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涼的空氣似乎都在瞬時間凝滯了,蕭淩安如同一尊雕塑般保持著原來的姿勢一動不動,沈如霜心口起起伏伏地抽氣,眸光卻十分堅定,絲毫不見悔意。
過了許久,門外候著的安公公不明所以地叩門,蕭淩安這才啞著聲音製止。
他緩緩地側過頭,芒刺般的目光直刺沈如霜,臉色陰沉森冷如同寒冬黑夜,寒涼徹骨深不見底,仿佛隨時都可能抑製不住地上前掐斷她纖細的頸。興許是第一回 見沈如霜這般倔強忤逆,眼底還藏著幾分探究與驚異,遮蔽在沉沉威懾之下。
沈如霜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盡量將嬌小玲瓏的身子靠在最黑暗的角落裏,生怕蕭淩安即刻要了她的命。可骨子裏的那股氣又不許她服軟,更說不出那些求他放過的話,咬緊牙關對上他的雙眸,未曾再退縮。
過了許久,沈如霜並未等到預想中蕭淩安的暴怒,隻見他忽而意味不明地輕笑一聲,慢慢挪開深邃涼薄的目光,矜貴優雅地負手而立,像往常一樣脊梁挺得筆直,就算渾身沾滿泥濘般的藥漬,也是不肯失去半點風度,高高在上地永不低頭。
寒意在屋內蔓延彌散,摻雜著苦澀難聞的藥味,讓沈如霜愈發看不懂蕭淩安,一顆心惴惴不安地晃動著。
“你必須喝。”蕭淩安不容置疑地說著,如同居高臨下地給臣子下達命令,又讓人端來了一碗新的湯藥,眸中的容忍已經到達了極限。
他可以把沈如霜方才的失態與任性當做一時胡鬧,暫且縱容她這一回,權當自己也放縱了一夜,但他不可能讓沈家人有機會懷上龍種,將這個禍患時時刻刻埋在身邊。
一時情動與千裏江山相較,終究是太輕了些。
沈如霜笑得諷刺,斜睨著蕭淩安問道:“抗旨是何罪?”
蕭淩安沒有答話,但是從他危險的目光中,沈如霜已經知道了答案。
抗旨是死罪,就算她曾以為夫君蕭淩安溫文爾雅,卻也知道他作為帝王是何等的狠厲果決,那雙手上沾了多少人的血,必定不會放過輕饒了她。
她不想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死。
沈如霜心如死灰,狠下心將湯藥一飲而盡,“哐當”一聲將藥碗砸在蕭淩安身上,背過身依靠著角落冰冷的牆壁,渾身都瑟瑟發抖。
“我們會有孩子的,但不是現在。”
蕭淩安精準地接住了藥碗,沒有被傷到半分,冷峻的麵容泛出幾許溫柔,仿佛剛剛的一切都未曾發生過一樣,聲音溫潤又和緩,讓人分不清真假,漸漸靠近沈如霜,企圖將她攬入懷中。
“陛下,請別碰我。”沈如霜果斷躲開蕭淩安的手,冷聲道。
她退無可退地躲在床榻最遙遠的一角,用殘破的被褥將身子嚴嚴實實地裹住,可全身的每一寸骨髓還是被寒氣浸透,冷得她貝齒都上下打顫,看向蕭淩安的目光隻有驚懼和防備。
蕭淩安似乎被她的目光刺中,如同貌不起眼的繡花針紮入心髒,鈍鈍的痛讓人無可奈何,隻能退回原處,心中沒有半分征服她的快意,反倒空落落的,好像遺失了什麽一樣。
他慢慢收回手,保持著一小段距離問道:
“你想要什麽生辰禮?”
沈如霜一愣,繼而忍不住地想發笑,精致俏麗的眉眼都笑彎了,肩膀不住地隨著空靈的笑聲顫抖,淚珠卻大顆大顆地從眼尾滑落,砸在了冰涼的掌心。
她差點忘了,今夜是她以生辰為由求著蕭淩安來的,難為他在這般磋磨自己後,還能堂而皇之地提出來,那顆心當真是冰做的。
沈如霜久久未回答,任由思緒越飄越遠,忽的想起上回有人提起生辰,還是在三年前。
那時她還在姑蘇小鎮,阿娘說攢了些錢,等到她生辰的時候就帶她去燈市看花燈,還會給她買甜甜的冰糖葫蘆。
可是還沒等到生辰那一天,阿娘就得了重病。她請郎中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換來的卻是一聲聲歎息,任誰都是撫著花白的胡須,歎道油盡燈枯,回天無力。
那年生辰,她在微弱的燭光下守著奄奄一息的阿娘,跪在床邊看著掌心那幾個連一副藥都買不起的銅板,尚且稚嫩的麵容上盡是茫然。
為了換藥錢,她把唯一的棉衣給了藥鋪老板娘,寒冬臘月隻能緊挨著燭光取暖,蜷縮在角落裏瑟瑟發抖,冷得沒有知覺,和現在一般境地。
隻不過,曾經是天寒,如今是心寒。
“陛下,帶我去看花燈吧,我們離開皇宮,不要帶別人。”沈如霜小聲道。
蕭淩安擰眉瞥了沈如霜一眼,不明白為何她會有這樣莫名其妙的念頭。宮外淩亂嘈雜,攤販賣的東西也無法與宮裏相比,還極易讓他人有可乘之機,處處皆是危險,他不喜歡那樣的地方。
“不行。你喜歡什麽?朕都可以賞你。”蕭淩安斷然拒絕道。
沈如霜唇角扯出一個苦澀的弧度,剛剛騰起的一絲幻象被毫不留情地擊碎,人偶般緩慢又呆滯地搖著頭,眸中再也不見靈動神采,隻有寒涼的絕望。
二人相對而坐良久,沈如霜似是受不了積壓在心中的悲傷,抱著膝蓋小聲抽泣著,淚水模糊了雙眸,隻看見蕭淩安虛幻的身影。
哭聲在深夜回蕩,聽得人難免心煩,蕭淩安不知該如何解釋和勸阻,隻能妥協地揮了揮手,極不情願道:
“別哭了,朕隻許你這一次。”
沈如霜的抽泣聲停了片刻,紅腫著雙眼凝視了蕭淩安一會兒,又連綿不斷地哭起來,比方才還要痛苦和委屈。
她不是想撒潑來逼著蕭淩安答應,隻是她這時才發覺,蕭淩安從來不懂她喜歡什麽,真正想要的又是什麽,而她也同樣看不透蕭淩安。
他們仿佛活在不同的世界裏,卻偏偏糾纏在一起。
蕭淩安頭疼地長歎一聲,臉色不好地轉身離去,沈如霜也再也沒有像從前那樣挽留。
她透過門縫望著無星無月的黑夜,寒風將她纖弱的影吹得支離破碎,如同斷翅的蝴蝶,拖著殘翅在苦苦掙紮,亦如囚於金籠的鳥雀,拚命撲棱著想要逃走。
殊不知,沉重的枷鎖早就落在了金籠之上,非死無以自由。
作者有話說:
對不起今天來晚啦!但是寶子們看在這章有點肥的份上原諒我吧qaq
第13章 自由
三日後的冬夜,蕭淩安如約帶沈如霜出宮去了燈市。
京城的冬季寒冷漫長,夜幕落下後更是滴水成冰,嗬出的白氣還未觸及掌心就冷透了,隻有裏三層外三層地裹著,才能勉強抵禦些寒氣。燈市是街道上最暖和的地方,人人都想既看了熱鬧又省些炭火,這個時辰人頭攢動。
為了隱匿行蹤,蕭淩安未曾將出宮的消息傳出去,也沒有張揚地清理街道和驅逐行人,隻安排了心腹影衛暗中保護,與沈如霜混跡在人海中。
盡管隻是再普通不過的靛青棉布長衫,穿在蕭淩安的身上也與眾不同,通身貴氣渾然天成,脊背不會因為寒冷而彎下,挺拔俊逸得格格不入。而沈如霜雖未妝飾,滿頭烏發隻用一根白玉簪鬆鬆挽就,但那張小臉卻如月色般皎潔清麗,猶見江南柔婉風韻,讓人看了就移不開眼。
二人並肩走在長街上,宛如一對璧人。
沈如霜走得慢些,好奇地探著腦袋四處張望,眸中映著各色流轉的燈火,璀璨宛若七彩琉璃,豎起耳朵聽著吆喝叫賣聲,繼那夜後第一回 心悅地笑了,梨渦淺淺旋於唇邊,偶然遇上路人稱讚,也會大方地回應。
仿佛她生來便屬於這充滿煙火氣的人間,離開皇宮後如魚得水般輕鬆歡快,再也不會死氣沉沉地喘不過氣來。
行人摩肩接踵,不經意間疾行而過撞了他們,沈如霜不甚在意地拍去腳邊塵土就往前走,沒留心到蕭淩安愈發陰沉的臉色。
他不喜歡嘈雜淩亂的地方,尤其是燈市。
許多年前的冬夜,幼弟哭鬧著要同他去燈市,誰知剛到路口就不見了身影。他焦急尋了大半夜,直到人群散盡,燈火零星之時依舊沒找到幼弟,隻好愧疚又傷心地回宮,打算向母妃請罪。
可剛邁入屋門,就看見幼弟安然無恙地趴在母妃膝頭,蓋著羊羔毛毯子慵懶舒適,而母妃臉色極差,眸中盡是敵意與審視,質問他為何要故意將幼弟拋棄。
他訝異又疑惑地辯解,可母妃聽不進半個字,一口咬定他蓄意陷害、手足相殘,一旁的幼弟全然無視他求助的目光,笑得天真單純,眼底卻藏著幾分得逞的狡猾。
那一夜,母妃將屋門鎖死,讓他在雪地裏徘徊一整夜,而幼弟卻在母妃的懷抱中酣然入夢。第二天宮人進來時,他凍得渾身僵硬,險些就沒了性命,幼弟還在門邊眨著眼睛問他為何不進來。
蕭淩安一想到此事眉眼間就盡是寒霜,不知不覺地加快了腳步,隻想著快些離開這讓人煩心的地方。偏偏這時沈如霜用溫暖柔軟的小手勾住他的衣袖,滿心向往地指了指前麵的小攤。
簡陋的竹木架上懸掛著一排燈籠,照亮了本就不大的攤子。一個麵目慈祥的老婦坐在小凳上賣花燈,十二生肖齊全,還有蓮花燈與各色小玩意兒,一大圈人都圍著買,看來極受歡迎。
排在他們前麵的是一對粗布麻衣的年輕夫妻,妻子的目光在花燈上留戀了許久,終究還是長歎一聲離開了,丈夫追上去細問,隻道:
“月錢還沒發,家裏米缸都見底了,買這不頂用的玩意兒做什麽?”
她邊走邊說,聲音清醒又堅定,卻又忍不住一步三回頭地望著攤子,滿是遺憾與不舍。丈夫生得憨厚老實,許是看出了她的心思,笑著讓她在原地等,不一會兒就買了個精巧的花燈回來,寶貝似的放在她掌心。
妻子驚訝地問他哪來的銀錢,丈夫也隻是撓著後腦,靦腆地說是這一整年慢慢攢下的,本想過年給自己做一套新衣裳,現在一起拿出來買花燈了。
妻子邊笑邊罵他傻,不時在他肩頭拍了幾巴掌,可笑著笑著卻紅了眼眶,小心翼翼地將花燈護在懷中,像是比金銀還珍貴。
丈夫也不還手,隻是憨憨地陪著她笑,高大的身軀將她嚴嚴實實地罩住,攬過她的肩膀相依相偎地走遠了。
沈如霜看得出神,莫名地鼻尖發酸,輪到她了也沒反應過來,還是攤主喚了一聲才將目光收回,認真地挑選起攤前的花燈。
這時蕭淩安才將這些玩意兒看清楚,不禁輕蔑地笑出聲。
無非就是用紙漿和劣等染料糊弄出來的,線條歪歪扭扭,不夠幹淨利落,支撐著形狀的竹架子有的被風歪,看不出到底是什麽動物。縱使是做的不錯的,也隻能說是憨態可掬,龍鳳還不及一臂之長,哪裏有宮中特製的花燈氣派精美?
可沈如霜似乎個個都喜歡,挑得眼花繚亂,遲遲不知選哪個最好。
他有些不耐煩地掏出一錠官銀,隨意丟在狹小的攤子上,對著小販道:
“老人家,這些都給你,早些散了吧。”
老婦不可置信地抬起頭,拿起銀子一掂量就笑開了花,再看蕭淩安舉手投足間皆是貴氣便不再多問,很快就驅散了圍在攤前的人群,樂嗬嗬地走遠了,對沈如霜道一聲“姑娘好福氣”。
沈如霜訕訕點頭,細膩柔滑的麵容上半喜半憂,不太明白蕭淩安為何突然這麽順著她心意,偷偷瞥了一眼他的臉色,局促地揉著衣角道:
“其實,我隻要那個兔子燈。”
蕭淩安懶得同她解釋計較,淡淡地掃過無人的小攤,聲音平靜得聽不出情緒:
“你喜歡就好,拿上快走吧。”
沈如霜歪著腦袋思忖了一會兒依舊不解其意,也不再去深究,將其他花燈都分給了附近的孩子,隻拿了兔子燈跟著蕭淩安離開。
越往深處走越是熱鬧,小販抑揚頓挫地唱著民謠,吸引著行人上前買吃食,酒釀的清香、糖葫蘆的酸甜、炙肉的油潤......陣陣香氣順著風飄來,爭先奪後地充斥著鼻腔,硬是把寒冷的風都捂熱了。
沈如霜看得盡興,唇角柔和地揚起來,花燈暖黃色的光如同夕陽般溫柔地覆在她的麵容上,俏麗的鼻尖凍得微紅,眸光又有了往日的靈動瑩潤,盈滿了純澈的歡喜,如花燈上的兔子般可愛動人。
她閉上雙眸深深地呼吸著,仿佛連這兒的風都是歡快自由的,輕輕撫過她的發梢與臉頰,讓她留戀不已。
蕭淩安默默凝視著沈如霜的笑顏,原本疾行的腳步也緩了下來,覺得她與平日有些不同,似乎從未見她如此鬆快地笑過。
可還未等他多看幾眼,角落的影衛就迅速走到他跟前,焦急地附耳道:
“周太傅那邊有消息了,請陛下速速過去。”
蕭淩安神思一凜,立即想到周恒之要說的應該是楚新元之事,俊美無儔的麵容中染上幾分凝重,眼底又暗藏著找到機遇的興奮,命人備了兩匹馬,拉著沈如霜的胳膊不容商量道:
“現在有要事處置,你先回去。”
沈如霜還沉浸在方才短暫的愉悅中,如同被打斷美夢一般不情不願,頓時就失落地低垂了眉眼。可她亦知蕭淩安處決的都是天下大事,實在耽誤不得,終究還是遺憾地點了點頭。
她不會騎馬,蕭淩安便指了一人在馬背上帶她,見她手中依舊緊緊握著兔子燈時,不禁皺起了眉頭。
此物太過顯眼,若是回宮路上被哪家的眼線看到,今夜的行蹤必定暴露,說不準又會掀起一股洶湧暗流,故而不可能留下。
他一把搶過兔子燈便要扔掉,沈如霜望著驟然一空的掌心,大抵也猜到了其中緣由,心底湧上股反抗勁兒,倔強地上前奪了回來,顫聲道:
“我一個人也可以走回去,把它留下吧......”
或許這隻是個普通到粗糙的兔子燈,但是於她而言,卻是煙火俗世的唯一念想。往後在深宮的落寂光陰裏,她看到這兔子燈就能夠想起宮外自由生動的日子,算是寥寥幾絲慰藉,哪怕是午夜多做一場夢,她也知足。
可蕭淩安的眸中隻有冷漠與不解,甚至覺得她在無理取鬧。這樣一個不堪入目的兔子燈有什麽好的?更不可能因此縱著沈如霜離宮隨意走動,讓她脫離自己的掌控。
他不由分說地將沈如霜攔腰抱起,毫不費力地丟在了馬背上,又捏住她手腕上的經脈,找準了位置用力收緊。
沈如霜吃痛地驚呼一聲,手上脫力地鬆開了兔子燈,眼睜睜看著它掉在泥濘裏,卻被禁錮著雙手不能撿起來。
馬鞭狠狠抽在馬背上,蕭淩安策馬奔馳而去,沉重的馬蹄將兔子燈踏了個粉碎。
作者有話說:
過了許久,門外候著的安公公不明所以地叩門,蕭淩安這才啞著聲音製止。
他緩緩地側過頭,芒刺般的目光直刺沈如霜,臉色陰沉森冷如同寒冬黑夜,寒涼徹骨深不見底,仿佛隨時都可能抑製不住地上前掐斷她纖細的頸。興許是第一回 見沈如霜這般倔強忤逆,眼底還藏著幾分探究與驚異,遮蔽在沉沉威懾之下。
沈如霜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盡量將嬌小玲瓏的身子靠在最黑暗的角落裏,生怕蕭淩安即刻要了她的命。可骨子裏的那股氣又不許她服軟,更說不出那些求他放過的話,咬緊牙關對上他的雙眸,未曾再退縮。
過了許久,沈如霜並未等到預想中蕭淩安的暴怒,隻見他忽而意味不明地輕笑一聲,慢慢挪開深邃涼薄的目光,矜貴優雅地負手而立,像往常一樣脊梁挺得筆直,就算渾身沾滿泥濘般的藥漬,也是不肯失去半點風度,高高在上地永不低頭。
寒意在屋內蔓延彌散,摻雜著苦澀難聞的藥味,讓沈如霜愈發看不懂蕭淩安,一顆心惴惴不安地晃動著。
“你必須喝。”蕭淩安不容置疑地說著,如同居高臨下地給臣子下達命令,又讓人端來了一碗新的湯藥,眸中的容忍已經到達了極限。
他可以把沈如霜方才的失態與任性當做一時胡鬧,暫且縱容她這一回,權當自己也放縱了一夜,但他不可能讓沈家人有機會懷上龍種,將這個禍患時時刻刻埋在身邊。
一時情動與千裏江山相較,終究是太輕了些。
沈如霜笑得諷刺,斜睨著蕭淩安問道:“抗旨是何罪?”
蕭淩安沒有答話,但是從他危險的目光中,沈如霜已經知道了答案。
抗旨是死罪,就算她曾以為夫君蕭淩安溫文爾雅,卻也知道他作為帝王是何等的狠厲果決,那雙手上沾了多少人的血,必定不會放過輕饒了她。
她不想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死。
沈如霜心如死灰,狠下心將湯藥一飲而盡,“哐當”一聲將藥碗砸在蕭淩安身上,背過身依靠著角落冰冷的牆壁,渾身都瑟瑟發抖。
“我們會有孩子的,但不是現在。”
蕭淩安精準地接住了藥碗,沒有被傷到半分,冷峻的麵容泛出幾許溫柔,仿佛剛剛的一切都未曾發生過一樣,聲音溫潤又和緩,讓人分不清真假,漸漸靠近沈如霜,企圖將她攬入懷中。
“陛下,請別碰我。”沈如霜果斷躲開蕭淩安的手,冷聲道。
她退無可退地躲在床榻最遙遠的一角,用殘破的被褥將身子嚴嚴實實地裹住,可全身的每一寸骨髓還是被寒氣浸透,冷得她貝齒都上下打顫,看向蕭淩安的目光隻有驚懼和防備。
蕭淩安似乎被她的目光刺中,如同貌不起眼的繡花針紮入心髒,鈍鈍的痛讓人無可奈何,隻能退回原處,心中沒有半分征服她的快意,反倒空落落的,好像遺失了什麽一樣。
他慢慢收回手,保持著一小段距離問道:
“你想要什麽生辰禮?”
沈如霜一愣,繼而忍不住地想發笑,精致俏麗的眉眼都笑彎了,肩膀不住地隨著空靈的笑聲顫抖,淚珠卻大顆大顆地從眼尾滑落,砸在了冰涼的掌心。
她差點忘了,今夜是她以生辰為由求著蕭淩安來的,難為他在這般磋磨自己後,還能堂而皇之地提出來,那顆心當真是冰做的。
沈如霜久久未回答,任由思緒越飄越遠,忽的想起上回有人提起生辰,還是在三年前。
那時她還在姑蘇小鎮,阿娘說攢了些錢,等到她生辰的時候就帶她去燈市看花燈,還會給她買甜甜的冰糖葫蘆。
可是還沒等到生辰那一天,阿娘就得了重病。她請郎中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換來的卻是一聲聲歎息,任誰都是撫著花白的胡須,歎道油盡燈枯,回天無力。
那年生辰,她在微弱的燭光下守著奄奄一息的阿娘,跪在床邊看著掌心那幾個連一副藥都買不起的銅板,尚且稚嫩的麵容上盡是茫然。
為了換藥錢,她把唯一的棉衣給了藥鋪老板娘,寒冬臘月隻能緊挨著燭光取暖,蜷縮在角落裏瑟瑟發抖,冷得沒有知覺,和現在一般境地。
隻不過,曾經是天寒,如今是心寒。
“陛下,帶我去看花燈吧,我們離開皇宮,不要帶別人。”沈如霜小聲道。
蕭淩安擰眉瞥了沈如霜一眼,不明白為何她會有這樣莫名其妙的念頭。宮外淩亂嘈雜,攤販賣的東西也無法與宮裏相比,還極易讓他人有可乘之機,處處皆是危險,他不喜歡那樣的地方。
“不行。你喜歡什麽?朕都可以賞你。”蕭淩安斷然拒絕道。
沈如霜唇角扯出一個苦澀的弧度,剛剛騰起的一絲幻象被毫不留情地擊碎,人偶般緩慢又呆滯地搖著頭,眸中再也不見靈動神采,隻有寒涼的絕望。
二人相對而坐良久,沈如霜似是受不了積壓在心中的悲傷,抱著膝蓋小聲抽泣著,淚水模糊了雙眸,隻看見蕭淩安虛幻的身影。
哭聲在深夜回蕩,聽得人難免心煩,蕭淩安不知該如何解釋和勸阻,隻能妥協地揮了揮手,極不情願道:
“別哭了,朕隻許你這一次。”
沈如霜的抽泣聲停了片刻,紅腫著雙眼凝視了蕭淩安一會兒,又連綿不斷地哭起來,比方才還要痛苦和委屈。
她不是想撒潑來逼著蕭淩安答應,隻是她這時才發覺,蕭淩安從來不懂她喜歡什麽,真正想要的又是什麽,而她也同樣看不透蕭淩安。
他們仿佛活在不同的世界裏,卻偏偏糾纏在一起。
蕭淩安頭疼地長歎一聲,臉色不好地轉身離去,沈如霜也再也沒有像從前那樣挽留。
她透過門縫望著無星無月的黑夜,寒風將她纖弱的影吹得支離破碎,如同斷翅的蝴蝶,拖著殘翅在苦苦掙紮,亦如囚於金籠的鳥雀,拚命撲棱著想要逃走。
殊不知,沉重的枷鎖早就落在了金籠之上,非死無以自由。
作者有話說:
對不起今天來晚啦!但是寶子們看在這章有點肥的份上原諒我吧qaq
第13章 自由
三日後的冬夜,蕭淩安如約帶沈如霜出宮去了燈市。
京城的冬季寒冷漫長,夜幕落下後更是滴水成冰,嗬出的白氣還未觸及掌心就冷透了,隻有裏三層外三層地裹著,才能勉強抵禦些寒氣。燈市是街道上最暖和的地方,人人都想既看了熱鬧又省些炭火,這個時辰人頭攢動。
為了隱匿行蹤,蕭淩安未曾將出宮的消息傳出去,也沒有張揚地清理街道和驅逐行人,隻安排了心腹影衛暗中保護,與沈如霜混跡在人海中。
盡管隻是再普通不過的靛青棉布長衫,穿在蕭淩安的身上也與眾不同,通身貴氣渾然天成,脊背不會因為寒冷而彎下,挺拔俊逸得格格不入。而沈如霜雖未妝飾,滿頭烏發隻用一根白玉簪鬆鬆挽就,但那張小臉卻如月色般皎潔清麗,猶見江南柔婉風韻,讓人看了就移不開眼。
二人並肩走在長街上,宛如一對璧人。
沈如霜走得慢些,好奇地探著腦袋四處張望,眸中映著各色流轉的燈火,璀璨宛若七彩琉璃,豎起耳朵聽著吆喝叫賣聲,繼那夜後第一回 心悅地笑了,梨渦淺淺旋於唇邊,偶然遇上路人稱讚,也會大方地回應。
仿佛她生來便屬於這充滿煙火氣的人間,離開皇宮後如魚得水般輕鬆歡快,再也不會死氣沉沉地喘不過氣來。
行人摩肩接踵,不經意間疾行而過撞了他們,沈如霜不甚在意地拍去腳邊塵土就往前走,沒留心到蕭淩安愈發陰沉的臉色。
他不喜歡嘈雜淩亂的地方,尤其是燈市。
許多年前的冬夜,幼弟哭鬧著要同他去燈市,誰知剛到路口就不見了身影。他焦急尋了大半夜,直到人群散盡,燈火零星之時依舊沒找到幼弟,隻好愧疚又傷心地回宮,打算向母妃請罪。
可剛邁入屋門,就看見幼弟安然無恙地趴在母妃膝頭,蓋著羊羔毛毯子慵懶舒適,而母妃臉色極差,眸中盡是敵意與審視,質問他為何要故意將幼弟拋棄。
他訝異又疑惑地辯解,可母妃聽不進半個字,一口咬定他蓄意陷害、手足相殘,一旁的幼弟全然無視他求助的目光,笑得天真單純,眼底卻藏著幾分得逞的狡猾。
那一夜,母妃將屋門鎖死,讓他在雪地裏徘徊一整夜,而幼弟卻在母妃的懷抱中酣然入夢。第二天宮人進來時,他凍得渾身僵硬,險些就沒了性命,幼弟還在門邊眨著眼睛問他為何不進來。
蕭淩安一想到此事眉眼間就盡是寒霜,不知不覺地加快了腳步,隻想著快些離開這讓人煩心的地方。偏偏這時沈如霜用溫暖柔軟的小手勾住他的衣袖,滿心向往地指了指前麵的小攤。
簡陋的竹木架上懸掛著一排燈籠,照亮了本就不大的攤子。一個麵目慈祥的老婦坐在小凳上賣花燈,十二生肖齊全,還有蓮花燈與各色小玩意兒,一大圈人都圍著買,看來極受歡迎。
排在他們前麵的是一對粗布麻衣的年輕夫妻,妻子的目光在花燈上留戀了許久,終究還是長歎一聲離開了,丈夫追上去細問,隻道:
“月錢還沒發,家裏米缸都見底了,買這不頂用的玩意兒做什麽?”
她邊走邊說,聲音清醒又堅定,卻又忍不住一步三回頭地望著攤子,滿是遺憾與不舍。丈夫生得憨厚老實,許是看出了她的心思,笑著讓她在原地等,不一會兒就買了個精巧的花燈回來,寶貝似的放在她掌心。
妻子驚訝地問他哪來的銀錢,丈夫也隻是撓著後腦,靦腆地說是這一整年慢慢攢下的,本想過年給自己做一套新衣裳,現在一起拿出來買花燈了。
妻子邊笑邊罵他傻,不時在他肩頭拍了幾巴掌,可笑著笑著卻紅了眼眶,小心翼翼地將花燈護在懷中,像是比金銀還珍貴。
丈夫也不還手,隻是憨憨地陪著她笑,高大的身軀將她嚴嚴實實地罩住,攬過她的肩膀相依相偎地走遠了。
沈如霜看得出神,莫名地鼻尖發酸,輪到她了也沒反應過來,還是攤主喚了一聲才將目光收回,認真地挑選起攤前的花燈。
這時蕭淩安才將這些玩意兒看清楚,不禁輕蔑地笑出聲。
無非就是用紙漿和劣等染料糊弄出來的,線條歪歪扭扭,不夠幹淨利落,支撐著形狀的竹架子有的被風歪,看不出到底是什麽動物。縱使是做的不錯的,也隻能說是憨態可掬,龍鳳還不及一臂之長,哪裏有宮中特製的花燈氣派精美?
可沈如霜似乎個個都喜歡,挑得眼花繚亂,遲遲不知選哪個最好。
他有些不耐煩地掏出一錠官銀,隨意丟在狹小的攤子上,對著小販道:
“老人家,這些都給你,早些散了吧。”
老婦不可置信地抬起頭,拿起銀子一掂量就笑開了花,再看蕭淩安舉手投足間皆是貴氣便不再多問,很快就驅散了圍在攤前的人群,樂嗬嗬地走遠了,對沈如霜道一聲“姑娘好福氣”。
沈如霜訕訕點頭,細膩柔滑的麵容上半喜半憂,不太明白蕭淩安為何突然這麽順著她心意,偷偷瞥了一眼他的臉色,局促地揉著衣角道:
“其實,我隻要那個兔子燈。”
蕭淩安懶得同她解釋計較,淡淡地掃過無人的小攤,聲音平靜得聽不出情緒:
“你喜歡就好,拿上快走吧。”
沈如霜歪著腦袋思忖了一會兒依舊不解其意,也不再去深究,將其他花燈都分給了附近的孩子,隻拿了兔子燈跟著蕭淩安離開。
越往深處走越是熱鬧,小販抑揚頓挫地唱著民謠,吸引著行人上前買吃食,酒釀的清香、糖葫蘆的酸甜、炙肉的油潤......陣陣香氣順著風飄來,爭先奪後地充斥著鼻腔,硬是把寒冷的風都捂熱了。
沈如霜看得盡興,唇角柔和地揚起來,花燈暖黃色的光如同夕陽般溫柔地覆在她的麵容上,俏麗的鼻尖凍得微紅,眸光又有了往日的靈動瑩潤,盈滿了純澈的歡喜,如花燈上的兔子般可愛動人。
她閉上雙眸深深地呼吸著,仿佛連這兒的風都是歡快自由的,輕輕撫過她的發梢與臉頰,讓她留戀不已。
蕭淩安默默凝視著沈如霜的笑顏,原本疾行的腳步也緩了下來,覺得她與平日有些不同,似乎從未見她如此鬆快地笑過。
可還未等他多看幾眼,角落的影衛就迅速走到他跟前,焦急地附耳道:
“周太傅那邊有消息了,請陛下速速過去。”
蕭淩安神思一凜,立即想到周恒之要說的應該是楚新元之事,俊美無儔的麵容中染上幾分凝重,眼底又暗藏著找到機遇的興奮,命人備了兩匹馬,拉著沈如霜的胳膊不容商量道:
“現在有要事處置,你先回去。”
沈如霜還沉浸在方才短暫的愉悅中,如同被打斷美夢一般不情不願,頓時就失落地低垂了眉眼。可她亦知蕭淩安處決的都是天下大事,實在耽誤不得,終究還是遺憾地點了點頭。
她不會騎馬,蕭淩安便指了一人在馬背上帶她,見她手中依舊緊緊握著兔子燈時,不禁皺起了眉頭。
此物太過顯眼,若是回宮路上被哪家的眼線看到,今夜的行蹤必定暴露,說不準又會掀起一股洶湧暗流,故而不可能留下。
他一把搶過兔子燈便要扔掉,沈如霜望著驟然一空的掌心,大抵也猜到了其中緣由,心底湧上股反抗勁兒,倔強地上前奪了回來,顫聲道:
“我一個人也可以走回去,把它留下吧......”
或許這隻是個普通到粗糙的兔子燈,但是於她而言,卻是煙火俗世的唯一念想。往後在深宮的落寂光陰裏,她看到這兔子燈就能夠想起宮外自由生動的日子,算是寥寥幾絲慰藉,哪怕是午夜多做一場夢,她也知足。
可蕭淩安的眸中隻有冷漠與不解,甚至覺得她在無理取鬧。這樣一個不堪入目的兔子燈有什麽好的?更不可能因此縱著沈如霜離宮隨意走動,讓她脫離自己的掌控。
他不由分說地將沈如霜攔腰抱起,毫不費力地丟在了馬背上,又捏住她手腕上的經脈,找準了位置用力收緊。
沈如霜吃痛地驚呼一聲,手上脫力地鬆開了兔子燈,眼睜睜看著它掉在泥濘裏,卻被禁錮著雙手不能撿起來。
馬鞭狠狠抽在馬背上,蕭淩安策馬奔馳而去,沉重的馬蹄將兔子燈踏了個粉碎。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