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來,並非是她做錯了什麽,而是她本身就不屬於這高不可攀的京城,也不必附庸風雅,逼著自己帶上沉重的枷鎖。就算是帶著市井氣的江南小曲也會有人喜歡,這才是她最想要的模樣。
周圍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宮人是聞著琴音特意尋來的,嚴嚴實實地圍了一大圈。沈如霜想開了這些,心情也更加暢快愉悅,恍若明珠般光彩照人,熠熠生輝。指尖彈出的琴音帶著宮中未曾有過的自由靈動,仿佛鳥雀般輕盈嬌小,翅膀一揮就逃離這四四方方的天。
數十步遠的殿門處,兩個青衫男子也駐足眺望,其中一人麵容清俊,身形高挑頎長,白淨的臉龐中帶著幾分少年意氣,裝束打扮又故作老成,愣愣地聽著曲子,眸中布滿猶疑與驚詫。
“陳兄,別看了!”另一個男子用胳膊肘個推了推他,歎息道:“藏書閣還等著咱們去送佛經名錄呢,去晚了又要扣這個月的銀錢。”
陳鹿歸這才稍稍回過神,依然心神不定地拉著同伴,緊張地問道:“你可知這彈琴之人是誰?到底是什麽來頭?”
“西南偏殿......許是陛下那個沒名分的結發妻吧?”同伴隨口答道,看向他的目光有些奇怪,道:
“你關心這個做什麽?我可好心說一句,就算是陛下不待見的人,你也別有什麽歪心思。”
“並非如此!”陳鹿歸趕忙紅著臉擺手,困惑地擰緊了眉心,喃喃道:
“這曲子聽著熟悉,我祖籍在姑蘇,有位一同長大的姑娘也會彈這首曲子,彈得也是這般好......”
*
養心殿內,蕭淩安正處理政事,忽然將想起什麽似的,揮灑著濃墨的狼毫一頓,握在掌心把玩著,輕咳一聲喚來安公公,問道:
“昨晚送去花燈,她可都看過了?若是她喜歡,就命人再多做些差不多的,元宵燈會一並展出來吧。”
“咳咳......”安公公麵露難色,用袖子遮著麵容掩飾尷尬,額頭上滲出幾滴冷汗,小心翼翼道:
“回稟陛下,興許是昨夜風雪太大,偏殿的花燈已經盡數損毀,今早沈姑娘讓人打掃幹淨了。”
聞言,蕭淩安驀然間抬起頭,晃動著的狼毫被緊緊攥住,銳利森冷的目光透過濃密長睫直刺在安公公的身上,深淵般的眸中暗藏波濤,薄唇緊繃成一條線。
從前他隨意給沈如霜賞些什麽,她都會寶貝似的收藏著,哪怕是一包飴糖也會放許久才舍得吃。他不信花燈真會因為風雪而損毀,按照沈如霜以往的性子,定會全部搬到屋子裏麵去。
這是她第一回 敢糟蹋他賞賜的東西。
這時,屋外傳來一聲輕響,似是有人不小心絆了一跤,發出一聲痛苦的哀嚎。
安公公出去打探,揪著小順子的領子帶了進來,壓彎了腰解釋道:
“都是這個不長眼的奴才偷懶,輪值來晚了幾步,還冒冒失失的。說,到底幹什麽去了!服侍陛下可馬虎不得......”
小順子年紀輕,還是一副小孩模樣,當即吃痛地慘叫一聲,委屈地跪在地上,哭喪著臉道:
“奴才該死,路過西南偏殿時聽見一群人圍著聽沈姑娘彈琵琶,一時新鮮多聽了一炷香的功夫......”
蕭淩安臉色瞬時又沉了幾分,如夜幕沉沉壓過,驚濤駭浪隱隱浮現,修長鳳眸中泛著狠厲的寒光,手背青筋畢露,狼毫被攥得吱吱作響,似是很快就要支撐不住這力道。
不知為何,他一想到沈如霜被那麽多人注視著,那些豔羨的、驚歎的、覬覦的目光全部落在她身上時,心中就像是有蟲蟻啃食般不好受,並非刀劍刺入肌理那樣的疼痛,而是疼得輕微,又癢得難耐。
仿佛沈如霜就應該被他深深藏起來,不被任何人看到,其他人多看一眼都是冒犯。
無論她是出身卑微,不識禮數,還是姿容絕豔,溫婉動人,一切都隻屬於他一人,不能讓他人觸及分毫。
安公公察覺不對勁,趕忙駭然地用手捂住小順子的嘴,膽怯地用餘光瞥了一眼蕭淩安。
隻見他分明眼底皆是陰狠戾氣,卻忽的笑了,微微勾起的唇角帶著幾分意味不明的妖邪之氣,原本俊美的麵容讓人不敢直視,手中那支狼毫攔腰折斷,木刺尖銳地紮入肉裏,血痕蜿蜒而下。
但蕭淩安宛如感受不到痛,笑容越來越濃烈,聲音暗啞道:
“你再說一遍?”
作者有話說:
寶子們我來啦,以後大概都是九點半左右更新哦~
我的微博@安如沐呀,歡迎寶子們和我交流,也會分享寫文日常噠~
ps:今天的章節標題,誰懂!
第16章 破滅
冬夜的天黑的格外早,沈如霜白日裏彈了許久的琴,不免有些困乏,誰知一覺醒來天色已無一絲光亮,疏星殘月遙掛夜幕,殿外也寂寂無聲。
不過這時她精神倒是不錯,用了些許清粥小菜便坐於窗前,點了幾盞燭火照著光,半倚著美人榻翻看著一本曲譜,眸光寧靜而悠遠,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用輕柔的指尖淩空比劃幾下。
這是玉竹晚些時候從木箱中翻出來的,亦是江南舊物。兒時日子過得緊巴巴,沒有餘錢去買正經曲譜,她就用辛苦攢下的銅板買了筆墨紙硯,遇上了譜子就隨身抄錄,有時偶然聽到也會牢牢記在心裏,憑著記憶一筆一劃記下來。
如此年複一年,她抄下的曲譜變成了厚厚一遝紙,最上麵的紙緣已經泛黃,字跡也圓潤稚氣,想來還是她剛會寫字時記下的,不如後麵的平穩秀氣。
沈如霜不禁莞爾一笑,仿佛透過一本曲譜,能夠親眼看見過去的一幕幕,每一頁都帶著獨特的故事,或歡樂或遺憾,現在想來跟夢一樣遙不可及。
正看得出神,玉竹慌張地跑進來,氣喘籲籲撫著心口道:“陛下來了,現在正在殿門口呢,小姐快些準備著吧!”
沈如霜有些意外地放下書卷,坐著遲遲沒有動彈,細長黛眉微微一揚,靈動雙眸轉悠了一圈也未曾想明白其中緣由,慢慢籠罩上一層不解和茫然。
從前都是她求著蕭淩安來,否則他不願踏足這偏殿半步,如今日這般上趕著來倒是頭一回見。難不成是出了什麽大事?
話音剛落,蕭淩安就邁過了門檻,大步流星地進了寢殿,身上落著星星點點的寒霜,在燭火下閃著晶瑩的光亮,翩飛衣擺帶著冷風倒灌進來,霎時間吹熄了大半燭火,寢殿變得昏暗又寒冷。
蕭淩安與沈如霜隔著幾步之遠,微弱的燭光堪堪照亮他半邊俊容,可帶著決然戾氣的眸光如利刃般刺破黑暗,毫無阻攔地盡數紮在沈如霜身上,攥得青白的指節發出一聲突響,在黑暗中分外清晰刺耳。
他是處理完政事就即刻趕來的,幾乎要壓抑不住心中那團火氣與煩悶,責備的話都已經到了嘴邊,卻見沈如霜小心翼翼地行禮,努力做成標準規矩的模樣,清麗的眉眼籠罩著迷霧般無措,時不時無辜地偷瞄著他,仿佛在質問他為何要無端打攪。
這像是當頭給他潑了一盆冷水,又如同硬刺釘在了棉花上,滿腔的慍怒連宣泄的出口都尋不到,隻能硬生生堵在了喉嚨口。蕭淩安的理智恢複了幾分,強壓著性子淺闔雙眸呼出白氣,冰涼的指尖攀上沈如霜嬌嫩的臉頰,緩緩地反複摩挲,微啞的聲音帶著曖昧,卻被更大的危險遮蔽:
“今日究竟有多少人聽過你彈琴?日後,再不許這樣胡鬧。”
聞言,沈如霜黛眉緊蹙,起身後立在一旁半晌不應聲,咬著唇瓣的貝齒力道越來越重,不一會兒就隱約可見血色,不屈又疑惑地盯著蕭淩安。
彈琴隻不過是一時興起,彈者無心,聽者無意,左不過是在落寂乏味的深宮中尋一絲樂子罷了,如此才能讓死氣沉沉的光陰鮮活些,怎麽就不能讓人聽見?
再者,宮人們瞧著都頗為喜愛她的琴音,今日也是她入宮後最快活最自在的一天,仿佛回到了江南街巷中無憂無慮的年歲,就算現在走不出層層深宮,也能有些許慰藉,為何落在蕭淩安眼裏就是“胡鬧”了?
“聽了又如何?”沈如霜思及此心底也不免抵觸,眸光堅定地凝視著蕭淩安問道。
黑暗中傳來一陣極其輕微的笑聲,蕭淩安非但沒有惱怒,反而是悠悠一掀衣擺坐了下來,眼底卻沒有分毫笑意,隻有一閃而過的漠然與殘忍,勾起的唇角略顯紅潤,在晦暗中染上幾分妖冶之氣,聲色平靜得如冬日冰麵:
“不如何,不過是削去雙耳,挖掉雙目,再逐出宮罷了。”
沈如霜猛然打了個寒顫,驚懼地瞪大了雙眸,倒吸一口涼氣望著蕭淩安,琉璃珠般透亮的眼球都止不住地晃動,仿佛看著一個皮囊俊美無儔,內心卻殘暴嗜血的怪物。
蕭淩安的姿態閑散隨性,如同隨口講著一個玩笑話,她卻不敢不信。這一路腥風血雨,她親眼見識過蕭淩安折磨人的手段是多麽狠厲殘忍,那些曾經踐踏過他的人,最後都會痛不欲生地倒在血泊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沈如霜一時不敢出聲,生怕說錯了話蕭淩安較真起來會連累他人,隻能膽怯地縮著身子,靜默地斂著眉眼,知道為今之計是找出幾句好聽的話來安撫蕭淩安,然而搜腸刮肚許久也想不出來,更說不出口。
那些宮人做錯了什麽?她又做錯了什麽?憑什麽像個人偶般被蕭淩安無理又任性地擺布,還要扯出一個笑臉?
心底那股委屈和悲憤如泉眼般源源不斷地冒上來,沈如霜將衣角揉的皺皺巴巴,牙根都快被使勁咬碎,掙紮了許久還是堅韌不屈地仰起頭,反抗道:
“陛下何苦逼我至此?我隻是想有人真心聽我彈琴,在宮中能夠過得自在快活些,到底冒犯了陛下何處?你可知......我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
她說的又迅疾又清亮,似是把一直以來積壓在心裏的逆反全部傾倒了出來,一股腦盡數甩在蕭淩安的身上,企圖用這樣堅決的方式來喚醒他,讓他設身處地為自己想一想。
可蕭淩安聽完隻是劍眉微微皺起,隻覺得這話有些刺耳,並無一絲一毫的觸動,孤高的目光淡淡掃過紅著眼眶的沈如霜,如同俯視著一個得不到糖不肯聽話的孩子。
他就是不想沈如霜被那麽多人看到,盡管她隻是個江南鄉野女子,他也不可能真心去愛沈如霜,但他還是想侵占她的一切,她的心裏眼裏夢裏,都隻允許有他一個人。
隻要沈如霜能夠乖乖聽話,他可以偶爾來看看她,給她想要的東西,若是他心情好了,甚至過分的要求也可以難得縱容......
至於其他,他聽不明白,也不想費心神去想明白。
沈如霜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錦衣玉食,呼奴喚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江南窮苦不堪的日子好千百倍,還有什麽不如意的呢?
蕭淩安越想越心煩,不理解沈如霜究竟在鬧騰什麽,最後一次耐著性子瞥了她一眼,沉著臉色道:
“你若是想有人聽琴,就彈給朕聽吧。”
沈如霜一聽這話,心裏那拚了命爭取來的希望就瞬間泯滅,隻剩下穿透心骨的寒意與深深的無力,嘴角溢出幾聲諷刺又不屑的笑,偏偏又恭敬地行禮道:
“陛下怎能聽此拙劣之音,恐汙了尊耳。”
琴音隻為知己而奏,雖然她不是名家大師,但也不想為一個絲毫不懂她的人彈琴。對於蕭淩安而言,似乎空出時間來聽一曲就是莫大的恩賜,理所應當地以為她應該感恩戴德地彈好。
看似縱著她、哄著她,實則困住她、禁錮她,皆是為了滿足蕭淩安自己扭曲又可怕的心思。
她雙手交疊置於膝蓋前,微微頷首至脖頸處,發絲一絲不苟地攏於耳後,連一絲餘光都沒有抬起來,說的話也難得地體麵文雅,是極盡的謹慎規矩,讓蕭淩安挑不出任何錯處。
但蕭淩安一眼就看出來,沈如霜不是真心想這般做的,看似恭謹,實則眼底盡是冷漠與嘲諷,好似故意拘在這樣條條框框之內,一板一眼地做給他看,心思早已飄遠。
他看著沈如霜這副模樣,找不出話來責備她,卻更加憋悶難受,仿佛一直手死死堵住泄洪口,讓他隻好將按捺不住的情緒強行忍回去,相較於這樣,他甚至還恨不得沈如霜如往常那般頂撞。
從前他一直想讓沈如霜學成恭敬的樣子,如今卻最厭棄如此。
“朕最後給你一次機會。”蕭淩安臉色陰沉得駭人,連最後一絲耐心也磨光了,隻剩下讓人窒息的威懾,指尖掰著沈如霜的下巴,好像這樣就能逼著她按照他的心思來一樣。
可沈如霜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兩行清淚從眼角滑落,涼絲絲地滴落在蕭淩安的手背上,清冷麵容上滿是決然,如同支離破碎的海棠卻依然頑強地不肯零落。
蕭淩安徹底被她激怒,所有的耐心和退讓都到了極限,一下子狠狠甩開了手,力道讓沈如霜差點磕在桌角上,仿佛剛才的理智和容忍都是虛浮泡影,轉瞬間就消失殆盡,隻剩下即將燎原的火勢。
沈如霜踉蹌地穩住身子,撞得小桌上那本曲譜掉落在地,恰好被蕭淩安無意中看見,二人同時衝上前去想要拾起。
可終究是蕭淩安快了一步,他草草掃了幾眼曲譜,心中忽然間湧上一個念頭,轉身就將曲譜放在了跳動的燭火上。
微弱的燭光在吞噬曲譜的刹那變得明亮又刺眼,忽的一下竄的很高,映照著蕭淩安的眸子也好似有火光跳動,帶著不可抑製的瘋狂。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彈琴,那他就幹脆將這些都毀掉吧。
如此,沈如霜就再也不會有他無法掌控的念頭了。
“不要!”沈如霜驚呼一聲,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連火光也顧不得了,一把將曲譜搶了回來死死地護在懷中,手上傳來一陣刺痛,乍一看已經有了好幾個燎泡。
蕭淩安沒想到她會這樣拚命,回過神後走上前去,卻看見她連連後退,瑩潤眸中盡是恐懼和憤恨的淚光,似是無法忍受地渾身顫抖,如同斷翅的蝴蝶,唇瓣微張道:
“蕭淩安,我們......離了吧。”
第17章 悔恨
蕭淩安懷疑自己聽錯了,疾行而上的步子驟然頓住,麵容上的慍色和瘋狂緩緩褪去,最終凝滯在蕭條寒風裏,上挑的眸中是三分意外、三分可笑、四分不解。
從前沈如霜並非沒有鬧過,猶記得在王府時,他處於腹背受敵之際,沈文清卻遲遲不肯表態,拖得險些走到絕境,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那時他整整七日故意不見沈如霜,好不容易見了一麵,偏偏那日他得知沈文清暗中幫助那幾個皇兄的消息,當即就摔碎了她最心愛的花瓶,忙活了一整天的菜是看也沒看一眼,狠狠嘲諷幾句就拂袖而去。
沈如霜不懂朝政,更不明白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隻以為他蓄意冷落針對,跪在門口哭鬧了一夜還是沒等到他半句好話,第二天就負氣收拾包袱離開了王府。
所有人都勸他派人去找,隻有他始終淡定地晃悠著茶盞,輕笑著將這些聲音壓下去,料定沈如霜會自己回來。
果然不出三日,沈如霜就主動回了王府,雙眼通紅地朝他撲來,承認是她不夠溫柔賢惠,沒能理解他的難處。
從那時起,他就明白沈如霜不會離開他,也離不開他。
周圍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宮人是聞著琴音特意尋來的,嚴嚴實實地圍了一大圈。沈如霜想開了這些,心情也更加暢快愉悅,恍若明珠般光彩照人,熠熠生輝。指尖彈出的琴音帶著宮中未曾有過的自由靈動,仿佛鳥雀般輕盈嬌小,翅膀一揮就逃離這四四方方的天。
數十步遠的殿門處,兩個青衫男子也駐足眺望,其中一人麵容清俊,身形高挑頎長,白淨的臉龐中帶著幾分少年意氣,裝束打扮又故作老成,愣愣地聽著曲子,眸中布滿猶疑與驚詫。
“陳兄,別看了!”另一個男子用胳膊肘個推了推他,歎息道:“藏書閣還等著咱們去送佛經名錄呢,去晚了又要扣這個月的銀錢。”
陳鹿歸這才稍稍回過神,依然心神不定地拉著同伴,緊張地問道:“你可知這彈琴之人是誰?到底是什麽來頭?”
“西南偏殿......許是陛下那個沒名分的結發妻吧?”同伴隨口答道,看向他的目光有些奇怪,道:
“你關心這個做什麽?我可好心說一句,就算是陛下不待見的人,你也別有什麽歪心思。”
“並非如此!”陳鹿歸趕忙紅著臉擺手,困惑地擰緊了眉心,喃喃道:
“這曲子聽著熟悉,我祖籍在姑蘇,有位一同長大的姑娘也會彈這首曲子,彈得也是這般好......”
*
養心殿內,蕭淩安正處理政事,忽然將想起什麽似的,揮灑著濃墨的狼毫一頓,握在掌心把玩著,輕咳一聲喚來安公公,問道:
“昨晚送去花燈,她可都看過了?若是她喜歡,就命人再多做些差不多的,元宵燈會一並展出來吧。”
“咳咳......”安公公麵露難色,用袖子遮著麵容掩飾尷尬,額頭上滲出幾滴冷汗,小心翼翼道:
“回稟陛下,興許是昨夜風雪太大,偏殿的花燈已經盡數損毀,今早沈姑娘讓人打掃幹淨了。”
聞言,蕭淩安驀然間抬起頭,晃動著的狼毫被緊緊攥住,銳利森冷的目光透過濃密長睫直刺在安公公的身上,深淵般的眸中暗藏波濤,薄唇緊繃成一條線。
從前他隨意給沈如霜賞些什麽,她都會寶貝似的收藏著,哪怕是一包飴糖也會放許久才舍得吃。他不信花燈真會因為風雪而損毀,按照沈如霜以往的性子,定會全部搬到屋子裏麵去。
這是她第一回 敢糟蹋他賞賜的東西。
這時,屋外傳來一聲輕響,似是有人不小心絆了一跤,發出一聲痛苦的哀嚎。
安公公出去打探,揪著小順子的領子帶了進來,壓彎了腰解釋道:
“都是這個不長眼的奴才偷懶,輪值來晚了幾步,還冒冒失失的。說,到底幹什麽去了!服侍陛下可馬虎不得......”
小順子年紀輕,還是一副小孩模樣,當即吃痛地慘叫一聲,委屈地跪在地上,哭喪著臉道:
“奴才該死,路過西南偏殿時聽見一群人圍著聽沈姑娘彈琵琶,一時新鮮多聽了一炷香的功夫......”
蕭淩安臉色瞬時又沉了幾分,如夜幕沉沉壓過,驚濤駭浪隱隱浮現,修長鳳眸中泛著狠厲的寒光,手背青筋畢露,狼毫被攥得吱吱作響,似是很快就要支撐不住這力道。
不知為何,他一想到沈如霜被那麽多人注視著,那些豔羨的、驚歎的、覬覦的目光全部落在她身上時,心中就像是有蟲蟻啃食般不好受,並非刀劍刺入肌理那樣的疼痛,而是疼得輕微,又癢得難耐。
仿佛沈如霜就應該被他深深藏起來,不被任何人看到,其他人多看一眼都是冒犯。
無論她是出身卑微,不識禮數,還是姿容絕豔,溫婉動人,一切都隻屬於他一人,不能讓他人觸及分毫。
安公公察覺不對勁,趕忙駭然地用手捂住小順子的嘴,膽怯地用餘光瞥了一眼蕭淩安。
隻見他分明眼底皆是陰狠戾氣,卻忽的笑了,微微勾起的唇角帶著幾分意味不明的妖邪之氣,原本俊美的麵容讓人不敢直視,手中那支狼毫攔腰折斷,木刺尖銳地紮入肉裏,血痕蜿蜒而下。
但蕭淩安宛如感受不到痛,笑容越來越濃烈,聲音暗啞道:
“你再說一遍?”
作者有話說:
寶子們我來啦,以後大概都是九點半左右更新哦~
我的微博@安如沐呀,歡迎寶子們和我交流,也會分享寫文日常噠~
ps:今天的章節標題,誰懂!
第16章 破滅
冬夜的天黑的格外早,沈如霜白日裏彈了許久的琴,不免有些困乏,誰知一覺醒來天色已無一絲光亮,疏星殘月遙掛夜幕,殿外也寂寂無聲。
不過這時她精神倒是不錯,用了些許清粥小菜便坐於窗前,點了幾盞燭火照著光,半倚著美人榻翻看著一本曲譜,眸光寧靜而悠遠,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用輕柔的指尖淩空比劃幾下。
這是玉竹晚些時候從木箱中翻出來的,亦是江南舊物。兒時日子過得緊巴巴,沒有餘錢去買正經曲譜,她就用辛苦攢下的銅板買了筆墨紙硯,遇上了譜子就隨身抄錄,有時偶然聽到也會牢牢記在心裏,憑著記憶一筆一劃記下來。
如此年複一年,她抄下的曲譜變成了厚厚一遝紙,最上麵的紙緣已經泛黃,字跡也圓潤稚氣,想來還是她剛會寫字時記下的,不如後麵的平穩秀氣。
沈如霜不禁莞爾一笑,仿佛透過一本曲譜,能夠親眼看見過去的一幕幕,每一頁都帶著獨特的故事,或歡樂或遺憾,現在想來跟夢一樣遙不可及。
正看得出神,玉竹慌張地跑進來,氣喘籲籲撫著心口道:“陛下來了,現在正在殿門口呢,小姐快些準備著吧!”
沈如霜有些意外地放下書卷,坐著遲遲沒有動彈,細長黛眉微微一揚,靈動雙眸轉悠了一圈也未曾想明白其中緣由,慢慢籠罩上一層不解和茫然。
從前都是她求著蕭淩安來,否則他不願踏足這偏殿半步,如今日這般上趕著來倒是頭一回見。難不成是出了什麽大事?
話音剛落,蕭淩安就邁過了門檻,大步流星地進了寢殿,身上落著星星點點的寒霜,在燭火下閃著晶瑩的光亮,翩飛衣擺帶著冷風倒灌進來,霎時間吹熄了大半燭火,寢殿變得昏暗又寒冷。
蕭淩安與沈如霜隔著幾步之遠,微弱的燭光堪堪照亮他半邊俊容,可帶著決然戾氣的眸光如利刃般刺破黑暗,毫無阻攔地盡數紮在沈如霜身上,攥得青白的指節發出一聲突響,在黑暗中分外清晰刺耳。
他是處理完政事就即刻趕來的,幾乎要壓抑不住心中那團火氣與煩悶,責備的話都已經到了嘴邊,卻見沈如霜小心翼翼地行禮,努力做成標準規矩的模樣,清麗的眉眼籠罩著迷霧般無措,時不時無辜地偷瞄著他,仿佛在質問他為何要無端打攪。
這像是當頭給他潑了一盆冷水,又如同硬刺釘在了棉花上,滿腔的慍怒連宣泄的出口都尋不到,隻能硬生生堵在了喉嚨口。蕭淩安的理智恢複了幾分,強壓著性子淺闔雙眸呼出白氣,冰涼的指尖攀上沈如霜嬌嫩的臉頰,緩緩地反複摩挲,微啞的聲音帶著曖昧,卻被更大的危險遮蔽:
“今日究竟有多少人聽過你彈琴?日後,再不許這樣胡鬧。”
聞言,沈如霜黛眉緊蹙,起身後立在一旁半晌不應聲,咬著唇瓣的貝齒力道越來越重,不一會兒就隱約可見血色,不屈又疑惑地盯著蕭淩安。
彈琴隻不過是一時興起,彈者無心,聽者無意,左不過是在落寂乏味的深宮中尋一絲樂子罷了,如此才能讓死氣沉沉的光陰鮮活些,怎麽就不能讓人聽見?
再者,宮人們瞧著都頗為喜愛她的琴音,今日也是她入宮後最快活最自在的一天,仿佛回到了江南街巷中無憂無慮的年歲,就算現在走不出層層深宮,也能有些許慰藉,為何落在蕭淩安眼裏就是“胡鬧”了?
“聽了又如何?”沈如霜思及此心底也不免抵觸,眸光堅定地凝視著蕭淩安問道。
黑暗中傳來一陣極其輕微的笑聲,蕭淩安非但沒有惱怒,反而是悠悠一掀衣擺坐了下來,眼底卻沒有分毫笑意,隻有一閃而過的漠然與殘忍,勾起的唇角略顯紅潤,在晦暗中染上幾分妖冶之氣,聲色平靜得如冬日冰麵:
“不如何,不過是削去雙耳,挖掉雙目,再逐出宮罷了。”
沈如霜猛然打了個寒顫,驚懼地瞪大了雙眸,倒吸一口涼氣望著蕭淩安,琉璃珠般透亮的眼球都止不住地晃動,仿佛看著一個皮囊俊美無儔,內心卻殘暴嗜血的怪物。
蕭淩安的姿態閑散隨性,如同隨口講著一個玩笑話,她卻不敢不信。這一路腥風血雨,她親眼見識過蕭淩安折磨人的手段是多麽狠厲殘忍,那些曾經踐踏過他的人,最後都會痛不欲生地倒在血泊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沈如霜一時不敢出聲,生怕說錯了話蕭淩安較真起來會連累他人,隻能膽怯地縮著身子,靜默地斂著眉眼,知道為今之計是找出幾句好聽的話來安撫蕭淩安,然而搜腸刮肚許久也想不出來,更說不出口。
那些宮人做錯了什麽?她又做錯了什麽?憑什麽像個人偶般被蕭淩安無理又任性地擺布,還要扯出一個笑臉?
心底那股委屈和悲憤如泉眼般源源不斷地冒上來,沈如霜將衣角揉的皺皺巴巴,牙根都快被使勁咬碎,掙紮了許久還是堅韌不屈地仰起頭,反抗道:
“陛下何苦逼我至此?我隻是想有人真心聽我彈琴,在宮中能夠過得自在快活些,到底冒犯了陛下何處?你可知......我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
她說的又迅疾又清亮,似是把一直以來積壓在心裏的逆反全部傾倒了出來,一股腦盡數甩在蕭淩安的身上,企圖用這樣堅決的方式來喚醒他,讓他設身處地為自己想一想。
可蕭淩安聽完隻是劍眉微微皺起,隻覺得這話有些刺耳,並無一絲一毫的觸動,孤高的目光淡淡掃過紅著眼眶的沈如霜,如同俯視著一個得不到糖不肯聽話的孩子。
他就是不想沈如霜被那麽多人看到,盡管她隻是個江南鄉野女子,他也不可能真心去愛沈如霜,但他還是想侵占她的一切,她的心裏眼裏夢裏,都隻允許有他一個人。
隻要沈如霜能夠乖乖聽話,他可以偶爾來看看她,給她想要的東西,若是他心情好了,甚至過分的要求也可以難得縱容......
至於其他,他聽不明白,也不想費心神去想明白。
沈如霜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錦衣玉食,呼奴喚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江南窮苦不堪的日子好千百倍,還有什麽不如意的呢?
蕭淩安越想越心煩,不理解沈如霜究竟在鬧騰什麽,最後一次耐著性子瞥了她一眼,沉著臉色道:
“你若是想有人聽琴,就彈給朕聽吧。”
沈如霜一聽這話,心裏那拚了命爭取來的希望就瞬間泯滅,隻剩下穿透心骨的寒意與深深的無力,嘴角溢出幾聲諷刺又不屑的笑,偏偏又恭敬地行禮道:
“陛下怎能聽此拙劣之音,恐汙了尊耳。”
琴音隻為知己而奏,雖然她不是名家大師,但也不想為一個絲毫不懂她的人彈琴。對於蕭淩安而言,似乎空出時間來聽一曲就是莫大的恩賜,理所應當地以為她應該感恩戴德地彈好。
看似縱著她、哄著她,實則困住她、禁錮她,皆是為了滿足蕭淩安自己扭曲又可怕的心思。
她雙手交疊置於膝蓋前,微微頷首至脖頸處,發絲一絲不苟地攏於耳後,連一絲餘光都沒有抬起來,說的話也難得地體麵文雅,是極盡的謹慎規矩,讓蕭淩安挑不出任何錯處。
但蕭淩安一眼就看出來,沈如霜不是真心想這般做的,看似恭謹,實則眼底盡是冷漠與嘲諷,好似故意拘在這樣條條框框之內,一板一眼地做給他看,心思早已飄遠。
他看著沈如霜這副模樣,找不出話來責備她,卻更加憋悶難受,仿佛一直手死死堵住泄洪口,讓他隻好將按捺不住的情緒強行忍回去,相較於這樣,他甚至還恨不得沈如霜如往常那般頂撞。
從前他一直想讓沈如霜學成恭敬的樣子,如今卻最厭棄如此。
“朕最後給你一次機會。”蕭淩安臉色陰沉得駭人,連最後一絲耐心也磨光了,隻剩下讓人窒息的威懾,指尖掰著沈如霜的下巴,好像這樣就能逼著她按照他的心思來一樣。
可沈如霜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兩行清淚從眼角滑落,涼絲絲地滴落在蕭淩安的手背上,清冷麵容上滿是決然,如同支離破碎的海棠卻依然頑強地不肯零落。
蕭淩安徹底被她激怒,所有的耐心和退讓都到了極限,一下子狠狠甩開了手,力道讓沈如霜差點磕在桌角上,仿佛剛才的理智和容忍都是虛浮泡影,轉瞬間就消失殆盡,隻剩下即將燎原的火勢。
沈如霜踉蹌地穩住身子,撞得小桌上那本曲譜掉落在地,恰好被蕭淩安無意中看見,二人同時衝上前去想要拾起。
可終究是蕭淩安快了一步,他草草掃了幾眼曲譜,心中忽然間湧上一個念頭,轉身就將曲譜放在了跳動的燭火上。
微弱的燭光在吞噬曲譜的刹那變得明亮又刺眼,忽的一下竄的很高,映照著蕭淩安的眸子也好似有火光跳動,帶著不可抑製的瘋狂。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彈琴,那他就幹脆將這些都毀掉吧。
如此,沈如霜就再也不會有他無法掌控的念頭了。
“不要!”沈如霜驚呼一聲,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連火光也顧不得了,一把將曲譜搶了回來死死地護在懷中,手上傳來一陣刺痛,乍一看已經有了好幾個燎泡。
蕭淩安沒想到她會這樣拚命,回過神後走上前去,卻看見她連連後退,瑩潤眸中盡是恐懼和憤恨的淚光,似是無法忍受地渾身顫抖,如同斷翅的蝴蝶,唇瓣微張道:
“蕭淩安,我們......離了吧。”
第17章 悔恨
蕭淩安懷疑自己聽錯了,疾行而上的步子驟然頓住,麵容上的慍色和瘋狂緩緩褪去,最終凝滯在蕭條寒風裏,上挑的眸中是三分意外、三分可笑、四分不解。
從前沈如霜並非沒有鬧過,猶記得在王府時,他處於腹背受敵之際,沈文清卻遲遲不肯表態,拖得險些走到絕境,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那時他整整七日故意不見沈如霜,好不容易見了一麵,偏偏那日他得知沈文清暗中幫助那幾個皇兄的消息,當即就摔碎了她最心愛的花瓶,忙活了一整天的菜是看也沒看一眼,狠狠嘲諷幾句就拂袖而去。
沈如霜不懂朝政,更不明白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隻以為他蓄意冷落針對,跪在門口哭鬧了一夜還是沒等到他半句好話,第二天就負氣收拾包袱離開了王府。
所有人都勸他派人去找,隻有他始終淡定地晃悠著茶盞,輕笑著將這些聲音壓下去,料定沈如霜會自己回來。
果然不出三日,沈如霜就主動回了王府,雙眼通紅地朝他撲來,承認是她不夠溫柔賢惠,沒能理解他的難處。
從那時起,他就明白沈如霜不會離開他,也離不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