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作者:裁雲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認識沈晴諳,是在她天賦展露、被沈氏看好未來之後了。
沈晴諳是沈氏的嫡支,父母在沈氏的地位很高,是真正的天之驕女,從小就被大力培養,眼光也極高,根本看不上尋常人。非得是那種既聰明機靈,又有點天賦和本事的人,才能入沈晴諳的眼。
若非沈如晚費盡心思展露頭角,她們甚至沒有見麵聊上一聊的機會。
認識得久了,沈晴諳知道養父母對她不好,氣得用力拍她一巴掌,“你是不是傻?宗族給他們錢,不是為了你對他們家那兩個廢物忍氣吞聲的!你當初就該稟報宗族,大不了換一家收養你。”
那時沈如晚的性格也沒現在這麽冷漠尖銳,寄人籬下久了,她既會說話,又會做人,人人都說她文靜又大方,她聽了沈晴諳的話,隻是微笑,倒比沈晴諳更像個沒事人,“換一家,就會比這家更好嗎?”
沈晴諳於是忽然不說話了。
人人都有幾副麵孔,在沈晴諳麵前當然個個識趣得體,在別人麵前呢?
“你這樣,他們以後賴上你可怎麽辦啊?”沈晴諳看她就發愁,覺得她太好脾氣,容易被無賴糾纏,“以後他們來找你,你不許理!搞不定就我來打發。”
沈如晚想到這裏,木梳卡在發梢打結處,用了點力才順下去。
其實她沒有沈晴諳想的那麽沒脾氣。
她隻是從一開始就明白,變得強大之後,所有的困擾都將迎刃而解。
她還是個普通孤女時,就算能把自己的委屈訴說給別人聽,也會有更多的人覺得她事多、不知足,哪怕換一家收養她,情況也未必能變好,她總不能一連換上幾家吧?
等她強大後,自有人為她抱不平。
沈如晚站起身,隨手把木梳往妝台上一擲。
當年她還是太有道德了,她皺著眉頭想。
養父母來蓬山許多次,就是為了從她手裏討更多好處給親生兒子,一字一句都拿捏著她在他們家待過的那幾年,她不想給,又很煩他們在外麵敗壞她的名聲。
現在回想,當初的煩惱都很多餘。
隻要強大了,不和別人發生利益衝突,自有人為她辯駁——後來她弑師尊、滅家族、殺友人,什麽大逆不道的事都幹了,一身罵名,可一旦退隱紅塵,忽然人人稱頌,多的是人願意說她好話。
人生百味,不如便做個冷心冷肺的人,也好過輾轉反側,意難平。
沈如晚扶著窗欞,看幽幽長街、來去人影。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她慢慢念道,“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小樓下,忽有一聲輕笑。
沈如晚扶在窗欞上的手微微一頓,蹙眉,傾身從窗口向外探去。
街口轉角,曲不詢挨著賣糖糕的老夫婦,坐在台階上,拿著個小錘子,一下一下敲著核桃。
一把核桃敲完了,他把核桃仁倒進老夫婦的筐裏,隨手拂去核桃殼,抬頭看她。
沈如晚盯著他看了一會兒。
在這裏見到曲不詢,既意外,又不那麽意外。
“藍嬸,”她忽然開口,隔著小半條街叫了賣糖糕的老太太一聲,“我要一塊加了核桃的糖糕。”
藍嬸一直在這附近賣糖糕,和她打過不少交道,聽到她在樓上說話,抬起頭應了一聲,高高興興,“做好了給你送過去?”
街坊鄰裏互相買東西當然也是要錢的,但不急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先給東西也是可以的。沈如晚手頭很寬裕,花錢也大方,雖然平時喜歡一個人待著,不那麽好親近,但從不占人便宜,大家都喜歡做她的生意。
沈如晚在窗邊點了一下頭,“好,麻煩了。”
曲不詢坐在台階上,仰頭看她的身影消失在窗口,半開的窗裏空蕩蕩一片,隻有日光照在窗框上的熠熠反光。他微微眯眼,偏頭看向藍嬸。
“藍嬸,”他學沈如晚的稱呼,“一份加核桃的糖糕多少錢?”
從藍嬸夫婦出攤時,曲不詢便已經在街口了,閑來無事,就幫他們敲核桃,已經敲了一上午,藍嬸對他印象很好,“你也想試試啊?我們送一份給你好了,謝謝你幫我們這麽多忙啊。”
曲不詢笑了一下。
“不是。”他說,指了指沈氏花坊,“那是我朋友,錢我幫她付了吧。”
要不是在等人,誰會一大早就在街口什麽也不幹,就坐那等著?
藍嬸隻覺果然如此,但又因為曲不詢等的人竟然是沈如晚而吃了一驚。
“你和沈姑娘是朋友?”藍嬸驚訝極了。
沈姑娘那樣的……也有朋友?
其實讓藍嬸摸著良心說,沈如晚真是沒有哪裏不好,長得和年畫上的仙女兒似的,有本事又有家底,品行處世上也沒什麽讓人詬病的地方,多的是人願意和她做朋友。
可是,她這性格可太冷了啊?就算有人敢親近她,沈如晚也不見得願意和人家打交道。
沈氏花坊在這條街上這麽多年了,這還是藍嬸第一次見有人說自己是沈如晚的朋友。
“是啊。”曲不詢點了下頭,看著藍嬸的表情,又挑眉,笑了一聲,“她的朋友就這麽稀罕?”
那可不就是稀罕死了?
朋友,哪種朋友啊?
“這可真是沒想到。”藍嬸搖頭,“沈姑娘平時喜靜,我們和她也不太熟。”
其實藍嬸快好奇死了,奈何也和沈如晚做了好些年的鄰裏,也不好一下子就問東問西,搞得太不體麵,讓沈如晚知道了,以後都不來她家買糖糕了。
“錢你就不用給了。”藍嬸長歎一聲,為自己不能問清所有前因後果而深深惋惜,用油紙包著糖糕,遞給曲不詢,“你去給她送過去吧。”
曲不詢也沒推辭,謝了一聲,從台階上站起身,拎著那微微燙手的糖糕,在藍嬸止不住的張望中,慢騰騰地走向那棟身處鬧市顧自幽幽的小樓。
大門緊閉,在過去的十年裏,幾乎從未在緊閉時被叩響。
曲不詢抬手。
“篤,篤,篤。”
作者有話說: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蘇軾《行香子·述懷》
第14章 枕函敲破漏聲殘(二)
三聲叩門聲後,一片安靜。
曲不詢挑眉。
他等了片刻,又抬手,重新敲了三下。
門還是沒開。
對街藍嬸一直在張望,不由有點狐疑。
她還等著看看熱鬧,可看這架勢,沈如晚一直不開門,兩人怎麽不像是朋友啊?
曲不詢頂著周圍街坊狐疑的張望,竟然還停在那裏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他抬手,第三次敲響大門。
這回他才剛敲到一半,緊閉的大門忽然就被一把拉開了。
沈如晚站在門內,滿頭青絲隨手一挽,衣裙素得仿佛明天就要飛仙,淡淡看他一眼,“急什麽急?”
藍嬸伸著脖子,在心裏“嗬”一聲。
這還真是朋友,不然再沒有這麽隨意的。
曲不詢提著那包糖糕,聳了聳肩。
“這不是以為你故意不給我開門嗎?”他理直氣壯。
藍嬸趕緊在心裏“唉喲”:這還是她第一次見人和沈如晚說話時這個語氣。
其他人見了沈如晚,莫名就要被她那個氣勢脾氣搞得氣虛矮一頭,哪像曲不詢這隨意的樣子?
沈如晚冷淡睨了他一眼,也不說話,一轉身,便徑直往屋內走,全然不招呼客人,一副懶得搭理他的模樣。
可那緊閉的大門,在她身後大敞著,並沒有關上。
曲不詢就跟在她後麵,慢悠悠地晃進門裏去了。
藍嬸遠遠地看著兩人的身影一前一後地消失在大開的門後,轉進她看不見的地方,不由用力一拍大腿,“哎呀,哎呀!”
沈姑娘這樣的脾氣,還真是有朋友的啊!
可沈如晚不覺得曲不詢是她的朋友。
她也早就過了想有朋友的時候。
“糖糕放桌上。”她開了門,轉身往花坊內走,頭也不回地丟下三兩句話,“不要到處走動,不要亂動我的東西。”
曲不詢提著糖糕,看她纖細挺直背影穿過廳堂,在庭院芳草茵茵中停駐,垂著頭一株一株澆花。
沈氏花坊身處鬧市,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獨占一隅,明明周遭吵鬧喧囂,走進花坊,卻忽然像是闖進另一個幽靜世界,一切忽然靜謐。
從廳堂到庭院,盡是杜若蘅蕪清芬,幽綠滿眼,淡淡星蕊似點妝。
尋常香草叢生處大多有蚊蟲環飛,但從門口一路走早庭院邊,半點蟲影也沒瞧見,仿佛連蟲蠅也知此地清幽,不願來攪擾。
曲不詢目光在四麵牆壁上掃了一圈,果然在花葉後瞧見牆麵上以朱砂勾勒的符篆畫了一圈又一圈,有辟塵的、有驅蟲的,還有靜心清噪的,沈如晚嫌符紙麻煩,直接就畫在牆上了。
都說大隱隱於市,她這隱是隱了,可又沒隱全,隻要靠近,誰都能發覺她的奇異。
她隻是不在乎。
曲不詢湊近一點,俯身凝視。
“你種的這些花花草草,好像和外麵的都有些不一樣?”他忽然問。
沈如晚轉過身看了他一眼。
他還拎著那包糖糕,一手托著蘅蕪碧葉,打量起來的姿態很是似模似樣。
“是麽?”她淡淡地說了半句。
沒有往下再說的意思,也不深究追問,一看便知敷衍。
曲不詢拈著綠枝條,扭頭看她。
“我最近正好也對花草感興趣。”他看了她一會兒,忽而開口說,“能不能向你請教請教?”
沈如晚看他一眼。
沈晴諳是沈氏的嫡支,父母在沈氏的地位很高,是真正的天之驕女,從小就被大力培養,眼光也極高,根本看不上尋常人。非得是那種既聰明機靈,又有點天賦和本事的人,才能入沈晴諳的眼。
若非沈如晚費盡心思展露頭角,她們甚至沒有見麵聊上一聊的機會。
認識得久了,沈晴諳知道養父母對她不好,氣得用力拍她一巴掌,“你是不是傻?宗族給他們錢,不是為了你對他們家那兩個廢物忍氣吞聲的!你當初就該稟報宗族,大不了換一家收養你。”
那時沈如晚的性格也沒現在這麽冷漠尖銳,寄人籬下久了,她既會說話,又會做人,人人都說她文靜又大方,她聽了沈晴諳的話,隻是微笑,倒比沈晴諳更像個沒事人,“換一家,就會比這家更好嗎?”
沈晴諳於是忽然不說話了。
人人都有幾副麵孔,在沈晴諳麵前當然個個識趣得體,在別人麵前呢?
“你這樣,他們以後賴上你可怎麽辦啊?”沈晴諳看她就發愁,覺得她太好脾氣,容易被無賴糾纏,“以後他們來找你,你不許理!搞不定就我來打發。”
沈如晚想到這裏,木梳卡在發梢打結處,用了點力才順下去。
其實她沒有沈晴諳想的那麽沒脾氣。
她隻是從一開始就明白,變得強大之後,所有的困擾都將迎刃而解。
她還是個普通孤女時,就算能把自己的委屈訴說給別人聽,也會有更多的人覺得她事多、不知足,哪怕換一家收養她,情況也未必能變好,她總不能一連換上幾家吧?
等她強大後,自有人為她抱不平。
沈如晚站起身,隨手把木梳往妝台上一擲。
當年她還是太有道德了,她皺著眉頭想。
養父母來蓬山許多次,就是為了從她手裏討更多好處給親生兒子,一字一句都拿捏著她在他們家待過的那幾年,她不想給,又很煩他們在外麵敗壞她的名聲。
現在回想,當初的煩惱都很多餘。
隻要強大了,不和別人發生利益衝突,自有人為她辯駁——後來她弑師尊、滅家族、殺友人,什麽大逆不道的事都幹了,一身罵名,可一旦退隱紅塵,忽然人人稱頌,多的是人願意說她好話。
人生百味,不如便做個冷心冷肺的人,也好過輾轉反側,意難平。
沈如晚扶著窗欞,看幽幽長街、來去人影。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她慢慢念道,“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小樓下,忽有一聲輕笑。
沈如晚扶在窗欞上的手微微一頓,蹙眉,傾身從窗口向外探去。
街口轉角,曲不詢挨著賣糖糕的老夫婦,坐在台階上,拿著個小錘子,一下一下敲著核桃。
一把核桃敲完了,他把核桃仁倒進老夫婦的筐裏,隨手拂去核桃殼,抬頭看她。
沈如晚盯著他看了一會兒。
在這裏見到曲不詢,既意外,又不那麽意外。
“藍嬸,”她忽然開口,隔著小半條街叫了賣糖糕的老太太一聲,“我要一塊加了核桃的糖糕。”
藍嬸一直在這附近賣糖糕,和她打過不少交道,聽到她在樓上說話,抬起頭應了一聲,高高興興,“做好了給你送過去?”
街坊鄰裏互相買東西當然也是要錢的,但不急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先給東西也是可以的。沈如晚手頭很寬裕,花錢也大方,雖然平時喜歡一個人待著,不那麽好親近,但從不占人便宜,大家都喜歡做她的生意。
沈如晚在窗邊點了一下頭,“好,麻煩了。”
曲不詢坐在台階上,仰頭看她的身影消失在窗口,半開的窗裏空蕩蕩一片,隻有日光照在窗框上的熠熠反光。他微微眯眼,偏頭看向藍嬸。
“藍嬸,”他學沈如晚的稱呼,“一份加核桃的糖糕多少錢?”
從藍嬸夫婦出攤時,曲不詢便已經在街口了,閑來無事,就幫他們敲核桃,已經敲了一上午,藍嬸對他印象很好,“你也想試試啊?我們送一份給你好了,謝謝你幫我們這麽多忙啊。”
曲不詢笑了一下。
“不是。”他說,指了指沈氏花坊,“那是我朋友,錢我幫她付了吧。”
要不是在等人,誰會一大早就在街口什麽也不幹,就坐那等著?
藍嬸隻覺果然如此,但又因為曲不詢等的人竟然是沈如晚而吃了一驚。
“你和沈姑娘是朋友?”藍嬸驚訝極了。
沈姑娘那樣的……也有朋友?
其實讓藍嬸摸著良心說,沈如晚真是沒有哪裏不好,長得和年畫上的仙女兒似的,有本事又有家底,品行處世上也沒什麽讓人詬病的地方,多的是人願意和她做朋友。
可是,她這性格可太冷了啊?就算有人敢親近她,沈如晚也不見得願意和人家打交道。
沈氏花坊在這條街上這麽多年了,這還是藍嬸第一次見有人說自己是沈如晚的朋友。
“是啊。”曲不詢點了下頭,看著藍嬸的表情,又挑眉,笑了一聲,“她的朋友就這麽稀罕?”
那可不就是稀罕死了?
朋友,哪種朋友啊?
“這可真是沒想到。”藍嬸搖頭,“沈姑娘平時喜靜,我們和她也不太熟。”
其實藍嬸快好奇死了,奈何也和沈如晚做了好些年的鄰裏,也不好一下子就問東問西,搞得太不體麵,讓沈如晚知道了,以後都不來她家買糖糕了。
“錢你就不用給了。”藍嬸長歎一聲,為自己不能問清所有前因後果而深深惋惜,用油紙包著糖糕,遞給曲不詢,“你去給她送過去吧。”
曲不詢也沒推辭,謝了一聲,從台階上站起身,拎著那微微燙手的糖糕,在藍嬸止不住的張望中,慢騰騰地走向那棟身處鬧市顧自幽幽的小樓。
大門緊閉,在過去的十年裏,幾乎從未在緊閉時被叩響。
曲不詢抬手。
“篤,篤,篤。”
作者有話說: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蘇軾《行香子·述懷》
第14章 枕函敲破漏聲殘(二)
三聲叩門聲後,一片安靜。
曲不詢挑眉。
他等了片刻,又抬手,重新敲了三下。
門還是沒開。
對街藍嬸一直在張望,不由有點狐疑。
她還等著看看熱鬧,可看這架勢,沈如晚一直不開門,兩人怎麽不像是朋友啊?
曲不詢頂著周圍街坊狐疑的張望,竟然還停在那裏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他抬手,第三次敲響大門。
這回他才剛敲到一半,緊閉的大門忽然就被一把拉開了。
沈如晚站在門內,滿頭青絲隨手一挽,衣裙素得仿佛明天就要飛仙,淡淡看他一眼,“急什麽急?”
藍嬸伸著脖子,在心裏“嗬”一聲。
這還真是朋友,不然再沒有這麽隨意的。
曲不詢提著那包糖糕,聳了聳肩。
“這不是以為你故意不給我開門嗎?”他理直氣壯。
藍嬸趕緊在心裏“唉喲”:這還是她第一次見人和沈如晚說話時這個語氣。
其他人見了沈如晚,莫名就要被她那個氣勢脾氣搞得氣虛矮一頭,哪像曲不詢這隨意的樣子?
沈如晚冷淡睨了他一眼,也不說話,一轉身,便徑直往屋內走,全然不招呼客人,一副懶得搭理他的模樣。
可那緊閉的大門,在她身後大敞著,並沒有關上。
曲不詢就跟在她後麵,慢悠悠地晃進門裏去了。
藍嬸遠遠地看著兩人的身影一前一後地消失在大開的門後,轉進她看不見的地方,不由用力一拍大腿,“哎呀,哎呀!”
沈姑娘這樣的脾氣,還真是有朋友的啊!
可沈如晚不覺得曲不詢是她的朋友。
她也早就過了想有朋友的時候。
“糖糕放桌上。”她開了門,轉身往花坊內走,頭也不回地丟下三兩句話,“不要到處走動,不要亂動我的東西。”
曲不詢提著糖糕,看她纖細挺直背影穿過廳堂,在庭院芳草茵茵中停駐,垂著頭一株一株澆花。
沈氏花坊身處鬧市,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獨占一隅,明明周遭吵鬧喧囂,走進花坊,卻忽然像是闖進另一個幽靜世界,一切忽然靜謐。
從廳堂到庭院,盡是杜若蘅蕪清芬,幽綠滿眼,淡淡星蕊似點妝。
尋常香草叢生處大多有蚊蟲環飛,但從門口一路走早庭院邊,半點蟲影也沒瞧見,仿佛連蟲蠅也知此地清幽,不願來攪擾。
曲不詢目光在四麵牆壁上掃了一圈,果然在花葉後瞧見牆麵上以朱砂勾勒的符篆畫了一圈又一圈,有辟塵的、有驅蟲的,還有靜心清噪的,沈如晚嫌符紙麻煩,直接就畫在牆上了。
都說大隱隱於市,她這隱是隱了,可又沒隱全,隻要靠近,誰都能發覺她的奇異。
她隻是不在乎。
曲不詢湊近一點,俯身凝視。
“你種的這些花花草草,好像和外麵的都有些不一樣?”他忽然問。
沈如晚轉過身看了他一眼。
他還拎著那包糖糕,一手托著蘅蕪碧葉,打量起來的姿態很是似模似樣。
“是麽?”她淡淡地說了半句。
沒有往下再說的意思,也不深究追問,一看便知敷衍。
曲不詢拈著綠枝條,扭頭看她。
“我最近正好也對花草感興趣。”他看了她一會兒,忽而開口說,“能不能向你請教請教?”
沈如晚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