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我把親爹卷成首輔(穿書) 作者:二木則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瑾之,今日你可得多飲幾杯啊!”
“多謝多謝,”許淙覺得自己的臉都要笑僵了,連忙一一拱手回禮,“多謝諸位,還請多喝幾杯,莫要客氣”。
正當他招呼著客人的時候,頭上已經長出白發的黃管家緊張地走了進來,對許明成和許淙兩人道:“老爺,大少爺,宮裏的人帶了陛下的口諭來!”
宮裏的人帶來了陛下的口諭?
許淙愣住了。
今天是特意挑選的沐休的日子啊,陛下怎麽會有口諭?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他連忙整理了衣裳,然後跟許明成一起前往接旨。至於客人們,自有澤哥兒,還有許夫子等人招待。
宮裏來的是一個白麵無須的中年男子,他見到許明成和許淙後笑眯眯地表明了來意。原來是陛下知道許淙今日成親,特地賜下了賞賜。
賞賜的東西不是很多,有玉如意一對、金銀若幹、綢緞若幹,全部加起來估計不到一千兩銀子,但這些東西代表的意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這代表了景元帝的重視。
第162章 、番外一
送走來傳口諭的那位公公之後,父子二人往回走。
許淙見下人們都離得遠遠的,便低聲問道:“爹,陛下這時候讓人送賞賜過來,是因為裕王那件事吧,除了這個我也想不到還有什麽緣故了。”
因為不管是他還是許明成,目前在朝堂上都沒有重要、以及親近到能夠得到景元帝單獨賞賜的地步。所以許淙想來想去,覺得可能是因為自己之前提前示警,使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元帝之前避開了裕王手下的襲擊。
除了這個,他想不到別的可能了。
畢竟同為雲家的女兒,但之前雲蕙和廖梓文成親的時候,宮裏是沒有什麽動靜的,所以很明顯這次賞賜的根源不在雲家那邊。
而自己和廖梓文的區別,也隻有裕王謀反那件事了。
許明成緩緩點頭。
他望著遠處的賓客,語氣有些感慨,“陛下仁厚。”
“這件事我們家早已在先帝時期便得到了好處,沒想到陛下如今還記得。而且最為要緊的是你和雲二姑娘今日成親,雖然除了我們兩家以及親朋好友之外,也有其他人知曉,但斷不到傳到陛下耳邊的地步。”
許明成轉頭看向兒子,珍重道:“他今日能賜下賞賜,顯然是早已經記住你這個人了。被陛下記住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你往後當差得更小心謹慎才是。”
這是自然。
許淙覺得現在的自己已經跟讀書那個時候很不一樣了,尤其是經曆過裕王謀反那件事情之後,凡事他都會多思量幾分,不會輕易下決定。
正因為如此,他到戶部後的這幾個月,雖然沒有做出什麽大的成就,但也沒有惹出什麽麻煩來。甚至還因為算術不錯,得過田尚書的誇獎。
所以聽到許明成的話後,許淙道:“爹你放心吧,我現在可是和以前不一樣了。”
許明成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兩人回到宴席後,知道陛下賜了賞賜給許淙的賓客們更加地熱情地起來,不管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紛紛前來道賀。
“許大人,恭喜啊。”
“瑾之,我敬你一杯。”
“許大人……”
等到夜幕降臨,喝了許多杯酒的許淙整個人都醉醺醺的了。
……
“少爺,前麵有台階,您小心著些。”青木緊張地跟在許淙身後,不住地提醒,“少爺,可讓小的扶著您?”
“不、不用。”
許淙抬起腳,緩慢地往屋內走去,腦子裏已經有些迷糊了的他並沒有像有些人一樣大喊著‘我沒醉,我沒醉’。
他知道自己有些醉了。
其實平時許淙是不常喝酒的,以往好友們聚會,或者同僚宴請時他都會控製自己,隻喝幾杯應一應景。但今天是他成親的大喜日子,更別說還得到了景元帝的賞賜,所以來賀喜的人很多。
這些人裏不單單有他的同輩好友,還有一些長輩、上官們,所以他們勸的酒不能不喝,到最後難免喝得有些上頭。
等他走進新房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的精神都飄了起來,思緒紛飛,眼中印入了一個坐在床邊的紅色朦朧身影。
“師妹……”
第163章 、番外二
許府,正房
眼角已經有細紋的金氏有些坐臥不安,又有些感慨,還有些欣慰。送走客人們後,她的目光總會不自覺地落到東邊的方向。
見狀已經成為管事媳婦的秋月便道:“夫人,您可是擔心大少爺那邊,那要不要婢子過去瞧瞧?”
金氏一頓,然後搖頭,“不必了,哪有婆婆老是盯著兒子房裏的?”
“我就是想著淙哥兒這孩子打小就不勝酒力,也不知道現在喝了醒酒湯沒有,若是沒有得勸他喝了才好,不然明日定會頭疼。”
秋月忙道:“夫人您放心,醒酒湯早已經送去了,是大少奶奶身邊的嬤嬤接的,她們定會照顧好大少爺。”
“再說了,之前修繕院子的時候您還特地吩咐要在大少爺的院子裏置一個小廚房,若是他們夜裏餓了也能煮些吃食,裏麵的東西都齊著呢。”
“也是,”金氏失笑搖頭,“我這也是關心則亂吧。”
過了一會兒,她又歎息,“一眨眼就二十年過去了,淙哥兒也成了親。我還記得第一次抱他的時候,他才這麽點大,臉也紅彤彤的,就連哭聲也不算洪亮。”
“當時我既高興又害怕,高興著老爺終於有後了,也高興著我們將來不至於孤苦伶仃受人欺負,但又害怕他養不活。”
“好在後來還算順利。”
正說著,許明成被人扶著回來了。
等他一進門,正房內自是一陣忙亂,喊端醒酒湯的、喊端茶的、還有喊人備水梳洗的,很是熱鬧了一陣。
等所有人安靜下來,已經半個時辰過去了。
而許明成也早已喝下了醒酒湯,中途甚至還吐了一回,最後不但洗漱了一番,還換了身幹淨的衣裳,眼下正端著一盞茶在慢慢啄飲。
金氏就坐在他的旁邊勸說。
“……老爺,你怎麽喝了這麽多?”
“自打你入了京,這酒啊是一回比一回喝得多,也就今年才好些了。你瞧瞧,臉都白了,著實讓人心驚。我知道淙哥兒成親你高興得很,但也要愛惜自個兒的身子骨才好。”
許明成點頭,“知道了。”
“今日是預料不及,先是陛下賞賜,後麵得到信的胡首輔、田尚書他們都來了,所以我不得不陪上幾杯。”
“往後也就好了。”
他笑了笑,道:“真沒想到,陛下竟然還記得淙哥兒。”
“我先頭還想著要不要讓淙哥兒一直留在京城,畢竟這孩子的心裏頭沒有那些彎彎繞繞,放出去怕是要吃虧。京城有六部、有鴻臚寺、有國子監,也不愁沒有地方安置。等他將來沉穩一些,想要出去曆練也可以。”
“但沒想到他竟還有這般造化。”
許明成感歎,“能被陛下記住,那不管淙哥兒選哪一條路,都不用擔心沒有出息了。”
賞賜的事今日也是傳到了後院的,所以金氏聽到他這話後也高興了起來,“那就好,我就盼著他在京城多待幾年。”
夫妻兩個又說了會兒話,然後許明成問道:“對了,娘那邊怎麽樣了?早上我怎麽聽說她有些頭疼?”
“娘已經歇下了。”
金氏回道:“娘早上覺得頭疼那是因為昨夜沒有睡好,畢竟是娶孫媳婦,聽丫鬟說她老人家昨晚高興得很,就睡得遲了些。所以今日送走了客人後,我便勸她先歇下了。”
“你放心,有佟姨娘在那邊照應著呢。”
許明成微微點頭,“那明日再問問,若是還頭疼便請個大夫上門瞧瞧。”
因為王老夫人的年紀上來了,如今已接近六十,所以近些年家裏人都很小心地照看著,有什麽不好的都會請大夫來瞧。
金氏自然是答應下來。
然後她又想起了一件事,便問道:“老爺,浵姐兒已經及笄,她的婚事要張羅起來了,你這兒可有合適的人選?”
許明成搖頭,“怎麽,有人問你了?”
“可不是,”金氏苦笑,“今日來的夫人裏頭,好幾個都想要與我們家結親,而且竟然還有人看上了澤哥兒,好在被我搪塞過去了。”
“不過浵姐兒的確是要相看,我是左右為難。”
許明成喝了一口茶,問道:“有什麽人家?”
金氏便說了幾家。
想要與許家結親的人不少,那些夫人們提出的人選裏有嫡出有庶出,嫡出的多半家世一般,而庶出的則是大家子弟。至於其他金氏覺得不妥的,那是提都沒提。
聽完後許明成便搖頭,“不行,浵姐兒得嫁一個有功名的人,最好是進士,哪怕不是進士也得是舉人才行。而且心性要好,不能是那些不知道根底、胡作非為的。”
“你說的這幾家都不太合適。”
他仔細解釋道:“唯一那個有舉人功名的,還是庶出。陛下登基之後雖然不至於看不上庶出的官員,但還是重視嫡出的多些,想來往後的幾十年都是如此。”
“浵姐兒若是嫁了庶出,那女婿日後成就有限,受苦的還是她。”
“那可就難找了,”金氏也跟著搖頭,“老爺你說的這種孩子,既要嫡出、又要上進有功名,家裏還不能是那種破落戶,這樣的人家在京城那是有數的。而且我說句喪氣的話,這種人即便是有,也不一定會看上浵姐兒。”
畢竟浵姐兒隻是庶出,家裏能給她的嫁妝也不算多。
這個道理許明成也是明白的。
於是他想了想道:“那就再看看吧,也不急著這一時。今年的八月有鄉試,明年還有春闈,到時候我讓淙哥兒去打聽打聽,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金氏便不再說什麽了。
無獨有偶,這邊許明成和金氏商量著浵姐兒的婚事,那邊佟姨娘從王老夫人的院子裏出來後,也來找了女兒。
浵姐兒並沒有睡著,她從床上坐了起來,詫異道:“姨娘,您怎麽來了?”
“我來看看你,”年紀比金氏還小,但眼角的細紋卻比她還?婲要多些的佟姨娘在女兒床邊坐下,感歎道:“一轉眼你都長這麽大了。”
浵姐兒有些莫名,不明白怎麽好端端的竟說起這個來。
佟姨娘摸了摸她的頭,柔聲道:“今日來家裏的夫人們,有好幾個看上了你,想要給你做媒,不過夫人都沒有答應。。”
“多謝多謝,”許淙覺得自己的臉都要笑僵了,連忙一一拱手回禮,“多謝諸位,還請多喝幾杯,莫要客氣”。
正當他招呼著客人的時候,頭上已經長出白發的黃管家緊張地走了進來,對許明成和許淙兩人道:“老爺,大少爺,宮裏的人帶了陛下的口諭來!”
宮裏的人帶來了陛下的口諭?
許淙愣住了。
今天是特意挑選的沐休的日子啊,陛下怎麽會有口諭?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他連忙整理了衣裳,然後跟許明成一起前往接旨。至於客人們,自有澤哥兒,還有許夫子等人招待。
宮裏來的是一個白麵無須的中年男子,他見到許明成和許淙後笑眯眯地表明了來意。原來是陛下知道許淙今日成親,特地賜下了賞賜。
賞賜的東西不是很多,有玉如意一對、金銀若幹、綢緞若幹,全部加起來估計不到一千兩銀子,但這些東西代表的意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這代表了景元帝的重視。
第162章 、番外一
送走來傳口諭的那位公公之後,父子二人往回走。
許淙見下人們都離得遠遠的,便低聲問道:“爹,陛下這時候讓人送賞賜過來,是因為裕王那件事吧,除了這個我也想不到還有什麽緣故了。”
因為不管是他還是許明成,目前在朝堂上都沒有重要、以及親近到能夠得到景元帝單獨賞賜的地步。所以許淙想來想去,覺得可能是因為自己之前提前示警,使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元帝之前避開了裕王手下的襲擊。
除了這個,他想不到別的可能了。
畢竟同為雲家的女兒,但之前雲蕙和廖梓文成親的時候,宮裏是沒有什麽動靜的,所以很明顯這次賞賜的根源不在雲家那邊。
而自己和廖梓文的區別,也隻有裕王謀反那件事了。
許明成緩緩點頭。
他望著遠處的賓客,語氣有些感慨,“陛下仁厚。”
“這件事我們家早已在先帝時期便得到了好處,沒想到陛下如今還記得。而且最為要緊的是你和雲二姑娘今日成親,雖然除了我們兩家以及親朋好友之外,也有其他人知曉,但斷不到傳到陛下耳邊的地步。”
許明成轉頭看向兒子,珍重道:“他今日能賜下賞賜,顯然是早已經記住你這個人了。被陛下記住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你往後當差得更小心謹慎才是。”
這是自然。
許淙覺得現在的自己已經跟讀書那個時候很不一樣了,尤其是經曆過裕王謀反那件事情之後,凡事他都會多思量幾分,不會輕易下決定。
正因為如此,他到戶部後的這幾個月,雖然沒有做出什麽大的成就,但也沒有惹出什麽麻煩來。甚至還因為算術不錯,得過田尚書的誇獎。
所以聽到許明成的話後,許淙道:“爹你放心吧,我現在可是和以前不一樣了。”
許明成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兩人回到宴席後,知道陛下賜了賞賜給許淙的賓客們更加地熱情地起來,不管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紛紛前來道賀。
“許大人,恭喜啊。”
“瑾之,我敬你一杯。”
“許大人……”
等到夜幕降臨,喝了許多杯酒的許淙整個人都醉醺醺的了。
……
“少爺,前麵有台階,您小心著些。”青木緊張地跟在許淙身後,不住地提醒,“少爺,可讓小的扶著您?”
“不、不用。”
許淙抬起腳,緩慢地往屋內走去,腦子裏已經有些迷糊了的他並沒有像有些人一樣大喊著‘我沒醉,我沒醉’。
他知道自己有些醉了。
其實平時許淙是不常喝酒的,以往好友們聚會,或者同僚宴請時他都會控製自己,隻喝幾杯應一應景。但今天是他成親的大喜日子,更別說還得到了景元帝的賞賜,所以來賀喜的人很多。
這些人裏不單單有他的同輩好友,還有一些長輩、上官們,所以他們勸的酒不能不喝,到最後難免喝得有些上頭。
等他走進新房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的精神都飄了起來,思緒紛飛,眼中印入了一個坐在床邊的紅色朦朧身影。
“師妹……”
第163章 、番外二
許府,正房
眼角已經有細紋的金氏有些坐臥不安,又有些感慨,還有些欣慰。送走客人們後,她的目光總會不自覺地落到東邊的方向。
見狀已經成為管事媳婦的秋月便道:“夫人,您可是擔心大少爺那邊,那要不要婢子過去瞧瞧?”
金氏一頓,然後搖頭,“不必了,哪有婆婆老是盯著兒子房裏的?”
“我就是想著淙哥兒這孩子打小就不勝酒力,也不知道現在喝了醒酒湯沒有,若是沒有得勸他喝了才好,不然明日定會頭疼。”
秋月忙道:“夫人您放心,醒酒湯早已經送去了,是大少奶奶身邊的嬤嬤接的,她們定會照顧好大少爺。”
“再說了,之前修繕院子的時候您還特地吩咐要在大少爺的院子裏置一個小廚房,若是他們夜裏餓了也能煮些吃食,裏麵的東西都齊著呢。”
“也是,”金氏失笑搖頭,“我這也是關心則亂吧。”
過了一會兒,她又歎息,“一眨眼就二十年過去了,淙哥兒也成了親。我還記得第一次抱他的時候,他才這麽點大,臉也紅彤彤的,就連哭聲也不算洪亮。”
“當時我既高興又害怕,高興著老爺終於有後了,也高興著我們將來不至於孤苦伶仃受人欺負,但又害怕他養不活。”
“好在後來還算順利。”
正說著,許明成被人扶著回來了。
等他一進門,正房內自是一陣忙亂,喊端醒酒湯的、喊端茶的、還有喊人備水梳洗的,很是熱鬧了一陣。
等所有人安靜下來,已經半個時辰過去了。
而許明成也早已喝下了醒酒湯,中途甚至還吐了一回,最後不但洗漱了一番,還換了身幹淨的衣裳,眼下正端著一盞茶在慢慢啄飲。
金氏就坐在他的旁邊勸說。
“……老爺,你怎麽喝了這麽多?”
“自打你入了京,這酒啊是一回比一回喝得多,也就今年才好些了。你瞧瞧,臉都白了,著實讓人心驚。我知道淙哥兒成親你高興得很,但也要愛惜自個兒的身子骨才好。”
許明成點頭,“知道了。”
“今日是預料不及,先是陛下賞賜,後麵得到信的胡首輔、田尚書他們都來了,所以我不得不陪上幾杯。”
“往後也就好了。”
他笑了笑,道:“真沒想到,陛下竟然還記得淙哥兒。”
“我先頭還想著要不要讓淙哥兒一直留在京城,畢竟這孩子的心裏頭沒有那些彎彎繞繞,放出去怕是要吃虧。京城有六部、有鴻臚寺、有國子監,也不愁沒有地方安置。等他將來沉穩一些,想要出去曆練也可以。”
“但沒想到他竟還有這般造化。”
許明成感歎,“能被陛下記住,那不管淙哥兒選哪一條路,都不用擔心沒有出息了。”
賞賜的事今日也是傳到了後院的,所以金氏聽到他這話後也高興了起來,“那就好,我就盼著他在京城多待幾年。”
夫妻兩個又說了會兒話,然後許明成問道:“對了,娘那邊怎麽樣了?早上我怎麽聽說她有些頭疼?”
“娘已經歇下了。”
金氏回道:“娘早上覺得頭疼那是因為昨夜沒有睡好,畢竟是娶孫媳婦,聽丫鬟說她老人家昨晚高興得很,就睡得遲了些。所以今日送走了客人後,我便勸她先歇下了。”
“你放心,有佟姨娘在那邊照應著呢。”
許明成微微點頭,“那明日再問問,若是還頭疼便請個大夫上門瞧瞧。”
因為王老夫人的年紀上來了,如今已接近六十,所以近些年家裏人都很小心地照看著,有什麽不好的都會請大夫來瞧。
金氏自然是答應下來。
然後她又想起了一件事,便問道:“老爺,浵姐兒已經及笄,她的婚事要張羅起來了,你這兒可有合適的人選?”
許明成搖頭,“怎麽,有人問你了?”
“可不是,”金氏苦笑,“今日來的夫人裏頭,好幾個都想要與我們家結親,而且竟然還有人看上了澤哥兒,好在被我搪塞過去了。”
“不過浵姐兒的確是要相看,我是左右為難。”
許明成喝了一口茶,問道:“有什麽人家?”
金氏便說了幾家。
想要與許家結親的人不少,那些夫人們提出的人選裏有嫡出有庶出,嫡出的多半家世一般,而庶出的則是大家子弟。至於其他金氏覺得不妥的,那是提都沒提。
聽完後許明成便搖頭,“不行,浵姐兒得嫁一個有功名的人,最好是進士,哪怕不是進士也得是舉人才行。而且心性要好,不能是那些不知道根底、胡作非為的。”
“你說的這幾家都不太合適。”
他仔細解釋道:“唯一那個有舉人功名的,還是庶出。陛下登基之後雖然不至於看不上庶出的官員,但還是重視嫡出的多些,想來往後的幾十年都是如此。”
“浵姐兒若是嫁了庶出,那女婿日後成就有限,受苦的還是她。”
“那可就難找了,”金氏也跟著搖頭,“老爺你說的這種孩子,既要嫡出、又要上進有功名,家裏還不能是那種破落戶,這樣的人家在京城那是有數的。而且我說句喪氣的話,這種人即便是有,也不一定會看上浵姐兒。”
畢竟浵姐兒隻是庶出,家裏能給她的嫁妝也不算多。
這個道理許明成也是明白的。
於是他想了想道:“那就再看看吧,也不急著這一時。今年的八月有鄉試,明年還有春闈,到時候我讓淙哥兒去打聽打聽,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金氏便不再說什麽了。
無獨有偶,這邊許明成和金氏商量著浵姐兒的婚事,那邊佟姨娘從王老夫人的院子裏出來後,也來找了女兒。
浵姐兒並沒有睡著,她從床上坐了起來,詫異道:“姨娘,您怎麽來了?”
“我來看看你,”年紀比金氏還小,但眼角的細紋卻比她還?婲要多些的佟姨娘在女兒床邊坐下,感歎道:“一轉眼你都長這麽大了。”
浵姐兒有些莫名,不明白怎麽好端端的竟說起這個來。
佟姨娘摸了摸她的頭,柔聲道:“今日來家裏的夫人們,有好幾個看上了你,想要給你做媒,不過夫人都沒有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