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我把親爹卷成首輔(穿書) 作者:二木則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連剛過六歲生辰的許淙也明白這個道理。
不過金外祖父能出手幫這個忙,估計也和許家每年一車車的節禮、年禮往京城送不無關係,這事許淙門兒清。
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
不但許家年年要往京城送禮,送給金家以及其他人家,其他的比如孫家,佟家等等,也是每年都往許家送禮的。
所以許淙也就是感慨了一會兒就放下了。
他現在正是對什麽都感興趣的時候,比如如今就很感興趣金家外祖父的長隨帶來了什麽話,許明成會跟他談些什麽,所以連金氏催他去睡覺都沒理會,專心致誌地在屋裏坐著,等許明成回來。
隨著房中燭火燃起,夜色漸深,許明成終於從前院回來了。
和剛從孫家回來時醉醺醺的模樣相比,他現在沒有絲毫的醉意,不但雙眼大亮,並且臉色也沒有什麽疲倦之色,就好像吃了什麽補藥一樣。
同樣在等待的金氏迎上前去,小聲說道:“老爺,你終於回來了。”
“嗯,回來了。”
他心不在焉地點點頭,好像有什麽事情困擾了他一樣,不過等他看到坐在椅子上一點一點的兒子後,頓時詫異。
“淙哥兒還沒睡?”
“是啊,”金氏的聲音很小,“從剛剛就一直在等老爺你了,還問了我好些知州的事,讓他去歇息也不肯,非說要等你回來。”
“老爺,你事情問得如何了,恭州那邊到底是何情形?”
金氏有些犯愁,“剛才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升官雖好,但爹的意思這上一任知州好像是突然去了的,若是急病去了還好,就怕是別的什麽。”
“老爺,你打探到了嗎?”
許明成沒有隱瞞金氏的意思,他同樣把聲音放低,“問到了,說起來這件事還和佟家有些許關係,你可還記得去年過完年,佟家人來了一次?”
這個金氏怎麽會不記得,當時佟姨娘剛剛懷孕,為了安她的心,金氏特地讓佟家人過來了一趟,即便是如今佟家人也偶爾會來探望。
不過以金氏對許明成的了解,知道他指的不會是這件事,於是她略一回想,從佟家近一年來送到家裏的東西,再想到佟家的生意……
“……恭州。”
金氏恍然,“老爺,我想起來了。”
“當時你好像跟我提過一句,說佟家有一批貨陷在了恭州,你把許橋派去處理了,還說他有好一陣子回不來,讓我照顧好他家裏。”
“難道就是這個恭州?”
“便是這個恭州。”
許明成道:“上一任的恭州知州貪得無厭,不但將衙門裏慣例的分潤取走了大半,沒有給其他屬下剩下多少,還屢屢對過往的客商伸手。”
“除非像佟家這樣打過招呼的,不然時間長了,客商們就會自覺地避開。恭州知州見客商減少,搜刮不出多少油水,於是便朝境內的商家們下手。”
“如今恭州上下怨聲載道。”
金氏皺眉,問出了關鍵,“那老爺,他又是怎麽死的呢?”
許明成冷哼了一聲,不屑道:“恭州民風彪悍,他如此貪得無厭自然不得民心,於是兩個月前被人當街行刺,一命嗚呼!”
金氏驚呼,“行刺?!老爺,居然是行刺?!”
“老爺,這這……”
“……娘?”
許淙半夢半醒中突然聽到金氏的聲音,嚇得他連忙睜開了眼睛,然後便看到等待了好久的許明成已經回來了,他便高興地跑過去。
“爹,你回來了!”
“你們剛剛在說什麽?”
看著淙哥兒兩隻眼睛裏都寫著‘我也要聽’,許明成失笑,他沒有理會焦急的金氏,而是對許淙道:“我和你娘在說恭州的事。”
“恭州知州履行不義,現在已經死了。”
“為父過幾日接了聖旨之後,可能會馬上動身前往。但恭州此時局勢複雜,還有少許民亂,所以我在想著要如何安排你們才好。”
“安排?”
許淙不解,“什麽安排?”
許明成的目光轉向了金氏,“慧娘,嶽父說恭州此時亂得很,不但城裏、村裏的百姓們不信任朝廷,就連山上的那些寨子也蠢蠢欲動。”
“若不是如此,這個燙手山芋也不會落到我這兒來。畢竟你也知道,現在海晏河清文風昌盛,進士每三年便有一批。”
“京城不缺到處走動,想要謀個好缺的人。”
他笑了笑,“但我跟嶽父的想法是一樣的,這未嚐不是一個機會。隻要我能把恭州安撫下來,大人們也會看在眼內的,如此便能省卻近十年功夫。”
“時機實在難得,不應錯過。”
道理金氏是明白的,但她也不免擔憂,尤其是知道恭州那地方還有民亂的時候,她的心裏更是沉甸甸的。
所以她猶豫著問,“那老爺你的意思是?”
許明成略一思索,“我剛才仔細想了想,你們來到勉縣也有三年時間了。我原本打算年底調任的時候,向吏部告假回鄉一趟。”
“但如今看來,已不能行。”
許明成歎息,“此去恭州困難重重,到了恭州之後,我可能還抽不出手去護著你們。所以與其跟我前去受苦,不如你們暫先回鄉,順帶把浵姐兒也帶回去上族譜。等我在恭州安頓下來之後,再派人接你們過去。”
金氏沉吟著沒有開口,顯然是在思索利弊。
但旁邊站著的許淙卻忍不住了,剛剛聽完後,他就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困,因為渾身的血都衝到腦子裏去了!
可惡的渣爹,又想拋下他們!
於是他大聲開口,“我不同意!”
還在思考中的金氏被他的大嗓門嚇了一跳,遲疑著問道:“淙哥兒?”
許淙氣呼呼的,他沒有回答金氏的疑問,而是盯住了低頭看向自己的許明成,一字一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不要回鄉等你來接,我要跟你去!”
他才不要跟渣爹分開!
許淙可沒忘記自己是在一本書裏,按照書裏的時間發展,再過兩三年王老夫人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然後接著‘他’也要死了。
這裏麵關鍵的地方,就是前期他們一家人並沒有待在一塊!
而且很可能許明成這次去恭州,就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或許在書裏,他一開始真的打算從勉縣離開的時候,就回鄉把親娘和妻兒都接上,去一個更好的地方赴任的。那樣不但一家人能夠待在一起,而且缺失的這幾年,因為許淙還小所以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但沒想到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恭州!
按照許明成剛剛的說法,恭州這地方民風彪悍,而且上一任的知州也死的不是很光彩,所以他去赴任,其實是有風險的。
這樣的情況下,也能解釋為什麽原書裏‘許明成’遲遲不把‘許瀟’他們接到身邊,因為‘他’覺得親娘和妻兒,待在老家會更好。
但世事難料!
分開的結果就是我先死,你晚死,最後全家都死了!
許淙一想到這個,臉色都漲紅了,“我不管,我也要去恭州,你不帶我去我就自己去,我有銀子,我可以請個鏢師!”
許明成板下臉,“胡鬧!”
第67章
許淙並不覺得自己在胡鬧,所以理直氣壯,“爹你老是想著送我們回去,不想著同甘共苦,這樣不對!”
許明成:“……”
看著兒子倔強的小臉,他覺得自己的腦袋隱隱作痛。
這一場短暫的父子爭吵,以父子二人彼此誰也說服不了誰而結束,但第二天開始許淙就拒絕跟渣爹說話,以此表示自己堅決反對的態度。
王老夫人在飯桌上看得有些稀奇,“哎呦,你們父子倆這是又怎麽了?明成啊,你又是怎麽惹到淙哥兒了?”
“不會是又給淙哥兒加功課了吧?”
許明成的臉上並沒有多少笑意,搖頭道:“娘,並沒有。”
見從兒子這裏得不到回複,王老夫人又看向了兒媳婦,“慧娘,你知不知道啊?”
金氏苦笑,“娘,淙哥兒這是鬧別扭呢。”
鬧別扭?王老夫人覺得自幼聰慧的乖孫鬧別扭實在是稀奇,一年怕是都沒一回,於是便擺出了一副傾聽的架勢。
見狀金氏隻好解釋,“娘,老爺過些日子就要升官了。”
王老夫人點頭,這事她知道,昨日金氏就來告訴她了。
於是金氏便把昨晚父子兩人的爭執說了一遍,“娘,老爺想著恭州路遠,而且現在也不太平,所以就打算先讓人送我們回廬州省親,等他安頓下來後再接我們過去。”
“但淙哥兒不同意。”
“他說要一快兒去,不要回廬州。”
父子兩人夜晚的這場爭執,王老夫人是不知道的,如今聽到兒媳婦的轉述,她不由得沉默了下來。
“這樣啊……”
許淙放下碗筷,表示自己已經吃飽了,然後就對王老夫人道:“奶奶,爹是不是很過分?”
“他一遇到事情,就老想著拋下我們,這樣不對!”
“我們要一起去,不分開!”
“胡鬧!”許明成沉著臉,“你祖母年事已高,你妹妹還不會說話,就是你如今也才不過區區六歲。”
“你是能騎馬還是能射箭?到了恭州爹要忙於公務,沒時間守在家裏,到時遇到了什麽事,可如何是好?”
“不若先回廬州,等爹安頓下來再派人接你們過去,至多不過一年的時間,如此才兩全其美!”
許淙不服,“一年又一年,兩年又三年,若你在恭州遇到了難事,一年料理不完呢?那等你再回來的時候,我都已經考到進士,妹妹也不認識你了!”
“而且我不是三歲小孩,我長大了,我可以保護祖母,保護娘,保護妹妹!”
許明成看著才不過六歲的兒子站出來說他能夠保護家人,心中一熱的同時也氣笑了。
淙哥兒不過才豆丁大,真要遇到了什麽事,不哭鼻子就算不錯了,哪裏能指望他來挺身而出。
不過金外祖父能出手幫這個忙,估計也和許家每年一車車的節禮、年禮往京城送不無關係,這事許淙門兒清。
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
不但許家年年要往京城送禮,送給金家以及其他人家,其他的比如孫家,佟家等等,也是每年都往許家送禮的。
所以許淙也就是感慨了一會兒就放下了。
他現在正是對什麽都感興趣的時候,比如如今就很感興趣金家外祖父的長隨帶來了什麽話,許明成會跟他談些什麽,所以連金氏催他去睡覺都沒理會,專心致誌地在屋裏坐著,等許明成回來。
隨著房中燭火燃起,夜色漸深,許明成終於從前院回來了。
和剛從孫家回來時醉醺醺的模樣相比,他現在沒有絲毫的醉意,不但雙眼大亮,並且臉色也沒有什麽疲倦之色,就好像吃了什麽補藥一樣。
同樣在等待的金氏迎上前去,小聲說道:“老爺,你終於回來了。”
“嗯,回來了。”
他心不在焉地點點頭,好像有什麽事情困擾了他一樣,不過等他看到坐在椅子上一點一點的兒子後,頓時詫異。
“淙哥兒還沒睡?”
“是啊,”金氏的聲音很小,“從剛剛就一直在等老爺你了,還問了我好些知州的事,讓他去歇息也不肯,非說要等你回來。”
“老爺,你事情問得如何了,恭州那邊到底是何情形?”
金氏有些犯愁,“剛才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升官雖好,但爹的意思這上一任知州好像是突然去了的,若是急病去了還好,就怕是別的什麽。”
“老爺,你打探到了嗎?”
許明成沒有隱瞞金氏的意思,他同樣把聲音放低,“問到了,說起來這件事還和佟家有些許關係,你可還記得去年過完年,佟家人來了一次?”
這個金氏怎麽會不記得,當時佟姨娘剛剛懷孕,為了安她的心,金氏特地讓佟家人過來了一趟,即便是如今佟家人也偶爾會來探望。
不過以金氏對許明成的了解,知道他指的不會是這件事,於是她略一回想,從佟家近一年來送到家裏的東西,再想到佟家的生意……
“……恭州。”
金氏恍然,“老爺,我想起來了。”
“當時你好像跟我提過一句,說佟家有一批貨陷在了恭州,你把許橋派去處理了,還說他有好一陣子回不來,讓我照顧好他家裏。”
“難道就是這個恭州?”
“便是這個恭州。”
許明成道:“上一任的恭州知州貪得無厭,不但將衙門裏慣例的分潤取走了大半,沒有給其他屬下剩下多少,還屢屢對過往的客商伸手。”
“除非像佟家這樣打過招呼的,不然時間長了,客商們就會自覺地避開。恭州知州見客商減少,搜刮不出多少油水,於是便朝境內的商家們下手。”
“如今恭州上下怨聲載道。”
金氏皺眉,問出了關鍵,“那老爺,他又是怎麽死的呢?”
許明成冷哼了一聲,不屑道:“恭州民風彪悍,他如此貪得無厭自然不得民心,於是兩個月前被人當街行刺,一命嗚呼!”
金氏驚呼,“行刺?!老爺,居然是行刺?!”
“老爺,這這……”
“……娘?”
許淙半夢半醒中突然聽到金氏的聲音,嚇得他連忙睜開了眼睛,然後便看到等待了好久的許明成已經回來了,他便高興地跑過去。
“爹,你回來了!”
“你們剛剛在說什麽?”
看著淙哥兒兩隻眼睛裏都寫著‘我也要聽’,許明成失笑,他沒有理會焦急的金氏,而是對許淙道:“我和你娘在說恭州的事。”
“恭州知州履行不義,現在已經死了。”
“為父過幾日接了聖旨之後,可能會馬上動身前往。但恭州此時局勢複雜,還有少許民亂,所以我在想著要如何安排你們才好。”
“安排?”
許淙不解,“什麽安排?”
許明成的目光轉向了金氏,“慧娘,嶽父說恭州此時亂得很,不但城裏、村裏的百姓們不信任朝廷,就連山上的那些寨子也蠢蠢欲動。”
“若不是如此,這個燙手山芋也不會落到我這兒來。畢竟你也知道,現在海晏河清文風昌盛,進士每三年便有一批。”
“京城不缺到處走動,想要謀個好缺的人。”
他笑了笑,“但我跟嶽父的想法是一樣的,這未嚐不是一個機會。隻要我能把恭州安撫下來,大人們也會看在眼內的,如此便能省卻近十年功夫。”
“時機實在難得,不應錯過。”
道理金氏是明白的,但她也不免擔憂,尤其是知道恭州那地方還有民亂的時候,她的心裏更是沉甸甸的。
所以她猶豫著問,“那老爺你的意思是?”
許明成略一思索,“我剛才仔細想了想,你們來到勉縣也有三年時間了。我原本打算年底調任的時候,向吏部告假回鄉一趟。”
“但如今看來,已不能行。”
許明成歎息,“此去恭州困難重重,到了恭州之後,我可能還抽不出手去護著你們。所以與其跟我前去受苦,不如你們暫先回鄉,順帶把浵姐兒也帶回去上族譜。等我在恭州安頓下來之後,再派人接你們過去。”
金氏沉吟著沒有開口,顯然是在思索利弊。
但旁邊站著的許淙卻忍不住了,剛剛聽完後,他就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困,因為渾身的血都衝到腦子裏去了!
可惡的渣爹,又想拋下他們!
於是他大聲開口,“我不同意!”
還在思考中的金氏被他的大嗓門嚇了一跳,遲疑著問道:“淙哥兒?”
許淙氣呼呼的,他沒有回答金氏的疑問,而是盯住了低頭看向自己的許明成,一字一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不要回鄉等你來接,我要跟你去!”
他才不要跟渣爹分開!
許淙可沒忘記自己是在一本書裏,按照書裏的時間發展,再過兩三年王老夫人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然後接著‘他’也要死了。
這裏麵關鍵的地方,就是前期他們一家人並沒有待在一塊!
而且很可能許明成這次去恭州,就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或許在書裏,他一開始真的打算從勉縣離開的時候,就回鄉把親娘和妻兒都接上,去一個更好的地方赴任的。那樣不但一家人能夠待在一起,而且缺失的這幾年,因為許淙還小所以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但沒想到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恭州!
按照許明成剛剛的說法,恭州這地方民風彪悍,而且上一任的知州也死的不是很光彩,所以他去赴任,其實是有風險的。
這樣的情況下,也能解釋為什麽原書裏‘許明成’遲遲不把‘許瀟’他們接到身邊,因為‘他’覺得親娘和妻兒,待在老家會更好。
但世事難料!
分開的結果就是我先死,你晚死,最後全家都死了!
許淙一想到這個,臉色都漲紅了,“我不管,我也要去恭州,你不帶我去我就自己去,我有銀子,我可以請個鏢師!”
許明成板下臉,“胡鬧!”
第67章
許淙並不覺得自己在胡鬧,所以理直氣壯,“爹你老是想著送我們回去,不想著同甘共苦,這樣不對!”
許明成:“……”
看著兒子倔強的小臉,他覺得自己的腦袋隱隱作痛。
這一場短暫的父子爭吵,以父子二人彼此誰也說服不了誰而結束,但第二天開始許淙就拒絕跟渣爹說話,以此表示自己堅決反對的態度。
王老夫人在飯桌上看得有些稀奇,“哎呦,你們父子倆這是又怎麽了?明成啊,你又是怎麽惹到淙哥兒了?”
“不會是又給淙哥兒加功課了吧?”
許明成的臉上並沒有多少笑意,搖頭道:“娘,並沒有。”
見從兒子這裏得不到回複,王老夫人又看向了兒媳婦,“慧娘,你知不知道啊?”
金氏苦笑,“娘,淙哥兒這是鬧別扭呢。”
鬧別扭?王老夫人覺得自幼聰慧的乖孫鬧別扭實在是稀奇,一年怕是都沒一回,於是便擺出了一副傾聽的架勢。
見狀金氏隻好解釋,“娘,老爺過些日子就要升官了。”
王老夫人點頭,這事她知道,昨日金氏就來告訴她了。
於是金氏便把昨晚父子兩人的爭執說了一遍,“娘,老爺想著恭州路遠,而且現在也不太平,所以就打算先讓人送我們回廬州省親,等他安頓下來後再接我們過去。”
“但淙哥兒不同意。”
“他說要一快兒去,不要回廬州。”
父子兩人夜晚的這場爭執,王老夫人是不知道的,如今聽到兒媳婦的轉述,她不由得沉默了下來。
“這樣啊……”
許淙放下碗筷,表示自己已經吃飽了,然後就對王老夫人道:“奶奶,爹是不是很過分?”
“他一遇到事情,就老想著拋下我們,這樣不對!”
“我們要一起去,不分開!”
“胡鬧!”許明成沉著臉,“你祖母年事已高,你妹妹還不會說話,就是你如今也才不過區區六歲。”
“你是能騎馬還是能射箭?到了恭州爹要忙於公務,沒時間守在家裏,到時遇到了什麽事,可如何是好?”
“不若先回廬州,等爹安頓下來再派人接你們過去,至多不過一年的時間,如此才兩全其美!”
許淙不服,“一年又一年,兩年又三年,若你在恭州遇到了難事,一年料理不完呢?那等你再回來的時候,我都已經考到進士,妹妹也不認識你了!”
“而且我不是三歲小孩,我長大了,我可以保護祖母,保護娘,保護妹妹!”
許明成看著才不過六歲的兒子站出來說他能夠保護家人,心中一熱的同時也氣笑了。
淙哥兒不過才豆丁大,真要遇到了什麽事,不哭鼻子就算不錯了,哪裏能指望他來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