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況舒萍事先已經考慮過,就算李月玲不提過陣子她也會讓人事發布招聘信息,畢竟她對食品廠未來的發展規劃,並不僅僅止步於麵包車間而已。
“隻要是合理的工作訴求我都會盡量滿足大家,目前咱們廠人手不足的問題不止你們,很多崗位都有這個現象。下午我讓人事出個通知,有切實需要的先填個申請表,包括增加人數、崗位、要求,這樣也方便人事的招聘工作。”
這樣一來,丁佳琴隻要去人事填個申請表就行,就不需要再跟舒萍報備了。
食品廠招人的消息剛放出去,很快就來了不少應聘者,其中應聘銷售員和倉儲員的人數遠遠高於生產工人。
胡慧瑛實在不知道怎麽從那麽多人中挑出最合適的,趕緊來找舒萍拿主意。
“這樣,你先按基本要求進行初篩,銷售的話口才要好,起碼有高中以上學曆,會喝酒開車的優先,倉儲的話盡量留年輕力壯體力好的,至於車間工人,超過五十歲的先剔除,另外我們是食品行業,健康要求必須達標,剩下的,把有過機械工作的人留下,這樣篩選之後,我再跟你一起進行下一輪麵試。”
拿了主意後胡慧瑛心裏大定,直接按照舒萍說的進行了第一輪麵試,最後隻留下了不足五分之一的麵試者,舒萍跟胡慧瑛一起,在會議室對他們進行了麵試。
“你叫吳勝傑,中專畢業,二十三歲,在電子廠做過計件員。”
第一名麵試者進來後,舒萍看了他的個人資料後,提出了第一個問題,“你來應聘銷售員,那你先說說你所認為的,銷售員的工作範圍有哪些?”
麵容白淨,留著潮人郭富城頭的吳勝傑聽了問題後,隻頓了一秒就自信的回答道,“銷售嘛顧名思義,就是賣東西,不管用什麽辦法能把廠裏的貨賣出去就是王道,少不了請客吃飯送禮什麽的。”
這回答別說舒萍,胡慧瑛聽了都震驚的瞪大了眼睛,從廠長設立銷售部開始,還沒有請客吃飯送禮的先例,一直都是靠產品說話。
再說以廠裏生產的那些,都是薄利多銷,利潤本來就不高,吃頓飯喝頓酒花的錢,不知道要賣多少貨才能賺回來。
她頭疼的在吳勝傑的名單上劃了道杠,擔心後麵應聘銷售的三人要是也跟他一樣表現驚人的話,今天的麵試恐怕就要以失敗告終,很後悔第一輪淘汰了那麽多。
相比而言,舒萍還算淡定的,實在是上輩子見多識廣鍛煉出來了。
“你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符合我們廠的銷售理念,所以很遺憾的通知你,沒有通過。”
第二個進來的名叫季楊,二十七歲,個子很高,長相清瘦,學曆也是今天所有麵試者裏最高的,北方城市的大專。
“你有三年的銷售經驗,因為家庭原因從外省回來,那我就問你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以食品廠為例,你作為銷售員怎麽幫廠裏提高銷量。”
這個問題聽上去很宏觀,但實際上考的是季楊的工作經驗,隻要他能結合實際,從微觀上發表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即可。
進入第二輪的四個應聘銷售員的麵試者中,隻看資料的話,舒萍最看好的就是季楊。
慶幸的是,季楊沒有讓她失望,以一種平和內斂的語調開口說,“我從來不認為銷量可以盲目的提高,否則也就沒有那麽多破產的公司企業,不過相對於其他行業,食品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民以食為天’,大家可以不看電視不聽音響,沒有誰不吃東西的。”
說到這裏,舒萍已經知道他是個腦子裏有點東西的人,能把上一個叫吳勝傑的比到天邊去。
季楊並沒有停下,繼續發表著自己的見解,“來之前我認真了解過貴廠,如果您的父親是個開拓者,白手起家創辦鴻遠,那您就是革新者,從您接手後的一係列舉措可以看出,您不是個墨守成規的人。如果我最終能夠加入貴廠的銷售部,會從幾方麵提高銷量,擴大銷售範圍,增加銷售客戶以及提高知名度,可操作方式很多,我一直相信隻要認真從顧客的權益出發,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
如果說吳勝傑讓人悚然的震驚,那季楊就是令人拍手稱讚的驚喜,雖然他並沒有說出什麽可行方案,但大方向是不錯的,加上他鎮定從容中對答如流,舒萍很看好他的實力。
“恭喜你,你的麵試通過了,明天正式報道的話有問題嗎?”
季樣露出了麵試後的第一個笑容,有些靦腆的微笑。
“沒問題,感謝貴廠給我寶貴的工作機會,我會努力的。”
他大學畢業後在北方省會找了份起點不錯的工作,畢業後第二年回鄉相親遇到了現在的妻子許婷,跟著是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兩地分居,今年孩子已經三歲上幼兒園,妻子本來打算帶著孩子去北方,這樣一家三口團圓,但丈母娘生病了,妻子放心不下,自己的父母也不支持,考慮再三幹脆辭職回來,本以為隻能隨便找份工作每月混點工資,沒想到正好碰到鴻遠食品廠招銷售員,趕緊過來報名。
接下來的招聘工作同樣順利,幾個崗位都找到了滿意的員工,各車間按部就班的生產著,客戶預定的貨也如期交付,轉眼間三天過去,舒萍終於等到了期待中的電話。
作者有話說:
最近比較忙,如果哪天晚上九點還沒有更新的話,大家可以不用等哦,這篇文的內容是女主及男主事業成長史,中間夾帶愛情線,一點特殊設定都沒有的,雖然目前數據很一般,但我也不大看這個,能盡力把文寫好完結就是勝利啦,愛你們(づ ̄3 ̄)づ╭?~
第二十二章 又要去省城了
“喂, 是鴻遠食品廠的舒廠長嗎?我是江北縣星輝批發的老板,姓朱, 你們家的麵包很好賣, 拿回來沒兩天就賣空了,今天又有客人來問,我說沒有人家還不樂意了。”
一開始, 老板同意試賣也隻是本著不拿白不拿的心態,收到三箱免費麵包時並不上心, 拆開後很隨意的堆在角落裏, 有客人逛到問好不好吃的時候,還會大方的讓對方拆一袋試吃, 但凡試吃的客人都會買上三五袋,甚至更多, 一來二去,三箱麵包很快見了底, 老板這才發現不對頭,趕緊找了聯係電話打過來。
“朱老板,謝謝你給我帶來這樣的好消息,咱們做生意的, 最願意聽到的就是自家的產品銷量好, 受歡迎。”
朱老板聞言在電話裏豪邁的笑著,說,“看來舒廠長也是個爽快人, 那我就直說了, 貴廠的麵包拿貨是什麽價位, 咱們往後少不了合作, 請舒廠長看在我心誠的份上給個優惠。”
“那是當然, 不如這樣,我讓銷售部給您發一份價目表,您先看怎麽合作,咱們再談價格的問題。”
這個問題舒萍早就想好了,隻要客戶的進貨量達到相應的量,就會給客戶相應的商業折扣,也是一種促銷方式。
“行,有舒廠長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從這個電話開始,舒萍又陸陸續續接到了十來個,她都按照跟朱老板的說法給予回應,又根據不同客戶的進貨量確定最終價格,一天下來光接電話就花了幾個小時。
第二天一早,她就打電話喊李月玲和季楊到辦公室談話。
“昨天我接到了不少客戶的電話,一天下來已經開始頭昏腦漲了,其他什麽事都幹不了,我覺得這樣不行,還是得專門安排一個人來處理,相應的價格按照我昨天給的定價跟客戶談,玲姐管的事情多,我想把這一攤交給季楊,你們看呢?”
季楊沒想到自己一來廠長就願意委以重任,高興還來不及哪有不願意,至於李月玲,她是真的忙,否則也不會開口招人,可自己來沒來得及給季楊安排工作,廠長就下手了,這算不算是無效招聘?
不過季楊把這攤事接過去,自己也不妨分些跟客戶溝通的工作給他,也能減輕不少工作量。
兩人雖然各有想法結果倒是不謀而合,都表示沒意見,堪稱一舉三得,各取所需。
從電話生意中解脫的舒萍依舊忙碌,首先麵包爆單,車間生產跟不上,其次肉鬆研製成功,緊跟著就要開發新產品,隻那一條生產線就更不夠用了。
可如果再建一條生產線又得花十來萬,上次撿了紅旺食品廠的漏,不是次次都有那種好運氣的。
舒萍在跟朱雲龍商議對策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你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原生產線基礎上進行擴展?如果運行一周次產量能夠增加,比再建一條生產線性價比高。”
她是從嬸嬸的話裏得到的啟發,因為廠裏工人越來越多,按之前的量煮飯炒菜做出來不夠吃,她就每鍋多煮些,哪怕一鍋能增加一成,那幾鍋下來也是個不小的數字,這樣改了後再煮果然就夠吃了。
“這也……是個不錯的法子,要不給二老板打個電話問問?”
二老板就是舒浚,當初江海被抓是他維持了場內秩序,舒萍接手食品廠後,把舒浚也列為了股東。
跟著舒萍就給舒浚打了通電話,商討這個辦法的可行性,隻聽他在電話裏說,“你真該去買張彩票,運氣是真好,前天廠裏剛換了一批改良後的新設備,舊的讓後勤部的人想辦法處理,他們請師傅過去幫著想辦法,看怎麽拆更好賣,師傅還沒給他們答複你的電話就來了。”
如果是倪師傅看自然用不了兩天,但這次倪師傅存著讓徒弟練手的心思,把作業布置給了舒浚,也就是說,隻要是舒萍用的上的,舒浚就能單獨給她留出來,價格也由著他定。
這種運氣,確實該去買張彩票了。
“你這兩天趕緊過來一趟,正好周四我跟你一起回。”
江海和顧誌宏的案子周五開庭,作為原告,舒萍得出席,舒浚不回來不放心。
“行,那我明天就去。”
這種省錢的大好事,一天不確定下來都不作數,還不趕緊麻溜的帶著錢去買,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掛了電話後她就通知了霍峰出差的事,“這次可能還要去兩三天,家裏能安排過來嗎?”
霍峰點頭,“可以,我們村有個孤寡老人,沒田沒地也沒親人,我不在的時候可以去家裏照顧。”
這人是沈麗想到的,起因是她有次回村時碰見老人跟侄子吵架,當年老人的丈夫在世時跟侄子約定好,家裏的地給侄子種,侄子每月給他們五十斤米加一百塊錢。
老人的丈夫在世時侄子每月按時給,等丈夫去世後,侄子就三天兩頭的賴賬,又因為老人是二婚嫁給丈夫,沒有自己的孩子,侄子認為她對汪家沒貢獻,地本來就是姓汪的,能讓她住在汪家的房子裏沒把她趕出去已經仁至義盡。
清官難斷家務事,村裏人雖然同情老人,但一是家務事不好摻和,二是好心接濟也隻能接濟一時,不能管一輩子,誰家日子都不容易。
沈麗也是可憐老人,看她雖然七十多了,但身體挺健康的,衣服也收拾的幹淨利索,比紀嬸更適合照看伯娘,但她沒立刻跟老人說,而是先去了霍家,跟霍峰母子提過,得到他們的認可後才找老人詳談。
老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答應每天去霍家陪李淑梅,要求也不高,隻要能供一日三餐,每個月再給一百就行。
除了吃飯,她沒什麽花銷,給的錢攢起來,留著哪天生病需要花錢的時候用。
最後霍峰定的是一日三餐,每月兩百,老人推拒了半天沒推的過,含著淚向他一再的道謝,看著很是讓人唏噓。
“這次去省城,你可以去省醫院谘詢一下,阿姨這樣的情況有沒有什麽好的治療方案,就算不能完全治愈,哪怕隻好一點也是進步。”
這一點是霍峰自己沒想到的,當時他在部隊接到母親出事的電話立刻請假回來,李淑梅已經在市醫院接受治療,主治大夫在市裏很有名氣,斷言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母子兩雖然難受,但還是努力的接受了現實,後來等霍峰假期結束回部隊,直接遞交了退伍申請,連長再三挽留,甚至提議把她接到軍區療養院,霍峰了解母親的性格,婉拒了這個提議並堅持了退伍的決定。
療養院裏住的都是高層,他媽一輩子待在農村,見過最大的官是鎮長,個性也很敏感,根本適應不了療養院的生活環境。
舒萍的提議又讓他燃起了希望,哪怕知道可能性不大,但還是忍不住的期冀起來。
作者有話說:
第二十三章 有錢啦
省城行很順利, 舒萍以五萬的價格買到了合適的設備,當然其中離不開舒浚和倪師傅的幫忙。
霍峰也接受了她的建議, 帶著之前拍的片子去省醫院谘詢李淑梅的病情, 碰巧遇見了知名專家莊司軼會診,因患病本人沒有到場,給出的結論非常謹慎, 那就是脊椎損傷不到不可逆的情形,通過手術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轉變, 但具體能恢複到哪一步, 首先病人要來做個檢測,還要看手術情況及術後複健, 總的而言是個漫長的過程。
能得到這樣的結論,霍峰已經非常滿意, 後來還在醫生的建議下購買了改良版的輪椅,可以由病人自己操作活動的, 不過上下輪椅還是需要在他人的幫助下進行。
“明天開庭,江海的事終於能有個了結。”
“現在廠裏那麽忙,去出庭我都嫌麻煩,再說了, 讓他一直在裏麵關著挺好的, 管他看守所還是監獄。”
舒萍壓根沒把江海當回事。
五月十五這天,舒家人齊齊出發趕往市法院,開車的是霍峰。
路上嬸嬸的紅娘基因蠢蠢欲動, 知道霍峰沒對象後特別關心他的個人問題, 剛好她受人委托, 幫幾個雲英待嫁的姑娘留意好小夥。
“你跟嬸說說喜歡什麽樣的, 回去就給你安排, 你的情況我多少知道些,不過不妨事,你模樣好工作也穩定,隻要是踏實過日子的姑娘指定能看見你的好。”
霍峰尷尬的聽著,心虛的往後視鏡看去,本意是想知道舒萍聽到這些會是什麽神色,沒想到直接對上了她的眼,明亮中透著嗔怒,見他看過去,直接把頭轉向窗外,整的他更慌了。
“謝謝嬸子,不過我暫時還不想考慮這些,隻能辜負您的好意了。”
這段時間他經常跟舒萍一起單獨出門辦事,兩人相處沒有上下級的隔閡,而是類似朋友那種,他甚至能感受到舒萍對他是有好感的,隻是他心裏有所顧忌,不敢試探什麽。
目前他能做到的,就是陪著她拚搏事業,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哪怕隻是當好一名稱職的司機。
“哎,真麽能不考慮呢,你們這些孩子,一個個的都說不想結婚,好像結個婚誰能把你們吃了一樣。”
嬸子這話說的可不止霍峰,也包括了舒浚舒萍兄妹,舒萍還好年紀不大不著急,舒浚已經二十三了,又是大學畢業,按照農村的習俗,就該找個對象穩定下來,大家一貫的看法是男娃隻有結了婚才能安穩下來。
舒浚當然不肯,他一個前途光明的大學生在村裏找對象,村裏姑娘讀過高中的都不多,更別提上大學了,結了婚能有共同語言?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在學校有個心儀的女生,是跟他同係不同級的學妹,長的不是特別漂亮,但很聰明也很能吃苦,兩人是在學生會認識的,當時作為新人的她,向舒浚請教了很多工作上的問題,一來二去關係還算親近,不過機械係男多女少,追求她的男生挺多的,舒浚前段時間一直很忙,沒找到機會表明心跡,更多的是擔心她對自己沒意思被拒絕,那樣連朋友都做不成,相處起來也尷尬。
這些他當然是不會跟劉燕芳說的。
開庭時間九點四十五,舒萍他們到的時候還不到九點,律師龔建平已經在休息室裏等著了。
“龔律師,抱歉我們來晚了。”
“沒有,是我來早了。”龔建平推了推眼鏡,笑著讓他們坐下,拿出今天開庭需要的材料給舒萍看,“等會兒開庭法官和被告律師可能會問一些問題,我能代答的由我回答,如果一定要你回答的話,你隻要按照我羅列的這些簡短的說幾句就行了。這個案子已經是板上釘釘,開庭也隻是走個過場,各方麵證據確鑿還有人證,即便江海對判決不服想上訴也掰不回來。”
“嗯,我明白的,龔律師,這個案子真是多虧了你,其實江海判幾年對我來說沒什麽區別,但他侵吞的資產必須一分不少的還回來,那些都是我父親的心血,不能便宜了他這樣的人渣。”
龔建平表示理解。
“隻要是合理的工作訴求我都會盡量滿足大家,目前咱們廠人手不足的問題不止你們,很多崗位都有這個現象。下午我讓人事出個通知,有切實需要的先填個申請表,包括增加人數、崗位、要求,這樣也方便人事的招聘工作。”
這樣一來,丁佳琴隻要去人事填個申請表就行,就不需要再跟舒萍報備了。
食品廠招人的消息剛放出去,很快就來了不少應聘者,其中應聘銷售員和倉儲員的人數遠遠高於生產工人。
胡慧瑛實在不知道怎麽從那麽多人中挑出最合適的,趕緊來找舒萍拿主意。
“這樣,你先按基本要求進行初篩,銷售的話口才要好,起碼有高中以上學曆,會喝酒開車的優先,倉儲的話盡量留年輕力壯體力好的,至於車間工人,超過五十歲的先剔除,另外我們是食品行業,健康要求必須達標,剩下的,把有過機械工作的人留下,這樣篩選之後,我再跟你一起進行下一輪麵試。”
拿了主意後胡慧瑛心裏大定,直接按照舒萍說的進行了第一輪麵試,最後隻留下了不足五分之一的麵試者,舒萍跟胡慧瑛一起,在會議室對他們進行了麵試。
“你叫吳勝傑,中專畢業,二十三歲,在電子廠做過計件員。”
第一名麵試者進來後,舒萍看了他的個人資料後,提出了第一個問題,“你來應聘銷售員,那你先說說你所認為的,銷售員的工作範圍有哪些?”
麵容白淨,留著潮人郭富城頭的吳勝傑聽了問題後,隻頓了一秒就自信的回答道,“銷售嘛顧名思義,就是賣東西,不管用什麽辦法能把廠裏的貨賣出去就是王道,少不了請客吃飯送禮什麽的。”
這回答別說舒萍,胡慧瑛聽了都震驚的瞪大了眼睛,從廠長設立銷售部開始,還沒有請客吃飯送禮的先例,一直都是靠產品說話。
再說以廠裏生產的那些,都是薄利多銷,利潤本來就不高,吃頓飯喝頓酒花的錢,不知道要賣多少貨才能賺回來。
她頭疼的在吳勝傑的名單上劃了道杠,擔心後麵應聘銷售的三人要是也跟他一樣表現驚人的話,今天的麵試恐怕就要以失敗告終,很後悔第一輪淘汰了那麽多。
相比而言,舒萍還算淡定的,實在是上輩子見多識廣鍛煉出來了。
“你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符合我們廠的銷售理念,所以很遺憾的通知你,沒有通過。”
第二個進來的名叫季楊,二十七歲,個子很高,長相清瘦,學曆也是今天所有麵試者裏最高的,北方城市的大專。
“你有三年的銷售經驗,因為家庭原因從外省回來,那我就問你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以食品廠為例,你作為銷售員怎麽幫廠裏提高銷量。”
這個問題聽上去很宏觀,但實際上考的是季楊的工作經驗,隻要他能結合實際,從微觀上發表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即可。
進入第二輪的四個應聘銷售員的麵試者中,隻看資料的話,舒萍最看好的就是季楊。
慶幸的是,季楊沒有讓她失望,以一種平和內斂的語調開口說,“我從來不認為銷量可以盲目的提高,否則也就沒有那麽多破產的公司企業,不過相對於其他行業,食品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民以食為天’,大家可以不看電視不聽音響,沒有誰不吃東西的。”
說到這裏,舒萍已經知道他是個腦子裏有點東西的人,能把上一個叫吳勝傑的比到天邊去。
季楊並沒有停下,繼續發表著自己的見解,“來之前我認真了解過貴廠,如果您的父親是個開拓者,白手起家創辦鴻遠,那您就是革新者,從您接手後的一係列舉措可以看出,您不是個墨守成規的人。如果我最終能夠加入貴廠的銷售部,會從幾方麵提高銷量,擴大銷售範圍,增加銷售客戶以及提高知名度,可操作方式很多,我一直相信隻要認真從顧客的權益出發,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
如果說吳勝傑讓人悚然的震驚,那季楊就是令人拍手稱讚的驚喜,雖然他並沒有說出什麽可行方案,但大方向是不錯的,加上他鎮定從容中對答如流,舒萍很看好他的實力。
“恭喜你,你的麵試通過了,明天正式報道的話有問題嗎?”
季樣露出了麵試後的第一個笑容,有些靦腆的微笑。
“沒問題,感謝貴廠給我寶貴的工作機會,我會努力的。”
他大學畢業後在北方省會找了份起點不錯的工作,畢業後第二年回鄉相親遇到了現在的妻子許婷,跟著是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兩地分居,今年孩子已經三歲上幼兒園,妻子本來打算帶著孩子去北方,這樣一家三口團圓,但丈母娘生病了,妻子放心不下,自己的父母也不支持,考慮再三幹脆辭職回來,本以為隻能隨便找份工作每月混點工資,沒想到正好碰到鴻遠食品廠招銷售員,趕緊過來報名。
接下來的招聘工作同樣順利,幾個崗位都找到了滿意的員工,各車間按部就班的生產著,客戶預定的貨也如期交付,轉眼間三天過去,舒萍終於等到了期待中的電話。
作者有話說:
最近比較忙,如果哪天晚上九點還沒有更新的話,大家可以不用等哦,這篇文的內容是女主及男主事業成長史,中間夾帶愛情線,一點特殊設定都沒有的,雖然目前數據很一般,但我也不大看這個,能盡力把文寫好完結就是勝利啦,愛你們(づ ̄3 ̄)づ╭?~
第二十二章 又要去省城了
“喂, 是鴻遠食品廠的舒廠長嗎?我是江北縣星輝批發的老板,姓朱, 你們家的麵包很好賣, 拿回來沒兩天就賣空了,今天又有客人來問,我說沒有人家還不樂意了。”
一開始, 老板同意試賣也隻是本著不拿白不拿的心態,收到三箱免費麵包時並不上心, 拆開後很隨意的堆在角落裏, 有客人逛到問好不好吃的時候,還會大方的讓對方拆一袋試吃, 但凡試吃的客人都會買上三五袋,甚至更多, 一來二去,三箱麵包很快見了底, 老板這才發現不對頭,趕緊找了聯係電話打過來。
“朱老板,謝謝你給我帶來這樣的好消息,咱們做生意的, 最願意聽到的就是自家的產品銷量好, 受歡迎。”
朱老板聞言在電話裏豪邁的笑著,說,“看來舒廠長也是個爽快人, 那我就直說了, 貴廠的麵包拿貨是什麽價位, 咱們往後少不了合作, 請舒廠長看在我心誠的份上給個優惠。”
“那是當然, 不如這樣,我讓銷售部給您發一份價目表,您先看怎麽合作,咱們再談價格的問題。”
這個問題舒萍早就想好了,隻要客戶的進貨量達到相應的量,就會給客戶相應的商業折扣,也是一種促銷方式。
“行,有舒廠長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從這個電話開始,舒萍又陸陸續續接到了十來個,她都按照跟朱老板的說法給予回應,又根據不同客戶的進貨量確定最終價格,一天下來光接電話就花了幾個小時。
第二天一早,她就打電話喊李月玲和季楊到辦公室談話。
“昨天我接到了不少客戶的電話,一天下來已經開始頭昏腦漲了,其他什麽事都幹不了,我覺得這樣不行,還是得專門安排一個人來處理,相應的價格按照我昨天給的定價跟客戶談,玲姐管的事情多,我想把這一攤交給季楊,你們看呢?”
季楊沒想到自己一來廠長就願意委以重任,高興還來不及哪有不願意,至於李月玲,她是真的忙,否則也不會開口招人,可自己來沒來得及給季楊安排工作,廠長就下手了,這算不算是無效招聘?
不過季楊把這攤事接過去,自己也不妨分些跟客戶溝通的工作給他,也能減輕不少工作量。
兩人雖然各有想法結果倒是不謀而合,都表示沒意見,堪稱一舉三得,各取所需。
從電話生意中解脫的舒萍依舊忙碌,首先麵包爆單,車間生產跟不上,其次肉鬆研製成功,緊跟著就要開發新產品,隻那一條生產線就更不夠用了。
可如果再建一條生產線又得花十來萬,上次撿了紅旺食品廠的漏,不是次次都有那種好運氣的。
舒萍在跟朱雲龍商議對策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你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原生產線基礎上進行擴展?如果運行一周次產量能夠增加,比再建一條生產線性價比高。”
她是從嬸嬸的話裏得到的啟發,因為廠裏工人越來越多,按之前的量煮飯炒菜做出來不夠吃,她就每鍋多煮些,哪怕一鍋能增加一成,那幾鍋下來也是個不小的數字,這樣改了後再煮果然就夠吃了。
“這也……是個不錯的法子,要不給二老板打個電話問問?”
二老板就是舒浚,當初江海被抓是他維持了場內秩序,舒萍接手食品廠後,把舒浚也列為了股東。
跟著舒萍就給舒浚打了通電話,商討這個辦法的可行性,隻聽他在電話裏說,“你真該去買張彩票,運氣是真好,前天廠裏剛換了一批改良後的新設備,舊的讓後勤部的人想辦法處理,他們請師傅過去幫著想辦法,看怎麽拆更好賣,師傅還沒給他們答複你的電話就來了。”
如果是倪師傅看自然用不了兩天,但這次倪師傅存著讓徒弟練手的心思,把作業布置給了舒浚,也就是說,隻要是舒萍用的上的,舒浚就能單獨給她留出來,價格也由著他定。
這種運氣,確實該去買張彩票了。
“你這兩天趕緊過來一趟,正好周四我跟你一起回。”
江海和顧誌宏的案子周五開庭,作為原告,舒萍得出席,舒浚不回來不放心。
“行,那我明天就去。”
這種省錢的大好事,一天不確定下來都不作數,還不趕緊麻溜的帶著錢去買,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掛了電話後她就通知了霍峰出差的事,“這次可能還要去兩三天,家裏能安排過來嗎?”
霍峰點頭,“可以,我們村有個孤寡老人,沒田沒地也沒親人,我不在的時候可以去家裏照顧。”
這人是沈麗想到的,起因是她有次回村時碰見老人跟侄子吵架,當年老人的丈夫在世時跟侄子約定好,家裏的地給侄子種,侄子每月給他們五十斤米加一百塊錢。
老人的丈夫在世時侄子每月按時給,等丈夫去世後,侄子就三天兩頭的賴賬,又因為老人是二婚嫁給丈夫,沒有自己的孩子,侄子認為她對汪家沒貢獻,地本來就是姓汪的,能讓她住在汪家的房子裏沒把她趕出去已經仁至義盡。
清官難斷家務事,村裏人雖然同情老人,但一是家務事不好摻和,二是好心接濟也隻能接濟一時,不能管一輩子,誰家日子都不容易。
沈麗也是可憐老人,看她雖然七十多了,但身體挺健康的,衣服也收拾的幹淨利索,比紀嬸更適合照看伯娘,但她沒立刻跟老人說,而是先去了霍家,跟霍峰母子提過,得到他們的認可後才找老人詳談。
老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答應每天去霍家陪李淑梅,要求也不高,隻要能供一日三餐,每個月再給一百就行。
除了吃飯,她沒什麽花銷,給的錢攢起來,留著哪天生病需要花錢的時候用。
最後霍峰定的是一日三餐,每月兩百,老人推拒了半天沒推的過,含著淚向他一再的道謝,看著很是讓人唏噓。
“這次去省城,你可以去省醫院谘詢一下,阿姨這樣的情況有沒有什麽好的治療方案,就算不能完全治愈,哪怕隻好一點也是進步。”
這一點是霍峰自己沒想到的,當時他在部隊接到母親出事的電話立刻請假回來,李淑梅已經在市醫院接受治療,主治大夫在市裏很有名氣,斷言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母子兩雖然難受,但還是努力的接受了現實,後來等霍峰假期結束回部隊,直接遞交了退伍申請,連長再三挽留,甚至提議把她接到軍區療養院,霍峰了解母親的性格,婉拒了這個提議並堅持了退伍的決定。
療養院裏住的都是高層,他媽一輩子待在農村,見過最大的官是鎮長,個性也很敏感,根本適應不了療養院的生活環境。
舒萍的提議又讓他燃起了希望,哪怕知道可能性不大,但還是忍不住的期冀起來。
作者有話說:
第二十三章 有錢啦
省城行很順利, 舒萍以五萬的價格買到了合適的設備,當然其中離不開舒浚和倪師傅的幫忙。
霍峰也接受了她的建議, 帶著之前拍的片子去省醫院谘詢李淑梅的病情, 碰巧遇見了知名專家莊司軼會診,因患病本人沒有到場,給出的結論非常謹慎, 那就是脊椎損傷不到不可逆的情形,通過手術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轉變, 但具體能恢複到哪一步, 首先病人要來做個檢測,還要看手術情況及術後複健, 總的而言是個漫長的過程。
能得到這樣的結論,霍峰已經非常滿意, 後來還在醫生的建議下購買了改良版的輪椅,可以由病人自己操作活動的, 不過上下輪椅還是需要在他人的幫助下進行。
“明天開庭,江海的事終於能有個了結。”
“現在廠裏那麽忙,去出庭我都嫌麻煩,再說了, 讓他一直在裏麵關著挺好的, 管他看守所還是監獄。”
舒萍壓根沒把江海當回事。
五月十五這天,舒家人齊齊出發趕往市法院,開車的是霍峰。
路上嬸嬸的紅娘基因蠢蠢欲動, 知道霍峰沒對象後特別關心他的個人問題, 剛好她受人委托, 幫幾個雲英待嫁的姑娘留意好小夥。
“你跟嬸說說喜歡什麽樣的, 回去就給你安排, 你的情況我多少知道些,不過不妨事,你模樣好工作也穩定,隻要是踏實過日子的姑娘指定能看見你的好。”
霍峰尷尬的聽著,心虛的往後視鏡看去,本意是想知道舒萍聽到這些會是什麽神色,沒想到直接對上了她的眼,明亮中透著嗔怒,見他看過去,直接把頭轉向窗外,整的他更慌了。
“謝謝嬸子,不過我暫時還不想考慮這些,隻能辜負您的好意了。”
這段時間他經常跟舒萍一起單獨出門辦事,兩人相處沒有上下級的隔閡,而是類似朋友那種,他甚至能感受到舒萍對他是有好感的,隻是他心裏有所顧忌,不敢試探什麽。
目前他能做到的,就是陪著她拚搏事業,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哪怕隻是當好一名稱職的司機。
“哎,真麽能不考慮呢,你們這些孩子,一個個的都說不想結婚,好像結個婚誰能把你們吃了一樣。”
嬸子這話說的可不止霍峰,也包括了舒浚舒萍兄妹,舒萍還好年紀不大不著急,舒浚已經二十三了,又是大學畢業,按照農村的習俗,就該找個對象穩定下來,大家一貫的看法是男娃隻有結了婚才能安穩下來。
舒浚當然不肯,他一個前途光明的大學生在村裏找對象,村裏姑娘讀過高中的都不多,更別提上大學了,結了婚能有共同語言?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在學校有個心儀的女生,是跟他同係不同級的學妹,長的不是特別漂亮,但很聰明也很能吃苦,兩人是在學生會認識的,當時作為新人的她,向舒浚請教了很多工作上的問題,一來二去關係還算親近,不過機械係男多女少,追求她的男生挺多的,舒浚前段時間一直很忙,沒找到機會表明心跡,更多的是擔心她對自己沒意思被拒絕,那樣連朋友都做不成,相處起來也尷尬。
這些他當然是不會跟劉燕芳說的。
開庭時間九點四十五,舒萍他們到的時候還不到九點,律師龔建平已經在休息室裏等著了。
“龔律師,抱歉我們來晚了。”
“沒有,是我來早了。”龔建平推了推眼鏡,笑著讓他們坐下,拿出今天開庭需要的材料給舒萍看,“等會兒開庭法官和被告律師可能會問一些問題,我能代答的由我回答,如果一定要你回答的話,你隻要按照我羅列的這些簡短的說幾句就行了。這個案子已經是板上釘釘,開庭也隻是走個過場,各方麵證據確鑿還有人證,即便江海對判決不服想上訴也掰不回來。”
“嗯,我明白的,龔律師,這個案子真是多虧了你,其實江海判幾年對我來說沒什麽區別,但他侵吞的資產必須一分不少的還回來,那些都是我父親的心血,不能便宜了他這樣的人渣。”
龔建平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