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被張三壯逗得哈哈大笑。
於氏笑著插嘴,“我給娘家送回去兩塊香胰子,她們也想買呢,我想著阿婉說牙刷也先不賣,該是還不到時候,就沒應。”
“我也送了香胰子回娘家,我那外甥年年生凍瘡,今年症狀輕了許多,我阿姆又來討過一回了,臨走給驢蛋塞了仨銅板,我忘了說。”楊氏有些不好意思道。
喬盛文和喬瑞臣不動聲色對視一眼,父子倆昨天就發現了,這個兒媳婦/媳婦會的不少,不管是奶塊還是香胰子這些,都是好東西。
昨天耿氏就給喬盛文用香胰子擦洗過,他在外頭磋磨出風霜的老臉立刻就感覺舒服了許多。
身為戶部侍郎和前殿前司禁衛,父子倆想的更多一些。
奶塊不但更好吃,還比鮮奶保存時間久,聽耿氏說,苗婉還在折騰保存時間更久的奶豆腐。
若是利用好了,說不準於聖人的吩咐也能起大作用,喬盛文這才不心疼銀子,堅定了留下的心。
他在家裏護著老小,比在官礦有用的多。
苗婉也不廢話,“那就這麽定了,咱往後每天做四十斤鹵肉,給酒樓一半,在攤子上賣一半,若是賣不掉,後頭直接將鹵貨放在麻辣串和關東煮裏都可以。”
大夥兒都點頭,剛才他們也吃到麻辣湯裏的鹵貨了,確實比單吃鹵肉還香,有了湯汁浸潤,還一點都不膩。
“要做麻辣串串,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苗婉露出諸位準備好銀子的表情,“首先要做一輛長方形中間挖空能放爐子的攤車,要大一些。”
張娘子立刻道:“這好辦,你大嫂娘家是做木匠的。”
苗婉撫掌一拍,“那太好了,還要多做些方凳,能讓人圍著攤車和爐子吃東西,收攤將凳子往攤車下頭一放就能推回來,我可以把大概的樣式畫出來給大嫂,隻是細致活兒還得勞煩於家琢磨。”
她見過差不多樣式的流動麻辣串攤子,但車具體怎麽做她不清楚,得專業手藝人來。
於氏點頭應下,“我阿達和大哥小弟都是木工活的好手,應該沒問題。”
苗婉掰著手指頭,“其次要做能放在攤車鏤空地方的方形鐵釜,要做成槽狀,中間用鐵板擋住,分別放麻辣湯和骨湯。”
張娘子又指了指楊氏,“這也好辦,你二嫂家是打鐵的。”
苗婉抱著肚子呆住了,張家夠會娶的啊,這要再多個兒子,是不是連裁縫都能包了?
於氏見苗婉瞪大眼睛抱著肚子的迷茫和欽佩表情,被逗笑了。
她解釋,“匠人憑手藝吃飯,結親首要顧慮著不能被兒媳或女婿偷學了手藝外傳,旁處咱不知道,咱這邊大都是互相結親家。”
苗婉理解了,士農工商嘛,啥時候都少不了門當戶對的講究。
士族小老百姓是不敢想的,生活沒有小說那麽浪漫,哪怕走狗屎運最多是做個良妾。
匠人賺得大都比農戶多,所以他們看不上一般的農戶。
至於地主和讀書人,人家當然更願意跟門當戶對的結親。
商人賺錢多地位卻低,最容易偷學手藝。
所以如今的匠人大都跟匠人家裏結親,還能互相幫襯。
西寧鎮都不止一個殺豬匠,其他匠人自然也不少,若是沒合適的親家,還有更遠些的城鎮呢。
那他們要做的準備工作就更輕鬆了。
苗婉笑道:“做麻辣串得一直燒火,要消耗不少煤炭,咱兩家現在存的炭不夠。”
楊氏開口,“我娘家打鐵也用不老少炭,我阿達知道哪裏能買,回頭做鐵槽的時候我問問看。”
她拍拍手,“成,那就麻煩二嫂了,還剩下一樣,也是最重要的,咱得需要一頂北蒙人那樣的帳篷,不需要很大,小點的就行。”
這倒是把大家都為難住了。
張屠夫遲疑道:“北蒙人帳篷大都用牛馬羊的皮,還有駱駝毛做的氈毯,他們都不願意賣帳篷給外族人。”
苗婉開口,“要不用奶塊……”
“不可……”
“交給我吧。”
喬盛文和喬瑞臣異口同聲打斷她的話。
喬盛文身子還虛弱著,聲音比較小,除了耿氏沒人聽見。
喬瑞臣溫和而堅定地開口,“在外行軍打仗也要紮帳篷,簡易些的隻需要用到油布和木頭,我就會,若是怕冷,在油布裏麵縫上一層舊被褥就夠了。”
苗婉覺得可以,北蒙人既然對帳篷很看重,就算能買也很貴,他們還要攢錢開鋪子呢,沒必要在這上頭浪費。
於氏道:“於家就挨著鎮子外頭的老廟山,木頭多得是,到時候讓喬兄弟和大壯一起去我娘家就是。”
那問題大都解決了,苗婉看了眼張三壯,倒是沒說別的,鼓動大家麻溜準備起來,早點開始搞錢。
其實她有點擔憂,張二壯幹活利索,但他們要在瓦市做流動攤位,到時還要兼具跟行商們談事,她不可能出麵。
孫氏眼過年前後就要生,苗婉是二月裏,兩家其他人手裏都各自有不少活兒呢。
若後麵有了訂單,即便是買人回來,也得有人盯著。
喬家有喬盛文和耿氏,張家張二壯未必做得來,能說會道的張三壯更合適。
可張三壯跟著嶽父學廚,未必願意出來幹。
結果不等她開口試探,條街酒樓那邊就替她做了決定。
張屠夫去旁的屠夫那收了幾頭豬回來,家裏一邊在瓦市正常賣鹵貨,一邊等著攤子和帳篷準備好。
每天做的少了,倒也都能賣完。
結果剛過兩天,張三壯就黑著臉氣呼呼回來了。
“東家說酒樓另一位掌勺的常師傅自己學會了做鹵貨,往後不從咱家買了,咱兩家往後算做同樣的買賣,不好再留我。”
這分明就是卸磨殺驢,而且酒樓還想搶張家的買賣,幹脆將他攆走,省得張三壯在酒樓使壞。
他看了眼孫氏,“嶽父昨日起就不在酒樓,說是出遠門了,我每回帶過去的鹵貨都沒有湯水,賣的時候我也都看著,那師傅拿什麽學會的呢?”
孫氏臉色煞白,“我,我阿姆來了兩回,說是要給我弟弟買鹵貨,要些湯汁煮麵片吃,我給她了。”
作者有話說:
有什麽是比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更氣人的呢?
苗婉摸著下巴:還真有,咱們明天見~
第18章
被酒樓學了方子,嶽父大冬天不在鎮上,張三壯有所猜測,沒臉去喬家,回家將孩子們都打發出去才跟家裏人說了。
張娘子聽完臉也黑了,顧忌著孫氏的肚子,才沒說出難聽的話來。
張屠夫也沉下臉,“這事兒咱必須得給喬家一個交代。”
楊氏有點心虛,她也給自家侄子偷偷送了點鹵湯,讓她阿姆回家煮肉吃。
她扶住慌神的孫氏,小聲為弟媳辯駁,“他們學成了也沒阿婉的方子地道,往後咱肯定多注意些,阿婉不會計較的。”
張娘子都懶得看楊氏那心虛的蠢樣兒,轉頭看於氏,“你也這麽想?”
於氏身為長媳,最會看婆婆臉色,趕緊搖頭,“阿婉方子不少,是拿出一個來就能帶著咱們發財,咱不能仗著她性子好蹬鼻子上臉。”
張家人都看得出苗財神爺的秉性了,你對她好,她會加倍對你好回來。
但這不是人善被人欺的借口,忘恩負義那是自毀前程。
喬家父子倆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見苗婉圍著堂屋灶口旁邊的瓦罐,高興地快要跳起來,父子臉上都忍不住泛起鬆快的笑意。
“鹵貨和麻辣湯料方子你媳婦都攥在手裏,但奶塊她隨手就教了張家,你娘說了,張家人問她什麽,不過分的她都會說。”喬盛文跟耿氏想到一塊兒去了,能娶到如此秉性純良的兒媳,是喬家之幸。
“張家如今看著還好,可他們家人多,有道是鬥米恩升米仇啊。”
喬瑞臣點頭,“前頭我得了阿婉同意,把奶塊的方子與北蒙行商換了不少消息,趁陳茂武不在西北,我爭取早些把證據搜出來。”
早些將陳國公府打壓下去,將來不管喬家有何前程,總歸不會差,到時可以都用自己人來辦事。
其實苗婉也不是不謹慎,但對她來說,奶塊這種煮煮就能成的,保質期最多也就一個月,直播app都不收費,她就沒當回事兒。
張家人比喬家辛苦,她這算給員工福利了。
可若誰因此覺得她好欺負,那是打錯了算盤,她也是摸爬滾打長大的,沒有聖母心這種東西。
比起奶塊,當然是奶豆腐這種晾幹後能保存一年,甚至兩年都沒問題的更賺錢!
這個她沒跟張家提過。
本來做奶豆腐,羊奶密封兩天就可以。
喬盛文父子回來熱鬧一番,她張羅著做麻辣串串,又把這事兒給忘腦後去了。
還是喬瑞臣提醒她,她才記起來。
想著溫度低些更可能成,她先開了臥房門口那一罐,可惜打開後羊奶都餿了,發臭。
苗婉有些沮喪,這已經是她能想到溫度最均衡的地方,若真不行,那隻能等天暖了再試。
誰知不抱希望打開灶膛旁邊那瓦罐,奶豆腐是沒成,可她聞到一股濃鬱酸香!
這是老酸奶啊!
苗婉狂喜,肚子裏的寶寶也來湊熱鬧,她哎喲喲笑著捂住肚子,一疊聲讓緊張出來看的喬瑞臣去取木勺和粗瓷碗來。
等酸奶盛出來後,苗婉迫不及待就喝了一大口。
“哇!好喝!”她眯著眼感歎。
順滑的老酸奶進入口中,比正常酸奶更濃鬱的奶香味裏摻雜著絲絲縷縷的清甜,層次感比一般酸奶豐富許多,口感比豆腐腦還嫩滑。
她給家裏人都試過,喬瑞臣沒啥感覺,喬盛文夫妻和喬蕊愛及了這個味道。
有剩下的半罐子老酸奶,往後酸奶就能源源不斷,奶豆腐也不用辛苦等羊奶發酵。
直接添加酸奶進去,放在堂屋裏,24小時就能發酵成功。
一想到各種酸奶製品和奶豆腐的吃法,還有這兩種東西能換回多少小錢錢,若沒有崽崽墜著苗婉穩重些,她真能高興地原地起蹦。
她催著喬瑞臣出去買羊奶,“牛奶要是有賣的也買一桶回來叭,牛奶做的老酸奶更好喝呐!”
她高興的說話都開始跳躍,聽得耿氏和喬蕊直笑。
於氏笑著插嘴,“我給娘家送回去兩塊香胰子,她們也想買呢,我想著阿婉說牙刷也先不賣,該是還不到時候,就沒應。”
“我也送了香胰子回娘家,我那外甥年年生凍瘡,今年症狀輕了許多,我阿姆又來討過一回了,臨走給驢蛋塞了仨銅板,我忘了說。”楊氏有些不好意思道。
喬盛文和喬瑞臣不動聲色對視一眼,父子倆昨天就發現了,這個兒媳婦/媳婦會的不少,不管是奶塊還是香胰子這些,都是好東西。
昨天耿氏就給喬盛文用香胰子擦洗過,他在外頭磋磨出風霜的老臉立刻就感覺舒服了許多。
身為戶部侍郎和前殿前司禁衛,父子倆想的更多一些。
奶塊不但更好吃,還比鮮奶保存時間久,聽耿氏說,苗婉還在折騰保存時間更久的奶豆腐。
若是利用好了,說不準於聖人的吩咐也能起大作用,喬盛文這才不心疼銀子,堅定了留下的心。
他在家裏護著老小,比在官礦有用的多。
苗婉也不廢話,“那就這麽定了,咱往後每天做四十斤鹵肉,給酒樓一半,在攤子上賣一半,若是賣不掉,後頭直接將鹵貨放在麻辣串和關東煮裏都可以。”
大夥兒都點頭,剛才他們也吃到麻辣湯裏的鹵貨了,確實比單吃鹵肉還香,有了湯汁浸潤,還一點都不膩。
“要做麻辣串串,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苗婉露出諸位準備好銀子的表情,“首先要做一輛長方形中間挖空能放爐子的攤車,要大一些。”
張娘子立刻道:“這好辦,你大嫂娘家是做木匠的。”
苗婉撫掌一拍,“那太好了,還要多做些方凳,能讓人圍著攤車和爐子吃東西,收攤將凳子往攤車下頭一放就能推回來,我可以把大概的樣式畫出來給大嫂,隻是細致活兒還得勞煩於家琢磨。”
她見過差不多樣式的流動麻辣串攤子,但車具體怎麽做她不清楚,得專業手藝人來。
於氏點頭應下,“我阿達和大哥小弟都是木工活的好手,應該沒問題。”
苗婉掰著手指頭,“其次要做能放在攤車鏤空地方的方形鐵釜,要做成槽狀,中間用鐵板擋住,分別放麻辣湯和骨湯。”
張娘子又指了指楊氏,“這也好辦,你二嫂家是打鐵的。”
苗婉抱著肚子呆住了,張家夠會娶的啊,這要再多個兒子,是不是連裁縫都能包了?
於氏見苗婉瞪大眼睛抱著肚子的迷茫和欽佩表情,被逗笑了。
她解釋,“匠人憑手藝吃飯,結親首要顧慮著不能被兒媳或女婿偷學了手藝外傳,旁處咱不知道,咱這邊大都是互相結親家。”
苗婉理解了,士農工商嘛,啥時候都少不了門當戶對的講究。
士族小老百姓是不敢想的,生活沒有小說那麽浪漫,哪怕走狗屎運最多是做個良妾。
匠人賺得大都比農戶多,所以他們看不上一般的農戶。
至於地主和讀書人,人家當然更願意跟門當戶對的結親。
商人賺錢多地位卻低,最容易偷學手藝。
所以如今的匠人大都跟匠人家裏結親,還能互相幫襯。
西寧鎮都不止一個殺豬匠,其他匠人自然也不少,若是沒合適的親家,還有更遠些的城鎮呢。
那他們要做的準備工作就更輕鬆了。
苗婉笑道:“做麻辣串得一直燒火,要消耗不少煤炭,咱兩家現在存的炭不夠。”
楊氏開口,“我娘家打鐵也用不老少炭,我阿達知道哪裏能買,回頭做鐵槽的時候我問問看。”
她拍拍手,“成,那就麻煩二嫂了,還剩下一樣,也是最重要的,咱得需要一頂北蒙人那樣的帳篷,不需要很大,小點的就行。”
這倒是把大家都為難住了。
張屠夫遲疑道:“北蒙人帳篷大都用牛馬羊的皮,還有駱駝毛做的氈毯,他們都不願意賣帳篷給外族人。”
苗婉開口,“要不用奶塊……”
“不可……”
“交給我吧。”
喬盛文和喬瑞臣異口同聲打斷她的話。
喬盛文身子還虛弱著,聲音比較小,除了耿氏沒人聽見。
喬瑞臣溫和而堅定地開口,“在外行軍打仗也要紮帳篷,簡易些的隻需要用到油布和木頭,我就會,若是怕冷,在油布裏麵縫上一層舊被褥就夠了。”
苗婉覺得可以,北蒙人既然對帳篷很看重,就算能買也很貴,他們還要攢錢開鋪子呢,沒必要在這上頭浪費。
於氏道:“於家就挨著鎮子外頭的老廟山,木頭多得是,到時候讓喬兄弟和大壯一起去我娘家就是。”
那問題大都解決了,苗婉看了眼張三壯,倒是沒說別的,鼓動大家麻溜準備起來,早點開始搞錢。
其實她有點擔憂,張二壯幹活利索,但他們要在瓦市做流動攤位,到時還要兼具跟行商們談事,她不可能出麵。
孫氏眼過年前後就要生,苗婉是二月裏,兩家其他人手裏都各自有不少活兒呢。
若後麵有了訂單,即便是買人回來,也得有人盯著。
喬家有喬盛文和耿氏,張家張二壯未必做得來,能說會道的張三壯更合適。
可張三壯跟著嶽父學廚,未必願意出來幹。
結果不等她開口試探,條街酒樓那邊就替她做了決定。
張屠夫去旁的屠夫那收了幾頭豬回來,家裏一邊在瓦市正常賣鹵貨,一邊等著攤子和帳篷準備好。
每天做的少了,倒也都能賣完。
結果剛過兩天,張三壯就黑著臉氣呼呼回來了。
“東家說酒樓另一位掌勺的常師傅自己學會了做鹵貨,往後不從咱家買了,咱兩家往後算做同樣的買賣,不好再留我。”
這分明就是卸磨殺驢,而且酒樓還想搶張家的買賣,幹脆將他攆走,省得張三壯在酒樓使壞。
他看了眼孫氏,“嶽父昨日起就不在酒樓,說是出遠門了,我每回帶過去的鹵貨都沒有湯水,賣的時候我也都看著,那師傅拿什麽學會的呢?”
孫氏臉色煞白,“我,我阿姆來了兩回,說是要給我弟弟買鹵貨,要些湯汁煮麵片吃,我給她了。”
作者有話說:
有什麽是比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更氣人的呢?
苗婉摸著下巴:還真有,咱們明天見~
第18章
被酒樓學了方子,嶽父大冬天不在鎮上,張三壯有所猜測,沒臉去喬家,回家將孩子們都打發出去才跟家裏人說了。
張娘子聽完臉也黑了,顧忌著孫氏的肚子,才沒說出難聽的話來。
張屠夫也沉下臉,“這事兒咱必須得給喬家一個交代。”
楊氏有點心虛,她也給自家侄子偷偷送了點鹵湯,讓她阿姆回家煮肉吃。
她扶住慌神的孫氏,小聲為弟媳辯駁,“他們學成了也沒阿婉的方子地道,往後咱肯定多注意些,阿婉不會計較的。”
張娘子都懶得看楊氏那心虛的蠢樣兒,轉頭看於氏,“你也這麽想?”
於氏身為長媳,最會看婆婆臉色,趕緊搖頭,“阿婉方子不少,是拿出一個來就能帶著咱們發財,咱不能仗著她性子好蹬鼻子上臉。”
張家人都看得出苗財神爺的秉性了,你對她好,她會加倍對你好回來。
但這不是人善被人欺的借口,忘恩負義那是自毀前程。
喬家父子倆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見苗婉圍著堂屋灶口旁邊的瓦罐,高興地快要跳起來,父子臉上都忍不住泛起鬆快的笑意。
“鹵貨和麻辣湯料方子你媳婦都攥在手裏,但奶塊她隨手就教了張家,你娘說了,張家人問她什麽,不過分的她都會說。”喬盛文跟耿氏想到一塊兒去了,能娶到如此秉性純良的兒媳,是喬家之幸。
“張家如今看著還好,可他們家人多,有道是鬥米恩升米仇啊。”
喬瑞臣點頭,“前頭我得了阿婉同意,把奶塊的方子與北蒙行商換了不少消息,趁陳茂武不在西北,我爭取早些把證據搜出來。”
早些將陳國公府打壓下去,將來不管喬家有何前程,總歸不會差,到時可以都用自己人來辦事。
其實苗婉也不是不謹慎,但對她來說,奶塊這種煮煮就能成的,保質期最多也就一個月,直播app都不收費,她就沒當回事兒。
張家人比喬家辛苦,她這算給員工福利了。
可若誰因此覺得她好欺負,那是打錯了算盤,她也是摸爬滾打長大的,沒有聖母心這種東西。
比起奶塊,當然是奶豆腐這種晾幹後能保存一年,甚至兩年都沒問題的更賺錢!
這個她沒跟張家提過。
本來做奶豆腐,羊奶密封兩天就可以。
喬盛文父子回來熱鬧一番,她張羅著做麻辣串串,又把這事兒給忘腦後去了。
還是喬瑞臣提醒她,她才記起來。
想著溫度低些更可能成,她先開了臥房門口那一罐,可惜打開後羊奶都餿了,發臭。
苗婉有些沮喪,這已經是她能想到溫度最均衡的地方,若真不行,那隻能等天暖了再試。
誰知不抱希望打開灶膛旁邊那瓦罐,奶豆腐是沒成,可她聞到一股濃鬱酸香!
這是老酸奶啊!
苗婉狂喜,肚子裏的寶寶也來湊熱鬧,她哎喲喲笑著捂住肚子,一疊聲讓緊張出來看的喬瑞臣去取木勺和粗瓷碗來。
等酸奶盛出來後,苗婉迫不及待就喝了一大口。
“哇!好喝!”她眯著眼感歎。
順滑的老酸奶進入口中,比正常酸奶更濃鬱的奶香味裏摻雜著絲絲縷縷的清甜,層次感比一般酸奶豐富許多,口感比豆腐腦還嫩滑。
她給家裏人都試過,喬瑞臣沒啥感覺,喬盛文夫妻和喬蕊愛及了這個味道。
有剩下的半罐子老酸奶,往後酸奶就能源源不斷,奶豆腐也不用辛苦等羊奶發酵。
直接添加酸奶進去,放在堂屋裏,24小時就能發酵成功。
一想到各種酸奶製品和奶豆腐的吃法,還有這兩種東西能換回多少小錢錢,若沒有崽崽墜著苗婉穩重些,她真能高興地原地起蹦。
她催著喬瑞臣出去買羊奶,“牛奶要是有賣的也買一桶回來叭,牛奶做的老酸奶更好喝呐!”
她高興的說話都開始跳躍,聽得耿氏和喬蕊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