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美強慘男主的作精繼母[七零] 作者:左木茶茶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帶我們去撿的!”
元蛋手舞足蹈地說起那天的事兒,唐文慧笑著點頭。
“這幾天地裏也沒啥事兒,聽說大姐反應挺大的,所以爹和娘過去看看,早上剛走。”
又說起唐二嫂和唐二哥,一早就進山找板栗了。
“大堂嫂現在能吃能喝,整個人結實了些,之前看著瘦巴巴的,讓人心驚。”
回到家放好東西,封映月又帶著元蛋去看大堂嫂,大堂嫂正在家織毛線衣呢,見他們回來也高興,阿壯跑過來拉著元蛋去玩兒。
封映月叮囑他們別玩水。
“放心吧,才挨了打,記得清楚呢。”
大堂嫂撲哧一笑。
原來阿壯出去偷摸玩水,被他爹正好撞見了,於是就一路被收拾到家,阿壯哭天喊地地叫著不會再玩水。
大伯娘也在家,她拿出烤好的紅薯,讓封映月吃。
紅心的紅薯,十分香甜。
配上一碗溫白開,也不噎人。
聊著聊著,就聊到唐三叔家唐文強議親的事兒了。
“相看了兩個,人家都不願意,說他們的房子太舊了,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沒修房子,那事兒就不行。”
大伯娘也表示理解:“都是為了姑娘以後日子好過些。”
“三嬸為了這個事兒正愁呢,畢竟重建房子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加上彩禮錢,這就是把家底掏空了,也不夠啊。”
大堂嫂微微搖了搖頭。
要說借錢,倒是好借,可還錢就不容易了,人家把姑娘嫁過來,也不是為了住著新房子,然後和大夥兒一起還債的。
所以唐三嬸心裏著急也沒辦法,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大不了再讓唐文強熬兩年,等家裏的房子起來了,再去相看,家裏也不用背債,以後的日子也好過。
在大伯娘家坐了一會兒後,封映月便先回去了,元蛋和阿壯在他們院子裏繼續玩兒。
唐文慧已經從小菜地裏找了菜回來:“三嫂,今年的冬瓜個頭挺大,帶回去吃點。”
“好。”
封映月點頭,坐下身幫著一起理菜:“我帶了幾個頭繩回來,你待會兒和二嫂一起分。”
“好啊,”唐文慧咧嘴一笑,又想到自己的朋友章淑芬,於是又道,“我能分一個給淑芬嗎?”
“當然,”封映月把白菜外麵那一層老葉子剝掉,待會兒可以拿來喂雞,“我拿回來六個,你和二嫂一人得三個,你那一份想給誰都行的。”
唐文慧美滋滋地點頭,中午和封映月一塊兒做的飯。
金燦燦的蒸蛋羹,清炒白菜絲,還有冬瓜湯,本來唐文慧還想把她帶回來的肉給炒了,被封映月阻止了。
吃了午飯後,封映月便準備回縣裏,元蛋想在家住一段時間,所以封映月便自己回去了。
唐文慧牽著元蛋來到曬壩,頭上戴著新頭繩,紅色的十分豔麗。
本想把另一個帶給章淑芬,結果發現在那守著的不是她,而是章淑芬的哥哥章南泉。
“南泉哥。”
見唐文慧牽著孩子過來,章南泉掃了一眼她垂在胸前紮著紅頭繩的辮子:“淑芬回去拿東西了。”
他彎下腰摸了摸元蛋的腦袋:“胖了。”
唐文慧聞言咧嘴一笑:“是啊,胖了好些呢。”
章南泉直起身:“我有個活兒找你。”
唐文慧一愣:“什麽活兒?”
“請你繡一個荷包,”章南泉比了一下,“這麽大,上麵繡什麽都可以,繡好了我來拿就成。”
“你要?”
“不是我,”章南泉搖頭,“不過也是男人,你看著繡。”
唐文慧又看了他幾眼,心虛的章南泉趕緊道:“你要是不行,我找別人去。”
“給男人繡荷包,我怕出誤會。”
唐文慧不敢接這個活兒。
“那能繡什麽?”
章南泉問。
唐文慧坐在自己之前拿過來的木凳上,順手把元蛋抱起來:“我比較喜歡接姑娘的活兒。”
“那就繡一個姑娘用的荷包。”章南泉又道。
“你一會兒送男人,一會兒送姑娘,”唐文慧盯著他看了兩眼,“你是不是忽悠我呢?”
“我忽悠你做什麽?”
章南泉輕哼一聲,“五塊錢一個,你接不接?”
唐文慧確實心動了,她將下巴放在元蛋的肩膀上,似乎在糾結。
“六塊錢?”
章南泉蹲下身,“八塊?”
“別漲價了,”唐文慧哎呀一聲,真想抱著元蛋離他遠一點,“你給錢啊,這麽大方!”
可不就是他給嗎?
章南泉瞪著她的腦袋瓜,無奈又心酸:“幫個忙,我不會騙你的。”
“我想繡什麽都可以?”
“對。”
“那行吧。”
章淑芬過來後,章南泉就走了。
瞅了幾眼他的背影,唐文慧總覺得哪裏怪怪的,於是把頭繩給章淑芬後,便說起這個事兒。
章淑芬興奮地拿起頭繩就準備綁頭發,把之前那個黑不溜秋的取下來,聞言她道:“我哥那人就是個猜不透的,你管他送誰呢,錢都送到家門口了,當然要抓住了!”
也是,沒道理和錢過不去,於是唐文慧又和章淑芬嘰嘰喳喳聊起別的,不一會兒有別的姑娘來曬壩了,見她們發尾上的頭繩好看得很,都圍了過來。
一聽是唐文慧三嫂自己做的,好幾個人都眼巴巴地看著唐文慧。
章淑芬眼珠子一轉,立馬掏出唐文慧之前送給自己的荷包,打開後拿出五分錢塞過去:“都忘記給你錢了。”
一看她都要給錢,想白得的兩個退步了,別的人則是紛紛拉著唐文慧哀求對方請三嫂幫她們也做幾個。
不知道小姑子給自己攬了生意的封映月,在騎車路過一戶農家門口時,發現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娃娃,一個人坐在地上玩手指。
這麽冷的天,地上就是幹的,那也挺涼。她趕緊停下車,上前將孩子抱起來,往他身後的院子裏走去,發現門是開著的,但是沒開多大,孩子應該是自己出來的。
“有人嗎?”
封映月大聲喊著。
又去最近的一戶人家問了問。
那婆婆一拍腿:“肯定是幹活兒去了,把孩子放在家裏睡覺呢!得虧你瞧見了,不然得出事兒。”
孩子見到熟悉的人,小手伸過去抓著老人布滿老繭和皺紋的手,封映月把孩子放在老人懷裏。
雖然是鄰居,可封映月還是有些不放心,好在孩子的母親這會兒回家喝水,順帶看看孩子,見家裏門開著,孩子不見了,頓時發出慘厲的哭聲。
封映月她們聽見後,那婆婆趕緊喊了一聲:“孩子在這呢!你們也是,咋不把門關嚴實呢!他自己跑出來了,要不是這位姑娘瞧見給我抱過來了,你就真要哭了!”
“娃啊。”女人連滾帶爬地跑了過來,抱著孩子使勁兒親了親,眼淚也收了回去,聞言抱著孩子給封映月道謝:“就自留地那邊有點小活兒,孩子困了就把他放家裏,想著也不遠,得虧沒出事。”
封映月見她回來了,這才放心離開。
見孩子娘久久沒去地裏,孩子爹回來一看,才知道怎麽回事,得知是唐家兒媳婦幫了孩子後,又細細問了一番阿婆封映月的麵容,接著一拍頭:“那應該是唐二伯家的,有自行車,又年輕漂亮,那就是唐文生現在的媳婦兒。”
因為房子臨著大路,又是一個大公社的人,男人自然是認識唐文生的。
之前唐文生騎車回來,他瞧見過幾次,而且喝喜酒的時候,他們家也去了的。
“哎喲,我還真沒認出來!”
他媳婦兒一拍頭,“我還去了筒子樓那邊吃飯呢!這次可真得感謝人家。”
不說被偷娃娃,就是著涼生一場病,爹娘都是心疼的啊。
這家人姓陳,男人叫陳大力,父母去世後就分了家,一家三口過著日子,地裏忙,又怕孩子曬著、冷著,所以一般都會把孩子放在家裏。
這麽做的人不少,有些孩子還會被綁在木凳上或者是柱子上,要是家裏有人看孩子,也不會這麽做了。
封映月回到筒子樓,先把菜提回家,然後提著木桶到一樓洗水池打了水,接著把自行車擦幹淨。
順帶和王大嫂她們說了說話。
晚上炒的冬瓜片,白菜湯還有涼拌燒辣椒。
吃飯時,封映月就提起那個孩子:“我一問那阿婆才知道,好些孩子都是這麽長大的。”
“是這樣,”唐文生點頭,“你說的那家姓陳,男人叫陳大力,比我大兩歲,小時候去公社念書,就要路過他們老屋後麵,他人大一些,也護著我們幾個小的,不過他沒念幾年就沒去了,我們也漸漸生疏起來。
“但是我們結婚的時候,他們家是來了的。”
一聽陳大力這個名字,封映月就覺得熟悉,再聽這話,便想起來了:“我記得他們隨了三毛。”
“對,”唐文生點頭,“他們家老人已經去世,目前來說沒有什麽事辦,以後我們再還這份情。”
結果第二天,唐文慧就背著菜來了:“這是陳大哥一大早送到家裏的,說是感謝你昨天幫了他們家大忙,對了,還有好幾位姐妹想要我這樣的頭繩,五分錢能做嗎?”
封映月幫著她把背簍放下來,聞言有活兒做,又驚又喜:“都說了舉手之勞了,咋還送菜去呢。”
“二哥二嫂也婉拒了,可陳家大哥放下背簍就走了,叫都叫不住。”唐文慧接過她遞過來的溫開水,喝完後笑道。
再說那頭繩的事兒,封映月問有多少人。
“六個,四個人已經給了錢了。”唐文慧把錢拿出來。
這要是都給了,那就是三毛。
元蛋手舞足蹈地說起那天的事兒,唐文慧笑著點頭。
“這幾天地裏也沒啥事兒,聽說大姐反應挺大的,所以爹和娘過去看看,早上剛走。”
又說起唐二嫂和唐二哥,一早就進山找板栗了。
“大堂嫂現在能吃能喝,整個人結實了些,之前看著瘦巴巴的,讓人心驚。”
回到家放好東西,封映月又帶著元蛋去看大堂嫂,大堂嫂正在家織毛線衣呢,見他們回來也高興,阿壯跑過來拉著元蛋去玩兒。
封映月叮囑他們別玩水。
“放心吧,才挨了打,記得清楚呢。”
大堂嫂撲哧一笑。
原來阿壯出去偷摸玩水,被他爹正好撞見了,於是就一路被收拾到家,阿壯哭天喊地地叫著不會再玩水。
大伯娘也在家,她拿出烤好的紅薯,讓封映月吃。
紅心的紅薯,十分香甜。
配上一碗溫白開,也不噎人。
聊著聊著,就聊到唐三叔家唐文強議親的事兒了。
“相看了兩個,人家都不願意,說他們的房子太舊了,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沒修房子,那事兒就不行。”
大伯娘也表示理解:“都是為了姑娘以後日子好過些。”
“三嬸為了這個事兒正愁呢,畢竟重建房子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加上彩禮錢,這就是把家底掏空了,也不夠啊。”
大堂嫂微微搖了搖頭。
要說借錢,倒是好借,可還錢就不容易了,人家把姑娘嫁過來,也不是為了住著新房子,然後和大夥兒一起還債的。
所以唐三嬸心裏著急也沒辦法,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大不了再讓唐文強熬兩年,等家裏的房子起來了,再去相看,家裏也不用背債,以後的日子也好過。
在大伯娘家坐了一會兒後,封映月便先回去了,元蛋和阿壯在他們院子裏繼續玩兒。
唐文慧已經從小菜地裏找了菜回來:“三嫂,今年的冬瓜個頭挺大,帶回去吃點。”
“好。”
封映月點頭,坐下身幫著一起理菜:“我帶了幾個頭繩回來,你待會兒和二嫂一起分。”
“好啊,”唐文慧咧嘴一笑,又想到自己的朋友章淑芬,於是又道,“我能分一個給淑芬嗎?”
“當然,”封映月把白菜外麵那一層老葉子剝掉,待會兒可以拿來喂雞,“我拿回來六個,你和二嫂一人得三個,你那一份想給誰都行的。”
唐文慧美滋滋地點頭,中午和封映月一塊兒做的飯。
金燦燦的蒸蛋羹,清炒白菜絲,還有冬瓜湯,本來唐文慧還想把她帶回來的肉給炒了,被封映月阻止了。
吃了午飯後,封映月便準備回縣裏,元蛋想在家住一段時間,所以封映月便自己回去了。
唐文慧牽著元蛋來到曬壩,頭上戴著新頭繩,紅色的十分豔麗。
本想把另一個帶給章淑芬,結果發現在那守著的不是她,而是章淑芬的哥哥章南泉。
“南泉哥。”
見唐文慧牽著孩子過來,章南泉掃了一眼她垂在胸前紮著紅頭繩的辮子:“淑芬回去拿東西了。”
他彎下腰摸了摸元蛋的腦袋:“胖了。”
唐文慧聞言咧嘴一笑:“是啊,胖了好些呢。”
章南泉直起身:“我有個活兒找你。”
唐文慧一愣:“什麽活兒?”
“請你繡一個荷包,”章南泉比了一下,“這麽大,上麵繡什麽都可以,繡好了我來拿就成。”
“你要?”
“不是我,”章南泉搖頭,“不過也是男人,你看著繡。”
唐文慧又看了他幾眼,心虛的章南泉趕緊道:“你要是不行,我找別人去。”
“給男人繡荷包,我怕出誤會。”
唐文慧不敢接這個活兒。
“那能繡什麽?”
章南泉問。
唐文慧坐在自己之前拿過來的木凳上,順手把元蛋抱起來:“我比較喜歡接姑娘的活兒。”
“那就繡一個姑娘用的荷包。”章南泉又道。
“你一會兒送男人,一會兒送姑娘,”唐文慧盯著他看了兩眼,“你是不是忽悠我呢?”
“我忽悠你做什麽?”
章南泉輕哼一聲,“五塊錢一個,你接不接?”
唐文慧確實心動了,她將下巴放在元蛋的肩膀上,似乎在糾結。
“六塊錢?”
章南泉蹲下身,“八塊?”
“別漲價了,”唐文慧哎呀一聲,真想抱著元蛋離他遠一點,“你給錢啊,這麽大方!”
可不就是他給嗎?
章南泉瞪著她的腦袋瓜,無奈又心酸:“幫個忙,我不會騙你的。”
“我想繡什麽都可以?”
“對。”
“那行吧。”
章淑芬過來後,章南泉就走了。
瞅了幾眼他的背影,唐文慧總覺得哪裏怪怪的,於是把頭繩給章淑芬後,便說起這個事兒。
章淑芬興奮地拿起頭繩就準備綁頭發,把之前那個黑不溜秋的取下來,聞言她道:“我哥那人就是個猜不透的,你管他送誰呢,錢都送到家門口了,當然要抓住了!”
也是,沒道理和錢過不去,於是唐文慧又和章淑芬嘰嘰喳喳聊起別的,不一會兒有別的姑娘來曬壩了,見她們發尾上的頭繩好看得很,都圍了過來。
一聽是唐文慧三嫂自己做的,好幾個人都眼巴巴地看著唐文慧。
章淑芬眼珠子一轉,立馬掏出唐文慧之前送給自己的荷包,打開後拿出五分錢塞過去:“都忘記給你錢了。”
一看她都要給錢,想白得的兩個退步了,別的人則是紛紛拉著唐文慧哀求對方請三嫂幫她們也做幾個。
不知道小姑子給自己攬了生意的封映月,在騎車路過一戶農家門口時,發現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娃娃,一個人坐在地上玩手指。
這麽冷的天,地上就是幹的,那也挺涼。她趕緊停下車,上前將孩子抱起來,往他身後的院子裏走去,發現門是開著的,但是沒開多大,孩子應該是自己出來的。
“有人嗎?”
封映月大聲喊著。
又去最近的一戶人家問了問。
那婆婆一拍腿:“肯定是幹活兒去了,把孩子放在家裏睡覺呢!得虧你瞧見了,不然得出事兒。”
孩子見到熟悉的人,小手伸過去抓著老人布滿老繭和皺紋的手,封映月把孩子放在老人懷裏。
雖然是鄰居,可封映月還是有些不放心,好在孩子的母親這會兒回家喝水,順帶看看孩子,見家裏門開著,孩子不見了,頓時發出慘厲的哭聲。
封映月她們聽見後,那婆婆趕緊喊了一聲:“孩子在這呢!你們也是,咋不把門關嚴實呢!他自己跑出來了,要不是這位姑娘瞧見給我抱過來了,你就真要哭了!”
“娃啊。”女人連滾帶爬地跑了過來,抱著孩子使勁兒親了親,眼淚也收了回去,聞言抱著孩子給封映月道謝:“就自留地那邊有點小活兒,孩子困了就把他放家裏,想著也不遠,得虧沒出事。”
封映月見她回來了,這才放心離開。
見孩子娘久久沒去地裏,孩子爹回來一看,才知道怎麽回事,得知是唐家兒媳婦幫了孩子後,又細細問了一番阿婆封映月的麵容,接著一拍頭:“那應該是唐二伯家的,有自行車,又年輕漂亮,那就是唐文生現在的媳婦兒。”
因為房子臨著大路,又是一個大公社的人,男人自然是認識唐文生的。
之前唐文生騎車回來,他瞧見過幾次,而且喝喜酒的時候,他們家也去了的。
“哎喲,我還真沒認出來!”
他媳婦兒一拍頭,“我還去了筒子樓那邊吃飯呢!這次可真得感謝人家。”
不說被偷娃娃,就是著涼生一場病,爹娘都是心疼的啊。
這家人姓陳,男人叫陳大力,父母去世後就分了家,一家三口過著日子,地裏忙,又怕孩子曬著、冷著,所以一般都會把孩子放在家裏。
這麽做的人不少,有些孩子還會被綁在木凳上或者是柱子上,要是家裏有人看孩子,也不會這麽做了。
封映月回到筒子樓,先把菜提回家,然後提著木桶到一樓洗水池打了水,接著把自行車擦幹淨。
順帶和王大嫂她們說了說話。
晚上炒的冬瓜片,白菜湯還有涼拌燒辣椒。
吃飯時,封映月就提起那個孩子:“我一問那阿婆才知道,好些孩子都是這麽長大的。”
“是這樣,”唐文生點頭,“你說的那家姓陳,男人叫陳大力,比我大兩歲,小時候去公社念書,就要路過他們老屋後麵,他人大一些,也護著我們幾個小的,不過他沒念幾年就沒去了,我們也漸漸生疏起來。
“但是我們結婚的時候,他們家是來了的。”
一聽陳大力這個名字,封映月就覺得熟悉,再聽這話,便想起來了:“我記得他們隨了三毛。”
“對,”唐文生點頭,“他們家老人已經去世,目前來說沒有什麽事辦,以後我們再還這份情。”
結果第二天,唐文慧就背著菜來了:“這是陳大哥一大早送到家裏的,說是感謝你昨天幫了他們家大忙,對了,還有好幾位姐妹想要我這樣的頭繩,五分錢能做嗎?”
封映月幫著她把背簍放下來,聞言有活兒做,又驚又喜:“都說了舉手之勞了,咋還送菜去呢。”
“二哥二嫂也婉拒了,可陳家大哥放下背簍就走了,叫都叫不住。”唐文慧接過她遞過來的溫開水,喝完後笑道。
再說那頭繩的事兒,封映月問有多少人。
“六個,四個人已經給了錢了。”唐文慧把錢拿出來。
這要是都給了,那就是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