暴,從不講信用。”
北國太子目光不由看了過去,“這位是?”
“瑞安王府趙炎。”
北國太子一愣,“姓趙啊,是替你們那位昏君,來監視裴大人的?”
他這挑撥離間的本事,簡直就是登峰造極,趙炎‘呸’了一口,“一國太子,竟有如此卑鄙之心,你這太子之位,怕也來得也不光彩。”
北國太子懶得理會他,看向裴安,“裴大人考慮得如何?”
裴安一笑,“我裴安做過“惡魔”,做過‘奸臣’,唯獨不知該如何做叛徒。”
北國太子臉色一變,“裴大人的意思是非要刀刃相見?”
裴安淡然地道,“見不見,得看太子殿下的意思。”
北國太子眉頭皺了皺,不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一個女子,再大的本事,她能徒手打過滿屋子的侍衛,殺了堂堂皇子?且還是在異國他鄉?”裴安學著之前太子那般搖頭,“我覺得不太可能,太子殿下認為呢?”
北國太子臉色一僵。
“三皇子仗著外戚的勢力,這些年在你們聖上麵前出盡了風頭,受封親王,態度囂張,就連太子殿下都讓忍讓幾分,聽說二皇子還經常受他打壓,如今人死了,乃南國公主所殺,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三皇子外家急紅了眼,兩月的功夫,折了十幾個將士,四五萬兵馬在襄州,誰受益?”
“是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受益。”先前他挑撥離間,裴安以牙還牙,盡數都還給了他,“可太子殿下別忘了,你的嫡母先皇後已經薨了,不出意外,二皇子的生母榮貴妃,這個月將會冊封為皇後,有生母照應,這等上戰場殺敵之事,自然也輪不到他,說不定如今正陪著你父皇喝茶,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第92章
兩國開戰,要堂堂一國太子上戰場,背地裏已有不少人在議論猜忌,說他失了寵,待榮貴妃登了寶座,太子之位遲早會易主。
如今竟然又被一個南國臣子挑明了厲害,北國太子臉色頓時不好看。
到底知道大戰當前,不能被對方擾亂了心緒,心緒不穩,乃作戰大忌,太子努力平靜下來,牽著馬退後了幾步,看向裴安,臉上再無適才的和氣,陰沉囂張地道,“既如此,孤便同裴大人戰場上相見,裴大人放心,孤定會將裴大人的屍身保全了,掛在城門上,等你家中老夫人,妻兒前來認領。”
裴安沒同他乘口舌之快,手中獅子盔罩上頭,勒住韁繩,馬匹同樣退後。
一場廝殺不可避免,兩軍氣氛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裴安拔出長劍,舉到頭頂,身後戰鼓鳴起,“咚咚!”的鼓聲,傳遍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敲在人心上,震動著胸腔,攪動起周身的熱血,澎湃激揚。
“列隊!”
“退!”
王荊一聲喊開,顧家軍將領魏將軍往左側退回百步,顧家二爺同樣帶著兵馬,往後側退出百步,露出身後江將軍的兩萬朝廷兵馬。前排早架起了人牆,盾牌相護,數名弓箭手影在後,手中弓箭緩緩拉開。
“天狼犯我國土,殺我國人,辱我國魂,先烈在前示效,我輩當無懦夫!”
王荊的聲音一落,軍中一聲高歌響起,所有人齊聲高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家中父母,莫憂!待兒殺進天狼,膝前盡孝。
家中孩兒,莫怕!待父殺盡天狼,賜你安康。
家中娘子,莫慌!待夫殺進天狼,與子偕老。
南國的父老鄉親們啊,你們莫要驚慌,天狼何可懼?還有我南國兒郎。
你看,他英姿颯颯!
你瞧,他英勇威武!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山河永固,英雄長生!
家國不可犯,以我血肉祭國旗!
歌聲嘹亮,感心動耳,熱血沸騰,激蕩著每一個人的胸腔,那保家衛國的抱負,如同熊熊烈火在燃燒,所有的將士齊齊地起了手裏的紅纓槍。
“殺!”
“殺......”
殺喊聲震動了半邊天,南人看著北人凶猛而來,紋絲不動,保持著隊列。
待對方的兵馬一越過暗線,明春堂福堂主孫良瞬間拉開信號彈,高呼一聲,“拉繩!”
埋在土裏的幾條繩索拉出來,全是密密麻麻的釘耙,一破土,尖銳鋒利,紮在了對方的馬蹄下,馬匹不斷嘶叫,衝在前麵的北人將士一倒,駐守在正前方的江將軍立馬下令,“放箭!”
戰事正式開始。
號角聲,戰鼓聲,震動天地。
南人統共四萬兵馬,而北軍一共有十五萬兵,兩萬出戰,其餘全部屯在了後方,兩國兵力懸殊,將士們的眼中卻無半絲懼怕。
人固有一死。
輕於鴻毛,重於泰山!
為鼓舞士氣,裴安同江將軍,衝在了頭陣,不與小兵糾纏,專擒將領,不斷摧毀北人旗幟。
眼見跟前的旗幟一麵一麵的倒了下來,太子手底下的將領一臉著急,“殿下,兩萬人馬怕是保不住了。”
太子絲毫不急,“南人多少兵馬?孤滿打滿算,算他五萬,我們多少?”太子一副傲慢之色,諷刺地道,“他就是個螺旋,轉得再猛,也有停下來的時候。不急,今日兩萬,明日三萬,後日五萬,孤就同他慢慢磨,看看那位裴大人能堅持到何時。”
北國太子一副胸有成竹。
廝殺了半日,北人先派的兩萬兵馬已潰不成軍,太子完全不當一回事,也不讓人停戰,繼續下令,“點三萬人,上。”
他要來一場車輪戰。
到了第二日早上,外麵依舊戰火連天,南人即便是鐵打的,也不可能打上一天一夜,終究是堅持不住,半夜時便被逼退,不斷地在往後移。
北國太子也不著急派大軍,就這般慢慢地吊著南軍,一步一步地移向城門。
到了午後,離城門已不足一裏,北國太子正躺在營帳內睡大覺,一人進來稟報,“殿下,京中來了消息。”
太子眉頭一擰,“何事?”
那人立馬上前附在他耳邊,“二殿下昨日被襲,真凶當場被抓獲,一口咬定是完顏勳的人。”
完顏勳,他的人。
太子神色一震,“這等奸計,明擺著就是栽贓,父皇呢?他信了?”
那人搖頭,“陛下雖說此時有待查證,但臉色不太好看。”
太子深吸了一口氣,翻身坐起來,嘴角都抽搐了起來。
他這位二弟,確實不簡單,恐怕就等著他戰死沙場,太子殿下麵色一陣扭曲,袖子一甩,“速戰速決。”
他不能再耗在這兒。
自己太子的地位都將不保了,他哪裏還有心陪他裴安在這玩貓捉老鼠。
北國太子派出五萬兵馬,直接下令,“攻城!”
可待北國的五萬大軍衝上去時,南人竟開始齊齊撤退,退回到了城門內,待北軍一到,城門前突然一條火龍燒了起來,恰逢當日刮起了西北風,火勢燒在北軍身上,人擠人,一個點一個,想退都退不開。
南國兵馬,隻管在城牆上,架著火燒的弓箭,車輪射人頭。
第三次交手,戰場一片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五萬北軍,大敗!
戰事被迫暫停。
北國太子從未受過這樣的窩囊氣,正在氣頭上,又得來了京中一樁消息,“探子來報,說看到南國公主進了二皇子府邸。”
太子一陣錯愕,冷笑一聲,還真是被裴安說中了。殺了同胞弟弟,估計下一個便是他這個兄長了。
“還有一事。”
北國太子極不耐煩,“說。”
“最近城中來了不少賊寇,陛下不堪其擾,派了二皇子鎮壓,追了幾回,都消失在了殿下購置的幾個院子外。”
北國太子腦子一陣一陣跳。
“他這是當孤死了?”北國太子一袖子掃了案上的兵書,氣得身體發抖,穩了好一陣才穩住,招來兵將,“等不了了,再等下去,怕是待孤一回去,就該褪下太子的冠冕,進詔獄。”
“來人!”北國太子一臉怒火,“上戎裝,孤要親自砍了他裴安的腦袋。”
兩軍交戰五六日,北國太子終於親自上了馬背,清點完剩下兵馬,同樣率五萬人馬,來勢洶湧,勢必要攻城。
裴安也再次跨上馬背,帶著餘下的南人,衝出城門。
裴安不可能無動於衷,他也恨,若非陰差陽錯,他此時也不會出現在這兒,要說他是為了趙濤,為了百姓在作戰,非也。
他恨不得將趙濤千刀萬剮。
可他如今的局麵,確實也如北國太子所說,並不樂觀,這也是他最初早就想到,無論薑大人如何勸說,他遲遲不為所動的原因。
這天下如何,與他何幹,他隻想要趙濤的狗命。
就算北國太子不挑撥,他心頭的恐懼也一直都在。
怕到頭來,自己不但沒有報成仇,還走了父親的老路,替他趙濤做了嫁衣,如此,他就算是死了,靈魂也不會安寧。
如果不走這條路,那便是另一條路。
讓北人攻入南國,霸占領土,搶奪財物,掠殺百姓,從襄州一路直下,再攻入裴家世代守護的臨安,將父親拱手相讓,寧願忍受妻子被辱,寧願自盡,也要保住其平安的臨安變成人間地獄,民不聊生......
他無法選,太難抉擇。
可在兩條路之間,突然多了一個牽動著他心思的人,讓這一場抉擇失了平衡,傾向了後者。
她告訴他,“覆巢之下無完卵,當真到了那一步了,郎君去哪兒,我便去哪兒,就算最後這山河千瘡百孔,無地可落腳,九幽之地,她也要同他一塊兒隨行。”
要她經曆戰火的吞噬,跟著自己顛簸流離,他做不到。叢蘆葦叢走出來的那一刻,他就暗自發了誓,不會讓她再經曆苦難。
心中堅定了下來,先前的刺激於他而言,也沒了用處,眸子裏的煞氣褪去,重新被清冷覆蓋,淡然地問,“太子殿下知道的倒是挺多,不知太子這番挑撥離間,為何意?”
北國太子說了這一大堆,自有他的目的,“我北國君主,深明大義,善待臣民,從不苛待將士百姓,裴大人何不棄暗投明,待攻下南國,孤答應你,臨安給你,封你裴大人為王侯,功名雙收,享幾輩子的榮華富貴。”
旁邊的趙炎一聽,忙提醒道,“裴兄,可莫要著了他的奸計,北人生性殘暴,從不講信用。”
北國太子目光不由看了過去,“這位是?”
“瑞安王府趙炎。”
北國太子一愣,“姓趙啊,是替你們那位昏君,來監視裴大人的?”
他這挑撥離間的本事,簡直就是登峰造極,趙炎‘呸’了一口,“一國太子,竟有如此卑鄙之心,你這太子之位,怕也來得也不光彩。”
北國太子懶得理會他,看向裴安,“裴大人考慮得如何?”
裴安一笑,“我裴安做過“惡魔”,做過‘奸臣’,唯獨不知該如何做叛徒。”
北國太子臉色一變,“裴大人的意思是非要刀刃相見?”
裴安淡然地道,“見不見,得看太子殿下的意思。”
北國太子眉頭皺了皺,不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一個女子,再大的本事,她能徒手打過滿屋子的侍衛,殺了堂堂皇子?且還是在異國他鄉?”裴安學著之前太子那般搖頭,“我覺得不太可能,太子殿下認為呢?”
北國太子臉色一僵。
“三皇子仗著外戚的勢力,這些年在你們聖上麵前出盡了風頭,受封親王,態度囂張,就連太子殿下都讓忍讓幾分,聽說二皇子還經常受他打壓,如今人死了,乃南國公主所殺,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三皇子外家急紅了眼,兩月的功夫,折了十幾個將士,四五萬兵馬在襄州,誰受益?”
“是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受益。”先前他挑撥離間,裴安以牙還牙,盡數都還給了他,“可太子殿下別忘了,你的嫡母先皇後已經薨了,不出意外,二皇子的生母榮貴妃,這個月將會冊封為皇後,有生母照應,這等上戰場殺敵之事,自然也輪不到他,說不定如今正陪著你父皇喝茶,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第92章
兩國開戰,要堂堂一國太子上戰場,背地裏已有不少人在議論猜忌,說他失了寵,待榮貴妃登了寶座,太子之位遲早會易主。
如今竟然又被一個南國臣子挑明了厲害,北國太子臉色頓時不好看。
到底知道大戰當前,不能被對方擾亂了心緒,心緒不穩,乃作戰大忌,太子努力平靜下來,牽著馬退後了幾步,看向裴安,臉上再無適才的和氣,陰沉囂張地道,“既如此,孤便同裴大人戰場上相見,裴大人放心,孤定會將裴大人的屍身保全了,掛在城門上,等你家中老夫人,妻兒前來認領。”
裴安沒同他乘口舌之快,手中獅子盔罩上頭,勒住韁繩,馬匹同樣退後。
一場廝殺不可避免,兩軍氣氛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裴安拔出長劍,舉到頭頂,身後戰鼓鳴起,“咚咚!”的鼓聲,傳遍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敲在人心上,震動著胸腔,攪動起周身的熱血,澎湃激揚。
“列隊!”
“退!”
王荊一聲喊開,顧家軍將領魏將軍往左側退回百步,顧家二爺同樣帶著兵馬,往後側退出百步,露出身後江將軍的兩萬朝廷兵馬。前排早架起了人牆,盾牌相護,數名弓箭手影在後,手中弓箭緩緩拉開。
“天狼犯我國土,殺我國人,辱我國魂,先烈在前示效,我輩當無懦夫!”
王荊的聲音一落,軍中一聲高歌響起,所有人齊聲高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家中父母,莫憂!待兒殺進天狼,膝前盡孝。
家中孩兒,莫怕!待父殺盡天狼,賜你安康。
家中娘子,莫慌!待夫殺進天狼,與子偕老。
南國的父老鄉親們啊,你們莫要驚慌,天狼何可懼?還有我南國兒郎。
你看,他英姿颯颯!
你瞧,他英勇威武!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山河永固,英雄長生!
家國不可犯,以我血肉祭國旗!
歌聲嘹亮,感心動耳,熱血沸騰,激蕩著每一個人的胸腔,那保家衛國的抱負,如同熊熊烈火在燃燒,所有的將士齊齊地起了手裏的紅纓槍。
“殺!”
“殺......”
殺喊聲震動了半邊天,南人看著北人凶猛而來,紋絲不動,保持著隊列。
待對方的兵馬一越過暗線,明春堂福堂主孫良瞬間拉開信號彈,高呼一聲,“拉繩!”
埋在土裏的幾條繩索拉出來,全是密密麻麻的釘耙,一破土,尖銳鋒利,紮在了對方的馬蹄下,馬匹不斷嘶叫,衝在前麵的北人將士一倒,駐守在正前方的江將軍立馬下令,“放箭!”
戰事正式開始。
號角聲,戰鼓聲,震動天地。
南人統共四萬兵馬,而北軍一共有十五萬兵,兩萬出戰,其餘全部屯在了後方,兩國兵力懸殊,將士們的眼中卻無半絲懼怕。
人固有一死。
輕於鴻毛,重於泰山!
為鼓舞士氣,裴安同江將軍,衝在了頭陣,不與小兵糾纏,專擒將領,不斷摧毀北人旗幟。
眼見跟前的旗幟一麵一麵的倒了下來,太子手底下的將領一臉著急,“殿下,兩萬人馬怕是保不住了。”
太子絲毫不急,“南人多少兵馬?孤滿打滿算,算他五萬,我們多少?”太子一副傲慢之色,諷刺地道,“他就是個螺旋,轉得再猛,也有停下來的時候。不急,今日兩萬,明日三萬,後日五萬,孤就同他慢慢磨,看看那位裴大人能堅持到何時。”
北國太子一副胸有成竹。
廝殺了半日,北人先派的兩萬兵馬已潰不成軍,太子完全不當一回事,也不讓人停戰,繼續下令,“點三萬人,上。”
他要來一場車輪戰。
到了第二日早上,外麵依舊戰火連天,南人即便是鐵打的,也不可能打上一天一夜,終究是堅持不住,半夜時便被逼退,不斷地在往後移。
北國太子也不著急派大軍,就這般慢慢地吊著南軍,一步一步地移向城門。
到了午後,離城門已不足一裏,北國太子正躺在營帳內睡大覺,一人進來稟報,“殿下,京中來了消息。”
太子眉頭一擰,“何事?”
那人立馬上前附在他耳邊,“二殿下昨日被襲,真凶當場被抓獲,一口咬定是完顏勳的人。”
完顏勳,他的人。
太子神色一震,“這等奸計,明擺著就是栽贓,父皇呢?他信了?”
那人搖頭,“陛下雖說此時有待查證,但臉色不太好看。”
太子深吸了一口氣,翻身坐起來,嘴角都抽搐了起來。
他這位二弟,確實不簡單,恐怕就等著他戰死沙場,太子殿下麵色一陣扭曲,袖子一甩,“速戰速決。”
他不能再耗在這兒。
自己太子的地位都將不保了,他哪裏還有心陪他裴安在這玩貓捉老鼠。
北國太子派出五萬兵馬,直接下令,“攻城!”
可待北國的五萬大軍衝上去時,南人竟開始齊齊撤退,退回到了城門內,待北軍一到,城門前突然一條火龍燒了起來,恰逢當日刮起了西北風,火勢燒在北軍身上,人擠人,一個點一個,想退都退不開。
南國兵馬,隻管在城牆上,架著火燒的弓箭,車輪射人頭。
第三次交手,戰場一片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五萬北軍,大敗!
戰事被迫暫停。
北國太子從未受過這樣的窩囊氣,正在氣頭上,又得來了京中一樁消息,“探子來報,說看到南國公主進了二皇子府邸。”
太子一陣錯愕,冷笑一聲,還真是被裴安說中了。殺了同胞弟弟,估計下一個便是他這個兄長了。
“還有一事。”
北國太子極不耐煩,“說。”
“最近城中來了不少賊寇,陛下不堪其擾,派了二皇子鎮壓,追了幾回,都消失在了殿下購置的幾個院子外。”
北國太子腦子一陣一陣跳。
“他這是當孤死了?”北國太子一袖子掃了案上的兵書,氣得身體發抖,穩了好一陣才穩住,招來兵將,“等不了了,再等下去,怕是待孤一回去,就該褪下太子的冠冕,進詔獄。”
“來人!”北國太子一臉怒火,“上戎裝,孤要親自砍了他裴安的腦袋。”
兩軍交戰五六日,北國太子終於親自上了馬背,清點完剩下兵馬,同樣率五萬人馬,來勢洶湧,勢必要攻城。
裴安也再次跨上馬背,帶著餘下的南人,衝出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