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我把親爹卷成首輔(穿書) 作者:二木則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秋月應是。
金氏又再吃了兩小塊,然後就不再吃了。
這雞蛋糕雖好,但她自小在京城那樣的地界長大,家中往來的也是官宦人家,所以吃過的好東西不少。
這東西,也就勝在一個新奇和易得。
畢竟雞蛋家家戶戶都有,不是什麽新奇東西,金氏買下的那個小莊子上就養了一批母雞,每旬都要送一簍雞蛋來。
等晚上母子兩人一起用膳,她便輕聲問起,“淙哥兒,你今日讓張廚娘做的雞蛋糕,味兒倒是不錯,怎麽想起做這個了?”
許淙沒想到能夠瞞住金氏。
於是爽快地回答道:“雞蛋羹、糕,加一起。”
這意思就是說,他是從雞蛋羹和平時吃的糕點裏麵得來的靈感,至於為什麽要先打發雞蛋,把好好的雞蛋打成泡沫狀,那當然是他覺得攪拌得越久,做出來的糕就會和雞蛋羹一樣軟和,所以邏輯沒毛病!
哎,他明明已經兩歲半了,但說話還是一句一句的,不能像機關槍一樣一說一長串,都怪渣爹的遺傳基因不好!
他奶說渣爹是屬於說話晚的類型,五歲之後才能流暢說話,她以前還以為生了個結巴兒子呢,讓他不用擔心,等五歲之後就流利了。
但說不出長句,好不方便。
好在身邊的人都習慣了。
金氏見他有自己的想法,便沒再問了,轉而說道:“我已經吩咐讓瞞著你奶了,淙哥兒你有什麽想要的,便和娘說。”
許淙點頭。
他其實還想要奶油,蛋糕上麵怎麽能沒有奶油呢?不過那東西他也不知道要怎麽製作,平時也沒見過,隻好留著以後改進了。
反正,他娘都說好吃的雞蛋糕,肯定能勝過渣爹的那本經書。
事實上也是如此。
等除夕那天許淙的雞蛋糕端上來後,他奶笑得見牙不見眼,不但一連吃了半盤,還說那是她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糕。
他許小淙,又勝了渣爹一籌!
吃完了許淙準備的雞蛋糕後,一家三口又其樂融融地用了一頓美味的午膳,接著許淙小睡片刻就等到了來接他去祭祖的人。
除夕的下午要祭祖。
許明成雖然不在家,但家裏有許淙這個小男子漢在,所以村裏每次有這種大型祭祀活動,比如除夕、清明、七月半等,長輩們就會來把許淙抱過去做代表。
不過之前每次都隻有許淙去,她奶和她娘要麽等在祠堂外麵,要麽就留在家裏。
畢竟許家現在也是官宦人家了,家裏的女眷不好和村裏的婦人們湊一起做飯洗碗,所以每次金氏都會多安排一些食物送過去,比如這次除夕祭祖他們家就捐了一頭豬,早上石頭還帶著一群小夥伴,來邀請許淙一起去看殺豬。
但這次不一樣,他奶和他娘都跟著一起出門了,還盛裝打扮,穿上了朝廷發的敕命夫人服飾,非常莊重。
許淙疑惑,“娘?”
王氏的頭上雖然帶著沉重的頭冠,身上的衣服也穿了好幾層,但依舊健步如飛,聽到許淙的疑問後她笑道。
“淙哥兒,今日是你被記入族譜的大日子,所以我和你娘都得去。”
記入族譜?
許淙的眼睛瞪得溜圓。
族譜他知道啊,如果說穩婆接生時寫的生辰八字是出生證明。那麽族譜就等於是這個時代的街道明,朝廷給人簽發籍貫文書的時候,就要查對那人是不是在對應姓氏的族譜上的,不能亂來。
所以他許小淙,居然做了這麽久的黑戶?!
第20章
許淙傻眼了。
呆愣著的他乖乖伸出手臂,讓楊奶娘把他抱了起來,然後一家人一起往門口走去。而門外,許夫子已經等在這裏了。
許家村的村長,同時也是許氏宗族的族長。
所以每年祭祖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都會被指揮得團團轉。
許夫子今天特地毛遂自薦,來許家接許淙。
一方麵當然是因為整條村現在就數他的文化程度最高,也最懂禮儀,他來許家的話不管是言語以及舉止都不會不小心冒犯到金氏這個弟媳婦,畢竟今天對方也要出席,雖然對方可能不會計較,但許氏一族不想失禮。
而且他還是許淙的夫子,對許家人而言比較熟悉。
另一方麵當然也是為了當麵感謝金氏讓人送去的那個安神方子。
許夫子朝金氏作了一個揖,鄭重道:“多謝弟妹讓人送來的安神方子,在下試過了,那方子非常有效。”
那天其實一家人都挺詫異的。
許夫子隻是按照往常的慣例,在臨近過年、天氣也比較冷的時候,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功課然後就讓他們各回各家。
但他在往家走的路上,想到明年自己又要去考秀才,卻越來越緊張,不僅心跳加速呼吸加快,額頭竟然還慢慢地冒出了冷汗……
就好像他每次往考場去的時候一樣。
等到家的時候,他整個人的精神都不太好。不過對於這種情形他經驗豐富,又不是真的要去考試,所以很快就調整了過來。
回到家後,和往常一樣,他先是和家人一起用過午飯,然後就回房間讀書,這一讀就入了神,直到聽到外麵傳來了一道陌生的聲音。
那聲音說了什麽他沒仔細聽,因為他娘很快來敲他的門,高興地跟他說金氏讓人送來了她娘家的一個安神方子,讓他出去感謝一番。
出去詢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許淙覺得年年放假很奇怪,於是回去就詢問了王氏,得知他是因為要去考秀才。於是金氏知道他越到考試越是心神不寧,連覺都睡不好,就讓人送了一個安神方子過來,說是她父親科舉時曾用過的。
金氏的父親,那也是進士出身的大官啊。
許夫子用過之後,發現那藥方真的很不錯,於是就更加感激了。現在看到金氏,許夫子便再次向她表示了感謝。
金氏和他客氣了兩句,然後就謹言慎行,不再開口了。
相比於金氏的需要避嫌,從小看著許夫子長大的王氏就不需要在意了,她聽說金氏給的藥方有效也很高興。
“有用啊就多抓幾幅!”
“你和淙哥兒他爹是堂兄弟,再親近不過了,他還在家的時候就時常感歎你隻是時,那時什麽,哎呀就是說運氣不夠好。”
“等你運氣好了也就考中了。”
“這次啊,沒準就是你的運氣來了!”
許夫子也很高興,朝著王氏也做了一個揖,“那就承您吉言了。”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隻有許淙還有些茫然。
怎麽回事?
還有許夫子說的藥方是什麽?為什麽要感謝他娘?難道那天我們討論完倒黴的許夫子之後,還又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嗎?
許淙扭過頭,“娘?”
有什麽事情,是他許小淙不能知道的?
金氏伸手給他正了正頭上戴著的虎頭帽,柔聲解釋了一番。
許淙這才知道原來他娘那天回去之後想起了京城也出現過這樣的人,於是就把她爹以前用過的一個安神方子,讓人抄了送去。
許夫子用了之後覺得很有效,這次是特地來感謝的。
哦,許淙懂了。
這是一件好事啊!
許夫子考中了秀才,那麽不管是對許夫子本人,他的家庭,還是對整條村,整個許氏宗族都是很有好處的。
最好能夠像渣爹一樣考中進士。
所以許淙舉起小拳頭,給許夫子鼓勁,“考的全會,蒙的全對,不會不考,逢考必過,考第一!”
許夫子被他作怪的語氣逗得哈哈大笑,伸手將穿得圓滾滾的他抱了過去。
“承你吉言了!”
“不過我可不敢肖想第一,也就你爹那樣才華橫溢的人才行啊。這輩子能考中秀才,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許淙歪頭,“第一,很難?”
秀才也就是區區市第一而已,期中考、期末考加在一起算的話,他每年最少都要拿一兩次,發揮好的時候還全部包攬,一點都不難啊。
許夫子含糊了幾句,然後就不動神色地轉移了話題。
想要走上科舉之路,要先考過縣試和府試,取得童生功名,然後才能去參加三年兩度的院試,考中之後才能成為秀才。整個廬州每年的秀才名額才那麽區區二三十,有的年份還沒有,所以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淙哥兒還小呢,還是不要把科舉的殘酷之處說出來,免得嚇到他了。
……
村裏的祠堂建在最東邊。
他們一行人從許家大宅往東走了一刻鍾,也就是差不多十五分鍾就看到祠堂的紅色屋頂了,這個時間和許淙平時上學差不了多久。
等他們到了之後,人也差不多來齊了。
許氏一族,在這附近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宗族了,不然也不會有自己的村塾,更沒有辦法把許明成供出來。要知道在他沒考中秀才之前,是沒有辦法得到朝廷錢糧供應的,當時的許家過得苦哈哈的。
也就是後來許明成考中了稟生,家裏的狀況才漸漸好了起來。
言歸正傳,許氏一族人很多,除了許淙他們家住的許家村本村之外,附近的兩個村子也住了一些許氏族人。不過那兩個村子不叫許家二村或許家三村,有別的名,許姓隻占其中不大的一部分。
這次除夕祭祖,族中所有男子都來了。
但女子隻有很少的一部分。
她們或是白發蒼蒼,受人尊敬,或是正值年輕,有些羞怯。
前者是族中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長輩,來參加祭祖的。後者就是新娶進門的媳婦,或者快要出嫁的姑娘,這次來都是為了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族譜的。
當然還有王氏和金氏這樣,要麽兒子或者夫婿有功名,要麽更進一步,自身是朝廷親自冊封的敕命夫人,是要被請過來參加的。
烏壓壓一片人,沒有人大聲說話,顯得極為肅穆。
看到這樣的場景,許淙有些震撼。
被許夫子牽著手進去的時候,他還扭過頭去看。
他上次參加祭祖的時候,才一歲多,而且也被他娘安排穿得裏三層外三成,包裹得跟湯圓似的,全程被大人抱進抱出,讓磕頭就磕頭,讓走路就走路,所以感受到的震撼遠遠沒有今天這麽大。
金氏又再吃了兩小塊,然後就不再吃了。
這雞蛋糕雖好,但她自小在京城那樣的地界長大,家中往來的也是官宦人家,所以吃過的好東西不少。
這東西,也就勝在一個新奇和易得。
畢竟雞蛋家家戶戶都有,不是什麽新奇東西,金氏買下的那個小莊子上就養了一批母雞,每旬都要送一簍雞蛋來。
等晚上母子兩人一起用膳,她便輕聲問起,“淙哥兒,你今日讓張廚娘做的雞蛋糕,味兒倒是不錯,怎麽想起做這個了?”
許淙沒想到能夠瞞住金氏。
於是爽快地回答道:“雞蛋羹、糕,加一起。”
這意思就是說,他是從雞蛋羹和平時吃的糕點裏麵得來的靈感,至於為什麽要先打發雞蛋,把好好的雞蛋打成泡沫狀,那當然是他覺得攪拌得越久,做出來的糕就會和雞蛋羹一樣軟和,所以邏輯沒毛病!
哎,他明明已經兩歲半了,但說話還是一句一句的,不能像機關槍一樣一說一長串,都怪渣爹的遺傳基因不好!
他奶說渣爹是屬於說話晚的類型,五歲之後才能流暢說話,她以前還以為生了個結巴兒子呢,讓他不用擔心,等五歲之後就流利了。
但說不出長句,好不方便。
好在身邊的人都習慣了。
金氏見他有自己的想法,便沒再問了,轉而說道:“我已經吩咐讓瞞著你奶了,淙哥兒你有什麽想要的,便和娘說。”
許淙點頭。
他其實還想要奶油,蛋糕上麵怎麽能沒有奶油呢?不過那東西他也不知道要怎麽製作,平時也沒見過,隻好留著以後改進了。
反正,他娘都說好吃的雞蛋糕,肯定能勝過渣爹的那本經書。
事實上也是如此。
等除夕那天許淙的雞蛋糕端上來後,他奶笑得見牙不見眼,不但一連吃了半盤,還說那是她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糕。
他許小淙,又勝了渣爹一籌!
吃完了許淙準備的雞蛋糕後,一家三口又其樂融融地用了一頓美味的午膳,接著許淙小睡片刻就等到了來接他去祭祖的人。
除夕的下午要祭祖。
許明成雖然不在家,但家裏有許淙這個小男子漢在,所以村裏每次有這種大型祭祀活動,比如除夕、清明、七月半等,長輩們就會來把許淙抱過去做代表。
不過之前每次都隻有許淙去,她奶和她娘要麽等在祠堂外麵,要麽就留在家裏。
畢竟許家現在也是官宦人家了,家裏的女眷不好和村裏的婦人們湊一起做飯洗碗,所以每次金氏都會多安排一些食物送過去,比如這次除夕祭祖他們家就捐了一頭豬,早上石頭還帶著一群小夥伴,來邀請許淙一起去看殺豬。
但這次不一樣,他奶和他娘都跟著一起出門了,還盛裝打扮,穿上了朝廷發的敕命夫人服飾,非常莊重。
許淙疑惑,“娘?”
王氏的頭上雖然帶著沉重的頭冠,身上的衣服也穿了好幾層,但依舊健步如飛,聽到許淙的疑問後她笑道。
“淙哥兒,今日是你被記入族譜的大日子,所以我和你娘都得去。”
記入族譜?
許淙的眼睛瞪得溜圓。
族譜他知道啊,如果說穩婆接生時寫的生辰八字是出生證明。那麽族譜就等於是這個時代的街道明,朝廷給人簽發籍貫文書的時候,就要查對那人是不是在對應姓氏的族譜上的,不能亂來。
所以他許小淙,居然做了這麽久的黑戶?!
第20章
許淙傻眼了。
呆愣著的他乖乖伸出手臂,讓楊奶娘把他抱了起來,然後一家人一起往門口走去。而門外,許夫子已經等在這裏了。
許家村的村長,同時也是許氏宗族的族長。
所以每年祭祖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都會被指揮得團團轉。
許夫子今天特地毛遂自薦,來許家接許淙。
一方麵當然是因為整條村現在就數他的文化程度最高,也最懂禮儀,他來許家的話不管是言語以及舉止都不會不小心冒犯到金氏這個弟媳婦,畢竟今天對方也要出席,雖然對方可能不會計較,但許氏一族不想失禮。
而且他還是許淙的夫子,對許家人而言比較熟悉。
另一方麵當然也是為了當麵感謝金氏讓人送去的那個安神方子。
許夫子朝金氏作了一個揖,鄭重道:“多謝弟妹讓人送來的安神方子,在下試過了,那方子非常有效。”
那天其實一家人都挺詫異的。
許夫子隻是按照往常的慣例,在臨近過年、天氣也比較冷的時候,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功課然後就讓他們各回各家。
但他在往家走的路上,想到明年自己又要去考秀才,卻越來越緊張,不僅心跳加速呼吸加快,額頭竟然還慢慢地冒出了冷汗……
就好像他每次往考場去的時候一樣。
等到家的時候,他整個人的精神都不太好。不過對於這種情形他經驗豐富,又不是真的要去考試,所以很快就調整了過來。
回到家後,和往常一樣,他先是和家人一起用過午飯,然後就回房間讀書,這一讀就入了神,直到聽到外麵傳來了一道陌生的聲音。
那聲音說了什麽他沒仔細聽,因為他娘很快來敲他的門,高興地跟他說金氏讓人送來了她娘家的一個安神方子,讓他出去感謝一番。
出去詢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許淙覺得年年放假很奇怪,於是回去就詢問了王氏,得知他是因為要去考秀才。於是金氏知道他越到考試越是心神不寧,連覺都睡不好,就讓人送了一個安神方子過來,說是她父親科舉時曾用過的。
金氏的父親,那也是進士出身的大官啊。
許夫子用過之後,發現那藥方真的很不錯,於是就更加感激了。現在看到金氏,許夫子便再次向她表示了感謝。
金氏和他客氣了兩句,然後就謹言慎行,不再開口了。
相比於金氏的需要避嫌,從小看著許夫子長大的王氏就不需要在意了,她聽說金氏給的藥方有效也很高興。
“有用啊就多抓幾幅!”
“你和淙哥兒他爹是堂兄弟,再親近不過了,他還在家的時候就時常感歎你隻是時,那時什麽,哎呀就是說運氣不夠好。”
“等你運氣好了也就考中了。”
“這次啊,沒準就是你的運氣來了!”
許夫子也很高興,朝著王氏也做了一個揖,“那就承您吉言了。”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隻有許淙還有些茫然。
怎麽回事?
還有許夫子說的藥方是什麽?為什麽要感謝他娘?難道那天我們討論完倒黴的許夫子之後,還又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嗎?
許淙扭過頭,“娘?”
有什麽事情,是他許小淙不能知道的?
金氏伸手給他正了正頭上戴著的虎頭帽,柔聲解釋了一番。
許淙這才知道原來他娘那天回去之後想起了京城也出現過這樣的人,於是就把她爹以前用過的一個安神方子,讓人抄了送去。
許夫子用了之後覺得很有效,這次是特地來感謝的。
哦,許淙懂了。
這是一件好事啊!
許夫子考中了秀才,那麽不管是對許夫子本人,他的家庭,還是對整條村,整個許氏宗族都是很有好處的。
最好能夠像渣爹一樣考中進士。
所以許淙舉起小拳頭,給許夫子鼓勁,“考的全會,蒙的全對,不會不考,逢考必過,考第一!”
許夫子被他作怪的語氣逗得哈哈大笑,伸手將穿得圓滾滾的他抱了過去。
“承你吉言了!”
“不過我可不敢肖想第一,也就你爹那樣才華橫溢的人才行啊。這輩子能考中秀才,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許淙歪頭,“第一,很難?”
秀才也就是區區市第一而已,期中考、期末考加在一起算的話,他每年最少都要拿一兩次,發揮好的時候還全部包攬,一點都不難啊。
許夫子含糊了幾句,然後就不動神色地轉移了話題。
想要走上科舉之路,要先考過縣試和府試,取得童生功名,然後才能去參加三年兩度的院試,考中之後才能成為秀才。整個廬州每年的秀才名額才那麽區區二三十,有的年份還沒有,所以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淙哥兒還小呢,還是不要把科舉的殘酷之處說出來,免得嚇到他了。
……
村裏的祠堂建在最東邊。
他們一行人從許家大宅往東走了一刻鍾,也就是差不多十五分鍾就看到祠堂的紅色屋頂了,這個時間和許淙平時上學差不了多久。
等他們到了之後,人也差不多來齊了。
許氏一族,在這附近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宗族了,不然也不會有自己的村塾,更沒有辦法把許明成供出來。要知道在他沒考中秀才之前,是沒有辦法得到朝廷錢糧供應的,當時的許家過得苦哈哈的。
也就是後來許明成考中了稟生,家裏的狀況才漸漸好了起來。
言歸正傳,許氏一族人很多,除了許淙他們家住的許家村本村之外,附近的兩個村子也住了一些許氏族人。不過那兩個村子不叫許家二村或許家三村,有別的名,許姓隻占其中不大的一部分。
這次除夕祭祖,族中所有男子都來了。
但女子隻有很少的一部分。
她們或是白發蒼蒼,受人尊敬,或是正值年輕,有些羞怯。
前者是族中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長輩,來參加祭祖的。後者就是新娶進門的媳婦,或者快要出嫁的姑娘,這次來都是為了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族譜的。
當然還有王氏和金氏這樣,要麽兒子或者夫婿有功名,要麽更進一步,自身是朝廷親自冊封的敕命夫人,是要被請過來參加的。
烏壓壓一片人,沒有人大聲說話,顯得極為肅穆。
看到這樣的場景,許淙有些震撼。
被許夫子牽著手進去的時候,他還扭過頭去看。
他上次參加祭祖的時候,才一歲多,而且也被他娘安排穿得裏三層外三成,包裹得跟湯圓似的,全程被大人抱進抱出,讓磕頭就磕頭,讓走路就走路,所以感受到的震撼遠遠沒有今天這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