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提前請了穩婆過來,但是,誰知道呢,竟這般艱難,穩婆說,恐怕有些不妙,小大夫,你好歹救她一救,兩條命啊。” 惠明師太愁眉苦臉,不停地歎氣。
張憫比她更愁:“再好的大夫這會兒都沒用,女人生產,就是半隻腳踏進鬼門關,是生是死,隻能聽天由命。”
悟因和尚聽見這話,誦經的聲音更加虔誠了。
沒辦法,人是他帶過來的,就怪他當日貪圖口腹之欲,對阿檀說了一句戲言“你若去彼處出家修行,老衲可修書一封代為推薦”,後來阿檀來求他,老和尚不得不應。
世人皆說,悟因大師曉通諸天佛法,能知三生事,能證大因果,但是,對於眼下這情形,他也是束手無策,他一早就被惠明師太叫過來了,隻能在佛前念經禱告,希望菩薩看在他的份上,能多給阿檀一線生機。
“啊……”阿檀在屋子裏發出痛苦的哀嚎,一聲比一聲難耐,就像細細的線,絞在人的心頭。
尼姑們從裏麵不停地端出一盆一盆的血水,看得人心驚,外麵的雨越下越大,劈裏啪啦地砸在瓦上、簷下,發出喧雜的聲響,甚至蓋過了喃喃的誦經聲。
風雨如晦,夜色如墨。
穩婆的聲音聽過去很是焦急:“娘子,你撐住,千萬別睡過去,用力點,別怕。”
一個小尼姑跑出來,帶著哭腔對明惠師太道:“師父,婆婆說看情形很不好,有哪個是阿檀姐姐親近的人,要不要進去交代兩句話?”
這就是交代後事的意思了。
在場眾人臉色皆是大變。
張憫哆哆嗦嗦地拿出一顆藥丸和三根銀針,遞給明惠師太:“這個是琥珀乳香保心丸,給她含在舌下,另外,用針刺百會、四神聰、神庭三處穴位,入肉半寸。”
明惠師太接過,有點遲疑:“有用嗎?”
張憫苦著臉:“聊勝於無。”
明惠師太咬牙進去。
產房裏彌漫著濃鬱的血腥味。
阿檀躺在那裏,麵如金紙,嘴唇幹枯,汗水把她的頭發全部打濕了,一綹一綹地沾在臉上,她已經發動了快一天了,卻遲遲生不下來,下麵的血不停地流著,她陷入了一種恍惚的狀態,除了無意識的□□,對旁人的叫喊都沒什麽反應了。
明惠師太親自動手,將藥丸塞到阿檀口中,又按小張大夫說的,給她紮了銀針。
阿檀隻是略略動彈了一下。
產婆十分著急,虛張聲勢地騙她:“娘子,使勁,我看見娃娃的頭發了,你再使把勁,很快就出來了。”
阿檀木然地轉了一下眼珠子,淚水從眼角滑落,和汗水混合在一起。
她看見了明惠師太,無神的眼睛裏突然浮現出光彩,不知道是藥丸和針灸起了作用,還是她回光返照了,她居然能吃力地開口說出話來:“師、師父……”
“我在。”明惠師太心軟,忍不住流淚了。
阿檀的嘴唇呈現出不祥的青灰色,哆哆嗦嗦的,用微弱的聲音道:“我知道我不行了,師父,如果是女孩,求您收留她,如果是男孩,求求悟因大師,你們的大恩大德我到了泉下也不會忘記的,必定結草銜環,報答……”
“不行!”明惠師父卻用強硬的語氣地打斷了阿檀的話,她沉下臉,語氣突然變得冰冷,“我們方外之人,不理塵事,孩子我們養不了,你若不在了,我們隻能把孩子交還給秦家的人。”
阿檀聽得呆住了,她慌亂起來,掙紮著道:“不要,不可以,秦家容不下這個孩子的,老夫人和二爺未來的夫人,都容不下我生的孩子,不可以的。”
秦玄策已經遠征塞北,這孩子若是送上門去,以秦夫人的性子,必然覺得敗壞門庭,說不準當場就丟出去了,哪怕一時收留下了,將來等雲都公主嫁入晉國公府,也是沒什麽好結果的。
先是時,悟因老和尚還不死心,托人回去打聽了一圈,卻聽得朝野上下交口稱頌,大將軍赤膽忠義,言道胡虜不滅,無以為家,願自請征伐突厥,將以此功勳為聘,求娶公主。
老和尚歎息了半天,回頭才把阿檀送到了蓮溪寺,但明惠師太卻覺得阿檀容色太豔,終非佛門中人,不肯給她剃度,隻叫她在寺中暫時安身下來,待孩子生下來再做計較。
明惠師太平日和善,此時卻變得不近人情起來,一臉正色地道:“是,你也知道不可以,我聽聞晉國公府的老夫人是個最講規矩的人,雲都公主更是驕橫傲慢,她們兩個必然不會好好撫養這個孩子,那麽小的孩子,沒了娘,沒人疼他,說不得一個不小心就夭折了,誰也怪罪不得,既如此,你何必生他到這世上受苦?”
阿檀虛弱地抽著氣,喃喃地道:“不、不會的,我的孩子……”
明惠師太倏然厲聲道:“所以你要好好活著,自己生的孩子自己養,這世間,隻有你能疼他、愛他、護著他,你才是孩子的依靠,你若不在了,這孩子哪怕生下來也活不了,你明白嗎?”
阿檀無聲地搖著頭,她的眼淚一直流,不知道是身體疼、還是心裏疼,這是她的孩子,她的骨、她的肉、她期盼了很久很久的小東西。
劇烈的疼痛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似乎要把她生生地撕裂成兩半,她痛苦地仰起頭,發出長長的、淒厲的哀嚎。
窗外兀然一聲驚雷,慘白的銀線劃過天際,照亮庵堂上的佛,佛像閉目垂眉,俯視眾生,看不清悲與喜。
這一夜的雨一直下著,仿佛沒有停歇。
秦玄策大叫一聲,倏然從夢中驚醒,翻身坐起。
他做夢了,夢見阿檀流著眼淚、躺在血泊裏,她一直哭著,苦苦地掙紮著,她那麽嬌氣的人,卻流了那麽多血,一定很痛,他心疼得要命,想要撲過去抱住她,可是無論他怎麽努力,卻始終無法靠近她。
連夢中都不能。
幸好隻是夢而已。
秦玄策抹了一把臉,滿臉都是汗,心髒還在一抽一抽的,叫人難受。
遠處傳來嗚咽的羌笛聲,不知是誰吹奏著思鄉的調子,斷斷續續,若有若無。
月光暗淡,從帳篷的縫隙間透進來,仿佛白色的細沙流淌過枕邊,枕衾冰涼。
秦玄策下了榻,披上大氅,大步走了出去。
守衛在帳外的士兵恭敬地俯身:“大將軍有何吩咐?”
秦玄策並不答話,自顧自地走到後麵,把嘲風牽了出去,騰身上了戰馬。
士兵們大驚:“大將軍,您要去哪裏?”
“不要跟過來。”秦玄策沉聲吩咐了一句,策馬奔出了軍營。
後麵的軍營中,火把次第亮起,秦玄策沒有回頭,他朝南方奔馳而去,那是故裏的方向,也是她的方向,而其實,他並不知道她究竟身在何方。
他漫無目的地策馬奔馳著,也不知道跑出了多遠,才慢慢地停了下來。
塞北冷月如勾,大漠蒼茫,一眼望不到盡頭,天在那邊,地也在那邊,連成了一片,風卷著黃沙在夜幕下呼嘯,北方的胡狼在遠處發出淒厲的嗥叫。
嘲風停在大漠的曠野中央,抖了抖尾巴,發出“呼哧”響鼻聲。
白日的弓戈殺戮被掩埋在黃沙下,血腥的味道還未散盡。
而他在想她。突如其來,不能自拔,發了瘋一般地想她,想得咬牙切齒。
他抬起左手,手腕上綁著一條帕子,綠色的、柔軟的絲緞,他一直戴著這個,她親手做的東西、她留下來的東西,因為經過黃沙和鮮血的侵染,已經變得黯淡褪色,他低下頭,用嘴唇觸碰,如同之前吻她一般,輕輕的。
“阿檀,你在哪裏?”在冰涼的月光下,他低低地念她的名字。
無人聞及。
作者有話說:
猜猜男孩還是女孩?是個超級小可愛喲。
第59章
洛州今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一些。
昨夜下了一場細雨, 濕漉漉的,冬季的殘雪已經褪去,楊柳如籠輕煙,在風中嫋嫋杳杳, 柔弱異常, 連燕子都不敢立在上頭,唯恐折了柳枝。風微微拂過, 帶來窗畔桃花的香氣, 正是一年好時節。
紀廣平從前頭縣衙回來的時候,卻是眉頭緊鎖, 一臉倦容。
妻子朱氏迎了上來, 親手替他脫了外袍, 又端上一盞茶,半是體貼半是埋怨地道:“趕緊歇歇, 你昨晚上就沒合眼,大早上又忙活到現在,鐵打的身子也經受不住,你不過一個小小縣令, 有什麽要緊的事情,何至於此?”
紀廣平揉了揉眉心:“此次宣平王垮台,聽說刺史大人要借機整頓洛州各地庶務,查尋有無謀逆同黨,我可不得抓緊時間把這幾年鬆平縣的卷宗文誌整理一番,免得出什麽紕漏。”
朱氏嗤了一聲:“宣平王在日,潘刺史對他唯命是從, 各種奉承, 如今宣平王失勢, 他卻頭一個跳出來,落井下石,也是個慣會見風使舵的。”
說著又歎息道:“宣平王手下兵強馬壯,權焰赫赫,本以為他就是洛州的天,誰知道一夜之間竟連性命都丟了,真是世事無常哪。”
紀廣平搖頭道:“宣平王日常貪贓枉法也便罷了,居然還私鑄軍械,此大不韙也,朝廷豈能容得他,他手底下那點兵馬算什麽,玄甲軍一到,猶如摧枯拉朽,整個王府都被踏平了,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也。”
夫妻兩個正說話間,聽見門外麵的丫鬟笑道:“喲,念念來了呀。”
一個漂亮的小腦袋趴著門縫探了進來,巴巴地張望了一下。
朱氏眼尖,先瞧見了,不由笑了起來:“念念快過來,好幾天沒見你了,讓嬸嬸抱抱。”
一個婆子在外頭挑起了門簾,小小的女孩兒邁著小短腿,從門口噠噠地蹭進來,手裏提著一個小籃子,奶聲奶氣地道:“給叔叔嬸嬸問安,我來找大郎和二郎玩兒。”
朱氏趕緊接過念念手裏的小籃子:“怪沉的,怎麽不叫嬤嬤幫你拿,來,讓嬸嬸看看,小手有沒有紅了,給你吹一吹。”
念念是個聰明的孩子,她分得出誰疼她,在紀廣平和朱氏麵前可會撒嬌了。
她“吧唧”一下,就像一隻小豆包,黏住朱氏的大腿,驕傲地道:“娘說過,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念念是個大姑娘了,提得動,不沉。”
這大姑娘還不到三歲,說起話來軟乎乎的,帶著甜甜的奶味兒,聽得朱氏心都快化了。
紀廣平也暫時忘記了刺史大人要來的煩惱,笑眯眯地道:“是,大姑娘,老厲害了。”
念念是紀廣平乳母曹媼的孫女兒。曹媼年紀大了,已經告老在家,前幾年兒子又不幸亡故了,紀廣平十分憐憫,對曹媼多有照拂,曹媼感激,也時時上門拜謝,兩家常有走動。
念念生得玉雪粉嫩,漂亮得驚人,兼之性子乖巧,又甜又軟,就像糯米捏成的一團包子,沒有人不愛的,紀家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大郎和二郎小小年紀,見了她就瘋狂大獻殷勤,恨不得天天都要黏在一起玩耍。
這不是,今天哥倆個不知道又尋了什麽借口,叫婆子把念念從家裏接過來了。
念念的小臉蛋仰得高高的:“我今天帶了紀叔叔愛吃的豌豆黃,我娘親手做的呢。”
這會兒是早春時節,外頭桃花初開,她的臉蛋仿佛沾染了桃花顏色,粉撲撲、嫩嘟嘟,叫人忍不住想要掐一把。
朱氏心裏疼她,不敢掐,隻摸了一下,笑道:“曹媽媽就愛和我們客套,說過多少次了,上門來玩就好,別次次總叫你帶點心過來。”
念念順勢在朱氏的手心貼貼,像隻快活的小鳥,嘰嘰啾啾的:“這點心是我娘做的,特別好吃,你們不愛嗎?那不可能的。”
紀大郎和紀二郎聽到念念來了,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念念來了嗎?什麽,還有蘇娘子做的點心?快拿出來嚐嚐。”
念念的母親蘇娘子是長安人士,京城出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廚藝精湛,做的點頭好吃得能叫人把舌頭一起吞下去,曹媼對紀廣平多有恭敬之心,但凡念念過去玩耍,多少要叫她帶著蘇娘子做的點心過來。
朱氏疼愛念念,對自己的兒子卻嫌棄,擺了擺手,道:“這是人家給你爹帶的,你們這兩個不孝子,快起開。”
三個孩子湊到一起,可鬧騰了,朱氏遭不住,吩咐了婆子,把小家夥們帶到園子去耍了。
念念一出去,就拍手叫道:“紙鳶、紙鳶。”
紀家的兩個孩子昨天托人去念念家裏帶話,說今天會有一個頂頂漂亮的紙鳶給她玩,念念這才過來的,一見麵就問她的紙鳶在哪裏。
紀大郎和二郎有些訕訕的,互相看了一眼,抓了抓頭,紀大郎拿出一個鏨花朱漆陀螺,討好地笑笑:“我們先玩陀螺吧,這個也好玩,念念還不會吧,來,我們教你。”
念念失望了:“沒有紙鳶,你們騙我,討厭。”
“都怪我爹不好。”大郎馬上把黑鍋扣到紀廣平頭上,“他前頭答應好好的,要給我們畫一隻威風凜凜的老鷹紙鳶,結果這兩天縣裏發生了大事,他就把我們給忘了。”
二郎還氣憤憤地補充了一句:“言而無信,非君子也,念念下回不要給他帶豌豆黃吃了。”
“鬆平縣就這麽點大呢,街坊鄰居都熟,能有什麽大事,肯定是你們兩個蒙我。”念念才不信呢,小嘴巴撅得高高的。
大郎湊過來,神秘兮兮地道:“你不曉得,我和你說啊,過些日子可能會有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要來我們鬆平縣呢。”
張憫比她更愁:“再好的大夫這會兒都沒用,女人生產,就是半隻腳踏進鬼門關,是生是死,隻能聽天由命。”
悟因和尚聽見這話,誦經的聲音更加虔誠了。
沒辦法,人是他帶過來的,就怪他當日貪圖口腹之欲,對阿檀說了一句戲言“你若去彼處出家修行,老衲可修書一封代為推薦”,後來阿檀來求他,老和尚不得不應。
世人皆說,悟因大師曉通諸天佛法,能知三生事,能證大因果,但是,對於眼下這情形,他也是束手無策,他一早就被惠明師太叫過來了,隻能在佛前念經禱告,希望菩薩看在他的份上,能多給阿檀一線生機。
“啊……”阿檀在屋子裏發出痛苦的哀嚎,一聲比一聲難耐,就像細細的線,絞在人的心頭。
尼姑們從裏麵不停地端出一盆一盆的血水,看得人心驚,外麵的雨越下越大,劈裏啪啦地砸在瓦上、簷下,發出喧雜的聲響,甚至蓋過了喃喃的誦經聲。
風雨如晦,夜色如墨。
穩婆的聲音聽過去很是焦急:“娘子,你撐住,千萬別睡過去,用力點,別怕。”
一個小尼姑跑出來,帶著哭腔對明惠師太道:“師父,婆婆說看情形很不好,有哪個是阿檀姐姐親近的人,要不要進去交代兩句話?”
這就是交代後事的意思了。
在場眾人臉色皆是大變。
張憫哆哆嗦嗦地拿出一顆藥丸和三根銀針,遞給明惠師太:“這個是琥珀乳香保心丸,給她含在舌下,另外,用針刺百會、四神聰、神庭三處穴位,入肉半寸。”
明惠師太接過,有點遲疑:“有用嗎?”
張憫苦著臉:“聊勝於無。”
明惠師太咬牙進去。
產房裏彌漫著濃鬱的血腥味。
阿檀躺在那裏,麵如金紙,嘴唇幹枯,汗水把她的頭發全部打濕了,一綹一綹地沾在臉上,她已經發動了快一天了,卻遲遲生不下來,下麵的血不停地流著,她陷入了一種恍惚的狀態,除了無意識的□□,對旁人的叫喊都沒什麽反應了。
明惠師太親自動手,將藥丸塞到阿檀口中,又按小張大夫說的,給她紮了銀針。
阿檀隻是略略動彈了一下。
產婆十分著急,虛張聲勢地騙她:“娘子,使勁,我看見娃娃的頭發了,你再使把勁,很快就出來了。”
阿檀木然地轉了一下眼珠子,淚水從眼角滑落,和汗水混合在一起。
她看見了明惠師太,無神的眼睛裏突然浮現出光彩,不知道是藥丸和針灸起了作用,還是她回光返照了,她居然能吃力地開口說出話來:“師、師父……”
“我在。”明惠師太心軟,忍不住流淚了。
阿檀的嘴唇呈現出不祥的青灰色,哆哆嗦嗦的,用微弱的聲音道:“我知道我不行了,師父,如果是女孩,求您收留她,如果是男孩,求求悟因大師,你們的大恩大德我到了泉下也不會忘記的,必定結草銜環,報答……”
“不行!”明惠師父卻用強硬的語氣地打斷了阿檀的話,她沉下臉,語氣突然變得冰冷,“我們方外之人,不理塵事,孩子我們養不了,你若不在了,我們隻能把孩子交還給秦家的人。”
阿檀聽得呆住了,她慌亂起來,掙紮著道:“不要,不可以,秦家容不下這個孩子的,老夫人和二爺未來的夫人,都容不下我生的孩子,不可以的。”
秦玄策已經遠征塞北,這孩子若是送上門去,以秦夫人的性子,必然覺得敗壞門庭,說不準當場就丟出去了,哪怕一時收留下了,將來等雲都公主嫁入晉國公府,也是沒什麽好結果的。
先是時,悟因老和尚還不死心,托人回去打聽了一圈,卻聽得朝野上下交口稱頌,大將軍赤膽忠義,言道胡虜不滅,無以為家,願自請征伐突厥,將以此功勳為聘,求娶公主。
老和尚歎息了半天,回頭才把阿檀送到了蓮溪寺,但明惠師太卻覺得阿檀容色太豔,終非佛門中人,不肯給她剃度,隻叫她在寺中暫時安身下來,待孩子生下來再做計較。
明惠師太平日和善,此時卻變得不近人情起來,一臉正色地道:“是,你也知道不可以,我聽聞晉國公府的老夫人是個最講規矩的人,雲都公主更是驕橫傲慢,她們兩個必然不會好好撫養這個孩子,那麽小的孩子,沒了娘,沒人疼他,說不得一個不小心就夭折了,誰也怪罪不得,既如此,你何必生他到這世上受苦?”
阿檀虛弱地抽著氣,喃喃地道:“不、不會的,我的孩子……”
明惠師太倏然厲聲道:“所以你要好好活著,自己生的孩子自己養,這世間,隻有你能疼他、愛他、護著他,你才是孩子的依靠,你若不在了,這孩子哪怕生下來也活不了,你明白嗎?”
阿檀無聲地搖著頭,她的眼淚一直流,不知道是身體疼、還是心裏疼,這是她的孩子,她的骨、她的肉、她期盼了很久很久的小東西。
劇烈的疼痛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似乎要把她生生地撕裂成兩半,她痛苦地仰起頭,發出長長的、淒厲的哀嚎。
窗外兀然一聲驚雷,慘白的銀線劃過天際,照亮庵堂上的佛,佛像閉目垂眉,俯視眾生,看不清悲與喜。
這一夜的雨一直下著,仿佛沒有停歇。
秦玄策大叫一聲,倏然從夢中驚醒,翻身坐起。
他做夢了,夢見阿檀流著眼淚、躺在血泊裏,她一直哭著,苦苦地掙紮著,她那麽嬌氣的人,卻流了那麽多血,一定很痛,他心疼得要命,想要撲過去抱住她,可是無論他怎麽努力,卻始終無法靠近她。
連夢中都不能。
幸好隻是夢而已。
秦玄策抹了一把臉,滿臉都是汗,心髒還在一抽一抽的,叫人難受。
遠處傳來嗚咽的羌笛聲,不知是誰吹奏著思鄉的調子,斷斷續續,若有若無。
月光暗淡,從帳篷的縫隙間透進來,仿佛白色的細沙流淌過枕邊,枕衾冰涼。
秦玄策下了榻,披上大氅,大步走了出去。
守衛在帳外的士兵恭敬地俯身:“大將軍有何吩咐?”
秦玄策並不答話,自顧自地走到後麵,把嘲風牽了出去,騰身上了戰馬。
士兵們大驚:“大將軍,您要去哪裏?”
“不要跟過來。”秦玄策沉聲吩咐了一句,策馬奔出了軍營。
後麵的軍營中,火把次第亮起,秦玄策沒有回頭,他朝南方奔馳而去,那是故裏的方向,也是她的方向,而其實,他並不知道她究竟身在何方。
他漫無目的地策馬奔馳著,也不知道跑出了多遠,才慢慢地停了下來。
塞北冷月如勾,大漠蒼茫,一眼望不到盡頭,天在那邊,地也在那邊,連成了一片,風卷著黃沙在夜幕下呼嘯,北方的胡狼在遠處發出淒厲的嗥叫。
嘲風停在大漠的曠野中央,抖了抖尾巴,發出“呼哧”響鼻聲。
白日的弓戈殺戮被掩埋在黃沙下,血腥的味道還未散盡。
而他在想她。突如其來,不能自拔,發了瘋一般地想她,想得咬牙切齒。
他抬起左手,手腕上綁著一條帕子,綠色的、柔軟的絲緞,他一直戴著這個,她親手做的東西、她留下來的東西,因為經過黃沙和鮮血的侵染,已經變得黯淡褪色,他低下頭,用嘴唇觸碰,如同之前吻她一般,輕輕的。
“阿檀,你在哪裏?”在冰涼的月光下,他低低地念她的名字。
無人聞及。
作者有話說:
猜猜男孩還是女孩?是個超級小可愛喲。
第59章
洛州今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一些。
昨夜下了一場細雨, 濕漉漉的,冬季的殘雪已經褪去,楊柳如籠輕煙,在風中嫋嫋杳杳, 柔弱異常, 連燕子都不敢立在上頭,唯恐折了柳枝。風微微拂過, 帶來窗畔桃花的香氣, 正是一年好時節。
紀廣平從前頭縣衙回來的時候,卻是眉頭緊鎖, 一臉倦容。
妻子朱氏迎了上來, 親手替他脫了外袍, 又端上一盞茶,半是體貼半是埋怨地道:“趕緊歇歇, 你昨晚上就沒合眼,大早上又忙活到現在,鐵打的身子也經受不住,你不過一個小小縣令, 有什麽要緊的事情,何至於此?”
紀廣平揉了揉眉心:“此次宣平王垮台,聽說刺史大人要借機整頓洛州各地庶務,查尋有無謀逆同黨,我可不得抓緊時間把這幾年鬆平縣的卷宗文誌整理一番,免得出什麽紕漏。”
朱氏嗤了一聲:“宣平王在日,潘刺史對他唯命是從, 各種奉承, 如今宣平王失勢, 他卻頭一個跳出來,落井下石,也是個慣會見風使舵的。”
說著又歎息道:“宣平王手下兵強馬壯,權焰赫赫,本以為他就是洛州的天,誰知道一夜之間竟連性命都丟了,真是世事無常哪。”
紀廣平搖頭道:“宣平王日常貪贓枉法也便罷了,居然還私鑄軍械,此大不韙也,朝廷豈能容得他,他手底下那點兵馬算什麽,玄甲軍一到,猶如摧枯拉朽,整個王府都被踏平了,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也。”
夫妻兩個正說話間,聽見門外麵的丫鬟笑道:“喲,念念來了呀。”
一個漂亮的小腦袋趴著門縫探了進來,巴巴地張望了一下。
朱氏眼尖,先瞧見了,不由笑了起來:“念念快過來,好幾天沒見你了,讓嬸嬸抱抱。”
一個婆子在外頭挑起了門簾,小小的女孩兒邁著小短腿,從門口噠噠地蹭進來,手裏提著一個小籃子,奶聲奶氣地道:“給叔叔嬸嬸問安,我來找大郎和二郎玩兒。”
朱氏趕緊接過念念手裏的小籃子:“怪沉的,怎麽不叫嬤嬤幫你拿,來,讓嬸嬸看看,小手有沒有紅了,給你吹一吹。”
念念是個聰明的孩子,她分得出誰疼她,在紀廣平和朱氏麵前可會撒嬌了。
她“吧唧”一下,就像一隻小豆包,黏住朱氏的大腿,驕傲地道:“娘說過,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念念是個大姑娘了,提得動,不沉。”
這大姑娘還不到三歲,說起話來軟乎乎的,帶著甜甜的奶味兒,聽得朱氏心都快化了。
紀廣平也暫時忘記了刺史大人要來的煩惱,笑眯眯地道:“是,大姑娘,老厲害了。”
念念是紀廣平乳母曹媼的孫女兒。曹媼年紀大了,已經告老在家,前幾年兒子又不幸亡故了,紀廣平十分憐憫,對曹媼多有照拂,曹媼感激,也時時上門拜謝,兩家常有走動。
念念生得玉雪粉嫩,漂亮得驚人,兼之性子乖巧,又甜又軟,就像糯米捏成的一團包子,沒有人不愛的,紀家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大郎和二郎小小年紀,見了她就瘋狂大獻殷勤,恨不得天天都要黏在一起玩耍。
這不是,今天哥倆個不知道又尋了什麽借口,叫婆子把念念從家裏接過來了。
念念的小臉蛋仰得高高的:“我今天帶了紀叔叔愛吃的豌豆黃,我娘親手做的呢。”
這會兒是早春時節,外頭桃花初開,她的臉蛋仿佛沾染了桃花顏色,粉撲撲、嫩嘟嘟,叫人忍不住想要掐一把。
朱氏心裏疼她,不敢掐,隻摸了一下,笑道:“曹媽媽就愛和我們客套,說過多少次了,上門來玩就好,別次次總叫你帶點心過來。”
念念順勢在朱氏的手心貼貼,像隻快活的小鳥,嘰嘰啾啾的:“這點心是我娘做的,特別好吃,你們不愛嗎?那不可能的。”
紀大郎和紀二郎聽到念念來了,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念念來了嗎?什麽,還有蘇娘子做的點心?快拿出來嚐嚐。”
念念的母親蘇娘子是長安人士,京城出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廚藝精湛,做的點頭好吃得能叫人把舌頭一起吞下去,曹媼對紀廣平多有恭敬之心,但凡念念過去玩耍,多少要叫她帶著蘇娘子做的點心過來。
朱氏疼愛念念,對自己的兒子卻嫌棄,擺了擺手,道:“這是人家給你爹帶的,你們這兩個不孝子,快起開。”
三個孩子湊到一起,可鬧騰了,朱氏遭不住,吩咐了婆子,把小家夥們帶到園子去耍了。
念念一出去,就拍手叫道:“紙鳶、紙鳶。”
紀家的兩個孩子昨天托人去念念家裏帶話,說今天會有一個頂頂漂亮的紙鳶給她玩,念念這才過來的,一見麵就問她的紙鳶在哪裏。
紀大郎和二郎有些訕訕的,互相看了一眼,抓了抓頭,紀大郎拿出一個鏨花朱漆陀螺,討好地笑笑:“我們先玩陀螺吧,這個也好玩,念念還不會吧,來,我們教你。”
念念失望了:“沒有紙鳶,你們騙我,討厭。”
“都怪我爹不好。”大郎馬上把黑鍋扣到紀廣平頭上,“他前頭答應好好的,要給我們畫一隻威風凜凜的老鷹紙鳶,結果這兩天縣裏發生了大事,他就把我們給忘了。”
二郎還氣憤憤地補充了一句:“言而無信,非君子也,念念下回不要給他帶豌豆黃吃了。”
“鬆平縣就這麽點大呢,街坊鄰居都熟,能有什麽大事,肯定是你們兩個蒙我。”念念才不信呢,小嘴巴撅得高高的。
大郎湊過來,神秘兮兮地道:“你不曉得,我和你說啊,過些日子可能會有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要來我們鬆平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