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檀臉上一陣發熱,扭扭捏捏地把頭轉開,當作沒看見。


    少頃,樂聲稍止,有藝人上前做耍雜之戲。


    一壯漢持三丈長粗竹竿,直立於肩上,一幼女身輕如猴,攀爬其頂,做摩羅天女之舞,折腰屈身,騰移挪轉,柔若無骨。


    又有左右懸空拉起細長繩索,二人持劍,躍於繩索上,互相搏擊,繩索不勝其重,顫顫抖抖,搖來晃去,二人如浮羽,粘附其上,劍氣縱橫,揮灑自如。


    再有老者上,雙手縛於身後,先以空口吞劍、又複噴火而出,俄而,火勢大起,老者淹沒火中,眾人正驚歎間,又聞砰然一聲巨響,連人帶火消失不見。


    又有耍大雀、馬上技、車上杆、疊羅漢等,魚龍曼衍,百戲諸呈,令人目不暇接。


    旁人猶可,唯有阿檀,生平未見此景,看得眼睛都直了,緊張之處還捂著嘴,小聲地驚呼,興奮得整張臉都紅撲撲的。


    方才還偷偷埋怨秦玄策帶她過來作甚,這會兒心裏又歡喜,覺得這個男人居然如此體貼心意,實在難得。


    隨後,耍雜戲畢,一聲玉笛起,鼓樂笙簫皆響動,有舞姬數百人魚貫而至,做霓裳羽衣舞。


    舞姬者,著雲霧綃、浮光帛,做天魔妝,衣袖拂動,似山間色,雲蒸霞蔚、風煙來去,又似月中天,天光飄搖,素女淩空,不似在人間。


    阿檀正看得目曠神怡間,有人在後麵拉了拉她的袖子。


    她回頭看了一眼,是跟在太子妃身邊的一個尚宮姑姑,此時壓低了聲音對她道:“蘇娘子,有安氏宮人在後麵等候,您是否要見一麵?”


    阿檀又驚又喜,有些不太敢相信,結結巴巴地道:“真、真的嗎?”


    太子妃微微側過頭,麵上含笑,輕聲道:“這是大將軍的意思,既然你進宮來了,就和家人見上一麵也無妨,快去吧。”


    阿檀感激萬分,那邊再精彩的歌舞這會兒也完全不放在心上了,她向太子妃行了禮、道了謝,急急起身跟著尚宮姑姑去了。


    繞過承光台下廊階,到了鄰近的一處偏殿。


    掖庭令恭敬地站在殿外,見阿檀過來,躬身作揖:“姑娘來了,這邊請。”


    曾幾何時,阿檀對著掖庭令是要下跪行禮的,如今卻截然相反了。


    尚宮姑姑和掖庭令候在門外,阿檀自行進去,果然看見安氏在裏麵等她,阿檀用顫抖的聲音叫了一聲“娘”,一頭紮到安氏的懷中。


    安氏也是激動,兩眼含淚,道:“如此中秋佳節,我們母女又能得團聚,實在是上天眷顧,我的心肝,快讓為娘好好看看你,你有沒瘦了?”


    她拉著阿檀的手,看了又看。


    今天因著入宮赴宴,阿檀不敢怠慢,刻意打扮了一番,秦玄策為她置辦的那許多錦衣華服終於派上了用場。


    她穿了一身合歡對襟錦紋襦裙,上麵繡滿繁枝海棠,朱紅碧璽寶石為花蕊,外麵披著軟煙羅粉霞大袖衫,袖口處綴以金線鳥雀,拂動間,似雀躍海棠枝,烏雲般的青絲梳成高高的發髻,簡單地佩了一盞重瓣珍珠蓮花冠,顆顆珍珠皆有拇指大,渾圓潤澤,在燈光下流光溢彩,襯得阿檀整個人如同璀璨明珠,光豔奪目。


    這一身華貴妝扮,直把安氏看得目眩神移,驚道:“聽掖庭令大人說,你討了大將軍的歡心,盡享榮華富貴,我原本還有些不信,如今看來,莫非是真的?”


    阿檀臉上一陣發燒,羞答答的,囁嚅道:“我先前陪大將軍去了一趟涼州,其間種種因緣巧合,也算患難與共,因而生情,倒不是屈節獻媚。”


    遂將涼州之行的情形說予安氏知曉。


    安氏一邊聽,一邊驚歎,聞說阿檀要與秦玄策共赴生死之際,氣得打她:“你這沒良心的孩子,這番莽撞行事,心裏隻有你的大將軍,難道竟沒有為娘,你若有什麽三長兩短,獨留我一人,又叫我怎麽活得下去?”


    後麵,又說到突厥人舉兵攻城,安氏嚇得直念佛,再說到武安侯率部來援時,安氏倏然變了臉色,抓住了阿檀的手,急促地問道:“傅侯爺?阿檀,他當時見到你了嗎?”


    安氏的手掌冰冷而潮濕,好似出了許多冷汗,還在顫抖。


    作者有話說:


    男主很狗,我先罵了。我們回頭看一下文案,帶球跑的火葬場,男主不狗,怎麽會發生火葬場?


    大將軍在家國大義麵前是個英雄,在男女感情方麵是個狗,他的出身和性格,注定了他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態度。他會慢慢醒悟並改變,他會為阿檀的身份去努力爭取,隻是那時候遲了,所以老婆帶球跑了,後麵很難追。


    還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將軍與崔表哥的修羅場,那必須也是有的,我這個男二安排了那麽久,將來有大用處。


    第45章


    阿檀不明所以, 搖頭道:“並不曾見到,侯爺另有要務在身,當時未入城門,匆匆就走了。”她有些驚疑, 猶豫著問道, “怎麽了,娘, 傅侯爺有何不妥嗎?”


    安氏長長地籲出一口氣, 頓了一下,隻是道:“聽聞武安侯生性凶暴, 我本以為他不好相與, 沒想到卻是有個情有義之人, 看來傳聞不盡實際。”


    “是。”阿檀用力點頭,“這回多虧侯爺援手, 若不然,也不知道後果如何,侯爺乃大德之人,說起來, 他家的大姑娘快要出閣了,我下回去廟裏燒香,一定要替傅大姑娘點上三柱,求菩薩保佑她姻緣美滿,早添貴子。”


    安氏明顯又激動起來,好似十分歡喜的神情:“父母功德,澤及子女, 那傅大姑娘必然是個有福之人, 她要出嫁了嗎?你可知道她要嫁的是哪家公子?”


    阿檀如今想起傅家的人, 隻有滿心感激之情,嘰嘰喳喳的對安氏道:“傅大姑娘要嫁給清河崔氏的長公子,就是她的表哥,崔公子是新科狀元,授了大理寺丞之職,我見過此人,人品樣貌皆是上等,稱得上是年輕俊傑,聽說崔家大人十分疼愛傅姑娘,聘禮備了一百零八抬,下聘那天堵了一條街,著實風光無限,可惜我沒瞧見那熱鬧場麵。”


    安氏竭力控製著自己的神色,忍了半天實在沒忍住,轉過身去,偷偷抹了抹眼淚。


    阿檀又納悶了,拉了拉安氏的衣袖:“娘,您怎麽了?”


    安氏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按捺住心神,勉強笑了一下,摸著阿檀的臉,傷感地道:“沒事,娘隻是替你心疼,別人家的女兒能有這般風光,你卻不能,唉,都怪你爹不好,當日若不是他犯下了罪過,你也是官家女兒,也能享受這般富貴嬌寵,但如今卻是苦了你了,娘實在於心不忍。”


    阿檀柔聲安慰安氏:“您生我養我,就是對我的恩德,至於貧富貴賤,都是天意,又豈是人力所能左右,想那許多作甚,我現在也過得好好的,何必和人家去比,沒來由,也比不得,不要自尋煩惱。”


    安氏打起精神,又勸說女兒:“卻也不然,既有機緣,以你眼下的情形,還是可以謀劃一番,你既跟了大將軍,千萬恭順謙卑,小心曲意,把他伺候好了,求他給你恩典,你來日的前程就有指望,一輩子的安穩就在這裏了。”


    阿檀搖頭,她的眼中有溫存愛意,聲音卻十分平靜:“我和二爺好,不是作為一個奴婢奉承主子,而是作為一個女人愛慕男人,他有情,我有意,投桃報李,談不上什麽恩典,將來,他另會娶妻成家,到那時候,我們兩個自然就斷了,我雖是奴婢之身,也是有骨氣的,萬萬不會和別的女人共事一夫的。”


    安氏想不到阿檀會說出這麽一番話來,她呆了一下,有些恨鐵不成鋼,歎氣道:“我和你爹都是隨和性子,你這牛脾氣,到底像了誰?你心氣雖高,但人家位高權重,豈能由得了你,你別任性,趕緊把身段放低些,好好哄著大將軍,若他能許你一個良妾的名分就再好不過了,否則,待到雲都公主進了門,你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阿檀心裏微微一驚:“怎麽就和雲都公主扯上關係了?”


    安氏訝然:“怎麽,莫非你還不知道嗎?”她看了看左右,附耳過來,悄悄地道,“宮裏都傳遍了,皇上貶了魏王,為了安撫杜貴妃,要為公主許婚,貴妃和公主看中的隻有大將軍,皇上也應允了,這事情八九不離十了。”


    阿檀窒了一下,臉色有些發白。


    安氏歎氣,拍了拍阿檀的手:“你看看自己,剛才還不是嘴硬,聽到大將軍要另娶公主了,你就難過了,都明擺在臉上了。”


    阿檀別過臉去,抽了一下鼻子,悶悶地道:“我沒有難過,反正,他總要娶一個,娶誰都是使得,和我無關,我又不和公主爭,公主再怎麽不講理,也怪罪不到我頭上,隨他們去吧。”


    “話不能這麽說。”安氏不死心,猶在念叨,“你想想看,除了大將軍,你哪裏還能找到更好的男人,就是一般的王爺也不如他有權勢,幸而他寵愛你,這是旁人求都求不來的福氣……”


    “娘,您別說這樣的話。”阿檀難得在安氏麵前發了火,嬌嗔道,“我不要這樣的福氣,我不願一生為奴為婢,這樣也不行嗎?”


    安氏被阿檀堵得噎了一下,臉色變得有些尷尬起來:“好吧,就當是娘說錯話了,你幼時乖巧聽話,如今長大了,自己有主見了,娘也說不得你了。”


    阿檀又後悔,訕訕的,抱著安氏的胳膊蹭了又蹭,百般撒嬌討饒,安氏方才作罷。


    但經此一番折騰,母女兩人接下去又不知該說什麽才好,坐在那裏,相對無言了。


    幸好過不多時,尚宮姑姑進來了,笑著對阿檀道:“蘇娘子,你這邊說完話了嗎?快快隨我出去,接下去要開場的歌舞十分精彩,大將軍特意過來囑咐,一定要叫你看到。”


    阿檀不敢多做停留,站起身來,依依不舍地看了安氏一眼。


    安氏推了推阿檀:“趕緊去吧,娘在宮裏很好,你不要擔心。”她頓了一下,還是不放心,又補了一句,“你要記牢了,隻要你有出息,娘就有好日子過,你可千萬要自己把握住了。”


    阿檀沉默了一下,還是低低地應了一聲“是”,轉身和尚宮姑姑走了。


    她又回到了瓊華閣中,這邊才一坐定,隻聽得“咚”的一聲鼓響,如同巨雷震動,把阿檀嚇了一跳。


    鼓聲轟轟隆隆,越來越急。承光台前有寬闊平場,舞隊自兩側湧出,踏鼓而入,在場中列隊成陣,約百二十人,皆為強壯武士,持金戈、披戰甲,做弓戈舞,氣勢昂揚。


    笙簫琴瑟、鍾罄琵琶,諸般樂器皆鳴,高昂跌宕,又有數十精壯漢子一字排開,在高台上擂動大鼓,鼓聲隆隆震天,驚動十方宮城牆。


    倏然,眾武士齊齊大喝,聲震雲霄,隊形變幻,如浪潮洶湧,從中間破開,一道矯健的身影躍入場中央。


    但見那人麒麟甲、饕餮盔,持銀龍槍,肩寬腰窄,腿長身健,蒼勁如鬆,巋然如山,縱然是在一眾強壯武士的簇擁之中,亦顯得卓爾不群,光華耀眼。


    座中諸人被那氣勢所震懾,一時間停止了交談,麵麵相覷,半晌,才有人遲疑地道:“那個……莫不是大將軍?”


    這下連高宣帝也認出來了,他大笑著站了起來,興致勃勃地道:“居然是玄策,不意他今夜竟有如此雅興,親身下場,實在難得,來、來,眾卿家隨朕一同觀賞,看看朕的大將軍是何等英姿颯爽。”


    眾王公大臣笑而應諾,一起湧到台邊,伸長了脖子觀看。就連瓊華閣中的女人們也驚動了,除了幾個年長穩重的娘娘,其他人紛紛湊了過去,挑起簾子,想要看個究竟,尤其是年輕的公主們,個個推搡著,興奮地漲紅了臉。


    阿檀本來不好意思,還拘謹地坐在那裏,太子妃回頭,對她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她更不好意思了。


    頃刻,鼓樂聲大作,如雄鷹衝上九重天,如海浪拍碎千堆石,動人心魄。


    尚宮姑姑在後麵用力推了阿檀一把,阿檀身不由己地起身踉蹌了兩步,終於忍不住,奔了過去,擠在欄杆邊,探頭向外看去。


    下方所做乃“將軍破陣舞”,本為軍中將士歡慶勝利之舞,後傳入宮廷,曆代樂師舞者多次修飾整編,遂成此章。


    高台下俯,見場中如走馬、如奔狼,將士赳赳昂昂,長戈如林,旌旗成陣,風過處,鬆濤翻滾,俄而做魚麗狀、俄而做鵝鸛狀,變幻莫測,隊形箕張翼舒,交錯回環,若軍馬列陣臨敵,氣勢雄厚。


    此陣列中心,秦玄策持槍而起,騰挪移轉間,疾若風火,迅若奔雷,抑錯昂揚,長/槍越舞越急,漸成一團銀光,與皓月爭輝,銀光中,依稀見他揮斥方遒、縱橫開闔,煞氣直衝鬥霄。


    倏然間,秦玄策一聲斷喝,槍尖指向前方,眾將士應聲而動,齊齊大喝,轟然響徹全場。鼓聲愈急,眾將士以天、地、風、雲四征環繞秦玄策,在他的率領之下左右為挾、往來刺擊,兵刃交鳴,與鼓聲應和。


    有歌者低聲唱合,詞曰“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注1)


    台上觀舞者心緒激蕩,有人跟著唱道:“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歌聲漸大,至於激揚,令人熱血沸騰。


    眾臣子舉杯而起,向高宣帝山呼:“天地有靈,佑我大周兵強馬盛、國泰民安、山河永固,陛下萬歲萬萬歲!”


    瓊花閣中皆為深宮女子,驟然見到這般雄渾激蕩的場景,都覺得興奮莫名,那些年少不知事的妃嬪們,用輕羅小扇遮著臉,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地竊竊私語著,時不時發出歡快的嬉笑聲。


    阿檀全神貫注地觀看著,遠遠的,仿佛看到秦玄策的目光轉了過來,在抬頭望著她,或許隻是一種錯覺,在兵刃交錯的寒光中,他的眼神一閃而過,她情不自禁地捂著臉,害羞地笑了起來。


    恍惚間,又記起了在涼州城的那一場生死相許,黃沙和鮮血的覆蓋下,他溫柔的擁抱,她模模糊糊地想著,無論將來如何,此時此刻已經足矣。


    是夜的月光格外盛大,如同這一場華宴,人間富麗萬端。


    舞散後,秦玄策歸坐,神色自若,冷峻如常。


    高宣帝龍顏大悅,賜秦玄策一方翡翠螭龍鑲紅寶酒卮,眾人紛紛出言恭維,太子親自為秦玄策斟酒,與之對飲,一時間,君臣盡歡。


    瓊華閣中的女人們也各自坐下,其中有魯寧公主者,還幽幽地歎了一口氣:“同樣是男人,我家裏的那個和人家比起來,唉,算了,不說,不能比,不然我得氣死。”


    雲都公主促狹地指了指承光台那邊:“魯寧姐姐,你家駙馬還在那邊呢,說得小聲點兒,可別讓他聽見了。”


    魯寧公主不在乎地道:“當著他麵我都敢說呢,他還能不服氣嗎?”


    她看了她家駙馬那邊一眼,突發奇想,笑吟吟地對雲都公主道:“大將軍如此英武,令人欽佩,今晚父皇看過去也高興得很,雲都,你何不過去敬大將軍一杯?”


    幾個公主一起笑了起來,雲都咬著嘴唇,紅了臉,有些扭捏,端起了酒杯。


    就在這時,承光台上過來一個禦前大太監,捧著金盤,盤上放置著那方禦賜的翡翠螭龍鑲紅寶酒卮。


    大太監繞過眾人,徑直走到阿檀的身邊,略一躬身,陪著笑:“這位是蘇娘子吧,大將軍命小的給娘子送酒來。”


    他不欲引人注意,將酒卮端在案上後,就悄無聲息地退下了。


    縱是如此,旁人依舊看到了這一幕,場中的目光再次聚了過來。


    雲都公主僵在當場,臉色鐵青,酒杯握在手裏,舉也不是,放也不是。


    這本來是每一個年輕的男人會做的事情,得了點榮耀,就要巴巴地捧到喜歡的女人麵前,明擺著是炫耀的意思,但如大將軍那樣既高傲又威嚴的人,竟也如此行事,落在旁人眼中,就顯得十分違和了,甚至難以相信。


    連阿檀自己也覺得困窘,把頭埋得更低了,恨不得大家都別看到她。


    她害羞的時候,粉腮朱霞,眼波迷離如煙雨,眼角都帶著些旖旎的桃花顏色。在座的女人們見了,都免不得在心裏暗罵一句“妖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色未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色未央並收藏嬌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