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宮女官帶著阿檀出了玄武宮門,晉國公府的奴仆在那裏等候著,管事的安排了車夫並櫻桃、石榴兩個小丫鬟陪著阿檀一起先回去。
上了車不久,阿檀便對車夫道:“老錢叔,去一趟西市的韋曲橫街吧,我想到‘永遇樂’鋪子裏買幾盒胭脂。”
“好嘞。”老錢爽快地答應了,驅車前往西市。
到了那家香粉鋪子前,小丫鬟扶著阿檀下了車。
陽光隱沒在雲層後,天色越來越陰,風吹過來都帶著潮濕的味道,快要下雨了。
掌櫃的認得阿檀,親自帶著夥計,殷勤地將幾個人迎了進去,拿出了大捧脂粉匣子擺開,讓阿檀逐一挑選。
阿檀看了一會兒,好似又想起了什麽,對車夫道:“對了,老錢叔,我有些餓了,這附近可有點心鋪子?想麻煩你去幫我買兩塊桂花糕。”
“你要吃桂花糕啊?”老錢趕著車,成天在長安街坊裏來來去去,什麽都知道一些,他略一思索,道,“鄰街的鞍馬巷子,有一家卿記點心,他家的桂花糕好吃,蘇娘子你自己手藝好,我怕等閑的入不了你的口,隻有這卿記桂花糕,勉強可以試試。”
“那就勞煩老錢叔了。”阿檀淺淺一笑,“你去一趟,也不急,慢慢來,我就在這邊鋪子裏等著。”
老錢應聲去了。
他到了鞍馬巷子的時候,天上開始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不很大,但浸透了悲涼秋意,風卷斜雨,打在人的身上,冷得沁心。
卿記點心擺在外頭的桂花糕也涼了,老錢就多等了一會兒,等掌櫃的新蒸了一籠出來,軟乎乎、熱烘烘的桂花糕,用油紙包好了,再拿回去。
誰知道,等老錢回到那家脂粉鋪子,卻見櫻桃和石榴兩個小丫鬟驚慌失措地撲過來:“老錢叔,你看到阿檀姐姐了嗎?”
老錢眉心一跳:“蘇娘子不是和你們兩個在一起嗎?”
櫻桃膽子小,“哇”的一下嚇哭了。
永遇樂的掌櫃皺著眉頭,道:“你家小娘子方才挑選了許多胭脂水粉,叫這兩個丫頭和我們夥計一起算賬打包,她自己說要去隔壁的綢緞莊看看,結果這一走,人就不見了。”
老錢驚出一身冷汗,手裏的桂花糕掉在地上:“不見了?這怎麽可能,那麽大一個人呢,快去綢緞莊找找。”
隔壁綢緞莊的東家聽見動靜,跑到這邊門口看熱鬧,此時聞言,把頭探進來,分辨道:“可不要亂說,我們沒見到你們家的小娘子,她壓根就沒過來。”
“找過了,左右鋪子找了一圈,沒有。”石榴帶著哭腔道,“怎麽辦,我們把阿檀姐姐弄丟了。”
老錢腿有些發軟:“別磨蹭,快回府裏稟明此事。”
一行三人匆匆回去。
前頭還隻敢和陶嬤嬤說了這情形,陶嬤嬤覺得不妙,又去稟了秦夫人。
秦夫人聽得眉頭打結:“這丫頭,忒不安分,好端端的,怎麽就跑丟了?光天化日,天子腳下,我看也不至於有拐子如此大膽,這情形,分明是她自己有意潛逃,十分可惱。”
話雖如此,但她也知道秦玄策對這婢子十分上心,當下就吩咐:“叫管家拿上二爺的名刺去找京兆府尹朱大人,就說我們府上丟了人,勞煩他派人在城中四處找找,務必要把人找回來。”
少頃,管家領命去了。
陶嬤嬤試探地道:“這事,可要即刻去告訴二爺?”
“那不必。”秦夫人斷然道,“阿策正在宮中,你當皇宮是什麽地方,哪裏由人隨意進出?再說了,不過丟了一個奴婢,算什麽大事,萬萬沒有為了這個去驚擾皇上千秋宴的道理。”
陶嬤嬤終歸心下不安,訕訕地道:“若二爺知道了……”
秦夫人不耐地道:“知道就知道,那丫頭自己跑了,能怪誰?”她冷笑道,“我不信京兆府尹找不到人,她一個小小奴婢,一無戶籍、二無路引、三無銀錢,能跑多遠去?等找她回來,定要狠狠懲罰一頓,真真膽大妄為,被阿策縱得無法無天了,這回斷斷不能姑息,到時候,你們誰也別來勸我。”
陶嬤嬤閉口不敢再說,在那裏長噓短歎的。
秦夫人被陶嬤嬤歎得心煩,隻好又吩咐了府裏的一幹奴仆一起出門去找。
這邊按下不提。
細雨如絮,不緊不慢地下著,寒煙籠著長安天街,濕了白牆,濕了黛瓦,也濕了簷角下的門窗,恍然間,讓人無處可避,皆被秋色淹沒。
阿檀今天出門的時候穿了一件藕荷色的素錦銀紋長衣,此時把這長衣脫下,翻了一麵,罩在頭上,壓得低低的,披了下來,遮住了眉眼,也遮住了精致的身段。這件外衣是她特意選的,裏子是竹青色,灰撲撲的很不起眼,那樣遮掩著,街上行人往來匆匆,隻當她裹著衣服在避雨,並不十分留意。
她低著頭,躲在牆根下走,路上問了幾個人,再憑著模糊的印象,一路摸到了濟春堂。
照她的想法,先過來懇求小張大夫援手,畢竟,她隻認得這麽一個外人,他是個心善的,且又知情,斷沒有眼睜睜地看著她去送死的道理,得趕在秦玄策回府之前,想個法子出城去,尋那處安身之所,這些事情,她這幾日反複在心裏謀劃過,雖然十分危險,但她沒有別的出路了,隻能放手一搏。
她向來怯弱,風稍微大點都要把她嚇著,她也想不到自己如今居然這般膽大妄為,她的一顆心怦怦地跳得厲害,但是,想到肚子裏那個小東西,又仿佛什麽都不怕了。
雨下個沒完沒了,地上都濕透了,阿檀走得急匆匆的,到了濟春堂前,心下放鬆,一個沒留神,腳下一滑,身不由己地踉蹌了幾步。
她驚慌失措,本能地用手抱住了小腹,那姿勢別扭,更是失了平穩,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噗嗤”一聲悶響,阿檀覺得手臂一陣火辣辣的疼,她疼得幾乎要哭出來,但卻死死地咬住了嘴唇,一點不敢作聲。泥濘濺起,濺在她的臉上,視線都變得有些模糊,看過去,天和地一片混沌。
恰在這時,一輛寬大的馬車停在濟春堂前,一個華服公子下來,旁邊的隨從替他撐著傘。
這公子卻是個好心的,眼角瞥見有一女子跌倒在地,便吩咐左右:“過去看看,那邊有人摔了,幫著扶起來。”
阿檀聽見那聲音,心裏一震,猛地抬起頭來。
第56章
果然是他。
阿檀從旁人口中聽過他的名字, 崔明堂,清河崔氏家主的嫡長子,新科狀元郎,年輕的大理寺丞大人, 也是傅家大姑娘傅錦琳的未婚夫婿。
阿檀統共見過他三次, 得他照拂,始終記在心上, 這位崔公子溫雅和煦, 謙恭執禮,是個如琢如磨的君子。
阿檀的心中生出了一絲期望, 她掙紮著在地上挪了兩步, 試圖朝崔明堂爬去, 無奈手腳發軟,怎麽也爬不動, 隻能用微弱的聲音叫了一句:“公子救我。”
阿檀認得崔明堂的聲音,崔明堂也認得她的聲音,那細細軟軟的呼喚一入耳,他怔了一下, 旋即推開隨從,自己大步走過去。
雨水落在崔明堂的身上,身邊的隨從舉著傘,急急跟上前:“大公子、大公子,您小心,要淋到雨了。”
崔家的兩個小廝剛想去扶阿檀,崔明堂已經走到近前, 蹲下身, 搶先伸出手去:“小娘子, 怎麽是你?快快起來。”
他的聲音裏透著擔憂和焦慮,但依舊是平穩的、安定的,他並不敢直接碰觸阿檀的肌膚,而是隔著衣裳,托住她的手臂。
雖然崔明堂是書生文士,但年輕男人的力氣依舊是很大的,輕易地將阿檀拉了起來。
阿檀的頭發淩亂地沾在臉上,衣裳滿是泥濘,濕答答地往下淌,整個人看過去呆呆傻傻的,就像小鳥在泥巴裏打了個滾,可憐又狼狽。
崔明堂看得不忍,心裏好似被針刺了一下,居然有些疼,他微微地彎腰,溫和地道:“小娘子如何這般形態,莫不是迷路了,我送你回去可好?”
阿檀回過神來,驚恐萬分,瘋狂搖頭:“不,不要送我回去,我、我……”
她的聲音一下變低了,結結巴巴地道:“我是從秦府跑出來,不要抓我回去,我不能回去。”她說著,膝蓋一彎,就想跪下,“公子大恩大德,救救我吧,求您了。”
崔明堂立即伸手扶住,不讓她跪下:“不必如此。”
一時情急,忘了避嫌,他觸及了她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顫了一下,飛快地縮了回來。
“崔公子……”阿檀叫了一聲,細微而哀婉,她抬起臉望著他,天上的雨落下,彌漫在她的眼眸裏,是清霜白露、秋水瀲灩。
崔明堂素來端方持正,生平未做一絲越禮之舉,但這一刻,他宛如被妖魅所蠱惑一般,被不假思索地道,“上車,跟我走。”
“啊……是,多謝公子憐憫。”阿檀再不料他應允得如此爽快,先是一怔,複又一喜,含著淚,急急上了崔家的馬車。
崔明堂跟著上去,而後又掀起車簾,對長隨吩咐道:“我先回去,你另外雇輛馬車,把張大夫請到家裏去給老爺診病,好生招呼,不可怠慢。”
崔則本為南安節度使,因操辦兒子的婚事而留在京城,怎奈不慣這邊的氣候,近日天氣轉寒,他的風濕腿疾發作,疼痛不能行走,連今日宮中的千秋宴都無法參加。
崔明堂事父至孝,得知濟春堂的張老大夫醫術精湛,尤擅風濕之疾,便親自過來求診,卻不料在醫館門前撞見阿檀,又顧及不上那頭了。
“是。”長隨不敢有違,垂手應下了。
崔家的車夫調轉方向回去。
車裏隻有兩個人,阿檀和崔明堂。
崔明堂正襟危坐,神色端正,一絲不苟。
阿檀有些局促,雖然車廂又寬又大,但她盡量縮在角落裏、縮成小小的一團。肮髒的泥水從裙角慢慢地滴落,把華貴的羊毛地毯洇濕漉了一片灰色的痕跡,她更加窘迫了,連頭都不敢抬起。
下一刻,一件男人的衣袍被遞到阿檀的眼前。
“唐突小娘子了,若不嫌棄,先把這個披上吧,免得著了風寒。”崔明堂的語氣溫雅有禮。
阿檀猶豫了一下,可是,身上濕濕的,確實有些涼,很不舒服,如今她這情形,若是著涼就糟糕了,故而,她還是低低地道了謝,接過來,把那件男人的袍子裹到了身上。
這是第二次穿他的衣裳了,他是個儒雅的男人,衣料上帶著一種很淡很淡的墨香,如今在雨水中變得潮濕,仿佛水墨氤氳,縈繞鼻尖。
阿檀臉上發燙。
若是那個小心眼的人知道了,必定要生氣的,她一時無端端心虛起來,但是,這種情緒隻是一閃而過,她旋即又理直氣壯起來,那個人無情無義,她已經打定主意,日後與他毫不相幹了,何必糾結他呢?
這麽想著,阿檀的心裏卻仿佛被挖掉了一大塊,空蕩蕩的沒有著落,她忍不住又落下淚來。
崔明堂有些不安:“小娘子剛才摔疼了嗎?可是哪裏不舒服?要不要給你找個大夫看看?”
“不,沒有,不礙事。”阿檀怯生生地抬起眼睛,偷偷地看了崔明堂一眼,囁嚅著道,“此番勞煩公子出手相救,實在感激,公子……可要詢問我因何緣故出逃在外?”
崔明堂想了一下:“小娘子願意說嗎?”
阿檀使勁搖頭。
“那我便不問。”崔明堂微微地笑了一下,“隻不過,還須冒昧請教,該如何稱呼小娘子?”
是了,他應該還不知道她的名字呢。
“我姓蘇,小字阿檀。”阿檀紅著臉,低若蚊聲地回道。
“原來是蘇娘子。”崔明堂拱了拱手,神色磊落清正,“崔某讀過聖賢書,見弱者困於危難之中,怎可不顧?蘇娘子既離開秦府,必然有你的難處,崔某雖非權貴之人,亦將盡力護你周全,你暫且歇下來,再從長計議,不必多慮。”
阿檀今日不知道已經道過幾次謝了,但實在又說不出別的話來,隻能喃喃地又道了一句:“多謝公子。”
馬車輕微地搖晃著,車上懸著一隻小小的金鈴,發出玲瓏金玉之聲,輕輕的。風在車外,雨水落下來,像是蟲子在啃食著樹葉,沙沙的,安靜又細碎。崔明堂端坐在那裏,溫和地望著她,他的眼睛清澈而明亮。
車廂裏,隔絕了風雨,安靜而溫暖。
阿檀低著頭,眼淚一滴一滴地掉下來,落在手背上,越來越濕,她先是無聲地啜泣著,但不知怎的,越哭越傷心,後來捂住了嘴,渾身顫抖,幾乎連氣都喘不過來。
每一次呼吸都覺得有刀子在胸口攪動,疼得快要裂開了。
阿檀喜歡玄策,很喜歡,很喜歡……
可是,以後再也不喜歡了。
她哭得厲害,捂著嘴,隻有一點“嚶嚶嚶”的聲音,像一隻淋了雨的小鳥,縮在那裏,蔫巴巴,哭得一塌糊塗。
崔明堂筆直地坐著,保持著守禮的距離,用擔憂而溫柔的目光看著阿檀,他什麽話都沒有說。
過了很久、很久,馬車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停了下來。
阿檀還在抽抽搭搭的。
崔明堂輕輕地咳了一聲:“到了,蘇娘子還請下車。”
上了車不久,阿檀便對車夫道:“老錢叔,去一趟西市的韋曲橫街吧,我想到‘永遇樂’鋪子裏買幾盒胭脂。”
“好嘞。”老錢爽快地答應了,驅車前往西市。
到了那家香粉鋪子前,小丫鬟扶著阿檀下了車。
陽光隱沒在雲層後,天色越來越陰,風吹過來都帶著潮濕的味道,快要下雨了。
掌櫃的認得阿檀,親自帶著夥計,殷勤地將幾個人迎了進去,拿出了大捧脂粉匣子擺開,讓阿檀逐一挑選。
阿檀看了一會兒,好似又想起了什麽,對車夫道:“對了,老錢叔,我有些餓了,這附近可有點心鋪子?想麻煩你去幫我買兩塊桂花糕。”
“你要吃桂花糕啊?”老錢趕著車,成天在長安街坊裏來來去去,什麽都知道一些,他略一思索,道,“鄰街的鞍馬巷子,有一家卿記點心,他家的桂花糕好吃,蘇娘子你自己手藝好,我怕等閑的入不了你的口,隻有這卿記桂花糕,勉強可以試試。”
“那就勞煩老錢叔了。”阿檀淺淺一笑,“你去一趟,也不急,慢慢來,我就在這邊鋪子裏等著。”
老錢應聲去了。
他到了鞍馬巷子的時候,天上開始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不很大,但浸透了悲涼秋意,風卷斜雨,打在人的身上,冷得沁心。
卿記點心擺在外頭的桂花糕也涼了,老錢就多等了一會兒,等掌櫃的新蒸了一籠出來,軟乎乎、熱烘烘的桂花糕,用油紙包好了,再拿回去。
誰知道,等老錢回到那家脂粉鋪子,卻見櫻桃和石榴兩個小丫鬟驚慌失措地撲過來:“老錢叔,你看到阿檀姐姐了嗎?”
老錢眉心一跳:“蘇娘子不是和你們兩個在一起嗎?”
櫻桃膽子小,“哇”的一下嚇哭了。
永遇樂的掌櫃皺著眉頭,道:“你家小娘子方才挑選了許多胭脂水粉,叫這兩個丫頭和我們夥計一起算賬打包,她自己說要去隔壁的綢緞莊看看,結果這一走,人就不見了。”
老錢驚出一身冷汗,手裏的桂花糕掉在地上:“不見了?這怎麽可能,那麽大一個人呢,快去綢緞莊找找。”
隔壁綢緞莊的東家聽見動靜,跑到這邊門口看熱鬧,此時聞言,把頭探進來,分辨道:“可不要亂說,我們沒見到你們家的小娘子,她壓根就沒過來。”
“找過了,左右鋪子找了一圈,沒有。”石榴帶著哭腔道,“怎麽辦,我們把阿檀姐姐弄丟了。”
老錢腿有些發軟:“別磨蹭,快回府裏稟明此事。”
一行三人匆匆回去。
前頭還隻敢和陶嬤嬤說了這情形,陶嬤嬤覺得不妙,又去稟了秦夫人。
秦夫人聽得眉頭打結:“這丫頭,忒不安分,好端端的,怎麽就跑丟了?光天化日,天子腳下,我看也不至於有拐子如此大膽,這情形,分明是她自己有意潛逃,十分可惱。”
話雖如此,但她也知道秦玄策對這婢子十分上心,當下就吩咐:“叫管家拿上二爺的名刺去找京兆府尹朱大人,就說我們府上丟了人,勞煩他派人在城中四處找找,務必要把人找回來。”
少頃,管家領命去了。
陶嬤嬤試探地道:“這事,可要即刻去告訴二爺?”
“那不必。”秦夫人斷然道,“阿策正在宮中,你當皇宮是什麽地方,哪裏由人隨意進出?再說了,不過丟了一個奴婢,算什麽大事,萬萬沒有為了這個去驚擾皇上千秋宴的道理。”
陶嬤嬤終歸心下不安,訕訕地道:“若二爺知道了……”
秦夫人不耐地道:“知道就知道,那丫頭自己跑了,能怪誰?”她冷笑道,“我不信京兆府尹找不到人,她一個小小奴婢,一無戶籍、二無路引、三無銀錢,能跑多遠去?等找她回來,定要狠狠懲罰一頓,真真膽大妄為,被阿策縱得無法無天了,這回斷斷不能姑息,到時候,你們誰也別來勸我。”
陶嬤嬤閉口不敢再說,在那裏長噓短歎的。
秦夫人被陶嬤嬤歎得心煩,隻好又吩咐了府裏的一幹奴仆一起出門去找。
這邊按下不提。
細雨如絮,不緊不慢地下著,寒煙籠著長安天街,濕了白牆,濕了黛瓦,也濕了簷角下的門窗,恍然間,讓人無處可避,皆被秋色淹沒。
阿檀今天出門的時候穿了一件藕荷色的素錦銀紋長衣,此時把這長衣脫下,翻了一麵,罩在頭上,壓得低低的,披了下來,遮住了眉眼,也遮住了精致的身段。這件外衣是她特意選的,裏子是竹青色,灰撲撲的很不起眼,那樣遮掩著,街上行人往來匆匆,隻當她裹著衣服在避雨,並不十分留意。
她低著頭,躲在牆根下走,路上問了幾個人,再憑著模糊的印象,一路摸到了濟春堂。
照她的想法,先過來懇求小張大夫援手,畢竟,她隻認得這麽一個外人,他是個心善的,且又知情,斷沒有眼睜睜地看著她去送死的道理,得趕在秦玄策回府之前,想個法子出城去,尋那處安身之所,這些事情,她這幾日反複在心裏謀劃過,雖然十分危險,但她沒有別的出路了,隻能放手一搏。
她向來怯弱,風稍微大點都要把她嚇著,她也想不到自己如今居然這般膽大妄為,她的一顆心怦怦地跳得厲害,但是,想到肚子裏那個小東西,又仿佛什麽都不怕了。
雨下個沒完沒了,地上都濕透了,阿檀走得急匆匆的,到了濟春堂前,心下放鬆,一個沒留神,腳下一滑,身不由己地踉蹌了幾步。
她驚慌失措,本能地用手抱住了小腹,那姿勢別扭,更是失了平穩,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噗嗤”一聲悶響,阿檀覺得手臂一陣火辣辣的疼,她疼得幾乎要哭出來,但卻死死地咬住了嘴唇,一點不敢作聲。泥濘濺起,濺在她的臉上,視線都變得有些模糊,看過去,天和地一片混沌。
恰在這時,一輛寬大的馬車停在濟春堂前,一個華服公子下來,旁邊的隨從替他撐著傘。
這公子卻是個好心的,眼角瞥見有一女子跌倒在地,便吩咐左右:“過去看看,那邊有人摔了,幫著扶起來。”
阿檀聽見那聲音,心裏一震,猛地抬起頭來。
第56章
果然是他。
阿檀從旁人口中聽過他的名字, 崔明堂,清河崔氏家主的嫡長子,新科狀元郎,年輕的大理寺丞大人, 也是傅家大姑娘傅錦琳的未婚夫婿。
阿檀統共見過他三次, 得他照拂,始終記在心上, 這位崔公子溫雅和煦, 謙恭執禮,是個如琢如磨的君子。
阿檀的心中生出了一絲期望, 她掙紮著在地上挪了兩步, 試圖朝崔明堂爬去, 無奈手腳發軟,怎麽也爬不動, 隻能用微弱的聲音叫了一句:“公子救我。”
阿檀認得崔明堂的聲音,崔明堂也認得她的聲音,那細細軟軟的呼喚一入耳,他怔了一下, 旋即推開隨從,自己大步走過去。
雨水落在崔明堂的身上,身邊的隨從舉著傘,急急跟上前:“大公子、大公子,您小心,要淋到雨了。”
崔家的兩個小廝剛想去扶阿檀,崔明堂已經走到近前, 蹲下身, 搶先伸出手去:“小娘子, 怎麽是你?快快起來。”
他的聲音裏透著擔憂和焦慮,但依舊是平穩的、安定的,他並不敢直接碰觸阿檀的肌膚,而是隔著衣裳,托住她的手臂。
雖然崔明堂是書生文士,但年輕男人的力氣依舊是很大的,輕易地將阿檀拉了起來。
阿檀的頭發淩亂地沾在臉上,衣裳滿是泥濘,濕答答地往下淌,整個人看過去呆呆傻傻的,就像小鳥在泥巴裏打了個滾,可憐又狼狽。
崔明堂看得不忍,心裏好似被針刺了一下,居然有些疼,他微微地彎腰,溫和地道:“小娘子如何這般形態,莫不是迷路了,我送你回去可好?”
阿檀回過神來,驚恐萬分,瘋狂搖頭:“不,不要送我回去,我、我……”
她的聲音一下變低了,結結巴巴地道:“我是從秦府跑出來,不要抓我回去,我不能回去。”她說著,膝蓋一彎,就想跪下,“公子大恩大德,救救我吧,求您了。”
崔明堂立即伸手扶住,不讓她跪下:“不必如此。”
一時情急,忘了避嫌,他觸及了她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顫了一下,飛快地縮了回來。
“崔公子……”阿檀叫了一聲,細微而哀婉,她抬起臉望著他,天上的雨落下,彌漫在她的眼眸裏,是清霜白露、秋水瀲灩。
崔明堂素來端方持正,生平未做一絲越禮之舉,但這一刻,他宛如被妖魅所蠱惑一般,被不假思索地道,“上車,跟我走。”
“啊……是,多謝公子憐憫。”阿檀再不料他應允得如此爽快,先是一怔,複又一喜,含著淚,急急上了崔家的馬車。
崔明堂跟著上去,而後又掀起車簾,對長隨吩咐道:“我先回去,你另外雇輛馬車,把張大夫請到家裏去給老爺診病,好生招呼,不可怠慢。”
崔則本為南安節度使,因操辦兒子的婚事而留在京城,怎奈不慣這邊的氣候,近日天氣轉寒,他的風濕腿疾發作,疼痛不能行走,連今日宮中的千秋宴都無法參加。
崔明堂事父至孝,得知濟春堂的張老大夫醫術精湛,尤擅風濕之疾,便親自過來求診,卻不料在醫館門前撞見阿檀,又顧及不上那頭了。
“是。”長隨不敢有違,垂手應下了。
崔家的車夫調轉方向回去。
車裏隻有兩個人,阿檀和崔明堂。
崔明堂正襟危坐,神色端正,一絲不苟。
阿檀有些局促,雖然車廂又寬又大,但她盡量縮在角落裏、縮成小小的一團。肮髒的泥水從裙角慢慢地滴落,把華貴的羊毛地毯洇濕漉了一片灰色的痕跡,她更加窘迫了,連頭都不敢抬起。
下一刻,一件男人的衣袍被遞到阿檀的眼前。
“唐突小娘子了,若不嫌棄,先把這個披上吧,免得著了風寒。”崔明堂的語氣溫雅有禮。
阿檀猶豫了一下,可是,身上濕濕的,確實有些涼,很不舒服,如今她這情形,若是著涼就糟糕了,故而,她還是低低地道了謝,接過來,把那件男人的袍子裹到了身上。
這是第二次穿他的衣裳了,他是個儒雅的男人,衣料上帶著一種很淡很淡的墨香,如今在雨水中變得潮濕,仿佛水墨氤氳,縈繞鼻尖。
阿檀臉上發燙。
若是那個小心眼的人知道了,必定要生氣的,她一時無端端心虛起來,但是,這種情緒隻是一閃而過,她旋即又理直氣壯起來,那個人無情無義,她已經打定主意,日後與他毫不相幹了,何必糾結他呢?
這麽想著,阿檀的心裏卻仿佛被挖掉了一大塊,空蕩蕩的沒有著落,她忍不住又落下淚來。
崔明堂有些不安:“小娘子剛才摔疼了嗎?可是哪裏不舒服?要不要給你找個大夫看看?”
“不,沒有,不礙事。”阿檀怯生生地抬起眼睛,偷偷地看了崔明堂一眼,囁嚅著道,“此番勞煩公子出手相救,實在感激,公子……可要詢問我因何緣故出逃在外?”
崔明堂想了一下:“小娘子願意說嗎?”
阿檀使勁搖頭。
“那我便不問。”崔明堂微微地笑了一下,“隻不過,還須冒昧請教,該如何稱呼小娘子?”
是了,他應該還不知道她的名字呢。
“我姓蘇,小字阿檀。”阿檀紅著臉,低若蚊聲地回道。
“原來是蘇娘子。”崔明堂拱了拱手,神色磊落清正,“崔某讀過聖賢書,見弱者困於危難之中,怎可不顧?蘇娘子既離開秦府,必然有你的難處,崔某雖非權貴之人,亦將盡力護你周全,你暫且歇下來,再從長計議,不必多慮。”
阿檀今日不知道已經道過幾次謝了,但實在又說不出別的話來,隻能喃喃地又道了一句:“多謝公子。”
馬車輕微地搖晃著,車上懸著一隻小小的金鈴,發出玲瓏金玉之聲,輕輕的。風在車外,雨水落下來,像是蟲子在啃食著樹葉,沙沙的,安靜又細碎。崔明堂端坐在那裏,溫和地望著她,他的眼睛清澈而明亮。
車廂裏,隔絕了風雨,安靜而溫暖。
阿檀低著頭,眼淚一滴一滴地掉下來,落在手背上,越來越濕,她先是無聲地啜泣著,但不知怎的,越哭越傷心,後來捂住了嘴,渾身顫抖,幾乎連氣都喘不過來。
每一次呼吸都覺得有刀子在胸口攪動,疼得快要裂開了。
阿檀喜歡玄策,很喜歡,很喜歡……
可是,以後再也不喜歡了。
她哭得厲害,捂著嘴,隻有一點“嚶嚶嚶”的聲音,像一隻淋了雨的小鳥,縮在那裏,蔫巴巴,哭得一塌糊塗。
崔明堂筆直地坐著,保持著守禮的距離,用擔憂而溫柔的目光看著阿檀,他什麽話都沒有說。
過了很久、很久,馬車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停了下來。
阿檀還在抽抽搭搭的。
崔明堂輕輕地咳了一聲:“到了,蘇娘子還請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