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景離開後,薑蔓便回到了位置上,不知在想什麽,久久沒動。


    而暗處將他們的對話盡數聽去的趙亭卻是一臉凝重。


    他毫不猶豫的悄然追了出去。


    而客棧外,陸知景並未離開,顯然是在等趙亭。


    “公子,你真的要去西北了?”趙亭焦急道。


    計劃中,公子不是最後守城的嗎?


    陸知景臉上已無方才的半分笑容:“計劃有變,我需立刻前往西北。”


    趙亭聞言也沒再細問,當即道:“公子稍等,我去牽馬。”


    “不必。”


    趙亭才動,就被陸知景打斷,他茫然的望向陸知景:“公子?”


    “你留下。”


    趙亭砰地跪下:“戰場上刀劍無眼,我得跟在公子身邊。”


    陸知景看著他,好一會兒才道:“不管你用什麽方法,留在她的身邊。”


    “公子?!”


    趙亭急切喚道。


    “戰場上不多你一個,也不少你一個。”陸知景淡淡道:“這是命令。”


    “若我回來,她出了半分差池,唯你是問。”


    趙亭很了解陸知景,知道這件事已經沒有更改的餘地,沉默了半晌後,隻能沉聲應道:“是。”


    “進去吧,免得她生疑。”


    陸知景拉了拉馬繩,便要離開。


    趙亭忙道:“公子定要平安歸來。”


    “嗯。”


    “駕!”


    馬蹄聲逐漸遠去,趙亭才緩緩起身回了客棧。


    他該用什麽理由留在薑姑娘身邊呢。


    作者有話說:


    來啦,比心心


    下章就是京城大戰了。


    第99章


    大盛永樂四十年, 西錂大舉進犯,勇昌侯帶走京城大半兵馬前往西北抗敵, 另朝中小將分別於各地平民間起義, 京城的防守便因此薄弱,所剩幾乎所有兵力皆駐守城門,皇宮隻留一百侍衛。


    京城上空仿佛彌漫著一股陰霾, 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在這種緊繃的氣息下度過了半月,邊關終於傳來了捷報。


    陸家小公子, 陸虞候憑借陣法以少勝多, 重創西錂軍, 西錂營帳撤後三百米,邊關暫且休戰。


    士兵八百裏加急帶回的捷報一路響徹大街小巷,炸的所有人暈頭轉向。


    首先打了勝仗無人不歡欣雀躍, 但...


    帶兵前往西北的不是勇昌侯與世子嗎, 怎麽變成了陸虞候?


    甚至有人的第一反應, 是在懷疑那士兵念錯了名字。


    畢竟陸家那位小紈絝隻懂吃喝玩樂, 如何會打仗。


    就在一片喜悅與疑惑聲中, 朝廷張榜告知,此次領兵禦敵的主將確實乃陸虞候,且榜中言明,陸虞候熟讀齊家兵書,是最適合出征西北的將領。


    告示一出,京城上下一片嘩然。


    原來齊家的兵書竟到了陸家手上,那小紈絝不僅不是真的紈絝, 如今還搖身一變, 成了大盛的英雄。


    那些還沒有來得及質疑為何主將不是勇昌侯, 而是陸知景的念頭通通打消。


    齊家, 是百姓心中的守護神。


    這二字一出,沒人會質疑。


    這道消息雖然震驚,但很快也就消化了,隻有京城那幫紈絝仍舊頭暈目眩。


    說好的要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一輩子呢?


    騙子!


    京中因首戰告捷一掃先前的陰霾,一片喜氣洋洋。


    但這股喜氣並沒有持續多久,兩日後,太後自縊於寢殿,泓王以替母複仇的名義發動兵變。


    但凡長了點心眼子的都從中察覺到了陰謀的味道。


    怎麽會那麽巧,太後在此時自縊,且那泓王似是早有所準備,消息才出,他就已集結了五萬大軍直闖京城。


    太後自縊,顯然是給泓王一個兵變的理由。


    -


    明郡王府


    蕭瑢將從赤亡中取來的罪證收入匣中,交給一旁等候的衛烆,側頭朝薑瀅道:“時機到了,等我。”


    薑瀅輕輕點頭:“嗯。”


    蕭瑢沒再多言,疾步入了宮。


    薑瀅望著他的背影,眼裏盛滿了憂色。


    她並不擔憂此次為齊家平反會出紕漏,隻是憂心即將到來的那場大戰。


    今日入朝替齊家平反,是早就計劃好的。


    隻待泓王兵變,平親王與兄長就會同郡王一道進宮,呈上罪證,洗刷齊家的冤屈,而有此鐵證,泓王為母複仇而發動兵變就成了一個笑話。


    他們乃不容質疑的叛軍,人人得而誅之。


    壓在薑瀅心頭多年的深仇大恨終要得報,她卻無法鬆快。


    因為對接下來的這場戰役,他們並無完全的把握。


    薑瀅在殿門口立了一會兒,便讓青嫋取了劍來。


    大戰在即,她如今能做的唯有多練練劍法。【看小說公眾號:玖橘推文】


    -


    如薑瀅所想,蕭瑢此行格外順利。


    泓王兵變時期,他拿出早些年泓王與西錂勾結的鐵證,很容易就替齊家昭雪。


    太子將這道奏折呈給病榻上的天子時,天子那深陷的眼窩中難得泛起一絲亮光。


    他閉著眼遲遲不開口,太子便也安靜的侯在旁邊。


    不知過了多久,天子重重吐出一口濁氣,半睜開眼揮了揮手。


    雖未言語,太子卻已明了天子的意思,恭敬的退下後,下旨洗清了齊家的冤案,並張榜告知天下;隨後,天子下罪己詔,蒙冤十餘年的齊家通敵案,終於昭雪。


    於此同時,薑慕年還活著的消息也一並傳開。


    朝野上下一片嘩然,唏噓不斷。


    誰也沒想到,原本早已死在齊家的薑家長子被平親王救了,還以五公子的身份留在了平親王府。


    如今大白於天下,平親王公開表示薑慕年仍是平親王府的公子,有知情人透露,平親王的族譜下,有義子薑慕年。


    緊接著,薑慕年又入了東宮詹事府,這樣的坦途不由讓人感歎薑大公子真真是氣運不凡。


    不愧是年少就名動蘇州的薑才子。


    薑慕年的境遇讓人萬分驚歎,以至於隨後明郡王請封薑側妃為正妃的消息傳出來時,眾人已經麻木了,甚至覺得理該是如此。


    齊家沉冤昭雪,作為齊家的表姑娘,別說郡王正妃,就是太子妃那也是做得的。


    不過...這明郡王妃與太子妃也就差一步了。


    隻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而對於薑慕年活著的消息,最驚喜的自然是薑家。


    先前因諸多要素,薑瀅等人一致決定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時,才告知薑家真相,而今聖旨一出,薑慕年出宮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回薑家。


    薑洛白雖然早有猜測長子還活著,但一直沒有找到其他的線索,而今得知平親王府的五公子就是長子時,自然激動萬分,見著薑慕年,一度泣不成聲。


    周氏等人也都紛紛抹了淚。


    薑家的所有兄弟姊妹,對長兄向來是尊崇敬重的,薑慕年不在的這些年,他們無不思念長兄,如今老天爺將人還了回來,他們自是驚喜交加,喜出望外。


    薑澈一得到消息,就急急從書院趕了回來,看見那客廳中的青年時,隻覺腿似灌了鉛般,久久挪不了一步。


    還是薑慕年笑著走向他,輕輕抱了抱他:“七弟。”


    薑澈這才回神,素來沉穩嚴肅的七公子,眼底也泛了紅,他啞著聲音小心翼翼喚道:“長兄。”


    他生怕這是夢,一驚擾就沒了。


    薑蔓與薑笙早已是雙眼通紅,自從薑慕年出現,她們的眼神始終未從他的身上挪開過,好像一眨眼,人就會不見了似的。


    而她們的手中的糖葫蘆和桂花糕,讓她們多了幾分真實感,也讓她們深切的感受到,那個一出門就會為她們帶喜愛的小零嘴的長兄,是真的回來了。


    薑瀅坐在一旁靜靜地的看著這一幕,唇角一直都掛著淺淺的笑意,忍不住了,才悄悄捏著繡帕擦一擦眼角的濕潤。


    這個家還是往昔的模樣,可是因為兄長的歸來,讓她終於有了歸屬感。


    蕭瑢今日沒有過來,給足空間讓一家人好好團聚。


    足足過了兩個時辰,薑家人才從這巨大的驚喜中勉強緩了過來,周氏親自去廚房盯著晚上的宴席,並給府中所有下人皆準備了紅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朱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榶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榶酥並收藏擁朱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