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氏跟在後麵,暗暗惱火。
她的兒子秦潤,現在是秦家唯一的孩子、更是長孫,這些年,旁人明裏暗裏各種奉承,久而久之,在薑氏心中,秦潤就是最金貴的,縱然秦玄策回來,見到這孩子,也應是百般疼愛才對。
不曾想,秦玄策一回來就沒給秦潤好臉色看,反而偏袒一個奴婢的孩子,這讓薑氏的麵子很掛不住。
她瞥了阿檀一眼,不陰不陽地道:“這婢子看模樣越發豐潤了,生了孩子的女人就是不一樣……”
秦玄策停步回身,倏然一聲斷喝:“閉嘴!”
煞氣迫麵而來。
薑氏猝不及防,嚇得臉色煞白,後退了一步。
秦玄策喜愛念念,並不代表他不介意阿檀和別的男人生下孩子,薑氏這話說著無心,卻在他心口刺了一刀,他沉著臉,看了薑氏一眼,語氣生硬,嚴厲不容置疑:“我不是什麽金貴人,很用不著你們大張旗鼓地在這裏圍著我,弟妹若無事,就下去吧。”
薑氏當著眾奴仆,被這樣駁了麵子,一張臉方才是白的,這會兒又憋得通紅,她還不能有半點不敬的意思,隻得喏喏地低下了頭。
偏偏秦方賜還要過來,把她撥拉到後麵去,責備道:“看看你,不會說話就別說,二哥才到家,你又惹他不悅,真不像話。”
薑氏羞愧難當,狠狠地瞪了秦方賜一眼,把兒子一扔,捂著臉,小碎步跑走了。
時隔三年,秦夫人終於見到了秦玄策,這次和往常不同,她一句責怪的話也沒有,隻拉著兒子的手不停地流淚。
秦玄策威懾四海,位極人臣,權勢如日中天,旁人都道大將軍英雄無雙,隻有做母親的心疼得快要碎了。
秦玄策心下也愧疚,在秦夫人麵前長跪不起。
秦夫人摸了摸秦玄策的頭,聲音哽噎:“原先是我貪心了,求神拜佛,求著你懂事聽話,求著你早日成親,求著你給我抱個大孫子,後來我什麽都不求,日日燒香念經,隻求菩薩保佑,讓你平安歸來,我此生便已經知足,好在菩薩終究還是憐憫我的,阿策,我的兒啊,你可算回來了。”
秦玄策笑了一下,溫和地安撫秦夫人:“家國不能兩全,是兒子不孝,令母親為兒子擔憂,日後再不會了,母親的心願我知道,這次回來,我馬上成親,馬上給你抱孫子,您別著急。”
“不急、不急。”秦夫人擺手,複又落淚,“我可是對菩薩發了宏願的,隻要你平安歸來,其他的,我一概不管了,佛前無妄言,日後我再也不催你了。”
左右丫鬟和嬤嬤急急上來勸慰,勸了半天,才把秦夫人勸住了,止了眼淚。
秦夫人體恤兒子,念他遠道而歸,也不多說話,打發他先回去歇著了。
……
秦玄策退下去沒多久,薑氏來找秦夫人,一進門就抹眼淚。
秦夫人自己臉上的淚痕還沒大幹,見薑氏這幅情態,不免歎氣:“老三媳婦,你怎麽了,是潤兒又淘氣了嗎?”
薑氏在秦夫人麵前低著頭,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扭扭捏捏地道:“不是,是我剛才在二伯麵前一沒留神,不知說錯了什麽,惹得二伯不悅,求母親代為轉圜,請二伯息怒。”
這是來找秦夫人求情了。
半夏領著小丫鬟上來,捧著銀盆,打了熱水,奉上香脂,跪下來為秦夫人淨麵。
秦夫人漫不經心地道:“好了,都是自家人,阿策不是那種小心眼的,過會兒我和他說下,你也別大驚小怪的,對了,你在他麵前說什麽了?”
薑氏訕訕的:“二伯把那個叫阿檀的婢子又帶回來了,我不過見她……”
“等等。”秦夫人突然覺得腦殼疼了起來,她扶住了額頭,“嘶”了一聲:“你說什麽,阿策把誰帶回來了?”
半夏眉頭一皺,看了薑氏一眼,走到秦夫人的身後,輕輕給她揉搓額角,柔聲勸道:“老夫人,您別急,不是什麽大事。”
她前頭見到阿檀,還沒敢和秦夫人提起,本打算先緩過這兩天再說,誰料到被薑氏直接捅了出來,她隻好如實稟道:“就是原來二爺房裏那個阿檀,二爺這回去了洛州,把她找回來了,眼下依舊安置在觀山庭,還是做二爺的貼身丫鬟,這不是,二爺才回來,這等小事,也沒的巴巴和您提起。”
秦夫人臉色發青,深深地吸氣、吸氣、再吸氣。
半夏眼看著不對,趕緊給秦夫人撫背:“老夫人,您消消氣,不過一個丫鬟,不值得您為她計較。”
秦夫人氣苦:“那禍水,怎麽又把她找回來了?阿策這混賬小子……”
罵到一半,又覺得不妥,如今秦玄策權勢日盛,常年的戎馬征伐,令他的鏗鏘鐵血氣息愈濃,不怒自威,令人生畏,即使秦夫人身為母親,再罵他“混賬小子”,似乎已經不太對勁了。
她又是生氣、又是心疼,怒道:“當年滿天滿地地找她,事情鬧得還不夠大嗎,禦史台都告到皇上麵前去了,若不是皇上仁厚,那時候就要再給他一頓廷杖,他居然不長記性,就那麽一個背主私逃的奴婢,按理,該送到官府去論罪,再不濟,也要打一頓,扔到外院去做粗活,偏他還要把人帶回來供著,好沒誌氣。”
半夏委婉地道:“夫人,二爺才二十四歲,還年輕,他向來不涉風花雪月,心眼兒實在,難得中意一個女子,自然長情,輕易戒不掉,也是人之常理,您多少體恤些。”
“你別替他說話,我不想聽。”秦夫人沒好聲氣地道,“都是我自己造孽,當初就不該帶那個丫鬟回來,誰知道呢,他不開竅就罷了,這一開竅,開到歪道上去了,不成,這絕對不成,等著,晚上把他叫過來,我一定要說個清楚。”
半夏笑了起來:“夫人您就是愛操心,剛剛不是才說的,二爺的事,日後您一概不管了,怎麽這會兒又管上了。”
秦夫人呆了一下,怒視半夏,笑罵道:“怎麽連你也來氣我?”
半夏從小丫鬟手裏端過了茶,奉給秦夫人,溫聲細語:“老夫人,二爺的主意一向大得很,凡事自己主張,更不用說如今,他身份和威勢更甚從前,更不愛聽人勸了,您就是操心、也操不起來,何苦給自己添堵呢,您看看,菩薩也是這個意思,由著他去,平安就好,萬事皆有定數,急不得。”
秦夫人畢竟是在佛前許了願的,如今要反悔也不好,慈母心腸,隻要兒子平安歸來,她確實是再沒有所求的。
她一時語塞,呆了半晌,突然泄了氣,擺了擺手,悻悻然道:“橫豎道理都讓你說盡了,罷了、罷了,我就當作不知道,別提這個,鬧心。”
薑氏在邊上聽了半天插不上話,這會兒陪著笑臉,湊過來,試圖安慰秦夫人:“母親,您不要擔心,阿檀她嫁人了,生了個女兒,如今把孩子也帶回來了,一個嫁過人、生了娃的丫鬟,二爺縱有幾分舊情在,也上不了明麵的。”
秦夫人本來已經消停了,這麽一聽,火氣又竄了上來,幾乎拍案:“什麽,嫁人了、還生了孩子?她是阿策的通房丫頭,居然敢背著阿策找別的男人,她怎麽能這樣辜負我兒子,誰給她這麽大的膽子,啊?”
這回,連半夏都不知道該怎麽接口了。
阿檀既回來,秦玄策一句話也沒有交代,他一如既往板著臉,神情倨傲,好似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
陶嬤嬤又是欣慰、又是惱火,抹著眼淚,把阿檀罵了一頓,後麵還是做了主張,依舊叫阿檀住回原來的偏房,名分上還是秦玄策的貼身婢子。
當年阿檀走的時候,秦玄策狀若瘋狂,幾乎把長安城掀過來,誰不知道,如今見阿檀回來,還帶了一個女兒,據說還嫁過人的,旁人的目光就有些不對了,或好奇、或嫉妒、或嘲諷,各色紛呈,刺得阿檀站不住腳,抱著念念躲在屋裏不出來。
但到了晚間的時候,秦玄策卻命人將阿檀喚到自己房中,吩咐她伺候更衣入寢。【看小說公眾號:玖橘推文】
赤金獸爐裏點著梅真香,那是用去歲的白梅曬幹了碾磨成粉,和白檀、零陵和丁香混合在一起,再加腦麝少許,聞起來,帶著白梅殘雪的味道,極清,微苦,煙息嫋嫋如絲,畫在琉璃披水流月曲屏上,痕跡宛轉。
阿檀低著頭,為秦玄策脫下外袍,換上寬鬆的裏衣。
分明是春夜薄涼,他卻仿佛覺得熱了,領口敞得大大的,露出一截小麥色的胸膛,肌理結實。
阿檀當作沒看見,轉過身,取下床頭雀形金勾,攏下床幔。
床上依舊放著兩個枕頭,哪怕她當年和秦玄策鬧別扭,搬回自己屋裏去睡,她的枕頭、她的被衾,也一樣擺放在主屋裏。還有秦玄策給她的衣裳,裝滿了兩個八寶如意式大衣櫃,琳琅的珠玉首飾,堆在紫檀鏤海棠鳥雀鑲金妝台中,什麽都和從前一般,如同她未曾離去。
桌案上擺著一隻缺口的黑陶瓶,當年曾經插過大法明寺的白梅,如今見春,插了一枝半開的玉蘭,褪卻了顏色,隻留一點淺白。
秦玄策在一旁沉默地看著,一言不發,但他灼灼的目光卻一直盯著阿檀,令阿檀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阿檀強忍著心慌,將兩個枕頭擺好,又將被衾攤好,而後躬身,退了下去。
就在和秦玄策錯身而過的時候,他抓住了她的手。
“阿檀。”他的聲音低沉,好像在舌尖打了好幾個轉,才吐出口,隻是喚了她的名字而已。
他抓得很緊,阿檀的手腕都有些生疼,她掙紮了兩下,不能掙脫,也就放棄了,就那樣站在那裏,低著頭,不去看他,低低地回了一個字:“不。”
“為什麽不?”秦玄策心中懊惱無以複加,他一把拉過阿檀,麵對麵,竭力用凶巴巴的目光逼視著她,“你負心薄情,私自潛逃,一跑三年,嫁給別人,生了孩子,如此這般,我說了不再追究,你還不依不饒的,到底要我怎樣?”
阿檀咬了咬嘴唇,倔強地道:“您一定要逼我回來,我反抗不得,那便罷了,但我不和您好了……”
她的臉漲得緋紅,死死地攥緊手心,強忍著,不想在秦玄策麵前落下眼淚,她抽了一下鼻子,聲音有些沙啞:“我們的緣分當年就已經斷了,我不和您好了,我不願意。”
她再次用力,狠狠地把手抽了回來,她的眼眸中泛起了盈盈水光,如同那一夜的梨花春雨,便是嗔怒起來,也是濕漉漉的:“您那時候明明說過,是您自己錯了,怎麽這會兒又翻臉不認。”
她那時候都燒得糊了,居然還能記得這個?秦玄策氣得笑了,怒道:“錯了又如何?我就要一路錯到底,我……”
他要如何?
阿檀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宛如春水、宛如秋月,宛如無數天光垂落,盡皆在她眼眸中,他想了很久、很久,夢裏都是這雙眼睛,望著他,足以叫他柔腸寸斷。
秦玄策的心跟著顫了一下,他放開阿檀,在屋子裏走了好幾圈,抓了抓頭,又扯了扯衣領,仿佛焦躁不安似的,咳了又咳,哼了又哼,過了許久,終於停下來,下定決心,慎重地開口。
“我要娶你。當年你說,你須得明媒正娶,堂堂正正地做人家的妻室,好,如你所願,我娶你,阿檀。”
“嗯?”阿檀的眼睛睜得更大了,長長的睫毛顫動著,仿佛被秦玄策的話驚嚇到了,呆立當場,還抖了一下。
而秦玄策這話說出口,感覺似乎也沒那麽難,甚至覺得心情漸漸雀躍起來,如同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郎,麵對著自己心愛的姑娘,他竟然也有了幾分局促。
好吧,她負了他,拋棄了他,跑了,嫁了別的男人,生了別人家的孩子,可是……可是,那能怎樣,那是他的阿檀啊。
他站定了,直直地望著她,眼睛裏帶著殷切的光:“隻要你向我認個錯、服個軟,我就既往不咎,這三年多的事情,我權當沒發生過,我們依舊像原來那樣,好好的……”
“不要。”而阿檀卻打斷了他的話,“我不要那個了,二爺。”
作者有話說:
預告一下,接下去兩章之內進入認親環節。
第68章
“你說什麽?”秦玄策覺得恍惚聽錯了, 不太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說我不要了。”阿檀認認真真的,沒有絲毫猶豫或者羞澀,她的目光清澈,如同山澗裏的泉水, 容不得一絲兒塵埃, “我沒有錯,我不認, 我也不願意嫁給您, 您不必要委屈自己,你去娶您要的高門貴女吧, 我不和您好了, 不願意。”
她在說什麽?
秦玄策覺得腦袋嗡嗡作響, 有一瞬間,他幾乎想要掐住阿檀的腰, 把她摁在牆上,狠狠咬她。
但是他舍不得。他怎麽舍得呢?他的阿檀,他找了這麽久、這麽久才找回來的阿檀。
他幾乎無法控製自己,他的手握住劍, 可以斬破黃沙赤血,但此時握住了拳頭,卻覺得有些吃力,指尖發顫。
“你說什麽?”他又問了一遍,眼睛裏浮出一片血紅,那神情,恨不得把她一口咬住。
阿檀被嚇到了, 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一步。
卻在這時, 門外突兀地傳來了長青的聲音:“哎呦, 二爺在辦正經事呢,你可不能進去。”
秦玄策勃然大怒,扭頭喝道:“什麽人?大膽,還不快下去!”
“嚶”的一聲,外頭有人哭了,抽抽搭搭,嬌嬌嫩嫩,就像小鳥“啾啾啾”的:“娘,我要我娘。”
是念念。
秦玄策怔了一下,惡狠狠地瞪了阿檀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理了理衣襟,臉上又恢複了威嚴而高傲的神情,隻是眼中的赤紅來不及退盡。
阿檀退後了兩步,慌慌張張地抹了抹眼睛。
外麵小女孩兒軟軟的哭泣聲更大了:“要睡覺,要阿娘,念念困困了。”
秦玄策收斂了一下情緒,盡量用平常的語氣吩咐道:“讓這孩子進來。”
很快,長青退下去了,門被推開,探出了一個小小的腦袋,還不太敢進來,先怯生生地張望了一下。
這孩子,為什麽要學她母親這個脾性,愛趴門縫,活似做賊。
秦玄策用力地咳了一聲:“念念,過來。”
她的兒子秦潤,現在是秦家唯一的孩子、更是長孫,這些年,旁人明裏暗裏各種奉承,久而久之,在薑氏心中,秦潤就是最金貴的,縱然秦玄策回來,見到這孩子,也應是百般疼愛才對。
不曾想,秦玄策一回來就沒給秦潤好臉色看,反而偏袒一個奴婢的孩子,這讓薑氏的麵子很掛不住。
她瞥了阿檀一眼,不陰不陽地道:“這婢子看模樣越發豐潤了,生了孩子的女人就是不一樣……”
秦玄策停步回身,倏然一聲斷喝:“閉嘴!”
煞氣迫麵而來。
薑氏猝不及防,嚇得臉色煞白,後退了一步。
秦玄策喜愛念念,並不代表他不介意阿檀和別的男人生下孩子,薑氏這話說著無心,卻在他心口刺了一刀,他沉著臉,看了薑氏一眼,語氣生硬,嚴厲不容置疑:“我不是什麽金貴人,很用不著你們大張旗鼓地在這裏圍著我,弟妹若無事,就下去吧。”
薑氏當著眾奴仆,被這樣駁了麵子,一張臉方才是白的,這會兒又憋得通紅,她還不能有半點不敬的意思,隻得喏喏地低下了頭。
偏偏秦方賜還要過來,把她撥拉到後麵去,責備道:“看看你,不會說話就別說,二哥才到家,你又惹他不悅,真不像話。”
薑氏羞愧難當,狠狠地瞪了秦方賜一眼,把兒子一扔,捂著臉,小碎步跑走了。
時隔三年,秦夫人終於見到了秦玄策,這次和往常不同,她一句責怪的話也沒有,隻拉著兒子的手不停地流淚。
秦玄策威懾四海,位極人臣,權勢如日中天,旁人都道大將軍英雄無雙,隻有做母親的心疼得快要碎了。
秦玄策心下也愧疚,在秦夫人麵前長跪不起。
秦夫人摸了摸秦玄策的頭,聲音哽噎:“原先是我貪心了,求神拜佛,求著你懂事聽話,求著你早日成親,求著你給我抱個大孫子,後來我什麽都不求,日日燒香念經,隻求菩薩保佑,讓你平安歸來,我此生便已經知足,好在菩薩終究還是憐憫我的,阿策,我的兒啊,你可算回來了。”
秦玄策笑了一下,溫和地安撫秦夫人:“家國不能兩全,是兒子不孝,令母親為兒子擔憂,日後再不會了,母親的心願我知道,這次回來,我馬上成親,馬上給你抱孫子,您別著急。”
“不急、不急。”秦夫人擺手,複又落淚,“我可是對菩薩發了宏願的,隻要你平安歸來,其他的,我一概不管了,佛前無妄言,日後我再也不催你了。”
左右丫鬟和嬤嬤急急上來勸慰,勸了半天,才把秦夫人勸住了,止了眼淚。
秦夫人體恤兒子,念他遠道而歸,也不多說話,打發他先回去歇著了。
……
秦玄策退下去沒多久,薑氏來找秦夫人,一進門就抹眼淚。
秦夫人自己臉上的淚痕還沒大幹,見薑氏這幅情態,不免歎氣:“老三媳婦,你怎麽了,是潤兒又淘氣了嗎?”
薑氏在秦夫人麵前低著頭,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扭扭捏捏地道:“不是,是我剛才在二伯麵前一沒留神,不知說錯了什麽,惹得二伯不悅,求母親代為轉圜,請二伯息怒。”
這是來找秦夫人求情了。
半夏領著小丫鬟上來,捧著銀盆,打了熱水,奉上香脂,跪下來為秦夫人淨麵。
秦夫人漫不經心地道:“好了,都是自家人,阿策不是那種小心眼的,過會兒我和他說下,你也別大驚小怪的,對了,你在他麵前說什麽了?”
薑氏訕訕的:“二伯把那個叫阿檀的婢子又帶回來了,我不過見她……”
“等等。”秦夫人突然覺得腦殼疼了起來,她扶住了額頭,“嘶”了一聲:“你說什麽,阿策把誰帶回來了?”
半夏眉頭一皺,看了薑氏一眼,走到秦夫人的身後,輕輕給她揉搓額角,柔聲勸道:“老夫人,您別急,不是什麽大事。”
她前頭見到阿檀,還沒敢和秦夫人提起,本打算先緩過這兩天再說,誰料到被薑氏直接捅了出來,她隻好如實稟道:“就是原來二爺房裏那個阿檀,二爺這回去了洛州,把她找回來了,眼下依舊安置在觀山庭,還是做二爺的貼身丫鬟,這不是,二爺才回來,這等小事,也沒的巴巴和您提起。”
秦夫人臉色發青,深深地吸氣、吸氣、再吸氣。
半夏眼看著不對,趕緊給秦夫人撫背:“老夫人,您消消氣,不過一個丫鬟,不值得您為她計較。”
秦夫人氣苦:“那禍水,怎麽又把她找回來了?阿策這混賬小子……”
罵到一半,又覺得不妥,如今秦玄策權勢日盛,常年的戎馬征伐,令他的鏗鏘鐵血氣息愈濃,不怒自威,令人生畏,即使秦夫人身為母親,再罵他“混賬小子”,似乎已經不太對勁了。
她又是生氣、又是心疼,怒道:“當年滿天滿地地找她,事情鬧得還不夠大嗎,禦史台都告到皇上麵前去了,若不是皇上仁厚,那時候就要再給他一頓廷杖,他居然不長記性,就那麽一個背主私逃的奴婢,按理,該送到官府去論罪,再不濟,也要打一頓,扔到外院去做粗活,偏他還要把人帶回來供著,好沒誌氣。”
半夏委婉地道:“夫人,二爺才二十四歲,還年輕,他向來不涉風花雪月,心眼兒實在,難得中意一個女子,自然長情,輕易戒不掉,也是人之常理,您多少體恤些。”
“你別替他說話,我不想聽。”秦夫人沒好聲氣地道,“都是我自己造孽,當初就不該帶那個丫鬟回來,誰知道呢,他不開竅就罷了,這一開竅,開到歪道上去了,不成,這絕對不成,等著,晚上把他叫過來,我一定要說個清楚。”
半夏笑了起來:“夫人您就是愛操心,剛剛不是才說的,二爺的事,日後您一概不管了,怎麽這會兒又管上了。”
秦夫人呆了一下,怒視半夏,笑罵道:“怎麽連你也來氣我?”
半夏從小丫鬟手裏端過了茶,奉給秦夫人,溫聲細語:“老夫人,二爺的主意一向大得很,凡事自己主張,更不用說如今,他身份和威勢更甚從前,更不愛聽人勸了,您就是操心、也操不起來,何苦給自己添堵呢,您看看,菩薩也是這個意思,由著他去,平安就好,萬事皆有定數,急不得。”
秦夫人畢竟是在佛前許了願的,如今要反悔也不好,慈母心腸,隻要兒子平安歸來,她確實是再沒有所求的。
她一時語塞,呆了半晌,突然泄了氣,擺了擺手,悻悻然道:“橫豎道理都讓你說盡了,罷了、罷了,我就當作不知道,別提這個,鬧心。”
薑氏在邊上聽了半天插不上話,這會兒陪著笑臉,湊過來,試圖安慰秦夫人:“母親,您不要擔心,阿檀她嫁人了,生了個女兒,如今把孩子也帶回來了,一個嫁過人、生了娃的丫鬟,二爺縱有幾分舊情在,也上不了明麵的。”
秦夫人本來已經消停了,這麽一聽,火氣又竄了上來,幾乎拍案:“什麽,嫁人了、還生了孩子?她是阿策的通房丫頭,居然敢背著阿策找別的男人,她怎麽能這樣辜負我兒子,誰給她這麽大的膽子,啊?”
這回,連半夏都不知道該怎麽接口了。
阿檀既回來,秦玄策一句話也沒有交代,他一如既往板著臉,神情倨傲,好似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
陶嬤嬤又是欣慰、又是惱火,抹著眼淚,把阿檀罵了一頓,後麵還是做了主張,依舊叫阿檀住回原來的偏房,名分上還是秦玄策的貼身婢子。
當年阿檀走的時候,秦玄策狀若瘋狂,幾乎把長安城掀過來,誰不知道,如今見阿檀回來,還帶了一個女兒,據說還嫁過人的,旁人的目光就有些不對了,或好奇、或嫉妒、或嘲諷,各色紛呈,刺得阿檀站不住腳,抱著念念躲在屋裏不出來。
但到了晚間的時候,秦玄策卻命人將阿檀喚到自己房中,吩咐她伺候更衣入寢。【看小說公眾號:玖橘推文】
赤金獸爐裏點著梅真香,那是用去歲的白梅曬幹了碾磨成粉,和白檀、零陵和丁香混合在一起,再加腦麝少許,聞起來,帶著白梅殘雪的味道,極清,微苦,煙息嫋嫋如絲,畫在琉璃披水流月曲屏上,痕跡宛轉。
阿檀低著頭,為秦玄策脫下外袍,換上寬鬆的裏衣。
分明是春夜薄涼,他卻仿佛覺得熱了,領口敞得大大的,露出一截小麥色的胸膛,肌理結實。
阿檀當作沒看見,轉過身,取下床頭雀形金勾,攏下床幔。
床上依舊放著兩個枕頭,哪怕她當年和秦玄策鬧別扭,搬回自己屋裏去睡,她的枕頭、她的被衾,也一樣擺放在主屋裏。還有秦玄策給她的衣裳,裝滿了兩個八寶如意式大衣櫃,琳琅的珠玉首飾,堆在紫檀鏤海棠鳥雀鑲金妝台中,什麽都和從前一般,如同她未曾離去。
桌案上擺著一隻缺口的黑陶瓶,當年曾經插過大法明寺的白梅,如今見春,插了一枝半開的玉蘭,褪卻了顏色,隻留一點淺白。
秦玄策在一旁沉默地看著,一言不發,但他灼灼的目光卻一直盯著阿檀,令阿檀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阿檀強忍著心慌,將兩個枕頭擺好,又將被衾攤好,而後躬身,退了下去。
就在和秦玄策錯身而過的時候,他抓住了她的手。
“阿檀。”他的聲音低沉,好像在舌尖打了好幾個轉,才吐出口,隻是喚了她的名字而已。
他抓得很緊,阿檀的手腕都有些生疼,她掙紮了兩下,不能掙脫,也就放棄了,就那樣站在那裏,低著頭,不去看他,低低地回了一個字:“不。”
“為什麽不?”秦玄策心中懊惱無以複加,他一把拉過阿檀,麵對麵,竭力用凶巴巴的目光逼視著她,“你負心薄情,私自潛逃,一跑三年,嫁給別人,生了孩子,如此這般,我說了不再追究,你還不依不饒的,到底要我怎樣?”
阿檀咬了咬嘴唇,倔強地道:“您一定要逼我回來,我反抗不得,那便罷了,但我不和您好了……”
她的臉漲得緋紅,死死地攥緊手心,強忍著,不想在秦玄策麵前落下眼淚,她抽了一下鼻子,聲音有些沙啞:“我們的緣分當年就已經斷了,我不和您好了,我不願意。”
她再次用力,狠狠地把手抽了回來,她的眼眸中泛起了盈盈水光,如同那一夜的梨花春雨,便是嗔怒起來,也是濕漉漉的:“您那時候明明說過,是您自己錯了,怎麽這會兒又翻臉不認。”
她那時候都燒得糊了,居然還能記得這個?秦玄策氣得笑了,怒道:“錯了又如何?我就要一路錯到底,我……”
他要如何?
阿檀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宛如春水、宛如秋月,宛如無數天光垂落,盡皆在她眼眸中,他想了很久、很久,夢裏都是這雙眼睛,望著他,足以叫他柔腸寸斷。
秦玄策的心跟著顫了一下,他放開阿檀,在屋子裏走了好幾圈,抓了抓頭,又扯了扯衣領,仿佛焦躁不安似的,咳了又咳,哼了又哼,過了許久,終於停下來,下定決心,慎重地開口。
“我要娶你。當年你說,你須得明媒正娶,堂堂正正地做人家的妻室,好,如你所願,我娶你,阿檀。”
“嗯?”阿檀的眼睛睜得更大了,長長的睫毛顫動著,仿佛被秦玄策的話驚嚇到了,呆立當場,還抖了一下。
而秦玄策這話說出口,感覺似乎也沒那麽難,甚至覺得心情漸漸雀躍起來,如同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郎,麵對著自己心愛的姑娘,他竟然也有了幾分局促。
好吧,她負了他,拋棄了他,跑了,嫁了別的男人,生了別人家的孩子,可是……可是,那能怎樣,那是他的阿檀啊。
他站定了,直直地望著她,眼睛裏帶著殷切的光:“隻要你向我認個錯、服個軟,我就既往不咎,這三年多的事情,我權當沒發生過,我們依舊像原來那樣,好好的……”
“不要。”而阿檀卻打斷了他的話,“我不要那個了,二爺。”
作者有話說:
預告一下,接下去兩章之內進入認親環節。
第68章
“你說什麽?”秦玄策覺得恍惚聽錯了, 不太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說我不要了。”阿檀認認真真的,沒有絲毫猶豫或者羞澀,她的目光清澈,如同山澗裏的泉水, 容不得一絲兒塵埃, “我沒有錯,我不認, 我也不願意嫁給您, 您不必要委屈自己,你去娶您要的高門貴女吧, 我不和您好了, 不願意。”
她在說什麽?
秦玄策覺得腦袋嗡嗡作響, 有一瞬間,他幾乎想要掐住阿檀的腰, 把她摁在牆上,狠狠咬她。
但是他舍不得。他怎麽舍得呢?他的阿檀,他找了這麽久、這麽久才找回來的阿檀。
他幾乎無法控製自己,他的手握住劍, 可以斬破黃沙赤血,但此時握住了拳頭,卻覺得有些吃力,指尖發顫。
“你說什麽?”他又問了一遍,眼睛裏浮出一片血紅,那神情,恨不得把她一口咬住。
阿檀被嚇到了, 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一步。
卻在這時, 門外突兀地傳來了長青的聲音:“哎呦, 二爺在辦正經事呢,你可不能進去。”
秦玄策勃然大怒,扭頭喝道:“什麽人?大膽,還不快下去!”
“嚶”的一聲,外頭有人哭了,抽抽搭搭,嬌嬌嫩嫩,就像小鳥“啾啾啾”的:“娘,我要我娘。”
是念念。
秦玄策怔了一下,惡狠狠地瞪了阿檀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理了理衣襟,臉上又恢複了威嚴而高傲的神情,隻是眼中的赤紅來不及退盡。
阿檀退後了兩步,慌慌張張地抹了抹眼睛。
外麵小女孩兒軟軟的哭泣聲更大了:“要睡覺,要阿娘,念念困困了。”
秦玄策收斂了一下情緒,盡量用平常的語氣吩咐道:“讓這孩子進來。”
很快,長青退下去了,門被推開,探出了一個小小的腦袋,還不太敢進來,先怯生生地張望了一下。
這孩子,為什麽要學她母親這個脾性,愛趴門縫,活似做賊。
秦玄策用力地咳了一聲:“念念,過來。”