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作者:裁雲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城主很開明,迎八方來客,一視同仁,也並不作幹涉,隻是維護日常秩序。堯皇城不需普通人繳納入城費,隻對在城中做生意的修士抽成,此外,倘若有修士在城中置產,也要繳納一筆靈石——堯皇城的房子貴,可是神州修士人盡皆知的。”楚瑤光說到這裏,很自然地說了下去,“我家在堯皇城有些生意,等我們去了堯皇城,可以在那裏下榻。”
蜀嶺楚家的闊,那也是人盡皆知的。家大業大,羨慕不來。
陳獻小雞啄米似的一下一下點著頭,問楚瑤光,“不能用飛行法寶,我們怎麽進去啊?”
堯皇城方圓千裏不許飛行,遁術也不是人人精通的,難不成要讓所有修士自己走進城中?
楚瑤光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們所乘的寶車便停下了。
鬆伯敲開門,“大小姐,咱們該下去了,我剛才看見遠天紅雲,想來霓衣風馬很快就要到了,咱們趕緊過去吧!”
楚瑤光一聽,立刻拽著陳獻的袖子,“沈前輩、曲前輩,我們快去吧,霓衣風馬半個時辰才來一趟,錯過又得等好久呢。”
陳獻還一頭霧水,老老實實跟在後麵,“霓衣風馬是什麽?”
楚瑤光卻不解釋,隻是說,“看見了你就知道了。”
陳獻左看看右看看,沈如晚和曲不詢俱是神色自若,就沒誰和他一樣滿臉懵然的,不由大感震撼,“明明我也是修士啊,為什麽隻有我不知道啊?”
這話問的,大家都側目而視——你這樣也不是第一天了,為什麽今天忽然震驚了啊?
下了寶車後,也不過走了一二裏路,遠遠就看見許多修士聚在一片平原上,三三兩兩地說著話,神色都很淡定,似乎都在等著什麽。
陳獻忍不住撓頭,怎麽好像隻有他一個人不知道什麽是霓衣風馬呢?
“瑤光,你就告訴我吧?”他實在耐不住好奇。
楚瑤光抿著唇笑。
她剛要說話,目光忽而一抬,朝天邊看去,“不用我解釋啦——你看,霓衣風馬已經來啦。”
陳獻立刻回過頭一望。
遠天升起絢爛到極致的緋紅雲嵐,鋪天蓋地,把長天染成一色,好似緞帶霓裳一般,朝他們籠罩過來。
離得近了,他才看清,雲霓之上還立著個人影,在雲端中氣十足地大喊:
“一人一裳,不許多取,若有妄圖貪昧者,就等著去執法堂見吧!”
等在平原上的修士們吵吵嚷嚷地應了。
陳獻不錯眼地看著其中一個修士伸手,觸碰到那漫天雲霞,竟然一把扯下了一片紅雲——
紅雲披在身上立刻化為披風,那修士注入一點靈氣,披風便瞬間飄飛,帶著修士升上雲端,飄飄蕩蕩飛在紅雲之中。
陳獻張口結舌,回頭看,楚瑤光笑靨如花。
“霓為衣兮風為馬,這就是霓衣風馬呀!”
陳獻瞪大眼睛,“可,可堯皇城不是不許修士飛行嗎?”
曲不詢取了披風,一伸手,敲在這笨徒弟腦門上,“修士不能禦使飛行法寶,又不代表堯皇城不能提供飛行法寶。”
陳獻愣住。
“堯皇城不許修士飛行,是因為這裏修士太多,如果全都亂糟糟地飛,隻怕天天都要死人。”沈如晚笑了起來,難得解釋,“所以在堯皇城外,有霓衣風馬,堯皇城內,也有城際靈舟,繞城而飛,專門供修士搭乘。”
在堯皇城,誰也不可以自己飛,但可以被帶著飛。
作者有話說:
寫著寫著覺得很有意思,這本書是我寫過的修仙文裏力量體係最弱的,但卻是我覺得最有仙氣的。
第101章 終日夢為魚(二)
神州浩大, 修仙者聚居的城市數不勝數,可堯皇城卻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城,譽冠二十六州, 無人不知。
除了堯皇城外, 再沒有哪裏能大手筆地為八方來客提供人人可搭乘的飛行法寶, 從城東到城西,停泊數次, 總共也不過一個時辰, 對於丹成修士來說,這當然是慢得令人受不了, 可對於普通修士乃至於凡人來說便是實打實的方便。
也無怪乎堯皇城地價之高天下皆知,卻依然有數不清的修士願意來這裏碰碰運氣。
每天的城際靈舟上都會有初來乍到的外鄉人的身影,一眼可辨。
今天的城際靈舟上就有幾個剛來堯皇城的修士。
“瑤光, 你看這裏居然還有字。”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踏進靈舟, 站在門板前好奇地看了幾眼,“老周記炒貨?就是那家特別有名的炒貨店嗎?居然把名字都印到這裏來了?”
邊上的少女華服錦衣, 舉止從容,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次來堯皇城, 隻看她的衣著, 若非本城禁止修士禦使飛行法寶,隻怕如今靈舟上的其他乘客甚至都沒有能和她打交道的身家。
可誰叫堯皇城隻需城際靈舟在城內飛行?十年修得同船渡,這就是摸不透的緣份。
“這是老周記炒貨出了錢,特意印在這裏,讓人留下印象,去他家買東西的。”楚瑤光早已習慣了陳獻的好奇心, 很沉著地回答著, 坐在空位上, 朝身側默不作聲的中年女修一伸手,“梅姨,反正還要等好久才到,我想看看半月摘。”
楚瑤光出門是帶了兩個家族客卿的,鬆伯和梅姨。
先前去碎瓊裏和鍾神山的時候,這兩地出入不太方便,鬆伯和梅姨便等在附近做策應。這回來了堯皇城,蜀嶺楚家本就在此有產業,這兩人便也一道跟了上來。
梅姨和鬆伯都是不太說話的性子,把剛買來的半月摘遞到楚瑤光手上,一言不發。
陳獻還在左看右看,偶爾對上陌生乘客奇怪的眼神,咧開嘴爽朗一笑,旁人便默默地把目光挪開了。
唯有一個熱心腸的女修和他搭話,“道友,你是新來堯皇城的吧?快找個位置坐下吧,現在靈舟開得不快也就罷了,待會兒靈舟是要繞城飛行的,七拐八繞的,很容易就摔出去了。”
陳獻雖然大大咧咧、不太會看人臉色,卻一向很聽勸,聞言立刻坐在楚瑤光左手邊的空位上,正對麵就是沈如晚。
“沈前輩,你以前也來過堯皇城嗎?”他隨口問。
沈如晚聞言瞥了他一眼。
“來過幾次。”她簡短地回答,“很久以前。”
陳獻想起沈前輩在臨鄔城待了十年,“那以前的堯皇城和現在一樣嗎?”
沈如晚目光越過靈舟的欄杆,落在飛速向後退去的屋舍上,看了好一會兒,慢慢搖了搖頭,“以前沒這麽繁華。”
她上次來堯皇城,已經是十二三年前的事了,那時堯皇城便已十分繁盛,可十年一別,竟更上一層樓了。
單論繁華,堯皇城已勝過蓬山了。
方才提醒陳獻坐下的熱心女修聽見這話,也和他們搭話聊起來,“可不是嗎?這堯皇城當真是一天一個樣。我以前去過好多地方,就數堯皇城這裏最熱鬧、最有新氣象。”
幾人一起望向她。
熱心女修說得很起勁,“別的地方也不是不好,但難免有這樣那樣的陳規,外來者不得不遵守,而且還容易受到排擠,但在堯皇城,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自然沒這麽多事,無非是互相包容、博采眾長。再加上城主府張弛有度,這堯皇城是一日千裏。”
“就說這《歸夢筆談半月摘》吧,也就隻有我們堯皇城能辦,其他地方根本容不下那麽多意修。”熱心女修指著楚瑤光手裏的報紙說。
沈如晚微微揚眉。
“意修?”就連堯皇城隨便一個路人也知道意修?
熱心女修重重點了一下頭,“是,就是那群靠編故事提升修為的修士,半月摘編者裏大多都是意修。”
她說著,搖了搖頭,很是感慨,“這些意修也不容易,自從方丈山覆滅、沉入海中,神州的意修就算是斷了傳承,要不是夢筆先生辦了半月摘,真不知道他們怎麽過下去。”
方丈山就是方壺山,在神州浩劫裏沉入海中,在漫長的漂泊後,陰差陽錯地落到了陳獻的手裏。
沈如晚的眉毛挑得更高了一點。
“方丈山覆滅、斷絕意修傳承?”她慢慢地重複,滿心疑惑,“原來方丈山是意修宗門?”
熱心女修很自然地回答,“是啊,方丈山以意修為主,不過也有別的傳承,在神州浩劫之前,不比蓬萊差上多少,隻是時運不濟,沒能留到最後罷了。”
她想了一下,“我記得方丈山還有一本《孟氏坤劍殘譜》流傳下來,在劍修裏很有名氣的,你知道嗎?”
曲不詢目光忽而一轉。
《孟氏坤劍殘譜》,這名字他當然耳熟,當初在蓬山藏經閣和沈如晚隔著書架對視時,他手裏恰好拿著的就是這麽一本拆解孟氏坤劍殘譜的書。
“道友似乎對意修的事很了解?”他問熱心女修,“說來慚愧,我從前隻知方壺山,卻不知意修,更不知道半月摘和意修的關係——這麽說來,鄔夢筆先生也是意修?”
熱心女修擺擺手,“這在堯皇城算不上什麽秘密,但凡是在這裏住了超過五年的修士,或多或少都會知道的。夢筆先生確實是意修,辦了這個半月摘也是為了意修傳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沈如晚不說話。
看樣子,鄔夢筆就是希夷仙尊的事,並不為堯皇城居民所知。
“原來如此,沒想到我們平日閑趣一讀的報紙,對於意修來說竟有這麽重要的作用。”曲不詢笑了笑,語氣閑散,不經意般問道,“說起來,我們這一行人都是夢筆先生的讀者,來堯皇城就是想見一見他,道友可否指點我們一下如何能見到夢筆先生?”
熱心女修“哎喲”了一聲,滿臉遺憾,“十年前夢筆先生還是經常現身的,在堯皇城待久了總能遇上一兩次,可如今是不行了,夢筆先生不見客。”
楚瑤光還拿著報紙,坐在那裏認認真真地看著。
這是他們還在鍾神山時,梅姨在外麵買的,早不是最新的一期了。
“誒,沈姐姐、曲前輩,你們看這個——”楚瑤光忽然指著其中一麵,“十一月十七,堯皇城千燈節,屆時城主府與半月摘辦事處將對外敞開,大擺千燈宴,堯皇城居民盡可前來同樂。”
她抬起頭,眼睛晶亮亮地望著沈如晚和曲不詢:他們此行堯皇城就是為了找鄔夢筆和孟華胥的,如今半月摘大擺千燈宴,正好混進去一探究竟。
——當然,這計劃中還有楚瑤光不足為外人道的小心思:她畢竟也是《歸夢筆談半月摘》的忠實讀者,想進去看看,這不是很自然的事嗎!
十一月十七,距今還有十二天,其實已很近了。
沈如晚伸手,接過楚瑤光手裏的報紙,垂眸細細看了起來,報紙上並沒有說這個千燈節究竟是為了什麽而舉辦,也沒說打算怎麽辦,隻是很簡短地提了兩句。
“千燈節是近幾年才有的。”熱心女修熟絡地給他們解釋,“每三年一次,如今也就辦了三次,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有很多樣式的燈,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這說了和沒說一樣。
“三年一屆,辦了三屆,也就是九年前。”沈如晚喃喃。
又是九年前。
九年前,鄔夢筆去了東儀島,找到了孟華胥的手記卻沒帶走,又給姚凜留下了傀儡;
九年前,鄔夢筆在堯皇城辦起《歸夢筆談半月摘》,把這份報紙傳遍大江南北;
九年前,堯皇城忽然辦起沒頭沒尾的千燈節,既不說來由,也沒有目的,不明不白地辦了九年。
既然她已知道了鄔夢筆就是希夷仙尊、和七夜白有分不開的關係,那麽是否可以再多揣測幾分?
也就是在九年前,陳緣深被帶到鍾神山,從頭開始建山莊、培育七夜白。
這兩者之間是否有什麽聯係?
鄔夢筆九年前頻繁的動作,是否與此有關?
沈如晚沉吟不語。
陳獻興致勃勃地和熱心女修聊了起來,“道友,你這是打算去哪啊?”
熱心女修也不很見外,隨口說道,“你知道童照辛大師嗎?童大師定居堯皇城,我是想登門拜訪、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請童大師幫我煉製。”
蜀嶺楚家的闊,那也是人盡皆知的。家大業大,羨慕不來。
陳獻小雞啄米似的一下一下點著頭,問楚瑤光,“不能用飛行法寶,我們怎麽進去啊?”
堯皇城方圓千裏不許飛行,遁術也不是人人精通的,難不成要讓所有修士自己走進城中?
楚瑤光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們所乘的寶車便停下了。
鬆伯敲開門,“大小姐,咱們該下去了,我剛才看見遠天紅雲,想來霓衣風馬很快就要到了,咱們趕緊過去吧!”
楚瑤光一聽,立刻拽著陳獻的袖子,“沈前輩、曲前輩,我們快去吧,霓衣風馬半個時辰才來一趟,錯過又得等好久呢。”
陳獻還一頭霧水,老老實實跟在後麵,“霓衣風馬是什麽?”
楚瑤光卻不解釋,隻是說,“看見了你就知道了。”
陳獻左看看右看看,沈如晚和曲不詢俱是神色自若,就沒誰和他一樣滿臉懵然的,不由大感震撼,“明明我也是修士啊,為什麽隻有我不知道啊?”
這話問的,大家都側目而視——你這樣也不是第一天了,為什麽今天忽然震驚了啊?
下了寶車後,也不過走了一二裏路,遠遠就看見許多修士聚在一片平原上,三三兩兩地說著話,神色都很淡定,似乎都在等著什麽。
陳獻忍不住撓頭,怎麽好像隻有他一個人不知道什麽是霓衣風馬呢?
“瑤光,你就告訴我吧?”他實在耐不住好奇。
楚瑤光抿著唇笑。
她剛要說話,目光忽而一抬,朝天邊看去,“不用我解釋啦——你看,霓衣風馬已經來啦。”
陳獻立刻回過頭一望。
遠天升起絢爛到極致的緋紅雲嵐,鋪天蓋地,把長天染成一色,好似緞帶霓裳一般,朝他們籠罩過來。
離得近了,他才看清,雲霓之上還立著個人影,在雲端中氣十足地大喊:
“一人一裳,不許多取,若有妄圖貪昧者,就等著去執法堂見吧!”
等在平原上的修士們吵吵嚷嚷地應了。
陳獻不錯眼地看著其中一個修士伸手,觸碰到那漫天雲霞,竟然一把扯下了一片紅雲——
紅雲披在身上立刻化為披風,那修士注入一點靈氣,披風便瞬間飄飛,帶著修士升上雲端,飄飄蕩蕩飛在紅雲之中。
陳獻張口結舌,回頭看,楚瑤光笑靨如花。
“霓為衣兮風為馬,這就是霓衣風馬呀!”
陳獻瞪大眼睛,“可,可堯皇城不是不許修士飛行嗎?”
曲不詢取了披風,一伸手,敲在這笨徒弟腦門上,“修士不能禦使飛行法寶,又不代表堯皇城不能提供飛行法寶。”
陳獻愣住。
“堯皇城不許修士飛行,是因為這裏修士太多,如果全都亂糟糟地飛,隻怕天天都要死人。”沈如晚笑了起來,難得解釋,“所以在堯皇城外,有霓衣風馬,堯皇城內,也有城際靈舟,繞城而飛,專門供修士搭乘。”
在堯皇城,誰也不可以自己飛,但可以被帶著飛。
作者有話說:
寫著寫著覺得很有意思,這本書是我寫過的修仙文裏力量體係最弱的,但卻是我覺得最有仙氣的。
第101章 終日夢為魚(二)
神州浩大, 修仙者聚居的城市數不勝數,可堯皇城卻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城,譽冠二十六州, 無人不知。
除了堯皇城外, 再沒有哪裏能大手筆地為八方來客提供人人可搭乘的飛行法寶, 從城東到城西,停泊數次, 總共也不過一個時辰, 對於丹成修士來說,這當然是慢得令人受不了, 可對於普通修士乃至於凡人來說便是實打實的方便。
也無怪乎堯皇城地價之高天下皆知,卻依然有數不清的修士願意來這裏碰碰運氣。
每天的城際靈舟上都會有初來乍到的外鄉人的身影,一眼可辨。
今天的城際靈舟上就有幾個剛來堯皇城的修士。
“瑤光, 你看這裏居然還有字。”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踏進靈舟, 站在門板前好奇地看了幾眼,“老周記炒貨?就是那家特別有名的炒貨店嗎?居然把名字都印到這裏來了?”
邊上的少女華服錦衣, 舉止從容,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次來堯皇城, 隻看她的衣著, 若非本城禁止修士禦使飛行法寶,隻怕如今靈舟上的其他乘客甚至都沒有能和她打交道的身家。
可誰叫堯皇城隻需城際靈舟在城內飛行?十年修得同船渡,這就是摸不透的緣份。
“這是老周記炒貨出了錢,特意印在這裏,讓人留下印象,去他家買東西的。”楚瑤光早已習慣了陳獻的好奇心, 很沉著地回答著, 坐在空位上, 朝身側默不作聲的中年女修一伸手,“梅姨,反正還要等好久才到,我想看看半月摘。”
楚瑤光出門是帶了兩個家族客卿的,鬆伯和梅姨。
先前去碎瓊裏和鍾神山的時候,這兩地出入不太方便,鬆伯和梅姨便等在附近做策應。這回來了堯皇城,蜀嶺楚家本就在此有產業,這兩人便也一道跟了上來。
梅姨和鬆伯都是不太說話的性子,把剛買來的半月摘遞到楚瑤光手上,一言不發。
陳獻還在左看右看,偶爾對上陌生乘客奇怪的眼神,咧開嘴爽朗一笑,旁人便默默地把目光挪開了。
唯有一個熱心腸的女修和他搭話,“道友,你是新來堯皇城的吧?快找個位置坐下吧,現在靈舟開得不快也就罷了,待會兒靈舟是要繞城飛行的,七拐八繞的,很容易就摔出去了。”
陳獻雖然大大咧咧、不太會看人臉色,卻一向很聽勸,聞言立刻坐在楚瑤光左手邊的空位上,正對麵就是沈如晚。
“沈前輩,你以前也來過堯皇城嗎?”他隨口問。
沈如晚聞言瞥了他一眼。
“來過幾次。”她簡短地回答,“很久以前。”
陳獻想起沈前輩在臨鄔城待了十年,“那以前的堯皇城和現在一樣嗎?”
沈如晚目光越過靈舟的欄杆,落在飛速向後退去的屋舍上,看了好一會兒,慢慢搖了搖頭,“以前沒這麽繁華。”
她上次來堯皇城,已經是十二三年前的事了,那時堯皇城便已十分繁盛,可十年一別,竟更上一層樓了。
單論繁華,堯皇城已勝過蓬山了。
方才提醒陳獻坐下的熱心女修聽見這話,也和他們搭話聊起來,“可不是嗎?這堯皇城當真是一天一個樣。我以前去過好多地方,就數堯皇城這裏最熱鬧、最有新氣象。”
幾人一起望向她。
熱心女修說得很起勁,“別的地方也不是不好,但難免有這樣那樣的陳規,外來者不得不遵守,而且還容易受到排擠,但在堯皇城,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自然沒這麽多事,無非是互相包容、博采眾長。再加上城主府張弛有度,這堯皇城是一日千裏。”
“就說這《歸夢筆談半月摘》吧,也就隻有我們堯皇城能辦,其他地方根本容不下那麽多意修。”熱心女修指著楚瑤光手裏的報紙說。
沈如晚微微揚眉。
“意修?”就連堯皇城隨便一個路人也知道意修?
熱心女修重重點了一下頭,“是,就是那群靠編故事提升修為的修士,半月摘編者裏大多都是意修。”
她說著,搖了搖頭,很是感慨,“這些意修也不容易,自從方丈山覆滅、沉入海中,神州的意修就算是斷了傳承,要不是夢筆先生辦了半月摘,真不知道他們怎麽過下去。”
方丈山就是方壺山,在神州浩劫裏沉入海中,在漫長的漂泊後,陰差陽錯地落到了陳獻的手裏。
沈如晚的眉毛挑得更高了一點。
“方丈山覆滅、斷絕意修傳承?”她慢慢地重複,滿心疑惑,“原來方丈山是意修宗門?”
熱心女修很自然地回答,“是啊,方丈山以意修為主,不過也有別的傳承,在神州浩劫之前,不比蓬萊差上多少,隻是時運不濟,沒能留到最後罷了。”
她想了一下,“我記得方丈山還有一本《孟氏坤劍殘譜》流傳下來,在劍修裏很有名氣的,你知道嗎?”
曲不詢目光忽而一轉。
《孟氏坤劍殘譜》,這名字他當然耳熟,當初在蓬山藏經閣和沈如晚隔著書架對視時,他手裏恰好拿著的就是這麽一本拆解孟氏坤劍殘譜的書。
“道友似乎對意修的事很了解?”他問熱心女修,“說來慚愧,我從前隻知方壺山,卻不知意修,更不知道半月摘和意修的關係——這麽說來,鄔夢筆先生也是意修?”
熱心女修擺擺手,“這在堯皇城算不上什麽秘密,但凡是在這裏住了超過五年的修士,或多或少都會知道的。夢筆先生確實是意修,辦了這個半月摘也是為了意修傳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沈如晚不說話。
看樣子,鄔夢筆就是希夷仙尊的事,並不為堯皇城居民所知。
“原來如此,沒想到我們平日閑趣一讀的報紙,對於意修來說竟有這麽重要的作用。”曲不詢笑了笑,語氣閑散,不經意般問道,“說起來,我們這一行人都是夢筆先生的讀者,來堯皇城就是想見一見他,道友可否指點我們一下如何能見到夢筆先生?”
熱心女修“哎喲”了一聲,滿臉遺憾,“十年前夢筆先生還是經常現身的,在堯皇城待久了總能遇上一兩次,可如今是不行了,夢筆先生不見客。”
楚瑤光還拿著報紙,坐在那裏認認真真地看著。
這是他們還在鍾神山時,梅姨在外麵買的,早不是最新的一期了。
“誒,沈姐姐、曲前輩,你們看這個——”楚瑤光忽然指著其中一麵,“十一月十七,堯皇城千燈節,屆時城主府與半月摘辦事處將對外敞開,大擺千燈宴,堯皇城居民盡可前來同樂。”
她抬起頭,眼睛晶亮亮地望著沈如晚和曲不詢:他們此行堯皇城就是為了找鄔夢筆和孟華胥的,如今半月摘大擺千燈宴,正好混進去一探究竟。
——當然,這計劃中還有楚瑤光不足為外人道的小心思:她畢竟也是《歸夢筆談半月摘》的忠實讀者,想進去看看,這不是很自然的事嗎!
十一月十七,距今還有十二天,其實已很近了。
沈如晚伸手,接過楚瑤光手裏的報紙,垂眸細細看了起來,報紙上並沒有說這個千燈節究竟是為了什麽而舉辦,也沒說打算怎麽辦,隻是很簡短地提了兩句。
“千燈節是近幾年才有的。”熱心女修熟絡地給他們解釋,“每三年一次,如今也就辦了三次,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有很多樣式的燈,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這說了和沒說一樣。
“三年一屆,辦了三屆,也就是九年前。”沈如晚喃喃。
又是九年前。
九年前,鄔夢筆去了東儀島,找到了孟華胥的手記卻沒帶走,又給姚凜留下了傀儡;
九年前,鄔夢筆在堯皇城辦起《歸夢筆談半月摘》,把這份報紙傳遍大江南北;
九年前,堯皇城忽然辦起沒頭沒尾的千燈節,既不說來由,也沒有目的,不明不白地辦了九年。
既然她已知道了鄔夢筆就是希夷仙尊、和七夜白有分不開的關係,那麽是否可以再多揣測幾分?
也就是在九年前,陳緣深被帶到鍾神山,從頭開始建山莊、培育七夜白。
這兩者之間是否有什麽聯係?
鄔夢筆九年前頻繁的動作,是否與此有關?
沈如晚沉吟不語。
陳獻興致勃勃地和熱心女修聊了起來,“道友,你這是打算去哪啊?”
熱心女修也不很見外,隨口說道,“你知道童照辛大師嗎?童大師定居堯皇城,我是想登門拜訪、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請童大師幫我煉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