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鳳蘭就當沒看見,坐在沙發上等著一起走。
直到張光慶帶著許童在院子裏玩的時候,崔毓秀便開腔敲打她,“光慶下巴上是你撓的吧。”
褚鳳蘭沒說話,低著頭看腳尖。
崔老師正在梳頭發,氣得走到褚鳳蘭跟前,拿著梳子在她頭上敲了幾下。
褚鳳蘭吃痛捂住頭,叫起來:“幹嘛打我,不知道打頭會變傻嗎?”
崔老師氣個半死,道:“我看你本來就不聰明!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不知道?你知道今天家貴訂婚,你還非得撓他?還撓得那麽顯眼,讓大家都能看見?你虎不虎啊?”
褚鳳蘭撇了撇嘴,“這不是一時間忘了嘛。”
“我看你啊,這脾氣,再不改,再不改……”崔老師話沒說出來,咽了小半截。
褚鳳蘭知道她媽沒什麽好話,賭氣問:“再不改怎麽樣?”
“再不改,小心光慶和你離婚!”
“哈哈。”褚鳳蘭忽然就笑了,“就他?他和我離婚?”
崔毓秀就不願意了,不知道自己姑娘哪裏來的自信,這種盲目的自信。好像張光慶離開她就會像魚離開水一般。這種自信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崔毓秀實在不明白。
“人家光慶怎麽了?人家要工作有工作,要家庭有家庭,要性格有性格……”崔毓秀掰著手指頭和褚鳳蘭計較,突然就聽到褚鳳蘭噗嗤一聲笑了。
褚鳳蘭一邊笑一邊捂著嘴道:“要模樣有模樣,要個頭有個頭……”
她這是在揶揄人家張光慶,撿張光慶的缺點故意往外說。
崔毓秀被她氣的,手指頭都在發抖,指著褚鳳蘭道:“你啊,你!你真是沒救了!”
褚鳳霞見狀趕緊扶她媽坐下,寬慰老太太說:“媽,你別聽我大姐的。她就是嘴上不饒人。你還不知道她嗎?她嘴上說大姐夫多不好多不好,其實可心疼他了。”
褚鳳蘭立刻反駁:“我哪有?”
“要是我沒看錯,我大姐夫身上穿的衣服,是新買的吧。不用問,那種呢料子和剪裁,我大姐夫是沒有如此好的眼光,肯定是我大姐給買的。她大著肚子,自己什麽都穿不上,還給我大姐夫買衣服去,逛商場去,媽,我大姐有本事著呢,你可放心吧。大姐夫絕對不會變心,早就被我大姐吃得死死地了。”
褚鳳霞說完一挑眉,問褚鳳蘭:“我說的沒錯吧?”
褚鳳蘭不說話,噘著嘴,但是也算是默認了。
崔毓秀見狀,整個人緩和了許多。心裏也明白這大姑娘也不是那麽不靠譜的人,隻不過夫妻都有夫妻的相處模式,有人是那樣的,有人就是別樣的。隻不過想起媒人那天說張光慶有福氣這句話,崔毓秀就覺得自己還是要多多敲打著褚鳳蘭一些,讓她別那麽傲慢,整的自己是個女王一樣,誰都離不開似的。
崔毓秀穿戴好了,再看褚鳳霞,也都收拾好了,叫上童童一起走。
為什麽一定讓褚鳳蘭他們先來家裏呢,是崔毓秀的想法,說這樣才能顯得一個家裏團結,一起去,人多,氣勢上也好。
褚家貴打頭陣,騎著自行車帶著許童,激動地差點把自行車都當飛機開了,嚇的褚鳳霞在後麵喊了他好多次,讓他慢點騎。
到了目的地,崔毓秀下車,抬頭一看,自己來都沒來過的地方。
褚鳳蘭在一旁說,“媽,你這親家可真夠了不起的,這裏可貴了。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
說著話,就有小轎車在後麵按了喇叭,示意他們讓一下路。
幾個人把自行車停好了,褚鳳蘭又說:“看見了吧,來這裏的都是大老板,都開車來的。就這台車,十幾萬呢。”
褚鳳蘭說完吐了吐舌頭,看向褚鳳霞道:“咱們家能開得起這樣車的,也就隻能指望你家繼軍了。”
“行了。不要攀比。”崔毓秀說,“苦日子過多了,這好日子剛開始,管人家開什麽車呢。咱們自行車騎著不好嗎,又不拘謹,又自由。”
崔毓秀說完,看著褚鳳蘭和張光慶先走了,又問褚鳳霞:“你見上次君歌家的車了嗎,大概多少錢?”
褚鳳霞連忙說:“君歌不是說了嗎,那不是他們家的。”
“那也得有個價格啊。”
“我不知道。”褚鳳霞實話實說,“我買個房子都費勁,怎麽會想著車呢?從來沒關心過。”
崔毓秀也就不問了,因為她遠遠就看見君歌媽媽趙雁了。
這才剛開春,大家還都穿大棉襖呢,人家就一件羊毛衫就出來了。肩膀上還搭著一條披肩,好像也是羊毛的,絳紫色,上麵還別著一個胸針。亮閃閃地,也不知道是什麽材質。
崔毓秀隻覺得晃眼,自己剛教訓完褚鳳蘭,不要攀比,當下卻不自覺地收緊了身上這件穿了好多年的大衣。
“家貴媽媽!”趙雁十分熱情地迎上來,高跟鞋踩在大理石的地磚上,卡卡作響。
她麵帶笑容,就這麽迎上來,“媒人已經到了,在包間呢。咱們也趕緊去吧。”
作者有話說:
寶子們,我出息了!
今天五千字!!!!
----------------------------
第113章
崔毓秀走進包間的時候, 李姐已經在大聊特聊了。
看見崔毓秀來了,連忙招手打招呼:“崔老師!”
崔毓秀微笑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姚君歌的大哥和大嫂也都到了, 見到崔毓秀進來, 都站起身來。
大家之前就見過一次,所以這次見麵也就不再拘束, 輕鬆了不少。
崔毓秀和趙雁中間夾著李姐, 然後孩子們各家和各家父母坐在一起, 圍成一個圓, 由最後的家貴和君歌作為各自的結點, 又是新家庭的起點,圓圓滿滿圍在一起,倒也是十分熱鬧。
這其中, 最受矚目的當然是許童。
大家一旦沒有話題的時候,就會拿許童開啟一個新話題。小孩子的身上總是能找出各種各樣的話題出來, 又不會出錯, 又十分新鮮。
尤其是君歌的大嫂, 江禾,特別喜歡孩子,又和許童隔桌相望,總是對著許童笑,問他多大了, 在哪裏上學等等問題。
問的多了, 崔老師便道:“君歌的大嫂很喜歡孩子啊,怎麽自己不要孩子?趕緊趁年輕生一個, 恢複的也好, 而且你婆婆也能幫你帶。”
這就是純屬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也怪褚家貴沒把話提前說了,他總是這麽不上心,自己也從來沒有關心過君歌的大哥結婚這麽多年,為什麽一直不要孩子。所以,這個問題一問出口,褚家所有人都好奇看向江禾,而姚家人臉色一個比一個古怪。
褚鳳蘭可是經曆過這種事的,打眼一看就知道她媽絕對是問了不該問的問題,立刻和稀泥道:“現在年輕人都不怎麽想要孩子,工作的事還忙不完呢,哪裏有工夫生養小孩。”
崔毓秀笑了笑,道:“也是。”
江禾的臉色緩和了一些,她感激看向褚鳳蘭,沒說話,便低下了頭。
所以說為什麽要有媒人呢,媒人就是這個時候使的。
因為李姐已經開口說話了,試圖把話題引向一個正常又不危險的方向。
她拿著一張紅紙,對崔毓秀說:“崔老師,你看,這是君歌媽媽找人給合的八字,根據他們的八字選了兩個結婚日期,你看看哪一個更合適?選一個吧。”
崔毓秀接過來看,紅紙上寫的日期,一個是三月十六日,一個是五月二十八日,中間差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崔毓秀倒不覺得怎樣,她對這樣的事情也都無所謂,她本身就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根本不信這些東西。按著她的意思,隨便找個周日,擺一桌酒席,這婚也是結了。
可趙雁的計較多,她什麽都信,幹什麽都要走一遍封建迷信的老路子,算好的這兩個日子,就隻能在這兩個日子裏選。
“三月十六是個好時候。”崔毓秀道,“天氣也不熱不涼的,就是會不會太趕?也沒多少時間準備了。要不……”
崔毓秀的意思,既然要選,就選個五月的,能拖則拖。
可趙雁立刻就接了話:“沒關係的,崔老師。我知道你工作忙,但是我退休了,我和君歌她爸一天天在家什麽事都沒有。結婚的事,你不用管,我倆準備就好。三月份春暖花開的,是個好時候。一定來得及。”
崔毓秀臉色不太好,明明是選了兩個日期讓自己挑的,可自己挑了五月,他們又不願意,那還不如直接拿出來一個日期多好?
趙雁就在一旁道:“崔老師,你看三月行不行?”
崔毓秀木木道:“行。怎麽不行呢。”
趙雁差點就拍手了,“太好了,就定到三月十六了啊。好日子都定了,咱們是不是該舉個杯?”
“對對,舉個杯!”李姐在一旁應和著。
她來的時候就看見桌上放著的紅酒了,她隻是聽說過,從來沒喝過。早就想趕緊喝上一口。
紅酒每個人都倒了,隻有褚鳳蘭杯子裏倒得是橙汁,桌上還有一個和她喝一樣的,那便是許童。
大家舉杯祝賀,接下來說的就是更嚴肅的話題。
在這個桌上,今天要聊的有很多,除了具體的彩禮數字不會聊到,其他的都會擺到台麵上來說。
所以趙雁和崔毓秀才會坐的那麽近,大家吃飯的時候,她們兩個就一直在不停的討論著。
李姐夾在中間做和事佬,說一些調停的話,或者給一個中間意見。
崔老師是不可能讓兒子去姚家住的,這在之前就已經表態了。所以今天趙雁也沒提,兩人說的便是怎麽裝修婚房。
崔毓秀把褚家貴臥室的大小差不多說了一遍,表示牆是去年粉刷的,今年實在不必再刷一遍。家裏的家具倒是要換一些,單人床要換掉,衣櫃也要換掉。
趙雁便說,是是這些都要換,不過崔老師,家裏的家電就不需要再買了。她們會給女兒準備好嫁妝,直接送過去。
崔毓秀看著趙雁,聽她一樣樣的掰扯。
會買一台彩電,要日本進口的鬆下。再買一台vcd,看好了,飛利浦的。然後給小兩口買一輛摩托車,趙雁問過家貴了,說是想要一輛摩托車,這樣上班能節省不少時間,兩人一起上下班,快得很。
趙雁說完,又問崔毓秀:“崔老師覺得呢,還少什麽?”
崔毓秀聽了,就知道,趙雁為什麽要現在就說出來呢,很簡單,把自己姑娘的嫁妝先說完,什麽層次的已經定性了,然後讓崔毓秀看著給彩禮。
中間坐著的媒人聽得一愣一愣地,做了這麽多年媒了,還沒見過出手這麽大方的。
趙雁又說:“被褥什麽的就不用說了,要多少有多少。還有孩子的衣服,等周日的時候,就帶著家貴去買幾套西裝,以後上班也一樣能穿。”
李姐再次在心裏默默感歎,西裝,還幾套!被褥要多少有多少。
她十分同情地轉頭看向崔毓秀,覺得這婆婆可是倒黴了,還沒開始,就被架到刀刃上了。這一上去就別想下來,可怎麽辦吧。
可崔毓秀臉上淡淡的,沒有一點尷尬或者為難的意思。
反正不管趙雁在一旁怎麽掰扯炫耀,她就穩坐釣魚台。眼睛看向桌上的其他人,一副睥睨天下的姿態。
李姐一下就不理解了,又免不了感歎,這崔老師可是個神人啊!
褚鳳霞一直默默觀察著這一桌人的反應,除了姚君歌和褚家貴兩人是真心實意在吃飯以外,就剩下她大姐和大姐夫,再加上一個小朋友許童,在安心吃飯了。
其他人,都是動了幾下筷子,然後就把目光放在一直在熱聊的崔毓秀和趙雁身上。想從她們的表情裏窺探出什麽東西來。
李姐被兩人夾在中間,實在沒有機會拿起筷子夾菜。而且這倆人好像都沒有吃飯的意思,兩人隔著她說話,李姐就靠在座位上,焦急地聽著。
“媽,吃點飯吧。”姚君承在一旁提醒,“飯菜都涼了,先吃完再談也來得及。”
直到張光慶帶著許童在院子裏玩的時候,崔毓秀便開腔敲打她,“光慶下巴上是你撓的吧。”
褚鳳蘭沒說話,低著頭看腳尖。
崔老師正在梳頭發,氣得走到褚鳳蘭跟前,拿著梳子在她頭上敲了幾下。
褚鳳蘭吃痛捂住頭,叫起來:“幹嘛打我,不知道打頭會變傻嗎?”
崔老師氣個半死,道:“我看你本來就不聰明!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不知道?你知道今天家貴訂婚,你還非得撓他?還撓得那麽顯眼,讓大家都能看見?你虎不虎啊?”
褚鳳蘭撇了撇嘴,“這不是一時間忘了嘛。”
“我看你啊,這脾氣,再不改,再不改……”崔老師話沒說出來,咽了小半截。
褚鳳蘭知道她媽沒什麽好話,賭氣問:“再不改怎麽樣?”
“再不改,小心光慶和你離婚!”
“哈哈。”褚鳳蘭忽然就笑了,“就他?他和我離婚?”
崔毓秀就不願意了,不知道自己姑娘哪裏來的自信,這種盲目的自信。好像張光慶離開她就會像魚離開水一般。這種自信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崔毓秀實在不明白。
“人家光慶怎麽了?人家要工作有工作,要家庭有家庭,要性格有性格……”崔毓秀掰著手指頭和褚鳳蘭計較,突然就聽到褚鳳蘭噗嗤一聲笑了。
褚鳳蘭一邊笑一邊捂著嘴道:“要模樣有模樣,要個頭有個頭……”
她這是在揶揄人家張光慶,撿張光慶的缺點故意往外說。
崔毓秀被她氣的,手指頭都在發抖,指著褚鳳蘭道:“你啊,你!你真是沒救了!”
褚鳳霞見狀趕緊扶她媽坐下,寬慰老太太說:“媽,你別聽我大姐的。她就是嘴上不饒人。你還不知道她嗎?她嘴上說大姐夫多不好多不好,其實可心疼他了。”
褚鳳蘭立刻反駁:“我哪有?”
“要是我沒看錯,我大姐夫身上穿的衣服,是新買的吧。不用問,那種呢料子和剪裁,我大姐夫是沒有如此好的眼光,肯定是我大姐給買的。她大著肚子,自己什麽都穿不上,還給我大姐夫買衣服去,逛商場去,媽,我大姐有本事著呢,你可放心吧。大姐夫絕對不會變心,早就被我大姐吃得死死地了。”
褚鳳霞說完一挑眉,問褚鳳蘭:“我說的沒錯吧?”
褚鳳蘭不說話,噘著嘴,但是也算是默認了。
崔毓秀見狀,整個人緩和了許多。心裏也明白這大姑娘也不是那麽不靠譜的人,隻不過夫妻都有夫妻的相處模式,有人是那樣的,有人就是別樣的。隻不過想起媒人那天說張光慶有福氣這句話,崔毓秀就覺得自己還是要多多敲打著褚鳳蘭一些,讓她別那麽傲慢,整的自己是個女王一樣,誰都離不開似的。
崔毓秀穿戴好了,再看褚鳳霞,也都收拾好了,叫上童童一起走。
為什麽一定讓褚鳳蘭他們先來家裏呢,是崔毓秀的想法,說這樣才能顯得一個家裏團結,一起去,人多,氣勢上也好。
褚家貴打頭陣,騎著自行車帶著許童,激動地差點把自行車都當飛機開了,嚇的褚鳳霞在後麵喊了他好多次,讓他慢點騎。
到了目的地,崔毓秀下車,抬頭一看,自己來都沒來過的地方。
褚鳳蘭在一旁說,“媽,你這親家可真夠了不起的,這裏可貴了。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
說著話,就有小轎車在後麵按了喇叭,示意他們讓一下路。
幾個人把自行車停好了,褚鳳蘭又說:“看見了吧,來這裏的都是大老板,都開車來的。就這台車,十幾萬呢。”
褚鳳蘭說完吐了吐舌頭,看向褚鳳霞道:“咱們家能開得起這樣車的,也就隻能指望你家繼軍了。”
“行了。不要攀比。”崔毓秀說,“苦日子過多了,這好日子剛開始,管人家開什麽車呢。咱們自行車騎著不好嗎,又不拘謹,又自由。”
崔毓秀說完,看著褚鳳蘭和張光慶先走了,又問褚鳳霞:“你見上次君歌家的車了嗎,大概多少錢?”
褚鳳霞連忙說:“君歌不是說了嗎,那不是他們家的。”
“那也得有個價格啊。”
“我不知道。”褚鳳霞實話實說,“我買個房子都費勁,怎麽會想著車呢?從來沒關心過。”
崔毓秀也就不問了,因為她遠遠就看見君歌媽媽趙雁了。
這才剛開春,大家還都穿大棉襖呢,人家就一件羊毛衫就出來了。肩膀上還搭著一條披肩,好像也是羊毛的,絳紫色,上麵還別著一個胸針。亮閃閃地,也不知道是什麽材質。
崔毓秀隻覺得晃眼,自己剛教訓完褚鳳蘭,不要攀比,當下卻不自覺地收緊了身上這件穿了好多年的大衣。
“家貴媽媽!”趙雁十分熱情地迎上來,高跟鞋踩在大理石的地磚上,卡卡作響。
她麵帶笑容,就這麽迎上來,“媒人已經到了,在包間呢。咱們也趕緊去吧。”
作者有話說:
寶子們,我出息了!
今天五千字!!!!
----------------------------
第113章
崔毓秀走進包間的時候, 李姐已經在大聊特聊了。
看見崔毓秀來了,連忙招手打招呼:“崔老師!”
崔毓秀微笑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姚君歌的大哥和大嫂也都到了, 見到崔毓秀進來, 都站起身來。
大家之前就見過一次,所以這次見麵也就不再拘束, 輕鬆了不少。
崔毓秀和趙雁中間夾著李姐, 然後孩子們各家和各家父母坐在一起, 圍成一個圓, 由最後的家貴和君歌作為各自的結點, 又是新家庭的起點,圓圓滿滿圍在一起,倒也是十分熱鬧。
這其中, 最受矚目的當然是許童。
大家一旦沒有話題的時候,就會拿許童開啟一個新話題。小孩子的身上總是能找出各種各樣的話題出來, 又不會出錯, 又十分新鮮。
尤其是君歌的大嫂, 江禾,特別喜歡孩子,又和許童隔桌相望,總是對著許童笑,問他多大了, 在哪裏上學等等問題。
問的多了, 崔老師便道:“君歌的大嫂很喜歡孩子啊,怎麽自己不要孩子?趕緊趁年輕生一個, 恢複的也好, 而且你婆婆也能幫你帶。”
這就是純屬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也怪褚家貴沒把話提前說了,他總是這麽不上心,自己也從來沒有關心過君歌的大哥結婚這麽多年,為什麽一直不要孩子。所以,這個問題一問出口,褚家所有人都好奇看向江禾,而姚家人臉色一個比一個古怪。
褚鳳蘭可是經曆過這種事的,打眼一看就知道她媽絕對是問了不該問的問題,立刻和稀泥道:“現在年輕人都不怎麽想要孩子,工作的事還忙不完呢,哪裏有工夫生養小孩。”
崔毓秀笑了笑,道:“也是。”
江禾的臉色緩和了一些,她感激看向褚鳳蘭,沒說話,便低下了頭。
所以說為什麽要有媒人呢,媒人就是這個時候使的。
因為李姐已經開口說話了,試圖把話題引向一個正常又不危險的方向。
她拿著一張紅紙,對崔毓秀說:“崔老師,你看,這是君歌媽媽找人給合的八字,根據他們的八字選了兩個結婚日期,你看看哪一個更合適?選一個吧。”
崔毓秀接過來看,紅紙上寫的日期,一個是三月十六日,一個是五月二十八日,中間差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崔毓秀倒不覺得怎樣,她對這樣的事情也都無所謂,她本身就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根本不信這些東西。按著她的意思,隨便找個周日,擺一桌酒席,這婚也是結了。
可趙雁的計較多,她什麽都信,幹什麽都要走一遍封建迷信的老路子,算好的這兩個日子,就隻能在這兩個日子裏選。
“三月十六是個好時候。”崔毓秀道,“天氣也不熱不涼的,就是會不會太趕?也沒多少時間準備了。要不……”
崔毓秀的意思,既然要選,就選個五月的,能拖則拖。
可趙雁立刻就接了話:“沒關係的,崔老師。我知道你工作忙,但是我退休了,我和君歌她爸一天天在家什麽事都沒有。結婚的事,你不用管,我倆準備就好。三月份春暖花開的,是個好時候。一定來得及。”
崔毓秀臉色不太好,明明是選了兩個日期讓自己挑的,可自己挑了五月,他們又不願意,那還不如直接拿出來一個日期多好?
趙雁就在一旁道:“崔老師,你看三月行不行?”
崔毓秀木木道:“行。怎麽不行呢。”
趙雁差點就拍手了,“太好了,就定到三月十六了啊。好日子都定了,咱們是不是該舉個杯?”
“對對,舉個杯!”李姐在一旁應和著。
她來的時候就看見桌上放著的紅酒了,她隻是聽說過,從來沒喝過。早就想趕緊喝上一口。
紅酒每個人都倒了,隻有褚鳳蘭杯子裏倒得是橙汁,桌上還有一個和她喝一樣的,那便是許童。
大家舉杯祝賀,接下來說的就是更嚴肅的話題。
在這個桌上,今天要聊的有很多,除了具體的彩禮數字不會聊到,其他的都會擺到台麵上來說。
所以趙雁和崔毓秀才會坐的那麽近,大家吃飯的時候,她們兩個就一直在不停的討論著。
李姐夾在中間做和事佬,說一些調停的話,或者給一個中間意見。
崔老師是不可能讓兒子去姚家住的,這在之前就已經表態了。所以今天趙雁也沒提,兩人說的便是怎麽裝修婚房。
崔毓秀把褚家貴臥室的大小差不多說了一遍,表示牆是去年粉刷的,今年實在不必再刷一遍。家裏的家具倒是要換一些,單人床要換掉,衣櫃也要換掉。
趙雁便說,是是這些都要換,不過崔老師,家裏的家電就不需要再買了。她們會給女兒準備好嫁妝,直接送過去。
崔毓秀看著趙雁,聽她一樣樣的掰扯。
會買一台彩電,要日本進口的鬆下。再買一台vcd,看好了,飛利浦的。然後給小兩口買一輛摩托車,趙雁問過家貴了,說是想要一輛摩托車,這樣上班能節省不少時間,兩人一起上下班,快得很。
趙雁說完,又問崔毓秀:“崔老師覺得呢,還少什麽?”
崔毓秀聽了,就知道,趙雁為什麽要現在就說出來呢,很簡單,把自己姑娘的嫁妝先說完,什麽層次的已經定性了,然後讓崔毓秀看著給彩禮。
中間坐著的媒人聽得一愣一愣地,做了這麽多年媒了,還沒見過出手這麽大方的。
趙雁又說:“被褥什麽的就不用說了,要多少有多少。還有孩子的衣服,等周日的時候,就帶著家貴去買幾套西裝,以後上班也一樣能穿。”
李姐再次在心裏默默感歎,西裝,還幾套!被褥要多少有多少。
她十分同情地轉頭看向崔毓秀,覺得這婆婆可是倒黴了,還沒開始,就被架到刀刃上了。這一上去就別想下來,可怎麽辦吧。
可崔毓秀臉上淡淡的,沒有一點尷尬或者為難的意思。
反正不管趙雁在一旁怎麽掰扯炫耀,她就穩坐釣魚台。眼睛看向桌上的其他人,一副睥睨天下的姿態。
李姐一下就不理解了,又免不了感歎,這崔老師可是個神人啊!
褚鳳霞一直默默觀察著這一桌人的反應,除了姚君歌和褚家貴兩人是真心實意在吃飯以外,就剩下她大姐和大姐夫,再加上一個小朋友許童,在安心吃飯了。
其他人,都是動了幾下筷子,然後就把目光放在一直在熱聊的崔毓秀和趙雁身上。想從她們的表情裏窺探出什麽東西來。
李姐被兩人夾在中間,實在沒有機會拿起筷子夾菜。而且這倆人好像都沒有吃飯的意思,兩人隔著她說話,李姐就靠在座位上,焦急地聽著。
“媽,吃點飯吧。”姚君承在一旁提醒,“飯菜都涼了,先吃完再談也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