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我把親爹卷成首輔(穿書) 作者:二木則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淙:!!
雖然早就想到了,但真的從常白芷的口中聽說這事後,他還是很生氣。覺得那位從來沒有見過的親外祖父,實在太不是東西了!
他怎麽不把自己賣了呢?!
可惡!
看著許淙氣呼呼的表情,常白芷心中一暖,柔聲道:“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後來牙婆帶著我們北上,我一路求著她,總算兩位妹妹都沒賣到,都賣到了正經人家,後來我們來到了京城,聽說金家要買幾個丫鬟。”
“就這樣,我到了夫人身邊。”
“夫人人很好,我跟幹娘,對了我認的幹娘是夫人身邊的田嬤嬤,她你見過吧?她雖然有些嘮叨,但是個好人。”
許淙點頭,“田嬤嬤也在青州,如今是妹妹的教養嬤嬤。”
“她老人家這樣也好。”
常白芷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當年來這裏之前,老爺,也就是你爹曾經問過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是什麽。我就想起了年幼時祖父病死,我們三姐妹被親爹發賣,好好的一個家說沒就沒,於是說我想學醫,想治病救人。”
“後來我到這裏之後,老爺和夫人就給我送了許多醫書,還請了位老大夫來教我醫術,如今我也能治病救人了。”
她最後總結,“我平時呢就種種草藥、教教徒弟、看看醫書,如果有人來請,就給人看看病。之前教了兩個徒弟,一個嫁人之後做了穩婆,一個也做了女大夫。這麽些年我們師徒三人不說活人無數吧,但好歹也沒治死過人。”
“將來我還想再多收幾個徒弟,所以啊,我覺得廬州這兒挺好的,不想去青州,也不想去什麽京城了。”
許淙鄭重點頭,“我支持您!”
常白芷表情一鬆,笑道:“好孩子,你不用擔心我,回去專心讀書吧。這裏的人都聽我的話,我是不會委屈了自己的。”
母子兩人的初次見麵,並沒有抱頭痛哭流涕,也沒有執著追問和道歉悔恨,一切似乎都顯得過於平常。不過第二天再見麵,一個眼睛紅腫,另一個則掛著一對黑眼圈。
許淙就屬於晚上沒睡著的那一個,不知怎麽的,反正他就是翻來覆去沒睡著。
他在莊子上住了七八天。
有時候會去看看地裏的莊稼,有時候又會去看看常白芷的藥田,偶爾還會跟著她打下手處理藥材,不過這一步往往會被她的小徒弟瞪,說這個不是這樣摘的,那個不是那樣拔的,哎呀你快鬆手鬆手。
許淙:好吧,那他坐著喝茶好了。
後麵幾天他還跟著常白芷出了一次診,發現她在這裏挺受人尊敬的,並且每次出門都會帶著幾個莊仆、婆子等跟從保護,於是徹底地放下心來。
最後,他給她留了一筆錢,然後把自己這些年給她準備的生日禮物放下,再留了他跟許明成的各兩張帖子,就啟程回去了。
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叮囑,如果將來有人打著自己或者許明成、金氏等人的名號,想要把她接走的話,那麽不但不能答應,還得多加防備。
常白芷一一答應,然後等馬車一走,她就眼眶一紅掉下淚來。
已經知道真相的小徒弟猶豫著問道:“師傅,您怎麽不跟著一起去啊?我看淙少爺他人挺好的,我說他藥材摘得不好也不生氣。”
“如果您去了……”
常白芷搖頭,“他品行好,但卻不是我教的。”
“這些日子你也看到了,別說淙哥兒了,就是他旁邊的青木走出去,也比村子裏的那些讀書人強。這裏頭的道理就好比我們種藥材,辛辛苦苦又是鋤地又是拔草澆水,還要抓蟲地種了一年,若是被人拔了去,必是要心疼十天半個月的,就是歎上半年的氣也是尋常。”
“養孩子也是這樣的道理,我若是去了,不也就成了那個摘藥材的人了嗎?”
“再說了,夫人對我恩重如山,如果不是她當年堅持讓我留下,我就要被牙婆賣到那些髒地方去了,如今怕是早就成了一堆黃土,哪有現在的自在日子。”
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來,“凡事有得有失,淙哥兒他將來還要考進士,像他爹一樣做官的。就是過些年成親,老爺和夫人給他選的也會是知書達禮的官宦人家女兒。但若是家裏有兩重婆婆,那些好人家就要猶豫,要望而卻步了。”
“如今這樣,對誰都好。”
小徒弟點點頭,然後又認真道:“師傅您別傷心,我會一直陪著您的!”
常白芷笑著摸了摸她的頭,“你這孩子,有這個心師傅就很高興了,快去收拾東西吧,我們再去張家村看看。”
……
兩個月後,青州
一看到熟悉的大門,許淙馬上翻身下馬,迫不及待地往裏走,“爹,我回來了,咦黃管家怎麽是你啊?我爹呢,他跑哪兒去了怎麽沒來接我?”
“我寫信回來的時候,有說中午就會到了啊。”
黃管家一邊吩咐人給許淙牽馬,一邊解釋,“淙少爺,知道您今天回來,老爺就一直在家裏等著呢,連衙門都沒有去。不過老爺剛剛收到了一封信,所以就回屋裏去了。但他也有吩咐我們在門口守著的,一等您回來就通知他。”
“這還差不多。”
許淙三兩下跳上台階,快步往屋裏走,“明明說好了要等我吃飯的!”
“爹——”
第116章
爹!”
許淙興衝衝地走到書房,探進頭去發現許明成正在桌子後麵坐著,一副不知道在想什麽的模樣,頓時高興地走進去,啪地一下把雙手撐在他的桌子上。
“爹,你收到我的信了嗎?我這次鄉試考了第二名。”
“是亞元!”
許明成抬頭,先是打量了一番長高了些的兒子,然後無奈道:“收到了,去考個鄉試而已,你在路上寫一封信,到廬州寫一封信,考前寫一封、考完寫一封、放榜後又寫了一封,也就我們家不窮,不然怕連飯都吃不上,家裏的銀錢全讓你寫信了。”
這是什麽話啊!
許淙沒忍住回了一句,“寄信都是用我的錢!”
他這次回廬州考試,金氏給了他一筆錢,但他也把自己的錢帶上了的,當然隻帶了一部分。因為如果路上一個不小心被搶了、被偷了全副身家,那他恐怕連考鄉試都沒有心情了,好在並沒有發生這樣的慘劇。
因為有錢,所以他在路上都是先花自己的那部分,結果到廬州之後還是沒有花完,還給了族裏一部分呢。
現在考完鄉試回來,金氏給的錢除了請族長幫忙買地的那部分外,其他都沒動過。但他自己帶過去的就花得七七八八了,來回的路上花了一些、給了族裏一些、然後再給了常白芷一些、回來的時候又給所有人都帶了禮物,所以他現在不算家裏剩下的,渾身上下隻有不到二十兩銀子。
不過說起錢,他熟練地把手向上攤開,得意道:“爹,我這次可是考中了亞元,第二名哦。第二名雖然沒有院試的第一名好聽,但鄉試含金量更高,而且我還是這次鄉試年紀最小的舉人!”
“你的獎金說什麽都得翻倍給,不然我下次就不努力考這麽好了,隨隨便便考個第八十八名就好。”
第二名,跟某人的鄉試第十二名可是很不一樣的!
鄉試第十二名,殿試第八十九名的許明成氣笑了,他拿起桌上剛剛看完的信一扔,道:“你看看這封信,再來跟我說你進士的時候準備考多少名?”
什麽信啊,難道是剛剛黃管家說的那一封嗎?
許淙好奇地拿了起來。
稍微一看後,他就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因為這封信應該是剛寫完沒有多久的,最起碼沒超過半年。
讀書多年的他已經能夠判斷出墨跡的大概年份了,因為剛剛寫完的字會散發著一股墨香味,而且字跡更清晰更溫潤。而放了很久的字,除非當初抄寫的時候用的墨比較特殊,不然是沒有那種墨香味的。
那這會是一封什麽信啊?
怎麽會讓許明成說出‘你看完之後,再說進士準備考多少名’這樣的話來呢,這話聽起來就很奇怪。
於是許淙便認真地看了起來。
然後看著看著,他就皺起了眉頭,因為這是他的老師雲光霽寫的。信裏說他的一個友人姓劉,是本次淮南西路也就是許淙那場鄉試的同考官。
然後這位劉同考官回去之後,就給老師寫了一封信。老師看完覺得這封信很有必要給他們看看,於是就給許明成轉寄過來了。
看到這裏,許淙趕緊把底下的那封信找了出來,仔細閱讀。
唔,信的開頭都是一些問候、聯係感情、吹捧之類的話,老師的那位友人在信裏還特別問候了現在已經官複原職的雲閣老,不過這些話很顯然跟他沒關係,都被他自動略過了。
最後他的目光就放在了信裏麵提到的一件事情上。
劉大人說當初鄉試的考卷閱完,許淙與其他九個考得最好的人的卷子被選了出來,沒有意外的話他們就是前十了。
因為劉大人很喜歡許淙的文章和字,所以向主考官大力推薦。
唔,這裏許淙保持懷疑態度,覺得他可能也是認出了自己。當然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另一位同考官,也就是趙承業的一番話寫在了信上。
趙承業是誰?
就是許淙的同窗趙勝的親爹趙知府啊!許淙之前懷疑趙勝是書中主角,於是還調查過他呢。
他的那番話初看沒毛病,無非就是各自看好的人不同,所以爭論了幾句而已,這也是每次考試常見的事。
但仔細琢磨卻發現他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很顯然就是在說“主考官大人,選才十四歲的許淙做解元的話,那他明年不去考進士,豈不是浪費了?”
“還不如選個年紀大的做解元,這樣來年對方考中了進士,主考官大人您也能得些諸如‘識人之明’之類的好處啊!”
很明顯他就是這個意思!
那這個性質就跟正常的同考官們吵架,你說你手上這份卷子好,我說我手上這份更好不一樣了。前者是對文章的評價,但趙知府的意思在他的這番話裏表現得很明確,那就是‘誰都可以是解元,就許淙不行!’
而許淙能想明白的東西,這位‘劉大人’也是能夠想明白的,所以他回去之後就寫了一封信給雲光霽。這封信裏不但把趙知府的話轉述了一遍,還提到了趙知府有個兒子也在雲氏族學讀書,並且也是小三元。
怎麽可以這樣!
許淙憤憤不平,雖然沒有趙知府的這一番話,他也不一定會是解元,因為主考官很顯然更喜歡周義文,鹿鳴宴的時候還喊他過去說過話,但憑實力輸的和憑陰謀詭計輸的能一樣嗎?
許淙啪地將信拍在了桌子上,氣鼓鼓地說道:“爹,他欺負人!”
從小到大他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好的,即使有小心思但也無傷大雅,所以他還真的是第一次麵對這種無來由的惡意。
他真的非常生氣!
“爹,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啊?”許淙生氣問道:“我跟趙勝又沒有一起考鄉試,我考得怎麽樣跟他有什麽關係?”
“難道我不能考第一,他就能考第一了嗎?!”
許明成許是已經生過一回氣了,所以表情平靜,“他的兒子趙勝,今年還真是京東西路的解元,再加上之前考中的三元,已經連中四元了。若是他將來的春闈再拿個會元,陛下也有心,沒準還真能六元及第。”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畢竟你與趙勝年歲相仿,將來很可能會一起考會試。若你們都是連中四元,會試的文章也寫得相差無幾,那主考官會點誰為會元還真是未知之數。”
當然許明成還有幾句話沒說,那就是同科的話淙哥兒的勝算更大,畢竟他更年輕,而且雲閣老也簡在帝心,這些都會影響主考官們的判斷。而即使不同科,但若是淙哥兒先考,然後又六元及第了的話,那麽趙勝再考中會元的概率就約等於無了。
畢竟出現一個‘六元及第’是祥瑞,但兩個就是笑話了。這樣千載難逢的大喜事,若他站在趙承業的位置上,恐怕也會心動。
但他不是趙承業,所以許明成冷笑道:“八九不離十,估摸著那趙承業還真就是這麽想的,不然他好端端的怎麽會擋你的路?”
“要知道那一日,劉大人可是把你的老師和雲氏族學都搬出來了的。他不看僧麵,也得看看佛麵。”
雖然他也知道,即便是全部同考官都推薦淙哥兒,但隻要身為主考官的王學士有自己看好的人,那淙哥兒也是得不了解元的。
但知道歸知道,並不妨礙他存了一絲念想。
六元及第啊!
隻要是個讀書人,誰又能不想呢?
雖然早就想到了,但真的從常白芷的口中聽說這事後,他還是很生氣。覺得那位從來沒有見過的親外祖父,實在太不是東西了!
他怎麽不把自己賣了呢?!
可惡!
看著許淙氣呼呼的表情,常白芷心中一暖,柔聲道:“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後來牙婆帶著我們北上,我一路求著她,總算兩位妹妹都沒賣到,都賣到了正經人家,後來我們來到了京城,聽說金家要買幾個丫鬟。”
“就這樣,我到了夫人身邊。”
“夫人人很好,我跟幹娘,對了我認的幹娘是夫人身邊的田嬤嬤,她你見過吧?她雖然有些嘮叨,但是個好人。”
許淙點頭,“田嬤嬤也在青州,如今是妹妹的教養嬤嬤。”
“她老人家這樣也好。”
常白芷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當年來這裏之前,老爺,也就是你爹曾經問過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是什麽。我就想起了年幼時祖父病死,我們三姐妹被親爹發賣,好好的一個家說沒就沒,於是說我想學醫,想治病救人。”
“後來我到這裏之後,老爺和夫人就給我送了許多醫書,還請了位老大夫來教我醫術,如今我也能治病救人了。”
她最後總結,“我平時呢就種種草藥、教教徒弟、看看醫書,如果有人來請,就給人看看病。之前教了兩個徒弟,一個嫁人之後做了穩婆,一個也做了女大夫。這麽些年我們師徒三人不說活人無數吧,但好歹也沒治死過人。”
“將來我還想再多收幾個徒弟,所以啊,我覺得廬州這兒挺好的,不想去青州,也不想去什麽京城了。”
許淙鄭重點頭,“我支持您!”
常白芷表情一鬆,笑道:“好孩子,你不用擔心我,回去專心讀書吧。這裏的人都聽我的話,我是不會委屈了自己的。”
母子兩人的初次見麵,並沒有抱頭痛哭流涕,也沒有執著追問和道歉悔恨,一切似乎都顯得過於平常。不過第二天再見麵,一個眼睛紅腫,另一個則掛著一對黑眼圈。
許淙就屬於晚上沒睡著的那一個,不知怎麽的,反正他就是翻來覆去沒睡著。
他在莊子上住了七八天。
有時候會去看看地裏的莊稼,有時候又會去看看常白芷的藥田,偶爾還會跟著她打下手處理藥材,不過這一步往往會被她的小徒弟瞪,說這個不是這樣摘的,那個不是那樣拔的,哎呀你快鬆手鬆手。
許淙:好吧,那他坐著喝茶好了。
後麵幾天他還跟著常白芷出了一次診,發現她在這裏挺受人尊敬的,並且每次出門都會帶著幾個莊仆、婆子等跟從保護,於是徹底地放下心來。
最後,他給她留了一筆錢,然後把自己這些年給她準備的生日禮物放下,再留了他跟許明成的各兩張帖子,就啟程回去了。
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叮囑,如果將來有人打著自己或者許明成、金氏等人的名號,想要把她接走的話,那麽不但不能答應,還得多加防備。
常白芷一一答應,然後等馬車一走,她就眼眶一紅掉下淚來。
已經知道真相的小徒弟猶豫著問道:“師傅,您怎麽不跟著一起去啊?我看淙少爺他人挺好的,我說他藥材摘得不好也不生氣。”
“如果您去了……”
常白芷搖頭,“他品行好,但卻不是我教的。”
“這些日子你也看到了,別說淙哥兒了,就是他旁邊的青木走出去,也比村子裏的那些讀書人強。這裏頭的道理就好比我們種藥材,辛辛苦苦又是鋤地又是拔草澆水,還要抓蟲地種了一年,若是被人拔了去,必是要心疼十天半個月的,就是歎上半年的氣也是尋常。”
“養孩子也是這樣的道理,我若是去了,不也就成了那個摘藥材的人了嗎?”
“再說了,夫人對我恩重如山,如果不是她當年堅持讓我留下,我就要被牙婆賣到那些髒地方去了,如今怕是早就成了一堆黃土,哪有現在的自在日子。”
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來,“凡事有得有失,淙哥兒他將來還要考進士,像他爹一樣做官的。就是過些年成親,老爺和夫人給他選的也會是知書達禮的官宦人家女兒。但若是家裏有兩重婆婆,那些好人家就要猶豫,要望而卻步了。”
“如今這樣,對誰都好。”
小徒弟點點頭,然後又認真道:“師傅您別傷心,我會一直陪著您的!”
常白芷笑著摸了摸她的頭,“你這孩子,有這個心師傅就很高興了,快去收拾東西吧,我們再去張家村看看。”
……
兩個月後,青州
一看到熟悉的大門,許淙馬上翻身下馬,迫不及待地往裏走,“爹,我回來了,咦黃管家怎麽是你啊?我爹呢,他跑哪兒去了怎麽沒來接我?”
“我寫信回來的時候,有說中午就會到了啊。”
黃管家一邊吩咐人給許淙牽馬,一邊解釋,“淙少爺,知道您今天回來,老爺就一直在家裏等著呢,連衙門都沒有去。不過老爺剛剛收到了一封信,所以就回屋裏去了。但他也有吩咐我們在門口守著的,一等您回來就通知他。”
“這還差不多。”
許淙三兩下跳上台階,快步往屋裏走,“明明說好了要等我吃飯的!”
“爹——”
第116章
爹!”
許淙興衝衝地走到書房,探進頭去發現許明成正在桌子後麵坐著,一副不知道在想什麽的模樣,頓時高興地走進去,啪地一下把雙手撐在他的桌子上。
“爹,你收到我的信了嗎?我這次鄉試考了第二名。”
“是亞元!”
許明成抬頭,先是打量了一番長高了些的兒子,然後無奈道:“收到了,去考個鄉試而已,你在路上寫一封信,到廬州寫一封信,考前寫一封、考完寫一封、放榜後又寫了一封,也就我們家不窮,不然怕連飯都吃不上,家裏的銀錢全讓你寫信了。”
這是什麽話啊!
許淙沒忍住回了一句,“寄信都是用我的錢!”
他這次回廬州考試,金氏給了他一筆錢,但他也把自己的錢帶上了的,當然隻帶了一部分。因為如果路上一個不小心被搶了、被偷了全副身家,那他恐怕連考鄉試都沒有心情了,好在並沒有發生這樣的慘劇。
因為有錢,所以他在路上都是先花自己的那部分,結果到廬州之後還是沒有花完,還給了族裏一部分呢。
現在考完鄉試回來,金氏給的錢除了請族長幫忙買地的那部分外,其他都沒動過。但他自己帶過去的就花得七七八八了,來回的路上花了一些、給了族裏一些、然後再給了常白芷一些、回來的時候又給所有人都帶了禮物,所以他現在不算家裏剩下的,渾身上下隻有不到二十兩銀子。
不過說起錢,他熟練地把手向上攤開,得意道:“爹,我這次可是考中了亞元,第二名哦。第二名雖然沒有院試的第一名好聽,但鄉試含金量更高,而且我還是這次鄉試年紀最小的舉人!”
“你的獎金說什麽都得翻倍給,不然我下次就不努力考這麽好了,隨隨便便考個第八十八名就好。”
第二名,跟某人的鄉試第十二名可是很不一樣的!
鄉試第十二名,殿試第八十九名的許明成氣笑了,他拿起桌上剛剛看完的信一扔,道:“你看看這封信,再來跟我說你進士的時候準備考多少名?”
什麽信啊,難道是剛剛黃管家說的那一封嗎?
許淙好奇地拿了起來。
稍微一看後,他就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因為這封信應該是剛寫完沒有多久的,最起碼沒超過半年。
讀書多年的他已經能夠判斷出墨跡的大概年份了,因為剛剛寫完的字會散發著一股墨香味,而且字跡更清晰更溫潤。而放了很久的字,除非當初抄寫的時候用的墨比較特殊,不然是沒有那種墨香味的。
那這會是一封什麽信啊?
怎麽會讓許明成說出‘你看完之後,再說進士準備考多少名’這樣的話來呢,這話聽起來就很奇怪。
於是許淙便認真地看了起來。
然後看著看著,他就皺起了眉頭,因為這是他的老師雲光霽寫的。信裏說他的一個友人姓劉,是本次淮南西路也就是許淙那場鄉試的同考官。
然後這位劉同考官回去之後,就給老師寫了一封信。老師看完覺得這封信很有必要給他們看看,於是就給許明成轉寄過來了。
看到這裏,許淙趕緊把底下的那封信找了出來,仔細閱讀。
唔,信的開頭都是一些問候、聯係感情、吹捧之類的話,老師的那位友人在信裏還特別問候了現在已經官複原職的雲閣老,不過這些話很顯然跟他沒關係,都被他自動略過了。
最後他的目光就放在了信裏麵提到的一件事情上。
劉大人說當初鄉試的考卷閱完,許淙與其他九個考得最好的人的卷子被選了出來,沒有意外的話他們就是前十了。
因為劉大人很喜歡許淙的文章和字,所以向主考官大力推薦。
唔,這裏許淙保持懷疑態度,覺得他可能也是認出了自己。當然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另一位同考官,也就是趙承業的一番話寫在了信上。
趙承業是誰?
就是許淙的同窗趙勝的親爹趙知府啊!許淙之前懷疑趙勝是書中主角,於是還調查過他呢。
他的那番話初看沒毛病,無非就是各自看好的人不同,所以爭論了幾句而已,這也是每次考試常見的事。
但仔細琢磨卻發現他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很顯然就是在說“主考官大人,選才十四歲的許淙做解元的話,那他明年不去考進士,豈不是浪費了?”
“還不如選個年紀大的做解元,這樣來年對方考中了進士,主考官大人您也能得些諸如‘識人之明’之類的好處啊!”
很明顯他就是這個意思!
那這個性質就跟正常的同考官們吵架,你說你手上這份卷子好,我說我手上這份更好不一樣了。前者是對文章的評價,但趙知府的意思在他的這番話裏表現得很明確,那就是‘誰都可以是解元,就許淙不行!’
而許淙能想明白的東西,這位‘劉大人’也是能夠想明白的,所以他回去之後就寫了一封信給雲光霽。這封信裏不但把趙知府的話轉述了一遍,還提到了趙知府有個兒子也在雲氏族學讀書,並且也是小三元。
怎麽可以這樣!
許淙憤憤不平,雖然沒有趙知府的這一番話,他也不一定會是解元,因為主考官很顯然更喜歡周義文,鹿鳴宴的時候還喊他過去說過話,但憑實力輸的和憑陰謀詭計輸的能一樣嗎?
許淙啪地將信拍在了桌子上,氣鼓鼓地說道:“爹,他欺負人!”
從小到大他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好的,即使有小心思但也無傷大雅,所以他還真的是第一次麵對這種無來由的惡意。
他真的非常生氣!
“爹,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啊?”許淙生氣問道:“我跟趙勝又沒有一起考鄉試,我考得怎麽樣跟他有什麽關係?”
“難道我不能考第一,他就能考第一了嗎?!”
許明成許是已經生過一回氣了,所以表情平靜,“他的兒子趙勝,今年還真是京東西路的解元,再加上之前考中的三元,已經連中四元了。若是他將來的春闈再拿個會元,陛下也有心,沒準還真能六元及第。”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畢竟你與趙勝年歲相仿,將來很可能會一起考會試。若你們都是連中四元,會試的文章也寫得相差無幾,那主考官會點誰為會元還真是未知之數。”
當然許明成還有幾句話沒說,那就是同科的話淙哥兒的勝算更大,畢竟他更年輕,而且雲閣老也簡在帝心,這些都會影響主考官們的判斷。而即使不同科,但若是淙哥兒先考,然後又六元及第了的話,那麽趙勝再考中會元的概率就約等於無了。
畢竟出現一個‘六元及第’是祥瑞,但兩個就是笑話了。這樣千載難逢的大喜事,若他站在趙承業的位置上,恐怕也會心動。
但他不是趙承業,所以許明成冷笑道:“八九不離十,估摸著那趙承業還真就是這麽想的,不然他好端端的怎麽會擋你的路?”
“要知道那一日,劉大人可是把你的老師和雲氏族學都搬出來了的。他不看僧麵,也得看看佛麵。”
雖然他也知道,即便是全部同考官都推薦淙哥兒,但隻要身為主考官的王學士有自己看好的人,那淙哥兒也是得不了解元的。
但知道歸知道,並不妨礙他存了一絲念想。
六元及第啊!
隻要是個讀書人,誰又能不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