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倆人聽得納罕極了,他們還是頭回聽說一顆種子能切成好幾塊,然後發了芽又能當成單獨的種子種植的。


    “這倒是省種子了。”吳伯感歎。


    喬瑞臣比兩個老莊稼把式反應更快,苗婉話一說完,他就緊緊攥住了苗婉的左手,眸底閃過精光。


    若一顆種子就能結出幾顆十幾顆果實,一個果實又能當做五·六粒種子……他呼吸有些急促,這東西畝產若真如苗婉說的那麽高,那老百姓得多出來多少糧食?


    隻怕原先他想的能讓百姓勉強填飽肚子,還是太收斂了些!


    苗婉手殘,還是真殘,喬瑞臣特地把孫老火給請過來,按照苗婉的說法,將土豆給切成了好幾塊,用沙土蓋在炕屋裏。


    不能放在炕上,因為炕溫比發芽需要用的溫度高。


    但炕屋溫度高一點是有助於發芽的,因此土豆塊洗幹淨後就平鋪在炕屋的地上,撒一層沙土再蓋上稻草。


    “應該兩到三天就能發芽,張伯你們先帶人在地頭的炕屋附近選兩畝地起棚子吧。”苗婉吩咐。


    土豆雖然低溫可以種,但也怕凍,西北寒風凜冽溫度太低,得搭棚子,在棚子裏燒炭盆,盡快種出一批土豆來做種,明年才能發下去讓大家都種植,過了夏天就能大豐收。


    等看著大家做完這些事情,苗婉和喬瑞臣帶著孩子們一起吃過飯,又馬不停蹄跟著喬瑞臣去書房算賬。


    “阿婉,我信了。”苗婉正忙著的時候,喬瑞臣突然開口。


    苗婉迷茫地抬起頭,“啊?”


    喬瑞臣頓了下,學著媳婦的口氣,笑道,“我信了,我大概真是老天爺的親女婿。”


    苗婉聽出來了,眯著漂亮的眼睛哼哼,“……怎麽著,那你要上天啊?”


    喬瑞臣笑著湊過去親了親苗婉的唇角,“不想上天,隻想上炕。”


    苗婉:“……”


    作者有話說:


    苗世仁:基礎建設很快搞好,鐵匠做的都是工廠原材料製作用的機器,哼哼,方子,尤其是千金樓的方子,像我這種老摳怎麽可能就白白給出去咧!


    最多還有兩章就要朝著西平郡首富進攻啦!


    明天見!


    第110章


    一千五百匹駝馬,跟一千五百匹馬還不是一回事,哪怕西北地廣人稀,養馬場實則就是草棚子不費什麽事兒,也盛不下這麽多駝馬。


    徐斌得知這駝馬與將士們的冬衣掛鉤,不敢輕忽,也有些發愁。


    “地方倒是夠,就是草棚子不夠,萬一下雪真是要凍壞了。”徐斌跟喬瑞臣說著難處,“而且喂食槽也不夠,石頭到處有,現鑿也來不及。”


    喬瑞臣早就問清楚了那駝馬官兒,隻說這些不妨事,“駝馬不怕凍,露天窩著下雪也不怕,隻要勤掃雪別叫雪埋了就行。


    喂食的話勻出十個喂食槽就行,每次十匹駝馬喂食,多吃多喝一些,三五天不用喂,一天能輪個幾百匹就得了,隻是要叫將士們辛苦些。”


    徐斌聽得眼神放光,揮揮手,“辛苦怕什麽,咱們軍中兒郎最不怕的就是苦,隻是將軍所言果真?不怕凍,還能忍饑挨餓?”


    若駝馬真這樣好,用來巡邊倒是很合適。


    巡邊的將士不需要奔逃,斥候不能騎馬,要是探著敵情要麽就是隔著八百裏遠就要避開免得起衝突,要麽碰上了就得打,他們鎮守邊關之人,背後就是百姓,無路可逃。


    可西蕃人出沒的地方還有北蒙邊界地勢都不低,不是常年積雪也是天寒地凍,北蒙還好點,往年在西蕃邊境輪值的將士凍死的都不少。


    如果能與駝馬共眠取暖,能少凍死多少人,而且將士們也不至於寒氣入侵影響壽數。


    喬瑞臣知道徐斌怎麽想的,他也有此考慮,西寧鎮這邊不像郡城,在神女峰下碰上西蕃人還可以逃,畢竟大部隊在那裏。


    西寧鎮這邊碰上了就是你死我活,所以軍營裏大都是矮腳馬,跑不快但是耐寒。


    “這麽多駝馬閑置也是可惜,等回頭我夫人派來教將士們剪駝毛,剪完後送去西營三百,北營留下三百,到時候不但將士們可以騎駝馬,拉重物也可,到時候算在冬衣等輜重裏按成本價扣除便可。”


    徐斌得知這駝馬竟然隻要三兩銀子一匹,比好些的青騾都便宜,自然樂意。


    本來秦茂當守備的時候也沒給發夠過輜重,糧草都要打折扣,喬瑞臣能按成本扣,他感激不盡。


    但他隻擔憂:“剪了毛,那駝馬會凍壞吧?”


    喬瑞臣說起來也納罕呢,“我夫人說不會……”


    兩個人對視一眼,眼神中是同款的詫異和不解,那這駝馬除了跑得慢處處都比馬兒強啊,怎的賣如此便宜?而且看西域也不甚重視的樣子。


    喬家這邊也納罕呢,苗婉猜著解釋,“因為大多數人以為駝馬隻能在沙漠中行走,這駝馬吃飽喝足一回,最多可以十幾天不吃不喝,也耐熱,是沙漠中走出來的品種,適應了極寒極熱的天氣,大概這駝馬在旁處活不下去,跑又跑不快,才沒被重視吧。”


    她上輩子好像聽晨曦姐說過,駱駝確實隻在沙漠和西北這邊比較多,也不知道是因為地勢不同還是怎的,駱駝在幹旱少雨的地界活得好好的,到了其他地方就活不長。


    大概也有人試過,後來發現不行,才隻用在幹旱少雨的西北拉貨,沒販賣到其他地方去。


    但駝絨確實是全國聞名的,一隻駱駝每年可以產一千克駝絨,若是想要它不影響在冬天行走,最多隻能取五百克。


    可是五百克鴨絨能做三件羽絨服,五百克駝絨炮製好,能做五件棉服。


    一千五百隻駱駝,能做七千五百件棉服,西北冬天太冷,做三千套上衣和褲子是沒問題的,冬衣總算是能如數發下去了。


    這幾天孫氏和阮嘉麟的娘子李氏兩個人都緊著帶鎮子上的婦人做棉衣,兩班倒,最多三天時間就能將冬衣全部入庫。


    安永郡那邊的木材比西寧鎮這邊還要高壯圓潤,是上好的梁木,需要炮製的時間也能縮短不少,隻需要烤幹水分刷上銅籽油就能立刻上梁。


    屋子是老百姓們心裏的重中之重,商業街都隻是夯平了土地鋪地磚,老少爺們的心思都在南區的房屋上頭,三天內封頂應該也不成問題,差那麽幾家可以先擠擠住也能住的開。


    剪駝毛這事情苗婉也沒辦法動手,說實在的,就算她有手,鴨絨和羊絨她也沒弄過一回,更是門外漢,所以這事兒她直接交給了專業人士楊氏。


    原先家裏的豬歸她管,除了北蒙人拿來的羊絨,家裏的羊剃毛也是她來的,因此就請她帶著驢蛋一起往北營走一趟,教將士們剪駝毛,也好看著點駱駝。


    楊氏聽了苗婉的話,第一時間就是腿軟,要不是馬上十二的驢蛋扶著她,她能從椅子上出溜下去。


    “我,我……教兵爺??”她恍惚覺得腦仁兒發懵,整個人都雲裏霧裏的,像是要升天,她老楊家八輩兒也沒人幹過這麽體麵的事兒。


    到現在景柱子等那些將士們都跟老百姓關係不錯了,也少有人敢主動湊上去套近乎。


    大多人都是悶頭幹活兒,將士們讓往東,他們不敢往西,多看將士們腰上掛著的刀一眼,心窩子裏都打哆嗦。


    楊阿達帶著一幫人打鐵,負責的是苗婉新蓋的製堿廠裏要用到的秘密武器,算是體麵活兒了,他在那些漢子們中間罵起人來那是唾沫橫飛。


    但哪個將士要是過來幫忙,他保管跟個小媳婦一樣,指導都捂著半邊嘴,生怕唾沫星子飛人家臉上。


    就這都夠大夥兒羨慕的,楊氏她阿姆炫耀了好多回。


    沒成想楊家兒郎在兵爺們麵前一個屁都不敢放,她一個外嫁女,要去給兵爺們當先生了?


    苗婉笑著安撫她,“這有啥不行的?術業有專攻,行行出狀元,隻要沒人比二嫂你養殖搞得更好,在養殖行當裏你就是大拿,旁人可不都得聽你的?”


    她這雞血越打,楊氏站得越老穩,等苗婉說完,楊氏臉紅脖子粗,眼看著立刻就能衝出去跑個八百米。


    驢蛋也有些激動,小聲用公鴨嗓問苗婉,“小姑姑,那我也能學養殖嗎?我劁豬比我阿達可強多了,豬都愛吃我喂的食呢。”


    苗婉心想,你們拿好麵食去喂,豬能不愛吃?


    她還沒想好怎麽關門打……咳咳教育孩子們一頓,但孩子的誌向還是得肯定的。


    “行啊,但是你現在還是得好好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肯定也有怎麽更好養殖的法子,你讀書多了,到時候也能接你阿姆的班。”


    驢蛋心裏不以為然,他讀書也趕不上旁人,但他阿姆擅長養殖,他跟著學不就行了?


    但他也不敢在苗婉麵前這麽說,隻笑嘻嘻應下,央著苗婉想跟楊氏一起去。


    苗婉覺得男孩子向往軍營也不是啥壞事兒,回頭問問喬瑞臣,要是行的話,幾個大點的男孩子跟過去看看也行。


    當然,讓這些孩子去可不是搗亂去的,她不擅長罵人,打也打不下去手,但浪費糧食的毛病不能慣。


    “到時候要是能去,你們得跟將士們吃一樣的東西。”


    驢蛋心想,不就是包子?他高興應下了,隻當自己肯定能去成。


    楊氏和驢蛋回到張家這麽一說,其他人也炸了,尤其是過來串門子炫耀的楊阿姆,以不符合年齡的速度猛地蹦起來就往外竄。


    “親家母你這是幹啥去?”張屠夫叫楊阿姆嚇了一跳,虛著嗓子問。


    楊阿姆大嗓門,“我得去看看我們楊家的祖墳,肯定是冒青煙了,就是這煙有點歪,咋也不往我家尕娃子身上飄。”


    楊氏心裏一酸,她阿姆就是這樣,啥好事兒都先惦記家裏的兒郎,閨女就是草。


    張娘子本來聽楊氏翻來覆去念叨就不耐煩,這會兒氣得破口大罵,“放你娘的羅圈屁,要冒煙兒也是我們張家的祖墳冒青煙,在家的時候你不稀罕,有點子事兒就跑咱們家嚷嚷來,嫁出來你閨女還是你閨女,她祖宗可不是你祖宗了!”


    楊阿姆:“……”特娘的,這話糙理不糙。


    她訕訕說了幾句,臊眉耷眼回去了。


    楊氏也不指望自家阿姆能說出啥好話來,聽驢蛋跟阿奶自己也能去軍營,還說了苗婉的條件,她自個兒支棱起來,跑回屋。


    “不行,我得去挑身好衣裳,我記得不是剛買了快綢子?我趕緊做套衣裳,不能給咱張家丟人。”


    張娘子聽驢蛋說得不對勁,可能是罵上癮了,瞪著門口方向,雖然看不見人,但氣勢沒差。


    “你穿綢子衣裳去給馬剃毛,是燒得你慌嗎?你生怕旁人不知道你攢下了幾個大子兒,骨頭輕的沒三兩重,回頭剪子拉一刀露出裏頭小衣裳來,你一頭撞駝馬上撞死?”


    眾人:“……”


    楊氏摸摸鼻子,“那我去找舊衣裳,穿舊衣裳去。”


    說完她趕緊溜了,雖然婆婆半瞎了,但婆婆還是婆婆。


    因為苗婉對張家人越來越好,比過去還要體貼,孩子孩子幫著養,大人大人妥善安排,連家裏婦人都全是領頭的活兒,家裏人多少有點飄了。


    張娘子逮著機會,看不見就叫過來擰著耳朵罵,因為距離近,那唾沫星子反正是一點沒浪費,全噴家裏人臉上了,少了條腿的張大壯都沒錯過。


    大人孩子都被罵得老實了許多,掂著腳灰溜溜該幹啥幹啥去了。


    張屠夫這才摸著肚子笑眯眯坐在一旁,“還是娘子你厲害。”


    張娘子歎了口氣,“阿婉這孩子覺得這回的事情是虧著咱家了,旁人家也沒咱們家慘,她格外想多補償咱們幾分,但自家人還不知道自家事兒?她帶著咱們掙錢還是錯了?


    先頭他們婆媳倆帶著個孩子來鎮子上的時候,咱們沒情分,那時候為著家裏人咱們厚著臉皮占便宜也就占了,我自個兒也厚著老臉呢,可人心都是肉長的,這兩年阿婉他們對咱們夠仁至義盡了,要是咱們還不懂事得寸進尺,等阿婉丫頭冷了心,到時候咱們哭都沒地兒哭去。”


    張屠夫也知道是這麽個理兒,因此瞧著驢蛋他們幾個搶在阮家孩子前頭啥都挑好的,騎駝馬都要挑更高的,張屠夫這心裏就總有些不踏實。


    他能自豪的說一句,家裏人小毛病是有,大瑕疵沒有,都是好孩子,但好孩子不教好也容易歪。


    張娘子沒跟相公說,她可是聽耿嬸他們說過,軍營裏將士們現在可還大都吃黑饃呢,苗婉這樣叮囑,想必是家裏的孩子們也飄了。


    回頭驢蛋和狗蛋帶著長壽還有阮家兩個大點的孩子,跟楊氏一起去北營,張娘子特地叫張屠夫扶她出來了。


    “去軍營裏教兵爺們不是開玩笑的,雖然阿婉相公和阿婉對你們好,但你們也得懂事,回頭去了好好幹活,吃飯吃多少拿多少,回頭我叫人去灶台棚子那邊要幾根燒火棍,你們阿爺跟著去盯著,要是叫我知道誰在軍營裏惹禍,棍子打不斷咱們不算完。”


    驢蛋和狗蛋縮了縮脖子,興奮勁兒都下去一大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流放後我成了首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枸杞黑烏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枸杞黑烏龍並收藏被流放後我成了首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